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刺血療法治療退行性脊柱炎

刺血療法治療退行性脊柱炎

發布時間: 2022-03-24 15:15:46

⑴ 如何治療退行性脊柱炎

沒有什麼可行性的辦法。每個人超過30歲後都有腰椎退變性變。如果症狀不明顯,就不需要治療。如果症狀比較明顯,可以求助中醫推拿、中葯外敷或內服。西葯的非甾體內抗炎葯可以使用,但副作用很大。

⑵ 退行性脊柱炎可以適用於拔罐穴位法嗎

退行性脊柱炎亦稱脊椎骨性關節炎、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椎炎等,是中年以後發生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一般以負重和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常累及,臨床上的頸椎和腰椎發病較多。早期症狀是腰部僵酸痛,不能久坐,久坐時必須頻頻更換體位。晨起症狀較重,稍活動則症減,但活動稍久,尤其是在疲勞後,症狀又加重。少數患者可有脊髓或脊神經根受壓症狀。

【拔罐部位】

1背部:命門、腰陽關、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

2下肢部:委中、承山、陽陵泉。

⑶ 退行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你好:有腰腿痛建議到中醫骨傷科診治,常用正骨療法、按摩、針灸、小針刀療法、骶療,理療,貼黑膏葯等等。可以服用扶他林膠囊,芬必得,復合維生素B,活血止痛膠囊,傷科片,活血化瘀的中成葯。

⑷ 57歲的人坐骨神經該怎麼辦

坐骨神經痛在急性發作時患者應該絕對卧床休息,注意腰及患肢保暖。痛疼劇烈不能承受時可以適當使用止痛劑;夜間影響休息者可以給予鎮靜劑。痛疼減輕後可以逐漸緩慢的自行下床活動,以促進、改善血液循環來刺激提高痛閥,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長期不活動而致肌肉萎縮。

  • 如果屬於椎管內病變如腰骶神經根炎、蛛網膜炎、馬尾及脊髓腫瘤;脊柱病變如腰椎間盤脫(突)出、椎管狹窄、退行性脊柱炎、脊柱畸形、脊柱滑脫、腫瘤、結核;骨盆及盆腔病變所致繼發性坐骨神經痛者不屬於本文治療范圍,可以參考試用。 我有兩種方法,樓主可以試一下!
    1. 取榆樹葉、柳樹葉、棗樹葉、桃樹葉、杏樹葉各適量放入大鐵鍋(鋁鍋也可)中,加入多半鍋涼水急火煎煮15分鍾後濾出葯液於大盆內,先用熱氣熏、待水溫適宜後泡患腿,不要待水涼就將患腿用干毛巾搽拭乾後用小棉被褒住進被窩睡覺。每夜一次,熏、泡後注意避風寒防止患部再次受邪。

    2.

    紅花30克,4寸長茄莖7段,加涼水400毫升文火煎煮20分鍾後取葯液100毫升,加入黃酒30至50毫升溫服。每日一次。

    另外平時加強鍛煉!

    希望可以幫助樓主!

⑸ 放血療法可以治療什麼病

【少商放血來】內熱引起咽自喉腫痛可放血治療,效果非常快.

少商穴的功效與作用 本穴三棱針點刺出血,配伍商陽穴,合谷穴可

如發熱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點刺放血,可根據情況加退六腑或水底撈


孩子出疹子發燒昏厥可十宣穴和少商穴放血

⑹ 退行性脊柱炎的治療

1.治療原則(1)減緩退行性變的發展,緩解各種症狀和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2)強調以非手術療法為主,一般勿需手術,除非椎管內神經組織遭受壓迫而無法緩解者。(3)增強腰背肌功能,並輔以有效的葯物治療;與此同時,尚應幫助患者克服和防止產生悲觀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2.非手術療法臨床上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類:(1)卧木板床可在木板上加用棉墊,而不可選用鋼絲、棕綳或尼龍絲床,因後者可造成腰部被迫性屈曲體位而加重病情。(2)腰背肌鍛煉此對腰部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開始時應有專人輔導以免不得要領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3)腰圍保護以具有彈性的軟腰圍最為理想,但發作期應改用較硬的皮腰圍,或是選用輕質的腰背支具。(4)葯物療法可酌情選用消炎鎮痛葯物,以緩解患者症狀。(5)按摩療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有利於本病的恢復,但推拿尤其是粗暴的重手法推拿不僅不利於本病的恢復,且可加重病情,不宜選用。(6)其他可酌情選用理療、局部封閉療法、體育療法、中草葯外敷、針灸、卧床行輕重量持續牽引等。3.手術療法(1)筋膜切開松解術用於腰背部持續性疼痛無法緩解者,其原因多為腰背部伴有纖維織炎致使末梢神經受卡壓(2)脊柱融合術對伴有椎節明顯不穩,或伴有後方小關節損傷性關節炎者,可選擇相應的脊柱融合術。對有單純性椎節不穩定者,一般的腰椎後路棘突間融合術、椎板融合術或小關節融合術等均可獲得滿意的療效。(3)椎管或根管減壓術對本病後期因增生明顯伴有嚴重根性或馬尾神經性症狀者可考慮本手術。一般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顯露椎板及棘突,視病情不同而行單側根管減壓術、單椎節減壓術或是全椎板切除減壓術等,並依據椎節是否穩定而決定需否同時予以椎節融合固定術。

⑺ 何為退行性脊柱炎

畢瑩瑩脊柱炎一般的都是年紀大的人,出現脊柱的骨質退變以後,導致的退行性脊柱炎

⑻ 我在廠里工作兩月有一天發現腰疼x片檢查是退行性脊柱炎,然後一月後我感覺還疼又去做ct檢查說是腰間盤

指導意見: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的保守治療方法很多.有按摩.針灸.理療.推拿等.中醫用辨症用葯的方法來治療本病的.這是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和病變情況.經過四診八綱辨症開出的方葯.經成葯效果要理想的多.常用的中成葯腰痛寧.常用的方子有頸腰骨康湯加減等.用中醫辨症用葯治好後很少復發的.祝你健康後也要. 注意適當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可以用腰痛寧.丹鹿通督片治療的.如果效果不很理想.可以用頸腰骨康湯辨症加減用葯治療的.用中醫辨症用葯治好後很少復發的.

⑼ 退行性脊椎炎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拜託了各位 謝謝

退行性脊柱炎又稱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脊柱骨關節炎、老年性脊柱炎等,是中年以後發生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負重和活動范圍較大的關節,臨床上以腰椎發病較高,以椎體邊緣增生和小關節肥大性變化為其主要特徵。多年來,臨床對本病的認識不一,但其對患者的恐懼和影響遠遠超過了疾病的本身,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見病。 治療:目的:推拿治療的目的是增加腰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強腰部肌肉的張力,從而恢復腰椎的穩定性。 治則: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解痙止痛。 部位及取穴:患部及腎俞、腰陽關、大腸俞、關元俞、居露、委中、承山等。 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扳法等。 操作: (1)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站於患側,先用滾法和掌根按揉法沿腰脊柱兩側骶棘肌自上而下反復施術3。5分鍾。再結合局部用雙拇指按揉夾脊穴、腎俞、腰陽關、大腸俞、居髂等穴,每穴半分鍾,且以酸脹為度,如有臀部及下肢的酸脹疼麻者,加攘揉下肢,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能使腰肌痙攣得以緩解。 (2)解痙止痛法: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復3~5遍。本法具有很好的松解粘連,解痙止痛的功效,能即刻緩解疼痛。 (3)腰椎微調手法 ①取俯卧位,醫者先用疊掌置於胸腰段,逐一自上而下按壓腰脊柱3~5遍,重點按壓腰骶部,力量要適度,不可過於粗暴。後用後伸扳腰法先扳健側,再扳患側,各5~8次。 ②腰椎斜扳法:患者側卧位,患側下肢在上,屈膝屈髖,健側下肢在下,自然伸直,全身放鬆,醫者與患者面對而立,一手扶按側卧上方之肩部,另手扶按屈膝屈髖下肢的髂部,兩手輕用力作相反方向的搖擺,使腰脊牽拉,關節放鬆,然後兩手用力推扳至極限,再施一快速靈巧的扳動,常可聞見「喀嗒」聲,本法有調整腰椎後關節紊亂的作用。 ③屈膝屈髖動腰法:患者仰卧位,醫者將患者雙下肢屈膝屈髖,一手扶按雙膝,另一手扶按雙足踝部,然後作順、逆時針搖轉腰骶部,各16次,再向腹部推壓8~10次。 最後分別牽抖雙下肢。 (4)舒筋活血法: 患者俯卧位,醫者站立一側,以冬青膏或紅花油為介質,用魚際擦法直擦腰骶部督脈及膀胱經,橫擦腰骶部2~3分鍾,且以透熱為度,可達溫經活血之目的。最後用桑枝棒有節律地拍打腰背及下肢,結束治療。 (5)輔助治療:功能鍛煉。 ①腰部搖擺功:患者自然站立,兩足比肩稍寬,兩手叉腰,然後腰部作輕緩的左右搖擺2~3分鍾。再作順、逆時針方向的環轉各32次。幅度可由小到大。 ②腰部左右側屈:患者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同寬,一手叉腰,另一手側上舉,然後腰部向叉腰側盡量側屈作32次,再換手向相反方向作32次。

記得採納啊

⑽ 我老爸患了脊椎骨骨質增生,請問名醫用什麼葯能徹底治癒呢

你好

骨質增生在醫學上稱為骨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關節炎或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由於機械應力分布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人的關節軟骨每天都承受著各種活動引起的機械力,人到中年後肌肉功能逐漸減退,容易導致關節損傷,軟骨破壞,引起骨性關節炎。所以骨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有人報告在45歲以上中老年人中其發病率約為40—50%,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病變,主要累及手的近節和末節指間關節、脊柱和髖、膝、踝關節等,以關節疼痛、變性和活動受限為特點。關節活動尤其是負重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或緩解。有時在持物或做開瓶蓋動作時出現手指關節疼痛,可能是由於手的骨性關節引起,行走後髖部疼痛,休息後減輕可能是髖關節骨性關節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是上下樓梯時出現膝關節疼痛。步行一定距離後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於腰椎骨質增生導致腰椎管狹窄。
那麼骨性關節炎應如何治療?目前世界上多應用非甾體類(NSAIDS)葯物進行治療,常見的有雙氯芬酸納、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處方量第一的非甾體葯物是扶他林(雙氯芬酸納制劑),它通過對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雙重抑製作用,產生抗炎鎮痛作用,並且對關節軟骨無損傷,由於它較好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廣泛應用。
骨質增生是一種全身性的病變,可累及許多部位並產生許多不同的症狀和表現,因此,當出現問題時應及時求助於正規醫院,以便能得到及時的診斷治療。由於骨關節病的病因復雜,晚期治療辦法有限,因此提倡早期預防和治療。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
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狀態,表現為骨骼生長、發育及其完成功能的過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態,骨質增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點,如膝關節的骨質增生常被稱為「骨刺」,可見關節內游離體和軟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椎體的「唇樣」改變,壓迫神經,產生肢體感覺異常和運動異常。
骨關節炎也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肥大性骨關節炎,均指一種病。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骨關節損害。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彈響、絞鎖、關節內游離體、關節囊及韌帶的韌化骨化、關節軟骨的破壞以及關節部位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等現象。
骨質疏鬆是全身骨質減少的一種現象,主要表現為骨骼中基質的含量明顯減少,而骨骼中礦物質(主要是鈣、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說,骨質疏鬆時,骨骼中蛋白質等有機類物質及水分的含量減少而鈣、磷等礦物質含量相對保持在正常水平。由於骨基質在鈣、磷等礦物質之間起支持和連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質減少,則礦物質之間的間隙就增大,表現為骨質疏鬆。隨著骨質疏鬆的進展,骨骼中鈣、磷等礦物質也會不斷丟失及減少,從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質和礦物質都減少的現象。

骨質增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骨關節的致病因素不是單一的,膠原蛋白、蛋白多糖、軟骨細胞、軟骨、滑膜等的變化,均可影響其他成份,因此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的發病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1)增齡:增齡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據屍檢資料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張乃錚教授等人對北京郊區2063名成人進行膝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16~30歲、31~40歲、 41~50歲、51~60歲、大於60歲年齡組有膝痛者中,骨贅陽性率分別為10.6%、14.8%、29 .1%、5 1.8%、78.5%,隨年齡增長而陽性率增高。
(2)性別:從張乃錚教授等人的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2倍,但50歲以後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3)職業:骨質增生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裝卸工的膝踝關節,駕駛員的肩關節,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長期從事刺綉、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較長時間站位工作如紡織女工、營業員、迎賓小姐、儀仗隊員的跟骨。以上這些部位因長期反復做某一個動作,使該關節經常受到磨損而引起骨質增生。1994年《風濕病年鑒》中指出,通過對年齡在50歲以上患有骨關節炎的109名男女病人與218名無骨關節炎的人相比較,發現每日蹲位或跪位超過30分鍾或每日爬樓梯超過10層的人有明顯的膝關節骨質增生高發病率。
(4)種族遺傳因素:英國人發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結節的骨關節炎婦女,她們的母親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別為普通人群的2~3倍。並且骨關節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檢出率增高。
(5)體質因素: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於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於關節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美國《今日關節炎》發表一份研究資料指出:通過跟蹤觀察30~46歲的1178名男性,發現超過標准體重20磅的人發生骨關節炎的可能性比正常體重者多3.5倍的機會。發生部位多是髖、膝關節。
(6)姿勢不良: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於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並由於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質增生。也與頸椎關節長期受力不均,使壓力(應力)集中於關節內的某處造成應力過度而損傷關節。
(7)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徵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患者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骨質增生?
在臨床工作中常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時發現腰椎、膝關節等部位有骨質增生就憂心忡忡,認為骨質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癱瘓。實際上骨質增生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殘廢,有少數患者終身無症狀,大多數患者症狀局限於關節,表現為疼痛、變形、活動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狀體征;只有極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質壓迫神經和椎動脈會引起相應肢體的疼痛、感覺障礙和腦缺血症狀;如果處理及時有效,這些症狀都會得到控制。骨質增生患者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呢?
(1)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自然現象:人體隨年齡的齔ぃ�話愕?5歲以後椎體間的椎間盤就退化變薄,椎體周圍原有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壞。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體的邊緣生長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關節的穩定性。這種現象就是骨質增生,它可以增加骨關節的接觸面積,減少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來講骨質增生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性反應,屬正常的生理退變現象。
醫生的任務是治療因骨質增生引起的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炎症和粘連以及因此而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目前所有的治療措施如內服、外敷、理療、膏葯等方法,只能改善症狀,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適。那種試圖把增生的骨質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實際的。那種宣稱能將增生的骨質(骨刺)化掉的說法是荒唐可笑和愚昧無知的。
(2)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的關系:有人對200例頸痛及手麻的病人和300例腰痛病人研究發現,在200例頸痛和手麻的病例中,有骨質增生者佔67%(134例);在300例腰痛患者中,有骨質增生者佔60%(181例)。
人們又進一步分析臨床檢查壓痛點的部位和骨質增生部位的關系,發現有三種有趣的現象:
①有骨質增生而無壓痛點,在頸部30%(60例)、腰部12%(36例)。②骨質增生部位與壓痛點二者部位不吻合者,在頸部60%(120例),在腰部38.6%(116例)。③骨質增生與壓痛點二者位置相吻合,在頸部7%(14例),在腰部為4%(12例)。
(3)增生的骨質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引起臨床症狀:①骨性關節炎和退行性脊柱炎:骨關節炎是產生骨質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骨質增生是骨關節炎的表現形式之一。當發生骨質增生時,雖增加了骨的負重能力和穩定性,但影響了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性,導致了關節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當關節活動過度或不協調時,關節內滑膜極易受到自體損傷引起滑膜炎,韌帶和關節囊被拉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②增生的骨質位置較特殊和較大時如:膝關節骨質增生可使滑膜受損,周圍關節邊緣骨質增生較大時,可阻礙肌腱的滑動或壓迫鄰近神經;頸椎鉤椎關節增生過大時,可壓迫椎動脈;脊椎骨質增生時,可致脊椎管腔狹窄而引起症狀。
因此,骨質增生時不必過於緊張,只有出現症狀且症狀與增生的骨質相對應時,再考慮對症治療,而不必勞神費力耗財去「根治」。

熱點內容
北京通州區國家法官學院 發布:2025-01-22 23:24:10 瀏覽:810
按照勞動法臨聘人員傷亡補助 發布:2025-01-22 22:47:54 瀏覽:796
法治宣傳月講話 發布:2025-01-22 22:47:52 瀏覽:336
民法王澤鑒 發布:2025-01-22 22:44:13 瀏覽:678
違反國家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22:37:35 瀏覽:871
二准則四條例活動過程 發布:2025-01-22 22:24:23 瀏覽:75
人民法院對查封規定 發布:2025-01-22 22:18:34 瀏覽:228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