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2016年法治藍皮書

2016年法治藍皮書

發布時間: 2022-03-23 01:04:02

❶ 我國生態立法經歷了哪些過程

我國的生態化已經成為哪些過程中?那也現在生態房必須得保護生態環境。

❷ 中國專利申請數量泛濫是怎麼回事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根據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如果僅僅從專利申請數量來看,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似乎應是位居「世界首位」的,然而從申請專利的質量來看,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在日用消費品抑或是高科技產品領域,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供給能力與國際同行相比都還存在一定差距。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與持續增長的專利申請數量不成正比。

❸ 多少家省檢察院可在線查行賄犯罪檔案

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6(2018)》發布暨2018年中國法治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法治藍皮書》中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檢務透明度報告顯示,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南京市人民檢察院位列檢務透明度前三。從地區維度看,較為經濟發達地區檢察院的檢務公開相對較好。

與此同時,利用信息化推進檢務公開,檢務公開與網上辦案、檢務公開與網上辦事的有機結合,也不斷推進形成良性互動。例如,在門戶網站的基礎上,各級檢察機關注重運用微博、微信及其他新媒體發布檢務信息。

1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網上公開抗訴書

《法治藍皮書》介紹,法律文書公開范圍走向全面化,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對公開法律文書進行了類型化處理,分為起訴書、抗訴書、不起訴決定書、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其他法律文書等欄目。在起訴書日漸普及的基礎上,其他法律文書的公開,也走向常態化。

截至評估結束,通過自身門戶網站或信息公開網公開抗訴書的,有1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佔比20.41%。通過自身門戶網站或信息公開網公開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的,有27家較大的市人民檢察院,佔比55.10%。另外,北京等地的檢察院將被害人權利義務告知的公開予以常態化。

同時,依託檢務公開,在線辦事功能得到強化。發布的數據顯示,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指南或查詢平台鏈接、聯系方式的,有20家省級檢察院和30家較大的市檢察院,分別佔比64.52%與61.22%。無錫市檢察院公開了《非公企業常見法律問題防範指南》,協助企業認清、防範法律風險。

在預決算公開方面,26家省級檢察院和19家較大的市級檢察院同時公開了2016年度的預決算和2017年度的預算,分別佔比83.87%與38.78%。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公布了全省檢察機關司法辦案主要數據。

藍皮書建議將公開嵌入檢察工作流程

針對檢務公開尚存的問題,《法治藍皮書》指出,檢務公開當前問題突出表現為部分檢察院不作為,仍有多家檢察院無網站或網站無法打開,一些檢察院網站缺乏必要維護導致網站不穩定乃至一度失效,門戶網站欄目空白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檢察院公開持續性不夠,個別甚至出現停滯倒退;機構人員、指南須知類信息的公開,有待加強;檢務公開友好性不足等。

《法治藍皮書》給出了檢務公開加以完善的方向,提出檢務公開內容應全面化,應注重加強指南類信息的公開,在不違反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探索量刑建議書、檢察建議、檢察意見等檢察法律文書的公開,適應大數據發展需求推進文書統計和檢務數據的公開。

同時,既要注重檢察院門戶網站建設,也要注意多渠道公開,形成合力,實現公開效果、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最大化。

此外,《法治藍皮書》還建議將公開嵌入檢察工作流程。借鑒政府信息公開和法院司法公開的經驗,將檢務公開嵌入檢務活動日程流程,落實「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理念,實現檢務公開的制度化和常態化。

在信息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上,建議按照《殘疾人保障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精神要求,檢察機關應帶頭加強網站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對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進行無障礙改造,建設網路信息無障礙服務環境,方便各類特殊群體、弱勢群體便捷快速獲取檢察信息。

一經發現,永不錄用。

❹ 法律體系轉向法制體系有何意義

近日發布的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總結了中國提出和形成中國特色法律體系的歷史過程,分析了形成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對於中國法治發展的重大意義。藍皮書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具有三大歷史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有法可依,是新時期中國法治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也是新時期立法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把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勝利成果,納入到憲法法律確認和保障的范圍,最大限度地規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記載了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奮斗的主要歷程,指明了未來中國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和基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以民主立法方式與時俱進地體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從而不斷確認和鞏固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合法性基礎,確認和鞏固了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合法性、權威性,維護和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和尊重保障人權,極大地保障和推動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改革開放以來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法律化的重大成果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是對30多年來改革開放所形成的基本經驗的法律總結,是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所取得成果的法律肯定,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法律確認,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法律化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意味著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的方向不可改變,意味著中國走具有自己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不可逆轉,意味著中國人民奔小康求幸福的決心不可動搖,意味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必將實現。

中國法律體系的形成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標志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實行法治,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和前提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中國法律體系的形成推動了有法可依的實現,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既是對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立法機關民主立法、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建設公平正義司法體制、全體公民學法守法用法取得明顯進步的充分肯定,是舉國上下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法治文化、堅持和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也是對未來堅定不移地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供的一個良好平台,是堅定不移地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法治國家的新起點。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法治建設和立法工作應當實現幾個轉變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僅僅是基本解決了無法可依的問題,未來還需要著力實現幾個轉變。

向加強憲法法律實施為中心轉變

有法可依的問題基本解決以後,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一項基本任務應當是實現依法辦事,法治建設的關鍵應當從以立法為中心向切實實施憲法法律為中心轉變,應當更加重視和加強憲法法律的實施,實現憲法法律實施與法律體系構建的全面協調發展。

向加強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建設轉變

中國的依法治國和法治建設需要向縱深發展和推進,應當從以立法為中心加強法律制度規范建設,向以法治文化為重點加強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建設轉變,努力使法治成為人們的價值信仰和生活方式,實現法治文化與法律體系的全面協調發展。

從數量型立法向質量型立法轉變

立法工作應當從數量型立法向質量型立法轉變,不僅要考察立法數量的GDP,更要關注立法的質量和實效;不僅要有不計其數的紙面上的法律規范,更要有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現實中的法治功能。

向立法的統籌協調發展轉變

立法工作應當從以創製法律為主,向統籌創製法律與清理法律、編纂法典、解釋法律、修改法律、補充法律、廢止法律的協調發展轉變,使法律體系的清理、完善和自我更新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使法律體系更加具有科學性、穩定性、權威性和生命力。立法工作應當從「成熟一部制定一部、成熟一條制定一條」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立法模式,向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協調發展的立法模式轉變,從立法項目選擇的「避重就輕」、「拈易怕難」向立法就是要啃硬骨頭、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轉變,使立法真正成為分配社會利益、調整社會關系和處理社會矛盾的藝術,成為在「矛盾的焦點上」劃出的杠杠。

❺ 什麼導致中國法院迎來「智慧執行」曙光

2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法治藍皮書《中國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No.2(2018)》(《法院信息化藍皮書》)發布暨2018年中國法院信息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其次,繼續優化執行查控系統。2017年全國3500餘家法院上線使用網路執行查控系統,覆蓋面達到99.66%。2017年,全國3746家地方性銀行中,3660家上線查詢功能,3203家上線凍結功能,2058家上線扣劃功能;湖南、福建、江蘇、吉林、甘肅、江西、內蒙古等地本省地方性商業銀行基本全部實現了網路查詢、凍結、扣劃功能;46個「點對總」不動產查詢重點推進城市中已有40個城市上線查詢功能。

再次,終本案件系統自動篩查。終本制度應用中出現問題,除了程序標准未作統一嚴格規范之外,還因為這類案件未進入流程管理系統而在體外循環導致監督不到位。為強化對終本案件的監管,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開發了終本案件管理系統,對終本案件實行集中管理、分類管理、動態管理和關聯案件篩查。該系統每6個月自動對涉案被執行人進行集中財產調查,一旦發現財產立即在系統提示執行法院恢復執行,並對恢復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最後,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監管。作為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委託執行制度對於解決跨轄區案件的執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委託執行在實踐中落實較差,許多法院接到委託執行事項後怠於執行,不進行反饋,甚至原封不動退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於2017年9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執行事項委託工作的管理辦法(試行)》,並在執行辦案系統上開發人民法院執行事項委託系統,將事項委託納入系統統一管理,有助於充分發揮執行指揮中心的功能優勢,進而嚴格規范委託事項管理。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陽光化。陽光執行是指執行案件的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要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公開,做到過程和結果的雙重透明。2017年,依託信息化平台,執行案件實現了執行流程節點定向推送、網路司法拍賣全民圍觀、信用懲戒信息社會共享和執行裁判文書網上公開。2017年3月1日起,全國法院全面推行網路司法拍賣。2017年,全國法院通過司法網拍共計拍賣29.42萬次,拍賣標的物20.52萬余件,成交額2021.04億元,節約傭金61.72億元,大大提高了財產變現率,取得積極社會效果。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指出,法院執行實現智能化。

執行信息化為執行法官、當事人、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建設技術標准》明確要求,要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數據挖掘及智能分析決策等系統有機整合為一個整體,實現轄區法院信息共享、聯動配合和規范管理。為了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執行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平台,2017年,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的,自行成功研發並使用「被執行人履行能力大數據分析系統」。

在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往往拒收文書甚至下落不明,因此送達難是困撓執行案件的一大難題。2017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使用現有的OCR文字識別技術,開發E鍵送達平台,實現「一鍵生成、一鍵到達」。E鍵送達平台可實現自動提取案件基本信息、自動生成送達文書、專有物流網路送達、物流信息實時反饋等功能,實現司法送達與外包服務公司無障礙互通。

法院信息化藍皮書還指出,未來應提升意識,堅持需求導向,注重系統兼容性和友好性,最終實現執行領域的人工智慧。

雖然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壓力,但是信息化的開發與應用,同樣也受制於案多人少的矛盾,從而表現出辦案系統使用不足、查控系統反饋遲緩以及數據不準確、司法網拍在一些地區落實較差、執行指揮中心運行空心化等問題。執行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在法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具有共性,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縱深發展,要最終實現智慧執行,需要提升對信息化的認識,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屬性,並且要統籌布局,避免因為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以及系統平台的分散而形成新的數據割據。

第一,擁抱新科技,避免淪為時代棄兒。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工作業態還是生活方式,都不可避免接受信息化的洗禮,信息化正在對包括法院在內的各個行業乃至社會形態進行深層次、全方位重塑。藉助信息化,人們擁有了更加敏銳的感官、超乎尋常的手段和最強大腦,相反,一味拒絕甚至抵制信息化,最終淪為時代的棄兒。

第二,正確認識信息化內涵,警惕「偽信息化」。信息化最本質的要求是智能,信息化建設應以需求為導向,防止為信息化而信息化。任何背離便捷、高效、簡單、智能而進行的系統平台研發都是「偽信息化」,信息化的使用者反而成了技術的奴隸。真正的信息化無論建立在多麼復雜的計算和邏輯之上,最終呈現給用戶的也必須是最簡單的甚至一鍵式操作。

第三,加強統籌謀劃布局,避免重復建設。信息化的研發成本非常高,如果不進行整體謀劃和布局,會造成重復建設,甚至推倒重來,形成極大的浪費,並且分散建設的平台將會導致數據的割裂與孤立,對於數據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法院也要與時俱進。

❻ 朱曉青的學術成就

1984年8月開始從事法學研究工作。1985年6月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如下:
一、著作
1、《歐洲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其實施機制》(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3、《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主編,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4、《合同要旨與實務》(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二、譯作
(一)著作:
1、《婦女與國際人權法》(第一卷)(合作),三聯書店2007年版。
2、《人權與國際關系》(合作),知識出版社1998年版。
(二)論文:
1、《開羅伊斯蘭世界人權宣言》,《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
2、《南北關系中的人權》,《法學譯叢》1992年第6期。
3、《國有化的國家補償責任》,《法學譯叢》1991年第5期。
4、《北歐國家實施的設計保護的比較分析》(合作),《法學譯叢》1987年第6期。
三、論文
1、《歐洲理事會對國家的少數群體的保護》,載《中國人權年刊》(第二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內實施機制》,提交2006年3月31日-4月1日在愛爾蘭格爾韋舉行的愛爾蘭-中國人權網路學術交流研討會。
3、《國際人權法與婦女人權》,提交2005年8月29-31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0周年非政府組織論壇。
4、《中國法治中的性別平等》,提交2005年6月27-30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的加拿大-中國良治對話研討會。
5、《國際人權條約在國內的實施》,《國際法學論叢》(第3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6、《家庭暴力與婦女》(合作),載《轉型社會中的中國婦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7、《伊拉克戰爭對國際法律秩序的沖擊》,武器與國際人道法國際研討會論文(2004年10月)。
8、《<歐洲人權公約>中的平等與非歧視原則》,中國-歐盟人權學術網路研討會:性別與法律論文(2004年9月)。
9、《WTO規則在中國大陸法律體系框架下的適用》,載《世貿規則與兩岸四地經貿法律關系》,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0、Role of NGOs in Domestic Violence Legislation in China,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家庭暴力立法研討會論文(合作,2003年12月)。
11、《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人權法律地位的演變》,《法學研究》2002年第5期。
12、《消除對婦女家庭暴力的法律舉措》,載《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中國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13、《作為中國法律體系組成部分的國際條約》,載《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建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4、《<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法學研究》2000年第2期。
15、《人權兩公約實施機制與條約的國內法適用問題研究》,載《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系》,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16、《歐洲聯盟人權保護的法律依據》,中德國際人權條約的國內實施國際研討會論文(2000年9月)。
17、《外國人在華權利的保護》,中國-歐盟第二屆司法研討會論文(1998年10月)。
18、《聯合國關於婦女人權保護機制的健全與完善》,載《婦女與人權》,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9、《論聯合國人權國際保護的執行措施》,《法學研究》1994年第4期。
20、《論人權的共同標准》,《中國法學》1994年第6期。
21、《論人權的國際保護》,載《當代人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22、《試論對外開放中的國際經濟立法問題》,《雲南法學》1990年第1期。
23、《論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法律特徵》,《雲南法學》1988年第1期。
四、研究報告
1、《婦女與人權》,載《中國婦女發展報告》(婦女發展藍皮書,第一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國際法學研究熱點》,載《中國法治發展報告》(法治藍皮書2004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3、《國際法學研究狀況》(合作),載《中國法治發展報告(法治藍皮書2003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研究報告》(合作,2004年)。
5、《國際條約在中國國內的適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科交流》2001年第33期。
6、《澳、馬實施國際條約問題的考察》(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科交流》2001年第49期。
7、《關於加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問題的研究報告》(合作,1998年)。
8、《劃清對人權的國際保護和以人權為借口乾涉別國內政的界限》(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1991年第49期。
9、《我國法學界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的看法》,《未定稿》1985年第17期。
五、教材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國際法》,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❼ 中國近些年的犯罪率,要具體的

1、人民日報評論《中國「安全感」帶給世界的啟示》指出,中國作為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大國,長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為世界矚目。2017年,中國是全球命案發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51.8%,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度上升到95.55%。

2、2016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為35743人,比2010年減少32455人,減幅達47.6%。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占同期犯罪人數的比重為2.93%,比2010年下降3.85個百分點。青少年作案人員佔全部作案人員的比重為21.3%,比2010年下降14.6個百分點。

3、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指出,2014年香港罪案共有67700多宗,數字較前年下降,減少約7%,表明香港治安情況有改善。據悉,2014年香港搜獲的病毒、K粉、大麻數量有所上升,而檢獲的海洛因則減少。雖然吸毒人數下跌,但隱蔽吸毒案例則有上升趨勢。

(7)2016年法治藍皮書擴展閱讀:

作為犯罪密度相對指標,犯罪率是比較不同時空條件下犯罪嚴重程度的最常用指標。如果此時此地被規定為犯罪的行為,彼時彼地不規定為犯罪,就不能對不同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作簡單的比較。即使需要比較的不同時空范圍的犯罪定義一致,這種犯罪密度的比較也還是有一定的條件的。

因此,在研究、分析、引用和比較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時,應當注意以下因素:

①犯罪率只是犯罪人數與總人口對比的相對數。如果犯罪人數與人口總數相應地變化,那麼,作為可能的犯罪被害人,每個公民遭受犯罪侵害的幾率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而作為相對數的犯罪率卻反映不出這種變化關系。所以,要把犯罪率和犯罪的絕對數結合起來考慮。

②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犯罪率只表明該時空范圍內由官方掌握的犯罪情況(犯罪明數),而那些未被官方知曉的犯罪(犯罪黑數)則是大量存在的。犯罪黑數的存在,勢必給犯罪學研究帶來一定困難,犯罪學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也必然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

所以,在分析、研究一定時空條件下犯罪率時 ,還要充分考慮到那些雖不為官方掌握,但實際存在的犯罪黑數問題。

❽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說了些什麼

社科院近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7)》披露,當下中國產品供給存在整體質量不高,創新程度不足的情況。中國知識產權還存在量多質低,保護力度不足及保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創新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推動供給側改革目的的實現。

藍皮書還建議,增加知識產權侵權成本,實現供給側從模仿向創新轉型。雖然專利法在2008年修訂時將法定賠償限額從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但現有賠償制度對於知識產權侵權依然不具備足夠的威懾力,對創新而言也難以發揮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在知識產權法中全面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
同時,降低知識產權保護成本,為供給側持續創新提供法律保障。為給專利申請人明確的預期,減少預期不確定而帶來的成本和風險,專利法有必要就專利申請周期作出明確規范。與其他類型相比較,發明專利因涉及實質審查,其流程最為復雜。專利法有必要針對申請實質審查的期限以及審查結果的期限作出明確規范,其中如涉及提交補正的材料的,也需要就補正時間作出規范。同時,針對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結果期限作出明確規范。這樣,企業在技術升級轉型過程中對未來風險就會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和評估,最大程度減少知識產權申請所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❾ 國務院部門透明指數的法治報告

中國社科院發布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司法政府透明度報告等,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在省級檢院中透明度排名第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12(2014)》(以下簡稱「法治藍皮書」);內容涉及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統計,對2014年反腐敗行動障礙的預測,以及司法和政府部門透明度指數的報告。
雖然三大內容里提到了不少數據,但最突出的還是國家鐵路局的透明指數為「0」;被查處貪官過半栽在了「59」歲;2014年兩個月就查了腐敗官員「79」個。
81個法院司法透明度的平均分為42.1分,及格率為18.5%。上海高院排名第一,最高院排在第21位。而在檢察機關評測中,最高人民檢察院(53分)表現優異,居2013年度全部測評對象之首,重慶次之;在省級人民檢察院中,重慶(52.5分)則高居榜首。
省級人民檢察院透明指數
重慶 52.5
湖北50
廣東49
湖南44
山東42.5
不少法院不敢公開或滯後公開信息
報告稱,有些法院對公開與穩定關系的認識還不到位,對群體性案件未能脫敏,不敢公開,認為公開影響穩定。同時,法院信息公開存在滯後現象。本年度預算和上年度決算以及「三公經費」公開也面臨類似問題。法院聯系電話的有效性也較差,與公眾的互動渠道不暢通。
報告顯示,公眾旁聽案件庭審的權利未得到有效保護。旁聽是公眾監督案件庭審最為直接的方式。可法院普遍對公眾旁聽權的行使設置門檻,如要求攜帶身份證,甚至要求聯系主審法官;還有不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對旁聽事宜不熟悉,有的甚至直接拒絕公眾旁聽。
不少部門以落實保密規范自保。報告提到,在申請國務院部門公開人事方面信息的時候,項目組遇到眾多部門以涉及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的情況。這些部門所依據的保密規范為《人事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該文件出台於20世紀80年代,已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國家推行人事編制信息公開的政策和做法。 被查處貪官,「59歲現象」明顯
據中紀委公開的數據,截至2013年12月,其2013年查處的公職人員中,共披露有123人的詳細信息。其中,51歲至60歲年齡段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53.7%。而以往官員「裸退」就「平安著陸」的慣例正在被打破。
部分公職人員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藍皮書指出,公布信息的123人中,有31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幹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調查。而這31名落馬官員中,「59歲現象」明顯。「59歲現象」是指公職人員在臨近退休年齡之際,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貪腐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法治藍皮書》主編、研究員田禾告訴記者,由於在職和退休待遇相差較大,部分公職人員具有心理落差。另外,「臨近退休,部分掌握權力的公職人員往往希望在離職前撈一把。」
不少官員為晉升追求高學歷
藍皮書指出,被查處公職人員的最低學歷為大專,最高學歷為博士。其中,研究生以上60人,佔48.8%。
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鐵男,官方簡歷稱其是經濟學碩士、工學博士,還曾獲名古屋市立大學「修士學位」,但後被指涉嫌偽造。在當前,確實也存在不少官員把高學歷作為仕途晉升的砝碼。
田禾表示,貪腐與受教育程度無直接關系,關鍵在於權力是否受到了有效的監督制約,是否有效防止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
腐敗公職人員中廳局級官員最多
在被查處的123名腐敗公職人員里,廳局級(含副職)人數最多,為70人,佔56.9%;省部級(含副職)、縣處級(含副職)位列第二、第三位。此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人民團體中涉案人員比例越來越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副主任、法治藍皮書工作室主任、副研究員呂艷濱表示,從實際權力結構來看,廳局級官員是公職人員中堅力量,其直接掌握著大量與市場和資源有關的行政審批權,權力如果不受約束,貪賄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被查處人員年齡分布
31-40歲1人
41-50歲21人
51-60歲66人
61-70歲13人
不詳22人
被查處人員文化程度
大學(含大專) 36人 29.2%
研究生及以上 60人 48.8%
學歷不詳 27人22%
被查處人員所在單位性質
事業單位 15人12.2%
黨委 26人21.1%
政府 48人39%
人大 6人4.9%
司法機關 2人1.6%
國有企業 15人12.2% 兩月查處79官員,裸官監管需加強。
根據中紀委網站披露的數據,進入新的一年,反腐勢頭依舊未減。2014年至今,僅兩個月的時間,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就公開了約79名公職人員被查處的信息,涉及18個省份。但藍皮書專家組認為,2014年,反腐敗仍然會遇到諸多障礙。
由於中國相關的法規和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加上中國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在引渡、罪贓移交等方面存在制度差異,使得腐敗公職人員外逃後能夠得到某種庇護。田禾表示,需加大對「裸官」以及其他可能外逃公職人員的監管。摸清裸官的數量,加強裸官監管,要求其申報海外資產;要加強公職人員出入境管理,防止公職人員的非正常出境。
田禾指出,有關部門在2013年底就出台了申報海外資產的規定,將對貪官隱匿財產、規避制裁是一個沉重的打擊。2014年還將明確財產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的途徑。此外,網路將繼續成為反腐敗的重要渠道。
藍皮書預測,2014年繼續對腐敗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並將就如何進一步鞏固反腐敗工作的成果,研究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的體制機制。田禾分析,隨著中央懲治腐敗力度的不斷增大,持續推動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的加快形成。

❿ 政府信息公開高中作文

5月26日-29日,2015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將在貴陽舉行。據披露,貴陽地質構造穩定,信息網路設備「安全系數」很高;電價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貴陽富氧離子含量很高。此外,貴陽還是貴州主要的人才集聚地,具有人才優勢。這些因素都決定了貴陽是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首選。
其實,除了這些「硬體」優勢之外,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貴州還有一項值得大書一筆的「軟體」優勢,即較高的政府透明度。中國社科院近日發布的《2015年法治藍皮書》顯示,貴州省政府透明度綜合評分73.5分,比上年提高13.39分,在全國排名第12位;其中「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指標90分,列全國第2位。
另據貴州省政府3月30日公布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顯示,去年,貴州省省、市、縣三級政府及部門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51.49萬條,同比增長20.87%。這些信息涵蓋了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信息。
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還存在著不小差距的偏僻省份,卻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政府透明度「成績單」,讓人略覺意外的同時,也不免大開眼界。
這表明,當地政府多年來戮力打造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努力已初見成效。經濟落後的原因可能很復雜,特別是會受制於歷史、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但最關鍵的制約因素則在於政府治理。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起來,一項產業如大數據產業能不能發展起來,政府透明度至關重要。不僅意味著公開更多的政府信息,也必然指向轉變政府職能,約束權力運行,提高行政效率。
此外,較高的政府透明度,既是大數據發展的「因」,也應該是大數據思維的「果」。有了這樣一個較好的底色,固然可以促使貴州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但反過來,這種基於開放、互動、共享的大數據思維,也必將讓貴州受益匪淺。也即,政府信息越是公開透明,則地方就越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佔得先機,獲得發展。
畢竟,與傳統產業相比,大數據產業需要更高效、更扁平化的治理結構。同時,也要求打通政府與社會的壁壘,實現更便捷的橫向交流與互動。如果依然停留在過去的「大政府、小社會」思維中,將很難適應新的業態發展。
當然,政府的公開透明也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然。值此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瞬息萬變的信息,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資源的政府信息涵蓋全社會信息的80%,它既是公眾了解政府行為的直接途徑,也是公眾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依據。政府主動積極推進信息公開,本身也是「大數據」思維的體現,能夠讓民眾以及市場主體直接感受到政府的誠意。
貴州省這些年來致力於提高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下大力氣實現資源配置的公開公正,正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在此基礎上,加大發展大數據產業,必將事半而功倍。
功夫在詩外,提高政府治理透明度,將大數據思維運用到日常施政中去,必將推動貴州省實現跨越式發展。貴州省此前亦表態,將完善「雲上貴州」公開平台,推動大數據在信息公開領域的應用。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對於貴州而言,數博會不只是一次契機,更是一個發展的里程碑。

熱點內容
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定金 發布:2024-11-18 09:46:39 瀏覽:545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