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儐相

道德的儐相

發布時間: 2022-03-16 04:10:01

1. 廣袖長袍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中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採用上衣下裳的著裝形制,認為這種服飾結構象徵著天地秩序,鄭重場合時穿用的禮服大多如此。但與此同時,也向來不乏上下連屬的服式,從戰國時期的深衣、始於漢代的袍服、魏晉的大袖長衫,一直到近代的旗袍,都是屬於長衣樣式。中國服裝也因此呈現了兩種基本形制。

「深衣」,從字面上看,就是用衣服把身體深深地遮蔽起來,這與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相關。古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強調男女有別,兩性間不可太親近,不能隨便往來,即便是夫婦,也不能共用一個浴室、共用一個衣箱,甚至於晾曬衣服的衣架都要分開;婚後的婦女回到娘家,自己的兄弟也不能與她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女子出門必須遮蔽得很嚴……如此等等,都表現出極強的禁慾主義傾向。儒家經典著作《禮記》等書中詳細記述了這些著裝上的禮儀規定。

深衣由上衣下裳連接而成,裁剪製作自有特點,與其它衣服不同。《禮記》中專門設了一章,題目就叫「深衣」。主要意思大致如下:戰國時期,深衣的樣式是符合禮儀制度的,它的造型既合乎規矩,有圓有方,又對應均衡;尺寸上也有一定要求,短不能露膚,長不能拖地;前襟加長,成一個大三角,再緣上衣邊;腰間則要斷開裁製,即腰上為衣料的直幅,腰下取衣料的斜幅,以便於舉步;衣袖的腋部要能夠適於肘的活動,袖的長短大約是從手部再折疊回來時恰到肘部。深衣既可以文人穿,也可以武士穿,可以做儐相穿,也可以行軍打仗時穿。深衣屬於禮服中的第二等,功能完備且不浪費資財,風格上也朴實無華。這一時期著深衣的形象,不僅可以從一些出土於古墓的帛畫上看到,同一時期的陶俑、木俑也有不少這類人物形象,不僅款式清楚,花紋也歷歷可見。

錦袍深衣的材料多為白色麻布,祭祀時則用黑色的綢,也有加彩色邊緣的,還有的在邊緣上綉花或繪上花紋。穿深衣時,將加長的呈三角形的衣襟向右裹去,然後用絲帶系在腰胯之間。這種絲帶被稱為「大帶」或「紳帶」,帶子上根據需要可插笏板,笏板並非僅供大臣上朝時使用,還相當於記事用的便攜筆記本。後來隨著游牧民族服飾對中原人的影響,革帶出現在了中原地區的服飾中。革帶再配上帶鉤,用作系結。帶鉤做工精緻,已成為戰國時期新興的工藝美術品種之一。長的帶鉤可以達到30厘米左右,短的也有3厘米。石、骨、木、金、玉、銅、鐵等質料應有盡有,奢華的帶鉤鑲金飾銀,或雕鏤花紋,或嵌上玉殃和琉璃珠。

到了漢代,深衣變形為曲裾袍——一種有三角形前襟與圓弧形下擺的長衣。同時還時興直裾袍,即直襟的長袍,也叫「檐榆」。剛有直襟袍時,不準將其作為禮服,不準穿著出門或在家中接待客人。《史記》中就有穿著檐榆入宮對王不恭敬的說法。之所以有這樣的禁忌,是因為漢代以前中原人的褲子是無襠的,只有兩條在腹前連接的褲腿,樣子像是現在嬰兒穿的開襠褲。由於褲子沒有襠部,外衣裹得不嚴時極易露醜。儒家經典中說到著裝規矩時,一再強調雖暑熱不得掀起外衣,不趟水不得提起外衣。中原人坐著的標准姿勢是先跪後坐,名為「跽坐」,明文規定不許「箕坐」(即不能將兩腿伸向前方,像個收物用的簸箕),實際上與當時褲子的樣式有關,為的也是防止露醜。隨後,由於中原人與西北騎馬民族的密切交往,合襠褲漸漸為中原人所接受,並逐漸推廣開來。

不管是漢墓壁畫,還是畫像石、畫像磚,或是陶俑、木俑,漢代人物幾乎都穿袍,男子較為普遍,也包括一些女子。所謂袍服,是指過臀的長衣,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有里有面,或絮以棉麻,稱為夾袍或棉袍;二是多為大袖,袖口部分緊縮,三是多為大襟斜領,衣襟開得較低,領口露出內衣;四是袍領口、袖口、前襟下擺處多有一個深色布的緣邊,上面織著夔(神話中一足一角的龍)紋或方格紋等。袍服的長短也不一,有的長到踝骨,一般多為文官或長者穿,有的僅至膝下,或至膝上,多為武將或重體力勞動者穿。

在袍服成為最主要的服裝之後,深衣並未完全消失,尤其在女服中得以延續。先是漢代女服大襟的長度越來越長,以致形成繞襟深衣。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中,有墓主人著繞襟深衣的形象,繞襟、三重領,再加上滿身細密的龍飛鳳舞的刺綉圖案,盡顯中華女服之美。

袍服的款式發展到魏晉南北朝(220—589)時,開始向大敞袖(無緊縮袖口)、寬衣襟等特點發展,被稱為「褒衣博帶」,即寬大衣身長衣帶的意思。著裝者因此呈現出優雅灑脫的風神氣韻。這一時期,男子的長衣越變越簡單越隨意,而女子的長衣卻越變越復雜越華麗。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約345—409)在《列女傳仁智圖卷》中描繪的女子,著雜裾垂髻服,衣襟下緣裁製成好多個三角形,三角形上寬下窄,形似旌旗,沿著三角形緣邊,綉有圖案。當衣襟裹起來後,這些下垂的三角形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新穎、典雅,透著裝飾的美。肥大的袖子和寬長的下擺,加之腰際圍裳之間系有飄帶,使著裝者看上去飄逸而充滿浪漫情調。雖然是畫,但飄飄欲仙的服飾形象卻呼之欲出。

深衣和袍服有同有異,都是上下連屬的長衣,但深衣沒有延續下來,袍服倒是一直穿用到近代——即使是21世紀的中國人,也還能想起它的模樣——寬大筆直的袍身,斜在右腋下的大襟,樸素簡潔的款式配著一些細膩精緻的織綉花紋。

袍服式樣歷代都有變化,漢代的廣袖深衣、唐代的圓領襇袍、明代的直身長袍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文人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寬衫大袍成為了不事勞作的有閑階級的典型服飾,也是漢民族的一種傳統服飾形象。

2. 伴娘伴郎一定要未婚的,儐相也是這樣嗎

儐相不要緊。

3. 男儐相的男儐相職責

婚禮前:
⒈ 參與婚禮計劃書;
⒉ 協調新人製作來賓名單索引,席位表,桌位分布圖;
⒊ 准備本人參加婚禮的禮服;
⒋ 參加工作會議;
⒌ 熟悉當日婚禮流程。
婚禮當日:
⒈ 上午陪同新郎迎接新娘。
⒉ 隨身攜帶新郎當日的必備物品:
⑴ 木梳
⑵ 餐巾紙,濕巾紙
⑶ 手機
⑷ 結婚戒指(婚禮進行中交於女儐相,後者用戒枕托出,進行戒指交換儀式)
⑸ 工作人員聯絡表,婚禮流程圖
⒊ 負責向某些專業工作人員派發喜糖,紅包(由新郎提供)
婚禮,婚慶中:
⒈ 陪同新郎迎接賓客;
⒉ 作為新郎與婚禮總監,司儀之間的聯系人;
⒊ 陪同新人向賓客致謝,敬酒;
⒋ 注意新郎的儀容,隨時提醒新郎,必要時請化裝師補妝;
⒌ 協調新郎換裝,整理換下的衣服。
婚禮後:
⒈ 陪同新郎送賓客;
⒉ 帶回新人海報照片。

4. 道德與法治暑假作業答案

我不建議大家抄答案

5. 《弟子行第十二》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孔子門人【原文】衛將軍文子①問於子貢曰:「吾聞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詩》、《書》,而道之以孝悌,說之以仁義,觀之以禮樂,然後成之以文德。蓋入室升堂者,七十有餘人,其孰為賢?」子貢對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與學,賢者也,不知何謂?」 子貢對曰:「賢人無妄,知賢即難。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難於知人。是以難對也。」 文子曰:「若夫知賢,莫不難。今吾子親游焉,是以敢問。」 子貢曰:「夫子之門人,蓋有三千就焉②,賜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請問其行。」 子貢對曰:「能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夫稱言不苟,是顏回之行也。孔子說之以《詩》曰:『媚茲一人,應侯慎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則。』若逢有德之君,世受顯命,不失厥③名。以御於天子,則王者之相也。 「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不遷怒,不深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論其材曰:『有土之君子也,有眾使也,有刑用也,然後稱怒焉。匹夫之怒,唯以亡其身。』孔子告之以《詩》曰:『靡④不有初,鮮克有終。』 「不畏強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之行也。孔子和之以文,說之以《詩》曰:『受小拱大拱⑤,而為下國駿龐,荷天子之龍。不憨不悚,敷奏其勇。』強乎武哉,文不勝其質。 「恭老恤幼,不忘賓旅,好學博藝,省物而勤也,是冉求⑥之行也。孔子因而語之曰:『好學則智,恤孤則惠,恭則近禮,勤則有繼。堯舜篤恭以王天下。』其稱之也,曰『宜為國老』。 「齊庄而能肅,志通而好禮,儐相兩君之事,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禮經三百,可勉能也;威儀三千,則難也。』公西赤問曰:『何謂也?』子曰:『貌以儐禮,禮以儐辭,是謂難焉。眾人聞之,以為成也。』孔子語人曰:『當賓客之事,則達矣。』謂門人曰:『二三子之欲學賓客之禮者,其於赤也。』 「滿而不盈,實而如虛,過之如不及,先王難之。博無不學,其貌恭,其德敦;其言於人也,無所不信;其橋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壽⑦,是曾參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稱之。 「美功不伐,貴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無告,是顓孫師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則猶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則仁也。』《詩》⑧雲:『豈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為大。 「學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著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說之以《詩》曰:『式夷式已⑨,無小人殆。』若商也,其可謂不險矣。』 「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利於民矣,廉於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臺滅明之行也。孔子曰:『獨貴獨富,君子恥之,夫也中之矣。』 「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故動則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則學,欲知則問,欲善則詳,欲給則豫⑩。當是而行,偃也得之矣。』 「獨居思仁,公言仁義,其於《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宮紹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為異士。 「自見孔子,出入於戶,未嘗越履。往來過之,足不履影。啟蟄不殺,方長不折。執親之喪,未嘗見齒。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柴於親喪,則難能也;啟蟄不殺,則順人道;方長不折,則恕仁也。成湯恭而以恕,是以日隋。』凡此諸子,賜之所親睹者也。吾子有命而訊賜,固不足以知賢。」 文子曰:「吾聞之也,國有道則賢人興焉,中人用焉,乃百姓歸之。若吾子之論,既富茂矣,壹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不壹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未知中否,請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貢以其辭狀告孔子。子聞而笑曰:「賜,汝次焉人矣。」子貢對曰:「賜也何敢知人,此以賜之所睹也。」孔子曰:「然。吾亦語汝耳之所未聞,目之所未見者,豈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哉?」子貢曰:「賜願得聞之。」 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舊怨,蓋伯夷叔齊之行也。 「思天而敬人,服義而行信,孝於父母,恭於兄弟,從善而教不道,蓋趙文子之行也。 「其事君也,不敢愛其死,然亦不敢忘其身。謀其身不遺其友,君陳則進而用之,不陳則行而退。蓋隨武子之行也。 「其為人之淵源也,多聞而難誕,內植足以沒其世。國家有道,其言足以治;無道,其默足以生。蓋銅鞮伯華之行也。 「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 「孝恭慈仁,允德圖義,約貨去怨,輕財不匱。蓋柳下惠之行也。 「其言曰:『君雖不量於其身,臣不可以不忠於其君。是故君擇臣而任之,臣亦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命,無道衡命。』蓋晏平仲之行也。 「蹈忠而行信,終日言不在尤之內。國無道,處賤不悶,貧而能樂。蓋老萊子之行也。 「易行以俟天命,居下不援其上。其親觀於四方也,不忘其親,不盡其樂。以不能則學,不為己終身之憂。蓋介子山之行也。」 子貢曰:「敢問夫子之所知者,蓋盡於此而已乎?」 孔子曰:「何謂其然?亦略舉耳目之所及而矣。昔晉平公問祁奚曰:『羊舌大夫,晉之良大夫也,其行如何?』祁奚辭以不知。公曰:『吾聞子少長乎其所,今子掩之,何也?』祁奚對曰:『其少也恭而順,心有恥而不使其過宿;其為大夫,悉善而謙其端;其為輿尉也,信而好直其功。至於其為容也,溫良而好禮,博聞而時出其志。』公曰:『曩者問子,子奚曰不知也?』祁奚曰:『每位改變,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此又羊舌大夫之行也。」 子貢跪曰:「請退而記之。」 【注釋】 ①文子:衛國公卿,名彌牟。 ②蓋有三千就焉:三千:《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作「三就」,指在孔子門下求學的弟子,成就有上、中、下三等。 ③厥:代詞,他的。 ④靡:沒有。 ⑤拱:法。 ⑥冉求:即冉有,字子有,孔子弟子。 ⑦眉壽:長壽。因人老會長出長眉毛,故稱眉壽。 ⑧《詩》:指《詩經·大雅·洞酌》。 ⑨式夷式已:舊註:「式,用。夷,平也。言用平則已也。」意為用平和、公平的態度處人處事。 ⑩給:豐足,充裕。豫:事先准備。舊註:「事欲給而不礙,則莫若於豫。」 成湯:商朝開國之君,子姓,名履,又稱天乙。討伐夏桀,建立商朝,傳十七代,至紂為周所滅。克:苛刻。忌:嫉妒。淵源:指思慮深邃。允德:修德,涵養德行。圖義:考慮義。舊註:「允,信也。圖,謀。」 蹈:實行。羊舌大夫:即羊舌赤。亦即銅鞮伯華。 【譯文】衛國的將軍文子問子貢說:「我聽說孔子教育弟子,先教他們讀《詩》和《書》,然後教他們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講的是仁義,觀看的是禮樂,然後用文才和德行來成就他們。大概學有所成的有七十多人,他們之中誰更賢明呢?」子貢回答說不知道。文子說:「因為你常和他們一起學,也是賢者,為何說不知道呢?」 子貢回答說:「賢能的人沒有妄行,了解賢人就很困難。所以君子說:『沒有比了解人更困難的了。』因此難以回答。」 文子說:「對於了解賢人,沒有不困難的。現在您本人親身在孔子門下求學,所以敢冒昧問您。」 子貢說:「先生的門人,大概有三千人就學。有些是與我接觸過的,有些沒有接觸,所以不能普遍地了解來告訴你。」 文子說:「請就您所接觸到的談談,我想問問他們的品行。」 子貢回答說:「能夠起早貪黑,背誦經書,崇尚禮義,行動不犯第二次過錯,引經據典很認真的,是顏淵的品行。孔子用《詩經》的話來形容顏淵說:『如果遇到國君寵愛,就能成就他的德業。』『永遠恭敬盡孝道,孝道足以為法則。』如果顏淵遇到有德的君王,就會世代享受帝王給予的美譽,不會失去他的美名。被君王任用,就會成為君王的輔佐。 「身處貧困能矜持莊重,使用僕人如同借用般客氣。不把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不總是怨恨別人,不總是記著別人過去的罪過,這是冉雍的品行。孔子評論他的才能說:『擁有土地的君子,有民眾可以役使,有刑罰可以施用,而後可以遷怒。普通人發怒,只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孔子用《詩經》的話告訴他說:『萬事都有開端,但很少有善始善終的。』 「不害怕強暴,不欺辱鰥寡,說話遵循本性,相貌堂堂端正,才能足以打仗帶兵,這是子路的品行。孔子用文辭來贊美他,用《詩經》中的話來稱贊他:『接受上天大法和小法,庇護下面諸侯國,接受天子授予的榮寵。不膽怯不惶恐,施神威奏戰功。』強力又勇敢啊!文采勝不過他的質朴。 「尊敬長輩,同情幼小,不忘在外的旅人,喜好學習,博綜群藝,體察萬物且勤勞,這是冉求的品行。孔子因此對他說:『好學就有智慧,同情孤寡就是仁愛,恭敬就接近禮義,勤勞就有收獲。堯舜忠誠謙恭,所以能稱王天下。』孔子很稱贊他,說:『你應當成為國家的卿大夫。』 「整齊莊重而又嚴肅,志向通達而又喜好禮儀,作為兩國之間的儐相,忠誠雅正而有節制,這是公西赤的品行。孔子說:『禮經三百篇,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了解;三千項威嚴的禮儀細節,則難以掌握。』公西赤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孔子說:『作儐相接待賓客要有莊重的容貌,要根據不同的禮節來致辭,所以說很難。眾人聽到儐相的致辭,認為儀式就完成了。』孔子對大家說:『接待賓客這件事,他已經做到了。』孔子又對弟子說:『你們想學習接待賓客禮儀的人,就向公西赤學習吧。』 「完滿卻不自我滿足,淵博卻如同虛空,超過卻如同趕不上,古代的君王也難以做到。知識廣博無所不學,他的外表恭敬,德行敦厚;他對任何人說話,沒有不真實的;他的志向高明遠大,他的胸襟開闊坦盪,因此他長壽,這是曾參的品行。孔子說:『孝是道德的起始,悌是道德的前進,信是道德的加深,忠是道德的准則。曾參集中了這四種品德。』孔子就以此來稱贊他。 「有大功不誇耀,處高位不欣喜,不貪功不慕勢,不在貧苦無告者面前炫耀,這是顓孫師的品行。孔子這樣評價他:『他的不誇耀,別人還可能做到,他在貧苦無告者面前不炫耀,則是仁德的表現。』《詩經》說:『平易近人的君子,是百姓的父母。』先生認為他的仁德是很偉大的。 「學習能夠深入理解其義,送迎賓客必定恭敬,和上下級交往界限分明,是卜商的品行。孔子用《詩經》的話評價他說:『能夠用平和公正的態度處人處事,就不會受到小人的危害。』像卜商這樣,可以說不至於有危險了。 「富貴了他也不欣喜,貧賤了他也不惱怒;假如對民眾有利,他寧願行為儉約;他侍奉君王,是為了幫助下面的百姓,這是澹臺滅明的品行。孔子說:『獨自一個人富貴,君子認為是可恥的,澹臺滅明就是這樣的人。』 「先考慮好,事情來臨就按計劃而行,這樣行動就不會有錯,這是言偃的品行。孔子說:『想要有才能就要學習,想要知道就要問別人,想要把事情做好就要仔細審慎,想要富足就要先有儲備。按照這個原則行事,言偃是做到了。』 「個人獨居時想著仁義,做官時講話講的是仁義,對於《詩經》上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的話牢記在心,因此言行極其謹慎,如同一天三次磨去白玉上的斑點,這是宮紹的品行。孔子相信他能行仁義,認為他是與眾不同的人。 「自從見到孔子,進門出門,從沒有違反禮節。走路來往,腳不會踩到別人的影子。不殺蟄伏剛醒的蟲子,不攀折正在生長的草木。為親人守喪,沒有言笑。這是高柴的品行。孔子說:『高柴為親人守喪的誠心,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春天不殺生,是遵從做人的道理;不折斷正在生長的樹木,是推己及物的仁愛。成湯謙恭而又能推己及人,因此威望天天升高。』以上這幾個人是我親自目睹的。您向我詢問,要求我回答,我本來也不能夠知道誰是賢人。」 文子說:「我聽說,國家按正道行事,那麼賢人就興起來了,正直的人就會被任用,百姓也會歸附。接照您剛才的議論,內容已經很豐富了,他們都可以做諸侯的輔佐啊。大概世上沒有明君,所以沒有得到任用。」 子貢和衛將軍文子說過話之後,到了魯國,見到孔子,說:「衛將軍文子向我問同學們的情況,再三地問,我推辭不掉,把我所見到的告訴了他。不知道是否合適,請讓我告訴您吧。」 孔子說:「說說吧。」子貢把和文子對話的情況告訴了孔子。孔子聽後笑著說:「賜啊,你能給人排座次了。」子貢回答說:「我怎敢說知人,這是我親眼看見的啊。」孔子說:「是這樣的。我也告訴你一些你沒聽到、沒看到的事,這些難道是頭腦想不到的,智力達不到的嗎?」子貢說:「我很願意聽。」 孔子說:「不苛刻不忌妒,不計較過去的仇恨,這是伯夷叔齊的品行。 「思考天道而且尊敬人,服從仁義而做事講信用,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從善如流而又教導不按正道而行的人,這是趙文子的品行。 「他侍奉國君,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然而也不敢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謀求自己的發展,也不忘記朋友。君王任用時他就努力去做,不用則離開而退隱。這是隨武子的品行。 「他的為人思慮深邃,見聞廣博難以被欺騙,內心修養足以終身受用。國家按正道治理,他的言論足以用來治國;國家不按正道治理,他的沉默足以用來保存自己。這是銅鞮伯華的品行。 「外表寬容而且內心正直,能自己矯正自己的行為,自己正直而不要求別人,努力地追求仁義,終身行善。這是蘧伯玉的品行。 「孝敬謙恭慈善仁愛,涵養德行謀求仁義,少積聚財富消除怨恨,輕視財物又不匱乏。這是柳下惠的品行。 「他說:『君主雖然不能度量臣子的能力,臣子不能不忠於君主。因此君主選擇臣子而任用,臣子也選擇君主來侍奉。君主按正道而行就聽從他的命令,不按正道就隱居不仕。』這是晏平仲的品行。 「行動講求忠信,即使整天說話,也不會出錯。國家混亂,身處低位而不愁悶,生活貧困而能保持快樂。這是老萊子的品行。 「改變自己的行為來等待機遇,身處低位卻不攀附高枝。到四處游觀,不忘記父母;想到父母,不盡興就趕快歸來。因為才能不足就去學習,不造成終身的遺憾。這是介子山的品行。」 子貢問:「請問老師,您所知道的,就到此為止了嗎?」 孔子說:「怎麼能這樣說呢?我只是大略舉出耳聞目睹的罷了。從前晉平公問祁奚:『羊舌大夫是晉國的優秀大夫,他的品行怎麼樣?』祁奚推辭說不知道。晉平公說:『我聽說你從小在他家長大,你現在隱藏著不願說,是為什麼呢?』祁奚回答說:『他小時候謙恭而和順,心裡覺得有過錯不會留到第二天來改正;他作為大夫,凡事皆出於善心而又謙虛正直;他做輿尉時,講信用而不隱瞞功績。至於他的外表,溫和善良而喜好禮節,廣博地聽取而時出己見。』晉平公說:『剛才我問你,你怎麼說不知道呢?』祁奚說:『他的職位經常改變,不知他現在做什麼官,所以不敢說知道。』這又是羊舌大夫的品行。」 子貢跪下說:「請讓我回去記下您的話。」 【評析】這是一篇首尾連貫的完整對話,文中有子貢對孔門數位弟子的操行所做的評價。這些評價不似《論語》中簡潔,有七十子後學之文風。後面還有孔子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可供研究先秦史和儒學史的人參考。整篇文字又見《大戴禮·衛將軍文子》。

6. 《圍城》是一本怎樣的書好看么如題 謝謝了

讀《圍城》,必然是一次輕松舒適的經歷,而幽默之中又可讓人體會到潛藏於後的悲劇意味。

7. 儐相的來歷

在中國古代,僅指在舉行婚禮時替主人接引賓客和贊禮的人,以後逐步演化為今義 。按習慣, 儐相一般是新郎和新娘的好友。擔任儐相的要求一般是 : 年輕瀟灑,氣度謙和,諳悉禮規,反應靈敏。舊時新娘初至夫家,常有諸多不便,加之鬧洞房時又常被戲謔,因而需要有伴娘幫助維護酬對;新郎迎娶新娘時,會遇到同樣的難題,因此需要有伴郎提供幫助,順利地迎娶新娘。在西方,伴娘和伴郎是婚禮上必不可少的角色。 儐相也指婚禮中的伴娘伴郎
婚禮伴娘伴郎該做些什麼?
伴娘伴郎,可以說是一個婚禮工作組中的重要人物了。通常,新人會請一個女伴做伴娘,也有人請6~12位女友或姐妹,其中有一位是主伴娘,其他稱之為「伴嫁」或「女儐相」。當伴娘只有一位時,有些新郎也會請2~6位好友跟隨車隊前往迎娶新娘,以壯聲勢並且讓新娘家人風光。除一位主伴郎外均稱為「男儐相」。通常,伴郎的人數應當與伴娘成對。
顧名思義,伴郎伴娘就是新人的陪伴和代表。除了在迎親和鬧洞房時,伴郎與伴娘的任務略有差別,大部分時間里,他們都需要完成以下兩大使命:
使命一:貼身管家
1、不離新人左右,隨時陪伴新人。尤其當新人在舞台上,伴郎伴娘必須在舞台一側候場。
2、時刻關注新人形象。比如幫新人簡單地整理西裝下擺、禮服裙擺以及頭紗,必要時召喚化妝師支援。
3、密切關注新人的需要。伴郎伴娘最重要是要有「眼色」:開車門是伴郎的工作,接新人手上的東西,幫他們騰出手來保持良好的儀態;新人口渴時,遞上水;看到新人熱淚盈眶時,及時遞上紙巾。婚禮中許多新人因為忙碌或是激動會忘記休息和飢渴,伴郎伴娘就一定記得提醒他們。
4、熟習新人的隨身物品和工作人員安排,以便能更好地幫新人協調和分擔。伴娘尤其要熟識新娘禮服所需搭配的鞋子、內衣和飾物,換下來的需小心保管。
5、合格的伴娘伴郎還要盡量起到疏導和安撫新人緊張情緒的作用。
使命二:新人代表
1、迎親時:伴娘要想盡辦法整整新郎,不要讓他輕易將新娘娶走。即使是新娘的手帕交也要揣摩一下新娘的想法,盡量讓新娘享受迎娶的喜悅和榮耀。伴郎則要替新郎與伴娘等姐妹團「交戰」,幫助新郎圓場和順利娶得美人歸。
2、迎賓時:伴娘的任務是接應新人和關注新人儀容,伴郎和男儐相們則需擔當大部分的接待工作。
3、宴席中:當有人出了難題,而新娘略顯為難時,伴娘要挺身而出,兩肋插刀,在新娘旁邊可不是靦腆的時候。伴郎幫新郎擋酒是責任所在,更不能推搪。
4、燭光中:為新人點上燭槍,並跟隨在新人身後。
5、儀式中:迎送證婚人,敬父母和長輩發言時,迎送雙方家長。
6、鬧洞房:伴郎要帶領賓客鬧開頭。(別誤會,洞房鬧得有趣,新人也會更有面子。)如果鬧不起來,伴郎就要帶頭主持,鬧開之後就要把握尺度,最後還要知趣地為新人送客。伴娘鬧不鬧隨自己,只是千萬別忘了察言觀色,必要時要站出來替新娘擋擋駕或是想辦法轉移大家視線和注意力。你可以具體例舉新郎、新娘的共同愛好,如網球、文學評論等)最後加上你和你的妻子(如果有的話)非常希望能繼續和新郎及新娘保持友誼,這點很重要,因為這樣你才能吸引觀眾,保證你和朋友蜜月後的友誼 在一般的婚禮上,除了伴娘和伴郎之外,通常有兩到六名儐相和引導。盡管有時難以作出選擇,但也不應該有兩位伴娘。當有兩位好友可以作為伴娘的候選人時,通常只能選其中之一作儐相。然而有些新娘,確實有兩位伴娘,一位未婚,一位已婚,這樣也可以。此時,未婚伴娘可以承擔伴娘的職責。婚禮上還會有一兩個女花童,一兩位托戒指的男孩以及聽差。8到14歲的年輕親屬可以擔任小引導或儐相。人數並不一定要求是雙數,在行進的隊伍中以有一名小引導或一名小儐相單獨出現。
儐相婚否都可以,但無論是否已婚,稱呼還叫bridesmaids而不是bridesmatrons。儐相年紀應當與新娘相仿。年紀較長的親屬和朋友可以擔任接待工作或承擔其他責任,而不應在儐相隊伍中出現。盡管新娘可能一位儐相都不需要,她還是應該有一位陪從或伴娘,作為婚禮的見證人。
在婚禮上,儐相的數量不應當超過引導的數量。但通常引導數量更多一些。決定陪從數量的一個簡便的好方法是,每五十位客人安排一名引導,而儐相的數量可據此確定。
與新娘年齡最接近的姐妹常被要求作為伴娘。如果沒有年齡接近的姐妹,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新郎通常選擇兄弟或最好的朋友作為伴郎。有些新郎會讓他父親站在他們旁邊。過去的說法是,新娘和新郎,只要可能,應當邀請曾經服務過的那些婚禮的所有主角。隨社會流動性與日俱增,人們結婚的年齡跨度增大,朋友圈子不斷變化,這種習俗日漸式微。當然如果這樣做也很好:把他們看作老朋友而包括進來,但這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當引導和儐相是從親屬和關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中選出的時候,服務的邀請通常是直接發出的,或是打電話發出的。一宣布訂婚,就應該開始與他們聯系,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一旦有人拒絕,能有足夠時間找人替代。然而,除非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沒有人會拒絕擔任婚禮陪從的機會,特別是伴娘更是如此。如果問題是出在費用上,應當誠懇地向新娘或新郎解釋。他們也許提供交通工具,幫助購買或租借服裝,或者支付費用,這樣一來朋友會接受。如果在最後時刻,引導或儐相不得已無法出席,新娘或新郎可以請其他朋友補充空缺。這樣做,朋友並不會被冒犯,而是被看作是能夠在緊急時刻被召喚的非常親密的朋友。

8. 《周公誡子》的譯文

譯文: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後,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輕的了。

可是洗一次頭,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品行高尚仍常懷恭敬之心的人,必享榮耀;封地遼闊,物產豐富,仍能保持勤儉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

官職位高勢盛,仍然保持謙卑的人,是真正高貴的人;人口眾多、軍隊強大,仍能常懷敬畏之心,防備外患的人,必是勝利的人;自身聰慧、明智但仍覺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但仍覺得自己見識淺陋的人,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奉行尊崇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紂就是這樣。(你)能不慎重嗎?」

原文: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

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卑:低下。

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出處:春秋戰國時期韓嬰的《韓詩外傳》。《周公誡子》:中國著名的古訓。

(8)道德的儐相擴展閱讀

周成王親政後,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他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而應做到如下六點美德,才能富有四海:

一、德行寬裕卻恭敬待人,就會得到榮耀;

二、土地廣大卻克勤克儉,就沒有危險;

三、祿位尊盛卻謙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貴;

四、人眾兵強卻心懷敬畏,就能常勝不敗;

五、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鈍無知,就是明哲之士;

六、博聞強記卻自覺淺陋,那是真正的聰明。

而伯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謹記父親「謙遜謹慎、禮賢下士」的家訓,把魯國治理成民風純朴、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

9. 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內容

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們現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講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長久影響中國社會的倫理思想體系聯系起來,那怎麼能讓它有個根基呢?「尊重他人」(「愛他人」)這樣的道德觀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學」相聯系的。如果我們拋棄了孔子的「仁學」理論,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於人」,提倡什麼「與人奮斗其樂無窮」,那麼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嗎?你能真正地愛護別人嗎?所以任何對人們的社會規范的具體要求它都必須有—套倫理學理論作支撐,而這套倫理學理論又是內傳統積累而成的。 這里不能全面的討淪儒家的倫理問題,它無疑有許多方面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內容「愛人」思想無論如何是我們今天仍應繼承和發揮的。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釋為「愛人」,是基於「親親」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話說:「仁音,人也,親親為大。」 《論語。學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愛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從愛自己的親人出發,是愛人的基礎,但是「為仁」不是僅止在「親親」上,而必須「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得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忠恕之道」作為「為仁」的准則。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廣到整個社會,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克已復禮曰仁,—日克已復禮,大下歸仁。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認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常有誤。(我自已過去的解釋也不正確。)對「克己復禮」的解釋,往往把「克己」與「復禮」解釋為平列的兩個相對的方面,我認為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謂「克己復禮」是說,在「克己」基礎上的「復禮」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內在品質,「克己」是要靠人對自身內在品質(即「愛人」的品德)的自覺:「禮」是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規范,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禮之用,和為貴」。要人們遵守禮儀規范必須是自覺的才有意義,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對「仁」和「禮」的關系,孔子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禮雲禮雲,玉帛乎哉!樂雲樂雲,鍾鼓乎哉!」因此,我們可以說,孔子認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內在自覺性。有了「求仁」的內在自覺性,「我欲仁,斯仁至矣」,並實踐於日用倫常之中,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了。「極高明」要求我們尋求倫理體系中的終極理念,「道中庸」要求我們把它實踐於平常生活之中,而「道中庸」和「極高明」是分不開的。哪怕是尋求最低限度的倫理觀念的「認同」,也是和某種倫理體系的終極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如果說,孔子的「仁學」充分討論了「仁」和「人」(人道)的關系,還沒有來得及去充分討論「仁」與「天」(天道)的關系,那麼孟子在後一方面發揮了孔子的思想,如他說:「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心本仁,與「天心」本是相通的。對此朱烹說得更明白,他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己矣。」 此則從「天心」本「仁」,而說「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與「天心」實是相貫通的,因此儒家的倫理學說實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學之上,故《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儒家這一「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有其特殊的倫理意義,而貢獻於人類社會。

10. 儐相的介紹

儐相,舉行婚禮時陪伴新郎新娘的人。漢族民間分娶女客、送女客。1、古時稱替主人接引賓客和贊禮的人。《東周列國志》第六回:「須臾,州吁駕到。石厚導引下車,立於賓位。儐相啟請入廟。」2、行婚禮時贊禮的人。《紅樓夢》第九七回:「儐相請了新人出轎,寶玉見喜娘披著紅,扶著新人,幪著蓋頭。」3、婚禮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延遲付款的違約金 發布:2024-11-19 05:32:38 瀏覽:489
經濟法基礎聽誰的課 發布:2024-11-19 05:24:02 瀏覽:718
經濟法中帶薪休假期限 發布:2024-11-19 05:15:58 瀏覽:733
醫療機構規章制 發布:2024-11-19 05:10:27 瀏覽:482
兩人私下簽的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4:33:23 瀏覽:592
帶著道德經穿越的小說 發布:2024-11-19 04:30:25 瀏覽:344
勞動法不與員工續簽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4-11-19 04:25:26 瀏覽:859
重慶法律咨詢顧問工資 發布:2024-11-19 04:00:48 瀏覽:615
南通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4-11-19 03:35:22 瀏覽:887
法學新生導論 發布:2024-11-19 03:22:01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