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或道德
Ⅰ 公民道德日是什麼節日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印發兩周年之際,精神文明建設內指導委員會容決定,從2003開始,將《綱要》印發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公民道德日)。
設立「公民道德宣傳日」,目的是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使公民道德建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Ⅱ 民族節日怎樣體現著我國的道德倫理
民族節日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倫內理道德等容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文化具有多樣性,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我國以法定假日的形式,重視民族節日,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且屬於整個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國以法定假日的形式,重視民族節日,是促進世界文化繁榮的需要。
確定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有利於民族文化的傳播。把民族節日確定為國家法定假日,可以通過假日活動,吸收更多其他民族和其他國家人的參與,從而傳播了民族文化,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繁榮。
Ⅲ 通過傳統節日怎樣弘揚中華美德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千百年來綿延不絕,歷久彌新。它以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形式,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的重要載體。
由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連接起來的中國傳統節日宛如一幅歷史文化長卷,充滿詩情畫意,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禮儀形式。幾千年來,通過「春節」或「過年」的各項活動、風俗和儀式,已深深地內化為中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如今,依然紅紅火火的中國年,規模如此巨大的節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因此,傳統節日所具有的倫理道德和審美內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人生意義。
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建設好傳統節日可以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民族認同、加強民族團結、維系國家統一、凝聚海內外華人。尊重自己的傳統節日是尊重和熱愛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現。現在許多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人都以尊重華人的春節作為尊重中華民族的禮節
Ⅳ 哪些紀念日,節日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重要的紀念日有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母親節,父情節,國慶節等等很多。
但是對於學校或回者學生來說可答以組織活動的有以下節日:
六一兒童節(組織兒童舉行唱歌,跳舞,游戲,並發獎品鼓勵)
植樹節(班級為單位去植樹造林,綠化環境)
世界地球日(舉行地球自然保護宣傳活動,播放人與自然視頻,呼籲保護地球,熱愛自然)
環境保護日(舉行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到社區撿垃圾,打掃衛生,宣傳環衛)
315打假日(到市區發傳單,宣傳假冒偽劣防範教育知識)
五四青年節(青年的節日,很適合在大學開展的活動,形勢可以多樣化)
教師節(給老師一些獎勵,精神的,物質的)
Ⅳ 從中國傳統節日中理解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傳統節日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因思想內涵而豐滿,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通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通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通過弘揚現代節日理念,使傳統節日成為提高公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家風民風,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的重要節點
Ⅵ 急求有關節日的作文
中國新年的傳統??節日的現代詮釋
鄉土情結和親情復雜的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在中國,離開鄉土情結,感情復雜,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用說,復雜的和基於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鄉土情結和親情,是國家的根本基礎,強大的精神粘合劑,中國國家超過了10億人的國家的凝聚力是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過去的7天里,中國各地乃至世界在繁華的都市,還是在一個偏遠的村莊,這個地方居住的中國人,在歡樂的新年。為了慶祝春節已成為一個共同的中心話題超過一個億的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為慶祝春節,各種消息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一定程度。可見,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中國人慶祝春節的重大。
的民俗學的角度,傳統節日是國家文化的載體,它濃縮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標志著一個國家的風格,突出一個民族的價值,體現了一個民族的追求。春節無疑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國的國家,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無論怎樣評價不能超過。歡樂大年還是說的過去的一些粗糙的中國農歷新年這一傳統節日的現代詮釋,並沒有意義的。
春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在中國古代,春節是我國最早的春節順序,基本上是同義的,春季開學後專指年初一。農業社會,物質生產的影響比天,「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它是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老舍先生被列在「北京的中國新年春節現象,並指出,他們已經和農業社會,說極點。飲食文化的中國農歷新年期間,根據農業產品社會是豐富多彩的娛樂文化的中國農歷新年期間,根據冬季休閑農業,農民為基礎的禮樂文化的中國新年期間,向上帝祈禱風調雨順,文化模式,使糧食大豐收。春節期間,幾乎所有的農業文化的典型表現。
廣泛的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觀念的總和,但是當人們使用這個詞的文化,更多的是精神的概念。農業文化的精神,從農業的概念。如果我們看一個小的農業實踐,就會發現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地理固定性。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居無定所;農業國家,如商業國家,由於利益驅動,沒有一絲線。在固定的土地耕作的年齡,一代又一代的農業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兩個非常明確的想法,非常懷舊非常重視親情對家鄉的土地。前者是一個鄉土後者感情的概念。在中國,無論時間的推移,無論社會變革,無論在政府的變化,無論人事代謝,鄉土和親情的概念已經演變成一個深刻的,復雜的,在進入中國人的骨髓,紮根。將近懷舊懦弱,不敢問來「,在節日期間,他們的親人,」古代詩歌,是這個復雜的體現。鄉土情結和親情復雜的歷史和社會文化而言,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在中國,離開鄉土情結,感情復雜,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用說,復雜的和基於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鄉土情結和親情,是國家的根本基礎,強大的精神粘合劑,中國國家超過了10億人的國家的凝聚力是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春節,傳統是這樣的意識。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不管天氣非常冷,筋疲力盡,不管距??離遠近,旅行勞頓,回家一起和鄉親,這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香蓮這個嗎?數以百萬計,甚至超過十億人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為晚上的節目是快樂的樂趣,在同一個笑,唱了中國??民族的大家庭,營造濃厚氛圍,這是不是最偉大的感情之一。 ?這種傳統文化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應該更快地推動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幾年前,已經有學者提出了「文化力」,並說,這個結果是一個理論界的熱烈討論。我相信,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春節可以說,「文化力」的證據。
難忘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說:傳統的的歷史惰輪力。好了,春節的一個傳統節日,它載入在傳統意義上的,和現代社會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經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事實上,幾十年來,中國的春節已經有很大的變化,祈求祖先崇拜儀式的意義已經大大削弱。但是不可否認,現代社會的中國新年,有一些負面因素。從經濟層面上,春節和經濟現象其實是一種非正常的經濟現象,這是違背市場經濟和現代??社會。因為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的生產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工業生產是依賴於市場的需求,而不是季節和季節變化。工業生產比農業生產更經常,更均衡,除了某些人,很少冷大熱,跌宕起伏的具體情況。農業經濟是一個忙閑不均的季節經濟,從農業社會以來,中國的新年,春節經濟,當然,是一個季節性開放的經濟被綁定到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和商業經營的障礙和影響力。春節前,從文化層面上的負載,這意味著,,雖然快遞香蓮復雜的是能夠提高的影響程度,凝聚人心,這是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但是,過分強調對祖國的眷戀,過分強調親情,在硬幣的另一面是可能忽視了現代社會的法律的硬性規定可能不符合法治的現代社會的利益。中國社會的「走後門」,「裙帶關系」,家庭之間的關系,「這樣的現象重復的,更深層次的含義,與傳統文化中過分強調人的親情理念深入人心不無關系。事實證明,春節也是在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在去年同期的高發病率。當然,我不認為當地的家庭和其他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法律制度的規則,是天生的,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你不能忽視他們的表達表現的巨大差異。
傳統往往是一個雙刃劍,它已經積累了在一個特定歷史階段形成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哲學和文化認同也可能阻礙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紮根,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春節雙刃劍,人們早已知道所有的中國人,但沿襲了傳統的現代社會,不適合在海關之間的不匹配產生的積極影響,人們感覺到的,但可能無法了解深刻的。如何有說服力的春節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消化春節,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春節,更多的現代意義和味道的時代,我們慶祝這個美麗祥和的春節可以停下來考慮的問題。今天,現代的眼光來解釋中國農歷新年的思想遺產,它的意義所在。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不斷開放,但很多人都覺得春節前,不再那麼有吸引力,年的味道越來越褪色。
著名民俗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你覺得的新年枯燥,肯定不是因為什麼材料缺乏,但恰恰是因為精神上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春節是最重要的,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中,最流行的節日,它包含了所有的文化現象,天文歷法,民間信仰,婚禮和葬禮,和生活必需品。現在,春節失去了許多它原有的文化內涵,所以我們覺得年無味的心理上的滿足感。
陶教授,社會的發展,人們顯著加快的生活節奏,豐富的文化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風格之前,這些確實是中國農歷新年的可能造成的影響,一些傳統的儀式不再適合現代社會誕生於農耕時代。當然,春節的一些習俗或儀式可能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它是一個民間更新的問題,但中國農歷新年的主題和精髓,永遠不會過時。
中秋節應該成為國家法定假日,盡快
今天是中秋節,人們邀請潘基文滿月的晚上,很多人表示他們心中的遺憾: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並不是一個法定假日。
為什麼在最近幾年中,中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增長,生活的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傳統節日,包括中國國家的歷史傳統,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呢?傳統與現代,這一下反對的概念和事物,人們賦予它新的含義和解釋。一個更現代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的流露,需求增加的內心世界,具有豐富的精神資源累積的歷史傳統,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復活再現。這一點上,中國的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也不例外。
80年前,英國哲學家羅素訪問中國,中國經過近兩年的研究,他說:「中國的民族是一個非常自由的精神,知道如何幸福的國家。他擔心,在中國,像西方的「現代」的合理性和效率的現代社會,不會放棄傳統的理想,善,美的追求。
今天,以反映「世紀智者說,很多年前,中國人應該思考:程Chuanhan」現代「的架構,滿足了傳統的自由和幸福,這是在現代社會中,中國人有一個更好的倫理和審美情感的保護和嚮往?
在這方面,這些中國傳統的節日,能夠發揮強大的心靈滋養。傳統節日的那些儀式,千百年來為中國民族喜愛,這本身就是一個內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包含了豐富的審美理想和道德追求。像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中國傳統社會的宗教意義,人類的安身立命,審美意識的情感培養倫理意義的崇敬之情,他的祖先,這些基本的個人與社會美德,大量散落在那些傳統的節日精神理想。
在成千上萬年的中國歷史,圍繞這些節日,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優美的詩篇和美麗的傳說也流行。這些傳說和文字,不是生硬的道德教條,而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生動的表達。美國外交官曾長期擔任部長期間向中國袁世凱在電力保羅·S·芮恩應用的參加拜孔儀式於1913年,是一個深情地寫道:「頒獎典禮給人最深刻的還是由於看的歌唱,音樂,以及人參加了儀式非常庄嚴的態度......我不由覺得,中國人並不想完全拋棄這些傳統,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愛好音樂的本能。「
應該看到這些圍繞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以及節日有道德和審美內涵,在今天的社會和生活的意義仍然是重要的。為什麼中國的「現代」了,更需要強調這些節日,他們應修訂為國家法定假日嗎?我們還要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傳統??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的閑暇時間,在現代市場經濟和官僚化的管理日益普及,社會生活實現規范化和明智的,傳統的節日,如相應的國家立法受到保護,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因為缺乏時間,以確保。因此,在立法的形式,中國五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並增加來自民間的節日國家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假期保護假期,讓人們有時間在這樣的節日在中國的歷史和傳統經驗,從各種節日儀式,並享受節日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這在今天是非常必要的。
Ⅶ 道教有哪些節日或習俗
道教主來要節日
三清源聖誕:冬至日元始天尊聖誕,夏至日靈寶天尊聖誕,二月十五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三元節:正月十五上元節,七元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五臘日:正月初一天臘,五月初五地臘,七月初七道德臘,十月初一民歲臘,十二月初八王侯臘
(道教據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創五臘日)
清明節:清明日
玉皇聖誕:正月初九
王母聖誕:七月十八
九皇會:九月初九
東岳大帝聖誕:三月二十八
文昌帝君聖誕:二月初三
真武大帝聖誕:三月初三
關聖帝君聖誕:五月十三
張天師誕辰:正月十五
許真君誕辰:正月二十八
呂純陽祖師誕辰:四月十四
王重陽祖師誕辰:十二月二十二
邱長春祖師誕辰:正月十九
Ⅷ 中國傳統節日哪些道德習俗值得推崇,哪些不好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其實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一個,因為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此為例證。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是描述元宵夜的情感經歷。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其中歐陽修的《生查子 元夕》體現了中國詩詞的高境界,中國傳統詩詞不講究華麗的辭藻,而注重意境,作為唐宋八大家中最有成就的著者,歐陽修這首詞文字淺顯但感情豐富,是我最喜歡的詞之一。
以下是痞子的品評,與我心有戚戚焉: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街道上會張懸著花燈,因此燈火輝煌,把夜晚照亮如同白晝,既繁華又熱鬧。因為這天是農歷十五月圓時刻,月亮特別明媚照人。趁著月亮剛升上柳梢頭,街道上正要開始熱鬧時,兩人相約到街上瞎逛。
柳在中國詩詞中,常常是愛情的象徵,因此"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兩句很含蓄的寫出了兩人的情意,以及相約時的愉悅。這是作者追憶去年元宵夜溫馨甜蜜的景象。
誰知道過了一年,兩人大概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各分西東。當作者又在元宵夜來到熱鬧的街市,看到月亮依舊明媚照人,燈火仍然滿街輝煌,但是穿梭擁擠的人群中,卻沒有去年相聚的人。作者在街道上看著燦爛奪目的七彩花燈,在熱鬧的氣氛中更覺得孤單和傷感。於是在不知不覺中,眼淚已沾滿並弄濕了衣袖,這個"滿"字把作者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而且整首詞並沒有說明兩人到底是什麼關系(難道是網友見面?或是兩情相閱的戀人約會?)也沒交代女主角為何離開(難道是網友的見光死?還是兩人性格不合吵嘴後女方負氣出走?)更給讀者想像的空間和無奈。
本詞借著兩年元宵夜的景物相同,但人事已有很大的改變,在今與昔、悲與歡的對比之下,抒發心中的情意和感嘆。意境讓人深受觸動。
就到這里吧,學生的表情已經毫無保留的告訴了我他們對中國節日的興趣正在不斷積蓄和膨脹,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的美就留給他們自己去尋找和體會吧,追尋的過程,不就是中國文化在他們心底沉澱的過程嗎?至於留在心底的烙印有多深刻和久遠,和這些對一個中國人意味著什麼,我想要等他們長大了才能真正體會到。
現在我心裡舒坦多了。並不是因為陰謀得逞,而是覺得終於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一點點微薄的貢獻。我這個並不具備叱吒風雲改變世界能力的小人物,,終於從身邊做起,將祖國的花朵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忽悠起來了!
於是這個聖誕節心情變的美麗。在大家准備過聖誕的前一天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比跟美國隊踢球,在決定勝負的最後時刻晃過對方門將直接帶球入門的感覺還痛快淋漓!
......然而,我其實只是在自己的國土向自己的同胞推崇自己的文化;就象比賽時球還在自己的半場,根本沒能給對手造成威脅,而對方卻早已將球踢進我們的門里了,我又何樂之有呢?原來剛才那決定勝負的時刻只是我的幻覺,比賽,真的還沒有結束;而我們正處於絕對的劣勢。
中國傳統文化真的是弱勢文化嗎?中華民族真的是弱勢民族嗎?
渴望我中華上國早日崛起,渴望做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
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lulu968313 | 2008-11-27 14:14:29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中國法定節日有:新年(1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春節(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全國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人大代表提出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
沒辦法,字數太多,無法顯示,只能這樣了。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沒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添加評論
評論讀取中...
請登錄後再發表評論!
取消
oushine | 2008-11-27 14:14:40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不錯 | 有0人認為這個回答沒有幫助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雲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歷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春節習俗>> 春節食俗>> 少數民族的春節>> 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各民族春節風俗>> 少數民族春節食俗>> 少數民族春節體育活動>>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這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元宵以糯米粉為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沿至當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節之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在農村,則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高蹺、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等。>>>
中和節在農歷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古時龍是神聖的象徵,所以就借龍來驅逐害蟲。明代曾流行熏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把元旦祭祀餘下的餅,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蟲兒。在農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再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現在的「龍須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還不動針線,據說是為了避免傷龍眼。也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現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清明掃墓祭祖 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歷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端午悼念愛國先人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認為,它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實現,又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當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自沉;江邊群眾得知,便紛紛駕舟打撈屈原屍體。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人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香袋錶示屈原的品德節操如馨謚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則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歷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中國大約是在梁武帝時(六世紀上半葉)始設「盂蘭盆齋」的。現在,設「盂蘭盆」的在民間少見,但放河燈的習俗卻仍在一些地區流傳下來。
中秋闔家團員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就用精製的糕餅祭奉月神;祭奉之後,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團圓歡聚。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重陽登高敬老 重陽節為農歷九月初九,是魏晉以後興起的節日。「重陽」、「重九」之名,肇於三國時代。主要有五種傳統習俗。一是登高,此時秋高氣爽、景色宜人,正是游歷的好季節,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於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驅秋蚊滅蟲害。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之時,觀賞千姿萬態的秋菊,喝幾盅菊花酒,也重陽節的樂事。四是食重陽糕。人們把糧食製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食之謂可步步高升。五是開展敬老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農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早先傳說這天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後來成為民間習俗,以示五穀豐登。
民間有這樣一首俗曲;「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贊,祝贊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過去民間祭灶的情景。這天由於特別熱鬧,有人甚至認為這是農歷新年的「綵排」,所以又稱過小年。現在盡管設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後賣的關東糖、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食品。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Ⅸ 傳統節日體現了核心價值觀什麼內容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具有增強凝聚力、樹立核心價值觀、加深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一到過節,舉國同慶、同祭,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傳統節日的價值就在於它彰顯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義、滋養民族精神、它是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
人們通過感受傳統節日所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能夠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這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傳統節日是美好人性的再現,是中華美德的縮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的精神遺產。同時,它又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標志著民族的認同感,成為維系中華民族融合與統一的重要紐帶,其傳統已經成為國家和民族鮮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徵。這些節日的存在,已經成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紐帶。
中華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審美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諧為美的社會倫理思想,強調人與人的和諧、家庭和諧、鄰里和睦到社會和諧的邏輯進程。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社會進步的渴望的文化價值觀。體現了中華民族朴實、熱情、開朗、健康的品質特徵,民族性情盡顯其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勞動、尊親敬祖、敬老敬賢、慎終追遠等傳統倫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