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3-21 05:57:40

㈠ 試論中學生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一、德育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方向指導作用

德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其教育對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等科學觀念,這就要求其教育對象具有與之相適應的情感、需要、動機和情趣等心理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講,德育指導著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為學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項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科學地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能力、性格愛好、人際關系等特點,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的開展。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是很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有一項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心理訓練活動,挖掘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自我情緒控制能力,達到正確的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內容

過去,學校德育主要有三部分構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目標,道德教育是基礎。現在,學校德育主要有四部分構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是先導,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點,心理教育是基礎。這四個方面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共同為培養「健全」的人做出貢獻。

四、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關系最為密切

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脫離德育而獨立,它更多地反映了從內部施行的旨在形成人格特徵的活動。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學校加強德育工作,但是學生的某些認識或行為習慣不僅僅表現為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在多數情況下還反映出心理方面的問題。在教育中,如果只是強調外部的社會化的要求,而不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心理輔導促進其自我發展形成人格特徵的話,往往收效甚微。比如從宏觀上說,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實施這些教育,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將這社會化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完全的人格,還需要從學生心理實際出發進行引導。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兩者是融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內在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德育中不失時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對保證德育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㈡ 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有何區別和聯系

聯系:是提升人的素質與修養的必修課。

區別:

一、目標不同

1、道德教育

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

2、心理教育

其目標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質、開發智力潛能、增強心理適應能力、激發內在動力、維護心理健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即育性、啟智、強能、激力、健心、導行。

二、概念不同

1、道德教育

對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的活動。內容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實施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

2、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簡稱,它是教育者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對教育對象心理的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以促進其心理發展與適應、維護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

三、途徑不同

1、道德教育

從德育任務的角度說,德育包括發展學生的道德認識、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等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當代學校德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斷力即運用一定的道德標准對一定的事件或行為進行對與錯、當與不當的判斷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銳地感知、理解和體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2、心理教育

1)全面滲透心理素質培育,以優化心理素質。

2)適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識。

3)進行必要的心理測查,以了解心理狀況。

㈢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區別表現在哪裡 多選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是屬於道德范疇的.
心理健康教育
是看待事物的觀點和理解事情的態度是不是在正常的范圍,如果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就會精神崩潰出現惡意傷害自身的事情,如
精神病患者
還有自殺者等都屬於心理不健康.

㈣ 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間有什麼關系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對於學生的成人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只有既從理論上探討它們的關系,又在教育教學實踐上使二者有機結合,才能促進學生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面優化,使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3、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給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帶來了嶄新的教育理念,這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育人為本,教師不再是教育活動中的權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動中的指導者。心理健康教育為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實施途徑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起和不斷發展,拓寬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採用的理論灌輸、說服、榜樣示範、行為引導等的教育方法,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奠定基礎。

㈤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如何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是它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

㈥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大量的教育實踐表明,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異中有同,同中有異,二者應是相交的關系。

( 一 )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學校教育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各自從不同的側面影響人的全面發展。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 第一,理論基礎不同。德育主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而心理健康教育則以心理學、社會學、精神醫學和行為科學為理論基礎 ; 第二,目標側重點不同。德育按社會要求規范個人行為,重在提高個人對國家與社會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以塑造個人完善的道德品行為目標,其教育核心間題是人生觀間題。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個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個人的價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個人完善的人格為目標,其教育核心間題是個性的自我完善 ; 第三,內容不同。德育的內容充滿鮮明的階級性和時代性,主要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勞動觀點和法制觀念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沒有明顯的階級性和時代性,其內容不外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適應三大類 ; 第四,學生觀不同。德育多持評價性學生觀,把學生當作塑造對象,在師生關繫上重視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在教育性與人性之間更強調教育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持移情性學生觀,把學生看作一個具體的當事人,

把自己看作幫助者、服務者,在師生關繫上重視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學生,在教育性和人性之間更強調人性。

( 二 )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存在著明顯的差別,但它們之間的聯系也是極為密切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 第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都是學生,都是通過知、情、意、行四個層次幫助學生解決人生發展中的問題,培養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 ; 第二,關注的問題密不可分。德育關注的思想問題從實質上說屬於心理現象范疇,學生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和道德品質等都是外部影響與學生內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生的心理間題往往通過思想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某些思想間題要通過心理教育方式來解決,而某些心理障礙也要藉助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才能排除 ; 第三,類似的教育途徑。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過課程、學科滲透、班主任工作、課外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家校配合等進行實施 ; 第四,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規律。無論德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須遵循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的認識規律,都要按照先進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師生關系、尊重人的價值、重視個性發展、正面教育為主等教育規律,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意義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正因為二者的相對獨立,才有它們需要結合的必要性,而正因為二者的相互聯系,也才有它們能夠結合的可行性。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如果兩者能夠互相滲透、有機結合,便能達到優勢互補,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

( 一 ) 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對德育的支持和補充作用,有助於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1.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緩解消除學生對德育的抵觸心理。在德育過程中,由於教育者往往過分強調社會要求和外在的強化,忽視學生的內在心理,重於說教,生硬灌輸,因而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如果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教師易於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脈搏,找到外在要求與內在需要的最佳結合點,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學生的行為傾向防患於未然。

2.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促進學生的道德內化德育的績效取決於道德內化程度,而道德內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過個體心理素質,進行多方面的選擇分化、融合、順應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道德形成的內化過程中,主體的自我意識、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素質是內化的決策機關和重要的調控器。因此,將新的道德要求內化為個體品德和行為,還得靠心理機制的調節活動才能完成。這種道德內化所需要的心理調節機制,不是靠德育自身的作用,而是由心理健康教育來承擔的。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解決因心理原因引發的德育問題。有些學生表現出的不關心集體、不團結同學、不尊敬師長、不遵守紀律等現象,表面上看屬於思想道德不良的行為,但深人分析就會發現,其中不少是由於心理原因而導致的,如家庭教育畸形、青春期心理障礙、人際關系緊張等。這類間題單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難解決,而採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但不會使當事人產生抵觸心理,反而使其在輕松偷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教育指導,使問題得以解決。

( 二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德育,發揮德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向、調節和促進作用,有助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 德育對於個體心理發展具有導向作用。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是大德育視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大德育觀念的層面研究如何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較高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顯然,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德育背景下的一種教育活動,其教育目標和內容雖有獨特之處,但都是落實和服務於德育要求,因此,在價值定位和價值取向上不能背離德育的方向,需要德育的導向指引。

2. 德育對於個體心理發展具有調節作用。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素質必須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而正確的人生態度,也正是指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 「道德在人的個性全面發展中屬於核心地位」。實踐證明,價值觀間題是許多心理問題的誘因。心理健康的人必須要有觀念明確、能身體力行而又有一定程度彈性的道德價值總則。缺乏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與堅持「超道德」觀念是人格異常和神經症患者常見的特徵。道德觀念對個性發展及其行為具有調節制約作用,它或者支持、鼓勵個性行為,或者否定、抑制不良的個性行為,從而使人的個性表現出不同的道德意義,體現出不同的道德價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可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具有更堅定的後勁,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更扎實的效果。

3. 德育對個體心理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是由道德價值觀的沖突引起的。如面對某些不道德現象,學生會利用自己的道德判斷力進行評判,當評判結果與他們的道德價值觀發生沖突的時侯,特別是當學生所信賴的人的行為與他們的道德標准發生沖突時,就最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對這類心理問題,如果簡單的把問題定位於學生心理和精神本身,單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來處理,效果就差。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就必須結合德育的方法,從道德觀念人手,幫助他們消除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 道德價值觀的沖突。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如社會實踐、團隊活動、文體活動等,不僅能考驗學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識和思想境界,還能從學生的道德評價與選擇的矛盾沖突中鍛煉他們的心理調適能力,受到單一

的心理輔導或心理咨詢而不能達到的效果。

㈦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什麼關系

1、「教書育人」中的「育人」,主要由兩個渠道進行:一個是思想品德教育,一個是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本來包括心理教育甚至主要是心理教育。但過去偏重了德育,幾乎沒有名正言順的心理教育,甚至以德育代替心理教育。德育與心理教育有交叉,但有本質區別。

2、我們的教育實踐長期以來用「道德」的標准來衡量學生的「非道德」行為。實際上,學生的好多問題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或者說好多問題不能用德育的手段來解決,而我們有些老師往往就是在用德育的手段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即把實際上的心理問題卻當作思想品德問題來解決;所以往往不能解開學生的心結,學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產生另外的負面效應。例如,《狼來了》:從德育講屬於撒謊,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講是如何排遣心理寂寞的問題。

3、「德育」與「心育」並不是水火不相容。兩者有機合作,會產生良性效果,使學生不但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時也會具有優良的品德,會把社會的規范等內化為自己的品格。

4、當然,「德育」與「心育」兩者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但如果德育和班主任思想工作能滲透著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則會產生積極效果,且兩育雙收。然而,心理問題卻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來解決。

㈧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別與聯系

德育的目的是讓人成為有個道德的人。

心育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道德的人怎樣才能實現呢?道德是需要能力的,不是你想成為一個道德的人就能成為一個道德的人。

只有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心理不健康,你再如何想成為道德的人,那也只是在想,沒有能力成為道德的人。有想成為道德的人的想法,不代表有成為道德的 人的能力。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需要通過心育來實現。

心育是讓人成為道德的人的工具,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會自然呈現出道德的樣子。

道德分為兩種,一種為自律道德,一種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自己發自內心的能夠做到有道德,讓別人看到他的道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自然顯現的結果。

他律道德是在外在規則下,不得不做出道德的行為,這種道德不是發乎內心的,嚴格的說,這不能算是道德。

心育的最終目標是讓人成為有個有自律道德的人,如果德育只從自律道德角度來說,心育和德育的共同目標都將是成為一個心理健康有道德的人。心理健康和心理道德是同時實現的,沒有先後。

心育與德育的區別就是當德育裡面的「德」說的是他律道德,那麼德育就不是心育,如果當德育裡面的「德」指的是自律道德,那麼德育就是心育。

當心理學逐漸走進學校社會,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道德教育的工具,很多學校都在用心育的方法來進行道德教育。

(作者:陳一香,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心理咨詢與心理成長系系主任)

㈨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內容摘要:心育與德育存在本質的區別。但是德育與心育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德育要具有針對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對象的心理規律來實施,心理咨詢(輔導)的理論和方法對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啟示、借鑒作用。
關鍵詞:心育,德育效率,態度轉變理論
目前,我國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學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簡稱「心育」)歸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口,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統管,而且把心育內容設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之內,由此導致許多人、包括教育界內部的不少人,都以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其實,有這樣一種體制安排,只是因為德育與心育關系極其密切,而且心育尚處於初創起步階段,各方面都極不完善,只好「掛靠」到德育身上,也是出於精簡機構和人員的考慮,而完全不能由此得出心育歸屬於德育的結論。。我認為,心育與德育應該是並列的關系,而且心育的重要性不亞於德育。本文就兩者的區別與聯系試作以下淺析:
首先,心育與德育在多個方面都存在本質的區別。
一、目標、任務不同。心育的目標是:學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質達到良好的狀態,實現學習、生活和個體發展的高質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心育的任務就是:對學生傳授心理衛生知識和技能,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干預。而德育的目標則是:學生的道德水平達到一定的標准,能夠自覺承擔各種按照社會倫理准則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相應的,德育的任務就是:用先進思想影響學生,用道德規范教育學生,用模範人物的高尚品德、行為感染學生,簡言之就是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從這個角度看,心育與體育衛生工作倒是更相似一些。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關的。
二、內容不同。心育的內容是關於心理衛生、心理素質的知識和相關訓練;德育的內容是先進思想、道德規范和相關活動。
三、工作的重點對象不同。心育的重點對象是心理不夠健康的群體;德育的重點對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顯問題的群體。
四、理論基礎不同。心育的理論基礎是心理科學;德育的理論基礎是倫理學和教育科學。
五、方式方法不同。心育運用的是心理學的方式方法,不能也不必進行價值判斷,即是與非、對與錯的判斷;而德育不但不能避開價值判斷,而且要以價值判斷作為基礎、方向和核心。
由此可見,作為學校教育工作者,是決不能把心育與德育混為一談的。
其次,心育與德育雖然區別很大,但是德育與心育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德育十分需要心育的支持。
一、德育要具有針對性,離不開心育的支持。
當前,在我國的學校、尤其是正規化程度較低、師資薄弱的學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著不夠科學、效率較低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學的把握,基本上都是教育者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甚至是成見,想當然地實施教育,導致學校德育工作長期陷於經驗主義的泥潭。
德育如果要具有針對性,就必須准確把握德育對象的心理,而缺乏針對性的德育無疑是失敗的。學校的心育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調查、測量、評估(診斷)學生的心理特徵,這就為實施德育提供了具體的、科學的依據,為德育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和堅實基礎。
所以,心育工作對於德育工作提高針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德育要提升效率,離不開科學的心理干預(輔導)。(輔導)。
(一)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體現。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達到最大的效果就是理想的德育效率。怎樣提升德育效率?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按照德育對象的心理規律實施教育,對於心理有偏差的學生,還要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輔導)。
德育的效果,不是體現在德育對象懂得了多少道理即道德認知,而只能體現在德育對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為。低效率的德育,就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僅僅停留在給德育對象灌輸了一大堆大道理、小道理這個層面上。而從道德認知到道德行為,中間必須經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這兩個階段,一如人們常說的「知易行難」,這就是道德行為形成的心理規律,不遵循它,效果當然不會好。再者,根據心理學原理,要使接受對象對某項道德認知願意接受、領會得更好、印象更深刻,也要「動之以情」在先,「曉之以理」在後,才會更有效。因為沒有感動,就不會有感觸,就不會有感悟,道德認知就不會在德育對象身上實現內化。根據心理學的態度轉變理論,對於那些本來就存在反向認知的德育對象,若直接曉之以理不但無效,往往還會起到反向作用。在現實中,不少家長、教師對子女(學生)的「反復叮囑」、「諄諄教誨」失去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多是因為沒有按照上述心理規律行事。如果這些家長、教師不去反省自己,如此下去,不僅教育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極有可能發生惡性循環,即:說教—違背—嚴厲的說教—再違背—更嚴厲的說教(斥責)。

熱點內容
南陽離婚律師 發布:2024-11-18 14:48:11 瀏覽:952
網上那種法律咨詢公司正規嗎 發布:2024-11-18 14:48:07 瀏覽:885
勞動法強制轉崗 發布:2024-11-18 14:43:21 瀏覽:698
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條例 發布:2024-11-18 14:28:10 瀏覽:482
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 發布:2024-11-18 13:46:06 瀏覽:598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
國際商法知識產權英文版 發布:2024-11-18 13:19:15 瀏覽:922
規章可分為 發布:2024-11-18 13:18:59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