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安樂死立法的必要性

安樂死立法的必要性

發布時間: 2022-03-20 21:21:10

❶ 辯論賽: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

我認為,安樂死不應該合法化,從實施安樂死的具體操作來看,安樂死實施不具有可行性,安樂死其自身具有非常大的不合理性。而且,於社會而言,安樂死不是幫助病患解除痛苦的唯一途徑,相比於安樂死,臨終關懷或許才是給生命以尊嚴更好的途徑。


1,安樂死在中國合法化將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首先,對於身患絕症的病人,如果允許幫助其選擇死亡,那麼就有可能改變或減少社會成員對病人生存願望的支持。人們對於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病人的第一感觸將不再是:「你要堅強,勇敢地活下去!」而會漸漸變成:「你都病成這樣了,還是安樂死了算了。」安樂死的合法化會使已經病弱不堪的弱勢群體處於一種「應該提出實施安樂死申請的」暗示之中。


2,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不高,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更是參差不齊,惠及民生大眾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尚未建立,缺乏完善的醫療救護和基本的法治保障。安樂死的定義中的無法救治的標准也因這一狀況而無法准確判定,公民自願摒棄生命權利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摻雜著許多無奈的其他原因,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權利自主。除此之外,民眾中大多數對於安樂死認知模糊。


3,「安樂死」剝奪了患者的生命,是對神聖法律的蔑視與踐踏,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在道德上「安樂死」是對社會公德與文明的玷污與敗壞,特別是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它違背了職業道德和人道主義精神,充其量不過是虛偽的人道主義。

一個敏感而有尊嚴的人,會解讀周圍的信息。如果他感到自己已經被放棄了,肉體痛苦再加上精神痛苦,將是完全無法忍受的。如果這時候他提出安樂死,那意味著,他要求的不是安樂,而是他不希望再跟這個世界有任何聯系了。這樣的安樂死,是社會悲劇。

但是,「安樂死」這一社會問題正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出現的。然而安樂死畢竟是一個涉及到醫學、倫理、道德、法律、社會學、哲學等諸多領域的復雜的綜合性社會問題。實施安樂死有三個條件:

1,醫生必須確認病人正在經受著「難以忍受的持續痛苦」,且當代醫療手段根本無法解除這種痛苦;

2,醫生必須採取過一切可能的治療方法,但均宣告無效;

3,醫生必須向患者本人求證其自願實施安樂死,而不得有任何脅迫及威逼的情況發生。

❷ 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呢拜託各位大神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史中,人類對死亡的觀念在不斷地發展演變著。從最初盲目畏懼死亡發展到消極平靜地接受死亡,最後發展到積極主動地規范死亡,人類對死亡這一自然法則的心理軌跡,反映了人類對生命價值理解的升華和對生命保護力度的加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是否接受死亡,而是如何接受。「安樂死」這一社會問題正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出現的。然而安樂死畢竟是一個涉及到醫學、倫理、道德、法律、社會學、哲學等諸多領域的復雜的綜合性社會問題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痛苦的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 在我國對安樂死的定義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 20世紀30年代起,西方國家就有人要求在法律上允許安樂死,由此引發了應否合法化的大論戰。 荷蘭是對安樂死實行合法化的先行國家,在荷蘭每年有4000人死於所謂「合法化死亡」。但是現在有許多老年人擔心他們在醫院會被醫生「殺死」. 荷蘭法律規定,實施安樂死有3個前提條件:醫生必須首先確認病人正在經受著「難以忍受的持續痛苦」,且當代醫療手段根本無法解除這種痛苦;醫生必須採取過一切可能的治療方法,但均宣告無效;醫生必須向患者本人求證其自願實施安樂死,而不得有任何脅迫及威逼的情況發生。只有在這3個前提均滿足時,安樂死才算合法。但是,據從醫27年之久的凡·沙朗醫生估計,目前荷蘭仍至少有一半醫生秘密為病人實施安樂死。他分析說,由於報告病例的手續太過繁瑣,一些醫生寧願違規操作,在不滿足法定前提的情況下為病人實施安樂死。 不少反對者稱,即使能滿足法律規定的上述3個條件,考慮到重症患者的神智往往並不清醒,他們的親屬可能會出於減輕病人痛苦的角度,催促醫生實施安樂死,結果一些完全有可能被救治的病人因此而「非意願死亡」。另外,醫生也可能給未能救活病人找到「合法解釋」。他們還稱,按照現有法律,只要現行技術無力回天,醫生就可以勸說病人放棄治療、自動「走上絕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使醫療技術發展停滯不前。正如一位反對者所言:「殺死一個生命並不等於治療。」 法理:公民有權選擇死亡的方式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徐景和認為,《憲法》規定公民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是有特定含義的。公民個人有權選擇生存的方式,在特定條件下也有權選擇死亡的方式。「安樂死」是一種在特殊情況下,在不違背國家、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情況下所採取的一種對生命的特殊處分方式,這種處分是有嚴格的條件與程序的。現在歐洲一些國家所實行的「安樂死」立法都是在傳統道德與現代法律之間所作的選擇。因此,認為「安樂死」有背憲法,缺乏基本的構成要件。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博士宋功德提出,憲法雖然規定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但是,從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看,做到這點有點不現實。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說明了這一點。也有專家認為:憲法這一條款,僅僅體現了國家有幫助公民延續生命的責任,但這一點既不意味著國家可以強制公民延續自己的生命,也不意味著國家不能幫助公民結束自己的生命. 倫理:「安樂死」有悖生存權利 從倫理方面講,公民在遭遇非常的不可逆的身體疾病痛苦,自願要求結束自己生命的條件下實施「安樂死」,本身也是合乎道德的。宋功德認為,在這方面法律應該體現人性化。但是,「安樂死」沒有被確認事出有因。首先,在現有的法律條件下,「安樂死」可能引致「故意殺人」。患者自殺不會影響別人,但是,如果他本人想結束生命,醫護人員及家屬協助滿足其請求,在《刑法》中是「幫助自殺」行為,涉嫌故意殺人罪。其二,「安樂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確認下來,可能會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剝奪他人的生命。另外,在人類對疾病的認識還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未經法律許可而結束他人生命,有悖於生存權利的道德准則。 反對安樂死合法化的人士則認為,安樂死是違反生老病死自然規律的反自然行為,削弱了人類戰勝災難的力量和勇氣。同時,確定患者是否真正願意安樂死很困難,安樂死有被濫用的危險。 我國一些學者在承認安樂死的人道性、正義性的同時,提出我國的社會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道德素質、人道意識水平尚不足以為安樂死提供社會倫理保障;醫療衛生與福利保障體系不足以為安樂死提供可*的社會保障;醫界從業人員的道德狀況不足以為實施安樂死提供醫療救治上的技術保障;我國的整體社會法制狀況不足以為安樂死的正確與適當適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因而,安樂死不應該合法化。 ·《人身權法論》作者楊立新:安樂死是變相侵害生命權 : 非法剝奪一個人生命的行為,在侵害個人生命權的同時也侵犯社會秩序與國家利益,是對整個社會和國家的挑戰。故此,應由公法憑藉國家強制力對侵害生命權的行為作出處罰,以一體保護個人、社會、國家三者的利益 網友:安樂死是虛偽的人道主義 : 「安樂死」剝奪了患者的生命,是對神聖法律的蔑視與踐踏,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在道德上「安樂死」是對社會公德與文明的玷污與敗壞,特別是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它違背了職業道德和人道主義精神,充其量不過是虛偽的人道主義。 網路寫手:安樂死是一場社會悲劇 : 一個敏感而有尊嚴的人,會解讀周圍的信息。如果他感到自己已經被放棄了,肉體痛苦再加上精神痛苦,將是完全無法忍受的。如果這時候他提出安樂死,那意味著,他要求的不是安樂,而是:他不希望再跟這個世界有任何聯系了。這樣的安樂死,是社會悲劇。

❸ 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

安樂死,本身就是對於無法救治的病人,讓病人沒有痛苦的死去,安樂死其實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在我國病人由於無法救治,在病人和家屬的共同的要求下,用人道主義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大多數人都是覺得,人生來就是神賦予的權利,所以他人無法決定別人的生死。那麼安樂死到底應不應該合法化呢?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倫理問題,中國的傳統文化:百善孝為先「等傳統觀念一直在中國人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安樂死適用對象往往一般是長輩如父母等,這樣先不說子女願不願意,就是親戚朋友都是大力反對的,這顯然還是和傳統孝文化嚴重違背。總的來說,安樂死合法化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❹ 談談對安樂死的看法

1,首先明確回答你安樂死是一種文明的死亡狀態,安樂死的立法是必然的。我國已經就醫學界、倫理學界、法學界、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為安樂死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進行探討了。
2,安樂死與道德沒有沖突,我國從立法原則上來看已經越來越傾向於人權重要性。實施安樂死是為了將死亡過程文明化、科學化。他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瀕死者在死亡過程中減輕或消除死亡痛苦。安樂死對象應該是醫學上無法挽救且存在痛苦、自願要求解除痛苦的瀕死者。安樂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瀕死者的生命質量和尊嚴的尊重
他必須是要求者本人意識清醒狀態下作出的決定或真誠委託。其他象醫生,家屬和監護人的建議和要求都是無效的。所以說安樂死是瀕死者自己真實意思的表現,是尊重他人權的體現,任何不屬瀕死者的人都不允許申請安樂死的。我聊天室曾經也為安樂死這個話題討論過兩次,眾說紛紜。我的主張就是在尊重當事人人權和實際客觀事實存在的情況下,安樂死是不違背道德的。

❺ 有關是否應當將安樂死合法化的辯論賽

辯詞可以寫觀點以及做法。

大家好,我代表的正方觀點,我認為應當將安樂死合法化,一下是我的辯詞。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發展史中,人類對死亡的觀念在不斷地發展演變著。從最初盲目畏懼死亡發展消極平靜地接受死亡,最後發展到積極主動地規范死亡,人類對死亡這一自然法則的心理軌跡,反映了人類對生命價值理解的升華和對生命保護力度的加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是否接受死亡,而是如何接受。「安樂死」這一社會問題正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出現的。然而安樂死畢竟是一個涉及到醫學、倫理、道德、法律、社會學、哲學等諸多領域的復雜的綜合性社會問題。從它一出現,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議。

這場爭議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已進入了我國並日益引起社會關注。安樂死問題在我國作為一個新生的社會問題,其本身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妥善解決,才能推動其合法化。本文以此為宗旨,對安樂死的實質、安樂死的立法理由及立法步聚、內容進行論述,以期促進安樂死在我國早日立法。

一、安樂死問題的實質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Euthanasia,其原意為「沒有痛苦的死亡」。而安樂死的現代含義則是指「對於現代醫學條件下無可挽救其生命的瀕死病人,醫生在患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真誠委託的前提下,為減少病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痛苦而採取適當措施,提前結束病人生命的行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個觀點:第一,安樂死是一種死亡狀態,不是死亡原因,故它不能與自然病亡、病理死亡和意外死亡這三種死亡原因並列為第四種獨立的死亡原因;第二,安樂死的對象是當代醫學上無可挽救其生命的痛苦的瀕死者;第三,安樂死是人工控制的死亡狀態,其目的重在使病人「安樂」,不在使病人「死亡」。

二、安樂死在中國合法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1、 國際安樂死運動的不斷壯大 安樂死作為一種零星的社會現象古已有之,但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被提出和研究,卻是在進入現代社會,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才開始的。並在以後的歲月中愈演愈烈,發展成為一項新的人權運動-安樂死運動。

從20世紀30年代起,西方國家就有人開始要求在法律上允許安樂死,並由此引發了安樂死應否合法化的大論戰。從30年代到50年代,盡管英國、美國、瑞典等一些國家有人發起成立了「自願安樂死協會」或向國會提出允許安樂死的議案。

2、 我國對生命保護法律體系欠佳的現實

法律作為一種規范社會的工具,是應社會的要求產生的。就死亡過程而言,只要社會提出了明確要求,則法律就應該認真對待,尊重社會的要求。而安樂死之所以在我國作為一個問題出現,就在於它已成為社會需求的強烈表現。

但是,出於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對其進行規范,從而導致了對生命保護的不力。盡管在目前司法實踐中將安樂死作為犯罪來處理,以此防止因實施安樂死而導致的各種弊端。但是這種「一桿打死」的做法並不符合社會要求,從而也不能使人們自覺遵守,而只是導致人們對其規避。

總之,我國目前有關安樂死的規范還很混亂。筆者在此撰文的宗旨在於呼籲盡快立法。這樣才能使其從目前的無序狀態走向有序,從而既有利於個人也有利於社會。

❻ 是否應該立法允許安樂死,人們有沒有選擇結束生命的權利

關於安樂死這個概念,目前依舊是人們爭議最大的點,畢竟人類最基本的權利就是生命權。但目前國家是沒有設立允許安樂死相關法律,主要是關於安樂死目前爭議還很大,若是存在有疏漏,建立法律,容易讓某些犯罪團伙們乘機鑽洞,最後成為殺害人們性命的一個工具,這是在我國依舊沒有選擇安樂死的一個原因。

安樂死在我國是禁止的,主要是管理存在很大困難,但在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家立法允許安樂死,至於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等國家允許“被動”安樂死,只准終止為延續個人生命而治療的做法。 關於生命,每個人爭議不一樣,法律遲遲不下,主要是存在很大管理漏洞。你們覺得呢?

❼ 腦死亡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來講,腦死亡判斷標准相對於心肺死亡

更加科學.現代的醫學理論和實踐證明,以傳統的心臟停跳,呼吸

停止標准作為判定死亡的標准已經過時,不再是科學的判定死亡

標准.當前重新確立死亡標准已是弦上之箭.

1/5頁

2,腦死亡為器官移植提供了供體來源的制度保障.當下器官

移植供體的主要來源是從傳統心肺死亡的屍體身上或親屬活體身

上獲得.而事實上,」要使器官移植獲得成功,首先要有新鮮的器

官,尤其是心臟和肝臟的移植,在心臟停止跳動以後是難以成功

的」.可見,將腦死亡確定為死亡的標准,就成為提高遺體器官利

用率及保障結構器官移植手術成功率的潛在需要.正是在這個意

義上,腦死亡法才真正與供體器官來源不足的問題扯上關系,從而

使器官移植成為我國對腦死亡專門進行立法的原因之一.

(二)經濟價值

我國是一個醫療資源匱乏的國家,用世界上1%的衛生資源

為22%的人服務.醫務人員對腦死亡者採取的醫療救助只是一種

儀式性的,安慰性的消極措施,目的是使患者家屬在心理上得到安

慰.無疑是對醫療資源的極端浪費,如何對有限的資源充分合理

的利用,讓更多的人能夠得到保障,在我們國家確實是不得不面對

的現實問題.

(三)法學價值

1,可以使與死亡相關的社會關系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沒有

相應的立法,誰也不敢冒此之大不韙宣告其死亡,由於死亡涉及

《刑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等幾乎每一個法律領域,這樣

就會使與其相關的婚姻家庭關系,繼承關系,債權債務關系等各種

社會關系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下,容易造成混亂.因此,如何科學

地,准確地判斷一個人的死亡時間,在司法實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

意義.這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為處理相關法律糾紛提供了依據.

2,它為放棄對腦死亡者進行救治的醫師與家屬提供了立法依

據和保障,使放棄對腦死亡者進行救治的醫方免受來自社會輿論的

巨大壓力,也可使病人家屬免受倫理非難,甚至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3,完善我國生命法律體系,實現我國生命問題法治化的需要.

三,腦死亡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醫學技術標准之准備

現代的醫學實踐證明傳統的心肺死亡已不再是科學的死亡判

定標准.在現代科學和醫學的條件下,人的腦細胞和腦組織在數

量上和結構上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全腦機能喪失,則死亡具有不

可挽回性和不可逆轉性.由此可見,傳統的心肺死亡標准已不是

最科學,最令人信服的標准,只有腦死亡的不可逆轉性才是真正意

義上的死亡.

❽ 安樂死應該合法化嗎

  • 我覺得安樂死應該合法化。

  • 首先,我認為安樂死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因而是一種仁慈的行為,是對患者選擇死亡方式和時間權利的尊重和保障,對病人本身來說,有利無害;對病人家屬來說,能從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中解脫出來;對醫生來說,可以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生命意義和生存可能的病人身上;對社會來說,還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葯物消耗,將其用於急需的地方,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 其次,安樂死體現了對生命尊嚴的維護和對生命權的尊重。人並不是僅僅是一個生物人,更重要的是他是社會人。生命既是神聖的,同時生命更是有質量和價值的。人類生命的尊嚴就體現在生命的質量和價值上。因身患絕症而沒有任何生存的希望,且處於巨大的身心痛苦之中的病患,其生命已無質量可言,對他們來說,維護其生命意味著承受無盡的痛苦,病人的生命尊嚴在無盡的痛苦中喪失殆盡,更不用說生命的價值了。

  • 再者,安樂死有助於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屬的負擔。醫生的職責是不但要治癒病人,而且還要減輕他的痛苦和悲傷,這樣做,不但會有利於他健康的恢復,而且也可能當他需要時使他安逸地死去。」而安樂死正是幫助解除病人痛苦的最佳方法,也是醫生職責的所在之處,不對安樂死予以肯定和認可,這對於病人和家屬是多大的一種殘忍。

❾ 安樂死應不應該合法化

對於安樂死應不應該合法化還存在許多爭議。對於同意合法化的人看來,安樂死是一種有尊嚴的死,在喪失治癒希望的患者,在其生命即將結束的時期,更應該是安詳、無痛苦地度過,同時安排好自己身後事便可選擇一種無痛苦或者痛苦最低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給自己人生畫上句號,同時也是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而不應該是躺在冰冷的病床上,身上插滿各種管子,依靠昂貴的機器及各種葯物維持著微弱的心跳及呼吸,經受著疾病的折磨的同時,還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社會負擔,浪費醫療資源。對自己及他人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和痛苦,與其如此掙扎,不如選擇安樂死,因此,這部分人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當然,還存在大部分人對於安樂死合法化持反對意見。由於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法律方面還無法支持安樂死的合法化。因為安樂死在立法上存在許多漏洞,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犯罪的途徑,擾亂社會秩序。比如家庭中多子女,發生財產糾紛時,可能利用安樂死的法律漏洞,強迫患者立下遺囑並在違背其意願的情況下對其實施安樂死,來一個死無對證。同時,在道德方面尚不被大多數人接受,在傳統的觀念里,只要還存在心跳和呼吸是活著的,活著總是好的,對其實施安樂死人為結束其生命,無疑是一種變相是殺人,是不被接受的。結合種種觀點,我覺得對於目前更應該做的是制定完善合理的法律,避免法律漏洞,減少道德綁架,漸漸讓安樂死合法化。


熱點內容
撤銷司法判決 發布:2025-01-23 20:14:15 瀏覽:983
物流法律法規的教學目標 發布:2025-01-23 20:11:22 瀏覽:450
法院掃描卷子 發布:2025-01-23 20:09:02 瀏覽:18
老同學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3 19:53:27 瀏覽:692
非獨立法人實驗室法人授權書 發布:2025-01-23 19:52:39 瀏覽:985
法院指揮車 發布:2025-01-23 19:45:12 瀏覽:533
社會法調整的法律部門有哪些 發布:2025-01-23 19:31:48 瀏覽:528
競職條例 發布:2025-01-23 19:22:33 瀏覽:550
文化與道德 發布:2025-01-23 19:09:23 瀏覽:228
熱搜推動司法 發布:2025-01-23 18:50:35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