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建議立法權

建議立法權

發布時間: 2022-03-22 23:34:54

立法創議權是不是立法權

當然不是來

立法權是指有自權力制定並通過法律,特別是有權通過法律案,在中國狹義上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這個權利

立法創議權是指建議立法的權利,簡單說就是建議權,廣義而言每個人都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狹義而言中國具有這個權利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30個以上代表、國務院、軍委、常委會等等

㈡ 有什麼網站可以給國家法律提出建議或者增加法律之類的

1、可以向各省法院等官方網站提出建議。

2、可以向政府部門提出反饋。

3、可以將你的訴求書面形式提交給信訪部門。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

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它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

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㈢ 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者的具體解釋

  1. 三權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稱三權分治,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三權分立制度就是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相互制衡的制度。以美國為例,行政權指政府,立法權指國會的上下議院制度,司法權指法院。三權分立很好的實行了「憲政」的主旨思想,實現了依憲治國的目的,三權分立制度在反對封建勢力復辟、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斗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三權分立制度為絕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在政治體制上根本否定並排斥三權分立制度,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和議行合一制。

  2. 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3. 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通說認為,人們提到的「司法權」多指狹義司法權,即雖包括檢察權在內、但卻明顯偏重於審判權,或僅僅指審判權(即以法院為相應機關)而言。

  4. 行政權是依照法律規定,組織和管理公共事務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權力,行政權是由國家憲法,法律賦予或認可的,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規范,對公共事務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力,是國家政權和社會治理權的組成部分。

  5.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存在實行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土壤。

㈣ 稅收立法權的改進建議

1.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的稅收立法權。這實際上是如何處理集權和分權的問題。中國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 權制的國家,應以集權為主,在集權的前提下適當分權。稅收立法權的劃分應建立起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的兩級立法格局。對涉及國家整體利益、體現國家宏觀調控手段的稅種,應由中央統一立法,包括稅法的修改、補充、廢止以及對稅法的解釋權都應該由中央統一掌握,如消費稅、關稅等;對屬於現行稅制中的主體稅種、對宏觀經濟影響較大但屬於地方稅的稅種,可由中央統一立法,但將制定實施細則和確定適用稅率的權利交給地方,以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如資源稅、房產稅等。對於地方特色較強、收入規模有限的稅種,可以賦予地方立法權,如契稅等。 當各級各類稅收立法權之間發生沖突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予以協調:(1)法律優先原則,即任何行政立法不得與法律相抵觸;(2)中央立法權優先原則;(3)新法優先原則;(4)特別法優先原則。
2.明確稅收立法主體,縮小授權立法的范圍。國家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性質、地位、職能是不相同的,國家立法的地位、權威性、效力都較強,因此,應該健全全國人大和省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稅收立法機構。另一方面,授權立法有針對性較強、較具靈活性和時效性等優點,但也要適當地保留。我國當前稅收立法應以國家立法機關立法為主,以授權立法為輔,並逐步縮小授權立法的范圍,這將有助於改變目前我國稅收立法級次較低的狀況。
3.盡快制定稅收基本法。目前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缺乏一個母法作為統領。建國初期,曾制定過《全國稅政實施要則》,起過稅收基本法的作用,但後來中止執行。因而應盡快制定《稅收基本法》,明確稅法的立法依據,立法宗旨,立法體制,稅權劃分原則、標准和程序,征納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內容,為建立完整、規范的稅法體系打下堅實基礎。然後,依據《稅收基本法》制定各個單行稅收的法律(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有助於各個單行法之間的協調。
4.規范稅法的解釋權。中國的稅法解釋政出多門。國務院曾一再強調「除稅法規定的減免稅項目外,各級政府及各部門都不能開減免稅收的口子」,這使得地方政府越權制訂稅收規章的現象大大減少。但是,還是有不少基層的政府機構為了自身利益,以各種理由擅自製訂稅收優惠規章。由於這些規章的制定會給鄰近的地區產生影響,影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也影響稅法的剛性約束力。所以應統一規范稅收法律的解釋權,以減少矛盾的產生。
5.完善稅收立法程序。中國稅收法律由國家稅務總局草擬,這是因為他們較熟悉業務。但是由行政執法部門起草不符合一般立法慣例。稅法的立法程序應為:由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專家小組(包括專家、學者、律師、會計師、經濟學家等)起草稅法;草擬完成後交由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審查;然後向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務院有關部委及各省級人大、政府徵求意見,在此過程中,也應徵求、聽取廣大納稅人的意見,以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性;修改後提交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最後。以國家主席的名義發布實施。

㈤ 出台意見是否屬於立法權

意見的本意是人們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見是上級領導機關對下級機專關部署屬工作,指導下級機關工作活動的原則、步驟和方法的一種文體。意見的指導性很強,有時是針對當時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發布的,有時是針對局部性的問題而發布的,意見往往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效力。

㈥ 人大代表提出法案的權力是提案權還是立法權

提案權

單獨的人大代表沒有立法權

㈦ 如何完善立法

作如下努力:

1、拓寬渠道,保障相對數量的由代表、委員提出的立法案進入立法議回程。

2、保障代表答、委員充分了解立法的意圖、目的和措施。

3、保障代表、委員在委員會的機制內積極發揮影響力。

4、逐步建立修正案制度,保障代表、委員直接地影響立法內容,將其代表的社會團體的利益和要求正當地反映到立法案中去的權利。

㈧ 立法權和決定權的區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立法權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
決定權是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權力。
區分立法權和決定權的關鍵是: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法律的立改廢,那麼就是立法權,如果通過的「決定」是有關重大事項,那麼就是決定權。

㈨ 最高法有沒有立法建議的權利

立法權就是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版的權力;第二類權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還享有提出法案的權力。這里的法是指狹義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中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有國家立法權,也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是國家立法機關。 人民法院當然沒有權利立法,法院的職責是實施法律,維護法律公正

㈩ 現行憲法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權是如何規定的

  • 《憲法》說得比較籠統,《立法法》才是規定立法權的專門法律。我都給你摘錄一些吧,法律條文有點多,如果你不願看,可以就某一具體事項問我。


  • 《憲法》

第六十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 《立法法》

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八條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第十一條授權立法事項,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及時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後,相應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


第十三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第二十六條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二十七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八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況外,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第二十九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第三十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第三十一條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三十二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三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四條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三十五條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律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委員長會議報告。


第三十六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法律案有關問題專業性較強,需要進行可行性評價的,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專家、部門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方面的意見。論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相關領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


第三十七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後將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委員長會議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時間一般不少於三十日。徵求意見的情況應當向社會通報。


第三十八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分組審議的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分送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九條擬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的法律案,在法律委員會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前,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法律草案中主要制度規范的可行性、法律出台時機、法律實施的社會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進行評估。評估情況由法律委員會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四十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委員長會議同意,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四十一條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前,委員長會議根據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情況,可以決定將個別意見分歧較大的重要條款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單獨表決。

單獨表決的條款經常務委員會會議表決後,委員長會議根據單獨表決的情況,可以決定將法律草案表決稿交付表決,也可以決定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四十二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委員長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律案終止審議。


第四十三條對多部法律中涉及同類事項的個別條款進行修改,一並提出法律案的,經委員長會議決定,可以合並表決,也可以分別表決。


第四十四條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四節 法律解釋

第四十五條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第四十七條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法律解釋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四十八條法律解釋草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


第四十九條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十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熱點內容
華南理工社會保障法課程作業 發布:2025-01-23 11:37:47 瀏覽:675
路鋼律師 發布:2025-01-23 11:32:00 瀏覽:489
上市公司並購有哪些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11:09:55 瀏覽: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 發布:2025-01-23 10:55:41 瀏覽:504
法院不支持20 發布:2025-01-23 10:40:01 瀏覽:161
法院招財務 發布:2025-01-23 10:05:18 瀏覽:808
荊州法官助理 發布:2025-01-23 10:00:17 瀏覽:152
寵物進酒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10:00:14 瀏覽:454
玉樹州法院升 發布:2025-01-23 09:45:37 瀏覽:513
通遼律師在線咨詢免費熱線 發布:2025-01-23 09:25:08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