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品行的內涵

道德品行的內涵

發布時間: 2022-03-19 01:41:41

①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1)道德品行的內涵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② 如何理解道德的基本涵義

倫理道德

倫理道德是一種規范

堯新瑜在《倫理學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倫理」與「道德」是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但二者長期處於概念模糊和邏輯混亂狀態,導致倫理學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順」。作者通過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以詞源學為基礎的三重比較:漢語言文化中的比較、英語文化中的比較、中西文化中的比較,進而得出結
論:當代「倫理」概念蘊含著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學、公共意志等屬性,「道德」概念蘊含著更多的東方文化的情性、人文、個人修養等色彩。「西學東漸」以來,中西「倫理」與「道德」概念經過碰撞、競爭和融合,目前二者劃界與范疇日益清晰,即「倫理」是倫理學中的一級概念,而「道德」是「倫理」概念下的二級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有著各自的概念范疇和使用區域。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會的政治、法律、倫理的支配和約束。為了使人真正成為人,社會成為真正的理性社會,就必須有道德的自覺規范。作為社會調控體系的重要手段,倫理道德與法律規定共同構成人們的行為規范內容。
本專題包括四個主要內容: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以及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專題的教學目的在於:通過對道德傳統與倫理規范的學習,對品德與自律、誠信與德行、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的知識的掌握,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道德品質和民事法律,引導學生自覺錘煉道德品質、恪守德行規范。
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與聯系。
本專題的教學要求是以道德、倫理與法律相結合,探討社會的德行規范。

1、倫理規范與道德傳統

總的來說,本節主要闡述了道德和倫理的含義、范疇、道德與倫理的異同;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中西方論理淵源與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本節介紹了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是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倫理,從本質而言,是關於人性、人倫關系及結構等問題的基本原則的概括。倫理與道德是有著顯著區別的兩個概念,倫理范疇側重於反映人倫關系以及維持人倫關系所必須遵循的規則,道德范疇側重於反映道德活動或道德活動主體自身行為的應當;倫理是客觀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觀法,是自律的。
本節闡述了應用倫理學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過社會整體的行為規范與行為程序得以實現。應用倫理學包括生命倫理、環境倫理、網路倫理、休閑倫理等。中國傳統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為主,西方倫理道德觀則以個人主意為核心。我國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

本節目標:讓學生掌握道德和倫理的含義和范疇,分清道德與倫理的異同,認識應用倫理學及其分類,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倫理的淵源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深化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道德建設的認識,提高學生道德水平。重點和難點是道德與倫理的區別與聯系。2、品德與自律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個體德行由他律到自律。
品德也被稱作德性或道德品質,它是一定社會或某一時代的道德原則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道德特徵和心理品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因素是復雜的,其中環境和教育等社會因素是極其重要的條件,而直接現實的基礎則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節還闡述了個體德行的他律與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識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訴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現代法制國家本身的內在屬性。任何他律只有轉化為自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這一節的目標是:提高學習者對品德特徵的認識,了解個體品德的歷史傳承和現代融合,清楚個體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養具有優良品德的人才。重點和難點是品德的特徵、個體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

3、誠信與德行

本節闡述了誠信美德及其當代價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人無誠信不立。
一般而言,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即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在當代,誠信是現代社會倫理的主要德性,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全球化時代公正、合理和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要義,具有辯證的實踐理性。
此外,本節介紹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誠信原則就是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維持雙方利益的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立法者意志。「人無誠信不立」,正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修身是人生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和過程,誠實守信的人生踐履是達到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
本節的目標是,讓學生更深一層地認識誠信的當代價值,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讓學生懂得「人無誠信不立」的道理,培養學生更深的誠信意識,懂得誠信的重要性,德行天下,誠心為本,自覺踐履誠實守信,正心、修身。重點和難點是誠信的當代價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誠信原則。

4、民事行為與法律規范

本節主要闡述了公民民事行為規范;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
公民的民事行為在法律上被稱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事實,是指公民或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民事行為包括民事習慣、民事傳統、民事法律等方面。本節還闡述了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原則和民事行為與守法的關系。
本節還介紹了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兩者的差異;描述了民事法律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確認民事法律行為採取的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通過代理人的代理活動實施民事行為。
這一節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公民民事行為規范,清楚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從而提高學生遵守法律規范的意識,把道德與法律規法結合起來,恪守德行規范。重點和難點是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民事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的區別和聯系。

③ 個人品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愛國奉獻、明禮遵規、勤勞善良、寬厚正直、自強自律。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個人品德修養,一直強調「修、齊、治、平」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提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要求弘揚個人品德、磨礪個體品行。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推動踐行以愛國奉獻、明禮遵規、勤勞善良、寬厚正直、自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個人品德,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好品行。」

這一鮮明主張,充分反映了新時代對公民個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為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指明努力方向。

(3)道德品行的內涵擴展閱讀:

加強個人品德建設,須多管齊下。

一是應提高人們的道德認識。要使人們具備高尚的品德,就必須使人們了解和把握社會各個生活領域的道德規范,了解和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榮、什麼是辱,然後才能有一個明確的道德實踐方向。

二是應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種道德認識,還需要熾熱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種對善的執著追求,在實踐中形成穩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應鍛煉人們的道德意志。如果沒有堅強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實踐中克服困難,堅持善良和正義,抵制邪惡和私慾,也就難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④ 德的三個內涵是什麼

1、道德,品 行;特指好的品行;2、心意;志向;3、恩惠;好處。

德(拼音:dé)是漢語一級通用規范漢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2]。德的古字形從彳(或從行)、從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也有人認為「德」的本義是登上、升。「德」常用於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賢明之士。

「德」在金文中又寫作「惪」,曾有學者認為「惪」是「德」的古字。實際上「惪」比「德」出現得更晚,是為「德」的異體字。作為正直、坦率、誠實、自然之「直」,一直被古人視為「德」之重要表徵。

所以人們乾脆將「德」字寫作「直」下一個「心」,即為「惪」。在《說文解字》中,許慎把「惪」和「德」分列為兩個字頭,他認為「惪」是指身外對人使有所得,身內對己也同樣有所得;「德」則是登、升的意思。

⑤ 君子品格的道德內涵有哪幾個,具體涵義指什麼

道德觀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的系統性觀點,是人們在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中,依版據特定社會立場和價值觀,權對社會道德現象觀察、認識的結果,其核心是善惡觀,主要內容涉及正義、義務、良心、榮譽、人格、幸福等觀念。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利益集團都會有不同的道德觀。

道德觀是我們每個公務員意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所有追求是利益,面對利益,道德觀決定了我們每個公務員應該干什麼和不應該干什麼。

道德觀是在道德認識基礎上所形成的對道德的一般觀點。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與道德觀分別是道德活動主體的認識對象與認識結果。道德現象是道德觀形成的客觀事實,道德觀是對客觀道德現象的主觀反映。

⑥ 品德的含義和功能

我的來這個是用教育心理學的定義,不源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品德的心理結構:三個: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其中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認識。
功能: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
2品德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進行某種活動,參與某件事情或完成某個人物的自覺行為,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

⑦ 思想品德的內涵

1.個人特質
2.家庭
3.教育
4.懲罰與獎勵
5.校風
6.大眾傳媒與輿論
7.法律道德 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養課全部內容的最後落腳點。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是不斷完善人格,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強自我修養,培養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養不僅是指「道德修養」,而是涵蓋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方面的綜合修養。修身律已,重視自我修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自我修養在培養大學生自強不息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目的。使青少年更為身心健康!

⑧ 如何理解品德道德與德性的內涵及其關系

見過於師方堪傳授。一定要有自己的邏輯。

道德經里說「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的德,就是德性,失德的德,就是品德道德。

⑨ 道德與法律的各自內涵是什麼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熱點內容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
法院門前石獅子 發布:2024-11-18 18:37:23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