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立法
⑴ "好人法"什麼時候實施
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被俗回稱為「好人法」答的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和法律專家,在他們看來,被視為中國「好人法」的正式實施,將從法律層面鼓勵更多人「路見危難,伸出援手」,同時對「英雄流血又流淚」說「No」。
從國外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情況看,也都有類似的『好人法』,旨在鼓勵見義勇為。立法的目的在於鼓勵見義勇為,保護熱心救助人,免除其後顧之憂,倡導和培育樂於助人的良好道德風尚,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⑵ 做好人的定義是什麼
做好人的定義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才能上算得上是一個好人呢?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好人很少,要做起來也確實很難,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是做到問心無愧,也巳經是很不錯的了。好人應該是心地善良,有同情心,樂於助人,樂善好施,不求回報,誠實守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⑶ 「好人法」落地冷漠應該不再有托辭了吧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正式實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該法第184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這也被俗稱為「好人法」。
事實上,「好人法」條款為善行立法,並非《民法總則》的「破冰」創舉。此前,在《侵權責任法》立法中,就已經明確:「為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如今,「好人法」終於落地生根,國家立法在持續「升級」中,傳遞出弘揚正氣、挽回善心的強烈訊號,回盪著時代的法治強音,也激勵更多人見義勇為、多做善行,讓冷漠不再有托辭。
之前沒有法,該伸手的同樣要伸手,何況現在有了好人法,更應該出手相幫的。
⑷ 怎麼做好人
1.好人需要善心 這是成為一個好人最基本的前提。一個沒有愛心的人很難去指望他會善待他人,他對於別人的「幫助」常常也是出於自私、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會夾雜著許多的險惡;而一個善良的人才可能會去諒解別人、幫助別人,這是良心所使然。或許這些美好的行為既是愛人,也是自愛。
2.好人需要智慧 常常都會有人「好心辦壞事」,這是缺乏智慧,缺乏辨別能力的原因,把壞事當成了好事,糊里糊塗地為之,結果只會一團糟。好人之所以難做,全是因為做的並非好事;聰明的人都會在之前就能辨別出事之好壞,然後決定為與不為。即使確實是一件好事,如果沒有經過足夠的思想准備,有時也會使事情變得難做,而有智慧的人則能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
3.好人需要勇氣 這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即使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常常因為面子問題,而沒有勇氣去諒解、去幫助、去善待。即使我們知道那是對的,那是好事,只因為放不下世俗而漠然視之。愛面子是中國人的通病,我們必須要勇敢地跨過這個坎。
4.好人需要熱忱 懶人也做不了多少的好事,況且難以積極,終會因為不作為而迷失方向,喪失動力。而熱情的人,態度樂觀、生活開朗,會對生活,對別人充滿愛心。
⑸ 佛教講為什麼做老實人,做好人,做善良簡單的人
阿彌陀佛
因為有因果報應,所以要做好人,止惡行善,至少做到五戒十善,孝順父母,奉事師長。
老實人就是修行佛法,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老法師---所以學佛,總而言之,古人講的,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學佛學什麼?學老實。念佛要老實念,你才能得一心不亂;參禪要老實參,你才能明心見性;研教要老實研,你才能大開圓解,老老實實。什麼叫老實?循規蹈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老實。
⑹ 為何說「好人法」仍需要完善
消除「好人」顧慮不會一蹴而就,但民法總則184條「好人法」對於人們見義勇為的勇氣,無疑是一個鼓勵。不過它也隱含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它經過一再修改後不包含「但書」(也就是針對例外和限制情況的規定),而是一刀切的直接規定,這在立法中並不常見。
「好人法」有待解答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更加體系化,它的出現首先是一次宣示,這是它最不能忽視的意義,它體現了法律對彌合社會道德和誠信秩序創傷的宣示和努力,是給「好人」的一劑「強心針」:緊急救助他人的行為是高尚的,應當受到鼓勵,而對見義勇為者進行訛詐是可恥的。
⑺ 好人法」怎麼產生的
近年來,我國社會的誠信道德和誠信秩序出現一些問題,引發了較大范圍的影響,其中亦有法律不當適用的因素。社會對善意救助者反遭誣陷議論不斷,甚至質疑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引導性。不少學者主張,應當對善意救助者從法律上、制度上給予更全面的保障,為處理這類案件提供理論支持和法律依據,彌合誠信道德和誠信秩序的社會創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以法治體現道德觀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必然要求,也將凝聚起強大價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
如今,「好人法」終於落地生根,國家立法在持續「升級」中,傳遞出弘揚正氣、挽回善心的強烈訊號,回盪著時代的法治強音,也激勵更多人見義勇為、多做善行,讓冷漠不再有托辭
⑻ 杭州為AED立法一事,將會對民眾產生什麼影響
杭州設置了好人條款,頒布實施了自動體外除顫器立法計劃,簡稱AED,它是社會公眾使用的緊急設備,使用的大多數都是搶救那些心臟比較容易驟停的患者。杭州是全國首個實施這個計劃的。很多人都怕一點,就是當患者因為有心臟驟停需要使用這個機器時,好心人如果給患者使用了這個,但是患者卻由於自身的身體狀況不足以承擔它帶來的後果,嚴重的導致立刻沒有了性命時,好心人可能會怕自己也受到影響。但是現在完全不用擔心了!救助人因為使用aed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結果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是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這樣避免了好心人受冤枉,給好心人撐腰!
不過杭州市實施這個計劃對很多人來講,還是十分有用處的,不僅能挽救許多患有心臟病的患者的生命,而且還讓大家了解當面臨心臟病患者的時候,要如何做,怎麼做。希望在以後許多大型的場合,要多配備這種機器。
⑼ 對於出台的「好人法」,你的觀點是什麼
由於民法總則尚未付諸施行,法律施行後其司法層面的反響難以准確預估。
從理論上分析,對因好意施救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受助人及其近親屬向施救人提起侵權損害賠償之訴,要求施救人賠償受助人所受損害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據具體案件情況,分析認定是否可以適用該條規定,對施救人給予免責。在施救人的救助行為確實符合本條規定的免責要件時,將依法獲得民事責任的豁免。
第184條的緊急救助行為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救助人的緊急救助行為是基於自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行為,而不是專業救助行為。
救助發生在緊急情勢之下,即受助人的人身健康等處於緊急情況需要獲得立即救助。
受助人所受損害與緊急救助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的發生是因緊急救助之前或之後的救助人行為造成的,則不能適用本條法律規定予以免責。
幫忙不添亂 呼喚更多人學習急救知識和技能
如何像專業人員一樣迅速判斷出倒地不起的人需要什麼幫助?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急診室主任楊艷敏:
第一時間對需要施救的人進行心臟按壓復甦是不需要猶豫的。
人一旦發生心臟驟停,通常10秒左右意識喪失,30秒呼吸停止,4分鍾後發生腦死亡,心臟按壓可以手動幫助被施救者恢復血液流動。即便被施救者並不是心臟驟停,心臟按壓的動作也不會對其造成損害。
若有路人能夠及時為患者進行必要的緊急救護,堅持等到專業的醫護人員趕到,將大大提高急危重患者救治率。
不少專業人員還提到,對心臟驟停患者,只做心肺復甦有時難以搶救過來,需要使用除顫儀,建議推廣在機場、體育場、地鐵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配備除顫儀。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勢。從之前培訓的情況看,公眾對急救知識有較強的學習熱情,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培訓普及。」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主任陳韻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