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企失
⑴ 依法治國、依法治企的背景是什麼是怎麼來的如何理解他們的關系。希望具體一點
建國後國家頒布第一部《憲法》為依法治國打下堅實基礎。凡是在中內國境內容的一切活動都要依法進行。之間的關系:依法治國為了企業更好生存,沒有法制國家就沒有好的企業。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⑵ 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企 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
依法來治企就是依照國家法律源法規來治理企業,使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制度。
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礎. 依法治企是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依法治企是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舉措,是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加強科學管理、推進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爭創一流企業、實現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重要前提.依法治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方向,是現代企業進入市場的保護傘。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從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到職工都應當重視運用法律手段處理企業在改革、改制等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涉法事務。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堅持走依法治企之路。
⑶ 如何對待「依法治企」
宏觀把握 立足操作
貫徹「依法從嚴治企」思想,抓好制度建設是前提。企業制度建設不僅要關注企業內部,還應以開放的思路把握企業外部的大環境與條件,即宏觀把握。
宏觀把握,意義不在於解決具體制度問題,而在於解決制度建設「指導思想」層面的問題。制度的生命在於「可操作性」,因此,制度建設要立足企業實際,突出針對性。制度的制定要體現本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要求,努力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絕不可做表面文章。同時,制度要切合企業實際,是非界定明晰,便於「對號入座」,不可大而化之,含糊其辭。總之,把握宏觀,立足操作,才能有效推進制度建設。
剛柔相濟 思圓行方
依法從嚴治企,必須突出一個「嚴」字。規章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實施過程中需堅持嚴肅性和原則性,這些都體現了制度的「剛性」。但從實施規章制度的目的和效果出發,制度的實施方法又有辯證的柔性色彩。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若缺乏剛性,則成了「橡皮框子」,難成「規矩」,完全喪失其規范和約束功能。規章制度對員工不僅是規范和約束,也是一種引導,目的在於形成良好的生產經營秩序和氛圍。
因此,在制度實施方法上就應當體現適度的柔性。如:對從嚴治企理念及各項制度,應當在員工中進行深入有效地宣傳引導,讓員工看到其對企業對自身的好處,贏得認同與支持。對違章者,在按章處罰的同時,應當有客觀公正的態度、耐心地疏導員工。這些都是有效解決矛盾,防止剛性反彈、矛盾激化的必要措施。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度建設中,堅持「思圓行方」的原則,即謀劃制度時,對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能產生的影響要思考周密,並注意實施方法,體現「圓」的柔性。對於經思考成熟形成的制度,則應堅決實施,體現「方」的剛性。簡言之,要剛柔相濟,突出剛性。
合法合理 突出合法
從嚴治企,要求依法管理。企業管理中的「法」,狹義的是指在企業管理中執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廣義的是指企業依法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在管理實踐中,以廣義理解居多,其實質意義在於貫徹「法治」的管理理念。在從嚴治企過程中,制定和實施制度,常常會涉及合法與合理的問題。企業管理中的合法與合理,本質上應當是統一的,但在實際操作上,有時又表現為一對矛盾,所以常有「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之說。
那麼,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一矛盾呢?
企業的「法」,本身應當是在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下,從企業的實際和大多數員工的利益出發,並經法定程序而制定形成的,體現和保護的應當是企業與員工的整體利益。因此,管理上「合法」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是絕對的。
「合理」則是相對的。實踐中,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相對於「法」而言,「理」往往表現為局部的、個別的和特殊的,具有局限性。一個企業的制度建設,追求的效果應當是整體的「合理」,體現的是對企業所有成員公平公正的原則。所以,個別「合理」的要求,通常應讓位於滿足整體「合理」的要求。一個企業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高效地運作,必須堅決貫徹「依法管理」的思想。
嚴格管理 嚴中求「公」
在從嚴治企中,要真正體現「嚴」與「公」,首先是企業領導者要做到嚴字當頭、敢於負責。
在嚴字當頭與敢於負責的關繫上,首先要突出「敢」。沒有「敢」,就無從談「嚴」。對國企領導幹部而言,「敢」字精神,是黨性原則的要求,是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的表現,更是求「嚴」求「公」的前提和保證。
實踐中,員工對「從嚴治理」,常有一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會受到制度的合理程度、「執法」公正程度及對制度的功利評價等影響。在員工法治觀念和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的情況下,員工追求公平公正的願望十分強烈,常有「不怕嚴格,就怕不公」的心理。因此,企業領導者抓從嚴治企,當以身作則,既要堅持原則求「嚴」,又要客觀公正求「公」。否則,搞無原則的「靈活」與寬容,或憑個人好惡搞多重標准,就難以實施嚴管,最終只會葬送管理。
⑷ 推進依法治企,有什麼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依法治企是好的事情,但是依法治企不能僅僅限於喊口號上面。再好的制度必回須付諸實答踐才能體現好的價值。首先是企業的領導者明白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起到帶頭作用。在者是,應道組織相關部門在全企業中進行法制教育。是企業全部人員深切學習法律,只有達到全部人員知法、懂法、依法才能起到依法治企的作用。
⑸ 依法治企中在哪幾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必須解決好國企(國有控股公司)改革有法不依和立法空缺太大的問題;建立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的體制,進一步嚴格執法;增強法制的宏觀和微觀調控能力。
⑹ 「依法治企」這一說法最初在哪個政策/文件/制度中提出
應該說,「依法治企」的提出是隨著「依法治國」戰略部署而向企業作出的要求。
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增強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的法治意識,進一步推動央企法治建設,保障央企健康發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通知》(中辦發〔2016〕71號)有關精神,公布《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為中央企業的黨委(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都制定了較為詳盡的依法治企的職責。
這項《規定》的出台,對進一步推進企業法治建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依法治企作出了表率。
依法治企是企業依法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對全面依法治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讓法律貫穿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活動,就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使企業形成依法治企的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依法治企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長青不敗的基礎,企業只有誠信守法、遵章守規,不斷推進依法治企,才能進一步開拓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規范管理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⑺ 造成依法治企和反腐倡廉方面還有一些亟待改進的深層次原因
一、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斗爭是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開展的,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圖謀。在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健全和完善,行政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需要進一步嚴密規范和有效約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
目前,雖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正在逐步從側重遏制,走上標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軌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正平穩、健康地向縱深發展,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有些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一再發生,有些不正之風還比較嚴重。政府機關廉政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地方和部門落實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規定還不夠好,奢侈浪費現象還比較嚴重;以權謀私、貪污賄賂,有法不依、執法不公,甚至貪贓枉法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地方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屢禁不止;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弄虛作假,虛報浮誇,欺上瞞下;有些基層幹部作風粗暴,甚至橫行霸道,欺壓群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基礎特別是所有制結構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帶來了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在所有制結構方面,我們黨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促進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是所有制結構的變革,形成了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各個利益主體為了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都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去獲取有限的資源,在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不正當競爭,特別是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逃避法律懲罰,更是不擇手段,不惜用重金、美色等方式拉攏腐蝕領導幹部。而一些領導幹部手中掌握的權力比較集中,權力運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制約,這就容易產生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從分配製度的變化看,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但在分配調節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出現了社會分配不公的現象。由於國家財力有限,公務員的收入比較低。一些公務員對收入低和不同部門國家工作人員之間收入差距較大的現象不滿意,因此產生心理失衡,容易產生腐敗行為。
我們黨提出要在短短四十年時間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今也才過去二十來年,而西方發達國家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一般都經歷了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從不少國家的發展進程看,當一個國家處在經濟結構轉型、經濟快速增長的變革階段,往往是腐敗現象的高發期。雖然我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經濟體制轉換的時間短、進程快,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這也容易引發腐敗現象。
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強了人們民主、法制、公平競爭的思想觀念,激發了積極變革、開拓創新、講求實效的精神。但一些意志薄弱的黨員幹部經不起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滋長了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錯誤思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扭曲。蘇聯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而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近些年經濟仍在發展,使得一些黨員幹部在思想上產生迷茫,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容易走上腐敗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大量新情況、新問題。由於誘發腐敗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制約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的一些因素還存在,今後一個時期腐敗現象仍有可能易發多發,反腐敗任務還艱巨繁重。
二、正確認識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現階段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轉換經濟體制,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交織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特別是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換的過程中,由於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監督制約機制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建立和完善,行政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得到嚴密規范和有效約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使得腐敗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觀條件,存在易發多發的可能性。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針對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始終強調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求全黨動手,黨政一起反腐敗。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區和部門把發展經濟與反對腐敗對立起來,沒有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有些地區和部門抓反腐敗工作只停留在開會、講話、發文件上,不抓工作落實,搞形式主義。相當一些地方和單位的黨組織治黨不嚴,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疏於教育、疏於管理、疏於監督,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不同程度地受到削弱。一些地區和部門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漏洞很多。一些地區和部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沒有落到實處,對管轄范圍內反腐敗任務的落實情況沒有認真監督檢查。一些領導幹部不以身作則,甚至帶壞一個地區或部門的風氣,引發許多腐敗問題。一些領導幹部奉行「好人主義」,怕得罪人,執紀執法偏寬偏軟。由於以上原因,黨政齊抓共管反腐敗的局面在有些地區和部門還沒有形成,以致一些經過主觀努力能夠抑制的腐敗現象沒有得到有效抑制。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既置身於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之中,又面臨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和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我國正處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和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諸多社會矛盾相互交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這些因素的存在,給解決腐敗問題增加了復雜性。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尚未消除,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一再發生,有些不正之風還比較突出,腐敗問題仍然是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嚴峻。
我們要正確認識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既要看到斗爭的復雜性、長期性,深刻理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個需要長期認真嚴肅對待的問題,不能期望採取幾次大的行動就能徹底解決;又要充分認識腐敗問題的嚴重性、尖銳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越是處在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時期,我們越應該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堅定不移地落實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
我們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緊緊圍繞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黨中央確定的反腐敗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標和任務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主要措施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繼續下大氣力懲處腐敗的同時,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把反腐倡廉寓於各項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更好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服務。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圍繞第一要務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要認真貫徹和牢牢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這個關鍵,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趨勢;始終堅持黨的先進性這個核心,堅定地維護黨的先鋒隊性質和黨的隊伍的純潔;始終堅持執政為民這個本質,大力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使人民群眾更多地得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帶來的實惠,更多地感受到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成果。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維護和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服務,為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和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服務。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寓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程中,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和市場經濟新領域,及時發現和解決在黨風政風方面嚴重影響建設和改革的問題,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戰略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二)加強和改進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牢固構築抵禦腐蝕的思想道德防線 。
1、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必須切實抓好宣傳教育這個基礎。要把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黨員幹部宣傳教育的重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針對領導幹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教育領導幹部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以身作則,認真執行廉潔從政行為准則。當前,要認真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黨性修養,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自覺做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範。要結合新的實際在全體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教育,尤其要進行「兩個務必」的教育,使全黨同志越是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要繼續開展黨紀條規和法律法規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真正做到依法執政和廉潔從政。要加強防範教育,施教於先,未雨綢繆,使黨員幹部自重自警,身體力行,經受住市場經濟條件下腐蝕與反腐蝕的嚴峻考驗。要深入開展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教育,通過樹立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範引導作用,弘揚正氣、鼓舞鬥志;開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紀、引以為戒,促使領導幹部增強道德約束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
2、加強反腐倡廉宣傳工作。要大力宣傳黨反腐敗的堅定決心、方針政策、基本經驗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正確看待反腐敗斗爭形勢,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黨同腐敗是根本對立的,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決定了我們必將戰勝腐敗,從而增強對反腐敗斗爭的信心要以正面宣傳為主,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嚴肅宣傳紀律,注意反腐倡廉宣傳的政治和社會效果。
⑻ 如何在新常態下全面依法從嚴治企
結合法律法規辨識做好制度建設
行之有效的企業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礎,是企業實行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司注重機制管理,用制度規范行動,依法定製,依法治企,不斷健全企業法制化管理體系。首先加強法律法規的辨識力度,結合法律法規辨識的結果規范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的合法性,通過制定和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強化內部管理、堵塞經營漏洞,從制度上保障和促進企業的發展,制定完善的內部管理流程及授權手冊,規范業務流程及領導幹部的權利,形成依制度辦事,以法規治企的辦事原則;其次,該公司加大對制度落實情況檢查,不斷提高制度的執行力,結合環境、職業安全衛生、女工特別勞動保護規定等相關法律規定,不斷開展制度創新,及時對業務范圍內制度進行立、改、廢,嚴格管理,規范了企業動作、規避了經營風險,為公司各項制度提供了依據,營造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的良好局面。
依法治企與生產經營相結合
有了制度就應該將制度應用到經營管理的各方面,大力開展依法治企,把企業的各項動作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對改進企業管理、規范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能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公司一是以市場為先導,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機制,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規范管理程序,轉變管理方式,轉換經營機制,對外簽署的合同,需先經過法務審核再簽字,一切都按規定程序進行,分清責任,維護利益;二是對大宗物資采購和工程項目建設一律實行招標;三是規范民主管理程序,實行廠務公開。一方面定期召開職代會,匯報工作、通報情況、討論審議發展規劃及重大改革事項、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適時召開有管理人員、技術骨幹、退休職工等人員參加的廠情發布公會,分析形勢,聽取意見,擴大知情權,形成共識,推進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促進發展。
依法治企與幹部隊伍建設相結合
各級管理者是企業的決策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將依法治企概念具體到企業管理之中的決定性因素,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法律素質和依法治企的能力,是加快國有企業依法治企的一個關鍵環節。公司把握依法治企的內涵,把學法和用法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是健全完善決策制度體系,進一步明確「三重一大」事項的主要范圍,加強決策管理,統一決策標准,規范決策行為;二是完善事前論證機制,決策前要進行經濟、技術和法律論證;三是加大決策責任追究力度,建立依法從嚴治企工作問責制,強化對公司重大決策和重要會議部署的貫徹落實和督查督辦;四是充分發揮工會民主監督的作用,為公司依法治企奠定了基礎。
依法治企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
科學規范的企業管理,特別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法治文化建設。公司積極推動以法治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以法治文化為重要內容的企業文化競爭力,企業的長久、高效發展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動力和源泉。結合「六五普法」活動,開展了多項法律教育宣傳、調查等以員工素質、企業文化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為內容的演講、徵文,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了法律學習的濃厚氛圍。提高員工法律意識的教育宣傳工作中,要求「分類指導、分別要求、學用結合、突出方法」,分層次分崗位,對主要領導、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普通員工等對象進行重點培訓,結合部門實際進行學習,並且在「百日普法」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幹部職工學法、用法、依法治企和防範法律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企與維護職工權益相結合
員工是企業真正的主人,是依法治企的載體。公司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全力維護員工的利益,嚴格執行、認真落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職業病防治法》、《女職工特別勞動規定》等與職工切身利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了勞動合同簽訂制度,並對各基層部門對集體合同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每年為員工進行全身體檢,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年年對困難職工進行幫扶、對生病職工進行慰問;加大了對職工權利的宣傳,設置了舉報投訴箱等,使員工在權益受到危害時,有地投訴,有人接待、處理,有力地維護了職工的權益,增強了職工學法、守法的積極性。
在依法治企的新常態下,公司加強依法治企與企業管理的結合,營造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的良好局面,使依法治企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為公司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