立法效益
A. 法律實施最符合效益的途徑有哪些
阻礙律實施的因素有:
1、不符合大多數被統治階級的利益。
2、不利於統治階級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3、在法律實施過程中,需要軍隊、警察、法官、檢察官等的具體職能的部門和權力行使人實施表現出來。而由於現實的人際關系等諸多因素,這多部本的一個或多個執行環節出問題,就阻礙了法律的實施。
4、法律明確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後盾,並通過國家強制力依法制裁侵權行為和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使人們享有的法定權利得以切實履行,免遭非法拒絕。
5、行政的執行性、法治進程背景、執法體制這些都關繫到行政執法困境與法律實施目標的實現。
6、某些方面法律與道德的沖突。
7、法律實施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還需立法保障法律的實施。
8、法律實施成本、法律實施效益等問題。
9、民眾的法律意識、素養等;
10、某些特殊的因素。
在解決了上述的這些問題以及未列出的相關的阻礙因素之後,就能促進法律更好的執行。
實現法律實效的立法對策
要使法律實效得到充分的實現,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如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水平;加強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執法、司法人員隊伍;完善法律實施的監督體系和制度;改革和完善司法工作的領導和管理體制等等。要使法律實效獲得充分的實現,當然也應完善法律自身,建立良好的完善的法律體系。就立法工作而言,應採取如下對策:
1、立法要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立法工作從實際出發,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立法工作中的運用。立法工作者應當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進行科學的論證,去發現和把握客觀規律和社會客觀現實需要,將其反映到法律上來。同時,當制定法律的現實基礎發生重大變化,對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時,應及時地對法律進行修改、補充或制定頒布新的法律。當然,法律並不總是被動地反映客觀規律和現實需要,立法活動是一種能動的活動,體現了立法者的主觀的能動的創造。法律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對立統一體,法律的客觀性是指法律反映了客觀規律的要求,其調整對象是客觀的,並且一經制定出來就獨立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外。法律的主觀性是指法律由人們依據其意志和願望以及他們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把握而制定出來的。為使法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因客觀現實的發展變化而朝令夕改,立法活動應有一定的科學的創見和預見。這就要求立法者正確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及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把現時雖尚未明朗,客觀現實尚未提出立法需要的問題事先在法律中加以規定。立法活動中,應辯證地處理好反映客觀現實需要和適度的超前性、預見性的關系。
2、立法要體現民主精神和原則,走群眾路線。為了使法律能夠符合客觀存在的「事物的本質」,馬克思提出了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他說:「要能達到這一點,只有使法律成為人民意志的自覺表現,也就是說,它應該同人民的意志一起產生並由人民的意志所創立。」立法工作走群眾路線,不僅僅由我國政治制度的性質所決定,同時也是保證立法科學性的必然要求。立法工作只有體現民主精神和原則,走群眾路線,才能真正體現和反映人民的意志,法律才能深得人心、深入人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自覺遵守和維護。也只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吸取群眾的經驗和智慧,使法律符合客觀規律和社會現實需要。立法工作中,應特別注意徵求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要求和意見。
3、建立嚴格的完善的立法程序。立法活動是一項嚴肅的工作,立法活動從立法動議的提起到法律文件最終通過頒布往往要經過一系列的環節,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嚴格而完善的立法程序,一方面使法律的制定經過充分的醞釀和斟酌,使法律的規定具體、詳細、完整,並切實反映客觀實際。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種程序的機制,讓各種社會力量參與討論,協調他們的意見,避免法律體現部門利益的偏面規定,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體現民主精神的原則。因此,嚴格而完善的立法程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立法的科學性。
4、法律結構的科學化。法律結構的科學化有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法律規定具體、嚴謹、完整;二是要求法律規定之間、法律文件之間協調一致;三是要求法律文件互相銜接、互相配套。近二十年來,我國制定頒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法律體系,但不可否認,法律規定交叉重復,法律文件間互相矛盾、互相沖突的情況也大量存在,從而影響了法律整體實效的實現。因此有必要對現行的法律文件進行清理、修訂,消除其中的重復規定以及互相矛盾、互相抵觸的內容,按照法律自身嚴密的邏輯結構,形成完善的統一的法律體系。法律文件間的銜接配套的問題也值得重視,法律一般只規定和解決基本的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該在法律條文中規定和解決細小的問題。因此,在法律公布之後,需要適時地制定和公布有關的實施細則,各地也可根據立法許可權,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或補充規定,同時就其他相關的問題也應另外製定配套的法律文件,從而使各種法律文件間互相銜接和配套,形成統一有機的整體,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和實用效果。
5、重視立法監督。我國的各種立法機構有其各自的立法許可權,只能在其立法許可權內制定有關的法律文件。由於立法機構不同,法律文件的效力層次也不同,低效力層次的法律文件不得與高效力層次的法律文件相抵觸。但在實踐中,越權立法,低效力層次法律文件的內容與高效力層次法律文件的內容相抵觸的情況也往往有之。因此應重視立法監督工作,下一級立法機構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應按法定的程序報上一級立法機構備案或批准,由上一級立法機構對立法許可權、法律文件的內容等方面問題加以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法律文件有權要求解釋、責令修正甚至予以撤銷,以保證法制的統一。
6、加強法律解釋。法律規定雖然應當具有明確性,應當具體、肯定、完整,但抽象性、模糊性、原則性的規定有時也往往在所難免。這一方面源於語言文字表達本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有時也是立法技術方面的要求。因法律文件應避免龐雜繁瑣,法律規定不可能窮盡一切事理,模糊性和原則性的規定則留有一定的餘地,以利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自由裁量,實現個別正義。但法律的模糊性、原則性的規定往往又給法律的實施造成困難,並有令法官肆意,妨礙法的安全的危險。為此,法律解釋實屬必要。同時,客觀現實總是變動不居,而法律制定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總是保持穩定,這就有可能造成法律落後於現實的狀況,一味強調嚴格執法,無異於削足適履。法律要適應變化的社會情勢而保持原有的形式和結構,可以採用解釋的方式。解釋就是通過類推及運用法律的方法來發展法律。 通過解釋,賦予法律條文以新的含義,以適應變化了的客觀現實,實現法律之實效。應當說明的是,法律解釋不僅僅是立法機構的工作,司法機關作為立法者的助手,對法律進行司法解釋,即所謂「法官造法」,是立法活動的延伸,對於充分實現法律的實效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B. 怎樣理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逆向經濟趨勢的風向
論我國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和調控模式的選擇
【摘要】在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存在著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緊縮性貨幣政策對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作用大於擴張性貨幣政策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的作用。從我國貨幣政策操作過程的實踐來看,如何選擇合適的調控模式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關鍵詞:貨幣政策 非對稱性 相機抉擇 單一規則
一、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及其成因
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問題研究的是貨幣政策能否系統地以及能多大程度上影響產出,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議一直是宏觀經濟學的熱點問題。在這個前提下,緊縮性貨幣政策具有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作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具有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的作用。早在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即提出了「流動性陷阱」,認為貨幣政策在大危機面前不如財政政策得力,但他從來沒有完全否定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20世紀40年代初,著名經濟學家漢森曾言到:「貨幣武器確實可以有效地用來制止經濟擴張。」同時他也注意到:「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蕭條所提供的充分證據表明,恢復經濟增長僅僅靠廉價的貨幣擴張是不充分的。」目前的一些實證研究,發現了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當中確實存在顯著的貨幣政策非對稱性。
貨幣政策產生非對稱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種是由於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經濟行為主體的預期形成機制和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導致了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第二種是存在銀行和資本市場上的各種信貸約束,這些信貸約束只有當貨幣政策緊縮時,才能夠成為緊約束,並且發揮實際作用;第三點是經濟當中存在各種名義粘性和實際粘性,例如價格粘性和工資剛性等,這些粘性因素使得價格在經濟擴張期間向上變化的靈活性高於經濟收縮期間向下變動的靈活性。
二、貨幣政策非對稱性下的我國宏觀調控模式的選擇
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當中,經歷了大約4~5個完整的經濟周期波動,從1998年開始,連續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劉金全(2002)所作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實際產出具有顯著的降低作用,強於擴張性貨幣政策對於產出的促進作用。
1993~1996年我國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選擇貨幣供給量作為中介指標,實際上是在執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社會因貨幣供給量失控而造成的物價上漲。貨幣供給量對於物價水平的影響十分顯著,要平抑物價,就必須嚴格控制貨幣供給的增長。1997年之後的5年內,我國經歷了長達5年的通貨緊縮的時期,一方面供大於求的過剩經濟急需增加貨幣供給量,以啟內需;另一方面銀行體系大量存款閑置。央行增加貨幣供給量的行為也被經濟主體規避風險的反向選擇所化解,也就是說,在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的作用大大下降了。正是由於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作用的存在,我國應該謹慎選擇合適的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和調控模式。
凱恩斯和弗里德曼兩名經濟學界著名的學術泰斗,在調控模式上有著不同的看法。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是不穩定的,應實行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逆經濟風向行事;由於邊際消費傾向的遞減和資本的邊際效益遞減,導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定為充分就業。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是穩定的,主張用「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代替凱恩斯的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提出以一個長期穩定的貨幣供給的增長率作為貨幣政策的操縱目標,最終目標為物價穩定。
相機抉擇也叫反周期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根據經濟運行的階段特徵以及政策效果來相機抉擇使用宏觀經濟政策。相繼抉擇通常要考慮以下幾點:
(1)逆風向行事
當經濟衰退時,通常選擇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當經濟過熱或出現通貨膨脹時,通常選擇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2)政策的時滯
經濟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時滯如數據時滯、認識時滯、立法時滯、執行時滯、作用時滯。政府要及時實行和選擇經濟調控措施,避免前一輪調控政策在經濟風向轉換後才發生作用。
(3)政策的組合和協調
通常有雙緊雙松和一緊一松的政策組合。「單一規則」認為由於貨幣政策時滯等原因,反周期的干預不僅不能熨平周期,反而會加劇周期波動。其推導邏輯是:消費函數的穩定性,決定貨幣需求的穩定性;貨幣需求的穩定性決定貨幣供給具有穩定性;貨幣供給的穩定性決定了貨幣政策調控模式必然是「單一規則」。
事實上,世界各國在貨幣政策調控模式選擇上無一例外地奉行「相機抉擇」模式。美聯儲利率的頻繁調整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曲線也不是水平的。此外,從中國貨幣政策表述的繁復多變中容易看出(見表1),我國中央銀行基本上時按照「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調控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貨幣供應量的沖擊存在非對稱現象,正向的貨幣沖擊效果和負向的貨幣沖擊效果相比,效果相對較弱,這也解釋了我國對經濟運行宏觀調控的「剎車容易,啟動難」現象。
從貨幣政策操作應力求完善上看:①隨著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由貨幣渠道向利率渠道轉化的趨勢,貨幣政策不宜簡單地以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是否適度來衡量而應把握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之間的關系。應該更加關注最終目標,即物價上漲水平而非中間目標即貨幣供應量的變化;②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一方面,資本市場投資與銀行儲蓄存款的替代關系越來越明顯,客戶保證金對貨幣層次結構的影響越來越大,致使M2指標的全面性受到質疑;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不顯著,資產價格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投資與消費的影響並不大。因此,貨幣政策的操作應主要以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為目標,同時適當兼顧資本市場的需要;③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預期和信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作用日益增強。我國的貨幣政策實踐應適當考慮預期因素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決策前,對預期因素的作用有一個「預期」,以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由於貨幣政策的實施依賴於對未來經濟變動的預期,而經濟運行具有不確定性,人們理解市場變化、預期的改變以及理解社會公眾對貨幣政策變動的反應在目前力所不及,因此,中央銀行適時、謹慎地相機抉擇來實施貨幣政策並採取漸進微調的方式進行操作可能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三、新時期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組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結構不斷變動調整,各種不確定性的發生,加劇了我國政策的復雜性。當前我國央行的利率管制,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性、風險約束、非利潤約束以及管理許可權的高度集中,企業、個人的悲觀性經濟預期等都成為影響貨幣政策作用效力的因素。
1998年以來,我國連續幾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利用國債資金進行重點建設,有力地拉動了經濟增長,抑制了通貨緊縮趨勢,而且加快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同時又實施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貨幣供應量方面多數時候進行擴張性操作,有力地支持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到1999年,通貨緊縮基本停止,經濟恢復到8%的增長速度,可以說,1997年以後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基本上符合經濟理論的邏輯和經濟現實的要求。問題是在中國2003年經濟增長率達到9.1%,從而進入了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後,宏觀調控應實施怎樣的轉向呢?
目前,我國經濟不是全面過熱,而是帶有明顯的局部過熱的性質,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增長過快,資源瓶頸越來越明顯。針對國民經濟中的這些矛盾和問題,原有的積極財政政策不利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和緩解通貨膨脹的壓力,反而有助於加大投資與消費比例的失衡,形成逆向調節。因此,必須及時調整政策的方向,以適應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兩大重要政策,它們的作用機制、方向和適用的條件均不相同,並且不可相互替代。一般而言,貨幣政策的行政時差比財政政策短,但財政政策的特點是一旦政策措施確定,其影響比需要經過傳導機制漸漸展開作用的貨幣政策更為直接和迅速。在膨脹和緊縮總需求的作用上,由於財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在克服需求不足,促進經濟加速方面起到突出作用,而貨幣政策在抑制貨幣增長、治理通貨膨脹方面的作用是強而有力的。
我國目前面臨投資增長過快、局部過熱、通脹壓力巨大等情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但不能緩解經濟生活中的深層次矛盾,還會加劇經濟的升溫,但政策轉型又不能過快,而應採取相對中性的政策。在兩大政策的配合上,由於經濟過熱時,要想通過緊縮的宏觀經濟政策抑制過旺的需求,克服通貨膨脹和經濟泡沫,財政政策往往不如貨幣政策有效。因此,應實現以貨幣政策為主,合理地選擇政策目標、政策工具和政策主體的作用方向,形成財政貨幣政策密切配合的相機抉擇的政策機制。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我國金融改革的進行,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政府必須據此適時調整財政、貨幣政策的目標和工具。另一方面,在心理預期、政治環境、科技進步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財政、貨幣政策的短期效應還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今天提出的政策遲早也會有不合時宜的一天,這是經濟形勢決定政策調整的必然規律。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找到適合中國情況的惟一政策措施,而是要審時度勢、積極主動地利用財政、貨幣政策等工具,真正實現財政、貨幣政策的相機抉擇,以持續、穩定地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金全,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作用和非對稱行研究[J].管理世界,2002(3)
[2]張學功,中國的貨幣政策:穩定和相機抉擇[J].經濟師,2006(3)
[3]李國疆,中國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及宏觀政策的有效組合[J].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4]邵國華,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理論探討,2005(1)
[5]崔竹,論財政貨幣「雙穩健」政策的出台及其配合[J].理論學刊,2005(8)
[6]崔建軍,論提高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途徑[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C. 怎樣提高立法的成本效益與社會效益
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法律質量,完備法律體系。防止立法者利用立法權力進行恣意、任性的統治,一是健全立法體制,明確各立法主體相應的立法許可權;二是干預立法方式,使之受到嚴格的立法程序的限制;三是干預立法范圍,使之受到更高法律的限制,從而難以染指影響到公民的基本權利。
2)嚴格依法辦事,樹立憲法和法律極大的權威.首先,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1)行政機關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許可權來從事行政行為,「無法律即無行政」,嚴禁超越法律行使職權。(2)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定職權,從事行政活動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3)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再次,司法機關必須嚴格、公正司法。
3)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實現守法自覺化。沒有現代法律觀念,沒有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實現。而要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就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傳,使人人知法,懂法,樹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
4)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法治國家.即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維護社會穩定。
D. 如何發揮市場秩序法律制度的作用
一、法律移植
對於國外已有的立法成功經驗,法律移植不失為一種簡捷而有效的借鑒方式。但移植需要技巧,移植不得法,不僅原有的法律制度的特性和優點會消失殆盡,而且可能破壞已有的程序,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國際比較法法學會主席克雷波教授關於法律移植論述道:「在某些領域,特別是在人、婚姻、家庭等法律領域,法律規則是基於根本不同的道德宗教價值觀念的,在財產法或勞動關系法領域的某些價值也是如此。在這兩個領域的法律移植,即將具有某種社會價值的法律引入不存在這種價值的其他法律管轄區中,必然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在商務活動領域,並不具有如此根本差別。以至於不同國家的觀念就不能交錯繁殖。」大多數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立法經驗表明,商法是直接調整和規范市場經濟的法律,能直接地反映經濟生活的需求,符合經濟主體的利益。《美國統一商法典》雖為美國法律的產物,更是美國的市場經濟和商事交易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聯合國的一個法律專家小組在對《統一商法典》進行後指出:《統一商法典》作為一個基礎可以適用於任何一個市場經濟的國家,其第九篇(即擔保篇)無疑是當今世界各國中最為現代化、最為合理和最為完整的擔保制度。 國尚未制定民法典,法律體系的模式選擇亦不明確,因而在商事立法模式上有更大的選擇餘地。因此,選擇以商法為核心的市場經濟體系的立法模式,則在立法技術上不必拘泥於民法中基於家庭人身和財產關系形成的各種倫理性原則,而是更直觀地反映經濟關系的本質屬性,使之受之於商法基本原則及調整手段的約束,真正體現市場經濟的需求,消除計劃經濟的殘余。正如施米托夫所論述:「從實質上看,商法是或者至少應該是有理智的商人們的共識。這個法律部門相對來說不受和其他感情方面壓力的影響。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商法能夠比其他法律能更加從容地面對驚濤駭浪,在瞬息萬變的風浪中始終把握其航向的原因。」
二、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結合
《美國統一商法典》是一部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相結合的作品,貫穿著立法者的思想。現實主義注重法律的實用功效,要求法律能解除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強調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規范作用,以此作為法律的最高目標;理想主義則強調法律自身體系的完備與嚴謹,制度的周密與無懈可擊,以此作為立法的最高要求。《統一商法典》的立法者是現實主義的法學的代表,針對美國普通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經濟的最新發展,對商事交易進行了極具想像力的創新,實現了簡化交易手續、提高交易效率的立法目的。同時,法典的起草人運用了大量的成文法立法技巧,如原則性條款、彈性條款的規定,力求實現法律的嚴謹與周密。
長期以來, 國立法的現實色彩比較突出,立法的動機往往來自於經濟生活的迫切需要。「法律宜粗不宜細」,「需要一部制定一部」等指導思想都是現實主義在 國的具體體現。這一立法思想對於迅速制定大量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有著積極的作用,但過分偏重於現實需要而忽略法律的思想往往影響立法質量。 國改革開放以來,立法呈現出的體系不協調、法律之間存在諸多沖突等現象大多與此有關。因此,完善 國商事立法,應當重塑法律思想,應當具有全局立法觀念,以統一、協調的法律體系調整和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社會關系,以便於適應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
三、法律經濟
對法律制度的經濟分析手段是從美國開始興起的,並在《美國統一商法典》中充分運用,即強調用交易費用等概念來對法律制度的效益價值進行分析。正如美國法學家所指出的:「法律,尤其是私法,是為盡可能地增加經濟價值和財富而設計的。法律強制的主旨或標准在於為將來價值最大化的行為創造動因。」
現代商法的立法宗旨和理念是促使商事交易便捷、安全地進行。正是這種商法與經濟的內在邏輯統一性決定了對商法進行經濟分析的必要性。在法律與經濟發展須臾不可分離的今天,應研究交換在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對商法的內在需求,以及商法應如何對商事交易效益和安全的最大化提供法律保障,從中找出它的性,並使之意志化、法律化,從而使商事法更具理性。
這種分析手段雖然難以兼顧法律的社會價值,但對 國現階段的立法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商事活動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因此,做為商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應以效益為其主要價值。商事法中出現的一些與經濟效益相悖的法律規定,是與立法目標不相符的,是制約法律功能發揮的。 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展過程中,大量的交易秩序需要由法律來創造和維護,這就決定了在法律制度的設計時,運用經濟性分析手段的必要性。從而要求立法者樹立效益觀念,在具體制度制定上,盡可能合乎商事交易的營利性要求,對一些重要制度要進行交易成本和交易費用的分析,突出經濟價值,促進經濟發展和效益增長。
四、商事慣例地位和性質
《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制定和實施,標志著中世紀商人法在美國的復甦,這表現為:
(1)法典的主要淵源是商事習慣和慣例。
(2)法典規則是在對商事習慣和慣例進行細致考察的基礎上確立的,而不是憑空制定的。
(3)在實用主義法律觀念的推動下,美國法官在審查商事案件的事實時,開始對「僵硬」的法律規則進行改造並逐漸承認商事交易中的習慣性規范,進而確認貿易習慣和商事慣例的法律效力。
國《民法通則》第1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可見,國際慣例在 國被區分為:
(1)作為的國際慣例即上升為國際法的慣例,如條約。
(2)作為法律漏洞補充工具性質及地位的國際慣例———即商法的淵源和表現形式的「國際慣例」。
作為法律漏洞補充功能的國際慣例適用是有條件的,它必須服從於法律或者整個法律秩序的目的,而不具備獨立的法律性,不具有法的一般抽象性與普通規范力。
國際慣例為「任意性」和「自治性」的法律規范已經得到國際的普遍承認。在市場力量的驅動下,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協調和統一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各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已開始逐漸拋棄那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觀念,在對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調控中,已開始放棄單純的國內法律控制的做法,而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中選擇商法規則來支配他們彼此之間的法律關系。可以想像,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跨國性商事交易關系的法律調控將進一步擺脫國內法律的桎梏,逐漸趨向統一。而 國立法中的現行的關於國際商事慣例的規定,無論是在含義、性質、適用范圍和條件等方面,還是在與實施中,均存有缺陷。為促進國際商事關系的進一步,有必要在今後立法中對國際商事慣例做出更、更具國際性的規定。
五、制定和完善商事法律體系
長期沒有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和國際社會中,沒有機會參加有關國際經濟貿易法律規則的制定,處於被動的執行、被動遵守國際貿易法律規則的地位,以致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發揮作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正處於建立和完善過程中,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投資等有關的商事法律極為薄弱,有相當部分領域處於空白狀態,司法制度方面也存有許多弊端。加入wto,中國法律將面臨調整。因此,應借鑒美國商事法典中開放性、能動性和具有保護功能的立法特性,依據wto法律體系和國際商事慣例,制定和完善現代化的能與國際商事交易接軌的商事法律體系。
六、商法典與司法公正
商法典的制定對於保障司法審判人員嚴格執法與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
(1)從根本上解決審判實踐中依然存在的規則匱乏狀態,努力保障裁判的公正。
(2)商法典的制定,是限製法官的自由裁量,保證法官公正執法的重要步驟。
龐德指出:「法律是科學的,意在盡量消除司法過程中的人為誤差,排除貪污腐化和盡量減少法官無知或膚淺所產生危險的可能性。」尤其是在 國現階段法官整體素質不高,不能完全適應嚴格執法的要求情況下,不能強調法官在創造所謂的「活的法律」方面的作用,而應該嚴格要求法官依循成文法,尤其是通過較為完善的立法,限製法官的自由裁量,這就需要盡快制定頒行商法典。
七、商事立法模式
縱觀世界各國立法,民商分立較之民商合一,不僅在傳統和現實中佔有支配地位,而且亦有深刻的理論根據。首先商法從其產生之初就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現代貿易理論也表明,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應單獨制定商法典;其次是商業經濟活動所要求的便捷和效益,與民事活動所尋求的公平,在關注角度上存有較大的差異;最後是商法所調整的商業經濟關系變化較快、較多,為便於修改也應保持獨立。
就 國而言,隨著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國際商事法律關系愈趨興旺並愈加復雜。因此,堅持「民商法」和商法是民法特別法的概念和理念,就是混淆了家庭財產關系與市場交易關系兩者之間的根本不同性質,其實質就是在新形勢下仍然堅持簡單生產商品完善法,這種落後、陳舊的法律理念,是違背潮流的,它既不利於民法的現代化,更不利於商法的發展。並且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下,民法的調整愈加力不從心,從而出現了許多法律調整的空白點。因此,建立獨立的現代商法典勢在必行。
E.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區別
(1)時間效力不同: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
(2)層面不同:從宏觀層面看,法律效益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內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指法律本身之外的社會各項收益與成本之比,具體包括法律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法律的內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運轉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具體包括立法效益、執法效益、司法效益、訴訟效益、守法效益等。
(5)立法效益擴展閱讀
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F. 什麼是法律效益原則
效益是決定立法成本的核心因素。任何立法勞動和費用的投入都將產生一定質量的法律文本以專及立法屬預期效果,都會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立法聽證的效益性是指通過聽證產生的立法能夠適用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人們活動的自覺選擇,並能夠有效的調整社會關系和維護社會秩序,使社會處於和諧、安全、公正與穩定的狀態,這也是立法聽證追求的價值目標。產生高質量的法律文本和高價值的立法預期經濟效果,是立法聽證的經濟效益所固有的內在追求。立法聽證經濟效益有時可以用明顯的經濟指標來顯示,有時則為經濟效益的產生提供前提條件以及制度保障,從而產生隱含的經濟效益。一些國家已經將立法所追求的效益原則法制化,要求對立法進行經濟效益分析,以保證立法的合理性和成熟性。
G. 沒有任何立法機構認證,私人簽訂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就算你的生意做得很大,你也不能要求人大為你的合同做公證。如果不放心就到公證處去公證,不要打擾人大的正常立法工作。
H. 法律效益和法律效力的區別是什麼
1、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回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答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2、法律效益是指通過立法、執法、訴訟、守法過程中對法律權利資源的最優配置,除去各種成本耗費後,進而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化程度和量上的極大化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綜合效果。
3、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8)立法效益擴展閱讀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I. 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有規約束的作用。
1、法律構建的秩序是人類社會存續的必須品。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規則和秩序一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無序和混亂只會讓我們感到恐慌和無措。沒有規則和秩序的生活無法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如果一直生活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社會或者環境中,人的心理最終會崩潰,整個人類社會將無法運轉,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滅亡。假如沒有交通規則的存在,那麼我們每個人將而無法出行。因此規則和秩序是我們可以得以生存的前提。混亂最終只會導致滅亡。規律和秩序一直是世界的本質,科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發現和解釋規律,從而運用規律。規律本質上也是一種邏輯固定關系表現出秩序性。規律的上位概念是真理。發現和認識真理目的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
人類天生具有嚮往秩序和協調的本性。這種本質屬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我們對於長相美醜的評價。無論是說五官端正還是經過證實的黃金比例身材最好看,都說明了只有協調和諧的東西才是最為美好,為眾人所追求的。我們普遍認知中長相不好看往往就是因為五官不協調,鼻子大眼睛小,或者五官之間的距離和位置不協調,「車禍現場」的表述就是對於雜亂不協調的反映。喜愛協調的背後表明了人們對良好秩序的本質需求。
2、法律本身代表著積極向上和公正的價值觀,有利於每個人的發展。
法律作為上層建築的一種對於經濟基礎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好的法律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提升。我們常常會看到其他國家各種奇葩的法律規定。比如在荷蘭賣淫嫖娼合法化,在美國法院對於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往往會判決好幾百年的有期徒刑。這些規定背後具有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原因。阿姆斯特丹被稱為「性都」這與荷蘭曾經是「海上馬車夫」的航海強國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阿姆斯特丹又是當時著名的港口,男人出海期間女人無法上船,這導致了荷蘭賣淫的普遍化,政府對於賣淫問題無法禁絕進而採用了合法化管理的方式。美國刑法對於犯罪人判處無法完成的刑期,代表著一種理念和意志,是對犯罪人的一種強烈譴責。
法律的規定來源於社會的歷史文化現狀。同時又反過來塑造了人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對於人民成長和進步啟著強烈的指導作用。不同國家的不同法律對於自己的國民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好的法律則能夠引導國民不斷向前。
3、法律的實施使得社會的矛盾得以化解,實現公平正義。
法律制定出來之後,絕對會有不遵守的人,如果不加以遵守,法律將會形同虛設。只有共同遵守法律才會形成良好的秩序,我們的生活才會有安全感而不是充滿不確定和未知的危險。因此對於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必須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處罰。除此之外,法律對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糾紛具有定紛止爭的作用。糾紛的解決的可以讓我們每個人渡過難關,解決心頭大患,而不會被糾紛糾纏一輩子。正是法律的實施才使得我們可以正常生活下去。法律是一種救濟和保護。在解決糾紛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可以感受和領悟到公平正義的力量,這比採用強權來解決矛盾具有更好的效果,符合人性本真的需求。
法律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東西,特別是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以後,法律也開始隨之出現,她是我們每一人在社會群體中可以正常生存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什麼矛盾糾紛,我們可能感受不到法律的存在和力量,但是它其實無時不刻都在我們的身上啟著作用,在給我們維持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助推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