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山水道德經

山水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3-24 05:30:30

① 觀音山上觀山水 道德經中道經常

還不夠標准!不僅平仄有瑕疵,詞性也不對,形式格律出了問題,基本上不用看內容了。不過這一幅對聯是比較靠近的了!我還是從專業的角度幫您初步診斷一下吧!
上聯征對:觀音山上觀山水
——這是廣東省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為擴大景區影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廣東楹聯學會聯合主辦的征聯活動,懸賞價7萬起,目前已修定為70萬元整。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參加應對的2000多人、5000多個下聯中,據主辦方評審,仍未有達到主辦方征聯要求滿意的應征下聯。主辦方決定徵集對句將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出現滿意的對句為止。
要想了解這上聯怎麼對,就要普及一下對聯的知識。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文體,擁有嚴謹的格律,用現代話來理解,至少具備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數相等,②內容相關,③詞性相當,④結構相稱,⑤節奏相應,⑥平仄相諧,以這幅對聯為例,列舉如下:
觀音山上觀山水
①字數相等:7字,故下聯也要七個字;
②內容相關。不僅僅是描述的內容,而且對聯還特別限定了必須是廣東省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面的景點,那麼就更要命了!范圍更狹窄了!我們姑且當這個條件不存在。那麼「觀音山上觀山水」,可以理解為A、我們爬上東莞市的觀音山上去觀看風水;B觀音菩薩在觀音山上觀看風水,那麼下聯就要跟這句對聯的意思有所關聯。
③詞性相同+④結構相稱:上聯是:名詞(觀音山:地名)+方位詞(上)+動詞(觀)+名詞(山水),下聯也必須是這樣的結構,同時「觀」字在這里既是名詞(觀音)又是動詞(觀山水),一詞多性,且「山水」又是個並列詞語(山和水是並行的詞語,那麼下聯也要這樣的結構!
⑤節奏相應。上聯是:3+1+1+2(「觀音山+上+觀+山水」)=4+3(「觀音山上」+「觀山水」)結構,那麼下聯也必須是一模一樣的。
⑥平仄相諧。所謂的平仄,是指漢語發音的音調,古音分兩大類五音調,其中用現代漢語的音調來描述,即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屬於平聲字,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入聲(古音(現代普通話話沒有了,僅存於地方語言內,如粵語等)屬於仄聲字。對聯的規律是上聯的平仄要和下聯的平仄恰恰想法,且無特殊語言的前提下,最後一字是仄聲字的為上聯,最後一字是平聲字的是下聯,那麼我們就可以將下聯的平仄推出來: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還有「窄對」(平仄一字不能錯)和「寬對」(簡單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我們姑且將其列為「寬對」好了,那麼下聯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須是仄、平、仄,這樣下聯的平仄就應該是:
下聯: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對聯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寫了錯句,行家一看就會知道你的底細: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對欠平衡。 第四失替應留意,五為亂腳六孤平。 第七切記三平尾,八忌上重下邊輕。 九忌初學用僻典,淺顯易懂也求精。這個我就不贅述了。
——然後我們依據這六大元素來評點您的對聯,您的第一個詞「道德」雖是動賓片語但不是人名,就對不上上聯第一個詞「觀音」(「觀音」既是人名又是動賓片語),但「觀音山」對「道德經」還是詞性蠻工整的,平仄略遜!而且第二字「德」應該是仄聲字(實際上「德」是入聲字,若是對聯依照「古聲舊韻」還是對得上的,「今聲新韻」就對不上,此處待商榷)!您的第六字「德」應該是仄聲字(此處商榷原因同上)!
以上幾個錯誤屬於基本錯誤,所以您這幅對聯從內容及格律而言,能夠入圍,但肯定不會獲獎!

② 無山無水亦見山水,有吾之心即是吾心。有是有非不談是非,無吾之境正是吾境。

這應該是一句佛家禪語,是說的「本心」與「意識心」的關系。
「無山無水」,是指本心,在宇宙誕生之前,萬物都無。正是這個道理。說的是在「本心」之中並無山水存在。
「見山水」,是指意識心,因為我們的確能看見山水的存在。見山水中的「見」正是本心的起用,也就是「意識心」,意識心是本心的一個功能,好比電燈有發光的功能一樣。再者,視、聽、嗅、嘗、觸、思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六識(六個功能),也是本心的功能表現。
上面一句,講的是本心的「體」與「用」,即萬物的本來面目和它所具有的作用。

「有吾之心即是吾心」,說的是意識心,就是我們普通所說的心,也就是可以思考的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就是我們普通人的思想中把我們的思想當做是本來面目,也就是當別人問「什麼是我」時,我們覺得我們的「身體、思想」就是「我」一樣。這就是「有吾之心」,是意識心的一種認識,非本心。也就是凡夫的境界。

「有是有非不談是非」是修學佛法的「行」,就是世界上有善惡、美醜、得失,但是二者並沒有相區別的意義,都是本心的一種體現方式罷了,為了修持佛法,明白本心,這種分別對於明白本心是無意義的。好比通過看電視上的畫面,不能了知電視機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一樣。一切都是本心的化現,不可能通過化現知道本心的樣子的。所以修行應當放下對立觀念,細觀本心,體悟本心的運作原理,才能最終明白本心。

「無吾之境正是吾境」,是修行的結果,相對應第二句。就是說當修行人修到一定地步,明白了第二句中所說的「有吾之心」的「吾心」只是意識心,是本心的一個體現,不是萬物的本來面目,也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時候達到的一種境界。應該是屬於一種「聖境」。

上面四句,第一句是啟示,好比一個凡夫突然知道了有一個本心的存在,知道了可以思維的心並不是真實的自己(當然了,身體也不是)。從此想去追求自己的本來面目。
第二句是這個凡夫本來的基礎,是沒有修行之前的境界。雖然知道有個本心,但是還沒找到。
第三句是凡夫追求本心的一種行為,因為之後關掉電視畫面,拿著改錐、鉗子拆開電視機才能看到電視機的結構、明白電視機的工作原理。同理,事物對立的二元都是本心的作用,只有撇開作用,去真實的修行,才能最終了知本心。
第四句是凡夫通過修行得到的結果,一種有別於第二句的境界,是一種「聖人的境界」。
這四句是一個系統,密不可分,是從了知到「證道」的一個過程。

補充一點:其實這不算是佛家禪語,因為這種認識還不究竟、不圓滿。最多是修行有點皮毛功夫的人的「自我牢騷」,或者是某個武俠小說作家所謂的「境界」。真正認識到本心的人是沒有「無吾之境」的,因為有和無同樣屬於二元對立,既然對立,還是本心的作用,所以還沒認識到本心。試想宇宙誕生之前和毀滅之後,萬物都不存在,還有什麼有和無呢?沒有人,沒有思想,誰來分別有和無呢??
想知道本心是什麼嗎??嗬嗬,這是秘密,修行到了,自然會明白。。有興趣的話自己去參究,我就不在這兒浪費口水了。。。^_^

③ 諸子喻山水老子以水設喻,一個人接受老子的思想 這個人最有可能是

B與世無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④ 胸中有丘壑 ` 敢為天下先

胸中有丘壑 出自葉聖陶的<蘇州園林>(原名"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中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這里指設計師和工匠師的胸中有了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多指心中已經將一切都布置好了.丘壑:山水幽深之處,這里比喻深遠的意境。丘:小山。壑:山溝。 老子》又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67章)「慈」與「勇」、「儉」與「廣」、「不敢為天下先」與「成器長」是相反的,但是《老子》認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長久的「勇」;正因有「儉」,才可能有長久的「廣」;正因「不敢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長」。《老子》的這段話,抽象地了解,有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如「儉故能廣」。但是下面接著說:「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同上)這個「今」字說出了這段話在當時的實際意義。它以當時的兼並戰爭為不「慈」,發展生產為不「儉」,各國爭雄為「為天下先」。它斷定這些都是走往死路的。這是沒落奴隸主貴族對於新興地主階級的詛咒。

⑤ 諸子喻山水全文翻譯

【原文】 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注釋】 (1)簣:音kuì,土筐。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評析】 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在學問和道德上,都應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願。這對於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塑造。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6.23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1);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評析】 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韓非子 大體》
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負載萬物。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樣遍覆畢載而使萬物齊備,要像山海那樣不立好惡、不擇小助而使國家富強。君主沒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的禍患,君主和臣下都歸真返樸,把道作為歸宿。所以長遠的利益積聚了,巨大的功業建立了,名望樹立於生前,恩德流傳於後世,從而達到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

《管子 形勢解》以下段落的譯文
大海不拒絕各種各樣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絕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聳;賢明的君主不會討厭支持他的人,所以才會有很多人支持他;飽學之士不會討厭學習,所以才能成為聖人。

孟子•離婁章
徐僻問:"孔子經常推崇水,說'水啊!水啊!『,請問水有什麼可取之處?」孟子回答說:「有源泉的水都是滾滾而來,不分晝夜,先注滿溝渠再前進,最終到達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這樣的,所以可取。如果沒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時的雨水,一時也能注滿溝渠;但是馬上就乾涸了,也就是站著等一下那點時間。所以做學問若是名過其實,真正的君子都認為是可恥的事。
孟子說:」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只是一點點(指人性),一般老百姓拋棄它,君子卻保存它。古代賢君 舜 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際關系的實質;他是出於仁義去做事情的,而不是為了顯示仁義才去做事情。

孟子 盡心上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水吸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就難以被一般的言論所吸引。觀看水有方法,一不定期要看它壯闊的波瀾。日月有無比的光輝,小縫隙也能照進去。流水這東西,不充滿水坑就不會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達到一定的成就就不會通達。」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像水那樣與世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1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1 大江大海能匯聚容納百川流水,是因為它所處低下,便為百川之王。

1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1 天下萬物中,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對付堅強的東西,沒有什麼能勝過水 了。這是因為水柔弱得沒有什麼能改變它。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生死。(孫子虛實篇)

【譯文】
用兵的規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動,是避開高處流向低處;作戰的勝利,是避開敵人堅實之處,而攻擊敵人弱點。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約其流向,作戰則根據不同的敵情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一成不變的形式。能夠根據敵情變化而靈活機動取勝,就叫做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剋沒有固定的常勝,四季輪流更替也沒有不變的位置,白天有長有短,月亮也有圓有缺。

⑥ 諸子喻山水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為舍。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於前,德垂於後,治之至也。《韓非子·大體》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管子·形勢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 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虛實篇》。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我便停止不前;譬如填平窪地,即使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我便繼續前進。」

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負載萬物。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都能包容),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氣魄要像天地那樣宏大使萬物齊備,心胸要像山海那樣寬廣使國家富強。君主沒有因忿怒而對臣民的殘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對君主的禍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歸真,以道為歸宿。所以長遠的利益積聚了,巨大的功業建立了,名望樹立於生前,恩德流傳於後世,是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絕各種各樣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絕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聳;開明的君主不滿足於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眾多人才;學者不滿足於學習,所以他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水性接近於道理。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善於保持沉靜,存心要像水一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善於講究仁義,說話要像水一樣,善於遵守信用,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過失。

作戰的方式要像水,水運動的規律是避開高處向下奔流,作戰的規律是避開敵人堅實的地方而攻擊敵人的弱點,水因地形而制約它奔流的方向,作戰則根據敵情而決定取勝的方針。所以作戰沒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6)山水道德經擴展閱讀:

以「為山」為喻,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事情的成敗在於人的作為。做事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努力進取,終將獲得成功。關鍵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意志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恆。

以「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氣魄,寬廣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國強,才能建立功業且德澤後世,才能達到國家大治。以「登山」「觀海」喻「游於聖人之門」,表達為人,治學立志要高遠,胸襟要開闊,然後以「觀水有術」推進一層,說明治學基礎要扎實,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以「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為喻,說明治國治學上也應有兼容並包的宏大氣度,這樣,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以河水為喻,發出對時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難再的慨嘆;同時勉勵人們珍惜時間,效法流水不舍晝夜,不斷前進,不斷進取的精神,努力進取修業。用水喻人品學識,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實際不符,要求人們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斷進取,循序漸進,自強不息。

第一則:孔子以「為土」為喻,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證一個人的做事成敗關鍵在於意志是否堅定,是否持之以恆。

第二則:韓非子用「泰山」和「江海」為喻,揭示一個道理:君主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氣魄才能使國富民強,建立工業,德澤後世。

第三則:管子以「海不、山不」為喻,說明治國、治學需兼容並包。

第四則:孔子以「山水」喻仁者、智者.水是流動的,而聰明的人活潑,思維敏捷;山是穩重的、不能隨便遷移的,而仁者比較不易沖動、性情好靜。

第五則:孔子以「山水」為喻,感嘆時光易逝,勉勵人們珍惜光陰、要效仿水不斷進取。

第六則:孟子以「水」喻人的人品和學識,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與實際不相符合,要求人們要不斷進取、自強不息。

第七則:孟子以「登山、觀海」為喻,表達為人和治學要高遠,從「觀水有序」說明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

第八則:老子把水不見為道的化身,歌頌水的奉獻精神,並由此引出「上善」之人。

第九則:老子再次申訴水「謙而不爭」的特點。

第十則:老子寫出了水「柔弱、威猛」的特點。

第十一則:孫子以「水形」喻「兵形」,告訴人們要學會變通。


⑦ 諸子喻山水的本文常識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生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
2、老子,即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陽,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作《道德經》,又名《道德真經》
3《孫子》又稱《孫子兵法》,作者: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
4、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被尊稱為「亞聖」。
5.管子,即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6.徐子:名辟,孟子弟子。
7.孔孟:尚仁重德,注重精神修養;
老子:崇尚順應自然,「柔」而不爭;
韓非子、管子、法家:崇尚結果。

⑧ 老子《道德經》的驚天學問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都知道,老子寫了一本《道德經》,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書中蘊含的大智慧,至今無人敢說超越。那麼老子的智慧是從何而來的呢?《道德經》中到現在也不能說是過時的超前理論知識,又是從哪裡得到的呢?

有人說,《道德經》作者並非一人,很可能是經過久遠年代的積累,經多人之手匯總而成。所以這本書可以看成是「群眾智慧的結晶」;

也有人說,老子是周王朝的圖書館館長,有機會閱讀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貴書籍,經過老子總結而成《道德經》。所以這本書是學習前人而來;

更有人說,老子不過是閱讀了「百家之源」的《易經》,得到啟發,《道德經》不過是他學習《易經》的心得體會而已。然而在我看來,以上種種,都不過是我們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罷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因為人間大道不行,故而順天應道之人,才會「獨異於人」,總是表現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樣。如此,我們用與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維去揣度老子,又怎麼可能不出錯呢?世人難解《道德經》,原因也在於此了。

1、「群眾智慧」是個偽命題

《莊子》說:「如果道可以拿來獻給別人,人們就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就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人們就會爭著傳給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說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正確的對道的認知,那道就絕不會駐留在他心中;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道的規則,那道就絕不會在他身上呈現。」

有道的人,難以把得到的道獻送給別人;有智慧的人,難以把擁有的智慧贈送給別人;有境界的人,難以把體悟到的境界轉送給別人。所以學生能從老師那裡繼承的,是知識,而非智慧。我們現在,見聞知識超越老子的時代太多了,但智慧,卻仍然難以超越。

「三個臭裨將,勝過諸葛亮」,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當然罷了。一個白痴是白痴,一萬個白痴仍然還是白痴,並不會因為數量的變化就引起質變,從白痴變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繼承,也就說明,智慧並不會隨時間而累積;智慧既然不能因為數量的變化而引發質變,也就說明,智慧並不會隨人群數量而累加。所以「群眾智慧」的結晶,不過是個偽命題罷了。古往今來,讀過《道德經》的「群眾」無數,然而可有智慧超越了老子的?能讀懂就不錯了。

2、知識靠學習,開創靠智慧

我們常想當然地以為,一個牛人的背後,必然還有一個更牛的人來教授他。比如:諸葛亮很聰明,那他的師傅肯定更厲害;鬼穀子學究天人,那他師傅肯定是個神人;老子寫出了《道德經》,那他師傅又該是何等境界呢?

這種思維,其實很可悲。既然我們認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來的,那麼潛意識中,也就認為我們的文化發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們認為徒弟都是要比師傅弱的,那麼潛意識中,中國的老師是教不出比他更強的學生的,因為他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我忘記是在哪裡看到的了,說是中國有一個朝代,師生關系是相當之嚴峻。老師教你什麼,你就只能學什麼,學生要是去搞超出了這個范圍的東西,相當於欺師滅祖,是得不到學界認可的。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又怎麼不會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們看到新的學說問世,潛意識就總會去想,他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卻不去想這是不是他個人開創出來的。因為我們的開創精神和創新思維,已經基本上被磨滅的差不多了。

老子開創道家學說,他就一定是師從古人而得來的嗎?總想著承襲舊制,承襲古人,依賴所謂古聖先賢之餘蔭而生存,卻拒絕創造和更新,這與發冢盜墓的蠹蟲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的祖先也都是這樣的人,那我們連漢字都不可能出現。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們能學習積累的,只是知識而已。書籍、資料都可以存儲進電腦,但電腦卻不會創新,因為電腦不具備智慧。知識,靠學習;而開創,卻要靠智慧。

3、《易經》指導不了《道德經》

《道德經》來源於《易經》之說,相當荒謬,因為這種說法是根本不了解《道德經》的理論體系。《道德經》作為道家理論總綱,涵蓋了宇宙形成、萬物發展、治國、用兵、教育、經濟、藝術、技術、管理,乃至個人養生、修養心性,幾乎無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經》是在儒家作《易傳》之後,才具備了一定的哲學意義,而作為一種理論思想流傳下來。據傳《易傳》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於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麼有機會去學習《易經》的哲學思想呢?而孔子自己,倒是有過幾次問道於老子的經歷。

《易經》早於《道德經》,但《道德經》全文只有一處提到「陰陽」,通篇沒有提到過《易經》。因為老子從來就沒有把自己局限在陰陽乾坤之內,而是在講「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並非那「一陰一陽」之道。

按今人所說,《道德經》和《易經》都是在講天地之道,宇宙規律。但《道德經》所講的天地之道,上能適於治國安民,下能適於修身養性,兵法謀略、經濟民生,甚至宗教、藝術都包括在內。然而反觀《易經》,無論是從歷史事實來看,還是從它的理論本身來看,並不具備這么大的體量。

4、以天地自然為師

所以老子的學問是從何而來的?是以天地自然為師,經老子開創而來的。我們學習,需要讀文章,需要老師言傳身授。有悟性的學生,讀文觀畫的時候,常常就會有所領悟,引起共鳴。然而天地又何嘗不能言傳身授、作文作畫?

這天籟地籟之音聲,就是天地之所言;這日月山川之運行,就是天地之所行;這鳥獸魚蟲、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畫;這四季輪換,雨雪風霜,就是天地之所書。如果我們能與天地產生共鳴,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最博學,最智慧的老師。

人類的行動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強大嗎?人類個體的實踐,能比得上天地萬物的運作更豐富、更生動、更全面嗎?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明明白白地擺在那裡。老子所謂「天之道,?然而善謀」。「?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間,但卻沒有人能謀算得過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資料庫,只要掌握了開啟它的途徑,就能從中得到無窮的知識,領悟無盡的智慧。老子所謂「不出戶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正是以此。

⑨ 老莊告退而山水方滋出自哪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中庄指莊周,老指老聃。

老子,一說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年),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著《道德經》,八十一章,五千餘字。據說是西出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追而留下來的。

莊子,名周,字子休(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戰國時宋國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聃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曾為蒙之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當時諸侯混戰,他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道學,不僅不與宋國統治者合作,也不與其他國家的統治者共處,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為相而不受。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著有《莊子》,文風奇譎瑰麗,融文學、哲學於一體,涵蓋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極大。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以及當時盛行的玄學和玄言詩逐漸退隱的一段歷史。

⑩ 在儒、道兩家看來,山水各有什麼寓意

1.孔子的學說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
孔子提出「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的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此調整人際關系,穩定社會秩序.
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必須遵循「忠恕」之道.
孔子講的「克己復禮」,是說做人要剋制自己,使得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時期的等級名分制度.為了實現「禮」,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正名是按照周禮的制度把當時已經混淆的社會等級秩序再矯正過來,達到名正言順,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在政治思想上保守的一面.
孔子提倡「為政以德」,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用「德」來教化百姓;也不排斥在以「禮」治國的同時,逐步改良政治.
孔子對鬼神的存在持懷疑態度,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他招收學生,不分貴賤,使受教育的范圍得到擴大.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採取特殊的方法啟發誘導.
孔子要求學生在學習是要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習要反復溫習,要有恆心,要堅持不懈.孔子還主張把學於思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堅持正確意見,「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沒有受到太多重視,後來經過歷代學者的發揚,以及統治者的改造,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歷史長廊中,具有重要影響.孔子也被推崇為聖人,受到後人敬仰.
2.老子與《道德經》
老子,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
《道德經》又稱《老子》,總計大約5000字,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的老子思想著作.全書充滿哲理和東方智慧,一直流傳至今.
老子將「道」抽象化,概括為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神的決定權威.
老子哲學中包含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諸如高和下、前和後、有和無、難和易、生和死、貴和賤等,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他主張只要「守靜」,就可以「以弱勝強」.
老子從「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出發,倡導政治上「無為而治」,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是中國哲學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論理學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