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道

道德經中道

發布時間: 2022-03-21 13:54:38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起點。道的甲骨文金文象形是開始挑水掘土修建道路,引申為起點。
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譯文:
「博學的起點,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行為,使人改邪歸正,以臻圓滿善境。」
《大學》起始的「道」只有一種翻譯:「起點、出發點」,即「從頭開始行走到尾」。
《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該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引自網路)為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其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讀可謂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對應的第一簡中根本就不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幾個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第一簡
從通行本與《郭店楚墓竹簡》的諸多對比中可發現,文字內容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字之差即會導致意思全變,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的甚至完全變成相反含義,可見通行本已發生了很大的流變,與原本的老子思想已沒有多少關系,現代人以通俗通行本為基礎解讀出的老子思想乃是後人以老子之名創造出來的一個偽老子思想,它是建立在幻影基礎上的空中樓閣,是以玄解玄、故顯高深的自娛自樂;如果想要了解真正的老子思想,從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入手是最好的,可惜需要有很好的甲骨文基礎才能正確誤讀,也因此,能真正了解老子思想的永遠是少數人,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❷ 孔子中庸之道 佛家的中道 老子的道 各是什麼

孔子中庸之道,即佛教的「中道」,非有非空,非斷非滅。

夫子常講「敬鬼神而遠之」,還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這就達到了消除一切對立二分的境界。

1、 孔子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夫子一生他所學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不是自己的東西,自己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全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他不過是用文字把它記載,流傳給後世。《論語》裡面許多的話,我們相信都是千萬年前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都是古佛所說的,他說世尊曾經講過,世尊說,他從來沒有將古佛所說的經上加一個字,比孔子的態度還要嚴謹。東西方的聖人給我們做榜樣。也就是說,人人佛性本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以前如是,現在也這樣。 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基督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通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孔子在周易里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在本體上,孔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孔子說,吾「無知也」。孔子沒有分別之「知」(識),但有二相歸一相之「智」。因為,孔子「叩其兩端(兩極)而竭焉(消除二元對立,泯沒對待)」。孔子「竭」其「兩端」,就是「中」,「中」就是「抱一」、「得一」。「中庸」是孔子「抱一」、「得一」的理論基礎。中庸之「中」,是指宇宙萬物的本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是指本體之相用也。中庸者,體相用一如也!所以,從認識論來看,能達到體相用一如境地,就是「中庸其至矣乎」!孔子明確指出,很少有人能契此(民鮮能久矣),說明其境界的高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佛陀稱此君子為「大心凡夫」。雖是凡夫,已發大心(大願)追求。追求不息,就叫精進;精進之極,孔子稱為「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時能契中庸,佛陀稱為不退轉菩薩。故時而中庸的君子,必得三昧正受,達無生法忍!
還有,道書也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

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成佛之道就是大學之道,覺悟之道。佛家的戒定慧就是儒家的止、定、得,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三個學習過程。明德就是眾生都有的光明德性,佛教稱佛性。「明德」,人人具足,凡聖一如,本自圓成,非假修證;就是惠能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明便是修證,回歸自性,回歸自己真心,就達到了「至善」,佛法講成佛了,徹底解脫了。明明德是自己覺悟,大徹大悟,度眾生是親民。可見,「大學之道」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做到自覺覺他圓滿,就是「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終始。佛家的轉識成智就是儒家的「格物」,突破二元對立思維。格到心境一如,本無內外, 才是真正的「明明德」。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內,皆「明德」所現之「物」,無內外,無主客,即能轉六識為妙觀察智。此智開顯,自然破除思維極性,再不二相分別,我執破除,自然「意誠」(「知至而後意誠」)。「意誠」必然「心正」,心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了「明德」,自性開顯。
「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觸著皆化,故先家齊;「明明德」於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國;國國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這是從外來說。從內來講,「意誠」則我執破,「心正」則法執亡。明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異性,性不異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當,則可謂「家齊」、「國治」、「天下平」之實質也!從「格物致知」到「天下平」,這是儒家「從事於道」、「同於道」的修證歷程。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攝、六度,行菩薩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是佛家「從事於道」、「同於道」的修行過程。「方便有多門」,「歸元性無二」,故儒釋道三家本質不異!

《大學》講『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此處的『正心』與《大學》講的『正心』,是一樣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們拿儒家的話來解釋,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為物慾,即煩惱障障礙;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礙。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講正心,也是破除這兩種障。『格物』,『格』是格殺,『物』就是物慾,格殺物慾就是斷煩惱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見,這是破所知障。這樣,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裡就「常生智慧」,這個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間的世智辯聰。
這就是慧能說的明心見性方法「若能正心,常生智慧。」比如子路的「聞過則喜」正是《壇經》「見人不是,諸惡之根;見已不善,萬善之門」。曾子就相當於神秀,他發明了「慎獨」,「吾日三省吾身」,就相當於神秀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3、對於佛道基督耶穌的「感應道交」,儒家易經也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道家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天人合一的觀念。現代量子力學通過「量子糾纏」(不管兩個粒子(有共同來源)距離多麼遙遠,一個粒子的變化立即就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這就是量子糾纏。)關系,也發現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系,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系,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啊,離開人的意志而獨立存在的客觀世界有沒有啊?海森伯的測不準定律告訴我們,一切量子、粒子的基本狀態離不開人的想法與觀察儀器及方式,離開人的觀察目的與觀察手段,量子是什麼狀況,人是一概不知的。這就和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觀點相接近了。佛法告訴我們萬法唯心,三界唯識。
很多還沒有什麼修為的佛弟子有過這樣的體驗:遇到極度危險時立即念某個咒語,或者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立即化險為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遠距感應並相互作用的事情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在孿生兄弟之間,當一個人經歷痛苦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立即就有感應,甚至會有一模一樣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間,當一方經歷極大痛苦時,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應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體極度難受,內心翻騰不已,幾次惡心欲吐,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親從老家來電話告訴他父親剛剛跌倒去世。

儒家雖更注重於日常倫理,但也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不論」並不否認「存在」。孔子講「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在人事處理上,更多儒家學人採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則強權,佛家善巧方便。

4、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6、佛教金剛經說,真正的修行,是從「降伏其心」開始,就是「伏(壓住)」我們凡夫的妄想分別執著心。
到阿羅漢的境界時,就不再是伏心了,而是「斷」了,即斷除了「執著心(俱生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了。
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是如此,所謂心性之學。《尚書·大禹謨》: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執厥中。

孟子說:修身莫若修心。又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牲,則知天矣」。
朱熹:一心具萬理,能存心而後可以窮理。陸象山:道未有外乎其心者。自「可欲之善」,至於「大而化之之聖,聖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陽明認為天地在吾心之內,萬物皆屬於心,無心則無一切,因此他說:「心外無物,心外無言,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又雲:「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

7、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道家說: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佛家講「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莊子《逍遙游》: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再說全社會的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卻並不因此而更加奮勉,全社會的人都責難他,他也並不因此而更為沮喪。他能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榮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啊。)
8、佛家的五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飲酒戒」相當於儒家的五常:「以仁者不殺害,義者不盜取,禮者不邪淫,智者不飲酒,信者不妄語。」

佛祖釋迦牟尼當年證道後,嘆曰:奇哉!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能,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老子也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就說出宇宙真相,直接了當,真實了義!
無盡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請教時,大師說不識字。她說你連字都不識,怎麼能理解經文?大師對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乃大異之。佛祖經年說法,竟問: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又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語言相、文字相、心緣相」、「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的狀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 「妙」實際上是現量,指本來的面目和真實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狀態和屬性,佛學講「清凈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里講的是認識論。佛學上的六根、六識、六塵相互關系叫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兩個字就概括完了。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正是「常無欲」的認識狀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觀其妙」。《中庸》中講:「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里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欲」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3、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氣用事,要有冷靜客觀的理性觀照。「毋必」,做什麼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隨順因緣,無可無不可,通權達變,法無定法。「毋固」,不要那麼固執,一條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執,吾人悉有與生俱來的我執身見,常常以我為中心劃線,以我為中心做事情,以我為中心作出種種情緒反應。其實一個君子的行為,或者一個能做成事業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別人,多滿足別人的願望,多讓別人歡喜,多體察別人的需求,這就是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4、「常使民無知無欲」的「無知」,是指不要有「無明」,不要有分別之「知」。因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知」就無「無明」,這是叫老百姓不要產生無明啊!這里老子說的「無知」,就是不知見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們(民)轉識成智,「常使」(開、示、悟、入)人們「知常曰明」。
「使民無知無欲」,正是佛家講的破見思惑。「知」是見惑,「欲」是思惑。見惑給人們帶來「所知障」,「思惑」給人們帶來「煩惱障」,眾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講的「無知」,不是「愚昧無知」,而是了達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的大智慧之聖智。凡夫的知見,如來稱為「無明之本」,是我們不能開顯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礙。清除這種「知見」,才能脫離愚昧的「無知」。所以,佛陀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對立心識剎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續不斷,此為動不善時。事相中,把握機宜,教化開啟學人,啄啐同時,不失時機,是禪宗大師善施機教的「動善時」。孔聖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亦屬「動善時」。
居善地,心善淵:一個心凈的人,他到哪裡都是凈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淵」就是一個真正開智慧的解脫者,他是虛懷若谷,身心很柔軟,不懂的我們就學習!
6、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佛家謂之曰「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都是一個意思。道是從古至今,本來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說他自己只是在重復講述古聖先賢說的話,沒有一點發明創造。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基督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通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

9、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一般的見識以為道家是逍遙世外或者應時而動,而這句話說明:要學聖人之道的人,更應該有為世人與眾生,挑負起一切痛苦重擔的心願,不可一日或離了這種負重致遠的責任心。這便是「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的本意。「終日行而不離輜重」是說志在聖賢的人們,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存著濟世救人的責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這種地位,雖然處在「榮觀」之中,仍然恬淡虛無,不改本來的素樸;雖然燕然安處在榮華富貴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這才是有道者的自處之道。這里的「榮觀」的「觀」字,是破音字,應作古代建築物的「觀」字讀,不可作觀看的「觀」字來讀。「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靜的意思。
這就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真正的無為,為而無為,無為而為,心不染著。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
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1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是無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實相也是無所不在、超越時空。不必到遠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凈土,因為我當下就在道的懷抱裡面,還要到哪裡去找呢?!我不必打開窗戶,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後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樣都能夠見到天道。不為而成就是來到無修、無證、無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雲:「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說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體和客體同為道的不同層面,猶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離開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註定是枉功勞形了不可得。

1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
煩惱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礙覆蓋。菩薩的我執、法執破除了,就到無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維摩詰經》上講不二法門,唯有維摩詰「默然無言」,大智文殊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金剛經》講:「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信心銘》曰:「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莊子·天道》中桓公與輪扁的對白說得很明確。「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確,這樁公案中「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證者所知。輪扁以得心應手的體證體悟,體現出心手一相無礙相通,而二相的語言要表達一相的得心應手,就顯得蒼白無力。這正說明了二相的極性「有欲認識」只能「觀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無欲認識」才能「觀其妙」(得心應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朴實、厚朴)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和老子「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脫百姓的二元對立觀念之束縛,要教化百姓認識「有欲認識」方法不對,放縱感官享樂不對,不要極化人們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化民,將百姓從有欲中解救出來,入無欲的自由解脫,莊子稱為「逍遙游」。
自古以來,真正體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眾生或是攝化眾生,不是要越展現世智辯聰,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來越聰明、越厲害,因為這是人類自我越膨脹。將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為解脫者是推行要愚民政策,而是讓你返璞歸真,回到敦厚、朴實、忠厚、老實的本性。
「民之難治」為什麼百姓會難治理呢?「以其智多」因為智巧偽詐、世智辯聰,錯誤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來越狡猾,越會鑽法律漏洞,或是智能型的犯罪,都是錯誤的教育教導出來。「故以智治國,國之賊」如果是用世間思維、世智辯聰治理國家,就是國家的賊,會越治越亂。這樣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質量,離道越遠。

1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為普度眾生;儉是淡泊寡慾,是清凈心;不敢為天下先是因為體會整個法界就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當悟道之後,就是「不與眾生爭」,而且會甘心居眾人之後。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夠知道說「哦!我真的不知道」,明「無明」。我們在講十二緣起的時候,有講到最深的,但是當我講出這些,一樣我又被攻擊!說:「人家經典不是這樣講!」好啊!隨便啊!佛陀所講的十二緣起,是在探討第一因,到最後是來到「無明」,我在《阿含經》課程裡面有提到,所有問題最終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問題最終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如果你認為你很行,我很有學問、知識很高,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一方面因為你是在無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裡面,但是你還不知道,你還在麻痹的情況裡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同理。

17、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怨以和來解,和後仍有餘怨,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故稱不上為善。因為,和解是兩相調諧,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體不分,才無有怨,何談余怨。老子要人們體道一相,無怨可和,才是為善。老子主張「報怨以德」,佛陀主張「若人捶詈,同於贊揚」,和怨要以無怨為「和」,「若人捶詈」(打罵),要以贊揚視之,自然與道不遠。「故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者,有債主之契據(合同),卻無有債權之索還心。佛家稱作三輪體空(債權、債務和債物,當體皆空,本無自性),無施可施。施不求報,亦無求報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體道,三輪體空,無人無物,何有責人之說?有德之人體道之一相(「有德司契」),無求無索,無人無我,在生活中盡是奉獻施與,「為而不爭」,「利而不害」。無德之人二相執著,識心分別,故像追索租稅一樣攀緣攝取,極性極化,人我對立,順喜逆瞋,私慾情念不息,親疏遠近熾然,差別對待分明,違背天道平等,與「道」之無私、無欲、無為、自然相異。

金剛經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於相不著,於人不著,自然不苛責於人。

雖然歷史曾有過此消彼長,但總體來說,因為佛教義理嚴密,邏輯性最強,佛祖親口宣說的經典數量多達三藏十二部,浩若煙海。晉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經後說:盡善矣,未盡美矣。就是說道德經雖然境界很高,但畢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闡述得不能圓滿究竟徹底,只有聖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經就連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漸進,漸悟入道。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勝數。明代王陽明就是學佛後藉助佛理參透孔孟學說,才發現聖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國儒學發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學推到極致,為中國文化保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勝佛,自然之理也。

❸ 道德經中道體和道性分別指的是什麼有是什麼意思

道體是道的本體 用道德經的話來說就說 寂兮廖兮 獨立而不改 聽之不聞 視之不見。而道性呢,是說道雖然孤獨存在,但不是一個死物,他還有作用,用道德經的話講就是:周行而不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天地萬物的始祖,歸依,創造者。

❹ 老子的《道德經》中道是什麼意思

「道」是萬物萬法之源,創造一切的力量;德是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的行為

❺ 觀音山上觀山水 道德經中道經常

還不夠標准!不僅平仄有瑕疵,詞性也不對,形式格律出了問題,基本上不用看內容了。不過這一幅對聯是比較靠近的了!我還是從專業的角度幫您初步診斷一下吧!
上聯征對:觀音山上觀山水
——這是廣東省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為擴大景區影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廣東楹聯學會聯合主辦的征聯活動,懸賞價7萬起,目前已修定為70萬元整。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參加應對的2000多人、5000多個下聯中,據主辦方評審,仍未有達到主辦方征聯要求滿意的應征下聯。主辦方決定徵集對句將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出現滿意的對句為止。
要想了解這上聯怎麼對,就要普及一下對聯的知識。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文體,擁有嚴謹的格律,用現代話來理解,至少具備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數相等,②內容相關,③詞性相當,④結構相稱,⑤節奏相應,⑥平仄相諧,以這幅對聯為例,列舉如下:
觀音山上觀山水
①字數相等:7字,故下聯也要七個字;
②內容相關。不僅僅是描述的內容,而且對聯還特別限定了必須是廣東省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面的景點,那麼就更要命了!范圍更狹窄了!我們姑且當這個條件不存在。那麼「觀音山上觀山水」,可以理解為A、我們爬上東莞市的觀音山上去觀看風水;B觀音菩薩在觀音山上觀看風水,那麼下聯就要跟這句對聯的意思有所關聯。
③詞性相同+④結構相稱:上聯是:名詞(觀音山:地名)+方位詞(上)+動詞(觀)+名詞(山水),下聯也必須是這樣的結構,同時「觀」字在這里既是名詞(觀音)又是動詞(觀山水),一詞多性,且「山水」又是個並列詞語(山和水是並行的詞語,那麼下聯也要這樣的結構!
⑤節奏相應。上聯是:3+1+1+2(「觀音山+上+觀+山水」)=4+3(「觀音山上」+「觀山水」)結構,那麼下聯也必須是一模一樣的。
⑥平仄相諧。所謂的平仄,是指漢語發音的音調,古音分兩大類五音調,其中用現代漢語的音調來描述,即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屬於平聲字,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入聲(古音(現代普通話話沒有了,僅存於地方語言內,如粵語等)屬於仄聲字。對聯的規律是上聯的平仄要和下聯的平仄恰恰想法,且無特殊語言的前提下,最後一字是仄聲字的為上聯,最後一字是平聲字的是下聯,那麼我們就可以將下聯的平仄推出來: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還有「窄對」(平仄一字不能錯)和「寬對」(簡單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我們姑且將其列為「寬對」好了,那麼下聯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須是仄、平、仄,這樣下聯的平仄就應該是:
下聯: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對聯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寫了錯句,行家一看就會知道你的底細: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對欠平衡。 第四失替應留意,五為亂腳六孤平。 第七切記三平尾,八忌上重下邊輕。 九忌初學用僻典,淺顯易懂也求精。這個我就不贅述了。
——然後我們依據這六大元素來評點您的對聯,您的第一個詞「道德」雖是動賓片語但不是人名,就對不上上聯第一個詞「觀音」(「觀音」既是人名又是動賓片語),但「觀音山」對「道德經」還是詞性蠻工整的,平仄略遜!而且第二字「德」應該是仄聲字(實際上「德」是入聲字,若是對聯依照「古聲舊韻」還是對得上的,「今聲新韻」就對不上,此處待商榷)!您的第六字「德」應該是仄聲字(此處商榷原因同上)!
以上幾個錯誤屬於基本錯誤,所以您這幅對聯從內容及格律而言,能夠入圍,但肯定不會獲獎!

❻ 《道德經》中道字的英譯有多少種請列舉並寫明作者。

請自己找一本電子書《道德經91種英譯本》,CHM格式的。

❼ 《道德經》中「道」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問自然,「道」為何物?直教賢聖魂牽。從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戰國,直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紀,兩千五百年多年來,老子的「道」牽扯了太多往聖先賢的心靈,版本數百個,注譯千萬人,真不愧萬經之首,人間至奧也。
最初的《道德經》,又稱《老子》,分上、下兩篇,五千多字,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又說「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所以,《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基礎,在「道」,在「德」。而「道」作為自然界的本原和規律,其客觀實在性決定了「道」是體(本體),而「德」是道化生天地萬物的過程和表現,因此「道」是體,「德」是用。因此,弄清什麼是「道」,是徹底理解老子自然主義哲學的根本。
道是自然界的本原及其規律,前者稱為「道體」,後者稱為「道法」。道體作為自然界的本原,是極其微細,不可細分的。之所以是自然界的本原,有幾個原因:一是道是自然界中產生最早的客觀實在,比天地產生的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通行本第二十五章,以下各章都是指三國曹魏王弼注通行本《道德經》),是說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是說道的產生,無從可考。二是道是天地萬物之母。「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是說「道」字,是專門為天地之母而創設的。作為地球上生長的人,「地」就是地球表面及以下的自然空間,而「天」則是地之外的所有自然空間。因為「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可以為天地母」,因此道充斥自然之中,化生天地,化育萬物,因而「其大無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道是萬物之母。三是道「其小無內」,不可細分。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道之為物,唯恍唯忽」,「綿綿若存」,「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若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道」是一切的本原,自然是極其微細,不可細分的。因而,道是自然的本原,天地萬物的本原。
自然空間,是道體存在於絕對真空中,是道體與絕對空間的結合。道體是絕對空間中的客觀實在,是天地萬物得以化生的根基和本原;絕對空間是道體存在的場所,是天地萬物得以化生的空間基礎。道體依賴絕對空間而存留,絕對空間失去道體則一無所有。自然空間就是宇宙,因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就是三維空間,宙就是時間,人類所生存的空間,就是「3+1」維時空。「3+1」維時空以外的更高維度的時空,人類探索起來極其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但探索未知(玄的領域),獲得規律(科學的領域,科學≠真理,科學知識人類自然已經掌握的自認為正確的自然規律)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其樂無窮,這邊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來源了!老子《道德經》中體現的自然,就是人類生存其中的「3+1」維時空,包括地(地表及以下的自然空間,實際上是天上的一粒微塵)和天(地表及其上的自然空間,或廣義來講就是自然);事實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宇宙之外有宇宙,自然之外有自然。
聖人的職責是什麼?《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聖人的使命,不過是參悟天地運行之道,然後按照天地運行的規律去修身治世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發抖,道法自然」,聖人所做的,不過是效法天地,效法自然,絕不可能創造出超越自然的規律出來。因此,人類的所有入世法,不過是感(體道,探索自然的規律)、知(知道,掌握自然的規律)、行(行道,遵循自然規律去做事)、和(和諧,獲得和諧地修身治世效果)、同(大同,以致世界大同),也就是體道、知道、行道、和諧、大同。老子《道德經》所體現的自然主義哲學,是「3+1」維時空中的聖人,不可能創造超出自然之道的所謂「大道」來,因此,「觀天地之道,執天地之行,盡矣」,便是人類所能做到的一切了。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然之外有自然,宇宙之外有宇宙,是否還有更加深奧的大道呢?應該是有的,值得人類永恆探索,樂在其中,妙在其中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哉!至哉!
您認為如何?歡迎交流分享。

❽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秘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❾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古代文言文表達的含義非常豐富,很簡短的幾個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異。所以許多人對老子的道德經也有各種討論說法,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此講一下個人看法,僅供大家娛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道,個人認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煉之道。

修煉之道

老子所說的修煉之道,其實就是道教弟子修煉的方法,這種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稱為“道”,也叫“修道”;這種修煉之道如果放到佛學裡面來表達,就會被稱為“法”,有時候也被稱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來便有“道法自然”一說,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還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須遵循自然法則才會有所成就。

❿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嘗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天下萬物均起於「有」,而「有」又起源於「無」。
老子言「道」,嘗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不斷循環運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老子又認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只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稱為「大」。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認為「德」乃「道」之體現,而「德」應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避免犯過。

熱點內容
小飯店收銀員規章 發布:2024-11-18 11:31:27 瀏覽:476
法官與劊子手百度雲 發布:2024-11-18 10:37:55 瀏覽:317
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定金 發布:2024-11-18 09:46:39 瀏覽:545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