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感的內涵

道德感的內涵

發布時間: 2022-03-23 16:46:18

① 「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道德」的含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道德

【拼音】dào dé

【出處】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例子】那些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趁火打劫哄抬物價的人是不道德的行為,為遭到大家的譴責和唾罵。

【近義詞】品格、品質、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1)道德感的內涵擴展閱讀

道德近義詞

1、品德

【拼音】pǐn dé

【解釋】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出處】明·釋今無《壽江若海》:「名譽高縉紳,品德潔清修。

名聲好的官宦,注重修養和品質道德。

【例子】喬治·華盛頓總統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中宣稱,一個共和國的公民如果沒有品德就無法管理自身和充分行使他們的自由權。

2、品格

【拼音】pǐn gé

【解釋】品性;性格。也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物品的質量、規格等。

【出處】唐韓愈《畫記》:「至河陽 ,與二三客論畫品格,因出而觀之。

到了河陽,與幾位客人一起討論畫作的質量和風格,因為出色大家都喜歡看。

【例子】公道正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公認的一個人處人、處事應當秉持的基本立場,是國家公職人員一切優秀品格的起點和終點。

②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2)道德感的內涵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③ 有公民道德感內涵詮釋

(一)一因一果,還是多因一果
沉寂多時的「復旦投毒案」近日開庭審理,庭審後,有關林森浩作案動機的說法有好幾種,但沒有一種被公眾廣泛接受。警方的「瑣事說」被林森浩所否認,而林森浩自述的「愚人節整人說」則無法被公眾所接受。而林森浩的同學認為林與被害人黃洋之間沒有大的矛盾,沒有什麼事情嚴重到要投毒取命。
這里是否存在著一個思維誤區,即以為事情的起因和結果之間,只能是一對一的關系。有時,單一的起因就可以導致一個結果;但更多的時候,恐怕要許多原因共同起作用,才能導致一個結果。有沒有這樣的可能,相關人員提到的各種因素,都對案件的發生起這樣和那樣的作用?綜合各種報道來看,人們在各種蛛絲馬跡中尋找投毒動機時,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當事人的道德感。
(二)道德感醒來晚了
這里用「道德感」而不用「道德」這個詞,是想強調,只有當道德植入人的內心,從一個外在於內心的社會標准轉化為一個人的自覺意識,道德才會對人的行為發揮警告、制約或鼓勵作用。
林森浩性格有內向且自卑的一面,因此他所經歷的某些人生挫折,包括追求「班花」而遭拒絕,不像性格開朗者那樣容易化解或忽略失敗感,相反,失敗、受挫的經歷容易在他內心積淀成為一種壓力,一種怨恨,一種負能量;負能量積累多了就需要釋放。當他和黃洋共居一室,黃洋就成為釋放負能量的對象。兩個不投緣的人,容易因為買水等瑣事而心存芥蒂;內心的對立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轉化為行為。黃洋對別的同學開玩笑說愚人節時他要整人,林森浩「心裡想著那我也來整你一下吧。」說的人開玩笑,聽的人惡向膽邊生,可見林森浩被他的陰暗心理所控制了。從起意整人(黃洋)到實施投毒的整個過程中,林森浩的道德感至少是沉睡著的,沒有出來阻止林的行為。
林森浩在庭審最後陳述中說:「我在看守所幾個月,一直嘗試在找自己犯罪的根源,我的行為導致我的同學黃洋死亡,給他的家庭帶來了巨大打擊,我也對不起父母近30年的養育之恩,願意接受法院所判的任何處罰。」看來他已經准備接受某種結果。他的道德感被黃洋的死亡驚醒,但為時已晚。
了解林森浩的同學說他有多面人格。網上有一張漫畫,稱其為「白衣天使」和「投毒惡魔」。其實,紅塵中沒有純而又純的天使,現實中的人性從來都是善惡並存,很多人都具有多重或雙重人格,單一人格的人大概不多;區別是內心有沒有足夠的道德力量在提醒、制約你逾越底線,阻止你走上萬劫不復的不歸路。
(三)道德感從哪裡來
林森浩是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學業十分優異。被毒死的黃洋,也是碩士研究生,也是公認的優秀學子。有人因此質疑復旦的教育。該校宣傳部副部長方明說:「我們也很痛心。我們不能說復旦的教育就是盡善盡美,中國的教育也並不是盡善盡美。」
雖然這是一個正確而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的回應,但這個時候作為官方發言人,方明不這么說又能怎麼說?不妨聽聽另一位復旦人怎麼說。
復旦大學教授、歷史地理學者葛劍雄日前在談到教育問題時說:中國的教育問題,還是教育的中國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的教育問題」是發生在中國的,單純是教育方面的問題;但「教育的中國問題」,就不單純是教育的問題,而是在中國有關教育的各種問題。為葛教授的觀點提供了最新注腳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蔡榮生因招生問題被調查;據悉涉案金額達數億元。在高校高度行政化的體制下,權力不透明與校外環境沒有區別。與此類似的高校科研經費的分配,不完全取決於科研項目本身的需要和相關人員的科研能力,是看申請人的權力背景。這樣一個環境,課堂上的道德教育還會有多少作用?
同樣,一個社會想要有道德感,想要讓社會成員普遍具有道德感,社會管理者首先要講道德,管理制度和行為本身就應該遵循道德准則,否則,道德教育只能淪為道德說教,淪為偽道德。道德說教不可能貼近人心,貼近人性,因此無法內化為人的道德感。當人群中某一個人在某個時刻需要道德感起作用而道德感缺席時,悲劇就發生了。悲劇的多寡、程度,與道德感缺失的范圍大小等成正比。教師性侵女生、幼師虐童事件接連曝光,應該認真對待相關人群道德感缺失的問題了。

④ 道德觀的內涵釋義

對道德觀的認識,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倫理網路辭典》認為,道德觀是「對社會道德現象和道德關系的整體認識和系統看法。與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緊密相連,相輔......。在當今社會,馬克思主義道德觀是人類道德思想發展的最高成果,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各種進步道德觀的升華,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科學的道德觀。」《倫理學大辭典》認為,道德觀是指「對道德的認識和觀點。多是指對全部道德現象的認識和觀點,有時也是指對某一類...在社生會活中,人們總是站在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特定利益關系的立場上,去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道德的。所以,不同社會、不同階級的人,就必然具有不同的道德觀 。」《世界倫理道德辭典》中認為:是「 對道德的總的看法、觀點和態度。也就是對道德的起源、道德的發展、......,無產階級看來,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則是做人的標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觀點和態度,則反映了兩種不同的道德觀 。」盡管不同學術界對道德觀有不同的看法,俚其共同點是不容置疑的,即道德觀是人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所處關系的系統認識和看法。屬於社會倫理的范疇。在不同的領域,會產生相關的下位道德觀,如,人口道德觀,生態道德觀 ,金融職業道德觀 ,「英雄」道德觀 等。

⑤ 道德模範的主要內涵和基本類型是什麼

道德模範指具有良好品德修養的人。基本類型有助人為樂模範、見義勇為模範、誠實守信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孝老愛親模範。

⑥ 道德感的基本特質

道德感既是一種道德的主觀意志,也是一種見諸行為的道德沖動。「意志作為主觀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就是行為」,而且「道德的意志表現於外時才是行為」。作為一種主觀形態和沖動形態的道德,道德感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質。 道德感與倫理感一體相關,道德感由倫理感轉化而來,這種轉化的過渡環節,就是倫理的「實體感」內化為個體的「得道感」。道德的真諦是「得道」「,得道」的內涵是對倫理的實體性的分享及其在個體意志行為中的外化,是個體內在的實體性。「得道」是由倫理感向道德感轉化的中介。在這里,道德之「道」一方面由倫理之「理」轉化而來,另一方面,它又揚棄了倫理實體抽象的普遍性而獲得個體內在的實在性。
「得道」,一方面是對倫理之「理」的獲得,對倫理實體的分享;另一方面更是倫理的實體性要求和倫理的客觀意志向道德的主體性確證和主觀意志的轉換。「道」就是個體內在的倫理實體,或者說,是個體性、主觀性的「實體感」;而「得」的方式不是佔有,而是分享。倫理作為一種共體和公共本質,作為「單一物與普遍物的統一」,既包含、統攝單一物,又不讓任何「單一物」或個體占為己有。個體對實體和道德對倫理的「獲得」方式,只能是「得道」。「得道」的要義是獲得倫理的要求,並轉化為個體行為的法,從而使個體獲得倫理的實體性。這些形而上的抽象邏輯,被黑格爾用法哲學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倫理性的東西,如果在本性所規定的個人性格本身中得到反映,那便是德。」德,就是在本性中所體現的個體的倫理性格。一個人的行為符合倫理的要求,如果這種「符合」成為一種穩定的性格,那麼就是「德」。所以,「德,毋寧說是一種倫理上的造詣。」
「得道感」就是倫理上的造詣感,造詣感的核心,是「單一物」與「普遍物」、個體與實體統一的感覺。不過,作為一種主觀意志,「得道感」與思維形態、純粹理性形態的道德的區別在於,它是求道、持道、行道的那種沖動。「求道」是「得道」的基礎。「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道德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就是自由,而自由的本質,就是解放。解放的第一要義,就是將人們從自然沖動的束縛和壓迫下解放出來,以獲得人性的自由。
「求道」,就是過有道德的真正的人的生活,使自己從本能壓迫下解放出來的那種沖動。人之所以需要道德,就是因為人身上具有動物性;道德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人性中具有善的本根。正如西方倫理學家所說,人性與獸性的區別,在於人有道德;人性與神性的區別,在於人需要道德。道德的可能性與不道德的危險性在人性中共存,於是,「求道」之後,還有要「持道」的意志力。「持道」即對道德的固持,即孟子所說的「不動心」,亦即孔子所說的「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持道」的確證在於「行道」。「行道」才能將倫理的要求外化為現實,也才能使道德的主體得到確證,也才是真正的「知道」和「有道」。「知行合一」就是道德的理論態度與實踐態度和思維形態與沖動形態的統一。「求道—持道—行道」,就是「得道」感的內在結構。 康德認為,道德法則直接受道德意志決定,是道德價值的本質。「行為全部道德價值的本質性東西取決於如下一點:道德法則直接地決定意志。」純粹理性的任務是為人們提供道德法則,純粹實踐理性要將道德法則變成意志的直接決定者,就必須為人們找到道德行為的動力,即意志服從道德法則的內在沖動,這種動力或沖動,康德稱其為「靈魂驅動力」。關於這種沖動的本質,康德與黑格爾的觀點是一致的,即認為這種沖動的本質應當是一種特殊情感。「因為一切稟好和每一種感覺沖動都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所以(通過稟好所遭遇的瓦解)施於情感的否定作用本身是情感。」產生這種情感的理智根據就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在道德法則的動力之外尋求的動力,都可能使道德成為「無法持久的」和「危險的」偽善。「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一種情感,它產生於理智的根據,並且這種情感是我們完全先天地認識的唯一情感,而其必然性我們也能夠洞見到。」於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就是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這種情感現在也可能稱為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出於這兩個理由,它也可以稱為道德情感。」
敬重情感是人內在的對道德法則的肯定情感,是意志對道德法則景仰和禮贊的快樂情感。它是由純粹理性向實踐理性的轉化,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唯一合法的根據。「於是,對於道德法則的敬重是唯一而同時無可置疑的道德動力,並且這種情感除了僅僅出於這個根據的客體之外就不指向任何客體。」µξ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何以可以產生道德沖動而成為實踐理性的動力?「因為對於我們尊重的、卻又(由於意識到我們的軟弱)畏懼的東西,由於更加容易適應它,敬畏就變成偏好,敬重就變成愛;至少這會是獻身於法則的意向的完善境界,倘使一個創造物某個時候能夠達到這一點的話。」所以,在《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康德寫下了那句給後人帶來無限啟迪和警示的話:「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人們今天可能對康德將對道德准則的「敬重情感」作為道德的唯一動力的觀點提出許多異議甚至批評,但它至今仍然具有真理性和啟發意義的是:道德感本質上是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而且,這種「敬重情感」推動人們由對道德的理論的態度或道德的思維形態,向實踐的態度或實踐形態轉換。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情感」,既是沖動形態的道德,也是實踐理性的根本動力。 康德如此凸顯義務之於道德的意義,以至認為倫理學「一般地,它也叫做義務論」。道德感與道德沖動的義務感以「敬重之情」為基礎和前提。「倫理義務只有當我們尊其為義務時才成其為義務。說我們有義務敬重,等於說我們有義務去有一項義務……因為人必須先有了對內心法則的敬重心,才可能懂得什麼叫義務。」義務與道德、與德性是一體的,德性是人的行為准則在履行義務時體現的力量。德性指的是意志的道德力量,德性本身不是義務,擁有德性也不成其為義務,但它命令人有義務,伴隨著其命令的一種(只可能由內在的自由的法則所施加的)道德強制。義務產生於對道德法則的敬重,德性是履行義務的力量,義務是一種道德的強制或絕對命令。於是,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絕對命令」的一種道德沖動。義務感與敬重情感一樣,同樣是一種道德情感。
義務不僅與德性一致,而且與沖動一致。黑格爾認為,德、義務、沖動,三者在內容上是相同的。「採取義務的形式、然後採取德的形式的那種內容,與其有沖動的形式的那種內容是相同的。沖動也同樣以這種內容為其基礎。」黑格爾強調,義務的本質不是強制,而是自由,或道德解放。義務限制的僅僅是主觀任性,而不是沖動。「具有拘束力的義務,只是對沒有規定性的主觀性或抽象的自由和對自然意志的沖動或道德意志(它任意規定沒有規定性的善)的沖動,才是一種限制。但是在義務中個人毋寧說是獲得了解放。」義務使人擺脫了對自然沖動的依附,將人從自然沖動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又使人擺脫了個體的偶然性與主觀性,獲得實體性與現象性。「在義務中,個人得到解放而達到了實體性的自由」「,所以,義務所限制的並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義務就是達到本質、獲得肯定的自由。」
道德感就是履行義務、執行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情感沖動,即道德感就是義務感。道德感就是得道感、敬重情感、義務感。道德感教育的重心,就是使人們因獲得「倫理上的造詣」而得「道」;以對道德准則的敬重,培育道德上的「優美靈魂」和源頭性的「靈魂驅動力」;培育以自我解放為本質和追求的義務意識。

⑦ 道德觀有哪些基本內涵

道德觀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現象的系統性觀點,是人們在特定社會生活內條件中,依據特定社會容立場和價值觀,對社會道德現象觀察、認識的結果,其核心是善惡觀,主要內容涉及正義、義務、良心、榮譽、人格、幸福等觀念。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利益集團都會有不同的道德觀。

道德觀是我們每個公務員意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所有追求是利益,面對利益,道德觀決定了我們每個公務員應該干什麼和不應該干什麼。

道德觀是在道德認識基礎上所形成的對道德的一般觀點。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與道德觀分別是道德活動主體的認識對象與認識結果。道德現象是道德觀形成的客觀事實,道德觀是對客觀道德現象的主觀反映。

既然道德觀是對道德現象的主觀認識或反映,那麼,就必然引發出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認識主體,由於不同的原因,或者是出於不同利益集團對於既有利益損益的不同態度,或者是出於認識能力的缺憾及認識的偏頗,對同一道德現象往往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認識與不同的道德觀;由於人們對社會同一道德現象所關注的側重點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觀。

⑧ 道德的科學內涵是什麼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

道德的一般本質: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道德的特殊本質: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規范體系;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
道德的本質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入侵害公氮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⑨ 道德的內涵是什麼

倫理學是研究道德的科學。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學體系,一般都應該包含兩大部分:規范道德和理論倫理(道德哲學)。前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應當怎樣做。後者則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一般說來,道德信條體現在一定的風尚習俗之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條道德箴言,從現實生活中將它們整理歸類並不難,問題在於這些箴言和信條的依據。所以後者才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人們不僅需要了解人的行為怎樣才符合道德,而且還要進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為道德。

具體的道德規范是多種多樣的,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這些規范作為准繩;可是要判斷已知的道德規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為標准,應當尋找道德以外的淮繩,即道德的目的性。

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認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趨樂避苦的。密爾認為這是一個公理,是經驗事實。他說:「只有人真正見到這個東西才能夠證明這個東西是見得到的,只有人聽到這個聲音才能夠證明這個聲音是聽得見的,同理,我覺得只有人真正慾望這個東西才是這個東西是可欲的那個意見所可有的證明。」這就是說,快樂之所以是人的最終目的就是因為人們在事實上是以此為目的的。對於快樂的可欲性,密爾說:「不是極樂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暫,快樂多而有變化,並且主動的快樂比被動的斷然佔多數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間有一些片刻的極樂。」人追求的快樂本質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爾反駁責難者道,如果說快樂論是豬的主義,不是功利論者把人降格到豬的水平,而是那些攻擊者把人與豬等同起來了,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除了享受豬的快樂之外.好象就沒有別的快樂可享受似的。

密爾認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於乃是追求快樂的工具。而公道與否的外在標准則是功利。人們認為不公正的行為往往是人的自由權利受到侵犯,或者財產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別得到他應得的東西,或者一個人得到了他不應得的東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為恰好反過來:留重別人的自由和財權,獲得自己應得的一份,守約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為必需,還在於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建立友誼,制訂契約。社會生活關系決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於確保這種關系。只有無損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證。

那麼,既然人人追求快樂,道德的普遍約束力又從何而來呢?這要靠理性的利害權衡,靠人類以往的全部經驗。——這是密爾的所謂「聯想原理」。「人類由經驗知道各種行為的趨勢;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並一切道德上規律都是依據於這種經驗的。」通過以經驗為依據的理性權衡,我們就能知道獲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這個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歸根到底不過是對最好的行為方式的認識和規定。我不說謊,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比說謊帶來的好處大得多;我不偷竊,因為我知道,偷竊是要受到懲罰的,況且我也有自己的財產要保護;我反對某些個人侵害公物,因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總之,目的論使我知道我該追求什麼,理性讓我知道我該怎樣追求,由此產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利己主義,那就錯了。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是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密爾說:「功利主義認為行為上是非標準的幸福並不是行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與這行為有關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義需要行為者對於自己的與別人的幸福嚴格地看作平等,象一個與事無關而仁慈的旁觀者一樣。從拿撒勒的耶穌的黃金律內,我們見到功用倫理學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樣,愛你的鄰人象愛你自己。做到了這兩件,那就是功用主義的道德做到理論的完備」。根據聯想原理,外在事物與人本性的某種願望有著真實的聯系.密爾認為這一自然基礎就是人類的社會感情,「人是天然的社會動物」,人的社會性深入人的情感就形成人的社會感情。這是產生利他主義的心理基礎。

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會產生出公共利益為他們的共同目標。共同目標的形成使「他們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目的變成同一了;至少他們暫時覺得別人的利益就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一切對社會的聯系的加強,並社會的一切健康的發展,使人人覺得在實際上顧到他人福利於自己更為有利。這種加強與發展也使人人越把自己的感情與別人的福利化為一體或是至少自己感情越變越對別人利益加以實際上的重視。他後來就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然重視別人的人」。社會產生合作,合作產生共同利益,繼而產生共同的追求目標。這是利他主義產生的社會基礎。由此,利己和利他得到了統一。

因此,密爾主張要盡可能地保證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合諧一致。他說,要使人們將最大幸福主義作為自己的實踐道德,「功利主義有兩個訓令:第一,法律與社會組織應該使個個人的幸福或利益,盡量與全體利益調合。第二,教育與輿論對於人的品格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在達兩方面應該利用這種影響在人心中把他一已的幸福與全體的幸福緊密聯結。尤其是,為關顧全體幸福而應有的那種種積極的與消極的行為,應該與他自己的幸福相聯系。」

那麼,道德規范和道德原則該如何實施呢?密爾認為道德習慣的形成有兩條途徑:第一是利用外部制裁,造成苦與樂同道德之間的倫理聯想,從而使遵循道德成為習慣。第二,廣泛的社會生活、共同的利益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個人身上培養一種社會感情即在個人的心目中既有自己的分量,亦有他人的位置。

功利主義由邊沁創立,密爾發揚廣大,成為體系。盡管今天功利主義作為學派早已不復存在,然而,功利主義的思想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極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在約翰.密爾的這本著作中,功利主義倫理觀發揮的淋漓盡致,其銳利的論戰筆調和完備的理論體系,更令人倍加嘆服

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反映社會道德現象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道德認識形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應當重視青少年一代道德概念的教育。

在我國青年和少年兒童心目中,對道德和不道德的理解,就其反映的內容說,是非常近似的。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社會風尚和學校教育的一致影響下形成了我國學生道德的共同傾向。對297名小學生和中學生所做的關於什麼是遭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間卷調查表明,我國青少年兒童對道德的和不道德的行動的理解,盡管低年級兒童所陳述的具體行動情節不及高年級學生所陳述的詳細,前者所涉及的范圍也不及後者所涉及的廣泛,但他們所陳述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動的內容卻具有很大的共同性。青少年兒童心目中的道德行動,93%是屬於「助人」「為公」和「誠實」三類;不道德行動的70%是屬於「損人」「損公」和「不誠實」三類。他們所涉及的絕大多數是屬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德問題。

道德概念的掌握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關於兒童是非、好壞概念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是非、好壞概念,最初必然是具體的和特殊的。兒童對是非、好壞的意義的認識同他家長的禁止與許可有關。「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揚、贊許和許可的事情,而「壞」就是那些帶來懲罰、斥責或不再受鍾愛的事情。大約到了九歲,一般兒童就按照他自己直接的個人關系去想像是非。比如打翻飯菜、打人罵人、從家裡逃出去等就是這一年齡兒童能夠自己列舉出的壞事或不道德行動。這些顯然是父母和教師的經常禁止的結果。大約九歲以後,道德概念就變得更概括些。他們自己能舉出偷竊和打架這類過失,而不限於那些打人、罵人、拿別的兒童的玩具等具體事情。直到青年後期,他們才會認識諸如虛偽和自私等更概括更抽象的事情。

有人就中小學生對抽象道德概念的理解進行了研究,發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勇敢、負責和友誼等抽象道德概念的一些認識特點。研究者指出,從兒童對道德概念所下的定義來看,發展的一般趨向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隻能指出概念內涵的特殊的、具體的方面,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生已能從概念內涵的多方面因素中加以概括,指出概念的本質方面。從兒童對故事情節中主人公的道德品質的判斷上看,小學低年級兒童是從行動的後果、行動的外部現象上去理解道德概念的,少年和青年就逐漸傾向於從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和內部動機等內心世界方面去理解道德概念。

學生的道德認識常常有許多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例如有些學生把尊敬老師錯看成是「逢迎」「拍馬」;把向老師反映某同學的錯誤行動說成是「出賣朋友」,把對這種錯誤行動保持沉默說成是維護朋友間的「忠誠」;把破壞紀律當作「英雄行為」;等等。產生這些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由於不良環境的影響,有的可能是由於教育工作上的缺點,但也有的可能是由於未能正確掌握道德概念或沒有把道德知識變成個人行動指南的緣故。教師要針對產生某種錯誤概念或糊塗觀念的原因設法予以糾正。

道德概念是從具體的道德情境里的一些共同因素中抽象出來的。在具有明確而一貫的道德規范的情況下,在言行大體一致的環境中,兒童的道德概念,一般說來,就比較容易形成。反之,兒童倘若生活在另一種情境中,比如說,母親說對而父親說錯,今天說好而明天說壞,家庭和學校支持完全相反的道德准則,或者一個人說的和他做的相矛盾,那麼,在這樣的情境中要使兒童產生明確的道德概念,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學生要完成道德概念的這種抽象,並使自己所掌握的道德概念能成為行動的指南,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經驗、道德知識和道德行動的實踐。此外,一定程度的成熟和智慧也是必要的。這樣,他們才會具有從各種不同的道德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道德原則,以及把抽象的道德原則遷移到其他的具體道德情境中去的能力。

⑩ 道德有哪些基本內涵

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們,對實踐活動過程中必然產生和形成的人際關系專、利益分配、法屬律制度和思想行為等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追求、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總和,是人們行為活動的規范或行為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結構的復雜而龐大的系統,覆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它既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又是社會衡量一個人行為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榮辱的價值標准。它界定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

從道德精神到道德規范,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和直接指揮以及支配思想行為的文化指令,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