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方法論

道德方法論

發布時間: 2022-03-23 20:45:23

Ⅰ 方法論的關系

世界觀,通俗地講,就是「觀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一定的世界觀原則在認識過程和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表現為方法。方法論則是有關這些方法的理論。沒有和世界觀相脫離、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論;也沒有不具備方法論意義的純粹的世界觀。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哲學方法論。唯物主義世界觀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中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唯心主義世界觀則從某種精神的東西出發。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要求人們在行動中遵從某種客觀的精神原則或宗教教義、神靈的啟示等等。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則認為人們可以按著自我的感覺經驗、願望、主觀意志等等行事。辯證法的世界觀要求從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恆運動中把握事物,分析事物自身的矛盾和解決這些矛盾。形而上學世界觀則促使人們孤立地、靜止地、呆板地考察事物。哲學方法論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根據,世界觀以自身對人們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指導意義而取得存在的價值。哲學方法論離不開世界觀,自然科學方法論也必須以自然觀和科學觀為前提。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方法歸根結底也受一定世界觀的制約。這種制約以不同層次的方法論為中介。各層次的方法論不直接統一,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世界觀與方法論的一致性不是簡單的同一,懂得世界觀並不等於掌握方法論。方法論是運用世界觀的理論,但運用世界觀、掌握方法論均需要作專門研究。 中國哲學史上對求知的方法有過許多論述,從不同角度表述了有關認識方法的各種見解,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認識方法的理論。
孔子對求知的方法有所闡發。他強調學思並重,明確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注重知的後天來源。他主張「博學」、「多聞」、「多見」。但反對滿足於獲得眾多雜亂無章的知識,要求用「一以貫之」的原則把所有的知識貫穿起來。「一以貫之」是通過思的功夫達到的,也是思的方法論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孔子還提出了「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叩其兩端而竭」等方法。他還強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反對臆測、武斷、固執、主觀的思想方法。
在孔子以後,墨子注重實際驗證或實際應用的經驗方法。老子、莊子不重經驗而主張直覺的方法,要求冥思以直接領會宇宙的根本。孟子講盡心,主張反省內求,也是一種直覺的方法。荀子將觀物與體道結合起來,要求在對事物的觀察中認識規律即「道」、並根據道進行類推,以求得宇宙萬物的普遍知識。荀子還主張「虛壹而靜」、「解蔽」,這是他提出的端正思想以求得真知的方法。
在中國古代的名辯思潮中,惠施、公孫龍等人的論辯反映了一般與個別、相對與絕對的矛盾,他們都從不同的側面割裂了個別和一般、相對和絕對的關系。後期墨家和荀子則注意把它們結合起來,這一討論對推動中國古代思想方法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宋到明清,哲學家們也比較重視方法論的討論,程朱學派主張「道問學」,注重「格物致知」的綜合方法,認為知為人所固有,但必須格物以致之,「即物而窮其理也」。陸王學派則主張「尊德性」,即重內心,認為一切真知都來源於內心,只要在內心上下功夫就行了。清代的王夫之、顏元、戴震都比較重視認識的方法。其中王夫之把前人所講的格物致知分解為二:格物是從事物、經驗中求得道理,即歸納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繹法。而且,他認為兩者是相互補充,不可割裂的,「非致知則物無所裁,而玩物以喪志;非格物則知非所用,而盪智以入邪。二者相濟,則不容不各致焉」。
中國哲學傳統還特別注重為人們校正行為、提高道德而提供准則和方法。在中國哲學中,倫理學和道德修養、道德實踐的方法論有著特別豐富的內容,認識的方法論包含在倫理實踐的方法論之中。 在古代中國哲學和古希臘羅馬哲學中,還沒有專門的自覺的方法論學科分支。方法論的發展與近代大工業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是不可分的。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工商業的發展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產生了探索正確認識自然的科學方法論的迫切需要。這時,哲學作為方法論的意義才被突出出來。
近代方法論的奠基人是英國哲學家培根。他推崇科學,反對遏制科學的宗教神學和經院哲學。培根在《新工具論》中,總結了科學實驗的經驗,提出了新的認識方法即經驗歸納法。培根用他的方法體系武裝了科學,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法國哲學家R.笛卡爾提出了理性演繹方法論。他同培根一樣,反對經院哲學,主張發展科學。笛卡爾不滿意經院哲學從聖經教義出發的演繹法,認為從中得不出任何可靠的知識。他重視理性,在《論方法》一書中提出4條方法:
①普遍懷疑,把一切可疑的知識都剔出去,剩下決不能懷疑的東西;
②把復雜的東西化為最簡單的東西,例如把精神實體簡化為思維,把物質實體簡化為廣延;
③用綜合法從簡單的東西得出復雜的東西,他說過:「給我廣延和運動,就能造出一個世界來」;
④累計越全面、復查越周到越好,以便確信什麼都沒有遺漏。他曾用這種理性演繹法從分析上帝的完滿性的概念推論上帝的存在性。他主張清楚明白性,並稱之為「自然的光明」,即理性。笛卡爾特別強調數學,主張一切知識都應該象幾何學那樣,從幾條「不證自明的」「天賦的」公理中推演出來,認為只有這種知識才是最可靠的知識。
英國的J.洛克和D.休謨進一步發展了經驗主義方法論。洛克提出了感覺論的認識論。休謨提出了批判理性知識的懷疑論。歐洲大陸的B.斯賓諾莎和G.W.萊布尼茨進一步發展了唯理論的方法論。特別是斯賓諾莎用理性演繹法,效法幾何學的方式即公理方法,建立了自已的哲學體系。這時方法論已經作為認識過程的哲學根據。由於19世紀以前,整個自然科學還處於搜集材料的階段,只有數學和力學得到較充分的發展,故機械論和形而上學思維方法佔著統治的地位。
I.康德第一個打破了形而上學思維方法的缺口。他從物質微粒之間的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統一運動來說明太陽系的形成和發展,促使了機械唯物主義方法的破產。與此同時,他建立了龐大的先驗唯心主義體系,力圖把整個哲學變成方法論。康德批判地考察理性思維的方法以及它認識世界的可能性,形成了先驗唯心主義的批判的方法論。康德批判萊布尼茨的唯理論,說他盲目地相信理性的可靠性,全盤否認感覺經驗的必要性;也批判了休謨的經驗論,說他排斥理性在認識中的作用,否定普遍性和必然性,否定了科學知識。康德把萊布尼茨的唯理論和休謨的經驗論結合起來,認為沒有感性直觀材料,理性思維是空洞的;沒有邏輯范疇、概念,感性直觀就是盲目的。但是,在康德看來,邏輯概念范疇不是來自感性經驗,而是人類認識能力自身固有的,從而實際上否認了邏輯的客觀性。
G.W.F.黑格爾摧毀了康德的批判的方法論。他指明邏輯的客觀性,但把整個世界的歷史發展看作是絕對理念的辯證的邏輯的發展。黑格爾在《邏輯學》中,強調了理念辯證法作為普遍的認識方法和一般精神活動方法的作用,因而他的邏輯學也就是其辯證唯心主義的方法論。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辯證法,是馬克思以前有關方法論研究的最高成果。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所創立的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它是在概括總結各門具體科學積極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自然、社會、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義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地運用客觀世界發展的辯證規律,嚴格地按客觀規律辦事。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處於普遍聯系和永恆運動之中,事物普遍聯系的最本質的形式和運動發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著的對立方面的統一。因此,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是錯誤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認識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主觀和客觀對立統一的基礎,脫離實踐必然會導致主客觀的背離,產生主觀主義,所以必須堅持實踐以保持主觀和客觀的一致性。在認識過程中,要用實踐檢驗人們的認識,要善於正確地運用多種多樣的科學實驗和典型試驗的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客觀物質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事物、現象都是多樣性的統一。各自都有自身的結構,包含有不同的層次、要素,組成一個個系統;各個事物、現象、系統都有自身的個性;同時,它們之間又有著某種共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多樣性與統一性、共性與個性都是對立的統一。由此產生了認識中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和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方法等等。這些不同的方法也都是對立的統一,因而不能片面地抬高其中一種方法而貶低另一種方法,而要把它們各自放在適當的地位。既要反對片面強調歸納法的經驗論,又要反對片面強調演繹法的唯理論、獨斷論和教條主義,而應當把歸納和演繹辯證地結合起來。世界中每個事物、現象都有其自身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規律,在認識中還必須貫徹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列寧曾對認識事物的基本邏輯方法作了概括:①力求全面性,必須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聯系和中介;②從事物的發展、運動、變化中觀察事物;③必須把人的全部實踐包括到事物的完滿的「定義」中去;④必須注意真理的具體性。隨著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也將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最重要的特點在於,它不僅是理論認識的工具,而且是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偉大革命實踐的工具。它是理論認識方法和革命實踐方法統一的、完整的、科學的方法論,它在社會實踐中和精神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為指導,提出了具體革命實踐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論。他說:「我們共產黨人無論進行何項工作,有兩個方法是必須採用的,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在集中和堅持過程中,必須採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是前一個方法的組成部分」(《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52、855頁)。 自19世紀末 20世紀初物理學革命以後,各門科學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方法論在科學知識中的比重日益提高,方法論對科學發展的作用也日益顯著。這是和科學發展的時代特點密不可分的。具體表現在:①科學對自然和社會的研究越來越廣泛、深入,使科學研究中直觀性的程度減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產生了邏輯思維方法高度發展的必要性。②科學的進一步分化和綜合產生了一些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促使科學研究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增強,產生了系統理論等具有方法論意義的新學科。③現代科學發現了一系列原有科學理論體系不能解釋和說明的新的事實,出現了一些佯謬,破壞了科學體系原有的原則和思維前後一貫的邏輯嚴密性,產生了現代科學范疇體系的許多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也促使邏輯方法向前發展。④科學研究課題的復雜性、綜合性在日益加強,隨之而來的科學研究手段日益復雜、精密,科學研究日益成為集體的、綜合的事業。由此產生了科學研究課題的各個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必要,從而也產生了協調科學研究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的方法論。
科學發展的特點給哲學方法論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觀察和實驗的關系、科學事實和因果性解釋的關系、歸納和演繹的關系、類推和概括的關系、假說和理論的關系、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關系、想像和科學發現的關系、系統和結構的關系、結構和功能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控制和信息的關系、規律和預測的關系,以及理論和實踐的關系等等;科學的發展對方法論的形式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例如科學語言的分析、科學理論的形式結構的分析、科學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它們的邏輯有效性的條件等等。邏輯經驗主義哲學十分重視對方法論形式方面的研究,而且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貢獻。但是,邏輯經驗主義哲學否認關於世界觀科學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一切關於哲學世界觀的問題統統斥之為「形而上學」的虛妄問題。邏輯經驗主義者片面誇大方法論的形式方面,往往局限於對科學理論進行靜態的邏輯分析,忽視和貶低經驗的客觀內容,抹殺科學知識發展中的革命變革問題。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大多數科學哲學家都把自己的綱領建立在「任何自然科學的知識內容都具有確定的邏輯結構,可以用一個形式命題系統來表示」這樣一個設想的基礎之上,這種形式化的方法和公理化的方法,在科學的發展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忽略有關事物的客觀本質和真實內容,把對事物的研究僅僅歸結為關系的方法和追溯到某種設定的公理的方法則是錯誤的。
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科學哲學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沖破了對科學理論的靜態的邏輯分析,而把對方法論的研究同科學發展的歷史聯系了起來。如英國的K.R.波普爾、美國的T.S.庫恩及以後的拉卡托斯和P.K.費耶爾阿本德等都試圖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明科學理論的革命和發展。波普爾把科學的發展看成是一系列的證偽過程。他強調演繹,否定歸納,推崇證偽,貶低證實。他甚至說:「我們並不能認識,我們只能猜測。」庫恩提出科學發展是通過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的交替發展來實現的。科學革命則是「範式」(paradigm)的取代。他認為,「新理論如果沒有關於自然界的信念的破壞性的變化是很難興起的」。他所說的「破壞性的變化」是一種非理性活動的產物。他否認科學革命變革中的繼承性。拉卡托斯在吸收波普爾和庫恩思想的長處,克服波普爾樸素證偽主義的基礎上,提出只有在科學研究綱領的一定秩序的提出和實現的基礎上才能發展科學。費耶爾阿本德則認為,一切方法論都有自己的限度。他通過對科學歷史實例的分析,力圖說明在某種理論統治下的科學是停滯不前的,並提出了推翻一個既定理論的方法,這就是「什麼都行」,即科學家可以自由地嘗試他所喜歡的任何一種程序。他們都批判邏輯經驗主義把科學發展看作單純知識積累過程的觀點。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片面誇大知識的相對性,而否認知識中的絕對的客觀內容,從而走向懷疑論。
哲學方法論是適用於一切具體科學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論。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不僅發展了各門具體科學自身的特殊的方法論,而且孕育產生了一些只是反映世界某個側面但帶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論,如數學方法。從歷史上看,數學幾乎同哲學一樣古老,數學一開始就具有科學方法論的意義。雖然,數學最初僅僅在如天象、歷法、土地測量、機械等少數幾門科學中起著方法論的作用,但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質和量兩個方面,量又規定著質,質量互變規律是普遍的辯證規律。因此,數學及其方法應該普遍適用於任何一門科學。馬克思認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現代科學的發展日益表明了這一點。數學方法已日益成為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一切科學部門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數學方法僅僅涉及事物的量的側面,因此僅靠數學的方法不能揭示事物的一切方面,達到對事物的全面的、完整的認識。同時數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和數學方法本身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正確的哲學方法論的指導,因而數學方法不能取代哲學方法論。 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科學的哲學方法論,它不僅是認識客觀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現實的武器。我們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的哲學內容,並不全是馬克思的首創,而大部分是馬克思同意的觀點,比如辯證法理論。馬克思的重要貢獻是歷史唯物主義。

Ⅱ 孔子的道德思想核心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愛。

仁愛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

(2)道德方法論擴展閱讀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Ⅲ 什麼是方法論

方法論,就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
正確的方法論,應該說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最好的方法論,是解決問題的最系統最科學的方法論。其中,中國人最好理解的就是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巨大發展。
為什麼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是唯物辯證法中最好理解的呢?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最樸素的方法論與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最佳結合。
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法,如《易經》、《道德經》等,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影響著中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需要認真學習的。

Ⅳ 方法論意義上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啟發法 ,承認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認為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備一
定的主體接受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2、塑造法 ,這一方法更強調道德教育對個體道德成長的積極作用。

3、雕琢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要根據對象的實際揚長避短地進行教育,道德教育要
由小處著眼,次第進行。

4、樹人法,這一方法強調道德教育應當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整體培育活動,是一個需要日積
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

5、系統或綜合法,這一方法強調對各種德育方法理念的綜合協同。

(4)道德方法論擴展閱讀

情感在品德形成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情通則理達」,要求教育者要善於以自己充沛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去喚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思想上的波瀾,從而轉化為他們內心的信念,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說服教育要堅持民主、平等、和藹、誠懇的待人態度,循循善誘,廣開言路,坦誠相見,不「扣帽子」、「楸辮子」、「小題大做」,也不諷刺、挖苦,盛氣凌人,以權壓人,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良好氛圍中心悅誠服的接受意見。

Ⅳ 道德究竟是什麼

長期以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一個基本立場和觀點,它也被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倫理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我們的哲學教科書明確指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的倫理學教科書看起來似乎較哲學更重視道德的特殊性,在給道德下定義時把道德規定為「是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一類社會現象。」但在論述道德的本質時仍然認為「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受著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的制約。」[1](P7、46)其實質實際上還是把道德的本質看作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既然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又是屬於社會的第二性的思想關系和社會上層建築,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制度服務的,那它必然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研究倫理學的方法也始終是懷抱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意識,不是把倫理學看作是一種科學和學術,而是看作一種教化的工具,不是去解釋、反思、創造,而是不遺餘力的論證、維護主流價值觀念,而不管這種主流價值觀念是不是完全符合已經變化了的民眾生活實踐,並通過社會教化把它灌輸給民眾,似乎這就是倫理學的基本使命,唯有如此,社會的道德才能進步。 可喜的是,我國哲學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理論成果促使我們專門從事倫理學研究的同志重新反思道德究竟是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通過這一問題的追問,我們又回到了倫理學的元問題:或者說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倫理學學術進步的首要問題,而且對於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視域、方法和體系方面的突破,使倫理學研究更具科學的解釋力,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更加有效地指導社會生活實踐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 基於行文的需要,我們的討論不能不先引述一下哲學界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研究取得的相關成果,因為這是我們本論題討論的理論前提。 研究的觀點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現代意識形態理論的奠基人。「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是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它帶有思想上層建築的性質。有學者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編造幻想、掩蔽現實關系的精神力量,是對社會現實的顛倒的、神秘的反映。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偶爾也以描述性口吻談到意識形態,但從他們思想的整個背景上來看,他們始終是把意識形態當作否定性概念來對待的。意識形態的內容是虛假的,與科學相對立;意識形態的功能是保守的,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後,馬克思主義文獻中的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它逐步被用做中性的概念,到了列寧,肯定意識形態是科學,主張意識形態是真理並具有進步的作用並進一步肯定了它的積極的政治功能。論者還指出,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掩蔽性的特點。馬克思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並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意識形態與現實的關系不是一種真實的、相契合的關系,而是一種不真實的、掩蔽的關系。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完整的理論形式,以維護它所支持的統治階級的統治。[2](P129-135)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體系。具體一些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是一定社會或階級、集團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對現存社會關系自覺反映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它是該階級和社會集團政治綱領、行為准則,價值取向、社會理想的思想理論依據。政治和政治意識是一般意識形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3](P9-17) 關於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論者指出,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首先是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據,因此意識形態的首要本質特徵是它的政治性。其次,它是能夠成為凝聚和引導一定社會或群體的「社會水泥」和思想旗幟。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社會「水泥」作用,使它成為廣義的社會控制系統或社會管理系統。從社會的宏觀作用來說,意識形態在排除干擾、穩定人心、統一行動方面可以顯示特殊的社會功能。三是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起著價值導向作用,進而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一種價值體系,它成為社會生活的評價標准,指出了社會活動的價值目標。因此,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社會功能,便是為一定的社會或某個政治共同體成員規定其社會活動的價值導向。[3](P22-38) 復有學者指出,意識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這種理論信念體系以邏輯的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來論證某種政治運動、政治體制或現存秩序的合法性,以及某種特定的理想目標的合理性,並規定了一個國家、民族與社會成員所應承擔的義務,以此作為廣大民眾的政治共識的基礎。意識形態不同於哲學和學術理論之處在於,後兩者僅僅關注於求智與理解,而並不對人們的行動有所規定和要求。而意識形態則通過一組有機組成的概念范疇,建立起一套以行動理論為支撐的政治信仰與信念。人類的意識形態可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為現存秩序的合理性進行辯解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另一種則是以批判現存秩序與政治經濟制度安排,鼓動重建更為合理的新秩序,並動員進行根本性社會變革的「革命性意識形態」或「運動性意識形態」。[4] 關於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趨勢,有學者指出,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技術方面的障礙已經逐漸被克服,經濟協作遠遠超出自然經濟的范疇,而政治和法律技術方面也日趨精緻化,這意味著社會秩序的實現對意識形態的依賴大為削弱,法律政治已經成為社會整合最基本的手段,意識形態就不免走向終結。在現代社會中,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帶有強制性特徵的知識和信仰系統,隨著其功能在現代社會中的逐漸喪失,它業已失去了其原來的不可替代性。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業已粉碎了意識形態所編織的「一元」神話,對個體自由權利的優先選擇使其喪失了存在的土壤,科學的發展也使人們認識到所謂的「終極真理」的烏托邦性質,於是一個由國家權力支持並為國家服務的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中確已趨向終結。認識到這一點,對目前中國尤其有不可忽視的巨大意義。中國的社會轉型從根本上說,乃是社會整合模式的整體性革命。如果我們堅定不移地推動這種轉型,意識形態的弱化就具有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性,而制度創新就具有更加緊迫的戰略意義,這一過程也必然意味著政治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到來。[5] 二 道德的本質也即是它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道德究竟是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還是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即思想的上層建築的作用?筆者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有區別的。如果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由於階級的對立,使掌握經濟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主要把道德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的上層建築,從而用來作為實現其思想控制和政治統治的手段,那麼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一種階級社會中特殊存在的社會現象,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的特殊社會功能能不能就被看作是道德的本質屬性?這則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們承認上述研究中提出的在馬恩的思想里,社會意識形態主要是一個否定性的概念,是用來批判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思想奴役,「虛假的意識」的概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那麼,我們長期以來把馬恩所要批判的階級社會的特殊現象當作道德的普遍社會本質,那就大錯特錯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主要是一種社會結構的分析性概念,是說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屬於經濟基礎一上層建築這個基本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或社會意識形態,這當然不能理解為對道德是什麼這樣一個根本性問題的回答,而只是指出了道德在社會結構中處於社會意識形態的地位。另外,意識形態也是一個歷史分析性的概念,它是從對人類特定歷史時期即階級社會的現實狀況的分析中所得出的一個范疇。它對於整個人類歷史是否具有永恆的、普遍的方法論意義是值得置疑的。據此,我們認為:道德在階級社會中處於社會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的地位,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道德的本質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顯然,在原始社會還沒有階級分化的時期,不存在統治階級,也就自然不存在為統治階級經濟政治利益服務的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而道德在原始社會代表著全氏族(即全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因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道德。那麼,社會發展到今天,階級作為整體已經消滅,全球逐步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在這樣一個時代,道德的社會本質是不是還仍然是社會意識形態?這顯然也是難以解釋的。此外,道德不僅僅是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人類的生活實踐不僅僅是社會生活,還有人類的個體生活,集團生活如職業生活,因此即使想把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價值體系強加給道德主體,這種意識形態的社會意識也是難以指導民眾的某些個體生活和集團生活的。如集體主義如何指導人的婚姻家庭甚或愛情精神生活?又如何保證對社會整體的忠誠與對職業集團的忠誠之間的一致?如果硬要把這種集體主義泛化到一切領域,那麼可能就會是兩種情況,一是會造成這種社會價值體系與個體生活、集團生活的緊張,甚至形成一種社會的思想專制和霸權。要麼就是這種社會價值體系實際上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而變成某種「虛假的意識」。因此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不能窮盡豐富的人類生活實踐的。我們不能把意識形態當作剪裁豐富社會生活的惟一尺度。一切從意識形態出發,把豐富變化的社會生活都拉到意識形態面前加以審判,以此判定是非、決定取捨,這必然走向教條主義。這里除了涉及「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個基礎理論問題之外,還應該認識到,意識形態只是提供基本的思想信仰、基本的價值導向、基本的社會規范,不能把社會生活的全部豐富內容都意識形態化。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法律規范的形成和完善,作為意識形態的道德已不可能再發揮過去那樣的作用。因此道德不能僅僅被看作是一種意識形態。 那麼,馬恩是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問題呢?馬克思說:「整體,當它在頭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時,是思維著的頭腦的產物,這個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6]學者們根據馬克思的這段話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挖掘,認為馬克思的道德本質論實際上就是認為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這種關於道德本質的觀點也為我國倫理學界的學者所接受,甚至也為我們的主流倫理學所接受,但僅把它看作是道德的特殊本質,而把社會意識形態看作是道德的一般社會本質,把規范的調節社會關系看作是道德區別於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特點和本質。但在我們看來,說一個事物的本質就是它的根本屬性或者說是它區別於別的事物的根本屬性這恰恰就是它的特殊本質,即特殊本質才是它的本質。關鍵還在於如何理解和解釋這種特殊本質?如果從宏觀總體上仍然把道德主要看作是社會意識形態,僅把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理解為道德的次要的從屬屬性,這樣勢必會影響對道德特殊性的認識,從而導致倫理學理論的貧乏。國內也有學者認為,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馬克思用以分析道德異質的哲學前提是歷史唯物論及由其演繹出來的階級的革命學說,它的根本出發點是把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的、甚至是階級的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但是,人類的道德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一種人性化的價值觀念或價值精神。這也就是說,除了其階級性特徵之外,道德也還具有其文化價值和人性理想化追求的特徵,具有作為社會整體生活秩序的公共規范性普遍道義約束力。因此,除了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這種關聯賦予了道德倫理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政治屬性)之外,道德總是同時與特定的文化傳統、社會生活秩序以及個體的人格理想相關聯,並由此構成人類道德現象復雜多樣的特徵。」[7](P30) 在我們看來,所謂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實際上也就是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人們或主體對外部世界的關系,主要體現為一種純粹認識的和價值實踐的兩種關系,道德主要就是後者。在我們看來,道德是主體基於自身人性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的需要而在人類現實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念、規范及其實踐活動。基於對道德本質的這種理解,我們認為道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文化性。這是說道德本質上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它主要體現為一種觀念文化或精神文化,但可以通過制度文化和人類實踐加以確證和體現。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與功能,這只是道德文化發展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第二,價值性。道德是人類實踐精神的即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意識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意識、價值觀念和價值精神,一般價值意識在道德領域體現為主體的觀念、行為對他人、社會的有利或有害的善惡意識,因此,道德是以善惡作為評價觀念與實踐的標準的,善與惡的矛盾是道德領域的特殊矛盾。第三,應然性。道德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創造,是一種善惡價值觀念,而且也是一種應該和正當的規范意識和行動指令,它不僅是思想觀念也是行為准則。應然性、正當性是道德的重要特徵,它是道德的理想性和導向性的體現,也是道德的實踐性的先導和前提。第四,實踐性。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或社會意識形態,它作為一種人類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規范,必然源於實踐,離不開實踐並要指導實踐,它是實踐精神這就意味著,它是寓於實踐中的精神,精神指導下的實踐,精神與實踐的密不可分、二位一體,知行統一甚至是知行合一,鮮明的實踐性是道德的重要特點。總之道德就是這樣一種具有文化性、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社會文化現象。 把道德主要理解為一種文化價值現象而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道德既然是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那麼其創造主體就是人類全體而不是某些聖人「治禮作樂」並用以教化百姓,也不是某些統治階級利益的代言人為君建言,為民立法。道德來源於民眾鮮活的生活實踐中,道德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單純論證和教化,而是民眾在實踐中通過互動、協商、契約、履行而逐步形成的。離開了民眾的生活實踐,道德將會成為無源之水,將會枯竭和衰亡,一種道德如果已經和民眾的生活實踐沒有關聯,那必將成為一種偽善。道德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價值觀念和善惡意識,其評價的標准仍然是它能否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是否代表社會文化的前進方向,而不是簡單的以社會和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制度為尺度。道德的應然和正當,其價值根據也只能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而不單純是一定統治階級的利益,當然有時這種社會進步趨勢與某些先進階級和政黨的利益和目標會相一致,但我們在思維上必須把這當作兩回事,因為畢竟也有不一致的時候,甚至實際上不一致,但卻被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說成是一致的,從而導致了社會偽善並阻礙社會和道德的進步。道德區別於其他精神文化的特點就在於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這要求我們的道德建設、倫理學研究一定要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實踐。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了,我國社會也已經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多元的利益主體使人們的道德和精神生活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民眾的道德生活狀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們的道德理論卻還一直固守一種意識形態化的立場,向民眾教化一種未能與時俱進的主流價值觀念。這不僅阻礙了倫理學的學術進步,而且實際上也削弱或者說未能發揮道德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因此,當代中國倫理學研究要實現突破性進展、要改變視域和方法,進行理論創新,都必須首先從搞清這個元問題開始。 道德既然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那麼為什麼在階級社會甚至直到今天仍然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或者說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為我們把多元的道德主體變成了一元的道德主體。作為一種主體創造的社會文化現象,道德的主體本來應該是多元的,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主體存在著利益、地位、民族、社群等的多元性,因而作為基於此之上的道德文化創造主體必然是多元的,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在階級社會中,在經濟與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思想文化上也必然占統治地位,因此,統治階級及其思想代言人就把自己凌駕於社會之上,似乎覺得自己是唯一的道德創造主體並人為地把自己階級的道德觀念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強加給整個社會民眾,並把本階級利益的自覺表達的道德觀點當作是科學真理加以宣揚,因此使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它究竟是一種「虛假的意識」,還是科學的真理,這是不容人們反思和討論的。二是道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若干特點如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與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有著某種內在的契合性,因而也具備其自身被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發揮功能的內在條件。意識形態一方面具有為維護、加強或改變某一社會制度服務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它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與科學這種社會意識形式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價值性、應然性。科學只描述事實,解釋現象,發現規律,而意識形態並不是純粹認識,而具有強烈的意向性即它總是指向現實的,創建一種道德思想體系並向全社會宣教,就是為了在實踐中貫徹並維護本階級的經濟政治利益。為達此目的,社會意識形態就要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提出定向的價值體系,提供人類活動的價值框架(規范),也提供人類追求的價值理想(信仰)並把符合本階級需要的價值觀念和規范當作應該的、正當的加以維護、倡導和教化並使之實現對人的行為的社會控制。這樣,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就自覺地把道德這種具有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文化觀念與規范作為其社會的意識形態和實現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 那麼,倫理學究竟是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或者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思想體系的自覺而系統的表達?真正的哲學、科學的倫理學的思維方法是什麼?而一種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必將促進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一次根本性的突破和轉型。 科學和意識形態是不同的,科學只回答「是什麼」,而不回答「應該怎樣」的問題,「應如何」應以「是什麼」為前提,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前提。如果一定的意識形態與一定的科學真理相一致,那它也可能成為一種真理,能夠代表社會前進的正確方向,但一定的意識形態如果已脫離了現實社會的客觀情況並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相背離,變成對自身階級利益的純粹維護,那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虛偽的意識」而與社會文化前進的方向相背離。因此,我們所要強調的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基礎。人們對於善惡、美醜的識別和判斷,必須以真為前提,從真出發才能進一步引出善和美。虛假的東西有時也可能給人以善和美的假象,但終究不會長久。我們過去作為意識形態所提倡的某些理論、某些道德,往往單純從政治功利出發,為政治(不管對錯)辯護,這就失去了它的科學基礎和真實性,從而也就失去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功能。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運用行政的力量強行推行一種意識形態或道德觀念,常常會產生與推行者意願相反的消極後果,如我們主流道德價值觀念的教化,其對民眾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家都是清楚的,這正好證明了凡是脫離生活實際的道德必然為民眾所拋棄。正因為道德長期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更是一門價值科學,因此,長期以來我們混同了倫理學研究的真正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與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的區別,我們鮮有真正的倫理學者而多有道德的意識形態理論工作者。我們的倫理學工作者不是把自己當作學者,而是把自己當作一種意識形態理論的辯護者和傳教士。我們的理論思維的視角只是盯著上面的需要而不是面對客觀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需要,我們的理論體系也只能是對與現行經濟政治體制相一致的主流價值觀念與規范體系的系統論證和辯護,即使這種經濟政治體制內部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生活更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仍然固守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不能與時俱進更難以革故鼎新,導致了我們的道德理論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道德理論變成了乾巴巴的教條,因而難以發揮道德應有的社會作用。 那麼,倫理學的真正科學的方法是什麼?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什麼?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科學的倫理學思維要求首先以純粹的認識態度去描述詮釋客觀存在的道德文化現象,這其中不能介入我們作為認識主體的情感、價值立場等主觀性因素,否則就難以獲得真理性認識。而意識形態的思維方式先預設並承認一定的意識形態觀點的正確性從而去做論證的工作,或者為一種社會需要去為人們的行為建構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總之兩種思維的根本差別是對現實生活採取一種純粹客觀的認識態度還是主體事先就有價值立場和觀點的預設。我們認為科學的倫理學的方法是詮釋、反思、創新,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主要是論證、維護、教化。詮釋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它首先是面對客觀對象的,並以理性的態度對對象進行科學的描述、分析、詮釋。不可否認,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而且也是價值科學,因此它不僅要詮釋事實而且要建構價值規范體系,但這種價值建構必須以客觀規律和真理為前提,否則建構起來的價值規范體系必然是一種既脫離了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又不符合大多數人利益需求的偽善。相反,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力求對既存的意識形態價值體系進行合理化、應然性、正當性的論證。反思是哲學倫理學的主要方法。反思就是要對社會的價值體系不斷地換方向、換角度、換位置進行再審視、再認識、再思考。真正的倫理學研究就是從對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信念進行反思開始的。倫理學反思不是欣賞性的,而是批判性的,其目的是要發現問題。因此,反思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批判的過程。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立足於維護既有的價值體系,這是如前所述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的根本特點。雖然「革命型意識形態」或「運動型意識形態」也有著強烈的批判功能,但這種批判功能主要是一種利益批判而不是一種科學的理性的批判,當然進步階級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功能則可能是理性批判和利益批判的統一。倫理學的理性批判不是要全盤否定,而是為了創新,為了超越,為了重新構建新的理論價值體系。[8](P7-8)這正是真正科學的倫理學的生命力所在。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立足於對既有價值體系的教化。 中國當代倫理學要實現自身革命性的突破和進步,必須淡化其固有的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而強化其科學態度和方法。沒有這一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變革,倫理學理論就會繼續落後於社會現實,也永遠難以使其獲得真正的科學形態。論證而不詮釋,維護而不是反思批判,教化而不是創新這就是我國主流倫理學難以獲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最終又基於我們長期以來僅把道德理解為社會意識形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我們未能正確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識形態理論,而又以這種不正確的理解作為建構倫理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的方法論。加之從總體上馬克思主義本身就缺乏豐富的倫理學理論,經典作家們也沒有一個成熟的倫理學理論體系,因而,我們只能按照我們自己理解的或者簡單套用原蘇聯倫理學的體系建設我們的倫理學科,因而其理論必然就表現出某種理論的貧乏性和教條性。 近年來令人可喜地看到,一批倫理學的中青年學者,他們身處改革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在其接受教育的時候,就面對著一種有條件吸取西學營養,又可以很好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文化盛世,因而使他們有條件以學者的角色開展真正的倫理學學術研究,研究是為了追求知識和真理而不再是為某種主流價值體系做論證。由於他們良好的學術修養以及立場和方法的改變,終於使中國當代倫理學越來越具有知識和學術的新形態,具有與國際學術界進行對話的共同話語體系。在某些倫理學的根本理論問題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這批人是知識和真理探尋者的學者角色定位而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意識形態的理論工作者,他們所表達的是一種知識思想體系而不是一種利益宣示的價值立場和觀點,他們所用的也是一套知識話語體系而不是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他們和每一個道德主體一樣是道德文化的思考者,平等的對話者和積極的創造者,而不是凌駕於社會和民眾之上的他們的教化者。 如果說論證、維護的思維立場和方法阻礙了我們的倫理學進步的話,那麼,教化則使我們長期以來在倫理學理論上難以突破、創新。近來學術界對我們長期以來的教化立場和方法進行了批判。學者們認為:馬克思莊重聲明:「共產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產主義者根本不進行任何道德說教」。[9](P275)馬克思之所以不主張人們提出道德要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認為向人們提出道德要求是以承認人們之間的不平等為前提的。馬克思只主張人們在平等基礎上的相互教育。「任何個人或社群、民族、國家都不應該、也無權把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觀點和道德行為方式,以任何主觀的道德理由,強加給他人或別的社群、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尤其是那些自以為達到較高道德境界和道德覺悟的人或社群,不應該、也無權以某種優越的道德姿態或理由,強行要求他人

Ⅵ 業技術人員工作的倫理與道德理論的方法論中強調什麼

其實人員工作的論據和道德理論的方法論度強調什想的最多的可能是辯證唯物主義,這樣的觀點

Ⅶ 辯證唯物論如何看待道德

 道德抄社會學是一種專業社會學理論,它研究道德發揮功能的規律和不同社會層次上的道德實踐.它的研究客體是個人、集體和其他社會同一性.道德社會學的方法論基礎是認識道德過程的和道德現象的辯證唯物論原則、對待道德生活現象的具體歷史方法、階級方法、系統方法和綜合方法.道德社會學研究道德系統的形成及其功能的發揮,道德過程以及對這一過程進行管理的條件的形成、建立和發展;它詳細分析集體和其他社會集團的道德狀況的最佳模式,揭示個人、集體和其他社會同一性的道德文化的狀況及其完善途徑.道德社會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

Ⅷ 方法論有哪些

方法論是關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論。方法論是以各種不同方法為研究對象,探討各種不同方法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則。
方法論的任務是為人們能夠正確認識事物、評價事物、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是由各種不同方法構成的。根據方法的層次分為:哲學方法、科學方法、技術方法。
第一節 哲學方法
哲學方法適用於所有領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哲學方法的內容較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哲學的全部方法,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哲學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推理、論證、歸納、演繹等。
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有益的哲學方法。列舉如下:
春秋時期的老子(前571-前471年)在《道德經》中提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方法。
春秋時期的孔子(前551-前479年)提出「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推理方法。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主張「博學」、「多聞」、「多見」。反對滿足於獲得眾多雜亂無章的知識,要求用「一以貫之」的原則把所有的知識貫穿起來。他還強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反對臆測、武斷、固執、主觀的方法。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首創「三段論」,即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結論。
明朝時期的王陽明(1472-1529年)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知行合一」就是知與行的一致性。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知」是知善知惡的良知,有良知之驅使的行為才是良行。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物慾所驅使。
英國的培根(1561-1626年)在《新工具》中把實驗和歸納看作是科學發現的工具,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使用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規律和概念的方法。他說:「我們的唯一希望乃是在一個真正的歸納法。」「歸納法就是為獲得真實證明的方法。歸納不是在知識問題上研究,而是對自然的權利之藝術的科學。」「歸納法是發現個體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工具,是獲得支配絕對現實的規律和能起決定性作用形式的方法。」培根提出的歸納法,不同於簡單枚舉歸納,是一種排除式的歸納法。他曾這樣闡述:對於科學和技術的發現和證明有用的歸納法,則必須要用適當的拒絕和排斥的方法來分析自然。然後,在得到足夠數目的反面例證之後,再根據正面例證來作出結論。
法國的笛卡爾(1596-1650年)在《談談正確運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門學問里尋求真理的方法》中提出四條尋求真理的規則:
第一條是: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到的東西,我決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說,要小心避免輕率的判斷和先人之見,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現在我心裡、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以外,不要多放一點別的東西到我的判斷里。
第二條是:把我所審查的每一個難題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幹部分,以便一一妥為解決。
第三條是: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最復雜的對象;就連那些本來沒有先後關系的東西,也給它們設定一個次序。
最後一條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盡量全面地考察,盡量普遍地復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
【實事求是】是指在實踐中尋求真理。「實事求是」一詞,最初出現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說西漢景帝第三子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辯證法】是指用全面的動態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問題。
【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化繁為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例如: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可以把不規則物體放入盛有水的規則容器中,水的體積變數就等於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第二節 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適用於具體領域。科學方法的內容比較多,每個人不可能全部掌握,可以廣泛了解各門科學的方法,重點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有關的方法。
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
1.定性分析是對事物的性質進行分析。確定研究對象具有什麼性質?認識某個對象,首先就要認識某個對象所具有的性質,並把它與其他的對象區別開來。所以,定性分析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分析。
2.定量分析是對事物的數量進行分析。確定事物各種成分的數量。
3.因果分析是為了確定引起某一現象變化原因的分析。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都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今天的結果是過去種下的因所導致的。
對社會現象進行研究時,不僅要對過程本身進行研究,而且要對過程作出判斷,方能說明過程的全貌,而不至於走向片面。對於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要分析各個社會主體思想行為背後的利益動因,分析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利益關聯,分析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傾向、利益關切和利益訴求,分析不同利益集團(群體)的形成過程、經濟地位、政治主張、力量對比及變化趨勢;建立和完善利益評判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利益補償機制,有效解決各種利益矛盾和利益沖突。
第三節 技術方法
技術方法是指各行各業的具體方法。不同行業、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方法。技術方法的種類繁多,一個人不可能了解和掌握所有技術方法,而且也沒有那個必要。每個人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熟練掌握與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技術方法。
技術方法是幫助人們解決「做什麼」、「怎樣做」、「怎樣做得更好」的問題。
人們在實踐活動中要正確使用技術方法,選擇適宜的技術方法或創造出全新的方法,去完成設定的技術目標。
技術方法的特點
1.目的性。掌握技術是為了製造產品,提高工作能力。
2.功利性。技術是謀生的手段。
3.多樣性。生產同一種產品,有多種方法。
4.專用性。生產某種產品,必須掌握專用的生產技術。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Ⅸ 方法論有哪些

馬哲的六大方法論:辯證唯物論、認識論、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價值論。

1、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是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學說、關於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學說 , 它採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所要說明的是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和世界的組成「有什麼」的問題。



2、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或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3、聯系觀:

聯系觀,即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徵。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圍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著的有機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條件性、可變性。 因此,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孤立的觀點。

4、發展觀:

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徵。唯物辯證法認為無論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的思維都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的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發展的實質就是事物的前進、上升,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即發展觀。在社會歷史領域,發展觀是一定時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思想觀念層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個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對發展及怎樣發展的總的和系統的看法。確立什麼樣的發展觀,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它也是伴隨各國經濟社會的演變進程而不斷完善的。

5、矛盾觀: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含義。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6、價值論:

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具有不可比較性。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構成商品交換的基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等范疇,是馬克思用來說明商品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質。

熱點內容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