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治國家的特點
『壹』 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和全社會經濟往來中會產生很矛盾及債務糾分,我國是法治國家依法處理各方面的問題。
『貳』 法治國家和 非法治的定義
『叄』 非法治是什麼意思
當今世界,政治清明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崇高理想之一。要把這一理想變成現實,最基本的前提是,實現社會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入治思維主導向法治思維主導的現代化轉換。在這里,法治思維是指人們以崇尚法律之治為核心形成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人治思維是指人們以信奉人之治為核心形成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法治思維蘊含著從法律至上角度審視一切社會治理問題的傾向,它與人治思維的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法律至上與權力至尊的沖突
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區別不在於是否強調完備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也不在於是否主張把法律作為基本的社會治理手段。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法治思維倡導法律至上,人治思維迷戀權力至尊。法律至上與權力至尊的沖突是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最根本的沖突,正是由於這一沖突,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必定是不兼容的,難以實現相互融合。人治思維並非不重視法律,但是人治思維中的法律只是當權者實現個人意志的工具。人治思維情境中的權大於法,權力支配一切,法治思維情境中的法大於權,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在確立法律權威的過程中,法治思維特別重視政府的作用,強調政府尊重法律從而引領社會大眾尊重法律。而在人治思維中,政府對法律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對法律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自己需要時就大講法律;當講法律對自己不利時,就把法律毫不猶豫地拋在一邊。
在法治思維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沒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即使是位高權重的執政精英也必須服從法律、嚴格依法辦事。在人治思維中,法律因人而異,人人平等之類的話語只是毫無意義的說辭而已。在面對弱者時,法律的威嚴神聖不可侵犯;當有權有勢者在場時,法律則淪為任由強權者隨意擺布的玩具。
在法治思維中,法律的至上權威總是與司法機構的獨立性聯系在一起,所以法治思維特別重視司法獨立,把司法獨立視為法治的關鍵要素,強調司法機構能夠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職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干涉。在司法獨立的前提下,司法機關可以通過司法程序審查政府行為的合法性,促使政府機構的運作依據法律並服從法律,從而確立法律的至上權威。在人治思維中,司法機構只是政府權力的依附物,是實現執政者意圖的工具。
二、保障權利與漠視權利的沖突
保障權利是法治思維的靈魂。法治思維特別重視法律保障公民正當權利的基本功能,強調普通公民的權利神聖不可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通過法律的至上權威得以確認並受到強有力的保障,法律最大限度地抑制暴力、強權對公民自由權利的粗暴干涉。公民的法定權利限制了政府權力的作用空間,劃定了政府機構行使權力時不可逾越的邊界。一旦政府權力超出法定的作用空間而侵入公民的私人領域,公民可以藉助法律手段積極回應,司法機構就會追究有關政府機構和官員的法律責任,迫使政府機構和官員停止權力濫用並對受侵害的公民作出必要的補償,從而捍衛公民的合法權益。
在法治思維的視野中。能夠保護公民正當權利的法律是正義的良法,侵犯公民正當權利的法律是不正義的惡法。正義的良法不但保護多數人的正當權利,而且也保護少數人的正當權利。與法治思維相反,人治思維高度關注公民的義務,把許許多多的義務隨意強加給公民,而對其權利毫不在意。在人治思維的框架下,法律充當的是管民、治民的工具,而不是保護公民權利的屏障。當正當權利受到當權者的肆意侵犯時,公民無法指望藉助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因為在人治思維主導的社會環境中利用法律途徑維權不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更重要的是,維權的結果常常因為得罪當權者反而使自己的正當權利受到更嚴重的侵犯。無奈之下,公民只能寄希望於通過告御狀、上訪等方式得到明君、清官的垂青。但是,對大多數有冤情的公民來說,他們遇到明君、清官的概率是極其低的,他們的權利訴求得到有效回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法治思維中,社會成員對法律的認同與服從是極其重要的,這種對法律的認同與服從建立在社會成員期待法律能夠保障自己權利的基礎之上。法治思維主張通過至高無上的法律確認社會成員的正當權利,為社會成員追求自己的利益、捍衛自己的權利提供可靠的保障,以此來增強社會成員對法律的認同與服從。在人治思維中,由於法律只是壓制民眾的工具而不是保障民眾權利的手段,所以民眾對法律不可能產生認同感,他們不會自覺地守法、護法,而只是迫不得已出於避害的考慮才順從法律。
三、規范權力與放縱權力的沖突
在法治思維中,人性是有缺陷的,而且這種缺陷不可能通過社會發展和個人的自我修養予以消除;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約,任何掌握權力的人最終都會濫用權力。法治思維不相信通過道德教化可以讓當權者善用權力,而是高度重視通過嚴密有效的法律制度給當權者套上緊箍咒,以保證當權者即使存在濫用權力的不良企圖也難以為惡。而在人治思維中,人性是善的,只要讓道德高尚的人擁有權力,或者只要加強對當權者的道德教育,權力就不會被濫用。人治思維極力倡導修身養性,似乎只要找到了能夠嚴格自律的好官、清官,權力自然就會被合理運用,根本不需要通過法律制度對當權者的權力進行有效制約。
法治思維強調,法律的首要功能是制約政府權力。為了有效制約政府權力,必須通過法律制度實現權力的分立,在制度層面上消除過分集中的權力,並按照法律程序嚴格限定權力行使的邊界及方式,規范權力的正當使用。相反,人治思維主張高度集權,權力高度集中與人治思維如影隨形。在權力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權力不可能得到有效制約,它必定是放縱的、恣意妄為的。而放縱的權力必然導致嚴重的腐敗,政治清明最多隻能成為曇花一現。當然,有時候人治思維對腐敗現象也深惡痛絕,甚至會倡導聲勢浩大的反腐風暴,但是,由於人治思維主導的反腐敗不可能致力於消除過分集中的權力,不可能在制約權力的有效制度問題上痛下工夫,腐敗滋生蔓延的制度病源始終存在著,因此,這種反腐敗往往造成腐敗分子前赴後繼,腐敗越反越猖獗。 四、注重程序與拒斥程序的沖突
是否重視程序是區分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重要標准。法治思維特別注重程序,強調要對制度運行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作出明確的規定,使制度的每一個原則和每一條內容都能夠具體化為可操作性的規定。在法治思維中,法治內在地蘊涵著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程序,沒有程序保障的法治無非是海市蜃樓。只有在程序公正科學的基礎之上,法治建設才會富有成效。公正科學的程序是法治的基本構架,程序的完善程度是法治完善程度的基本標志。法治的演進過程,實質上就是法治程序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因此,為了確立和完善法治,法治思維特別強調公正科學的法治程序的優先地位。通過確立公正科學的法治程序,提升制度運行的規范化水平,消除制度運行中的不確定性,增強人們對未來的確定預期。如果一項制度缺乏公正科學的程序,那它就必定是存在嚴重漏洞的不健全制度。缺乏公正科學的程序,不但會造成制度運行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會導致制度運行的結果出現無法預見的不確定性,這顯然與法治旨在消除不確定性和隨意性的基本理念相背離。
法治思維的基本特徵是強調按照既定的程序辦事,即使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失誤,也必須通過限定的程序去加以糾正。人治思維中的執政階層和公眾則普遍輕視程序,許多程序設計不嚴密、不規范,人們常常因為權宜之計而隨意拋棄既定程序,造成權力運行恣意專橫,處理問題反復無常。在人治思維主導的社會中,雖然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但是,這些規章制度普遍缺乏公正科學的,程序作為支撐。許多制度在運作過程中,呈現出極其明顯的隨意性、不確定性。程序是制度順利運行的基本保障,如果缺乏具體規則、基本步驟、明確時限等方面的程序安排,就必然造成制度形同虛設,在實際運行中變形走樣。由於人治思維認識不到程序的重要價值,所以人洽思維主導建立的諸多制度必定存在顯而易見的大量缺陷和漏洞,這就為制度的執行者提供了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間和腐敗機會,使他們能夠從個人和小團體的特殊利益出發隨心所欲地濫用權力,嚴重侵犯公眾利益、踐踏公平正義。
五、公開透明與暗箱操作的沖突
法治思維倡導辦事公開透明,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人治思維則迷戀暗箱操作,事情無論大小都喜歡搞得神神秘秘,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社會生活中,最終掌控權力、行使權力的總是少數人。而少數人的權力從根本上說是來源於社會大眾,當權者只是代表社會大眾行使權力。因此,法治思維十分重視權力運作的公開透明,強調當權者有責任和義務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行使權力。一般來說,權力運作的方式越公開越透明,官員在行使權力時濫用的可能性就會越小,濫用時被追究責任的可能性就會越大。反之,權力的暗箱操作越普遍,社會大眾分辨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權力運作是否越軌的難度就會越高,即使知道越軌了,公眾也缺乏足夠的證據和能力通過正當途徑去有效阻止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的越軌行為。
人治思維對公開透明不以為然,權力運作過程更多排斥公開透明的基本原則,人們習慣於暗箱操作,似乎暗箱操作是約定俗成、理所應當的權力運作模式。在權力運作不公開不透明的人治環境中,少數當權者壟斷著重要的信息源,把信息當做支配公眾甚至是愚弄公眾的一種手段。那些社會大眾迫切希望了解的信息,那些對公眾的生活、工作及其前途命運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的信息,公眾往往難以及時了解。有時,公眾所了解的有關重要信息甚至是虛假的、嚴重誤導其行為的。一些事關公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過程往往不為公眾所知,公眾著想了解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的權力運作過程更是難上加難。人治思維對權力運作公開透明的極端漠視和抵觸,導致公眾對實際的政治生活知之甚少,公眾這一權力的真正主體往往被一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信息迷霧籠罩著,權力的運作過程與他們無關。在這樣的狀況下,公眾的權力主體地位只能是徒有虛名,政治冷漠和政治不滿情緒自然很容易在他們中間彌漫。同時,缺乏知情權的公眾很難了解政府和官員的真實情況,即使官員濫用權力十分嚴重,公眾通常也會被蒙在鼓裡,難以對權力實施有效的監督。這樣,離開公眾的有效制約,權力的囂張和濫用自然難以遏制。
總之,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沖突是不可調和的。只有認清兩者對立和沖突的表現形式,才能更好地壓縮人治思維的生存空間,逐步確立法治思維在社會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的主導地位,為政治清明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人文社科部教授
展開剩餘96%
0 搶首贊
天
『肆』 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特徵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五個方面:法律體系優良完備、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法律適用嚴格公正、法治監督嚴密有力、公民享有廣泛自主權.優良完備的法律體系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前提,"有法可依"所依據的法必須是"良法",必須具備民主性、科學性和道德性,這些良法必須由立法機關按照嚴格的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一經制定,任何人也不能憑自己的權威逃避法律的制裁.在自由和民主的國家中,法律應是國王,必須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法律是否具有權威性,關鍵看法律是否被人們信仰和崇拜.人們對法律信仰和崇拜的程度是一個國家法治進程的重要標志.法律適用嚴格公正不僅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還是促進法律權威實然狀態的突破口,法因其公正和權威而成為百姓的依賴,法的公正和權威很大程度上又通過法律適用的嚴格公正而體現出來.法治國家的實現,不僅靠權力主體作為主權實施者或執行者的自覺,更要靠強有力的法治監督,強化法治監督制約機制,是現代社會防止並懲治權力濫用、腐敗、專橫的需要.法治的目標在於促進人們在服從法律規則治理的前提下獲得普遍而平等的自由保障,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保障公民享有廣泛的自主權,保障每個人都獨立而平等地存在,有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有權作出選擇且這種選擇獲得應有的尊重.作者認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主要是以上五個方面的內容,只有具備這些方面的基本特徵,才可以說是走上了法治國家的軌道.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應當始終按照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特徵的要求去努力,這樣才能使目的明確,早日實現奮斗目標.
『伍』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有: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各盡其能並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
一是尊重勞動,即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
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三是尊重創造,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四是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即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尊重人民訴求的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表達他們的權利訴求、民主訴求、公正訴求以及政治訴求。對於這些利益訴求,黨充分尊重,並積極整合他們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們當中的有效力量。這有利於形成一種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各得其所的社會。尊重人民訴求必須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們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徵是,力求保持各種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協調與平衡,使公平和正義的理念得到體現。
4、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和諧相處的社會。只有使社會成員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會成員做到和諧相處,各得其所是和諧相處的前提條件,和諧相處是各得其所的結果。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共生共進的社會。「共生共進」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落腳點。其基本特徵是形成合力,共促發展。我們的發展是追求和諧的發展。和諧,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陸』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有: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各盡其能並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
一是尊重勞動,即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
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三是尊重創造,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四是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即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尊重人民訴求的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表達他們的權利訴求、民主訴求、公正訴求以及政治訴求。對於這些利益訴求,黨充分尊重,並積極整合他們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們當中的有效力量。這有利於形成一種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各得其所的社會。尊重人民訴求必須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們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徵是,力求保持各種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關系的協調與平衡,使公平和正義的理念得到體現。
4、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和諧相處的社會。只有使社會成員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會成員做到和諧相處,各得其所是和諧相處的前提條件,和諧相處是各得其所的結果。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共生共進的社會。「共生共進」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落腳點。其基本特徵是形成合力,共促發展。我們的發展是追求和諧的發展。和諧,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柒』 法治國家和法制國家有什麼區別
法制 ,設定法律制度,以人為本,制度治國
法治 , 以法治國 . 制度 政黨或者個人,在法律面前 , 人人平等!
希望中國走向法治國家
『捌』 什麼是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依法治國是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依法治國專就是依照體現人民屬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8)非法治國家的特點擴展閱讀:
歷史教訓
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建國以後,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一度有過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左」的指導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設的良好勢頭急轉直下,最終釀成十年「文革」的歷史性悲劇。
「文革」的教訓極為慘痛和深刻。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國記者如何避免類似「文革」那樣的錯誤時說:「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玖』 如何理解法治和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和法治國家
一,法治含義論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核心,也是中國進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問題.新修改的憲法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國家的根本原則和治國方略寫進本文之中,使中國人無不開始重視法治問題,思考人治與法治的對立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弊端.可以說,關於法治問題的探討不僅僅是一個熱門話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種時代趨向和人心所向,它還是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在它面前,每一個人,包括普通公民,學者,更包括掌握政權的官員們必須付出深深的思考.
(一)法治的概念和含義
關於法治,人們目前研究的很多,給它下了許多的定義.原因在於,法治的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從不同角度,可以進行極不相同的理解.最早的法治概念,可以說是古希臘思想家和中國先秦的思想家們提出並論證的,繼其之後,歷代思想家前赴後繼不遺餘力地對法治問題進行了探討.
法治一詞,在西方為"rule of law"或"legality".古代思想家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法治的觀念,認為法治包含兩層含義,即(1)"己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2)"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實際,這個定義勾畫了法治的外在形式和內在含義兩個明顯特徵,或兩個最根本的標志.首先,法治是要有已經制定出的法,人們遵守現行法;其次,這個法律必須良好,不是惡法,不是落後,殘酷,等級制的法.
縱觀起來,法治大致可以從五個方面概括其含義:
1,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是與人治對立的,依法治理國家的制度,手段或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法治一般被定義為"依法治國"或"以法治國".從字面理解,法治首先是與人治的治國方略相對立的,前者強調法律的作用,強調"人們普遍服從良法",在多種社會控制手段中選擇了以法律作為主要手段進行社會控制.後者強調人的作用,主要選擇以賢明的君主和官吏作為國家運轉,社會控制的手段.我國自將"依法治國"理論寫入十五大報告以來,基本的提法,就是將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的基本定義,在報告中表述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見沈宗靈教材第220頁)
2,法治是一種理性的辦事原則,即法律制定後,任何個人和組織的活動都應該受法律規則的約束,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以任何理由違背法律規則,在這個意義上,法治被稱之為"依法辦事".這里有兩點需要解釋,一點是,之所以將法治說成是理性的,原因在於它是人們預先根據自己的意志設定的規則,這種規則具有穩定性,連續性,普遍性和統一性,不為個人的意志和感情所左右.第二點,這個意義上的法治,主要強調的是已經制定的法的正當性和權威性,只要是既定法律規則,即現行法律規則,所有的機關和個人都必須遵守執行.也就是說,它注重的是法律的外在表現形式而不是內在價值,無論法是"好法"還是"惡法",個人和組織都要遵守它.雖然有人批評在這個意義上理解法治,說惡法(如法西斯法)也要遵守是對法治價值的破壞.但在法律面前,只有先做到形式合理,才能做到實質的合理,現代法律往往精雕細琢而成,並且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所以"依法辦事"也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3,法治是政治民主在法律制度中的體現,是一種民主的法制模式,在這個意義上,法治和法制即有聯系也有區別.從法治和法制的關繫上看,一度兩個概念混用,後來學者將其區別而論.(1)法制主要是一個靜態意義上的概念,法制的"制"指制度的制,往往指一國一地區的現行法律和制度,如美國的總統制共和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從動態意義上講,法制是指"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關鍵),執法必嚴(要求),違法必糾(保障)"的法律制定和實施的過程,這被稱為十六字的法制內容.(2)法治與民主的觀念相聯系,是一系列民主原則,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在法律中的體現.制度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專制的;可以是立法技術很發達先進的,也可以是相對落後殘酷的.沒有了民主的精神,便沒有了法治,只剩下作為工具使用的法制.如封建社會,我們說其沒有實現現代意義的"法治",但並不等於說封建社會沒有"法制",當時的法制也是封建君主治理國家的主要手段.但由於君主在法律之上,法自君出,言比法大,所以不可能真正實現依法治理.歷史告訴我們,法制和專制結合,就會成為專制的工具,如封建法制;法制和民主制結合,就會為民主制服務,如社會主義法制.世界文明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國家已經廢除了專制制度,而實行民主制度,則法治成為民主的法制模式.所以在當代意義上,法治和民主的法制概念通用,但法制絕不能與專制的法制通用.如,我們能說,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就是實現"法治",但我們不能說,在奴隸制時期和封建時期也實現了近代意義上的法治,只能說,當時有"法制",制度的制.
4,法治是一種文明的法律觀念或法律精神,在這個意義上,法治被稱為"法治原則","法治理念","法治觀念","法治信仰"等等.法治精神和觀念主要有:法律至上,法律平等,權力制約,權利本位,正當程序等.法治在外觀上表現為要有良好的法律並使這種良好的法律獲得執行,但法治還表現為一種內在的理性的觀念和原則,它是法律文明的象徵,它是人類進步的產物,它與一系列人們接受了的價值准則相聯系.反過來說,如果人們都不在內心接受公平,正義,自由,權利等法治精神,而維護的是等級,特權,壓迫,強權的價值標准,即使有好的法律,也談不上實現了法治.
5,法治還意味著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這被稱之為"法治社會".法治的實現最終要體現在一定的社會關系當中,體現在有一種合理規范的社會秩序存在.如果社會動盪不定,戰爭頻繁,人與人利益得不到合理的分配與調節,則也不能說實現了法治.理想的社會應該是法律可以約束國家管理運轉,可以協調國家機構的權力平衡,可以規范政府與公民的行為使之不發生激烈的沖突,可以保證各利益集團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可以維護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等.當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保障了這種理想的社會秩序,我們說才真正實現了"法治".
(二)法治思想的發展歷史,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歷史上早就有關於法治與人治的爭論.
(1)儒家和法家關於法治有不同見解,爭論的核心是實行人治還是法制.儒家主張人治,或稱德治,禮治,認為國家要由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賢明君主或聖人賢人通過道德感化和約束進行治理.為此,儒家的代表人物進行了充分論證,如說:"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即,法使人民無廉恥之感,而禮則使人們不僅知道廉恥,而且有了規矩.相反,法家主張要由掌握國家權力的人,通過制定實施強制性的法律,才能夠治理好國家,如韓非要求統治者應該"不務德而務法","聖人之治國,不恃人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
(2)古希臘思想家關於法治與人治也有爭論,爭論的核心是是否實行"良法"之治.他們關於法治的論述,主要是與自然法,良心,公平,善良等哲學政治學倫理學觀念聯系在一起的,法治思想只是其龐大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的組成部分.其中,柏拉圖是積極主張人治的代表人物,他以為,如果沒有"賢人政治",使哲學家成為國王,則人類永無寧日;同時,他較為藐視法治的作用,反對將法律的約束強加於"優秀的人".與柏拉圖相反,希臘最為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其理由是,法治體現著理智的因素,並且免除了一切情慾的影響;而人治不能排除獸性的因素,雖然有最好的賢人,也不免會有執政的偏見.在古希臘,還進行了世界歷史上比較早又相對發達的法治實踐,這就是確立了雅典奴隸制民主政體,從梭倫立法改革到伯里克利"憲法",都維護雅典民主制度,它和專制相區別,是由人數較多的統治者共同掌握國家權力的體制.
(3)近代以來,法治與人治之爭,在政治制度領域主要表現為實行民主還是專制之爭,法治思想的核心是權力分立與權力制衡.由於人治將國家治理寄託於一個賢明的君主之上,實際是擁護君主制或寡頭政治,而主張法治的思想家則對於君主專制進行了抨擊和批判.亞里士多德曾指出:"在君主政體下,如果繼任的後嗣是一個庸才,就必然會危害全邦,而在實行法治的情況下,就不會發生這一問題."他還說:"多數群眾也比少數人為不易腐敗".17,18 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總是把實行法治還是人治與政治制度,國家體制聯系起來.美國思想家潘恩宣稱:"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國家中法律應該成為國王."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更高高地舉起了民主共和國的旗幟,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他說:"凡是實行法治的國家——無論它的行政形式如何——我就稱之為共和國;因為惟有在這里才是公共利益的統治者,公共事務才是作數的".正是在這些啟蒙思想家思想的支持下,美國等國的憲法,首先將法治原則體現在憲法之中,使該原則真正通過法律而貫徹到民主政治的國家生活之中.
二,法治原則論
法治作為一種宏觀廣義的原則或觀念,被學者們議論紛紛,可以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可以從價值原則和形式原則兩個方面理解.
1,法治的價值原則,即實現法治的目標目的性原則.法治思想在現代主要含有下列觀念:法律至上觀念,人民主權觀念,天賦人權觀念,權力分立觀念,以權制權觀念,平等自由觀念.具體言,法治原則或價值觀念主要有:
(1)生存.這是首要的人權.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經濟條件極差,生存權的享有對於普通大眾只是空談.目前,社會發展已經提供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但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法治建設為改善生存環境條件服務仍然是一個緊迫的重要的任務.
(2)安全.啟蒙思想家霍布斯說"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此句極為簡單但很深刻.封建社會盛行酷刑和刑訊逼供,人民安全無所保證,也就談不上實現了法治.現代任何國家的法律,都把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自由作為重要規則,換言之,法治的起碼任務就是維護安全.
(3)民主.民主與法治的聯系更為廣泛和深刻.如前所述,民主的涵義就是人民的政權或治理,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意義的法治,在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該強調人民來治理國家.如果有人以高高在上的"主人"自居於人民之上,實際就是對民主的一種褻瀆,也是對法治的一種破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人民享有民主的局限,所以還必須為追求民主付出努力.
(4)自由.自由和權利一樣,在各國的法律中都被具體的作了規定,如集會自由,結社自由,言論自由,通訊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等.但自由從來都是受法律限定和約束的,法律一方面賦予了人們享有自由的權利,另一方面,又防止和制裁濫用自由侵犯他人自由的行為.
(5)平等.平等也是一個含義廣泛的法治觀念和原則.在封建社會,法律維護等級制度,因而人們之間極不平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都以平等為法治原則,當然,含義和實現條件是極為不同的.平等既包括法律上關於平等的規定,但這只是書面上的東西,是一種形式的平等;更重要者是在執法司法過程中真正實現平等,有人稱之為實質的平等,程序的平等.
(6)正義.關於正義,在法的價值一章中已經論及,它的最為合理的標準是,是否符合社會進步的要求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正義的觀念和平等,自由,民主,安全的觀念是相互聯系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實現民主,自由等,也就談不上實現了正義.
(7)和平.和平對於作為主權行為體的國家和對於普通的個人都很重要,因為,和平的對立面是戰爭,侵略,征服,掠奪,飽受其苦的最大受害者是老百姓.如果國際社會不能給全世界人民帶來和平,則不能認為國際上有法治可言;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保護自己的國民處於和平的環境之中,這個政府也就是無能的的政府,甚至應該是必須下台的政府.因此,世界上進步的人們都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法西斯主義和侵略戰爭.
(8)發展.在國際事務中,和平和發展被認為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特別對於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尤其強調發展權是基本的人權之一.原因在於,如果國家貧富懸殊過大,一些發達國家會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控制世界,使國際秩序失衡.在現代,中國在國際法律關系構建中,正盡可能地獲得和平發展的時機,反對經濟壟斷和霸權,反對經濟交往中的不平等.
(9)共同福利.共同福利是現代一些福利國家普遍強調的法治原則之一,其特點是注重公共事業,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些國家,如瑞典,瑞士等甚至標榜自己的國家是福利國家.反映到法治建設方面,即為重視社會保險,社會保障立法的發展,如環保法,保險法,城市建設法,醫療保障法,社會救濟法等,都是共同福利原則在立法上的具體體現.
(10)人道主義.人道主義作為法治觀,是資產階級在反封建斗爭中提出的,其針對矛頭是封建的司法專橫.封建法制以殘酷野蠻著稱於世,無數酷刑扼殺人的尊嚴,理性和生命,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為改變此種狀況,西方國家提出了刑罰的人道主義原則,如廢除肉體刑,用減輕犯人痛苦的方法執行死刑,改善監獄條件等.
2,法治的形式性或程序性原則:指實現上述法治目標所必須具有的形式或程序.根據我國和其他國家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學理探討,有下列必須遵守的形式原則需要掌握:
(1)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2)訴訟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3)適用法律一律平等,這被稱為法律的一般性;(4)法不溯及既往;(4)堅持公開審判原則;(5)實行兩審終審制,迴避制,陪審制,辯護制;(6)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7)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實行分工合作,相互制約的制度;(8)刑事訴訟實行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無罪推定原則;(9)在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過程中,因違法行為造成損害的,受害人可取得國家賠償.
三,法治國家論
(一)法治國家釋義
"法治國家"的概念最初是與"警察國家"相對稱的,後者不受如何制約而行使"公權力"而使"私權利"受到侵害.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國家意思是指國家權力,尤其行政權力必須依法行使,所以,也被代稱為"法治行政"或"法治政府".由於法治相比人治有著極大的優越性,人們目前越來越關注法治建設.
(二)法治國家的基本目標和社會條件
法治不是僅靠憲法予以規定,或領導人講幾句宣傳性口號就能夠實現的,它的確是被人們號稱的一項"社會工程",這個工程的鑄造需要所有官員,百姓的努力,需要幾代,幾十代人的奮斗.一般地說,實行法治的社會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如經濟較發達,社會較穩定,立法較完備,社會成員有一定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準等.具體的指標和條件有下列五項:
1,法治國家的政治統治模式應該是民主政體形式.從古至今,世界各國主要有君主政體(如中國的封建帝制);貴族政體(如古羅馬時代的貴族共和制),和民主政體(如現代西方國家的民主制).民主政體的特點,是在國家管理中服從多數人決策,容許少數人意見,由民選議會,責任政府,獨立的司法機關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廢除了世襲制,獨任制和專權的國王.在歷史上存在的專制政體下,一般是不存在法治的;而在政治較民主的美,英,法等國,建立了現代意義的法治.
2,法治國家的國家權力結構應該是分工制約關系.以前,一提分工制約即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必須受到批判.但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國家權力結構必須是有平衡有制約因素的.如果一個國家,權力機關高高在上,濫用國家權力,不受任何約束和制裁,就會導致腐敗和專橫,貽害無窮.我們有一些政府要員,可以以犧牲國家利益換取私人利益,就是因為缺乏權力的監控機制.王寶森將大量國家資金轉入外國,有誰控制 事後對於犯罪的追究固然重要,但事先的制度約束更為必要.在此方面,西方國家有成功的經驗,應該予以參考借鑒.
3,法治國家的社會控制原則應該是服從法律治理.國家對於社會進行控制的手段方式多種多樣,諸如執政黨政策,道德習俗,宗教信仰,思想教育,個人威望,行政命令,社會輿論等.但所有的手段方式中,法律的力量最有優勢,因為法律具有其他手段不具有的特點:明確性,普遍性,穩定性,強制性,補償性等等,這使法律的作用力更為強大和深刻.其他社會調控手段相形之下,地位是附屬的,作用是微弱的.
4,法治國家的經濟條件是市場經濟機制.縱觀歷史,法治從來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國家壟斷的計劃經濟無緣.如在土地為根基,貴族為主體的封建社會,強調等級特權,還有什麼平等自由的法治精神可言.而發展商品經濟的條件是當事人建立平等互利,等價有償的交易關系,這就要求在法律中體現權利觀念,自由觀念,平等觀念,契約觀念,利益觀念,效益觀念等,於是有人稱"法治的實現程度取決於市場經濟的發達程度".
5,法治國家的文化條件應該是進步發達的理性文化基礎.文化基礎和素養如何,也同樣決定著法治的實現程度.在愚昧,無知,迷信和盲從的文化環境中,必然派生出"人治"的肌體,"兒皇帝"在中國照樣的統治,就有賴中國人的人性方面的固有弱點和傳統文化中的種種弊端.相反,當所有的公民都普遍擁有文化知識,科學精神,法律信仰,公民意識,人權思想,正義要求的時候,當人們都尊重真理,遵守規則,認識規律的時候,人們就不會把自己的利益和國家的命運寄託在個別人的智慧和品行之上,靠法律治理國家才能成為必然的選擇.所以,我們目前才要強調法律宣傳和教育,我們不能把法律的實施只看作國家和政府的事情.文化對於法治的作用力是最根深蒂固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和重要的,普通的公民必須認識到自己對於法治的重要,這才是我們應該強調和宣傳的基本要點.
(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在自身的法治實踐中,應該對於資本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教訓予以總結和積累,社會主義國家同樣需要進行法治建設,並且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做法.由於我國法治體制還不發達,目前還存在著許多破壞法治的現象,還不能認為已經達到了"法治"的地步.要完成建立法治國家的任務,必須從以下方面付出努力,換言之,法治國家的基本要素為以下幾點,或實現社會主義法治需要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1,建立統一完備,嚴謹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預見性的法律體系,實現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擁有完備科學的法律體系的轉變.法治的首要含義是要有"法治"之"法",社會主義法治首先在外在形式上要求有"良法"或"善法".這種法,必須在根本上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和潮流;還應該確立權力分立的原則,以防止國家權力的過分集中.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已經選定了依法治國的戰略方針,也頒行了大量法律,法規,無法可依的現象已經改觀,但做到法律的規范,易知,簡明,科學,嚴謹不是一日之功.如我國立法中,落後過時,矛盾沖突,消極被動,權宜之計,短期行為,效力不足的法還大量存在,需要下大力氣改觀.具體要求是:(1)法律應公布,使人人知曉;(2)法律應明確,不含糊不清;(3)法律應相互協調,不矛盾沖突;(4)法律應穩定,不朝令夕改;(5)法律應現實,不規定不可能實現的事務;(6)法律應預見,反饋時代趨勢.
2,建立嚴格公正的執法制度,要求行政機關依法辦事,實現從行政權力缺乏制約,到行政執法制度初步建成,再到行政法治實現的轉變.在法治國家裡,政府要能有效的維護法律秩序,同時要為制止行政權力濫用提供法律保障.行政權力是法律賦予的,行政機關和公職人員必須深刻認識到其享有國家權力的目的是保護公民權利,必須遵守 "無法定依據即無權力","無授權即無權力","政府要守法"的原則,不允許行政機關有超越法律之上或之外的特權;必須深刻認識特權是法治的大敵,政府要謹守為政之道,人人要與權大於法,仗勢欺人,以權謀私,侵犯民權,濫施淫威,"條子現象"等作堅決的斗爭.同時,現代社會,雖然允許行政機關在從事行政行為時,享有許可權范圍內的"自由裁量權",但這種權力的行使,必須在堅持"合法性"和"合理性"雙重標准,不能變成為所欲為的任意活動.
3,建立獨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和專門化的法律職業隊伍,實現司法制度從不健全,到初步健全,再到形成公正司法程序的轉變.目前,學者們普遍談論的一個熱點問題就是司法改革.因為司法權被認為是一項終極性的權力,司法權的不公正會導致受損害的組織和個人無處使自己的權利獲得最後的恢復和補償,在刑事審判中還可能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剝奪人的自由和生命.有人形容:"醫生可能把病人治成死人,但很少把好人治成壞人",因為好人一般不前往醫院.但司法行為不同,它有可能將一個無辜的人或受害的人致於死地.為此,保證司法公正對於法治建設極為重要.司法公正有很多標准要求,最主要者為:(1)要使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允許其他任何機關和個人對正常的司法活動進行干預,法院為防止國家權力濫用而對公民提供法律保護;法官受法治引導,無所畏懼地執行法治.(2)要堅持程序公正的司法原則,使程序符合正義的要求.程序公正,有利於錯案追究和法律監督,上訴,申訴,抗訴,辯護,陪審等程序的執行,會預防或糾正某些不該發生的司法錯誤.反之,程序不公正貽害無窮.如在程序上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說起來易,做起來難,法官吃請,長官干涉,證人偽證等,都可能導致同罪異罰.(3)要走法律職業化道路.法律職業化,主要是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公證人員隊伍的職業化和專門化.法律是靠人執行的,如果司法權力掌握在無知,盲從甚至野蠻的非職業者手中,很難想像法的執行會合理公平.如有的警察配槍以後濫殺無辜,就是教訓;而復轉軍人進法院目前也正在受到學術界的尖銳批評.法律的職業化含義應該包括:第一,法律工作者應當熟諳法律知識,掌握辦案技能;第二,法律職業者應當有嚴格的任職資格,實行考試任用考核制度;第三,法律職業應具有專職性和穩定性,從而保持司法的中立.
4,注重政治關系的法律化調整,實現從民主制度不完善,到初步完善,再到民主制度真正落實的轉變.實現依法治國必須付出一定的政治代價,特別是掌握政權的統治者應該充分認識這一點.比如,要達到法治目標,行政手段,政策手段,計劃手段就必須適當的放棄;當官者的權力就必須受法律限制;地方利益,部門利益也會受一定的制約.具體而言,有下列要求:(1)大部分政治行為由法律調整,政治活動實現規范化和程序化;(2)國家權力受到控制,包括受法律控制,受權利控制,受其他權力制衡;(3)政策可以指導立法,但不能代替立法;當法律調整與政策調整發生矛盾時,應以法律為准繩;(4)法律保障民主的體制,民主的權利,民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5,公民和社會組織都應培養自身的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國家則承擔賦予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公民享有免受國家非法干預的權利,當這種權利受到侵害時,公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公民也應自覺承擔法定義務,作到知法守法.與此適應,國家也負有維護每個人"尊嚴權利"的責任;因公使個人利益受損失時,國家還應承擔的賠償之責,這說明法治國家的核心和實質問題是——政府權力和公民權利的合理配置關系問題.在此方面,我國以前主要強調個人權利服從國家權力,而現在,極端化的觀點是強調個人絕對權利,如對抗國家稅收收繳,地方保護主義.兩種極端都是不可取的.
當然,法治絕不是萬能的,法治本身也有局限.教材以四點說明:(1)法不是唯一的社會關系的調節手段;(2)徒法不足以自行;(3)法的理想和法的現實脫離;(4)有時,法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前三點易於理解,後一例如:當房產歸屬發生爭執時,法律的正義要求保護房屋真正主人的合法利益,但證據的滅失或偽證有時會掩蓋事實真相,導致法律並沒有保護合法人的合法利益.由於法治存在上述缺陷,加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依然不可避免,實現法治國家還是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為法治建設不遺餘力.
『拾』 法治政府的特點是什麼
1、建設法治政府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各地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方面採取了許多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2、建設法治政府,是基於行政權在我國政治架構中的重要地位和行政權易於擴張的特性,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法治政府的內涵決定了法治政府必須是守法政府、民主政府和透明政府。
3、法治政府是守法政府。法治,在邏輯起點和制度目的上均在於通過法律制約公權力。因此,法治政府必然是在實體和程序上都嚴格遵守法律的守法政府。守法政府的內涵包含兩方面:一方面,它必須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的核心不在於權力的大小,而在於政府權力是受到法律嚴格限制的,其邊界是確定的、明晰的,政府行使其權力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當
4、法治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的重要價值在於實現民主、保障公民權利。因此,法治政府必須是民主政府,其權力的行使要充分、真實地代表民意,成為人民意志的執行者。這一方面要求行政立法和行政決策必須民主。在重要行政立法和重大行政決策過程中,應採取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或者向社會公布草案等方式,廣泛聽取有關專家、社會公眾以及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實現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良性互動。
5、法治政府應當是透明政府。只有透明的政府才能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政府權力依法行使,成為法治政府。這就要求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事項外,政府作出什麼樣的決策以及如何決策都要向公眾公開,行政執法的依據、程序和結果都要及時公布,以方便公眾監督政府是否依法行使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