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培根法學思想

培根法學思想

發布時間: 2022-03-23 05:11:58

Ⅰ 論讀書 培根的中心思想

培根的《論讀書》主要談論了讀書的益處,圍繞這一中心話題,又談了讀書要與經驗相補,要講究讀書的方法,要根據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選擇等相關的問題。

《培根論讀書》對讀書的意義、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徹的論述,今天,無論是讀書治學還是掌握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我想,做到愛讀書,會讀書,這樣才能讀好書,才能學好知識。

(1)培根法學思想擴展閱讀

在讀書的意義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闢的論述:「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讀史使人明智,讀書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培根說:「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讀書像是修剪移栽。一個沒有目標沒有重點盲目讀書的人,最終只能成為書的奴隸。」

Ⅱ 培根提出了什麼重要思想

培根是第一個意識到科學及其方法論的歷史意義以及它在人類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人。他試圖通過分析和確定科學的一般方法和表明其應用方式,給予新科學運動以發展的動力和方向。 培根是一位哲學家。他一開始就探索實驗方法的各種可能性,他說他要做科學上的哥倫布。160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學術的進展》 ,這是解釋他的見解的最早的一部通俗讀物。
培根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一系列原則;制定了系統的歸納邏輯,強調實驗對認識的作用。

Ⅲ 培根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唯物主義和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出生於倫敦一個新貴族家庭,從青年時代起就熱心於科學和哲學的研究。在詹姆士一世時代,他飛黃騰達,成為貴族男爵、子爵,並多年擔任宮廷要職。培根一生置身於重大的社會關系,特別注重倫理的研究和應用,力圖通過對知識的改造來改進人類生活 。
培根是一個唯物主義經驗論者,他反對中世紀經院哲學,提倡實驗和觀察的方法。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在倫理學領域,培根運用唯物主義經驗論去說明道德的來源和標准,以反對中世紀宗教倫理道德,力圖使倫理學建立在實驗科學基礎上,為近代倫理思想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培根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四假相說:
培根提出了「四假象說」。四假象指「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場假象」和「劇場假象」,並從而形成了這樣四種假象,即:「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場假象」和「劇場假象」。
所謂「種族假象」,它存在於人的天性之中,存在於人類的種族之中。培根指出,人的感覺是事物的尺度,乃是一種錯誤的論斷。相反地,一切感覺,不論是感官的知覺還是心靈的知覺,都是以個人的尺度為根據的,而不是以宇宙的尺度為根據。這就意味著,人們對外部事物的感知,不是事物的自然標准,也不是感官的客觀標准,而只是個人主觀的、自我的標准。一方面,人的理智在本性上喜歡抽象,並且喜歡賦予飄忽不定的東西一種實體和實在;而另一方面,「或者是由於人的精神的實體氣質相同,或者是由於它的成見,或者是由於它的狹隘性,或者是由於它的無休無止的運動,或者是由於一種情感的灌注,或者是由於感官的無力,或者是由於印象產生的方式」,而導致了「種族假象」的產生。這樣一來,人的理智就變得好像是一面鏡子,由於不規則地接受光線,因而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歪曲,改變了顏色。
顯然,培根所說的「種族」只具有比喻的意義。但是,事實上,個人對外部事物的感知,原始的、種族的因素倒的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看,作為心理建構、認知建構的基礎,乃是集體無意識;而集體無意識則直接來源於集體表象。如果我們把由於種族原因而形成的集體無意識,作為培根所說的「人的精神的實體氣質相同」、「成見」、「狹隘性」等等性質的根源,那倒的確揭示了「種族假象」的本質,並從而使培根的比喻獲得了科學的內涵。
關於「洞穴假象」,培根認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正是由於這種洞穴的作用和影響,「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改變顏色。」他所作的這一比喻在於表明,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或者是由於他所受的教育和與別人的交往,或者是由於讀書和他所崇拜的權威;或者是由於印象產生於具有成見的人心中抑或產生於漠然無動於衷的人心中而有所不同,如此等等所造成的,便不僅僅是各個人的精神各不相同,而且還變幻不定。這樣,就形成了各個人的不同的假象。正是基於這一觀點,他認為洞穴假象的產生是由於每個人的心理或身體上的特殊結構;也是由於教育、習慣和偶然的原因。這種假象是很多的,而且各式各樣。
眾所周知,不僅個人的人格建構,而且個人的知識建構,既要受到先天性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後天性因素的影響。因此培根在他所處的時代能把「洞穴假象」界定為「個人的假象」,並且產生於後天的原因,具有先導性的意義。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因而才使這種假象不僅是各式各樣的,而且總是同個人的性格有高度的關聯性。
培根的「市場假象」是指由人們彼此交往、互通信息的活動中形成的假象。的確,不僅信息的交流,而且相互的交往,都是藉助於語言來進行的;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假象,根源也就恰恰在語詞上。因為語言的意義是根據普通人的理解來確定的,如果用語選擇得不恰當,就會阻礙人們的理解。盡管人們相信他們的理智能夠正確地使用語詞,但實際上語詞也會反作用於理智,並且正是由於這種情況而使哲學和科學流於詭辯和無能為力。他認為,語詞加於理智之上的假象有兩種,它們或者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名稱,或者是它們是存在的、但是混亂而沒有明確定義的、匆匆忙忙地和隨便從實際引申出來的東西的名稱。他斷言,語詞顯然是強制和統治人的理智的,它使一切陷於混亂,並且使人陷於無數空洞的爭辯和無聊的幻想。語詞的不準確、多義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理解和解釋上的混亂,是形成「市場假象」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正是這個緣故,在現代,才形成了語義學、語言哲學等學科,以試圖消除語言所造成的混亂。但同樣重要的是,語言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它所傳遞的不但可能有假信息,而且也可能由於接受者在解讀信息時誤解了信息的含義,從而導致「市場假象」的產生。在人們的各種假象中,最主要的是「市場假象」;而「市場假象」之得以形成,便在於人們彼此之間的以訛傳訛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解讀信息。
對「劇場假象」,培根認為,這是從各種哲學教條、以及從證明法則移植到人心中的假象。因為在他看來,「一切流行的體系都不過是許多舞台上的戲劇,根據一種不真實的布景方式來表現它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罷了。」所以,他也把這種假象稱為「體系的假象」。他認為,這種假象不是天賦的,也不是暗中潛入理智中的,而是「從哲學體系的劇本和乖謬的證明規則印到和接受到人的心裡上面來的。」由此表明,「劇場假象」的形成,正如我們看戲一樣,雖然目的在於娛樂,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劇中故事情節的感染,而使劇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思想、價值觀念等等,被我們所受納、所汲取。
所謂「劇場假象」不僅限於哲學體系所造成的假象,所有意識形態都可能造成這種假象。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統治階級的思想之所以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便在於精神文化的生產者大多數是統治階級的成員,同時他們也控制著各種傳播媒體,以致於被統治階級的成員就只能從統治階級那裡獲得精神文化。這樣,他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劇場假象」。傳統社會之所以不能沒有意識形態這一精神支柱的支撐,便因為只有藉助於「劇場假象」,才可能使被統治階級心安理得地接受現存的社會等級結構,並承認現存的社會法律秩序。
二、人本主義思想:
在歐洲中世紀,神學和經院哲學占統治地位,它極力抬高神,貶低人的價值,宣揚自然界和人都是上帝有目的地創造和安排的,因此,不要去研究自然,不要關心現實,要面向天國和來世。針對這種信仰主義、蒙昧主義,培根提出了研究、解釋自然和人的目標,並且探討了在人和自然的王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培根首先肯定,「人是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釋者」②,人必須尊重自然,服從自然。但培根同時強調,人不能消極地受自然擺布,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認識和利用自然,創造幸福生活。他指出,「讓人們想一想在歐洲最文明的區域和新印度最野蠻的地方之間人們生活是怎樣大不相同,他們就會感到『人是人的上帝』這句話乃是有道理的,不僅從人們所得到的幫助和福利說來是這樣,從生活情況的比較說來也是這樣。」③這樣把人提到了神的高度,對人的價值予以高度評價。那麼人類這種力量的源泉何在呢?培根通過對人類以往生活狀況和現在生活狀況的比較,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狀況的差異的分析,指出這些差異的根源,「無關於土壤,無關於氣候,也無關於人種,這個差異只在方術。」④也就是說在於知識,在於人們對自然的規律性的認識,知識是開啟自然秘密的鑰匙,人的知識素質決定其文明程度。他高度頌揚知識的權威,把知識看成是照亮隱藏在世界深處的一切秘密的燈火,人類如果沒有知識,就會永遠愚昧,因此,他響亮地喊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強烈地感受到人類只能靠自己及所掌握的知識的力量,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為人類造福,沒有什麼外來的救世主, 「人就是人的上帝」。
培根把知識分為三類,一類是自然的知識,相應的是自然科學,一類是上帝的知識,相應的是神學,再一類是人的知識,相應的是人類科學。他把關於人的科學放在最後,也在於表明人的科學是最高的科學,科學研究、獲取知識的目的都是為了使人過善和幸福的生活。在他看來,人是能夠藉助於自身的力量得救的,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信仰上帝和宗教信條拯救自己的靈魂;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科學活動,通過科學實驗和歸納、分析,提高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利用自然為自己謀福利。羅素曾對此評論說:「培根哲學的全部基礎是實用性的,就是藉助科學發現與發明使人類能駕馭自然力量。」⑤培根在他未完成著作《新大西島》中也表露出這種思想。在這本著作中,他設計了一個科學技術統率下建立起來的理想社會,這里擁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人們藉助於知識的力量,通過各自的工作,實現了幸福的生活,可見,在他看來,人能夠藉助自己的力量,通過自己與知識的結合,達到那種理想社會的境地。
培根肯定人的地位,頌揚人的力量,歌頌人的偉大,並著重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的理性及知識的巨大作用,從而恢復了人應有的權威。這種思想體現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力圖從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脫出來,爭取人格解放,提倡科學實驗,發展生產,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時代要求。
三、全體福利說
在關於人的科學中,培根強調倫理學作為其中之重要部分,其真正任務應是告訴人們怎樣才能過一種幸福生活。因此倫理學應該求教於自然,注重實踐,不僅要研究什麼是善,給人們說明善的本源,描述善的楷模,提供行為規范,而且要探討善性的培植,給人們指明達到善的途徑。他把前一方面喻之為「生命的果實」,把後一方面喻之為「果實的耕稼術」。那麼什麼是善?培根從分析事物的善性開始,提出了他的全體福利說。
培根認為,成全人的幸福就是善。他提出「每一事物都含有雙重善性:一種善是就每一種事物本身之為一個全體或實體而言的,另一種善是就其為較大物體的一個部分或一個肢體而言的。」⑥顯然、前者即是個體的善,後者則是公共的善。他認為,公共的善「程度較大而較有價值,因為它趨向於保存一個較大物體的本質」。他列舉了一些自然現象,用物體的吸引力、向心力和離心力來說明個體的善趨向於公共的善是必然的,合乎自然規律的。具體從人來看,則更為明顯地表現出兩種善性的比較,他說,只要人沒有墮落,就會認為「力守對公家的職責,比維持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更為珍貴得多」。他舉了龐培的例子,說龐培受命去羅馬賑荒時,許多人勸阻他,不可在險惡的天氣中冒險進入海上,龐培卻只是回答:「我需要的是前往,而不是圖生。」他還盛贊《聖經》中那些有益於公眾的善德,批評只圖私利的惡行。可見,培根認為個體的善是公共的善的組成部分,公共的善高於個體的善,公共福利高於個人福利,這就是他的「全體福利說」。
根據全體福利說,培根對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和蘇格拉底等的倫理思想進行了批評,指責他們的倫理學都是從個人出發談善,只顧自己的快樂和尊嚴,只求個人的道德完善和心境寧靜,而不顧及社會和他人,不講公共利益和整體幸福,培根認為這種不向外發光的思想是一種消極無為的思想,是不足取的,他主張人應積極投入社會生活,在謀求公共利益中求得個人道德上的完善。
關於公共的善,培根又把它稱之為「職責」、「力守對公家的職責」。這種職責可分為兩部分,「一種是每個人作為一個人或國民所應盡的共同職責,另一種是每一個人在其行業、職業和地位中所應盡的相對的或特殊的職責」。第一種職責已有闡述,至於第二種,如夫妻職責、親子職責、主僕職責,還有社會、團體、政社、鄰里中人與人的友誼,報施與團結的法則等等,都屬於這種特殊的職責。這些職責歸結到一點,那就是要有利於人類,要竭力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對他人具有仁愛之心。
培根對個體的善作了比較深入具體的分析。他認為個體的善分為積極的善和消極的善兩種,前者表現為「膨脹或繁殖自己的慾望」,即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求得才能和事業上的發展和進步,後者表現為「保存或延續自己的慾望」,即保存自己,追求適於人性的感官享受。他認為,積極的善較之消極的善更為優越、更有價值。因為沒有人會如此萎靡不振,以致於不認為完成雄心壯志是高於聲色犬馬的。而且人生枯榮無定,那種消極的善主要是來自感官的快樂,沒有多少花樣和進步的餘地,而積極的善「在人生的事業中和工作中,則花樣可以翻新,在這里,人們可以由創始而興來,因進步而心喜,因暫休而力馳,因重來而益奮,終因達成目的,躊躇滿志」⑦。同時培根強調,這種積極的善畢竟是個體的善,它與公共的善「沒有一致之處」,雖然它也經常「產生仁慈行為」,與公共的善「有巧合之處」,但「它的目的只在於謀求私人的權力、光榮,只在於增大和維持自己的尊榮;在當事者心想的善與社會的善相抵觸的時候,這一點看得最為明顯」⑧
再看消極的善,培根又把它分為保守的善和完成的善兩種。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自愛的,由此產生三種慾望,「一是保存和維持其本質的慾望,二是促進和完善其本質的慾望,三是繁殖自己本質並把它擴展於他物之上的慾望」⑨。第三種慾望就是我們前面論述過的積極的善,而剩下的保存本質和完善本質則是兩種消極的善,其中後一種是最高級的消極的善,因為保存現狀是較小的善,而保存現狀並加以提高,乃是較大的善。
培根的全體福利說強調公共的善高於個體的善,個人積極的善高於個人消極的善,從而主張個人利益要服從社會利益,個人要積極謀求公共福利,這表明了培根倫理思想的積極進取性質,是新興資產階級蓬勃進取心和個人奮斗心態的理論反映,對維護資產階級整體利益、團結資產階級革命力量、促進資產階級革命到來起了積極作用,他力圖用經驗主義的方法探討道德與利益、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對後世也有深刻的影響。但是他的這種學說也強調自愛,從本質上看仍是一種利己主義理論。在他看來,公共利益是抽象的、附帶的,是肖像,個人利益則是具體的、根本的,是模型,沒有個人利益的實現,公共利益無從談起。可見,這種全體福利說是建立在資產階級利益基礎上的,實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利己主義,它為後來的資產階級功利主義奠定了基礎。
四、德性說:
培根哲學思想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如何培養人們的德性,探討達到善德的途徑,他把這方面的學問稱為「耕稼術」。在他看來,闡明善是必要的,但這不是目的,而目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善、培植善,而正是在這點上,西方古代倫理學家都沒論及或論述不明確,近代人也往往加以忽略。那麼怎樣去培植善德呢?
培根認為,首先需要勤學苦練,全部天性皆可因苦練而克服。他說的苦練不是不學無術的苦練,而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明哲勤奮的苦練。在他看來,知識是致善之道,真理同善的區別,有如印章同印紋的區別,真理就是道德的善的印章。他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飾使人善辨。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⑩可見,知識是道德的基礎,是自我完善的手段,它可洗滌善人的心靈,使之明辨是非,去惡從善。
其次,必須研究人的各種情感。他認為人們「心靈的疾病和弱點」,就是由於「情感的攪亂和失調」造成的,情感是影響人的精神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它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忘乎所以。他把人的心靈比作大海,把情感比作風,「如果情慾不是如風似的,使心靈洶涌紛擾起來,那末,心靈就其本性而論,原當是溫和而穩定的」。他還指出,在情感問題上,詩人和歷史學家是最好的教師,他們極其生動地描寫出各種情感怎樣燃燒起來,激動起來,怎樣平靜下去,抑制下去,怎樣活動和發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怎樣互相影響,互相鬥爭匯合等等。道德科學也應注意研究,尤其是要注意研究各種情感的相互關系,要學會「怎樣以一種情感抵制另一種情感,怎樣以一種情感控制另一種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理智清醒,選擇正確的行為。
再次,習慣、風俗、教育、模仿、競爭、交遊、朋友、稱譽、責斥、慫恿、名譽、法律、書籍等,都能影響人的心靈,在善性培植中都有一定作用。他著重闡述了風俗習慣的作用。他認為,對習慣加以很好的指導和訓練,是培養良好善行的一條途徑。「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為,則多半取決於習慣。」人們的行為就是從習慣而來,好的習慣產生有德的行為。培根還指出,個人的習慣力是很大的,而集體的習慣力量更大,所以善德的培植也要仗著秩序井然、紀律良好的社會環境。這里,他注意到社會環境對人們善性培植的作用是很深刻的。既然養成良好習慣是培養良善行為的途徑,那麼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習慣呢?培根認為,一要靠教育,「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同時要靠個人的德性修養,要按哲人們鍛練心智的許多格言去培養良好的習慣,如為人做事不要唱高調,也不要胸無大志;要有意識地在兩種相反的心情下去練習做一切事情,逆自己的天性而行等等。
最後,必須樹立好人生目標。他指出,這一點在一切進德方法中是最為簡便、直接而又最為高貴而最能使人心恪遵德性、處於良好狀況的,那就是給一個人自己選擇並闡明他力所能及的那些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因為假使能做到這兩件事,即一個人既然立定誠實良善的目標,又能堅定有恆,忠於那些目的,那末,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將同時把自己陶冶得契合於一切德性。在他看來,立定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乃是培植善性中的一項真正的工作,而上述的種種途徑不過是人為的工作,有一定局限,想藉助於習慣培養完善的德性是難以做到的,因為習慣往往只局限於某一方面,如有節制的習慣並不會養成剛毅的德性。但一旦有了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並為之努力時,那不論哪種德性,都會欣然樂意地去接受和遵行,可見,它是全面培養人的德性的根本途徑。

Ⅳ 荀子 培根思想比較

培根(英國 1561-1626)
最早產生的哲學形態是自然哲學,它通過對自然現象的具體觀察和研究,力圖從繁多的自然現象中尋求萬物統一的根源,即本原或根基。自然哲學的產生,曾使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大大深化,但不幸的是,隨著神學的發展,自然哲學慢慢走向神學,並最終為煩瑣的經院哲學所羈絆,奄奄一息,即將死去。而使自然哲學再度復生的,是英國的弗蘭西斯培根,他的思想與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結伴,征服了全世界。
偉大的政治家革新了人類的社會制度,而偉大的思想家革新了人類的價值體系和思維模式。如果說達芬奇的名字是文藝復興時代的象徵,那麼培根的名字就是近代新興科學與技術的象徵,所以馬克思把他稱做「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曾經影響過很多人,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驗論原則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和歸納邏輯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開創了以經驗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人類哲學史、科學史都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為此,羅素尊稱培根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
培根創立了近代唯物主義哲學,開歐洲近代唯物主義之先河。雖然培根在近代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並在一定程度上論證了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能動性和物質的多樣性、物質運動的多樣性等一些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但是,真正使培根青史留名的是他所提出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歸納法。這一方法由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使自然哲學從此走出了經院哲學的陰影,重新踏上自己的征程。在當今自然科學迅猛發展之時,我們仍然懷念培根,懷念他的《新工具》。如果說歷史上確有垂之不朽之書,培根的這本《新工具》必在其列。

荀子(中國戰國 約公元前313-前238)
先秦是指原始社會到戰國時期這段歷史。在這段輝煌的歷史時期,先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志。同時,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提到文化學術我們不能不提法家的鼻祖——荀子。
荀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兼通諸經,集百家之大成,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儒學家、大學者,他的思想學說流傳甚廣,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西漢初期許多著名經師也出於他或他的弟子的門下,後世張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以及近代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響。荀子使儒家學說得到長足發展,開創秦朝以法治國的先聲。漢以後的「獨尊」的儒學,實質是荀學。他的思想既是法家的代表,又在儒家中獨樹一幟,對中國的政治歷史實踐影響深遠。
荀子是先秦諸子的最後一位集大成者,由於他處在戰國末期的時代,諸子各派的思想學說均已出現,這使得他不僅能採納諸子思想,又可以進行批判和比較,因此他所著的《荀子》一書,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哲學、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倫理、教育、科技、歷史、文藝等方面,無不思慮精湛,獨辟蹊徑。其中有關「修身處世」為主題的名篇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幫助今人完善人品操行,提升人生境界,為實現最高價值的人生提供歷史的參照物。

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培根首先提出人要征服自然界,他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即指征服自然的力量。此後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都是朝著這個方向,以至破壞生態平衡.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中國叫做天人關系。在儒家、道家、法家有所不同。儒家的天是神意義的天,天有意志,孔子講天命、孟子講天志,荀子講天職天功。惟荀子有"制天"之說,但注考證,"制"是個錯字,荀子並沒有像培根那樣要制服天的意思。

Ⅳ 何謂培根歸納法

總的來說,培根的思想比較淺顯,他對歸納法的看法只是其中一例。這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所在。他以尖銳的批判和通俗的語言,傳播了自然科學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對近代科學的興起功不可沒。但是,他的科學觀有簡單化和片面化的傾向:他把精神價值排除在科學實用性之外,要求不受任何主觀性「污染」的科學客觀性和中立立場,把自然作為人類的異己對象加以利用、改造和征服,把知識的力量僅僅當作施加於自然的物質力量。當自然科學成熟壯大之後,這些思想萌芽也隨之發展成維科學主義的立場。唯科學主義不是自然科學自身的產物,它是對待科學的一種哲學態度,一種解釋。現代有些研究者認為,培根堪稱是這一態度和解釋的始作俑者。

Ⅵ 闡述培根的邏輯學思想

17世紀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弗蘭西斯 培根著重研究邏輯歸納法和唯物論實驗科學.他主張用歸納 分析 比較 觀察 和實驗的理性方法整理感覺材料,對歸納法作了系統的論述.因而被認為是邏輯歸納的創始人.

Ⅶ 弗蘭西斯·培根的思想是什麼

雖然弗朗西斯·培根在很多年中都是一位主要的政治家,雖然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但是他被列入本書卻只是因為他的哲學作品.這些作品表明他是科學新時代的先驅:認識到科學和技術可以改變世界的第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一位科學調查的得力倡導者.
培根於1561年出生於倫敦,是伊麗莎白一世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新貴族)的次子.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但是三年後中途輟學,未獲得學位.他從十六歲開始給英國駐巴黎大使當一個時期的官員.但是當培根十八歲時,他的父親猝死,未能給他留下什麼錢財.因此他開始攻讀法律,二十一歲時找到一個律師的職業.
【第一部文學著作】
[編輯本段]
有這樣一種積極而充實的政治生涯,似乎就無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氣和在本冊中佔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學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動.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隨筆》最初發表於1597年,以後又逐年增補.該書文筆言簡意賅、智睿奪目,它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話:
【代表性文字】
[編輯本段]
青年人更適之發明而非為判斷,更適之實干而非為商議,更適之創新之舉而非為既定之業……老年人否定之多,磋商之久,冒險之少……若青老兩結合,必將受益匪淺,……因為彼此可以取長補短……
──《談青年和老年》
有妻室兒女者已向命運付出了抵押品……
──《談婚嫁與單身》
(培根自己結過婚,但沒有子女)
【不朽的著作——偉大的復興】
[編輯本段]
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他計劃分六個部分來寫一部巨著《偉大的復興》.打算在第一部分重申我們的知識現狀;第二部分描述一種新的科學調查方法;第三部分匯集實驗數據;第四部分解釋說明他的新科學工作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暫定的結論;最後一部分綜述用他的新方法所獲得的知識.可想而知,這項宏偉的計劃──可能是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最有抱負的設想──從未得以完全實現.但是可以把《學術的進展》(1605)和《新工具》(1620)看作是他的偉大著作的頭兩個部分.
【《新工具》和歸納法的創作】
[編輯本段]
《新工具》也許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這部著作基本上是號召人們採用實驗調查法.由於完全依靠亞里士多德演繹邏輯方法荒誕可笑,因而需要一種新的邏輯方法──歸納法.知識並不是我們推論中的已知條件,而是要從條件中歸納出結論性的東西,更確切地說是我們要達到目的的結論.人們要了解世界,就必須首先去觀察世界.培根指出要首先收集事實,然後再用歸納推理手段從這些事實中得出結論.雖然科學家在每一個細節方面並不都是遵循培根的歸納法,但是他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對觀察和實驗有重大意義,構成了自那時起科學家一直所採用的方法的核心.
【最後的著作《新西特蘭提斯島》】
[編輯本段]
培根的最後一部著作是《新西特蘭提斯島》,該書描寫了太平洋的一個虛構的島上的一個烏托邦國家.雖然書中的背景令人起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烏托邦,但是其整個觀點則截然不同.在培根的書中,他的理想王國的繁榮和幸福取決於而且直接來自於集中精力所從事的科學研究.當然培根是在間接地告訴讀者科研的明智應用可以使歐洲人民與他的神秘島上的人民一樣繁榮幸福.

Ⅷ 培根的主要哲學觀點是什麼

培根的哲學思想是與其社會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主張發展生產,渴望探索自然,要求發展科學。他認為是經驗哲學阻礙了當代科學的發展。因此他極力批判經驗哲學和神學權威。他還進一步揭露了人類認識產生謬誤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他說這是在人心普遍發生的一種病理狀態,而非在某情況下產生的迷惑與疑難。第一種是「種族的假相」,這是由於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認識錯誤;第二種是「洞穴的假相」是個人由於性格、愛好、教育、環境而產生的認識中片面性的錯誤;第三種是「市場的假相」,即由於人們交往時語言概念的不確定產生的思維混亂。第四種是「劇場的假相」這是指由於盲目迷信權威和傳統而造成的錯誤認識。培根指出,經驗哲學家就是利用四種假相來抹煞真理,製造謬誤,從而給予了經驗哲學沉重的打擊。但是培根的「假相說」滲透了培根哲學的經驗主義傾象,未能對理智的本性與唯心主義的虛妄加以嚴格區別。
培根認為當時的學術傳統是貧乏的,原因在於學術與經驗失去接觸。他主張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相輔相成。他主張打破「偶像」,鏟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權威的女兒」,對經驗哲學進行了有力的攻擊。
培根的科學方法觀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他繼承和發展了古代關於物質是萬物本源的思想,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具有運動的特性,運動是物質的屬性。培根從唯物論立場出發,指出科學的任務在於認識自然界及其規律。但受時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觀還具有樸素唯物論和形而上學的特點。

Ⅸ 培根對於法律的想法

培根《論法律》:
闡明司法者的責任只是「實現」法律,而不是制訂和變更法律。且用羅馬天主教會的僧侶們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隨意解釋《聖經》來說明這個觀點。如果賦予「法官造法」的權力,法律也會淪為法官滿足私慾的工具。
對於法官的修養,培根認為他們應當富有知識而不應機敏多變,應當持重庄嚴,而不是熱情奔放,應當謹慎小心,而不是剛愎自用。法官應該嚴格執行法律,篡改法律罪大於私遷界石。於是引出了那句被世界各國的人不斷重復的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視司法不公為社會最大的不公、是社會公害的主要原因。司法如果不能給人們以公正,會讓全社會的人產生絕望。無望、絕望的社會是一個可怕的社會。
培根認為在面對復雜的案件時,法官不應被任何壓力、詭辯和陰謀所左右。法官也不應濫用威權。逼供和誘供的結果肯定會造成冤案。在世間的一切苦難中,最大的苦難無過於枉法。
在審判案件時,法官除考慮事實外,還應該分析與事實相關聯的背景和環境。尤其是在審理死刑案件時,一方面要考慮正義的實現,同時還應有慈悲救人之心。
在審判中,法官能做的只有四件事,一是調查證據;二是主持庭審時的發言,制止與審判無關的廢話;三是審核通過法庭發言所陳示的證據;四是根據法律宣示審判的標准。
法官要做出公平的裁決,就必須有聽取證詞和辯護的耐心,記憶力低鈍和注意力不集中,都會影響裁判的公正性。
法官不能被貪贓枉法的警吏所包圍,警吏絕不能用的四種人是:包攬訴訟的訟棍、借司法以謀私的法院寄生蟲、狡黠之徒、敲詐勒索之徒。法官的助手也應正直而富有經驗。
他認為所有法官都應牢記羅馬十二銅表法結尾的警句,「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一切法律如果不已這一目標為准繩,所謂的公正就不過是一句囈語。法官的最高職責,就是賢明地依據法律作出裁判,他引用聖保羅的話,「我們也知道法律是善的,只要人正確地運用它。」
其實,通篇讀完培根的《論法律》,會發現他實際上是在「論法官」。法律的目標能否實現,直接取決於法官。法律的落腳點又到了法官身上。

Ⅹ 羅傑·培根的思想

培根寫了網路全書式的《大著作》、《小著作》和《第三部著作》、《哲學研究綱要》等。僅有《大著作》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其它都只剩一些片斷。 培根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傾向於唯物論 。他把自然界作為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並強調知識最根本的來源是經驗。他說,認識有三種方法:權威、判斷和實驗。權威必須通過理智來判斷,而判斷又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證實是真理,所以,人類認識的道路「是從感官知識到理性」,「沒有經驗就不能充分認識任何事物」。他嚴厲地斥責對權威的盲目崇拜,以及經院哲學家的因循守舊、不學無術和空洞煩瑣的論證,認為這是認識真理的四大障礙。在宗教神學占絕對統治地位的中世紀,這些思想體現出他的勇敢戰斗精神。 但是,他的這些觀點並不徹底。他曾宣稱科學研究得愈充分,就愈能論證神學,認為「神聖的啟示」和「內在的啟發」也屬經驗之列,並且是認識的更好的途徑。這是歷史條件和他個人的宗教生活在他身上打下的思想烙印。
對於「共相」問題的爭論,他主張個別事物是客觀的,自身存在著的,並不是從共相(一般)中引出來的。他說,自然界只產生個別的馬,而不是產生一般的馬;宇宙是由千差萬別的個別事物構成,而不是由一般構成的。他還認為,一般也是客觀地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它使一類事物區別於他類事物。可見,培根既反對唯心主義的唯實論(主張一般是先於個別事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又不同於唯名論(主張個別先於一般而獨立存在,但把一般看成是主觀的),而是試圖越出經院哲學爭論的范圍,摸索新的解決途徑。
培根十分重視實驗科學,斷言只有實驗科學才能解決自然之謎。他對數學、光學、天文、地理及語言等方面都有豐富的知識,並親自進行了許多觀察和實驗,提出過不少有價值的論述和大膽的猜測(如對各種球面鏡的焦距、性質的論述和飛行機器、機動航海船、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的設想),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對宗教神學的統治是一個有力的打擊。但是這些想往和宗教的占星術、煉金術混淆在一起,實驗的方法也往往與神秘主義的因素相交雜。
培根思想的唯物主義傾向和科學實驗,不僅對十三——十四世紀唯名論的興盛有巨大影響,並且對近代歐洲的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思想發展也有重大影響。由於時代和階級的限制,培根還沒有擺脫神學世界觀的束縛。他是一個僧侶,他的革新思想往往同神權思想交織在一起,他的實驗方法也和煉金術、占星術交織在一起。他勇敢地揭露了教會的腐化墮落,但又把希望寄託在「公正的教皇和公正的君主」身上。他的思想反映了從封建社會內部逐步發展起來的新興工商業者的變革要求 。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