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疫
❶ 《道德經》
出自老子《道德經》的最後一章,意思是:知「道」的人並不博聞多見,博聞多見的人並不知「道」。
意思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說:講道理,擺事實。
❷ 讀道德經有什麼好處
讀道德經的好處:
1、修身養性:當人遇到煩惱事,或者有什麼委屈想不通的時候,坐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下《道德經》,老子的智慧言語會讓人找到自我安慰的良葯。
2、全身放鬆,治病健身:有病的人,一身緊張,這里不疼那裡疼,難受得很。靜下來背誦《道德經》一段時間後,身體放鬆了,該疼的地方也不疼了,病慢慢就好了,身體自然健康了,紅光滿面,人越活越仙見。
3、增強記憶力:搞學習的學生(其他人也是這樣),有時候記憶力不夠用,數學公式背不得,外語單詞記不清。這樣的人如果堅持背誦《道德經》,思想一靜下來,大腦清醒了,記憶力就增強。
4、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為人處事很繁雜,天天要與人接觸,要人家做事,別人不聽話,就與別人爭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亂如麻,理不出頭緒。如果靜下來背誦《道德經》,心裡就明白了遇事要處下、不爭、順其自然。
5、鍛煉大腦:在反復讀《道德經》的過程中,有一天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著要背裡面的好句子,我就是這樣。年輕人也好,中老年人好,背《道德經》是很好的腦力運動,對提高記憶、防止老年痴呆症大有好處。
(2)道德經疫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❸ 什麼是道德經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7
❹ 道德經主要內容說什麼
《道德經》是道教中被注釋最多的一部經典,有道祖太上老君(即老子)應弟子尹喜之邀而撰寫的不朽著作,被尊為道教的聖典,為道教教理教義之宗本,全文約五千字,故又稱《老子五千文》。該經分上下兩篇,上篇講道,下篇講德,共81章,文筆簡潔,文理深奧,表達了道家深刻的哲理。
《道德經》不僅是道教思想的寶典,而且是人類文化歷史上的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以恢宏的氣勢,深邃的智慧,富有詩意語言,發天人宇宙精微之學,闡修身治國之理,倡人生真諦之奧,給人以無窮的思想啟迪。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尊道貴德」的道德規范;既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柔弱不爭」的修養准繩;既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氣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之道;既有「歸根復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的價值取向;既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觀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者去細細品味,才能開啟自己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說,《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
❺ 道德經的 核心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5)道德經疫擴展閱讀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經
❻ 道德經中的德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一文中提到「德」的有十二章。
一、「德」的涵義
「德」在《道德經》歸結為兩層含義:
(1)德者,得也,少則得。23章:「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德通得,得,少也,少則得,行得則與得同體。言隨其所行,故同而應之。
(2)從道就是德。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惟以虛無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
二、德之具體表現
既然得之於道的就是德,德一定是符合道的原則。那麼就可以由道的狀態以及運行規律來推論德的具體表現。老子在文中其實已經從侯王統治、戰爭、日常事務等方面對德的具體方面進行了描述。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對內靜養。
因為道對萬物不偏不彰,不炎不寒,一視同仁,所以能做到無欲,無欲便自然能靜,即通過去欲的方式達到靜養的目的。3章提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王弼: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矣。即不要有那些可以引起人們的私心、雜念,人們的心自然就靜下來了。在26章中提到:「重為輕根,靜為燥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45章中提到:「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在王弼看來,凡事有本末,清靜無為就可以保全物之真性,帶領天下走上正道。內里清凈自然不妄為,即清靜便能無為。
在第2章中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都是自足的,皆備智慧,聖人只需要順著物之本性適時的引導就好了,所以也不必貪功居位,只有不居功,功勞才能長久下去。另外知足也是去欲靜養的方式。
(2)對外虛空。
因為道體涵蓋萬物,是一個整全,像山谷一樣包容萬物。「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又像大海一樣能容納川流「辟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大海。」所以得於道之德也是虛空的。虛空就意味著對待事情沒有一些成見和定法,完全根據客觀現實,找出最佳方案處理事情。所以老子主張聖人要不自見,不自是,不自彰(24章)。不要自我炫耀,拋開我見,迎接真知。還要去甚,去奢,去泰。
(3)貴柔。
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即是道。這個過程是不斷適應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人心的過程,時時處處要求守柔的品質。所以老子在64章中指出:「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要順從自然規律去行事,不爭也是柔的體現。
三、道之用
道德經一書中有多處提到「道」的功用。14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無形無相者,是萬物之宗,雖然今古不同,時移俗易,道也一直發揮作用。萬物因道生長,在第57章中提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其實道體現為無為,道的功用更多是「無」在發揮功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便利,無才是用。在69章中提到:「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出兵打仗看不見他的行列,伸出無形的臂膀,真大起來,具有無敵的力量,這種無形的力量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無的功用。
四、為政、治國主張:無為而治
第80章中提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章遭到很多學者的批評,認為老子是個復古保守者,其實,我認為應該從老子所處的時代來看待小國寡民的價值。老子所處的社會是諸侯國間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田園荒蕪,盜賊四起的社會,給人民帶來無窮盡的災難。所以老子說: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小就小了,民少就少了吧,不要再互相侵犯了。老子希望通過教導侯王無為的方式來達到諸侯國之間相安無事的狀態,進而達到真正的天下太平。在老子看來,這也是天下大治的表現
❼ 《道德經》第一章
我的理解是:
無名:無可名狀,無法描述。
萬物之始:萬物生成的開始版。
萬物生成的開始自然無可權名狀,無法描述。
有名:可以名狀,可以描述。
萬物之母:生成萬物的母體。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奇點。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萬物生成開始之前,無可名狀,無法描述,直到生成萬物的母體形成,才可以名狀,可以描述。
道德經中有另一句話,比這好理解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兩句話組合起來理解就是,道,萬物之始,一,萬物之母,道,無名,一,有名。
這樣就好理解了。
❽ 道德經 解釋一章節
本問題是道德經的第七十七章,但還差第一句「天之道」。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點。低了就把抬高點。拉得過滿了就松點,拉得不足就再用點勁。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人類社會的規律卻不是這樣的,是減少不足的人去補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東西,以補足天下不足呢?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可能這樣做。因此,聖人就可以從中有所作為,而又不居功。聖人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德。
老子的時代已經存在著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老子只好假設聖人會去做好事,也不會顯能。
❾ 道德經的意義是什麼
古代思想家、先泰時代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經》,是一部哲學著作,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它所反映的認識論極具豐富的社會經驗。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尤為喜歡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觀、社會觀和人生觀,它教我認識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難用語言來表述,它並非人們平常所說的道。「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玄妙、深奧、高遠,空虛無形,但的確存在於廣漠的空間,它發揮的作用無窮無盡,永不枯竭,「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大道似水。」「一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江海能成為百川河流所匯聚的地方,是由於它處在低下的位置,故成百川之王。最普涌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老子以水喻「道」,使我們看到「道」的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知它乃大度包容,不棄涓流;它與世無爭,淡泊功利;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充塞於浩茫天地之間,可謂「大音若希」,「大象無形」,令人敬畏。
《道德經》勸人向善,導人守信。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是說善待別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別人就得到誠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講他本人,也是在提醒人們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會善待自己,信任自己。
老子還勸人拒絕世俗之喧囂,守護淡泊之美好。《道德經》中反復出現「朴」字,如「見素抱朴」、「復歸於朴」、「返樸歸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為純真、素樸、自然。「嬰兒」一詞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說。如:「復歸於嬰兒。」「一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一個純厚朴實、鎮定持心、內心世界豐富的人,應該以嬰孩般單純、無邪心境空明,寧靜,質朴,少私寡慾,不為功名利祿所困擾,不被寵幸、聲色所誘惑,超凡脫俗,不為物累,過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
《道德經》十二章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以聖人為目,故去彼取此。」繽紛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聖人但求填飽肚子而絕不追求聲色之娛,提出人應該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時下現代文明長足發展,但許多人心態扭曲,道德觀、價值觀嚴重傾斜。老子的教誨無異於一劑靈丹妙葯,有利於醫治人心浮躁、動盪不安,仍具現實教育意義。漫長的時間流逝了,而(道德經)橫跨歷史時空流傳至今,它教誨我們改變「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養心,謹慎,嚴肅,善事融和,曠達,灑脫,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張成業)
(資料來源:《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