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煙草簡政放權

法治煙草簡政放權

發布時間: 2022-03-20 14:26:13

1. 簡政放權的意義及作用

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智慧和改革決心

作用:

1、「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

2、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

3、「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意義:

一、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更好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1、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內在要求。五簡政放權改革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增進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大作用。

2、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簡政放權改革是從理念到體制的深刻變革,是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是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3、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通過簡政放權改革,我國營商環境已得到明顯改善,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井噴式增長,新動能更好更快發展壯大。

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1、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

目的是通過改革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讓各類市場主體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2、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必然要求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從以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監督管理為主,政府集中力量管好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市場。

要尊重市場作用和企業主體地位,凡是市場機制可以有效調節的事項以及社會組織可以替代的事項,凡是公民法人在法律范圍內能夠自主決定的事項,原則上都不應設立行政許可,最大限度減少審批。

3、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一規律。要著力解決當前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體系,創新配置方式,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加快健全完善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

4、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政府管得過多,直接干預市場活動,就會抑制有效競爭,壓抑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滋生腐敗。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干預,退出那些沒有必要涉足的領域,交由市場進行更有效率的調節。

三、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要繼續圍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務,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四、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要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機會平等、權利平等、規則平等的市場環境,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和業務,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簡政放權做到「放而不亂」的方法

1、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要減少政府對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的過度干預,減少不必要的審批;

2、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原來政府包攬了大量的社會事務,現在要向社會下放權力,還權於民。這樣不僅能減輕政府負擔,還能培養公眾的責任意識;

3、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關系,下放權力,調動地方主動性,釋放地方活力,並讓地方政府的財力和責任相匹配;

4、理順政府部門內部間的關系,解決職能交叉、職權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

2. 結合十九屆四中全會談談如何推動煙草企業發展

1、結合工作實際來,認源真抓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切實加強法治煙草建設,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2、要深入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緊緊圍繞從嚴治黨,扎扎實實把四中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切實抓好當前工作中需要注意把握的問題,持之以恆抓好作風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積極做好思想輿論工作,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3、要進一步防範法律風險,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流程、規范運作、加強監管,進一步深化商業企業「三管一加強」工作,積極防範各類潛在的風險。

3. 如何積極構建風險防控體系 全面深化法治煙草建設

通過強化「七大意識」,全面深入推進法治煙草建設工作:

一是強化法治意識,提升版法治思維能力權;
二是強化程序意識,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強化規范意識,夯實法規基礎工作;
四是強化監督意識,深入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
五是強化創新意識,深入推進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六是強化風險意識,探索建立法律風險防控體系;
七是強化人才意識,加強法規機構和隊伍建設。

4.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簡政放權是什麼關系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推動簡政放權的直接關系。

《法治藍皮書》指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推動簡政放權的最直接要求,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法治藍皮書》提出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不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唯一考核指標。

行政審批事項不削減、不清理不行,但「行政審批事項最少」不是考核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敗的最優指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既要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的事項還給市場和社會,也要注意優化審批流程,降低辦事成本。

2、防止缺乏配套措施影響改革推進。

隨著行政審批事項自上而下進行層層取消、下放、轉移,大量事務會推向市場、社會乃至基層政府,但在法律修改遲緩、社會組織培育滯後、公眾依賴政府包打天下的慣性思維猶存、基層政府管理力量薄弱、政府監管手段落後、矛盾糾紛的司法救濟渠道還不暢等問題沒有有效解決的情況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很可能遭遇到阻力。

3、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怪圈,如何走出這個怪圈是決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藍皮書還指出,政府職能整合仍需加大力度。雖然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深化,不少部門進行了職能調整,但多頭管理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容易出現誰都管、誰都不管、誰都管不了的尷尬局面。如何實現政府職能的無縫銜接、高效運轉,仍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點問題。

5. 公務員,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如何理解簡政放權

公務員,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如何理解簡政放權
【熱點背景】
當今,我國政府對市場的管理比較混亂,經常會出現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情況。這不僅會對市場造成混亂,同時也給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所以政府只有採取系列創新性政策措施,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以更大決心和勇氣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最終推動中國經濟這艘巨輪更加穩健破浪前行。
【熱點題目】
為響應中央簡政放權的政策,多地政府紛紛出台了權力清單制度,你怎麼看?
【核心考點】
此題首先考察考生是否對簡政放權有充分認識。同時,針對簡政放權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答題要點】
1.為什麼要簡政放權。
2.簡政放權的積極意義。
3.簡政放權要怎麼放。
【參考答案】
權力清單制度旨在明晰政府責任,給權力劃定邊界,有利於約束行政權力、保障公民權利,有助於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
一直以來,政府權力並沒有清晰的界限,使得政府職能不斷擴張,本該由市場自發解決的問題,政府也伸出權力之手抓住不放,設定行政審批,導致權力濫用、權力尋租、權力腐敗等異化現象層出不窮,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政府職能履行不到位、行政效率低下、市場機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權力清單就是在此基礎上對政府權力的梳理,明確了政府權力的數量、規模和邊界,規定了政府行使每一項權力的依據、流程和時限。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工作流程,把行政權力納入法律的軌道公開運行,接受群眾監督。還可以為企業、公民依法辦事提供諸多便利、激發市場活力。
為保障權力清單的順利運行,我們必須採取多種措施為權力清單制度的推行創造條件。
一、保證權力清單的科學性。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首先要對現有政府部門權利進行全面的梳理、評估,再對照法律法規和市場要求列出科學的權力清單。做到該管的絕對不放,該放的絕對不管。走出行政權力「膨脹-壓縮-再膨脹」的怪圈。
二、保證權力清單的公開性。各級政府部門要採取多種宣傳方式,將權力清單宣傳到位,講解到位,保證群眾都能夠理解權力清單的內涵,知曉政府權力邊界,最大限度方便群眾辦事,同時為保證群眾的監督提供前提和便利條件。
三、建立透明的監督問責制度。建立清單後要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除人大有效行使對行政權力運作的監督職權外,也要重視社會群體的監督,應該擴大並暢通群眾的監督渠道,使政府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根據權力行使情況和公務員應當遵守的規則,細化量化違反權力清單的處罰辦法,起到警示作用。
只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再能讓簡政放權真正落實到位,才能讓中國這艘經濟巨輪再次騰飛。

6. 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是什麼意思

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是國務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加強憲法實施」的重要任務之一。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7. 煙草專賣一線員工在工作中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01-01

8. 簡政放權,企業和群眾得到哪些實惠

縱覽全球,不僅諸多國家行進在大刀闊斧地改革調整之路上,而且一些國際組織也處於擇機而動地改革調整計劃中.事實上,改革已成世界大潮、人心所向.放眼中國,深化改革更是到了最緊要關頭.因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紅利都源於改革開放這一根本動力,如果沒有後續改革的不斷跟進,紅利將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日益枯竭,原有的也可能喪失殆盡.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是深化改革成為不可逆轉、不可停步的一條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正道,二是對於興於改革、成於改革的我國來說,什麼都不要養成路徑依賴,但唯有改革促發展這條路徑,必須永遠依賴.因此,改革甚至應當是我們的總路徑、總依賴.那麼,今日中國深化改革的總開關和牛鼻子是什麼呢?四個字:簡政放權.因此,必須自上而下地做好簡政放權的頂層設計,既贏得改革時空主動權,又獲得人民群眾廣泛支持.
簡政放權:是什麼和為什麼
如果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那麼簡政放權就是這個核心的核心.而且,簡政放權應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關鍵.從字面上理解,簡政放權就是指精簡政府機構及人員、下放權力於社會和市場.
第一個問題,簡什麼政、放什麼權?說白了,就是政府必須精簡機構部門、下放由此派生出來的巨大權力.一般而言,機構和權力是相互孽生的,機構派生助長權力、權力做實擴張機構.這就意味著,雖然一方面,簡政放權必須雙管齊下,否則缺一而不可為繼.但是另一方面,機構為外在形式、權力才是實質內容,因而放權比簡政更重要、也更困難.唯有放權,才能做到「皮存毛附焉」.關於權力,有兩句傳播極廣的話,「官僚主義有自我膨脹的天性」和「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其含義十分深刻.有兩點必須強調,一是說明權力的自我約束是十分困難的,二是說明唯其困難更需迎難而上.因此,權力之道,一是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二是放回社會手掌中.具體來說,所謂放權就是減少對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的佔有權、控制權、審批權、決策權和分配權等,把相關的權力及其利益放還給企業、社會和市場.只作下述一個假設,就足見其意義之巨.如果真的放權到政府「無租被尋」的話,還會發生權力尋租腐敗嗎?理論上說,不會發生.可見,現在一些企業之所以熱衷「傍政府」、「搞定政府」,個中玄機無非就是沖著政府權力而已.反過來,那些拚命攬權不放的,遲早是自掘墳墓、葬身在權力這把雙刃利劍之下.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簡政放權?一句話,為了更高效且更公平地配置資源,而這是由經濟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經濟學,簡單說就是研究有限資源如何有效配置的一門科學.從斯密的市場「看不見的手」到凱恩斯的政府「看得見的手」,人類調節經濟或者配置資源就有了兩個可供選擇的手段.但也恰恰是可以有選擇惹的禍,市場和政府往往容易掐架,而且往往是政府占上風.政府稍占上風也可能無大礙,但是政府一旦無節制地干預市場經濟,陷入無窮無盡、紛繁復雜、千變萬化的管理決策漩渦後,勢必瞎指揮、亂操控、窮折騰,無疑會給經濟生活的健康運行帶來極大危害,甚至讓整個國民經濟「攤上大事」.中外歷史上及現實中這方面的無數經驗教訓無不極其深刻慘痛地警示著這樣一條真理:唯有簡政並放權,才有生機與活力.
回顧這些年來的改革歷程,圍繞簡政放權這個中心,取得的成就無比巨大也有目共睹,但是和人民的更高期待相比,和深化改革還有更大的潛力與餘地待挖掘相比,和完全可以通過放權以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來極大地減少權力尋租、從而更好更有效地反腐甚至達到杜絕腐敗的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換個角度看,差距就是潛力、機遇與希望,因此簡政放權大有可為.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要自己革自己的命時困難無以復加.
因此,真要在簡政放權上有實質性作為,就必須自頂層設計而為之,才會勢如破竹、功到自然成.而我們現在常講頂層設計,那麼,到底什麼是頂層設計呢?最簡單地說,就是自上而下、高屋建瓴進行的富有源頭性、全局性、治本性和前瞻性的總體改革發展規劃.
頂層設計第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雖然說,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動靈魂更難,但是這絕對不是說不要觸動靈魂或者更新觀念,而是極言當前利益固化程度之冥頑.恩格斯曾說:「思維是世界花園中最美麗的一朵鮮花」.具體指,思維決定觀念,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可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簡政放權的頂層設計中同樣具有源頭性的特徵與地位,必須作為首選與第一步.
首先,必須鼓足勇氣.就是說,在思想觀念方面,要有自我改革、自我舍棄、自我加壓的勇氣.雖還說不上是壯士斷臂、自剪羽翼,但所需要的勇氣應該毫不亞於前者.當前,因政府公權不當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持續高發多發,觸點很多、燃點較低.如果缺乏規范行政、約束公權等簡政放權的真心誠意,思想的懶惰麻痹必然導致個別公權行動的放肆妄為,一旦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公權使用的事實性過失行為,就很容易激化矛盾,甚至爆發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因而,無論是出於天下為公為民的內省自願,還是出於時代潮流所迫的倒逼無奈,都是激發起簡政放權勇氣的合理源泉,從而激發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更大勇氣.
其次,必須善用智慧.如果有一個最簡單的詞可以概括我們黨的智慧,那就非「與時俱進」莫屬.這一智慧結晶同樣適用於簡政放權.如果時代已經呼喚簡政放權,卻繼續抱殘守缺、循規蹈矩、逆勢而為,即為不智.所以,如果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勇氣智慧的話,那麼,知其無可為而堅決不為之更是一種勇氣智慧,一種被稱之為捨得和放棄的「急轉彎」式勇氣智慧.在對待權力上,無疑更需要因時制宜、與時俱進而放權的大智慧.
再者,必須領導帶頭.有這樣兩句話印證這個觀點,一句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另一句是改革開放初期流行的「老大難、老大難,老大來管就不難」.意思都很明確,只要領導動之於心、痛下決心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簡政放權就一定會「步步為贏」.
因此說,頂層設計的第一條應該就是把勇於自我改革、放權讓利於社會作為思想認識的基點和具體實踐的出發點.
頂層設計的第二步:科學定位、轉變職能
思想認識一旦能夠統一到願意自覺減少政府的資源權和干預權,應該說,就有了付之行動的一個重要基礎.但是光說而不練是不行的.因此,頂層設計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科學合理地界定政府職能.這實際上也是我們一直在說、一直在做的事情,即轉變政府職能.
從理論來說,政府職能定位問題實質上就是政府和市場孰輕孰重、孰強孰弱的問題,而這已經成了人們治理經濟的永恆性課題.這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其關鍵就在於如何把握好一個「度」.一般地,從微觀角度來說,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由一個個分散主體決策的經濟行為,只有「看不見的手」反而能加以自動調節;從宏觀角度來說,市場由於其分散性與復雜性所決定,個體難以或者甚至無法自動從總量即宏觀的角度予以調節,這就決定必須動用「看得見的手」,即政府幹預.正是這兩手的適度運用,微觀層面的資源配置不僅高效而且簡約,宏觀層面的資源配置得以公平與均衡.問題在於,政府之手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插手到微觀層面,而違背其存在的初衷,從而添亂.而市場之手又總是會如脫韁的野馬毫無駕馭,無限放任的結果就是供求失衡,從而引發經濟危機.因此,只有科學合理地界定政府與市場各自的職能邊界,特別是明確政府職能,才能相安無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歷史來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就十分注意研究解決政府職能定位的問題,特別是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問題.回顧一段經典歷史文獻中的真知灼見是非常有價值的.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針對過去及當時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的問題,已經十分深刻而鮮明地指出「沒有觸及賦予企業自主權這個要害問題,也就不能跳出原有的框框.」進而強調「按照政企職責分開、簡政放權的原則進行改革,是搞活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迫切需要.」並為此在緊接著的闡述中具體規定了政府機構管理經濟的主要職能.說實話,我們既應為此而自豪,因為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們就已經認識到、提出來、並付之行動了;我們又應為此而慚愧,因為同樣將近三十年過去了,雖不能說完全沒有破題或者進步,但至少問題依然存在、個別甚至十分頑固.
從現實來說,我們黨對政府職能定位問題的理論探索和具體實踐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我們今後還將不斷探索完善下去.同時,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對於政府職能定位也已形成相對一致的共識.黨的十八大報告就對政府職能作了十分精闢的最新概括,即「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禁讓人拍案叫好!再一細想,更覺確實如此.如果政府能幹好這三條,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好長期困擾我們的政府職能「越位、缺位和錯位」等問題,而且已經相當不容易.因此,政府何苦再攬那些干不好、幹了也費力不討好的事呢?果如此,人民有福、國家有福、政府自身亦有福.
頂層設計的第三步:建章立制、依法行政
對於簡政放權,頂層設計有了思想觀念的認識到位,以及政府職能的切實轉變這兩步之後還是不夠的.因為相對於迷戀權力、戀棧職位等容易作祟的思想來說,僅依靠提高思想覺悟仍不夠牢靠;同樣,相對於搞不清楚什麼時候政府職能就走了回頭路的「怪圈」來說,僅依靠一時轉變也是不會長久的.
很自然地,第三步就是如何在做實方面加以深究.應該說,沒有比把對簡政放權形成的一切理論認識和實踐做法訴諸法律法規、以立法形式加以確定下來更穩妥、更權威、更長久的了.因為,唯有法律制度、白紙黑字才是最為可靠的.而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稱市場經濟為法治經濟的最為根本的原因,正所謂有法可循、依法辦事.
從現實意義上講,簡政放權有關的不管是思想出發點、良好的意願,還是機構的設置、職能的設定、權力的劃分、責任的履行等,都立法明確下來.一句話,把簡政放權頂層設計有關的黨的意志和路線方針政策等統統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確,使之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一方面可以凡事做到師出有名,所謂名正則言順;另一方面可以凡事做到從心所欲但不逾矩,所謂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惟其如此,頂層設計的良好願望才能化為現實,才能確保一切黨政機關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才能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從實踐操作上講,就是必須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具體對於簡政放權而言,在內容上,簡什麼政、放什麼權,要立法;在時間上,什麼時候簡政放權,簡政放權到什麼時候,要立法;在保障上,簡政放權後賦予了企業、社會和市場的權利又怎樣保證落到實處,也要立法.只有以法律為依據,以法律為約束,以法律為監督從而把簡政放權納入法制化軌道,使之形成法治化網路,才能最終杜絕所謂的「二政府」、「影子行政」、「附加職能」等等現象.
從今後發展上講,將傳統的政策扶持為主的經濟治理模式轉變為法治制度為主的新經濟治理模式.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在資源配置上,還是在監督管理上,都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經濟法治體系,強調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加強經濟領域的立法工作,以立法來減少政府幹預特別要規避政策可能產生的隨意性,從而使中國經濟治理適用規范性、預期性、透明性更強的法治方式.
頂層設計的第四步:講求方法、穩步推進
上述三步,思想認識的轉彎、政府職能的轉變、行政方式的轉型,單純從實現簡政放權目標來說,是完備的.但是,簡政放權作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關鍵方面,考慮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固有格局的慣性阻力和盡量減少損失動盪的試錯等因素,最後必須在方式方法步驟等方面注意採取先行先試、逐步推廣的穩健型模式.
古今中外改革史都表明,改革能否最終成功的一個關鍵變數就是看是否注意方式方法.從成功的改革事例及其經驗來說,無論是商鞅變法、羅斯福新政,還是我國波瀾壯闊、奔流不息的改革開放.從大的方面看,其成功當然是順應歷史潮流、符合客觀實際、抓住問題關鍵、勇於開拓創新、把握發展機遇等根本原因所造就.但確實在方式方法上也都具有「啟發說服、反復比較、理論支撐、輿論造勢、廣泛宣傳、鼓勵探索、寬容失誤、局部試點、典型引導、經驗總結、逐步推廣、及時反饋、修正完善」等內容與特點.而從失敗的改革事例及其經驗來說,無論是王安石變法、俄羅斯「休克療法」,還是現如今由「阿拉伯之春」演變為「阿拉伯動盪之秋」的亂局,除了大的方面有重大失誤以外,在方式方法上也犯了「紙上談兵、強行實施、禁錮異見、打擊異己、強求一致、急躁冒進、急於求成、甚至一意孤行」等嚴重錯誤.歷史反復昭示,方式方法不可謂不重要、不可不講求.正所謂「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過於激進也不行」,一切盡在多做少說之中.
為此,在大原則、大方向確定的前提下,具體路線圖反而應該是遵循由簡入繁、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的「讓利→放權→簡政」的過程.先從政府讓利開始,比如降低企業稅負、控制通貨膨脹、增加居民收入等等;再把已經因為讓利出來的相應權力在觸動較小的情況下、比較易於接受而順理成章地返還給市場與社會並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下來;而後,權力一旦還給了社會,與之相應的機構及人員也就會比較自然並心悅誠服地逐步隨之精簡.這種兼顧各方、考慮承受、有理有序、減少震盪的方式方法就會使我們的簡政放權不斷迎來廣闊天地而不是阻力重重、困難重重,從而最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簡政放權之路.
最後,還是引用上面已經提到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的一句話作為簡政放權頂層設計的指針,「改革的進行,只應該促進而絕不能損害社會的安定、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國家財力的增強」,此言適用於今天,乃至於今後.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
刑事訴訟法懷孕的婦女 發布:2025-01-23 21:55:06 瀏覽:249
新刑事訴訟法對公安工作的影響 發布:2025-01-23 21:41:10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