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教的主體就是各級行政機關

依法治教的主體就是各級行政機關

發布時間: 2022-03-16 02:58:31

A. 教育教學法規

教育政策法規
一、教育法制的有關概念
(一)教育法制——概括來講,教育法制是指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的運行,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法學教育和研究等。 (二)依法治教——指在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應明確以下幾點: 1、依法治教的主體:包括各級行政機關、權力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公民。
2、依法治教的范圍:包括國家機關管理教育、舉辦學校、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等教育十分明顯的教育活動,以及教育經費撥款、舉辦校辦產業、捐資助學等有關教育的活動。 3、依法治教的依據:包括專門的教育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與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理解「依法治教」這一概念必須與「以法治教」、「以罰治教」相區分。 注意區別「教育法制」與「教育法治」。前者是指與教育法律制度有關的概念,後者則與「依法治教」基本相同。
(三)教育法——是體現統治階級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教育活動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教育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法與某些教材上使用的「教育法規」內涵、外延基本一致;狹義的教育法專指有關教育的法律。我們一般是從廣義上使用教育法的概念。
(四)教育法律規范(簡稱教育法規)——指通過一定的法律條文表現出來的、具有自由內在邏輯結構的一般行為規則。 二、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二)受教育機會平等(三)教育活動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四)權利和義務相一致(五)教育法制統一 三、教育法律的功能和作用
(一)教育法律的功能體現為統治功能和社會功能。
(二)教育法的作用是調整有關教育的活動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有關教育的活動」,專指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培養人的教育活動以及與此緊密相關的其它活動。
「社會關系」專指前述教育活動中產生的教育內部及教育外部關系。 第二節 教育法律規范
一、教育法律規范的含義和特徵
教育法律規范是由教育法律所確定的人們的行為規范。其特徵與一般法律規范的特徵基本相同,即具有規范性和概括性。 二、教育法律規范的結構
(一)法定條件——法律規范適用的條件和情況。 (二)行為准則——法律規范中指明的行為規則的基本要求。 (三)法律後果——當某種條件或情況出現時。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做出或沒有作出「行為准則」要求的某種行為(作為或不作為)時,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法律責任。 三、教育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 (一)憲法中關於教育的條款 (二)教育法律 1、教育基本法律 又稱「教育的憲法」或教育法規體系的「母法」。 2、教育單行法律
教育行政法
1、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比較全面、系統規定。 2、規定——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部分規定。 3、辦法——對某一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規定。 (四)地方性教育法規
1、執行法、補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規 2、自主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規 (五)教育規章 按照制定發布機關教育規章可分為兩類: 1、部門教育規章 2、政府教育規章
教育法規體系 層 級 形 式
制 定 機 關 第一層次 憲法中關於教育的條款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層次 教育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教育單行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第三層次 教育行政法規 國務院
第四層次
地方性教育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或其常委會 第五層次
教育規章
部門教育規章 國家教育委員會及國務院部委 政府教育規章
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
《教育法》的基本內容
《教育法》分十章八十四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我國教育的性質、方針、基本原則 2、教育管理體制 3、教育基本制度 4、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和義務 5、教育經費的籌措體制 6、違反《教育法》的法律責任 《教師法》的主要內容 《教師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教育人事法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制定的單行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2、教師的任用制度 3、教師的培養、培訓和考核 4、教師的待遇 5、違反《教師法》的法律責任
另外,《教師法》還對教師的申訴制度作了較為完整的規定。 第三節 教育法律關系
一、教育法律關系的含義及其特徵
教育法律關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規范所確認和調整的、表現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聯系的社會關系。 二、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可以成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者、學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其他公民等。 三、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教育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即教育法律關系客觀
一)物
1、不動產 包括場地、房屋和其它建築設施以及場館等。 2、動產 包括資金、教學儀器設備等。
(二)行為
1、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2、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行為 3、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教育教學行為
第二講 教師與法 第一節 教師的法律地位 一、「教師」的法律含義
法律意義上的「教師」是指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可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一)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二)教師必須從教於學校或其它教育機構。 (三)教師具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 二、教師的權利
教師的權利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賦予的權利。是國家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可以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的許可與保障。
(一)教育教學權(二)科學研究權 (三)管理學生權 (與工作有關的權利) (四)獲取報酬待遇權(五)民主管理權 (六)進修培訓權 (與自身利益有關的權利) 三、教師的義務
教師的義務是指教師依照《教育法》、《教師法》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而必須履行的責任,表現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作出一定行為或不得作為一定行為的約束。 (一)道德義務 (二)教學義務(三)教育義務(四)關心學生的義務 (五)批評的義務(六)提高的義務
第二節 有關教師的法律制度
有關教師的法律制度是指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且推行的教師制度的總稱。通常包括教師資格(許可)制度、職務(職稱)制度、任用制度、培訓進修制度及獎懲制度。 一、教師資格制度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特定的職業許可制度,一般包括: (一)教師資格分類 (二)教師資格條件
1、必須是中國公民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4、具有教育教學能力 5、具備規定的學歷或者國家資格考試合格 (三)教師資格考試 (四)教師資格的認定 二、教師職務制度
教師職務制度就是國家對教師崗位設置及各級崗位任職條件和取得的該崗位職務的程序等方面的有關規定的總稱。
(一)職務系列規定 我國設高等學校教師、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學 教師、小學教師和技工學校教師職務五個系列。 (二)任職條件規定
1、具備各級各類相應教師的資格; 2、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3、具備相應的教育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具有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知識,能全面地、熟練地履行現職務職責; 4、具備學歷、學位要求; 5、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
。 (三)評審規定 各級教師職務評審的程序、許可權以及評審組織的組成辦法等,教師職務條例都有明確規定。 第三節 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一、任命制下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學校靠行政關系來管理和使用教師,所以,教師有義務在工作中服從學校的命令。 二、聘任制下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學校和教師的關系是以共同的意願為前提,以平等互利為原則,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沒有行政隸屬關系。 第四節 教師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一、學生的權利 (一)接受教育權(二)獲取教育扶助權(三)獲得相應學業證書權(四)申訴權 二、學生的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其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三、教師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管理關系(二)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 第三講 教育法律責任 第一節 教育法律責任概述 一、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 法律責任有廣義、狹義之分。一般說到法律責任時,是在狹義上使用這個概念的。指法律關系主體實施了違法行為而必須承擔的否定性的法律後果,在法學上又稱其為「第二性義務」。 教育法的法律責任與其它社會責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必須有法律規范的規定; 2、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 3、由違法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所承擔; 4、由國家專門機關或國家授權機關依法追究。 二、教育法律責任的種類 教育法根據違法主體的法律地位和違法行為的性質,規定了承擔法律責任的三種主要方式: (一)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1、行政處罰 2、行政處分(紀律處分) 行政處分共有八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二)違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責任 (三)違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5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3種。 三、教育法律責任的內容 (一)制裁 1、人身罰 2、能力罰 3、財產罰 4、申誡罰 (二)補救 1、財產補救2、精神補救3、違法行為否定 (三)強制
第二節 教育法律責任的主體 一、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一)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二)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三)就學學生及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監人;(四)其他負有遵守教育法義務的公民和法人。
二、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歸責要件
(一)有損害事實(二)損害的行為必須是違反教育法(三)行為人有過錯(四)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三、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歸責形式
(一)教育行政機關和其它國家行政機關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是補救性的,如消除影響、賠償等。(二)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既有制裁性法律責任,又有補救性法律責任。(三)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學校與校長、教師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因其法律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四)學生是特殊的教育法律責任主體,對他們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既不能採取一般的行政處分形式,也不宜採取行政罰款形式,一般採用紀律處分。(五)家長或其他監護人雖然其本身並不負有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但因其監護對象的特殊性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六)其他負有遵守教育法義務的公民和法人依侵犯教育法的內容和性質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

B. 什麼是依法治教

依法治復教,即全部的教制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的有關規定,所有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從事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或不違背教育法律的規定和精神。
1、對依法治教基本內涵的理解所謂依法治教是指運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事業它既包括國家和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2、依法治教是指依照法律管理教育事業,學校應當符合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規劃,這其中既包括國家及國家機關對教育事務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以贏利為目的管理,也包括學校的內部管理
3、所謂依法治教,是指依據法律來管理教育,即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無論國外的法律還是我國的法律,均對保證人的條件作出了規定
4、依法治教是指通過法律的調整使教育管理和教育,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依法治活動向規范化、制度化及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C. 依法行政的主體是什麼

主體是行政機關。

只要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就一定存在承擔相應行政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行政主體自己行使行政權力,承擔行政法律義務;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建立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建立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

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撤銷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撤銷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在被撤銷前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1、國務院。

2、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3、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構。

4、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機構。

5、授權的內設機構,原則上內設機構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些內設機構經過法律法規特別授權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職權,考試中常見的有專利評審委員會,它是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工商局的內設機構,公安部下屬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邊防局是公安部的內設機構。

6、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行政機關

D. 依法執政的主體是

只要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就一定存在承擔相應行政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行政主體自己行使行政權力,承擔行政法律義務。

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建立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建立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撤銷的其他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行政權力,其撤銷者承擔由沒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在被撤銷前所做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法律義務。

(4)依法治教的主體就是各級行政機關擴展閱讀:

依法執政的基本任務:

一是在黨的自身建設上,需要把樹立科學領導觀和現代法治理念,作為黨的建設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任務。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問題上,通行的觀點是,只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目的與動機是正確的,其手段與方法即使出現問題,也是可以諒解的。但是,目的與手段是統一的,在法治時代,離開了手段的合法性,只強調目的合法性,其決策的實施必然會受阻,並最終導致目的本身不可能實現。

二是以合法的方式實現政治動員,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

黨的奮斗目標,單靠黨內的力量是不能實現的,有賴於黨對於各種社會資源的動員。黨組織可以在行政權力不能達到或不能幹預的領域進行活動,但是,對於非黨群眾,對於各種新興的經濟組織、民間團體等等,可以以黨的名義、聲望去做組織、動員工作,但不能以強制性手段迫使其服從黨的指示。

國家法律則不同,法律的特點就是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強制性,因此可行的方式就是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的政令和法規,來調動、利用方方面面的社會資源,實現為人民群眾所認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法律是保護人民利益的,因此,法律所允許的強制性手段,並不影響黨與群眾的關系。

三是黨的活動方式法制化。黨的活動方式是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各種行為表現出來的。

黨在政權系統、經濟組織、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除了受到黨章和黨的各種紀律制約外,還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法律能夠允許政黨組織有某些行為,也可以禁止某些行為,可以構築起黨的行為的基本模式,維持黨與政府、人大、政協以及其它社會團體的基本秩序。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的政治前提下,可以通過法律規范黨員和各級組織的行為,使之有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E. 簡要回答依法治教的道德要求.

借鑒國外依法治教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全面實現依法治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完備的教育法體系
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基礎。只有健全、完備的教育法體系,才能為依法治教工作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據,也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嚴格依法行政,健全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嚴格而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具有一支秉公廉潔的執法隊伍,是決定依法治教能否全面實現的關鍵因素。而要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實現教育行政機關職能的轉變。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轉變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並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要善於運用法律引導和保障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具有健全的教育行政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明確其承擔的綜合執法職能,在教育行政執法中由其牽頭組織辦理重大和涉及綜合性的行政執法案件,審核業務職能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承擔對本部門提出的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請求的受案和處理工作。
3.法律職責明確。在教育執法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明確各自的職責、許可權與程序,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教育經費投入及其他物質保障條件,依法保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法調解和處理各類教育糾紛,積極維護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
4.教育執法隊伍高效。法律制定出來以後,能否得到全面貫徹執行,與執法者的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及工作態度、能力等直接相關,教育執法人員的素質是依法治教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行政執法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制培訓、考核和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設一支法律素養較高、品質優良、秉公執法的教育執法隊伍。
5.具備嚴格的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和完善的監督機制。嚴格執法,不僅要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且處理程序必須合法。因而必須具有完備的規范行政行為的實體性與程序性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權力制約機制與監督機制。為此,必須依照法律要求,建立完備的教育行政處罰制度、行政復議制度、教育申訴制度、教育仲裁製度、教育行政訴訟制度、教育行政賠償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許可程序、行政裁決程序、行政聽證程序、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程序等一整套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建立對行政權力

F. 依法治教的主體是各級行政機關嗎

依法治教的主體,就是參與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能夠成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1)各級權力機關,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們有權制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聽取政府有關教育工作的報告,審議有關教育經費的預算和決算;對政府的教育工作提出質詢;檢查、監督教育法的實施情況。

(2)各級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它們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行使自己的管理職權,履行自己的管理責任,依法行使教育管理職能。

(3)各級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即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其中,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有關教育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察監督。

(4)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有關機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法進行學校管理。

(5)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個人等。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公民,依法參與教育事業的管理和監督。

(6)依法治教的主體就是各級行政機關擴展閱讀:

依法治教,就是依據法律來管理教育,規范教育行為。即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具體來說,就是用法律來規范教育管理活動,協調教育關系,指導教育活動,解決教育矛盾,保護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依法治教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黨的領導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和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進一步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三)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門改變領導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與水平的必然選擇。

(四)依法治教是培養跨世紀一代新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有力保證。

基本原則

(一)堅持教育社會主義方向的原則

(二)受教育機會平等的原則

(三)教育活動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原則

(四)權利和義務相一致原則

(五)教育法制統一的原則

G. 各級行政機關都是公正司法的主體這句話對不對

不對,公正司法只有司法部門才是主體,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安,法院,檢察院,加上這兩年才成立的監察委。其他部門不是司法部門,怎麼可能是公正司法的主體

H. 依法治校的詳情

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校是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推進教育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推進依法治校有利於推動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轉變職能,嚴格依法辦事;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有利於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有利於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范和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實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學生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境,不斷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的法律素質,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實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順政府與學校的關系、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基礎上,完善學校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學校、舉辦者、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格局。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進程的加快,教育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得到完善,學校的法律地位發生了變化,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舉辦者、教師、受教育者之間的法律關系出現了新的特點。理順各主體之間的關系,解決教育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實現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需要依法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教育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推進依法治校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標是:教育行政部門法治意識增強,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學校建立依法決策、民主參與、自我管理、自主辦學的工作機制和現代學校制度;各級各類學校校長、教師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質有明顯提高;建立完善的權益救濟渠道,教師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學校育人環境;保證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實現教育的公平,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為教育改革與發展創建良好的法制環境。
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工作
(一)轉變行政管理職能,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實轉變不適應形勢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據法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與程序對學校進行管理,切實維護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要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精簡審批項目,公開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要探索綜合執法機制和監督機制,依法監督辦學活動,維護教育活動的正常秩序;要依法健全和規范申訴渠道,及時辦理教師和學生申訴案件,建立面向社會的舉報制度,及時發現和糾正學校的違法行為,特別是學校、教師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及其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護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加強制度建設,依法加強管理。學校要依據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學校章程,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作為學校辦學活動的重要依據。要根據法律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學校教育教學制度,保障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要依法健全校內管理體制,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要依法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明確學校黨委、校長、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各種機構的職責許可權和議事規則,做到相互配合,權責統一,依法辦事;中等及中等以下學校要依法健全校長負責制,完善校長決策程序,並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保障作用。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舉辦的教育機構要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健全校董會、理事會或者其他決策機構的議事規則,規范決策程序。要保證學校的發展規劃、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對外簽訂的民事合同等符合法律的規定;完善學校內部財務、會計和資產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收費的規定,健全監督機制,依法管理好學校法人財產。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學校管理制度和規定,要及時修改或者廢止。
(三)推進民主建設,完善民主監督。要進一步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保證教職工對學校重大事項決策的知情權和民主參與權。全面實行校務公開制度,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決策、學校的財務收支情況、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職工權益的其他事項,要及時向教職工公布;學校的招生規定、收費項目與標准等事項,要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開。中小學要積極推動社區參與學校管理與監督,推進家長委員會的建立,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學校決策涉及學生權益的重要事項,要充分聽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接受家長委員會的監督,為家長、社區支持、參與學校管理提供製度保障。
(四)加強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質。依法治校的關鍵在於轉變觀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指導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按照全國和教育系統普法規劃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課列入中小學課程,把法律知識作為高等學校、職業技術學校的必修課內容,保證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中小學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長或者法制輔導員制度;要積極利用多種形式和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質;學校領導要帶頭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要把法律知識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培訓、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把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和落實教育法律法規的情況,作為校長、教師考核和學校評價的重要內容。
(五)嚴格教師管理,維護教師權益。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依照《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的規定認定教師資格。學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應資格的教師,依法與教師簽訂聘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與責任,尊重教師權利,落實和保障教師待遇。建立校內教師申訴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決教師與學校的爭議,維護教師合法權益。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道德水準和法律素質。加強教師管理,依法處理品質惡劣、嚴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教師,堅決杜絕教師侵犯學生人身權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教師嚴重侵犯學生人身權的案件,學校必須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查處,並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依法追究責任人、校長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的責任。
(六)完善學校保護機制,依法保護學生權益。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自覺尊重並維護學生的人格權和其他人身權益。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校園安全的法律及規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職責,加強對學校教學、生活、活動設施的安全檢查,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積極維護校園的安全與秩序;要加強對教師、學生的安全教育,實現安全教育制度化、規范化,預防和減少學生傷害事故,保護學生、教師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建立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工作預案,增強預防和妥善處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學生安全和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機制和報告制度,不得瞞報或者漏報。
學校要健全學籍管理制度,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嚴格保護學生的受教育權,中小學一般不得開除未成年學生;對學生的處分應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依據合法,符合規定程序;建立校內學生申訴制度,保障學生申訴的法定權利。高等學校依法對學生做出處分決定應當經過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保障學生的知情權、申辯權,並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加強對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領導
依法治校涉及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把推進依法治校作為促進教育行政部門轉變職能,改進工作作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依法治教進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予以高度重視。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法制工作機構在推進依法治校工作中的作用,由法制工作機構會同其他部門建立本地區依法治校工作的政策指導、組織協商、檢查評估的協調機制,保證教育行政部門各職能機構自覺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行對學校的管理職責,規范管理行為,形成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合力。
各級各類學校要轉變管理理念,明確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則,制定推進依法治校的工作規劃和目標;明確校內職能機構、工作崗位的職責與任務,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方位推進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校發展。學校要通過聘請法律顧問或建立法制工作機構等形式,加強學校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務。學校要積極配合、接受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檢查、監督,認真落實行政申訴、行政復議決定及司法判決等法律文書中的義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推進依法治校要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校的特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分步實施、分類指導,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推進,成為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推動力。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積極推廣依法治校典型,宣傳依法治校的先進經驗,推動依法治校水平的不斷提高,保障教育改革和發展。

I. 依法治教的依法治教的標准

如何判定依法治教的實施狀況,換言之,以什麼樣的標准或什麼樣的條件判定依法治教已經全面實現呢?這就是依法治教的評價標准問題,即對依法治教的實施從客觀狀況與理論抽象結合的基礎上進行判斷和認識。在實踐中,依法治教是否具有明晰的評價標准,既會影響人們對依法治教狀況認識的客觀性,也會影響到健全法制對人們行為的可預見性作用。那麼,如何確立依法治教的標准?對此,可從不同范圍和層面進行理論設定,可以就依法治教的動態過程進行評價,也可以就其靜態過程進行評價;既可以從推行依法治教的實質的社會效益去評價,也可以從實現依法治教自身的價值因素的認知角度去評價。動態與靜態、實然與應然的結合統一,是我們設定依法治教評價標准時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借鑒國外依法治教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全面實現依法治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完備的教育法體系
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基礎。只有健全、完備的教育法體系,才能為依法治教工作提供全面的法律依據,也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嚴格依法行政,健全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育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嚴格而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具有一支秉公廉潔的執法隊伍,是決定依法治教能否全面實現的關鍵因素。而要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實現教育行政機關職能的轉變。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轉變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並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要善於運用法律引導和保障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2.具有健全的教育行政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明確其承擔的綜合執法職能,在教育行政執法中由其牽頭組織辦理重大和涉及綜合性的行政執法案件,審核業務職能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承擔對本部門提出的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請求的受案和處理工作。
3.法律職責明確。在教育執法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明確各自的職責、許可權與程序,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教育經費投入及其他物質保障條件,依法保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法調解和處理各類教育糾紛,積極維護學校、教師、學生等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
4.教育執法隊伍高效。法律制定出來以後,能否得到全面貫徹執行,與執法者的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及工作態度、能力等直接相關,教育執法人員的素質是依法治教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完善的行政執法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制培訓、考核和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設一支法律素養較高、品質優良、秉公執法的教育執法隊伍。
5.具備嚴格的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和完善的監督機制。嚴格執法,不僅要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而且處理程序必須合法。因而必須具有完備的規范行政行為的實體性與程序性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權力制約機制與監督機制。為此,必須依照法律要求,建立完備的教育行政處罰制度、行政復議制度、教育申訴制度、教育仲裁製度、教育行政訴訟制度、教育行政賠償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許可程序、行政裁決程序、行政聽證程序、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程序等一整套教育行政執法程序,建立對行政權力的制約機制,確保教育執法活動的有效實施,依法保護公民在教育領域內的合法權益。
(三)教育司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依法治教要求充分發揮司法機關解決教育糾紛、制裁違法行為的作用。司法機關應認真查處教育違法案件,運用司法手段合理、公正解決教育糾紛,制裁違法行為,並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予以監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四)健全的教育法律監督制度
建立對教育工作進行監督的各項制度和有效的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明確監督標准和程序,綜合運用各種監督手段,保證做到監督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五)社會成員具有較強的教育法律意識
教育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於教育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不僅包括人們對教育法律的本質和作用的理解和評價,也包括對教育執法和司法的信任程度和守法、用法的自覺性等。公民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識應該是能夠對教育法律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具有較高的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六)全面實現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之一,也是依法治教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依照有關的法律法規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機制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全面實現依法治校,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學校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學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學校在法律上具有的主體資格,包括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作為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在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中作為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在教育刑事法律關系中作為刑事法主體的法律地位。例如,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首先,學校可以是法人。根據我國教育法第31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准設立或者登記注冊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學校,一旦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就意味著學校能夠以獨立的法人身份廣泛地參與民事和經濟活動,同時也意味著學校必須以獨立法人身份依法承擔一切因自己的民事行為引起的民事責任。其次,學校是特殊法人。由於學校具有公益性特徵,因而相對於一般法人而言,學校法人是一種特殊法人。比如學校法人與企業法人就有所不同,雖然學校以獨立民事主體資格參加學校與社會的各類關系中,但學校不能像企業那樣去贏利,不能用學校資產去進行抵押、擔保等,學校的民事行為受到一定的限制。
2.依法行使學校權利,嚴格履行學校義務。依法行使學校的權利和義務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條件。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場所,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主體之一,有其特定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我國教育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學校在教育活動中,可以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可以按照國家規定,自主確定、實施本機構的教學計劃,全面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具體的招生辦法,確定本機構招生的具體數量及招生范圍;有權根據主管部門的學籍管理規定和國家有關學生獎勵、處分的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學籍管理辦法和獎勵、處分辦法,並對受教育者實施具體的管理;有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其學生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有權根據國家有關教師及其他職工管理方面的法規及主管部門的規定,制定本校教師及其他職工的聘任辦法,自主決定聘任、解聘,並有權對教師及其他員工實施包括獎勵、處分在內的具體管理活動;學校對其佔有的場地、房屋、設施、設備、經費及其他有關財產,享有管理權和使用權,必要時可對其佔有的財產進行處分;學校對來自社會上的其他組織及個人等任何方面的非法干涉教育教學活動的行為,有權加以拒絕和抵制。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自己的義務。學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採取積極措施,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通過合法、有效的途徑,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學校要從辦學的公益性質出發,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收費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學校對於權力機關、行政機關依法進行檢查、監督等職務行為以及社會各界依法進行的社會監督,應積極予以配合,不得無理阻撓和拒絕。
3.依法管理學校各項事務。學校在教學、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實行依法管理。具體地講,就是依法進行教學管理、財務管理、教職工管理、學生管理、後勤管理等。在學校教學管理方面,應按照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及教育部有關教學方面的計劃和規定去執行,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循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標准,科學地進行課業組織、師資配備、教學環節管理、學籍管理、科研管理及課外活動的管理等,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在對教師管理方面,學校應根據教育法、教師法及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實施管理,學校不僅要尊重教師的權利,同時還要注意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素質,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在學生管理方面,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學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重視學生在教育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權利,並督促他們依法履行其義務。在財、物管理方面,學校應依照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其中包括財務計劃和決算制度、預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收費標准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財務檢查制度等,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從而合法、有效地籌措、運用資金,提高教育投資效益。在學校食堂管理、衛生管理等方面,也要依法履行對學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職責,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簡稱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價法》(以下簡稱物價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提供充分、有效的物資和服務。
4.依法保護學校及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對於學校自身而言,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得侵犯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也不得侵犯社會上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而當社會上其他組織或個人侵犯了學校的合法權益時,要敢於運用法律的手段,依法保護自己;當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積極協助有關單位,查處違法行為的當事人,保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福建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1-25 01:27:36 瀏覽:234
法院專送郵箱 發布:2025-01-25 01:23:34 瀏覽:174
法學考公務員占優勢嗎 發布:2025-01-25 01:21:23 瀏覽:780
勞動法對入職人員 發布:2025-01-25 00:47:14 瀏覽:966
人社系統開展法治建設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 發布:2025-01-25 00:25:04 瀏覽:506
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14 發布:2025-01-24 23:51:00 瀏覽:788
法學論文的格式 發布:2025-01-24 23:50:58 瀏覽:286
微法院垃圾 發布:2025-01-24 23:32:58 瀏覽:288
刑法體系分為 發布:2025-01-24 23:13:43 瀏覽:563
替身的道德 發布:2025-01-24 22:55:16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