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建設法治社會的方向是

建設法治社會的方向是

發布時間: 2022-03-17 21:24:51

A. 法治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1、目標: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2、要求: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3、任務: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4、強調: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

中國法治建設的最高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B. 如何建立法治社會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對於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們所說的法治,不應是「治民」,而應是「民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要加強執法工作,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監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廣泛進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別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C. 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工程

一、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

法治社會建設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重要意義。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要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依法治國既包括對執政黨、國家機關的要求,也包括對全體人民的要求;既包括對政府的要求,也包括對社會的要求。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依法治國都是不全面的。

毫無疑問,對於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意味著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實行依法執政;對於立法、執法、司法等國家機關,意味著依法履行職權,不得濫用權力。但是,法治國家建設不限於此,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只有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沒有全民守法;只有法治政府,沒有法治社會,都建不成法治國家。

二、法治社會建設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法治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它不是和西方法治模式相適應,不是要建立一個同黨和政府抗衡的社會力量,而必須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自治制度等一系例領導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相配套,把這些制度落實到基層,在法治社會建設中得到體現。法治社會建設體現的不是西方的分權制衡模式,而是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從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時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社會治理打牢法治基礎。

三、法治社會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法治社會建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法治社會建設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社會建設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法治社會建設要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社會建設人民參與,成效人民評價,成果人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國法治社會建設,著眼於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增強法治觀念不僅僅是執政黨、國家立法、執法和司法機關的事,它也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只有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增強法治觀念,人民自覺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才能使自己真正能夠成為國家和法律的主人,使用法律武器,維護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要深入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實現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普法工作克服形式主義,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要密切結合與人民群眾利益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要加強企業的法治教育,引導企業樹立合規意識;要加強社會熱點案(事)件的法治解讀評價,傳播法治正能量;要大力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有效促進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要健全以「誰執法誰普法」為主的普法責任制,實現國家機關普法責任制清單全覆蓋,把案(事)件依法處理的過程,變成全民普法公開課。

我國法治社會建設,著眼於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要加強民生領域重要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深入理解民法典在社會建設領域「固基礎,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加強疫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立改廢釋;進一步完善教育、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食品葯品、安全生產、道路交通、扶貧、慈善、社會救助等領域和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要增強社會安全感,完善平安中國建設的協調機制、責任分擔機制;要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要強化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要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要充分發揮律師在調解中的作用,支持仲裁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我國法治社會建設,著眼於促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全民守法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相互銜接、相互適應,法治社會建設同法治政府建設相互依託、相互配合。要健全公眾參與重大公共決策機制,暢通公眾參與重大公共政策的渠道;要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切實加強權利保護,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做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要健全企業、職工、行業協會、商會在重大公共決策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制度機制;要保障行政執法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改進執法方式,尊重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要加強人權司法保護,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查辦力度,通過具體案件的辦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要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建設覆蓋城鄉、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要引導社會主體履行法定義務,承擔社會責任,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引導公民理性表達訴求。

D. 法制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實現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部納入法治軌道,各項事業法治化水平明顯提升。

法制建設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在我們偉大的黨領導人對我國三十年民主法制建設中存在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後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保證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

法制建設注意事項

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就是要求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切實把黨的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有機結合起來,使各項工作都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於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黨和國家的團結統一。

各級黨組織要發揮好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的組織保證作用和領導核心作用,健全重要會議、重大事項、重點工作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法治建設的關鍵所在、網路-法治建設

E.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具體步驟,論述題,急用謝謝,

1、健全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前提。頒布實施了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法、疫苗管理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

在脫貧攻堅上,完善反腐敗基礎性制度框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在污染防治上,制定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才能為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法治支撐。

2、強化法治監督是依法治國的有力保障。強化法律實施監督,切實提高執法和司法的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應通過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民多元的監督主體共同構建多元化的監督體系,形成國家和社會共同監督的格局。

另外要重視公眾監督環節,注重媒體合法監督的作用,在數字經濟時代,媒體把公眾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堅持媒體監督效用最大化,才能在社會中真正形成一股發起問責、監督問責的強大力量。

3、依法治國需要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只有全社會的人都信奉法治,崇尚法治,厲行法治,才能真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盡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是法治建設的唯一目的。

(5)建設法治社會的方向是擴展閱讀:

法治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我國法治社會建設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它不是和西方法治模式相適應,不是要建立一個同黨和政府抗衡的社會力量。

法治社會建設體現的不是西方的分權制衡模式,而是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從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時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社會治理打牢法治基礎。

F.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麼,如何理解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理解: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包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有機統一的整體,離開了哪一句都不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只有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基礎和前提條件。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決定》給出了精闢的答案,那就是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十六字方針,是對原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的發展和提升,明確了新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環節和主要任務,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來講,科學立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前提,嚴格執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公正司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

G.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方向

根本方向是達到全民守法,辦事依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熱點內容
法學新生導論 發布:2024-11-19 03:22:01 瀏覽:37
規章制度執行管控 發布:2024-11-19 02:34:02 瀏覽:443
公司科室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02:12:19 瀏覽:691
三河法院院長 發布:2024-11-19 02:10:47 瀏覽:798
經濟法選修考試題答案 發布:2024-11-19 02:08:03 瀏覽:803
民事訴訟法的證據提交 發布:2024-11-19 02:02:36 瀏覽:128
新婚姻法必須有四樣東西歸男方 發布:2024-11-19 01:39:13 瀏覽:255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