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法治的關系
⑴ 把改革納入法治軌道的重要性
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來看,改革與法治的關系不僅涉及立法與改革,而且涉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法治環節,但科學立法是兩者關系的重點環節和主要方面。
堅持科學立法,應把國家的立法決策、立法規劃、立法項目、立法草案等與執政黨的改革決策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立法把黨的重大決策及時合理地法律化、規范化和國家意志化。對於執政黨的改革決策來說,應當按照依法執政和領導立法的要求,把黨有關改革的決策與立法決策緊密結合,在決策過程和決策階段按照政治與法治相統一、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結合的原則,把改革決策納入法治化軌道。
在立法層面正確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應遵循以下思路。一是堅持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統一,充分發揮立法的引導、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二是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需要修改法律的應當先修改法律,先立後改;可以通過解釋法律來解決問題的應當及時解釋法律,先釋後改;需要廢止法律的要堅決廢止法律,先廢後改,以保證各項改革依法有序進行。三是堅持在現行憲法和法律框架內進行改革,充分利用憲法和法律預留的改革空間和制度條件,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四是對確實需要突破現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改革試點,如果通過解釋憲法,通過法律的立、改、廢、釋等措施不能解決問題,也可以採取立法授權試點改革的方式,經有關機關依法授權批准,為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合法依據。
⑵ 什麼是處理好改革和法治關系的重要環節
權力
⑶ 試述全面改革開放與全面依法治國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個全面」從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予以更為明確的展示。「四個全面」不僅存在有相互聯系、互為促進的內在關系,同時也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在發展目標、任務、重點要求等方面具體推進的路線圖。要如期實現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有6年時間。在6年發展中,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的總量目標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發展任務來衡量,除了GDP和人均收入都需要有年均7%左右的增速外,處於經濟社會新常態發展下的各區域、各領域和各部門,都存在有完成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重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發展要求的重點,在發展進程上,「十二五」剩餘時間和整個「十三五」時期就成為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能不能抓住機遇、戰勝各種困難與風險,這一時期將成為至關緊要的發展節點;在突出任務上,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反映了破解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深層次矛盾與風險的最為突出與最為現實的要求,能不能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實踐的全面發展,就成為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的症結性問題;在根本要求上,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我們黨,肩負著光榮而偉大的歷史使命,也面臨諸多挑戰和風險。這種挑戰和風險,有的來自國際,有的來自國內,但最根本的來自黨內。執政黨自身建設的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黨能否不辱使命、戰勝挑戰,帶領廣大群眾完成既定的目標。從這樣幾方面的意義上看,「四個全面」從目標要求、任務要求和實踐發展重點要求的統一上,對治國理政方略以予更為明確的展示。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0b1cad0102v7fa.html
⑷ 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改革要發展法治完善法治,法治為改革提供重要保障,對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⑸ 為什麼要在法治的引領下推進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兩者齊頭並進、相互促進,是發展的必然。法治既是改革的回目標,也是改答革的手段,還是堅持改革共識的底線。我們既要通過改革來完善法治,也要以法治來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在法治的引領下推進改革,在法治的框架內規范改革,才能確保各項改革事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真正做到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望採納,謝謝!)
⑹ 全面深化改革,正確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可以考慮從哪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專的,黨的十八屬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⑺ 請你寫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他們之間的關系
全面建成小來康社會、全源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
全面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常態注入強大動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常態保駕護航,為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重大戰略舉措。兩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順利實現。
⑻ 為什麼法治優先於改革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只有確保「改革列車」始終在法治「鋼軌」上穩步前行,才能讓改革成果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⑼ 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是什麼關系
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是:
1、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目標方向一致、相輔相成、並行不悖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四中全會決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戰略部署的姊妹篇。
2、 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創造條件。
3、 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推進,及時鞏固、發展改革成果,可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4、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致力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公正司法,讓改革中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必須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改革在良好的法治氛圍中推進。
⑽ 如何一擔當執法司法責任,正確把握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摘要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過程中,正確把握改革與法治的關系是很重要的一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與發展生產力,破除不合時宜的陳規舊制,推動經濟建設與社會文明的高質量發展。有時候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問題與現有法治體系框架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民生協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