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東西

道德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3-20 13:21:46

A. 代表文明或道德的實體東西有哪些

道德和文明的實體體現就是我們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自身做起,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正如公益廣告里說的一樣,道德和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平時節約一滴水,少製造一點垃圾,隨手擦一擦公園里的長椅,撿一個綠地上的煙頭,幫一下無助的老人,都是文明與道德的體現。道德就是一盞燈,照亮每個人前行的道路;道德也是一把傘,能為每個人遮風擋雨;道德更是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溫暖著每名中華兒女的心。

B. 道德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啊

評判一個人行為的標准,是大家認可的東西

C. 道德這個東西,用於律己時,好過一切法律;用於律他時,壞過一切私刑請問這是啥意思

意思是不能道德綁架,不能以自己的道德標准去要求別人。你的道德對別人也許是不道德的,別人的道德對你也許是不道德的。

D. 誰跟我解釋下「道德「是什麽東西

道德便是公道與品德的簡稱!!大蓋意思是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方面、和所做的事沒有違背了一個原則__便是道德!如果一個沒有道德的人_:人人聞而辱之…所以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

E. 道德品質方面的表現是什麼

道德品質的主要特徵是道德品質是與道德行為統一的、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道德品質是通過道德行為整體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

道德品質注意事項

提高道德品質的水準,是後天環境教育和自我修養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自我修養是內因,後天環境教育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自覺地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

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首先就要自尊自重,要明確社會的道德准則與規范,明確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的職責與義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有了自我反思、自我陶冶、自我塑造的自覺性,才能不斷地對自己身上非道德的東西進行自我解剖、自我洗滌,從而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F. 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1、百德孝為首。對父母的孝敬,居所有道德中的首位,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敬,做其他事情也不會很好地去遵守道德規范的。
2、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人的立身基礎,沒有這一點,其它一切都無從談起。
3、知榮辱。知榮辱是做人基本道德的方向,人的修養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知道榮辱,知道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行為就有了方向。什麼是榮辱,在以後的具體道德標准中加以說明。
4、實事求是,客觀准確地反映事實,從事實中總結道理。
5、憑借自己的勞動來滿足自己的利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6、幸福地感知通過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把享受自己勞動獲取的利益視為幸福。
7、平和為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滿足,但不損害他人利益,尋求人與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8、守誠信。說話辦事都要講誠信,講誠信就是用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交往,說到做到,做不到不說,如果因為客觀的原因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要把真實的原因告訴對方,求得原諒,並負起相應的責任。
9、為人熱情,但要防範被他人傷害。人與人的交往,是以平等為前提的,如果在別人謀劃傷害你的同時,你還在熱情地與他交往,這就是愚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制止住他人的傷害行為,然後再與其交往,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10、處事為人要勇於負責任。負責任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人的社會性的表現,是要經過長期修養才能做到,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雖然如此,但是在需要的時候,人是必須要負起責任的。你得到了權力,獲得了利益或欠了他人利益,之後這必須要負起責任。例如:父母把你養育成人,你必須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你娶了妻生了子,必須負起家庭的責任;你與鄰居共用一個走廊,每天從鄰家門口路過,你就應當負起清掃走廊的責任;你的孩子傷了別人,你要負起給他人治傷與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你當上了公司的領導,你必須負起公司利潤和員工利益的責任。
11、與人交往不能自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必須是高度修養的結果。從人的天性來講,在與人的交往中,往往都是考慮自身的利益為多,但是這樣的結果就無法與他人交往,自私反而獲得不了利益,客觀使人懂得自私反而滿足不了自己的利益,社會要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必須考慮雙方的利益,不能自私,自私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大障礙。

G. 道德有哪些基本內容

(一來)價值:就是指真、善、美源等內容,這是道德中最高層次的內容,這也是評價人們意願和行為的最高標准。當然,這些價值都有相應的附屬理論的證明和支持。

(二)原則:這是僅次於價值的評價標准,它體現價值的內容,但又更具體化。比如為人應當誠實,這就是一個原則。人為什麼要誠實呢?從道德上說,因為這是善的、美的和正義的等。這一原則的正當性是在價值中得到證明的。

(三)規則:這是評價人們行為和內心活動的最直接的標准,它又是原則的具體化。比如,不要說謊,這是一個規則。人為什麼不要說謊呢?因為道德原則要求人們誠實,說謊是不誠實的。在這里規則延伸了原則。

(四)感覺和態度:這個層面已經直接與人們的內心活動以及行為相聯系,它是人們對道德價值、原則、規則的感性認識,或者說它是人們道德情感層面的東西。前面三個層次作為調整形式還可以說相對獨立於主體之外,而感覺和態度則是與主體聯系在一起的。

但是,這種感覺和態度又構成了道德體系的一個部分,因為沒有人們一定的道德情感,一定的道德價值、原則、規則就沒法在社會中存在。

H. 道德是個什麼東西

一直對道德保持著戒心。從各種食品的造假事件,到小悅悅事件等,均表明的道德的淪喪,於是社會上掀起一論又一輪呼喚道德的浪潮。以政府為主導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頒布,以及對道德楷模的宣揚,直至將雷鋒抬出來,更是從另一個層面體現了道德崩潰的嚴重性。而學界為了挽救業已滑落的道德,結合新儒學的興起,將道德推演到一個治國的高度。然而所有這一切的努力,面對市場經濟的逐利性,面對無所不在的權力,好比是打了個水漂,不知所蹤,並沒有阻礙道德的整體崩潰。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呢?我們不妨從哲學、人性、經濟、權力和法律等幾個角度加以解析。記得早前本人在《從自然看東西方哲學的不同》一文說過,東西文化的分水嶺體現在各自對自然汲取養分的不同上面。東方汲取的是自然中柔性的一面,而西方汲取的則是自然中規律性的一面。柔性的一面體現在文化上,表現為詩歌辭賦和山水畫,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就是道德,就是儒家所倡導的「禮」和「仁」。所有的這些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徵,那都是「心性」,而「心性」的東西有具有不可測量性,比如一首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欣賞標准,比如山水畫,排除基本的美感之外,到底好在哪裡?不同欣賞水平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恰恰在中國的哲學史上,國人將「心學」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極致,並通過日常加以貫徹。導致我們是非的標准,總是以道德來判別。相反西方講究的是實證,其哲學研究的主線是事物發展規律性的一面,到後期,發展為科學的興起。雖然我們在歷史上也可以找到西方科學發展的影子,但是人家形成的是主流,而我們則是個案。比如幾何學,我們雖然在很早就研究了勾股定理,但並沒有將其運用到繪畫上,可我們則很容易從達芬奇的繪畫中發現幾何圖形,就是這個道理。即便在西方的中世紀,幾何圖形都運用在宗教繪畫中,更不要說那些堅持科學的人,以其堅持真理的精神對抗宗教的統治了。這就是哲學所倡導的精神在具體生活中的體現。我並認為對柔性的研究於人的本身不是無益的,相反我們能夠安於一種祥和的生活,但是對於治理一個國家而言,則需要更多的理性,而理性是道德的不確定性所無法展示和測量的,能夠測量的恰恰是科學的實證精神。關於人性筆者曾經在《民主的曙光》一文的第一章有過較為詳細的論述。我以為人性無所謂善惡,善和惡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同時存在著。中國在基於從自然中汲取柔性一面的同時,主張的恰恰是對善的培育,妄圖以道德宣揚的善來遏制或覆蓋惡的本性,卻忽視了惡的破壞力遠遠大於善的建設作用。從大歷史來看,社會的發展均體現了善的光輝,否則社會便不會發展到現今的文明程度。但在某一個特點的歷史階段,防治惡的破壞必須作為主流的體現。或者說社會文明發展採取哪種方式來遏制惡的破壞,效果更好?我們不妨看看西方對待人性的態度。我以為西方因為「原罪」而構建了一套對待人性的體制,比如上帝因為不信任人類而與人類簽訂了「舊約」,後上帝派他的兒子耶穌又和人類的簽訂了「新約」。上帝和上帝的兒子為什麼對人類不信任?因為他看到了人性中的惡。「契約精神」的出現,恰恰是對人性中惡的遏制。所以西方崇尚法治,因為契約的出現,人與人之間可能缺少了如東方文明那樣的溫情,當然也少了諸多「走後門」的麻煩。但西方對契約的遵守,恰恰使人與人之間變得簡單和可度量性。西方將契約精神並沒有僅僅停留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而是經過發展上升到國家的角度,一方面以法律確定人的自身權利不受侵犯,從而保證了社會最為基本的面得以維持,另一方面則將國家置於在法治的框架內,從而保證了國家架構的穩定性。而我們的國家在歷史上卻一直糾結於是「德刑並重」還是「齊於刑」。對「刑」的理解局限於對人的殺筏,對道德和道統的維護,而沒有將「刑」體現在對人性的止惡上面。從皇權的時代判定是否「刑」的標准就可以看出來,除了基本的偷盜燒殺之外,更多的是對道德的維護,比如皇帝可以隨意的殺伐大臣,比如對節婦的崇尚和對奸婦沉塘的懲戒,都取決於是否維護統治和是否符合道統的要求,卻很少有對基本人性的法治關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以市場經濟建設開啟了資本的「潘多拉魔盒」,人性中對財貨貪婪的慾望被激活,惡也隨之而來。在這么一個社會轉換的時代,到底是以法治精神為引導,還是以道德呼籲為導向,顯得越發的重要。法律是以「刑」為主,對惡的鎮壓?還是以「契約」為主,確定和保障人性中對善的延續,照樣不可迴避。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契約精神,在市場生活中妄圖呼籲道德的回歸,從而放棄對金錢的追逐,顯然陷入了一個不可度量的尷尬境地。至於社會呼籲所謂的堅守道德底線,試問,道德底線在哪裡?惡的底線又在哪裡?即便你能夠清楚自己的道德底線,可你清楚別人的道德底線到底設定在哪裡嗎?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所謂的「道德底線」案例。如果治理方式沒有轉變,那麼我們還會看到一個又一個所謂底線被突破的案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所以道德根本就沒有底線,就像惡沒有底線一樣。所以,市場經濟需要的契約,而不是道德。由市場經濟引發的社會生活,需要的是法律的規范,而不是道德的指引。而政治架構導致權力運作的方式,是倡導道德建設的還是遵循科學的規律,這仍然是一個揮之不去的疑竇。那些竊取高位的所謂的領導者,一方面在呼籲道德,另一方面卻在干著不齒的勾當,言與行的嚴重對立,他們才是這個社會道德的罪魁禍首。公德不存,私德何立?而在這樣一個自上而下構建的政治框架內,妄圖恢復法治精神和建立完善的契約,我不抱任何希望。因為我所理解的法律的精髓,其法律必須建立在自下而上的政治架構上,在於各個利益群體之間的相互妥協和制約,在於確保人們私權的基礎上一種對善的引導和保障。而不是無視常識,為權力的傲慢無禮和縱橫霸道來保駕護航,為各種子法和制度所架空的一紙空文。我不知道政府是否有權制定法律,可我明明看見國務院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條例,還有部委的所謂規章。這種包括政府立法在內的所謂完備的法律體系,構成了我們的所謂的法治生活,它能夠彰顯契約精神嗎?而且還在他們利用手中的公權不斷地破壞之中,然後在那些打著新儒學幌子的專家鼓吹下,一起呼籲道德的回歸,真他媽的令人齒冷。最近,他們又包裝了幾個道德英雄,張麗莉和吳斌只是我們生活中普通的一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按照張麗莉和吳斌的職業習慣或者本能去做一些我們之間相互溫暖的事情,我們可以隨手關掉自來水龍頭,可以靜靜的在交通道口等紅綠燈,可以跳到河裡救人,而沒有想到是否要成為你所宣揚的英雄。可是那些手握權柄的人,你們能夠按照你們宣揚的道德,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不去行賄受賄,不去強拆,不去姦淫你們的下屬,你們行嗎?所以別跟我說道德,想當年孔老夫子都沒能挽救周禮的崩潰,沒能阻止諸侯的征戰,就現在這種言行背離的時代,還他媽的說什麼道德,開什麼玩笑。

I. 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在對待恐懼時,有三種選擇,魯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這種選擇就被認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兩種選擇就被認為是違反道德的,所以說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是,一隻燕子帶不來春天,一次良好選擇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還要多加一個限定,即養成習慣。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

(9)道德東西擴展閱讀:

一、道德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二、道德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

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
刑事訴訟法懷孕的婦女 發布:2025-01-23 21:55:06 瀏覽:249
新刑事訴訟法對公安工作的影響 發布:2025-01-23 21:41:10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