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體道德經
1. 道德經一書
《莊子·天運篇抄》載師金之言曰襲:「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綉巾覆蓋著,屍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鍾泰《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
個人覺得這種解釋最符合。
2. 上善若水的寫作背景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上善若水呂效廉爨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 上善若水書畫作品圖冊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3. 上善若水翻譯原文
上善若水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上善若水翻譯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成語出處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上善若水呂效廉爨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
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4. 上善若水的出處,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上善若水書畫作品圖冊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5. 老子上善若水翻譯及原文
上善若水原文和譯文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解讀:幾與道矣的「幾」,接近、靠近之意。善,重點字,美好的,吉祥的,有良心的等意思。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指「居、心、與、言、政、事、動」都應如水「善」一般——上善若水。
「居善地」不是居住在美好的地方之意,下同。「居善地」正確理解應是:居住要隨遇而安,要像水利萬物而不爭一般。動善時,若理解為「行動要善於選擇時間」——擇時而動,那麼就與「夫唯不爭故無尤」唱反調了。老子的這幾個「善」用的太精煉、太滑頭、太想像、太意會。還真不容易直譯。
譯文:上等的'、最好的義舉、義行(善)就應該像水一樣,水,滋養、有利萬物而不爭功不爭名,處於大眾所不屑之地,所以接近」道「的本來意義了。 (所以人就應該像不爭的水一樣)隨遇而安而居,心靈如平靜之淵,給與行善也要隨機而為,非刻意為之,如水般利萬物而不爭,(像滴水穿石一樣)言而有信,為政為而無為,為事如能(能者熊屬也,忍也),行動隨機為善、無意不擇。(凡事)只有不爭,就沒有過錯、災難。
老子的「上善若水」說其實是一種養生之道,是一種處世哲學。 告誡人們人生在世,無處不以「水」為榜樣。水何德何能?老子如此崇拜水呢?水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特點。在方是方,在圓則圓;淡而無味,糖鹽咸甜;沸點則化,零下則冰;身往下游,無路則止;死水一潭,亦能滋養生靈;柔若無骨,滴水穿石;遇風則起,洶涌澎湃,奔騰咆哮,摧枯拉朽;水本清潔,被污則污,默默無言,靜候沉澱;無力回天之時,同流合污何妨?靜待陽光,蒸騰為雲 ,再復為雨,清純故我。為或無為,毫不忸怩,利萬物而不爭。
於是,居住,心靈,給與,言語,為政,行動,能如水一般不爭無為,隨遇而安,隨機而為,則萬事無尤了。 世間大事,無非吃喝拉撒睡,本當如水一般,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拉的拉,該睡的睡,自然也就無虞了。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無酒再想方」無疑也是一種超然的生活之道,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到的······
6.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語出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里的「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後,《老子》的一句話不脛而走,這句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們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爺,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踐百姓!」這種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今本《老子》第五章。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名滿天下的胡適先生,其《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雲:「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里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綉巾覆蓋著,屍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應該說,鍾先生的說法是比較正確的。但是,芻狗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用,其生滅過程如何?鍾先生也沒有說清楚,如說芻狗就是芻靈之類。在其所著《莊子發微》中還展開來說:「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則謂之芻靈;以祭祀,則謂之芻狗。後世畫神像於紙,以竹為骨而張之,謂之紙馬,即芻狗之變。紙馬非馬,知芻狗非狗矣。李頤雲:『結芻為狗。』非也。……蓋自秦以後,芻狗之制已不存。故魏、晉間人已不知芻狗為何物,而各以其意說之。不知狗之為言苟也,以其暫制而用之,故謂之苟,豈象狗形者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4頁) 實際上,「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綉,纏著紅線,屍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注:「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 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么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生住異滅(借用佛家語)的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下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這個意思。這里,並沒有糟踐百姓的含義。
李偉國先生在《「人定勝天」語義的演變》一文(載《文匯報》2008年7月20日)中,又將《老子》的「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今傳本第七十三章)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視作對待著的雙方,解釋說:「天地不仁,亦猶《詩經》之『視天夢夢』。『天道善勝』,則猶《詩經》之『靡人弗勝』。……老子的這些話,應該是申包胥所熟知的,也可視為『人眾勝天,天定勝人』的一個來源。」將「天地不仁」理解為天地之道閉塞,正理泯滅,雖然有宋代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卷十二的話「方其未復也,天地閉塞,萬物摧殘,賢愚易其位,善惡乖其應,若無天理,惟人自為耳。故老耼氏有『天地不仁』之說,而申包胥有『人眾勝天』之語。方此時也,天地之心,何自而見哉」作依據,但林栗這樣的理解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不合《老子》原意。
7. 世說新語全文
《世說新語》網路網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U9sPloBrZcsXDdnJZ4Wj7Q
《世說新語》一書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讎隙三十六篇
8. 《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創立道家學派,「儒、道、釋」三家構成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樣被奉為聖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相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函谷關守令尹喜求他著書傳道,老子於是留下五千言,過關而去。老子著書,就是流傳至今的《道德經》,老子的思想都在這本書中體現。
「仁」通常理解為「仁愛」,本來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在儒家被定義成一種道德。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准則和境界,直接發展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但是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知道,「仁」一開始的提出者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並沒有給自己創造一顆仁愛萬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狀態下,讓萬物自由的生長。在天地間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人與萬物一樣自然生存,遵循自然規律從「有」到「無」, 不受天地的干涉與支配。自然規律是沒有仁愛之心,偏愛之心,只是人從自我的私心考慮,認為天地也有偏愛和私心存在。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認為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他們要辦的事只要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聖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對世人存仁愛之心,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了偏愛之心,有了一己私慾,則天下百姓真的就變成「芻狗」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橐籥」俗稱風箱。老子用風箱做比喻,來說明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在一靜一動中發展的,像風箱一樣,動則生風,靜而藏之,從而進一步說明仁愛之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9. 四子真經的四子真經影響
先秦是道家大發展的時期,它人物眾多,流派紛呈,蔚為大觀,並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過楚國與齊國的大力發展,以至於在戰國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說的「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到了漢初如先秦齊楚兩國一樣統治者集團也信奉黃老之學,由是黃老思想全面運用於漢初政治,達到了「文景之治」的繁榮。從學術角度看,《淮南子》、河上公《老子章句》的許多觀點都反映出黃老思潮的影響;受現實影響,西漢道家多以老子思想為依據批評政治,討論國是。影響所及,如《史記·外戚世家》載漢景帝之母竇太後「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漢景帝則「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敕令朝野,悉諷誦之」。黃老之書升格為經在漢武帝尊六經之前。這些都為其後在民間繼續發展奠定了根基。而四子真經所代表的玄學是除了儒學外唯一被定為官學的學說。
玄學是漢末魏晉時期至宋朝中葉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哲學與學說,是那個時代的學術主潮。所謂「玄」,即《老子》所講「玄之又玄.謂。西漢之揚雄在《太玄·玄攤》中說:「玄者,幽攤萬類,不見形者也。」魏之王弼在《老子指略》解釋道:「玄,謂之深者也。」玄學以《老子》的「無為」之論,《莊子》蔑視禮法的態度和《周易》的神秘主義合為主旨,以道解易又符合先秦兩漢道家易思想。《老子》又稱《道德經》,《莊子》又稱《南華經》,此二書又被稱為「玄宗」。玄學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張湛、韓伯、陶淵明、袁宏等等。玄學是在東漢末年經學衰落之際,拋棄了天人感應之論,冀以清談和思辨裨補注經繁瑣等闕漏,以自然為本為體,以名教為末為用,探討本末的有無,即宇宙的本體問題;對此哲學目的,又以「得意忘言」為方法,以辨名析理為其思維形式。由是而成為一整套哲學體系。在晉元嘉十六年國家開設五館中,玄學館為其中之一,這也標志玄學的確立並為朝廷認可。據南齊陸澄《與王儉書》所載:「元嘉建學之始,(鄭)玄、(王)弼兩立。逮顏延之為祭酒,黜鄭(玄)置王(弼),意在貴玄(學),事成敗儒(《南齊書·陸澄傳》)。」這說明南北朝時期,王弼的玄學,已經取代了鄭玄的經學了。玄學大體上分為三派:以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為代表的玄理派;以王衍為代表的清談派和嵇康、阮籍、「七賢」等名流的狂放派。玄學的思潮還開創了中國文化史上的新時期,對宋明理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玄學影響廣泛,泛浸及醫學,後者自然主義的養生觀,其重術尊方的發展理路,和醫者意也的思維方式等等,都與玄學的影響有關,這也鑄就了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醫學的自覺自為的特徵。
門閥士族士大夫致力於《老子》、《莊子》、《周易》、《論語》、《列子》、《文子》等儒道經典的注釋、研究和談論,宣傳自然無為,崇尚達生任性,於是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玄風」,以談玄論道來逃避現實政治。自曹魏年間的「正始之音」開始,很多名士口出玄言,不務政事,晉元帝司馬睿甚至「餐服玄風」,到南北朝時有的皇帝還「盡玄言之趣」,置玄學館,玄學風行一時。
玄學館是學習道家學說的學校。宋文帝時創立。元嘉十六年(439)文帝以何尚之為丹陽(今屬江蘇)尹,建宅於南城外,設置玄學館,招聚生徒。東海(今屬江蘇)徐秀、廬江(今屬安徽)何曇、潁川(今河南登封東)苟子華、太原孫宗昌、魯郡(今山東曲阜)孔惠宣等名流學者,都仰慕遠道來游,稱為南學。受魏晉玄學思想發展影響,玄學列為學校科目,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首開其端。唐代又名崇玄學,京師及地方均設。學習內容為《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玄學館.又稱為南學,學者聞風麗爭四館並置.為後代分科大學之始,對隋唐專科學校的發展有直接影響。
玄、史、文三館的設立,除《宋書·隱逸傳》所言是「上留心藝術」使然以外①,恐怕還有借設館來確立朝廷在士大夫文化中的領導地位的意味,將思想的生產納入國家的體制。尤其是玄學,它與史學、文學不同,是士大夫的思想靈魂,關乎治道。朝廷不光要借「抑揚名教」來整肅士風,還要佔據思想界的權威地位,引導士風。《宋書·何尚之傳》:「立宅南郭外,置玄學,聚生徒。東海徐秀、廬江何爨、黃回、潁川苟子華、太原孫宗昌、王延秀、魯郡孔惠宣,並慕道來避,謂之南學。」可見玄學館的設立的確吸引了一些士人,形成了重要的社會影響。(據《南史·宋明帝紀》載,總明觀原設五科,因陰陽學無人,立四科。齊初仍沿用。其分科教學形式,影響後世專科教育的發展。)
北周承西魏之後,其學制較北齊為略勝。太學之外,又有「露門學」、「虎門學」及「通道觀」等。「露門學」或稱「路門學」,立於武帝天和二年(公元五六七年),與「虎門館」同為教授貴胄的學校。「通道觀」立於建德三年(公元五七四年),與宋「四學」的「玄學館」相似,蓋欲發揚道家思想,也是這時代與前代學制特異的史證(都見《北周書·武帝紀》)。
唐長安玄掌館唐都長安崇玄署轄下培養玄學人才的教學部門。又稱為崇玄館、崇玄學。其學生稱為崇玄生。據《唐會要》卷六四載,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置崇玄學子玄元皇帝廟,開元二十九年正月,設崇玄博士1人,令學生習《道德經》、《莊子》、《文子》、《列子》,「待習業成後,每年隨貢舉人例送至省,准明經例考試」。有學生百人。天寶二年(公元742年)改稱崇賢館,稱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大學士1人則由宰相擔任,領兩京玄元官及道院。此後崇玄館因安史叛亂一度衰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學生恢復至百人。
宋朝提倡學習道經,並設立道學制度和道學博士。政和七年八月,徽宗根據宣和殿大學士蔡攸建議,將《亢桑子》《文子》列入國子學,與《莊子》《列子》並行。又親自為《道德經》作注。重和元年因知兗州王純奏請,令學者治《御注道德經》,間於其中出題。同時又下詔規定:「自今學道之士,許入州縣學教養,所習經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外兼通儒經,俾合為一道,大經《周易》,小經《孟子》。」凡初入學者稱為道徒,以後每年進行考試,根據其考試的成績分別授以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隱士、逸士、志士等名號,按五品到九品撥放。又依儒學貢士法,學道之士可通過考試升為貢士,到京入辟雍(北宋末年太學之預備學校,或稱「外學」)學習,然後每三年參加「大比」,殿試合格者即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職。為了普及道經的學習,又令道錄院選擇道經數十部,鏤板頒之州郡。同年九月,又下詔規定:太學、辟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後又規定「諸州添置道學博士,擇本州官兼充。」通過以上措施,促使道、儒合一。到宣和二年正月,遂下令「罷道學,以儒、道合而為一,不必別置道學也。」
10.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順其自然發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有人理解是:老天並不仁慈,只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然而聯繫上下文,這種理解有失偏頗。另一種理解則是認為老子想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
簡介: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典出通行本《道德經》老子第五章,郭店簡本《老子》無此句。郭店簡本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文義與通行本同。
2、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3、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
4、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