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思維的力

法治思維的力

發布時間: 2022-03-17 14:31:23

❶ 如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一)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維定勢。
1、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法治思維與權力行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權的關系,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公平正義,以人為本、以法為尊、保護人權、依法治權等法治理念,不斷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價值,使領導幹部能自覺用法治理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自覺而堅定地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3、領導幹部要形成運用法治的思維定勢。法治思維定勢,就是思維主體在運用法治思維時的一種心理定勢和法律價值趨向。領導幹部遇到問題和矛盾時,選擇運用法治思維,還是行政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解決問題,就是一個思維定勢的問題。領導幹部形成運用法治思維的定勢,就是讓選擇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和思維選擇,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良好習慣。
(二)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教育,充實幹部隊伍法治思維知識儲備。
1、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內容上,要注重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關鍵在於法律素養的提高和法律知識的儲備。從現實情況看,苛求領導幹部像法律工作者一樣,系統掌握法律體系,熟練使用法律條款,准確把握法律關系,是難以實現的。首先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憲法性法律,理解國家制度的基本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力運行的規則,特別要重視對法律基本原則的學習。其次要熟練掌握業務工作中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規、各種法律關系及法律程序,成為熟悉業務工作的行家裡手,再次要加強法律基礎理論、法律邏輯、反腐倡廉、平安中國、綜治維穩等社會法治知識的學習和更新。
2、在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方式上,要注重加強多元化和有效性。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要通過初任培訓、中心組學習、法治講座、專題交流、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使法律知識、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融入身心,內化為領導幹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修養,外化為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領導幹部要不斷提升法律思維運用能力,豐富法治思維實踐途徑。
養成法治思維不是簡單的學習法律知識,而是要注重優化領導幹部知識結構的同時,提高其依法思考、依法決策、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一是領導幹部在法治實踐中,要善於發揮法治的引導、規范、保障、懲戒作用,切實做到依法化解社會矛盾、依法預防打擊犯罪、依法規范社會秩序、依法維護社會穩定、依法發展市場經濟。二是要運用法治思維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實現定分止爭,維護法治機制、法治權威,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握多種法治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和價值判斷,依法決策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問題得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解決,實現決策科學化。

❷ 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包括

(1)法律至上。具體表現為法律的普遍適用性、優先適用性和不可違抗性。
1、法律的普遍適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國主權范圍內對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2、法律的優先適用性,是指當同一項社會關系同時受到多種社會規范的調整時,要優先考慮法律規范的使用;
3、法律的不可違抗性,是指法律必須遵守,違反法律要受到懲罰。
(2)權力制約。權力制約分為權力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四項要求。
(3)公平正義。公平正義主要包括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救濟公平。
(4)人權保障。人權的法律保障包括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❸ 論述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

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

區別一:在思想上

法治思維是指人們以崇尚法律之治為核心形成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人治思維是指人們以信奉人之治為核心形成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

區別二:在依據上

法治思維認為國家的法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處理法律問題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而人治思維的本質是人高於法或權大於法,它主張憑借個人尤其是掌權者、領導人的個人魅力、德性和才智來治國平天下。

區別三:在方式上

法治思維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對待方式調節社會關系,解決矛盾糾紛,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穩定性和一貫性。而人治思維漠視規則的普遍適用性,按照個人意志和感情進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隨、朝令夕改,具有極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3)法治思維的力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一是認知判斷層次,即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對社會中的一些行為或現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斷,例如飲酒駕車是違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二是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法律職業者的思維多為這一層次。這一層次的思維是以通過法律解決個案為主要特徵。

三是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在這一層次上。

四是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最高層次的法治思維,也是高層級的領導幹部所應當具備的。因此,考察法治思維能力的高低,應當按照對象和主體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標准。

❹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培養法治思維,增強發展力(根據十九大回答)

培養法治思維,就要學法,守法,用法,尊法,護法。做事守法,解決糾紛靠法,維護權益用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起法治思維。

❺ 什麼是法治思維,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

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認知判斷層次,就是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對社會中的一些行為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斷,例如飲酒駕車是違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2.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法律職業者的思維多為這一層次。

3.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在這一層次上。

4.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最高層次的法治思維,也是高層級的領導幹部所應當具備的。

(5)法治思維的力擴展閱讀:

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於法治概念之認知盡管不完全一致,但對其核心內涵包括精神、實體、形式等層面諸要件已經有基本共識存在。就中國當下而言,經過30多年砥礪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識也已基本具備。

❻ 法治思維方式的基本含義

法治思維是運用法治的一種思維方式,法治思維不僅要成為權力享有者和行使者思維方式,而且還要求其通過日常化的實踐來彰顯其價值。

與此同時,由於法治思維與以往的關系思維、特權思維、人治思維相悖,而後者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會損害到法律的確定性和權威性、公信力;因而主張替代以往思維的法治思維,無疑會提升和增強法律的公信力,助推社會的法治化程度,進而最終樹立起法律的權威。

(6)法治思維的力擴展閱讀

樹立法治思維,也是公民素質提高的重要標志。廣大群眾應逐步養成遵守法規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法律,維護法律,尤其在表達訴求、維護權益時,要學會依法辦事。

近年來,在一些勞動糾紛中,很多勞動者以法律為後盾,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多種方式依法維權,避免了矛盾激化,也使合法訴求得到了支持。要使更多人懂得,運用法治思維,採取法治方式,才能更好地維護每個人的權利,讓普通群眾「不怕事也不惹事」。

法制建設,是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建設;法治思維,是高素質國民的重要體現。政府堅持依法辦事,群眾懂得依法維權,讓法治思維深入人心,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的改革發展才能走得更穩更實,各項事業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讓法治思維更加深入人心

❼ 什麼是法治思維

如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寫進十八大報告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理念的具體體現。依法治國作為我國理政的一個重要規則、理念,隨著近年來的推進,正在成為從基層到中央上下一體遵循的基本規則,這意味執政黨要依法執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在工作的時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法治思維」首先是一種法治理念,從思想上認識到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等對於中國的重要性。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的,一個平時沒有法治理念的公職人員、領導幹部,遇到問題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維。其次是領導幹部或者是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一種法律規則的意識,堅持法律至上,堅持法律規則的運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等法治精神和原則。此外,「法治思維」還表現為一種行為選擇,面臨多種問題的解決方式、手段時,領導幹部能夠首先研判處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法治精神等。 理論需要聯系實際。我們就發生在廣東的「烏坎事件」來說,事後有諸多評論認為正是後期地方政府在處理問題時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轉變,才使得這起備受關注的突發事件得以完善解決。那麼在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體現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呢,我們不妨作一概括:第一,發生社會矛盾,政府首先積極主動介入,不逃避,不推諉,勇於承擔責任,與公眾溝通; 第二,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依據相關的法律分析公眾的訴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對於合法訴求應依法展開調查,在調查中公眾的參與很重要,確保調查的客觀、中立; 第四,調查情況清楚後,行政決策或者決定採取和公眾民主協商的方式進行,吸納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採納的應說明理由,避免行政專斷; 第五,信息及時有效的公開,事件調查情況等相關信息通過發布公告的形式公之於眾,確保信息的權威和准確,避免虛假信息擴散,掌握信息主動權; 第六,對於違法行為,不姑息,不放縱,應追究法律責任的依法進行,行政權力不幹預司法行為; 第七,依法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法治思維四大評判標准在法治成為治國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維」、學會「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實的步驟是什麼從內部環境看:需要通過更多的法律知識的普及、法律知識的培訓來讓公務人員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麼,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常態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職的、調任的公務人員在內的具有整體性的法治培訓,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離破碎的。在公務員的任職期間,每年都應該有相應的法治課程。從外部環境來看:首先是要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促進已建立起來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能夠在監督合力和實效上不斷增強。其次是加強問責制度的完善與實施工作,如不斷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保證對各級領導幹部的監督有力有效。同時,在公務員的晉升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對他們的法治意識、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如果在這方面有突出表現的,甚至可以作為提拔的條件。只有將「法治狀況」引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標准之中,並且應該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讓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 那麼,對於領導幹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運用應如何評判呢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樹立。雖然我們處在轉型時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法治的發展方向是不能動搖的。其次是法律意識,應該成為領導幹部甚至公務人員在處理問題時的一個價值選擇。此外,領導幹部在處理問題時是否堅持了一些判斷標准——第一是職權的運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決策時是否體現了民主參與、是否進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審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行政裁量的時候是否體現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體現了平等的規則。

❽ 法治思維的概念是什麼

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 (1)法治思維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法治思維以法治價值精神為指導,蘊含著公正、平等、民主、人權等法治理念,是一種正當性思維; 第二,法治思維以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為依據來指導人們的社會行為,是一種規范性思維; 第三,法治思維以法律手段與法律方法為依託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糾紛,是一種可靠的邏輯思維; 第四,法治思維是一種符合規律、尊重事實的科學思維。 因此,法治思維是一種融法律的價值屬性和工具理性於一體的特殊的高級法律意識。 (2)培養法治思維,必須拋棄人治思維。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在依據上,法治思維認為國家的法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處理法律問題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而人治思維的本質是人高於法或權大於法,它主張憑借個人尤其是掌權者、領導人的個人魅力、德性和才智來治國平天下。如,古希臘柏拉圖提出的「哲學王」之治,我國古代推崇的「聖君」、「賢人」之治以及後世的「英雄」、「強人」、「能人」之治等,主要強調的都是依靠個人的能力和德行治國理政。 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維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對待方式調節社會關系,解決矛盾糾紛,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具有穩定性和一貫性;而人治思維漠視規則的普遍適用性,按照個人意志和感情進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隨、朝令夕改,具有極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三是在價值上,法治思維強調集中社會大眾的意志來進行決策和判斷,是一種「多數人之治」的思維,避免陷入無政府主義或以民主之名搞亂社會;而人治思維是個人說了算的專斷思維,雖然有時也強調集思廣益進行治理或作出決定,但主要表現為少數個人的集權專斷。 四是在標准上,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分水嶺不在於有沒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與好壞,而在於最高的權威究竟是法律還是個人。法治思維以法律為最高權威,強調「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人治思維則奉領導者個人的意志為最高權威,當法律的權威與個人的權威發生矛盾時,強調服從個人而非服從法律的權威。

❾ 簡述法治思維的含義與特徵

法治思維是指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

法治思維的特徵:

一、法律至上。

指憲法和法律至高無上。規則治理與民主治理相輔相成。法治本身也是通過民主程序制定出來,反映民眾期望,符合民眾利益,體現了共同信念,共同理想,故法治應當受到尊重遵從。國家行為和公民行為都應在法治框架下進行,法不阿貴,法不阿權,法律是平衡器。

無論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還是社團組織、中介機構和公民個人在做決策、解決問題時,都要遵從法律、依法辦事,如違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科學立法。

指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換言之,立法機關在符合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對必須由法律進行調整的社會關系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並形成法律規范的活動。

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立法,體現良法之治。只有良法之治才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效力。

三、嚴格執法。

它包含權由法定,權責相等,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說細一點,無權不執法,標准要一樣,不能放鬆,不能走樣,要嚴厲,要公平,要公正,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不憑好惡執法,不憑關系執法,不憑人情執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如隨意執法,則會秩序混亂,就等於人治。

四、公正司法,或稱司法公正。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付諸於實踐,即使寫在紙上,也形同虛設。公正司法指弘揚法治,懲惡揚善,匡正壓邪,要公開,要公平,要公正,無罪推定,罪由法定,罪行相當,公正裁判,禁止刑訊逼供這些現代法治原則,也是公正司法的重要標志。

當然公正司法,還靠獨立司法做支撐。司法不公永遠是司法腐敗之源。

五、保障人權。

以人為本,保護人權,實則是保障公民個人人權,規范公權,有效防止政府的侵害。人權的本質特徵是自由與平等相統一。

這人權有個人人權和集體人權之分。前者指公民的生命、人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通信、宗教等諸方面的自由與平等權;後者指種族平等權,民族平等權、自決權、發展權、環境權。法治必然要以保護人權作為重要內容,才能成為法治國家與非法國家的重要標志。

六、全民守法。

守法是全民的責任,也是全民的福祉。全民守法是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實現公民權利的保障。守法是應盡的義務,是維權的有力保證。維權是權利的使用,但維權必須依法進行。非法維權不受法律保護。全民守法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於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全民守法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於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它包括公民平等的政治權、平等的經濟權、平等的受教育權、平等的勞動休息權、男女平等權、違法平等地受到追究,任何人都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

(9)法治思維的力擴展閱讀:

法律思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因此習近平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❿ 如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
這個其實跟很多的思維問題一樣,你就要構建一個完整的思維。如果你遇到一件法律問題,你就會想:什麼事情?有什麼內容?涉及了哪些法律問題,需要哪些資料?牽扯了哪些人,有沒我熟人、領導?如果我來解決,該以什麼為突破點?如果我能解決了,我該怎麼處理這些牽涉人員的關系?......
提高的話,就需要長期的練習,可以看哈同行是怎麼做的。以電視上的一個事件作為練習題。......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證人強制 發布:2025-01-24 19:13:28 瀏覽:839
最新四川省消防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6 瀏覽:44
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1 瀏覽:405
別人為我死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24 17:03:05 瀏覽:244
反恐怖主義法立法宗旨 發布:2025-01-24 16:55:15 瀏覽:518
中國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現 發布:2025-01-24 16:21:33 瀏覽:132
我國立法上關於補強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1-24 16:15:30 瀏覽:440
論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發布:2025-01-24 16:00:55 瀏覽:749
交通法規39條 發布:2025-01-24 15:54:57 瀏覽:536
勞動合同法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1-24 15:48:18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