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恆先

道德經恆先

發布時間: 2022-03-19 02:55:20

A. 道家共有多少個流派!

1,傳統道家流派和典籍簡介中國傳統道家包括老子學派、楊朱學派、黃老學派、莊子學派、玄學派、道教學派六個派別,
(1)老子學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關尹,代表作是《道德經》

(2)楊朱學派代表人物是楊朱,沒有著作傳世,《列子》中的楊朱篇只具有參考價值

(3)莊子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代表作是《莊子》

(4)玄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郭象、竹林七賢、陶淵明等人,代表作是《列子》、《大人先生傳》、《與山巨源絕交書 》 、《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桃花源記》、《世說新語》等

(5)黃老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慎到、彭蒙、田駢等人,其代表作是一系列的輝煌巨著,如《鶚冠子》、《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此外,王充的《論衡》也是黃老道家的名著

(6)道教學派以葛洪、成玄英、司馬承禎、陳摶等為代表,其代表作是《道藏》。

2,另外,最近由於考古,新發現了一些道家經典,如《帛書本老子》、《黃帝四經》、《竹簡本老子》、《恆先》、《太一生水》、《文子》殘簡、《道藏敦煌遺書》等

B. 道家先學什麼

其實,你先學哲學,這樣有了初步了解後,變可以學一學道德經

C. 老莊的老莊思想淵源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質疑宗教,反對迷信的人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漢朝初期,是官方的欽定學說。
漢朝董仲舒又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再遵從道家思想的政策。 道家從此開始就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推動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魏晉玄學是最明顯的復興思潮。兩漢的毀滅造成儒家信仰的奔潰。雖然如此,但當時的學儒者為了把持優勢地位,通過惡意的篡改《老子》,《莊子》文字,可以參見日本皇宮館藏之東晉莊子注。故意破壞其章句順序,對道家造成了幾乎致命的影響,原本簡明易懂的人生隨筆科學作品,一變為晦澀難懂之神秘學,並且在字句中偷偷參雜進儒家的天命說,不言說,退讓說,從根本上瓦解了老莊為正統學派的情修。嚴重誤導了對儒家失去信心轉而尋求道家理念的知識分子的價值觀。最終實現了搗毀百家,陽道陰儒的大一統。
宋明理學為了對抗外來佛教,重新發現了道家中尚存無幾的理性主義的思想,從莊子殘本中學來內聖外王的概念,從老子殘本中又汲取格物思想以為己有。禪宗在諸多方面受到了莊子的啟發。
元朝初年道教更是被定為國教。
據說現代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真正的道家早已落寞千年,寥寥無幾。 老子即為道教中的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之一,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與祖師之一。
莊子為道教傳說中的南華真人。他在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是當時皇帝所冊封的「神」,所撰著的《莊子》一書,也被尊為《南華真經》,到宋真宗時,又名《沖虛至德真經》。到宋徽宗時,又追封莊周為「微妙無通真君」。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陳國苦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在政治上是積極的 。
老子的思想淵源:
老子尚柔守雌,其思想淵源於商朝的《歸藏(坤乾)》。老子關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論體系,實際就是「三生萬物」,這個「三」就是大易的「三才」之三。揚雄發展了老子「三生萬物」宇宙論體系,創立了三進制九九八十一贊的《太玄》體系。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指出:「《太玄》應是揚雄模仿《周易》『兩儀生成模式』對老子『三(才)生萬物』命題構建的新的宇宙圖示和理論體系。」 莊子,名周,字子休,號南華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華夏族,宋國蒙人, 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莊子的思想淵源:
莊子思想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老子,一是《易經》。《周易》本經始終未體現陰陽二字,可莊子洞察到「《易》以道陰陽。」莊子的天籟、地籟、人籟「三籟」思想就是《易經》「三才」思想的別稱。莊子尊重天道,主張「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強調「天人合一」。
莊子善作儒家的反命題。儒家主張「天人有分」,莊子在《莊子·三木》篇中則說「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李學勤先生指出:莊子《三木》這一章在天人關系認識上正好與孔子「天人有分」思想相反,這「正是莊子一派慣用的手法。」
重寫學術史
隨著郭店簡、上博簡等問世,學術史重寫條件已經具備。關於學術史的重寫,如同文學史重寫一樣,「所謂重寫,無非兩途:一是理論的反思,二是史料的出新。」
在中華文化思想史上,始終是儒道互補的,其淵源相同,只不過是視角不一罷了。從馬王堆帛書《老子》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的老子《德道經》 和「莊子對儒家「皆實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陰助之」(蘇軾語)來看,儒道實為一家,他們共同主張是來自《易經》德道:如博愛、厚生,自由、平等,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這些業已成為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除上述儒道兩家因德道思想緊密聯系之外,《老子》、《莊子》之間也絕不是橫亘一條鴻溝。李學勤先生提出:「釋讀上博簡《恆先》,使我們看到了這里缺失的鏈環」。並強調「《恆先》不僅襲用《老子》,而且在思想上有相當大的跨進。」《恆先》開篇就說:「恆先無有」,這恰恰就是《莊子·天下》講的「建之以常無有。」「《恆先》是《老子》和庄學之間的聯絡橋梁。」
從郭店簡「《太一生水》同丙組《老子》抄寫在一起」 ,也可看出老莊思想的演進脈絡。《太一生水》篇記:「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口口口,是萬物母。」 這段話應該就是對《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申釋。「太一生水」對應「道生一」······太一是萬物母。《老子》第一章也講「萬物之母」。老子尚柔喜水,講上善若水,但,「不曾有『太一藏於水』的觀點。太一生水章在思想上和《老子》殊有不同,只能理解為《老子》之後的發展。」 然而「太一」說法我們也很熟悉,因其見於《莊子·天下》篇。篇中莊子於諸子均有批評,最後推尚老聃、關尹,而歸結於莊周 。《天下》雲:「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主之以太一』不見於《老子》,當為關尹的學說。」 關尹乃老子弟子。《莊子·天下》引「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老子》《莊子》通過關尹一派的「太一說」也鑄起了鏈環。

D. 十善業道經與太上感應篇有哪些經典名句。

這兩本書都是教人向善的經典書籍,其中有很多經典名句在今天讀來也很有啟示意義,分別舉例介紹如下:
一、《十善業道經》中的經典名句舉例如下:
1、經典名言:
龍主,觀彼眾生,若復殺生,當墮地獄、畜生、焰魔等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短命,二者苦惱。
若復偷盜,當墮地獄、畜生、焰魔等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自居貧賤,二者不得他人財寶。
若復邪染,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愚痴,二者妻不貞正。
若復妄語,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不誠實,二者人不信奉。
若復綺語,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不真正,二者所言無定。
若復惡口,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言多斗諍,二者人聞不重。
若復兩舌,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得下劣眷屬,二者感親屬分離。
若復多貪,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常被他人侵害。
若復多嗔,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心常不喜,二者多不稱意。
若復邪見,當墮地獄、畜生及焰魔界。後生人間,以余業故,得二種報:一者邪見,二者懈怠。龍主,
2、補充介紹這本書:
中文版本,北宋施護所譯為同經異譯,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鹹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典,即諸佛菩薩有一方法,能斷除一切痛苦,獲取極大利益,這個方法就是修行十善業道,即從行為上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從語言上遠離妄語(說謊)、兩舌(挑唆)、惡口(語言粗俗)、綺語(花言巧語);從思想上遠離貪欲、瞋恚、愚痴。離此十種惡業,就是修行十種善業。十善業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無論大乘、小乘佛教都視此經為基礎教材。
二、《太上感應篇》經典語句:
1、經典句子: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遏惡揚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三、補充解釋這本書:
《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此書源出於《抱朴子》,後經宋代李昌齡、鄭清之等先賢發揚光大,流通於世,影響深遠。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E. 所有諸子百家的名著

1、儒家

儒家經典名著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唐時還有《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

儒家名著還有四書五經,《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2、法家

法家經典名著有《管子》十九卷、《商君書》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韓非子》二十卷、《新書》三卷、《正論》六卷、《法論》十卷、《政論》五卷、《阮子正論》、《世要論》十二卷、《陳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難論》五卷等。

3、道家

道家的名著有《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物則有形圖》。

還有《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易傳》、《擊壤歌》、《金人銘》、《巾幾銘》、(《語叢四》說之道)、《鬻子》、《鬼穀子》、《恆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書》、《太公》、《辛甲》、《周訓》等。

4、墨家

墨家的名著則有《漢書·藝文志》,它記載在東漢時的墨家著作尚存有八十六篇:其中《墨子》七十一篇,《胡非子》三篇,《隨巢子》六篇,《我子》一篇,《田俅子》三篇,《尹佚》二篇。

現代所傳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這些篇幅是因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錄,才得以留傳下來。汪中將墨子書分為內外二篇,著有《墨子表徵》一卷。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

其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經》或《墨辯》,著重闡述認識論和邏輯學,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5、陰陽家

陰陽家的名著有《宋司星子韋》三篇,《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公孫發》二十二篇,《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杜文公》五篇,《黃帝泰素》二十篇,《南公》三十一篇。

還有《容成子》十四篇,《張蒼》十六篇,《鄒奭子》十二篇,《閭丘子》十三篇,《馮促》十三篇。

(5)道德經恆先擴展閱讀

諸子百家中儒家的思想主張:

1、互敬互信

倫理學上儒家注重自身修養,其中心思想乃「仁」,意謂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系。

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分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仁而有序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

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3、微言大義

儒家有一個重視編修歷史的悠久傳統。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論語·述而》)。

但是孔子編修《春秋》,不單純記載史事,而且也通過遣詞用字的方法,藉此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稱之為「微言大義」。由於歷代儒家學者的努力,中國的編年史從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開始,一直到今天,一年也沒有中斷過。

4、重義輕利

儒家重義輕利,重官輕商,重本抑末,與現代商品經濟不相適應。儒家典籍《禮記》中所描述的大同社會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F. 《緊急》道教的代表作是什麼,

道家代表作:《道德經》《南華真經》《黃帝四經》《恆先》《太一生水》《文子》等
道教代表作:《周易參同契》《太平經》《老子想爾注》《黃庭經》《抱朴子》《上清經》《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等

G. 莊子和老子合稱什麼

老莊,是老子和莊子的並稱(類似孔孟),也指老學與庄學的合稱。借而代指道家老莊學派學說。
道家分黃老派、關尹派和庄列派。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李學勤先生指出:「黃老之學,其思想富於積極色彩,與庄列一派隱退截然不同。」關尹一派「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上博簡《恆先》是《老子》到庄學之間的聯絡橋梁[1]。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齊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經》(別名《老子》、《老子五千言》),莊子著有《莊子》(別名《南華經》);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實際上是繼承發展並且闡釋老子的思想,帶有自己個性的一種解讀。看法精煉獨到、積極遁世、卓爾不群,故而與老子並稱,一並成為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老莊學派不主張滿口大慈悲、大智慧、大覺悟的假道德,認為這些不過是愚弄人的幌子。要德行合一,以己推人,自化,人人化則天下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學派。

H. 道家的道家經典

道家經典主要有:

《道德真經》、《南華真經》、《文始真經 》、《沖虛真經》、《通玄真經》、《陰符經》 、《玉樞經 》、《太上老君內觀經 》《太上感應篇》 《龍門心法 》。

知識拓展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南華經》本名《莊子》,是戰國時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大師莊周及其後學的作品。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

《陰符經》分上、中、下三篇,依次是《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國安民演法章》《強兵戰勝演術章》,李筌遍游天下名山,四處尋訪得「道」之人時,在河南嵩山虎口岩的石壁中發現了《陰符經》。

二十世紀初道士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大批古代經典文書抄本。其中道教遺書抄本約有五百餘件,其抄寫時期在南北朝後期至唐朝中期約二百年的時間,尤其以唐高宗,武後至唐玄宗時代的抄本最多。其內容包括道家諸子、道教經典、科儀等約有一百多種道書,其中約有半數抄本是《正統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敦煌道經的發現,不僅彌補現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為研究河西地區的道教歷史提供了珍貴史料。敦煌遺書一經出現,便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日本學者大淵忍爾1978年出版《敦煌道經目錄》,該書著錄敦煌道經抄本約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淵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經圖錄篇》,刊載全部敦煌道經的影印圖版。1999年中國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將敦煌出土遺書中的五百餘件敦煌道教文獻整理匯編,集成五巨冊。

《中華道藏》以明《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為底本,保持三洞四輔的基本框架。對三洞四輔以外的經書又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了相應的歸類。全藏分為三洞真經、四輔真經、道教論集、道教眾術、道教科儀、仙傳道史和目錄索引七大部類。各部類所收經書。按道派源流和時代先後編排次序。


I. 道家的根本經綸是

先看莊子秋水,了解大道之神奇廣大;再看貨殖列傳,理解大道不可阻擋的道理;次看《恆先》,貫穿天道與人道,再看《道德經》,通曉大道之精微,最後看《黃帝四經》和《陰符經》,了解大道之應用

熱點內容
吵架講的話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1-18 22:37:13 瀏覽:795
西安高新區法院 發布:2024-11-18 21:56:50 瀏覽:182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2024-11-18 21:46:49 瀏覽:11
最高法下發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8 21:34:38 瀏覽:538
寄ems不帶回執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8 21:17:25 瀏覽:979
2016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21:15:59 瀏覽:907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