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男主道德感

男主道德感

發布時間: 2022-03-18 20:02:31

㈠ 電視劇《道德底線》男主角是個什麼樣的形象

(趙學鵬)男主角 ,這個是在電視劇里的名字,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專中國知識分子家庭屬。母親佟林 潘虹 飾 佟 林曾經是一名出色的歌劇演員,高貴的出身讓他對家人對自己要求極其嚴謹苛刻;父親趙國強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建築設計研究員,溫文爾雅,寬厚仁慈,一場意外,造成雙腿病變,被迫離開工作崗位,退休後,終日與花草為伴,愛花如命,面對妻子對他的不離不棄,他心懷感激,所以對妻子的言行包容忍讓;妹妹趙碧嬌天真爛漫,心無城府,愛憎分明,對生活充滿自己不切實的想像與憧憬,從學校畢業後,好高騖遠的個性,使她頻頻更換工作。最終只能在趙父開的花店幫忙。直到有一天,邂逅了號稱「藝術攝影師」李翼,兩人一拍即合,成為各自追捕的獵物。

㈡ 什麼是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種高級情感。同情、反感、眷戀、疏遠、尊敬、輕視、感激、愛、憎、背信棄義等屬於道德感;同志感、友誼感、愛國主義感、集體主義感,也屬於道德感。

㈢ 道德感太強怎麼辦

有道德感也等於有素質和責任感!不要強迫自己該怎麼做。請跟著心走就好了!

㈣ 什麼是道德感

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認識得越來越清楚,但對諸如「什麼是道德」「什麼是道德教育」、「學校道德教育旨在達到何種目的」等更為本源性的問題卻很少做進一步的追問。如果我們不能從理性層面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反思,那麼我以為,一種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實踐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首先表現在外向型經濟對學生的思想影響。改革開放國門大開,外向型的「三資」企業,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種思潮紛紛湧入,使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開始悄悄侵蝕學生的靈魂。涉外企業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識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學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畢業生將外企作為擇業的熱點目標,國營企業即使有正式錄用名額也不受他們青睞,祖國意識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漸漸淡化。其次是市場經濟與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由於部分學生對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識不足,界線劃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積極主流與消極支流的關系,致使認識上出現誤區,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商品經濟的等價交換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原則,一些學生錯誤地將其視為思想行為的准則,導致了做事講價錢,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為用「等價交換」來衡量。在為社會付出的價值觀上具有濃厚的「務實性」,在利他的同時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現出只顧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顧他人和社會公德,認為生活的真諦就是享受。無私奉獻已不再成為人的價值范疇,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虛。第三是勞動力市場及用人制度的變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質量要求。
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為企業輸送人才的院校在培養人才上向質量要效益,應培養出覺悟高、能力強、懂理論、會操作的復合型人才。企業為適應商戰競爭,還突出表現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變化,強調制度的執行與制裁要獎罰分明。培養人才與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受到供求關系的制約,培養的人才類型、規格、特點、素質及管理手段,必須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則,我們的畢業生將會在人才市場的競爭中失去競爭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場經濟給思想品德教育帶來的困難。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社會觀念的變化,知識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來說幾乎是同步的。】
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現狀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價值取向趨於實惠,社會責任感淡薄,自我意識彰顯,公德素養較差,認知與行為脫節,求職和學習目的功利化等等。 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網路信息社會的到來,科技革命給大學生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以及行為帶來了雙重影響,東西文化的交匯碰撞,加劇了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矛盾性和復雜性;高校教育方面,高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首位」名存實亡,德育目標過於理想化,教育內容的安排欠合理,德育方法單一,德育工作者隊伍不穩和素質不高等問題,是大學生道德素質方面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大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這些問題形成的內在原因。 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及其道德綜合素質:一要樹立明確的德育新觀念,確定恰當的德育目標;二要豐富和發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三要改進德育方法,拓寬德育渠道;四要加...

從古到今,關於人性的討論從未停止。有人認為人類天性善良,所謂「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認為,「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他們舉例說基督教里就認為人類具有原罪,有經常做錯事的根源。也有人認為人性是亦善亦惡的,比如休謨說:仁慈是存在的,不管它有多麼地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兇殘,蛇的歹毒,總還有鴿子的善良。
歸總起來,人們爭論的關鍵在於人性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學者彼特拉克之所以會認為人性自私,就是因為他看到個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為了 求得個人的幸福而不受一切道德規范和社會義務的約束。
但我覺得彼特拉克的觀點很值得商榷。首先,人當然有利己的天性,人只要活著有各種的需要。按照馬斯洛的理論,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需要滿足了,人們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追求幸福是天經地義的,是人們不可被剝奪的一項權利。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美國《獨立宣言》就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在人性本惡的理論下,自私行為似乎是被定義為那些對個體有益,或者是個體感到愉快的行為。這實際上是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功利性的,追求個體的幸福是可恥的。顯然,這於理不合。彼特拉特批評的行為在我看來,只是某些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時候侵犯了其他人追求幸福的權利。損害踐踏他人的權利,是惡的行為,但並不代表惡的人性。第二,人有利己的天性是人類能生存、發展的重要特性,是求得人類幸福的人性基礎。人類社會的全體幸福,並不是鏡中花,水中月,抽象模糊,高高在上,虛無飄渺,它應該是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的。所有的個體幸福才能組成全體的幸福。個體的幸福,首先要由該個體來追求,而不能由他人給予。只有個體本身才最能體會到自身的需要,最有去滿足個體需要的動力,因此他會用各種辦法來滿足自己。別人的給予雖然也是需要的,但不是首要條件。
總得來說,我不認為人具有利己的天性利的天性就是「性本惡」;同理,我也不認為人有利他的天性就是「性本善」,單憑人有母性、友情和感恩等利他的本性就認為人性本善,顯得過於武斷,不嚴謹。我更願意這樣去看:人是具有各種各樣的需要的生命,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她)必須不斷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然,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過程中的確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看了許多爾虞我詐,不折手段的卑鄙行為,我們還看到追求個體幸福中出現了許多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當代美國學者尼斯說,在美國,個人主義使社會組織瓦解,社會已不再是人們由共同利益、共同志趣所匯合凝聚成的團體,而是演化到了這樣一個地步:這里至多是個沙礫場;若從壞的方面說,則是孤單兇狠,靠掠奪而生的人們活動的熱帶草莽。這確實令人深思,這是一個從以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為理想建立的現代西方社會發出的聲音。我們常常說解放人性是進步,但在美國是不是已經到了放縱的地步呢?個人主義,是不是真的使社會瓦解呢?
應該說,尼斯看到了個人主義帶來的弊病,但觀點未免有片面之處。最大的組織是什麼?是政府。在今天來看,政府的權力並沒有削弱,而是加強了,對公共利益不是淡漠了,而是重視了。最典型的例子是財產權原則的改變。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強調的是絕對自由。「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意味著財產權益是一種絕對的所有權,即所有權人完全可以任意地使用和處分自己的財產,其他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得干涉。但是20世紀以來,情況發生了改變,資本主義法律在肯定私有財產權的同時,重視了社會利益和公共福利服務,「私有財產的絕對權利」原則改為了「所有權行使的限制」原則。顯然,個人自由受到了限制,在社會公平面前低了頭,向公共利益作出了一定的讓步。而且,國家在住房、醫療衛生、最低工資標准、失業救濟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這一切不能不說是一個進步。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制度設計,使人們在滿足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時,達到個人與社會雙贏的局面。具體來說,好的體制至少要做到:1人們只為社會提供了某種服務,滿足了社會上的某種需求,才能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滿足。從而實現為私的行為能達到增進公益的目的。2使社會上每一個有利他之心的人都有機會去施善,促進社會道德的提高。比如建立為社會公益或慈善事業捐款的制度。這樣,我們就可以盡力避免尼斯所說的情況出現,將個人主義的不良後果降到最低。
基於對人性和與人與社會關系的分析,我認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可以這樣處理人我關系。
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所以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必須相互尊重對方追求幸福的權利,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黃金規則。這樣做即便不能增進他人的幸福,至少也不會增加他人的痛苦。
人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並不是註定我們要進行生存爭斗式的競爭,而是提供了相互合作,攜手齊進的機會。我們應該抦棄損人利己的觀念,建立利己利人的信條。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人人都有享受生活的資源,他人所得不必視為自己所失。假如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永無休止的競爭中,必然會陷入永無休止的焦慮和痛苦之中,那時生命將是多麼的可怕。因此,我們應該用互助與合作增進幸福。

㈤ 關於道德方面的感受

道德感受:9月22日,央視轉播首次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海選出來的助人為樂模範、見義勇為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孝老愛親模範頒獎典禮,觀看過程中,筆者幾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道德水平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頒獎典禮中,53位道德模範,以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跡,譜寫精神文明建設的絢麗詩篇,向人們呈現人性深處的美麗,讓公眾看到了道德的魅力。

道德力量是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這次評選出的道德英雄,既有矢志不移、默默奉獻,在科技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袁隆平,又有捨命救人的殷雪梅;既有樂善好施、扶貧助學的叢飛,又有一往情深、用人間至愛譜寫愛親樂章的羅映珍;既有在洪水中放棄自家8萬元財物,奮力搶救32個生命的李明素,又有一諾千金、歷經困苦,一筆一筆地償還270多萬元債務的武秀君。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但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敬業奉獻、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見義勇為、誠實守信的道德風貌,不愧為時代的楷模、公民的榜樣。在這些模範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和時代精神。可以說,這次評選表彰活動,是對近年來公民道德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道德的價值在於行。崇尚道德模範,弘揚良好風尚,褒獎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基層涌現的「凡人善舉」,引導人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氛圍,必將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國無德不威。」53名道德模範的事跡告訴我們,好生活是一種具有道德內涵、超出純粹物質層面的生活,道德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建設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以道德模範為榜樣,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工作上做一個好員工、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形成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融洽關系,為和諧社會增添新的光彩。

法律感受
作為一名法科專業的學生,學習法律這么久了,也只不過是對於我國的基本法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沒有怎麼真正進入法律的這個神聖殿堂,也深深地感覺到法律的重要性,雖然這條路充滿著不確定的東西,對於學習好知識,我還是一直充滿著信心,夢想著做一名職業的法律人,因為那是每個法科學生的人生夢想.

有時候我感覺到沒有學習到什麼很實用的知識,也許沒有實踐的經歷,一次實習的經歷也沒有,其實這些機會並不是沒有,而是自己錯過了,人都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我自然也不例外。有時候有點茫然不知所措,我知道這是我們不應該有的狀態,但有什麼辦法呢,也許是一種不少人都有的心理,只有去慢慢調整。

最近,因為才剛剛開學不久,我們課不是很多,有不少閑暇的課余時間,就時間去做一點點喜歡的事情。我看了一點著名的民事訴訟法學家張衛平的一本書《守望想像的空間》,也看過他的博客,他寫了一些關於他的母校西南政法的一些往事,西南政法,多少人心中遙遠的夢想,我記得本校一名學姐,現在已經畢業,在南方一家報社工作,她本來很希望考上西南的民訴方向的研究生,最終卻因為英語一分之差而與西南失之交臂。張衛平教授與北大教授賀衛方是同學,都是從西南走出去的法學大家。他做過西南政法教授,期間也在日本留學過,回來以後,後來還下海過,在深圳一家證券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因為是一個無所事事的法律顧問,沒有過多久就感覺到失落不已,幸他只當作僅僅不過是一次高雅的社會實習而已。一個偶然的電話,他走進了水木清華,任法學院教授博導至今,在民訴法學方面,取得了很傑出的成就,他也是我作為一個法科學生心中的永遠的老師。我想以後,的確任重道遠,雖然現在的條件比當時西南的大師的學習環境好得多了,真的想要做一名法律人,沒有孤獨的持久學習,不會有什麼成績可言。現在就得奮力一搏一如既往地雜實地學習好更多知識,還要抓緊機會去學習,去把枯躁的理論盡可能地聯系生活實際,同時還要不斷地學習法學大師們如;沈家本,伍延芳,梁慧星,張衛平,賀衛方,張明楷,田平安等等。
我希望以後自己會恰當地利用好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不斷地學習。
我一直相信這樣一句話,心中有希望,就會有不斷地為之拼搏的行動,堅持,執著的信念。

㈥ 電影人生遙控器男主角的道德觀和人生觀的變化

低沉~~~~~~·``~~~~珍惜生活

㈦ 休謨的道德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休謨把道德歸於情感 ,把德惡歸於苦樂感覺 ,把德惡關系歸於印象觀念間及自我與對象間的機械因果性 ,從而取消了人在道德實踐領域的自由.但這種情感主義的道德觀 ,同時也有其強調「自然的生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與致力於解決矛盾的啟發意義

㈧ 道德感,具體應該怎麼解釋

道德感指人對自己和別人的思想言論、行為舉止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准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現代心理學綱要》

㈨ 個人道德的感悟

道德是自然規律,人性的規律。按照道德去生活,人會生活得心安理得。正所謂「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㈩ 道德情感包括哪些

道德情感是一種情感體驗。指個體對一定的社會存在和道德認識的主觀態度。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人們根據道德准則要求進行道德活動時所產生的愛慕、憎惡、信任、同情等比較持久而穩定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與道德信念、道德認識密切相關。它是道德意識的一個內容,具有社會歷史性與階級性。例如,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等反映著主體對社會客體的態度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不同的內容。道德情感與道德判斷一致時,便出現積極穩定的內心體驗;兩者矛盾時,會產生消極的、不穩定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要在社會實踐和教育基礎上逐步形成。
陶冶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重要環節。它包括兩方面的任務:一方面是形成和增強同所獲得的道德認識相一致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是改變那種與應有的道德認識相抵觸的道德情感。形成和增強健康的、正當的道德情感,不但要訴諸個人理智,訴諸個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更需要個人在實踐中經受長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練。

熱點內容
甘肅學院法學院 發布:2024-11-18 23:56:53 瀏覽:44
規章制度專項管理制度 發布:2024-11-18 23:46:34 瀏覽:26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