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院的論文格式

法學院的論文格式

發布時間: 2022-03-23 16:15:32

A. 求法學學術論文的基本格式

********************
*************
姓名: 班級: 指導教師: 成績:

[摘 要] *******************************************
**************************************************
……
**********************************************
****************************************。

[關鍵詞] **** ******* *****

***********************************************************************
1 *********************
***********************************************************************
***************************************************************************
1.1 **************
***********************************[1]**********************************
………………
2 *********************
2.1 **************
2.1.1 **************************
*********************************[2]************************************
………………
2.2 **************
2.2.1 **************************
******************************************[3]****************************
………………
3 *********************
***********************************************************************
參考文獻
[1] 余敏,張光明.企業集團問題研究.第3版.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79~193.
[2] Paton. William A. Accounting Theor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porate Enterprise.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1922: 142~156.
[3] 馬克思.關於《工資、價格和利潤》的報告札記//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1.(本例為析出文獻時採用的格式)
[4] 伯頓•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研究基礎.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8~42.
[5] 張曉東,張慶紅,葉瑾琳,等.企業管理學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5(2):101~106.
[6] 王大華.會計准則國際協調的趨勢.會計研究,2004(2):101~106.
[7] Zeff. Stephen A. The Rise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reports on decision making may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accounting issue of the 1970s.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1978, 28(12): 56~63.
[8] 鍾啟發.非線性規劃在管理學中的應用//趙瑋.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2003.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468~471.
[9] 雷光勇.會計契約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116~118.
[10] 張偉力.綠色營銷理論與應用.經濟參考報,2007-01-11(8).
[11] 李進.現代環境管理會計的理論與實踐.http://www.e521.com/ztjj/index.htm,訪問日期:2007-03-25.
……
……

B. 《中國法學》期刊論文的格式要求

每個期刊投稿系統界面上,都會有投稿論文格式說明(模板),你仔細找找看。

C. 《法學研究》2019期刊的論文格式是怎麼樣子的,在線求,急!!

可以網路查看雜志社的徵稿要求
一、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是未在其他公開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使用過。篇幅以2萬字左右為宜,最長不超過2.5萬字。

二、所投稿件必須是署名作者本人實際完成,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爭議。參見本刊「違反學術規范處理辦法」。

三、引注一律採用順碼腳注形式,編號用阿拉伯數字(不加括弧)。引注以必要為原則。對觀點、事件、數據等資料的引用,需要有權威來源;限制對非學術期刊、報紙、網站資料的引用。引用專著、論文的,需要註明頁碼;引用報紙的,需要註明版面編號;引用網路資料的,需要註明最新訪問日期。參見本刊「注釋體例」。

四、同意《法學研究》編輯部在不改變稿件基本觀點和實質性內容的前提下,在刊發前對稿件進行加工修改。

五、授予《法學研究》對刊用稿件自刊發之日起一年的專有使用權。作者承諾在此期間內未經《法學研究》編輯部書面許可不結集出版。經本刊編輯部許可或者超出專有使用權期限,在其他出版物上發表、轉載的,須特別註明「本文首發於《法學研究》****年第**期」。

六、授權《法學研究》在所投稿件刊發後,將該文的電子版提交學術期刊光碟版和資料庫使用,並許可《法學研究》結集出版(稿酬中已含使用費)。

七、所投稿件如獲採用,同意《法學研究》在支付稿酬時代扣代繳國家規定的個人所得稅。所投稿件如系項目成果,同意《法學研究》不支付稿酬,編輯部贈送樣刊6冊。

八、本刊不收取審理費、審稿費、版面費等任何費用。
具體論文格式可以下載一篇它收錄的文章進行學習

D. 求法學畢業論文格式

一、內容要求
畢業設計報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正文內容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論證;根據任務書指出的內容和指標要求寫出設計過程、課題所涉及元件結構和相關參數的設計計算,有關基本原理的說明與理論分析;給出所設計課題實際運行的數據或參數,並與理論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和分析,說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後要對所設計課題實用價值做出評估說明;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意見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設想及未能採納的原因等。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設計方案提出的依據,設計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設計過程;所運用的技術經濟分析指標和方法;數學模型及其依據,數據計算方法;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做出評估;對設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或可能發生的問題 ) 提出合理化建議。畢業論文的基本論點、主要論據;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規定聯系實際展開理論分析。
(三)文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解決方案提出的依據,解決方案的選擇和比較,結論。
二、論文印裝
畢業論文用畢業設計專用紙列印。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行間距為24磅;版面頁邊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論文結構、裝訂順序及要求
畢業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封面。論文題目不得超過20個字,要簡練、准確,可分為兩行。
(二)內容。
1、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經系主任、教務部審查簽字後生效。
2、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3、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申請答辯表與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
4、畢業設計(論文)評閱人評審表;
5、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表;
6、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總表;
7、中英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1)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不含圖表,不加註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樣位置居中。
(2)關鍵詞是反映畢業設計(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檢索使用的。主題詞條應為通用技術詞彙,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關鍵詞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與關鍵詞在前,英文的在後。
8、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主要包括緒論、正文主體、結論、致謝、主要參考文獻及附錄等。
9、正文。論文正文部分包括:緒論(或前言、序言)、論文主體及結論。
(1)緒論。綜合評述前人工作,說明論文工作的選題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2)論文主體。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等內容。要求層次清楚,文字簡練、通順,重點突出,畢業設計(論文)文字數,一般應不少於8000字(或20個頁碼)。外文翻譯不少於3000字元,外文參考資料閱讀量不少於3萬字元。
中文論文撰寫通行的題序層次採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畢業論文所採用的格式必須符合上表規定,並前後統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型大小等。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居中放置,其餘各層次(節、條、款)題序和標題一律沿版面左側邊線頂格安排。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距下文雙倍行距。段落開始後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24磅行間距。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下同。
第二層次(節)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
第三層次(條)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
第四層次及以下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一律用小四號黑體字。
(3)結論(或結束語)。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標題前不加「第XXX章」字樣。結論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過兩頁。
10、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文字要簡潔、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
11、參考文獻及引用資料目錄(規范格式見附文)。
12、附錄。
13、實驗數據表、有關圖紙(大於3#圖幅時單獨裝訂)。
(三)封底。

附:規范的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准,P——專利;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參考文獻一律置於文末。其格式為:
1、專著
示例 [1] 張志建.嚴復思想研究[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藹理士.性心理學[M]. 潘光旦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論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 別林斯基.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說[A].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冊[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凡引專著的頁碼,加圓括弧置於文中序號之後。
3、報紙文章
示例 [1]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4、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5、學位論文
示例 [1] 劉偉.漢字不同視覺識別方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1998.
6、報告
示例 [1] 白秀水,劉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 西安: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
7、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性的注釋,置於本頁地腳,前面用圈碼標識。
8、其他要求
(1)文字
論文中漢字應採用嚴格執行漢字的規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塗改。
(2)表格
論文的表格可以統一編序,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採用哪種方式應和插圖及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表格的結構應簡潔。
表格中各欄都應標注量和相應的單位。表格內數字須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值相同時,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類似用詞,應一一重新標注。
表序和表題置於表格上方中間位置,無表題的表序置於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論文位置應一致)。
(3)插圖
插圖要精選。圖序可以連續編序,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採用哪種方式應與表格、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圖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僅有一圖時,在圖題前加『附圖』字樣。畢業設計(論文)中的插圖以及圖中文字元號應列印,無法列印時一律用鋼筆繪制和標出。
由若干個分圖組成的插圖,分圖用a,b,c,……標出。
圖序和圖題置於圖下方中間位置。
(4)公式
論文中重要的或者後文中須重新提及的公式應注序號並加圓括弧,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或逐章編序,序號排在版面右側,且距右邊距離相等。公式與序號之間不加虛線。
(5)數字用法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間和各種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
(6)軟體
軟體流程圖和源程序清單要按軟體文檔格式附在論文後面,特殊情況可在答辯時展示,不附在論文內。
(7)工程圖按國標規定裝訂
圖幅小於或等於3#圖幅時應裝訂在論文內,大於3#圖幅時按國標規定單獨裝訂作為附圖。
(8)藝術設計作品
無法用紙質文檔保存的藝術設計作品應用光碟或照片保存。
(9)計量單位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按國家計量局規定執行。

以上是我的畢業論文要求,全國各個學校其實都是一樣的.
回答完畢.

E. 求法學論文的常用格式

一、學位論文的一般格式

學位論文一般應依次包括下述幾部分:

1.封面:封面和封底在大家交費的時候已經發給大家,按照上面所列項目列印或者填寫。

2.論文評語:已經發給大家。

3.版權聲明:根據教務的要求看是否應當附上,如果需要教務會給出統一格式和內容。

4.內容摘要:內容摘要要求在300字左右,應簡要說明本論文的目的、內容、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語言力求精煉、准確。在本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註明本文的關鍵詞(一般3-5個)。本頁不應有題目。

5.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當有頁碼,最少具體到二級目錄。可以根據情況具體到三級或四級目錄。目錄頁也不要出現題目。

6.正文:A、題目,放在第一頁(前述2、3、4單獨編頁,正文重新編頁)正中間。注意,這個題目是除了封面外整篇論文中惟一出現題目的地方,另外,這一頁不要寫作者名稱,整篇論文中僅僅出現的作者姓名就是在封面上。

B、引言(或序言、導言):內容應包括本課題對學術發展、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述評,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論文運用的主要理論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行文結構等。引言放在題目下。本科論文也可以沒有引言,根據老師要求具體調整。

C、論文主體:注意,一般一級標題為「一、」「二、」「三、」……,二級標題為「(一)」「(二)」「(三)」……,三級標題為「1、」「2、」「3、」……,四級標題為「(1)」「(2)」「(3)」……。注意,有括弧不要出現頓號,反之亦然。

7.結語:論文結論要明確、精煉、完整、准確,突出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應嚴格區分本人的研究成果與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建議大家一般不要寫結論,因為有時候我們的論文常常沒有很簡潔的結論,所以用結語較好。另外結語部分也可沒有。

8.注釋:可採用腳注或章節附註的方式,按照本學科國內外通行的範式,逐一註明本文引用或參考、借用的資料數據出處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嚴禁掠人之美和抄襲剽竊。一般要求大家採用腳注而不要採用章節附註。很多同學不會用word中自動插入的方式加腳注,會讓自己走些彎路,要多問同學,多問老師。

9.參考文獻:列於文末(通篇正文之後)。外文用原文,不必譯成中文。

文獻是期刊時,一般書寫格式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號、期數。

文獻是圖書時,一般書寫格式為: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月、版次。

參考文獻不同於腳注和章節附註。

10.作者的致謝、後記或說明等:一律列於論文末尾。後記可有可無,我問的幾個老師都建議打擊沒有後記。

11.封底

二、學位論文的列印和裝訂要求

論文定稿一定不要自己用訂書釘等方式自行裝訂,而要找專門的裝訂地方。比如北大校內幾十家復印店,基本都可以。特別提醒一些不在北京寫論文的同學,不妨讓在北京同學幫幫忙或者親自來北京。

1.學位論文要用規范的漢字列印。封面統一用北大統一印製的封面。

論文一律列印(封面部分請參考各老師要求),用A4紙張。

2.學位論文一律在左側裝訂。要求裝訂、剪切整齊,便於使用。

3.文章題目一般為三號黑體字,可以分為1或2行居中列印。

注釋一般為小五,正文等採用四號或小四號宋體字,具體參照各老師要求。

4.頁面設置:

頁邊距:上:3.0cm,下:2.0cm,左:2.8cm,右:2.2cm.

行間距: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設置值22磅)

字間距:加寬1磅(操作:格式→字體→間距→加寬→磅值1磅)

頁眉根據各專業老師的要求設置,如果沒有要求最好什麼都沒有。

頁碼居頁面底端靠右排列。

F. 北大法學院論文提綱格式

北大法學院論文提綱格式
一、內容要求
畢業設計報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正文內容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論證;根據任務書指出的內容和指標要求寫出設計過程、課題所涉及元件結構和相關參數的設計計算,有關基本原理的說明與理論分析;給出所設計課題實際運行的數據或參數,並與理論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和分析,說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後要對所設計課題實用價值做出評估說明;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意見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設想及未能採納的原因等。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設計方案提出的依據,設計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設計過程;所運用的技術經濟分析指標和方法;數學模型及其依據,數據計算方法;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做出評估;對設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或可能發生的問題 ) 提出合理化建議。畢業論文的基本論點、主要論據;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規定聯系實際展開理論分析。
(三)文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解決方案提出的依據,解決方案的選擇和比較,結論。
二、論文印裝
畢業論文用畢業設計專用紙列印。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行間距為24磅;版面頁邊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論文結構、裝訂順序及要求
畢業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封面。論文題目不得超過20個字,要簡練、准確,可分為兩行。
(二)內容。
1、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經系主任、教務部審查簽字後生效。
2、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3、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申請答辯表與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
4、畢業設計(論文)評閱人評審表;
5、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表;
6、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總表;
7、中英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1)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不含圖表,不加註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樣位置居中。
(2)關鍵詞是反映畢業設計(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檢索使用的。主題詞條應為通用技術詞彙,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關鍵詞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與關鍵詞在前,英文的在後。
8、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主要包括緒論、正文主體、結論、致謝、主要參考文獻及附錄等。
9、正文。論文正文部分包括:緒論(或前言、序言)、論文主體及結論。
(1)緒論。綜合評述前人工作,說明論文工作的選題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2)論文主體。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等內容。要求層次清楚,文字簡練、通順,重點突出,畢業設計(論文)文字數,一般應不少於8000字(或20個頁碼)。外文翻譯不少於3000字元,外文參考資料閱讀量不少於3萬字元。
中文論文撰寫通行的題序層次採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畢業論文所採用的格式必須符合上表規定,並前後統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型大小等。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居中放置,其餘各層次(節、條、款)題序和標題一律沿版面左側邊線頂格安排。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距下文雙倍行距。段落開始後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24磅行間距。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下同。
第二層次(節)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
第三層次(條)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
第四層次及以下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一律用小四號黑體字。
(3)結論(或結束語)。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標題前不加「第XXX章」字樣。結論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過兩頁。
10、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文字要簡潔、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
11、參考文獻及引用資料目錄(規范格式見附文)。
12、附錄。
13、實驗數據表、有關圖紙(大於3#圖幅時單獨裝訂)。
(三)封底。

祝你成功朋友,加油

G. 法學論文文獻引用格式是什麼

在法學論文引用格式中,以《哈佛法律評論》等為主的期刊聯盟就自行制定了文獻引用體系的藍皮書,也即The Bluebook,該引用格式目前是世界法學英文文獻的主流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 文獻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的英文全稱為The Bluebook: 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中文全稱為《藍皮書:統一注釋體系》。在使用過程中,一般直接稱為藍皮書(The Bluebook),它是一本在美國使用最為廣泛的法律引用指南。藍皮書是由《哈佛法律評論》、《哥倫比亞法律評論》、《賓夕法尼亞法律評論》、《耶魯法律評論》的編委會共同參與編寫。藍皮書第一版出版於1926年,現在已經出到了第二十版。藍皮書是美國絕大多數法學院進行引用時參考的指南,也是美國絕大多數聯邦法院使用的引用格式。當然,美國最高法院有自己的引用格式,每個州在自己的法院系統里也只遵守自己制定的引用格式。
The Bluebook全書共計560頁,詳細的列舉了各類文獻的引用形式。在書中,你可以看到中文文獻的英文引用方式,也可以看到同一本文獻的多種引用形式。
在每一類文獻的引用規范中,The Bluebook列舉了許多中不同情況、不同形式的引用形式,供讀者自己選擇。例如,對於著作,他列舉了一個作者、兩個作者、三個作者以上的不同引用形式,同時對於一個作者的著作又列舉了不同引用形式,供讀者自行選擇適用。在期刊論文、電子文獻等其他各類資源下,也盡可能窮盡各種形式進行舉例說明。
為了讓留學生們有直觀認識,下面列舉幾個The Bluebook的引用示例給大家參考:(紅色字體是為了更醒目,並不是格式字體)
著作:PENNY A. HAZELTON, ETAL., WASHINGTON LEGAL RESEARCHER』S DESKBOOK, 3D (2002).
期刊論文:Helen Anderson, The Freedom to Speak and the Freedom toListen: the Admissibility of the Criminal Defendant』s Taste in Entertainment,83 OR. L. REV. 899 (2005).
論文集:Paul Steven Miller, Analyzing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RIGHTS AND LIBERTIES IN THE BIOTECH AGE: WHY WE NEED A GENETICBILL OF RIGHTS (Sheldon Krimsky & Peter Shorett eds., 2005).
The Bluebook引用規范非常詳細,一方面得到大網路全書的贊譽,另外也因為其過於繁雜而飽受了許多批評。例如,芝加哥大學直接將藍皮書簡化改版為Maroonbook,以增加適用的便利性。總而言之,The Bluebook是法學論文寫作的必備書,但是並不需要大家全文閱讀,而僅僅是在需要使用的時候查看。

H. 法律畢業論文格式

1、 符合規定字數要求,本科畢業論文一般5000字左右。

2、 切忌抄襲。

3、 題名、摘要與關鍵詞:題名、摘要與關鍵詞。摘要應反映文章的主要觀點。關鍵詞一般不超過5個。

4、 章、條:章、條標題一般不超過15個字。章、條的劃分編號和排列均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即一級標題的編號1,2 …… 二級標題的編號為1.1,1.2 ……;2.1, 2.2 ……; 三級標題的編號為1.1.1, 1.1.2 ……;如此類推。

5、 正文:可以是計算機列印稿,仿宋體,正文為四號字體,用A4紙列印,文件採用WORD格式。

文章中有表格的,應使表格科學、簡潔、自明。表頭不允許有斜線,必須做成三線表。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序號應按先後順序連續編碼,並置於方括弧中作為右上角注出。

6、 參考文獻:按正文順序依次列出。

文獻類型代碼:專著[M]、期刊[J]、報紙[N]、論文集[G]、會議錄[C]、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

參考文獻標注格式示例:

[1]周曉虹.大學教育與管理心理學[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23—56.

[2]李長安.運用直覺破案一例[J].中國刑事警察.1992(6):13-20.

[3]教育部就義務教育和教育經費投入等答記者問[N] .人民日報,2003-11-03.

I. 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範本

這篇是很好的法學畢業論文範本,需要的同學可以借鑒下

一、引言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科技進步、信息共享、商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社會活動網路化的發展趨勢更給予了個人信息豐富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使它成為對於國家、社會、組織乃至個人都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略資源。與此同時,與個人信息相關的犯罪活動也呈現出高發態勢。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增設「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將兩個罪名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並擴大了主體范圍,加大了處罰力度。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2017年解釋》)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適用做出了具體規定。
筆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對判決結果包含「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一審判決逐年進行檢索,2009-2019年間各年份相關判決數如圖表 1所示。我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發展可為四個階段:2009~2012年,此類判決數為零,與個人信息相關的犯罪案件在實踐中鮮有發生;2012~2016年,判決數量開始緩速增長,總量尚較少;2016~2017 年判決數量激增 214.6%,呈現出高發態勢;2016~2019年,犯罪數量增速放緩。

圖表 1
作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行為對象,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范圍、判斷標准對立法和司法適用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解釋》第1條對其概念做了明確的規定,但實踐中對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仍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如,如何把握行蹤軌跡信息的范圍、如何把握財產信息的范圍和如何認定公民個人信息的可識別性等。由此觀之,要實現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准確認定,我們應該對其行為對象的內涵、外延進行深入研究。本文擬對《刑法》二百五十三條「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對司法實踐中該罪的認定提供有益參考。

二、刑法上公民個人信息合理保護限度的設定原則

信息網路時代,我們要在推動信息科技的發展應用和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之間尋求適度的平衡。刑法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過小或者過大,都不利於社會的正常發展。筆者認為,應當基於以下三項原則設定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合理限度。
(一)刑法的謙抑性原則
刑法的謙抑性,是指刑法應合理設置處罰的范圍與程度,當適用其他法律足以打擊某種違法行為、保護相應合法權益時,就不應把該行為規定為犯罪;當適用較輕的制裁方式足以打擊某種犯罪、保護相應合法權益時,就不應規定更重的制裁方式。此原則同樣是刑法在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進行規制時應遵循的首要原則。
在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尚未健全、前置法缺失的當下,刑法作為最後保障法首先介入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進行規制時,要格外注意秉持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嚴格控制打擊范圍和力度。對於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范圍過窄,會導致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不能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打擊;范圍過寬,則會使刑法打擊面過大,導致國家刑罰資源的浪費、刑罰在實踐中可操作性的降低,阻礙信息正常的自由流通有違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在實踐中,較常見的是認定范圍過寬的問題,如公民的姓名、性別等基礎性個人信息,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個人身份,但大多數人並不介意此類個人信息被公開,且即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結果,也不必動用刑罰手段,完全可以利用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予以救濟。
(二)權利保護與信息流通相平衡原則
大數據時代,隨著信息價值的凸顯,個人信息保護與信息流通之間的價值沖突也逐漸凸顯。一方面,信息的自由流通給國家、社會、個人都帶來了多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對個人生命和財產安全、社會正常秩序甚至國家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需要使得數據的自由流通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如何平衡好其與個人權益保護的關系,是運用刑法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進行規制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個人信息保護不足,則會導致信息流通的過度自由,使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處於危險境地、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遭到破壞;保護過度,則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妨礙了信息正常的自由流通,使社會成員成為一座座「信息孤島」,全社會也將成為一盤散沙,也將信息化可以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拒之門外。
刑法要保護的應當僅僅是具有刑法保護的價值和必要,並且信息主體主動要求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的功能之一便是協調各種相互矛盾的利益關系,通過立法和司法,平衡好個人信息權利保護與信息自由流通,才可以實現雙贏。應努力構建完備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既做到保障公民人身、財產權利不受侵犯,又可促進信息應有的自由流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三)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相協調原則
個人利益對公共利益做出適當讓渡是合理的且必須,因為公共利益往往涉及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同時也是實現個人利益的保障。但是這種讓渡的前提是所換取的公共利益是合法、正當的,並且不會對個人隱私和安全造成不應有的侵害。
公共安全是限制公民個人信息的典型事由。政府和司法部門因為社會管理的需要往往會進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公開,信息網路的發展也使得大數據技術在社會安全管理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於公民個人利益邊界的觸碰,由此產生公共管理需要與個人權益維護之間的沖突。相對於有國家機器做後盾的公權力,公民個人信息安全處於弱勢地位,讓個人信息的保護跟得上信息化的發展,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公眾人物的個人信息保護是此原則的另一重要體現,王利明教授將公眾人物劃分為政治性公眾人物和社會性公眾人物兩類。對於前者,可將其個人信息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公民監督權或公共利益相關的個人信息,此類個人信息對公共利益做出適當的讓步是必須的;另一類是與工作無關的純個人隱私類信息,由於這部分個人信息與其政治性職務完全無關,所以應受與普通人一樣的完全的保護。對於社會性公眾人物,其部分個人信息是自己主動或是希望曝光的,其因此可獲得相應的交換利益,對於這部分信息,刑法不需要進行保護;也有部分信息,如身高、生日、喜好等雖然被公開,但符合人們對其職業的合理期待,且不會有損信息主體的利益,對於此類信息,也不在刑法保護范圍內;但對於這類信息主體的住址、行蹤軌跡等個人信息,因實踐中有很多狂熱的粉絲通過人肉搜索獲得明星的住址、行程信息,對明星的個人隱私進行偷窺、偷拍,此類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安寧和基本權益的行為應當受到刑法的規制。

三、刑法上公民個人信息的概念、特徵及相關范疇

(一)公民個人信息的概念
「概念是解決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工具」。
1.「公民」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是指具有我國國籍的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罪名和罪狀中都使用了「公民」一詞,對於其含義的一些爭議問題,筆者持以下觀點:
(1)應包括外國籍人和無國籍人
從字面上和常理來看,中國刑法中的「公民」似乎應專門指代「中國的公民」。但筆者認為,任何人的個人信息都可以成為該罪的犯罪對象,而不應當把我國刑法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局限於中國公民。
第一,刑法一百五十三條採用的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個人信息」的表述,而是了「公民個人信息」,對於刑法規范用語的理解和適用,我們不應人為地對其范圍進行不必要的限縮,在沒有明確指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情況下,不應將「公民」限定為中國公民。
第二,全球互聯互通的信息化時代,將大量外國人、無國籍人的個人信息保護排除在我國刑法之外,會放縱犯罪,造成對外國籍人、無國籍人刑法保護的缺失,這既不合理,也使得實踐中同時涉及侵犯中國人和非中國人的個人信息的案件的處理難以操作。
第三,刑法分則第三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並不限於僅對「中國公民」的保護,也同等地對外國籍人和無國籍人的此類權利進行保護。因此,處於我國刑法第三章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保護對象,也包括外國籍人和無國籍人的個人信息,「我國對中國公民、處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和無國 籍人以及遭受中國領域內危害行為侵犯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一視同仁地提供刑法的保護,不主張有例外。」
(2)不應包括死者和法人
對於死者,由於其不再具有人格權,所以不能成為刑法上的主體。刑法領域上,正如對屍體的破壞不能構成故意殺人罪一樣,對於死者個人信息的侵犯,不應成立侵犯個人信息罪。對死者的個人信息可能涉及的名譽權、財產權,可以由死者的近親屬主張民法上的精神損害賠償或繼承財產來進行保護。
對於法人,同樣不能成為刑法上公民個人信息的信息主體。一方面,自然人具有人格權,而法人不具有人格權,其只是法律擬制概念,不會受到精神上的損害。另一方面,法人的信息雖然可能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和經濟效益,但是已有商業秘密等商法領域的規定對其進行保護。因此,法人的信息不適用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
2.「個人信息」的含義
法學理論上對於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主要識別說、關聯說和隱私說。
識別說,是指將可以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作為公民個人信息的關鍵屬性。可識別性根據識別的程度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即通過單個信息就能夠直接確認某人身份的直接識別,和通過與其他信息相結合或者通過信息對比分析來識別特定個人的間接識別。學界支持識別說觀點的學者大多指的是廣義的識別性,既包括直接識別,又包括間接識別。
關聯說認為所有與特定自然人有關的信息都屬於個人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個人財產情況、家庭基本情況、動態行為和個人觀點及他人對信息主體的相關評價」。根據關聯說的理論,信息只要與主體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就屬於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
隱私說認為,只有體現個人隱私的才屬於法律保障的個人信息內容。隱私說主要由美國學者提倡,主張個人信息是不願向他人公開,並對他人的知曉有排斥心理的信息。
筆者認為,通過識別說對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進行界定最為可取。關聯說導致了刑法保護個人信息的范圍過分擴大,而隱私說則只將個人信息局限在個人隱私信息的范圍內,忽略了不屬於個人隱私但同樣具有刑法保護價值的個人信息,同時由於對隱私的定義受個人主觀影響,所以在實踐中難以形成明確的界定標准。相比之下,識別說更為可取,不僅能反應需刑法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根本屬性,又具有延展性,能更好的適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導致的公民個人信息類型的不斷增多。
且通過梳理我國關於個人信息的立法、司法,識別說的觀點貫穿其中。

名稱

生效年份

對「個人信息」核心屬性的界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

2012年

可識別性、隱私性

《關於依懲處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的通知》

2013年

可識別性、隱私性

《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4年

隱私性

《網路安全法》

2016年

可識別性

《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7年

可識別性、可反映活動情況

圖表 2
《網路安全法》和《2017年解釋》中關於公民個人信息的界定無疑最具權威性。《網路安全法》採用了識別說的觀點,將可識別性規定為公民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而後者採用了廣義的「可識別性」的概念,既包括狹義可識別性 (識別出特定自然人身份) , 也包括體現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兩者之所以採用了不同的表述,是因為《網路安全法》對公民個人信息做了整體而基礎性的保護,而《2017年解釋》考慮到,作為高度敏感信息的活動情況信息,隨著定位技術的不斷進步逐漸成為本罪保護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採用了狹義的身份識別信息概念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對活動情況信息的強調性規定,但其本質仍是應涵括在身份識別信息之內的。
所以,應以可識別性作為判斷標准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界定。
(二)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徵
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體現了其區別於廣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價值。明確刑法領域個人信息的特徵,有助於在司法中更好的對個人信息進行認定。
1.可識別性
這是公民個人信息的本質屬性。可識別是指可以通過信息確定特定的自然人的身份,具體包括直接識別和間接識別。直接識別,是指通過單一的信息即可直接指向特定的自然人,如身份證號、指紋、DNA等信息均可與特定自然人一一對應。間接識別,是指需要將某信息與其他信息相結合或者進行對比分析才能確定特定自然人,比如學習經歷、工作經歷、興趣愛好等信息均需要與其他信息相結合才能識別出特定的信息主體。
2.客觀真實性
客觀真實性是指公民個人信息必須是對信息主體的客觀真實的反映,。一方面,主觀上的個人信息對特定個人的識別難度極大;另一方面,現行刑法關於侮辱罪或誹謗罪的相關規定足以對此類主觀信息進行規制。司法實踐中,如何判斷信息的客觀真實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實現科學、高效鑒別個人信息客觀真實性,是司法機關應努力的方向。現有的隨機抽樣的方法有一定可取性,但不夠嚴謹。筆者認為,可以考慮採取舉證責任倒置的方式,若嫌疑人能證明其所侵犯的個人信息不具有客觀真實性,則不構成本罪。
3.價值性
刑法的兩大機能是保護法益和保障人權。從保護法益的機能出發,對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這一自然犯,只有侵犯到公民法益的行為,才能納入刑法規制的范圍。而判斷是否侵犯公民法益的關鍵就在於該信息是否具有價值。價值性不僅包括公民個人信息能夠產生的經濟利益,還包括公民的人身權利。從個人信息的人格權屬性角度分析,個人隱私類信息的公開,會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名譽權,行蹤軌跡類信息的公開,會對公民人身安全帶來威脅。從個人信息的財產權屬性角度分析,信息化時代,信息就是社會的主要財產形式,能夠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大的經濟利益。「信息價值僅在當行為人主張其個人價值時才被考慮」,只有具有刑法保護價值的信息,才值得國家動用刑事司法資源對其進行保護。
(三)個人信息與相關概念的區分
很多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專門的法律保護個人信息,但部分國家和地區沒有採用「個人信息」的概念,美國多採用「個人隱私」的概念,歐洲多採用「個人數據」的概念,而「個人信息」的表述則在亞洲較為常見。對於這三個概念是可以等同,存在觀點分歧。有觀點認為,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有重合,但不能完全混同,也有觀點認為個人信息包含個人隱私,以個人數據為載體。筆者認為,有必要對三個概念進行明確區分。
1.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
關於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有學者主張前者包含後者,有學者主張後者包含前者,還有學者認為兩者並不是簡單的包含關系。筆者認為,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相互交叉,個人信息包括一般信息和隱私信息,個人隱私包括隱私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所以兩者的交叉在於隱私信息。兩者制建有很大的區別,不能混淆。首先,私密程度不同,個人信息中除隱私信息以外的一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信息主體進行公開的,如姓名、手機號、郵箱地址等,而個人隱私則具有高度的私密性,個人不願將其公開;其次,判斷標准不同,個人信息的判斷標準是完全客觀的,根據其是否具有識別性、真實性、價值性來進行判斷即可,而個人隱私在判斷上具有更多的主觀色彩,不同主體對個人隱私的界定是不同的;最後,個人信息既具有消極防禦侵犯的一面,也具有主動對外展示的一面,信息主體通過主動公開其部分個人信息,可能會獲得一定的利益,而個人隱私則側重消極防禦,主體的隱私信息和隱私活動不希望被公開,隱私空間不希望被侵犯。
2.個人信息與個人數據
筆者認為,個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和個人數據(personal Data)的區別在於,個人數據是以電子信息系統為載體的對信息主體的客觀、未經過處理的原始記錄,如個人在醫院體檢後從自助機取出的血液化驗報告單;後者是指,數據中可對接收者產生一定影響、指導其決策的內容,或是數據經過處理和分析後可得到的上述內容,如血液化驗報告數據經系統或醫生的分析,形成的具有健康指導作用的結果報告,換言之,個人信息=個人數據+分析處理。

四、刑法上公民個人信息的司法認定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概念和原則的把握必然有一定的差異性,需要具體情況具體討論。在本部分,筆者對一般個人信息的認定進行總結歸納,並對一些存在爭議的情況進行分析。

(一)公民個人信息可識別性的認定
「可識別性是指個人信息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地指向確定的主體。」經過上文中的討論,根據《網路安全法》和《2017年解釋》對公民個人信息的定義,我們能夠得出,「識別性」是公民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解釋第3條第2款印證了這一觀點。對於能夠單獨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往往比較容易判斷,而對於需要與其他信息結合來間接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信息,往往是個案中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也是本罪的認定中最為復雜的問題。面對實踐中的具體案情,對於部分關聯信息是否可以認定為「公民個人信息」時,可從行為人主觀目、信息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要程度和信息需要結合的其他信息的程度三個方面綜合分析加以判斷。
以此案為例:某地一醫葯代表為了對醫生給予用葯回扣,非法獲取了某醫院某科室有關病床的病床號、病情和葯品使用情況。此案中所涉及的非法獲取的信息不宜納入刑法中「公民個人信息」的范疇。首先,從行為人主觀目的上看,並沒有識別到特定自然人的目的,而僅僅是為了獲取用葯情況;其次,從以上信息對病人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以及生活安寧的重要性上來看,行為人獲取以上信息並不會對病人權益造成侵犯;最後,從這些信息需要與其他信息結合的程度來看,病床號、用葯情況等信息並不能直接識別到個人,需要結合病人的身份證號等才能起到直接識別的作用。所以,此案中的涉案信息不屬於刑法所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
(二)敏感個人信息的認定
《2017年解釋》第五條根據信息的重要程度、敏感程度,即信息對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影響程度,將「公民個人信息」分為三類,並設置了不同的定罪量刑標准。

類別

列舉

「情節嚴重」標准
(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

「情節特別嚴重「標准(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

特別敏感信息

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

五十條以上

五百條以上

敏感信息

住宿記錄、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

五百條以上

五千條以上

其他信息

五千條以上

五萬條以上

圖表 3
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仍存在對標准適用的爭議,主要表現在對敏感個人信息的認定。
1.如何把握「行蹤軌跡信息」的范圍
行蹤軌跡信息敏感程度極高,一旦信息主體的行蹤軌跡信息被非法利用,可能會對權利人的人身安全造成緊迫的威脅。《2017年解釋》中對於行蹤軌跡信息入罪標準的規定是最低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50以上」的,即構成犯罪。由於《2017年解釋》中對行蹤軌跡信息規定了極低的入罪標准,所以司法認定時應對其范圍做嚴格把控,應將其范圍限制在能直接定位特定自然人具體位置的信息,如車輛軌跡信息和GPS定位信息等。實踐中,信息的交易價格也可以作為判定其是否屬於「行蹤軌跡信息」的參考,因為行蹤軌跡信息的價格通常最為昂貴。
對於行為人獲取他人車票信息後判斷出他人的行蹤的情況,載於車票的信息不宜被認定為《2017年解釋》所規定的「行蹤軌跡信息」,因為該信息只能讓行為人知道信息主體大概的活動軌跡,並不能對其進行准確定位。
2.如何把握「財產信息」的范圍
財產信息是指房產、存款等能夠反映公民個人財產狀況的信息。對於財產信息的判斷,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把握:一是要綜合考量主客觀因素,因為犯罪應是主客觀相統一的結果;而是考慮到敏感個人信息的入罪門檻已經極低,實踐中應嚴格把握其范圍。
以此案為例:行為人為了推銷車輛保險,從車輛管理機構非法獲取了車主姓名、電話、車型等信息。此案中的信息不宜認定為「財產信息」。因為行為人的主觀目的不是侵犯信息主體的人身、財產安全,最多隻會對行為人的生活安寧帶來一定的影響,因而應適用非敏感公民個人信息的入罪標准。
(三)不宜納入本罪保護對象的公開的個人信息的認定
信息主體已經公開的個人信息是否屬於 「公民個人信息」的范疇,理論界存在觀點分歧。筆者認為,「公民個人信息」不以隱私性為必要特徵,因為《2017年解釋》第1條並為採用「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表述,而是以識別性作為判斷標准。因此,信息的公開與否並不影響其是否可以被認定為「公民個人信息」。
對於權利人主動公開的個人信息,行為人獲取相關信息的行為顯然合法,且其後出售、提供的行為,當前也不宜認定為犯罪。理由如下:第一,在我國的立法和司法中,曾以「隱私性」作為界定公民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可見公民個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從隱私權中分離出來的權利,所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側重於對公民隱私和生活安寧的保護。權利人之所以自願甚至主動公開其個人信息,說明這部分信息即便被獲取、出售,也通常不會對其個人隱私和生活安寧造成侵犯,因此不應納入刑法保護范圍內;第二,根據刑法第253條之一的規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只有在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才構成犯罪。對於已經公開的公民個人信息,行為人獲取後向他人出售或提供的行為在我國缺乏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應推定為存在權利人的概括同意,不需要二次授權,也就是說不應認定行為人對獲取的已經由權利人公開的個人信息的出售和提供行為系「違法國家有關規定」。第三,在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機制尚未健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高發的背景下,應將實踐中較為多發的侵犯權利人未公開的個人信息的案件作為打擊的重點。
對於權利人被動公開的個人信息,行為人獲取相關信息的行為可以認定為合法,但如果後續的出售或提供行為違背了權利人意願,侵犯到了其個人隱私和生活安寧,或是對權利人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論處。
對於權利人被動公開的個人信息,行為人對相關信息的獲取一般來說是合法的,但是獲取信息之後的出售、提供行為如果對信息主體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或是私生活安寧造成了侵犯,且信息主體對其相關個人信息有強烈保護意願,則應據其情節認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五、結語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對個人、組織、社會乃至國家均具有重要價值,由此也滋生了越來越多的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公民個人信息」作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對象,其概念界定、特徵分析、與相關概念的區分以及司法認定對於打擊相關犯罪、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結論性的認識:第一,界定公民個人信息的原則。一是應遵循刑法的謙抑性原則,保證打擊范圍既不過寬而導致國家刑罰資源的浪費和可操作性的降低,也不過窄而使公民個人信息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二是應遵循權利保護與信息流通相平衡原則,在保障公民人身、財產權利不受侵犯的同時不妨礙信息正常的流通。三是應遵個人利益與公眾利益相協調原則,允許個人利益對公共利益做出適當讓步,但杜絕對個人利益的侵害和過度限制。第二,公民個人信息之「公民」應包括外國籍人和無國籍人,不應包括死者和法人。公民個人信息之「個人信息」應採取「識別說」進行界定,可以識別特定自然人是刑法上公民個人信息的根本屬性。除了可識別性,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還應具有客觀真實性、價值性等特徵可作為輔助判斷標准。還應注意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個人數據等相關概念的區分,避免在司法實踐中出現混淆。第三,一般個人信息的認定。「可識別性」是其判斷的難點,可以從行為人主觀目的、信息對其主體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要程度和信息需與其他信息的結合程度這三個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對於行蹤軌跡信息、財產信息等敏感個人信息,由於其入罪門檻低、處罰力度大,應嚴格把控其范圍並結合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進行考量;對於信息主體已經公開的個人信息,應分情況討論,對於信息主體主動公開的個人信息,行為人對其獲取、出售和提供,不應認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於信息主體被動公開的個人信息,行為人對信息的獲取是合法的,但其後出售、提供的行為,可以依實際情況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論處。
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體系的完善貢獻微小的力量。

J. 《中國法學》期刊論文格式

【論文格式】
1.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副標題除外)。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按「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郵政編碼」格式。3.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為主語,可用「文章」),一般不超過300 字。4.關鍵詞:3-6個,中間用分號(;)相隔。 5.正文:要求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引用規范,數據准確。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 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引用公開發表的資料,文獻序號與其在文中出現的次序一致。參考文獻的不同類型用不同的大寫字母標注,如專著:[M];期刊文章:[J];報紙文章:[N];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刊:[P]。並按順序編號[1][2][3]……,其主要格式如下:
[序號]著者. 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序號]著者. 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 起止頁碼.

熱點內容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