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依法治軍小故事
① 古代治軍嚴明的故事
1、諸葛亮以信治軍
魏明帝曹截(204~239)親自率領軍隊征討蜀國,駕車來到長安,便任命司馬懿擔任魏軍主將,督領張郃的雍州、涼州勁旅二十多萬,秘密行軍,直奔劍閣。
當時,諸葛亮屯兵祁山, 手下所帶兵馬僅僅十餘萬,其中有四萬人因服役期滿,需要退役還鄉。在這一關鍵時刻,一旦 這四萬人退役,將會使原本就處T劣勢的蜀軍陷入更加艱難的困境之中。
到底該怎麼辦呢?蜀魏兩軍力量懸殊極大,兩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蜀軍這邊,參佐以下的將領都認為敵人兵力強盛,我軍力量匱乏,假如沒有一定的兵力增 援的話,肯定難以制勝。
因此,有的將領便向諸葛亮建議:延期服役一個月,等到戰事結束後 再讓老兵們退役還鄉。聽了他的話,諸葛亮果斷地拒絕了,說:「我率兵作戰,向來以信用為根本。
獲得土地而失去信用,這乃是古人常犯的錯誤。那些很早就離鄉背井、在外征戰多年的人,早就歸心似箭,期待著和家人的重逢;他們的親人也早已在家計算歸期,盼望著能夠早曰相見。
如今,就算是大敵當前,戰事嚴峻,我們也沒有理由耽誤服役人員的行程,道義豈可偏廢! 」於是,下令各部讓服役期滿的老兵速速還鄉,早日和家人團聚。
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老兵們不但沒有走,反而被諸葛亮的誠心打動,愈 加堅定地留了下來,並感慨道:「丞相的大恩大德,我們銘記於心,雖死也不忘啊! 」
那些本不 該走的年輕士兵也被諸葛亮的信義打動,頓時都願意以死相報,戰斗到底!臨戰當天,士兵們士氣高昂。
在戰場上拔刀殺敵,以一當十,先是殺掉了魏將張郃,後來 擊退了司馬懿,打得魏軍落花流水,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2、細柳閱兵
漢文帝繼位之後第六年,匈奴大舉侵入邊境。朝廷於是讓宗正劉禮做將軍,駐軍霸上;讓祝茲侯徐厲做將軍,駐軍棘門;讓河內太守周亞夫做將軍,駐軍細柳:這樣來防備匈奴。
皇帝親自慰勞軍隊。來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皇帝車馬徑直馳進軍營,將以下軍官騎馬送迎。接著往細柳軍營,細柳軍營的軍士官吏身披鎧甲,拿著鋒利的刀,拉開弓弩,拉得滿滿的。
天子的先頭衛隊到了,不能進入軍營。先頭衛隊說:「天子將要到了。」軍營門的軍官說:「將軍命令說:『軍隊中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
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於是皇帝就派使臣拿著符節下詔令給周將軍:「我想要進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才傳話打開營門。
營門的軍官對跟隨的車馬上的人說:「將軍約定,軍營中不能驅馬快跑。」於是天子就控制馬韁繩慢行。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執兵器行禮說:「穿戴鎧甲頭盔的軍人不行跪拜之禮。
請求用軍禮拜見。」天子被感動了,臉上變得很嚴肅的樣子手撫車前橫木。皇帝派人告訴說:「皇帝尊敬地慰勞將軍。」完成禮儀就離開了。出了軍營門以後,大臣們都很驚訝。
漢文帝說:「哎呀!這是真正的將軍啊!先前霸上、棘門軍營,像兒戲罷了,那些將軍本來可以襲擊而俘獲呀。至於周亞夫,能夠侵犯他嗎?」漢文帝稱贊了很久。
3、岳飛岳家軍
岳飛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成為一時的典範。他雖然沒有軍事論著傳世,但從其散見於史書篇牘中的論述和軍事實踐,可看出岳飛嚴於治軍的主要內容。
前人在總結岳飛的治軍思想時指出有六個方面:貴精不貴多;謹訓習;賞罰公正;號令嚴明;嚴肅紀律;同甘苦。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嚴治軍。
由於岳飛嚴於治軍、善於治軍,故「岳家軍」戰鬥力強,「皆可以一當百」,金人也贊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家軍」為當時一些將帥所嘆服,也為後世一些名將所效法。
如明代名將戚繼光亦以岳飛為榜樣,練就了抗倭勁旅「戚家軍」。岳飛在作戰中不僅強調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為重視謀略的作用。岳飛注意靈活用兵。
宋王朝實行「將從中御」,將帥作戰必須依事先准備的陣圖行事,不得擅自改變。岳飛認為,陣圖有一定的局限,而作戰是千變萬化的,「古今異宜,夷險異地」,不能照搬陣圖。
他提出「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思想。另外,岳飛還提出「善觀敵者逆知其所始,善制敵者當先去其所恃」的思想。
4、孫武練兵
孫武把這180名美女分成兩隊,將吳王的兩個寵姬分別任命為兩隊隊長,命她們全都持戟站立。然後向兩隊美女士兵問話道:「你們都知道你們的前心、左右手與後背嗎?」
眾人答:「都知道。」於是孫武傳令道:「我喊前,則向前心看齊;左,則向左手看齊;右,則向右手看齊;後,則向後背看齊。聽明白了嗎?」眾人皆應之,表示已經明白。
約束既已布置完畢,孫武即令人擺好鈇鉞(斫刀和大斧,腰斬、砍頭的刑具),表示如有違令者將軍法從事,隨即又三令五申地重復要求。訓練正式開始,起先擊鼓向右。
眾人本該是向右手邊看齊,不料這些平時嬌慣的美女們沒有一個正經的,都在那裡笑得是花枝招展,倆寵姬隊長甚至都笑得快坐到地上了。孫武沒有責怪她們。
只是說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這是為將者的過錯。」於是又三令五申地重復了一遍剛才的要求,這一次擊鼓向左,豈料這次眾人笑得更厲害了,儼然沒把剛才的訓話放在心上。
這一次孫武不幹了,他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這是為將者的過錯;約束既已申明卻不依令行事的,這就是士兵的罪過了。」於是決定將兩個隊長斬首。
吳王正在台上觀看,此時看見孫武要將自己的寵姬斬首,「大駭」,急忙派使臣傳令道:「寡人已經知道將軍擅於用兵了。寡人如果沒有這兩個寵姬,則食不甘味也,望你饒恕她們吧。」
此時孫子心想,我要不給你來點真格的你還真以為我是病貓呢,如若不斬,那我以後還怎麼混?威嚴何在?此時不斬,更待何時!反正就一條,此二人必須得斬。
孫武有他的理由:「我既然已經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將兩名寵姬隊長斬首示眾,同時又命令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孫武此舉確實收到了震懾群芳的效果。
大家看到此人連吳王最寵愛的妃子都敢殺,無不心下駭然,訓練時全神貫注,生怕有所疏漏而被斬首。這一次再擊鼓,眾人前後左右相當整齊,跪下站起也絲毫不亂。
規矩得可以用繩墨來測量,而且沒有一個敢出聲的。此時孫武派人向吳王報告:「士兵已經訓練整齊,大王可以到下面檢閱。
只要是大王所欲用的人,即使讓她赴湯蹈火,也不成問題。」而此時的吳王正由於寵姬的被殺而懊惱,哪還有心情去檢閱這支「軍隊」?
吳王只是答道:「孫將軍辛苦了,就讓他回去休息吧,寡人不想下去檢閱了。」孫武聽後連連搖頭:「大王只是愛好兵法的詞句,而並不能實際使用它。」
5、田穰苴執法
田穰苴向齊景公稟告說:「為臣本來低賤,大王從平民中把我選拔出來,放在大夫之上,士兵們不能向我靠攏,百姓們不能對我信任,人卑微,權力也就會受到輕視。
希望能有大王所寵信的大臣、國家所尊重的人物,擔任監軍的職務,這樣才行。」齊景公答應了田穰苴的要求,決定派寵臣庄賈擔此重任。田穰苴向齊景公告辭之後,便到庄府拜會了庄賈。
並和庄賈約定:第二天正午在營門集合出發。第二天,田穰苴提前來到軍營,布置好觀測時間的標桿和滴漏,等候庄賈。與此同時,庄府里熱鬧非凡。
庄賈的朋友聽說他要出征,紛紛上門為他送行。這個祝庄賈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那個說大王選您當監軍,齊軍一定能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說得庄賈飄飄然,很是得意。
庄賈向來驕橫,這次,他認為率領的是自己的軍隊,又是監軍,根本就沒有把田穰苴與他約定的時間當回事。於是,就留下前來為他送行的朋友喝起酒來。手下人提醒他,他仍不以為然。
到了正午,太陽格外耀眼。軍營的廣場上軍旗飄揚,幾個方陣的士兵排列整齊,整裝待發。田穰苴推倒了標桿,放了滴漏里的水,站在高台上向大營外眺望,仍不見庄賈的人影,就叫副將派人去請監軍大人,自己獨自到軍營內指揮操練,檢閱軍隊,宣布軍規軍紀。
庄府里,眾人酒喝得正酣。庄賈滿臉通紅地招呼著他的那些朋友,門丁來報,說正午已過,門口有士兵來請大人去軍營監軍。庄賈聽了,不屑一顧。
並嘲諷說:「小平頭當將軍,總把雞毛當令箭,時間就那麼重要嗎?時間到了又怎麼樣?」下午,齊軍大營廣場上,操練完畢的將士們,依然排列著整齊的方隊,在等候出發的命令。
田穰苴看著將要落下去的太陽說:「兩個時辰過去了,有勞副將親自到庄府去一趟,務必當面告訴監軍大人,出征將士已經恭候他多時了。」
副將來到庄府,只見裡面一幫人已經喝得七倒八歪,亂作一團。庄賈見副將進來,搖晃著身子指責道:「大膽!你為何擅自闖進?」副將稟報庄賈,說是奉田穰苴之命前來請大人去軍營監軍。
庄賈不耐煩地說:「你先回去告訴他,就說我馬上就到。」忽有快馬來報,又有一城失守。田穰苴聽後,眉頭緊鎖,准備親自到庄府去請庄賈。
正在這時,庄賈從馬車上下來,晃晃悠悠進了軍營大門。田穰苴疾步上前,指責庄賈為何不按約定的時間來軍營。庄賈卻像沒有什麼事似的。
笑嘻嘻地說:「幾個朋友送行,陪他們喝了點酒,因而來遲。」田穰苴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氣,嚴肅地說道:「監軍大人,你可知道,將領在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應該忘掉自己的家庭。
到了軍隊宣布紀律的時候,就應該忘掉自己的父母;拿起鼓槌擊鼓作戰的時刻,就應該忘掉自己的生命。現在敵軍已深入我齊國境內,國家危在旦夕,百姓生靈塗炭,大王也寢食難安。
就這幾個時辰,我們又丟了一座城池。在這種時候,你作為監軍,還說什麼送行。」說到這里,田穰苴叫來軍法官問道:「按照軍法,將領不按指定時間到軍營的,該如何處置?」
軍法官回答說:「應當斬首。」庄賈忙派人騎快馬去報告齊景公,向齊景公求助。但是,還沒等派去的人回來,田穰苴已下令把庄賈斬了,並告示三軍。三軍的將士都嚇得發抖。
又過了好一會兒,齊景公派的使者拿著符節前來赦免庄賈,鞭馬急跑來到軍營。田穰苴說:「將帥在軍隊里,對於君王的命令是可以不接受的。」
接著又問軍法官:「有人在軍營中鞭馬急跑,該如何處置?」軍法官回答:「按律應當斬首。」使者嚇壞了。田穰苴說道:「君王的使者是不可以處死的。」
於是就斬了使者的隨從,砍斷了車廂左邊的一根木頭,並告示三軍。然後讓使者回去匯報,軍隊開始出發。
② 古代治軍嚴格的故事有哪些,用簡潔語言概括
古代將軍治軍嚴格的故事很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周亞夫軍細柳。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開弓搭箭,弓拉滿弦。皇上的先行引導人員到了營前,不準進入。
先行引導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就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
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並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被此感動,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去偷襲且被敵人俘虜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2)歷史依法治軍小故事擴展閱讀
治軍嚴明除了周亞夫軍細柳外,太祖治軍也是很有名的。
宋太祖曾經告誡禁軍的衣長不能超過膝蓋,買了大魚大肉和酒進入軍營的人,都有罪。又制訂了輪流守衛邊防的辦法,想讓士兵習慣在外的勞苦生活,而減輕思念妻兒和家鄉之情。而且士兵在外面守邊的時候多,在軍營里的日子少,每個人都發少量軍餉,軍隊的衣食容易滿足。另外,京城守衛軍領取軍糧時,如果軍營在城東,就命令他們到城西的糧倉領取。
如果軍營在城西的,就命令他們到城東的糧倉領取。而且領軍糧不允許租用車子和腳夫,一切都必須自己背,宋太祖曾經親自登上石掖門審察這件事。大概是讓他們辛苦用力,控制他們的傲慢和惰性。所以士兵不羨慕其他人的吃和穿,安心盡力而容易被驅使。
③ 古代治軍嚴格的故事有哪些,用成語概括
1、周亞夫軍細柳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胡人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直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不久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開弓搭箭,弓拉滿弦。皇上的先行引導人員到了營前,不準進入。
先行引導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
守衛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賓士。」於是皇上就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
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並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被此感動,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裡的將軍是完全可以去偷襲且被敵人俘虜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2、孫武訓女兵
孫子晉見吳王之後,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贊不絕口。為考察孫子的統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00多名宮女由孫子操練。孫武把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但宮女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赦免她們。
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
闔閭失去愛姬,心中不快。孫武便親見闔閭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
聽了孫武的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3、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是岳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所以岳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岳飛與將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與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傷病,岳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恤。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
4、割發代首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於是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翼翼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
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有的望著官軍的背影,還跪在地上拜謝。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飛起一隻鳥兒,驚嚇了他的馬。他的馬一下子躥入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
他要執法官為自己定罪,被執法官拒絕。曹操要舉刀自殺,被眾人勸住。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發說:「那麼,我就割掉頭發代替我的頭吧。」
5、穰苴執法
司馬穰苴向齊景公告辭之後,和庄賈約定:第二天正午在營門集合出發。 第二天,司馬穰苴提前來到軍營,布置好觀測時間的標桿和滴漏,等候庄賈。庄賈向來驕橫,這次,他認為率領的是自己的軍隊,自己現在又是監軍,根本就沒有把司馬穰苴與他約定的時間當回事。
於是,就留下前來為他送行的朋友喝起酒來。 到了正午,庄賈還沒有來,司馬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壺,到軍營宣布軍規軍紀。 約定的時候已經過去,太陽落山之時,庄賈才來。
司馬穰苴問:「為何不按約定的時間來軍營?」庄賈致歉地說:「幾個朋友送行,陪他們喝了點酒,因而來遲。」
司馬穰苴說道:「將領在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應該忘掉自己的家庭;到了軍隊宣布紀律的時候,就應該忘掉自己的父母;拿起鼓槌擊鼓作戰的時刻,就應該忘掉自己的生命。現在敵軍已深入我齊國境內,士兵在國境日曬雨淋,大王也寢食難安,百姓的生命寄予你的身上,還說什麼送行!」
司馬穰苴叫來軍法官問道:「按照軍法,將領不按指定時間到軍營的,該如何處置?」軍法官回答說:「應當斬首!」 庄賈害怕了。(庄賈)派人快馬向齊景公求助。還沒等派去的人回來,司馬穰苴已下令把庄賈斬首示眾了。三軍的士兵都震驚了。
④ 依法從嚴治軍歷史沿革
主席強調指出:「從嚴治軍是建設強大軍隊的鐵律。古語說得好,慈不掌兵。稀稀拉拉,鬆鬆垮垮,就不成其為軍隊,就打不了仗,更不可能打勝仗。」這就告誡我們,紀律是軍隊的命脈,必須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用鋼鐵般的紀律來保證強軍目標的實現。
古往今來,從嚴治軍都被認為是兵家治軍之鐵律。歷代軍事家無不把嚴明紀律作為治軍之道、制勝之基。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拜姜尚為帥,姜尚出征前在帥府掛出「斬法紀律牌」,開列條款「十七斬」,令到法行,三軍用命,終在「牧野之戰」中以5萬兵力一舉打敗紂王17萬大軍。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吳起就曾說過,「兵不在眾,以治為勝。」「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雖有百萬,何益於用。」民族英雄岳飛治軍以軍紀嚴明著稱,素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之美譽,令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慨嘆!明代屢勝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也非常推崇「嚴號令」「明恩威」,要求兵士「擂鼓進軍,雖水火不卻步;鳴金收兵,雖金銀不貪」。他們之所以在血火交織的人類戰爭史上譜寫出壯麗篇章,無一不和他們從嚴治軍有著密切的聯系。
我軍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始終把從嚴治軍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從建軍初期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後來頒布的一系列條令條例,貫穿了我軍令行禁止的嚴明軍紀。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藏區時,毛澤東妻弟賀敏仁是個紅小鬼,跟著紅軍長征走到了藏區,有一天賀敏仁餓得實在受不了,就和幾個戰士跑到喇嘛寺找東西吃,沒找到,但看到有銀元和銅板,就拿了一些去買吃的東西,被發現後執行紀律槍決。對此,毛澤東只說了一句話:「紅軍就應該有鐵的紀律。」1937年,曾任旅長的黃克功對陝北公學女學生劉茜逼婚未遂,將其槍殺,經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被判以死刑。有人提出國難當頭,人才難得,可讓他戴罪殺敵。黃克功也給黨中央、中央軍委寫信,要求從輕處理,戴罪立功。毛主席接信後,當即就給邊區法院院長雷經天寫信,支持法院判決,信中就講:「正因為黃克功不同於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共產黨與紅軍,對於自己的黨員和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厲的紀律」。1947年9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警衛團副連長趙桂良因為偷拿老百姓粉條被執行槍決。人們為他求情時,鄧小平說:「部隊作風紀律的好壞,關系部隊勝敗存亡,關系部隊的生命。一支部隊作風紀律壞了,就是這支部隊政治危機的開始,就等於給自己挖掘墳墓。」1949年5月25日,經歷了半個多月炮火洗禮的上海,終於迎來了解放後的第一個清晨,市民們驚奇地發現,蒙蒙細雨中,潮濕的馬路邊,躺滿了和衣抱槍的解放軍戰士。當夜攻入上海市區的第三野戰軍十萬大軍全部露宿街頭,讓國內外刮目相看。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鮑大可說:「我認為這是紅色中國的第一張『上海公報』。」年輕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當時正准備從上海遷往香港,親眼目睹大軍睡馬路,遂改變主意決定留下來參加新中國建設,後來做出了許多貢獻,晚年成為國家領導人。由此可見,我軍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有嚴明的紀律作保證。
從嚴治軍是古今中外治軍之道的精要所在,依法治軍是現代軍隊建設的一般規律。作為中國軍隊,必須始終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使從嚴治黨、從嚴治軍方針落到實處,不正之風得到有效遏制,能打仗、打勝仗的戰鬥力標准牢固確立,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堅強保證。
⑤ 歷史小故事(30字)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
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
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
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
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⑥ 像周亞夫這樣治軍嚴謹的人物有很多,請運用正面側面相結合以及對比襯托的手法來寫一個歷史人物的故事。
亂世英雄李存勖:生子當如李亞子
亂世出英雄。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僅僅震倒了大秦帝國的高壓長城,也震撼了千千萬萬被欺壓的勞苦人民的心,為他們勇於反抗,提出了支持——最少是目的性上的支持。
古往今來,農民起義少功成之時,這倒不難想像,畢竟英雄、梟雄的,白手打天下,沒有後顧之憂,大不了就是爛命一條;而泥腿子卻是很難扛著鋤頭去鋤禾中原大地,農民伯伯們嚮往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有些遠見的陳勝之流,那也只是追一個「王侯將相」,難以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落葉歸根也便成了他們的歸宿。天下,不是泥腿子的舞台——是英雄的「武」台,後唐庄宗李存勖(勖:[xù],勉勵之意;公元885年-公元926年),便是這樣的英雄。
上帝造出一根針,那最好就用來縫衣服,造了一把劍,當然是用來捅人的。劍不一定要大成,在其初具雛形的時候,便能取人性命,同樣的道理對英雄而言也是適用的,李存勖在少年時便已經鋒芒畢露。李存勖為晉王、後唐太祖李克用與貞簡曹皇後長子,生於唐光啟元年正月(公元885年12月),幼時擅弓馬,勇力超群,深受寵愛。李存勖年少時便隨其父外出作戰,11歲到長安向朝廷報功,得唐皇之賜。這里順便提一下,李克用(856年-908年),沙陀人,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受唐朝天子賜李姓,是唐朝末年最強大的藩鎮節度使之一,後受唐封為晉王。後唐創立後,尊稱其為後唐太祖武皇帝。
天佑五年(即公元908年),李存勖繼晉國王位,時年二十三歲。歷經多年沙場打磨,李存勖已是聲名赫赫,卻契丹、擊大梁、滅桀燕、服岐秦,中國北方大部分被他統一,晉國也隨著李存勖的出現,如日中天,後梁太祖朱溫曾贊嘆「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三十八歲(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於魏州(令屬河北)稱帝,國號「大唐」,史稱後唐。同年十二月滅梁朝,定都洛陽。五代諸帝者,不論文治論武功,無出其右者。
既然論到了「武功」,那當然要論「文治」。李存勖祖輩都是武將,雖不能說是目不識丁,卻也沒有什麼文才出眾的前輩,但李存勖本人卻是文武雙全。他通曉音律,能譜曲,擅二字疊,可自製辭譜,作「軍歌」,都是讓後人為之驚艷、贊嘆的東西。不過文才與文治卻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這李存勖文才尚可,文治卻可說是一塌糊塗。「武功」將他推上巔峰,天下英雄莫不仰視,「文治」卻將他推下高台,戲子伶人無不哂笑。
這李存勖,基本就算是另一個李隆基:唐玄宗前半生結束了武周天下,整出了「開元盛世」,後半生耽於享樂,落得個馬嵬坡下無奈嘆息;李存勖則是三箭之囑,搞定了仇人,掃平了天下,後半生寵幸伶人,落得個身死「興教門」的下場。
坊間有「三年河東變河西,先智後昏李存勖」之說,這當然算不上什麼好話,但這人前後差異之巨大,可說是判若兩人,究竟是什麼讓這個雄才大略的英雄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轉變?
大家知道,李存勖還有個小名,叫做「亞子」——亞子,當然不如「冠子」,霍去病從來不叫「亞軍侯」,但其實這一聲亞子是對此人的稱道:相傳李存勖幼年時已經是體格健碩,容貌魁偉,性子沉穩,且尚獨自往來,這與一般富家子弟的紈絝不同,故而深受其父的喜愛,並且隨著李存勖的成長,越發表現出其不同常人之處,也進而得到其父的重用。十一歲見唐昭宗時便被昭宗贊為日後國家的棟梁之才,昭宗直言「此子可亞其父」,就是說這小子以後比他老爸更牛,時人贊其「亞子」。
老子英雄兒好漢,李克用對「李亞子」也是寄予厚望,就連聽樂之時聽到動情處感時傷懷起來,看到兒子,心情也會好起來,聽《百年歌》,會說出「壯志未酬,後繼有人」這種話來。少年的李存勖受到追捧,會不會生出驕傲的情緒倒難說,但他的確是不負厚望,通《春秋》、音律,擅騎馬射箭,猶愛演戲聽戲。
李存勖在軍事上的遠見,甚至勝他父親李克用一籌,他勸其父整頓軍紀不果,在李克用過世後不久,便自行整頓,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他曾力勸其父助仇人劉仁恭,對抗大敵朱溫,避免「唇亡齒寒」的發生,為自己最後稱霸天下,奠定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克用病死前,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劉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全忠。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的境況危如累卵,叔父李克寧被其父委以大任,雖然本來對李存勖沒存上歹心,但經不住小人的攛掇,欲殺李存勖,取而代之。李存勖示敵以弱,暗中聯系其父舊部下,先發制人,反斬李克寧於刀下。然後,朱溫欺李克用已死,李存勖集團內亂的間隙出兵來攻,不料李存勖以雷霆手段解決了內亂,迅速出兵抵抗梁軍,潞州之圍迎刃而解。朱溫得李存勖出兵之訊,仰天長嘆道:「生兒子就應當生李亞子這樣的!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們與之相比,都是些豬狗之類無用的東西。」(《資治通鑒》卷266:「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這一仗贏得漂亮,奠定了他在晉軍之中的地位,內亂既平,他開始休養生息,為大殺四方做准備了——對了,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前文說過李存勖可能是這個世上第一個讓自己的手下唱軍歌的人物。李存勖將自己的音樂才能用於軍隊,自寫歌詞,自譜曲子,讓將士一起放聲高唱,稱為御制軍歌。作戰前不論上一次是勝是敗,都要齊唱軍歌,所以將士們在作戰時都忘掉了生死,唱歌打仗可算是李存勖用兵之一絕。
李存勖逐步消滅朱溫、劉守光等人,定內亂,破劉尋,又苦戰七年之後,最終將父親李克用所交付的三支箭的任務全部完成。同時他還超額完成了遺命,建立了後唐,登上了帝位,成為一代天下霸主。
李存勖年少得志,稱帝即位之前,和後梁血戰十餘年,大小百餘戰,作戰英勇異常,無往而不利——這到後來反倒成了他最大的缺點。他打天下手段犀利,無人能擋,但他守天下卻是一塌糊塗,不得不說,他缺少了挫折。
李存勖是戰場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稱帝後,他認為父仇已報,中原已定,不再進取,開始享樂。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即位後,常常面塗粉墨,穿上戲裝,登台表演,不理朝政,並自取藝名為「李天下」。
此外,李存勖還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宮太監,把他們作為心腹,擔任官中各執事和諸鎮的監軍。將領們受到宦官的監視、侮辱,讀書人也斷了進身之路。李存勖用人不當,直接將自己推上了滅亡之路。
寵信伶人、重用宦官,又吝於銀錢,不撫恤士卒,也就怪不得一起打天下的眾將與他離心,終至江山崩潰。三年後李存勖因兵變被殺於興教門,失敗之速,亦是罕見。
北宋歐陽修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便是討論李存勖沉溺逸樂、寵信樂官而致亡國的史實,說明「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歷史規律
我們翻開書卷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唯有嘆息。李存勖和唐明皇都是身具大才的人,也都是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人。但他們都敗給了自己——一張弓不能一直拉緊,卻也不能松開心弦,那才是一個人成功這關鍵。隋朝煬帝胸懷大志,做事卻是馬不停蹄,開大運河,建東都洛陽,征戰高麗,終於累垮了大隋,也累倒了天下。
但歷史總是不停的重復,前人之事,不僅是後世之師,也算是後人栽跟頭的師傅:人類總是會在同一塊石頭上跌倒,這是人類可恨的地方,卻也是可敬、偉大的特質。
⑦ 治軍嚴明的小故事
一籃雞蛋
一連幾天陰雨,劉伯承和野司首長住在斑竹園七里沖的紅軍家屬吳大娘家裡。每逢開飯時,吳大娘看劉伯承和大家吃的都是一些稀飯青菜,心裡很難過。這天晚上,吳大娘聽說部隊要走,便把准備送給女兒做月子吃的一籃雞蛋煮熟,叫警衛員拿給首長吃。當警衛員把雞蛋提來時,劉伯承說:「這怎麼行,一個雞蛋能換一兩鹽,這些雞蛋換鹽,夠她吃幾個月的。」說罷,叫警衛員送一塊銀元給吳大娘。
吳大娘見警衛員送一塊銀元給她,很生氣地說:「我要用錢,雞蛋不早賣了?」吳大娘堅決不收,警衛員沒辦法,只得如實向劉伯承回報。
劉伯承說:「那就把雞蛋再送還給吳大娘!」
警衛員只得又把雞蛋送回去。
吳大娘這回真生氣了,她對警衛員說:「跟你們首長說,我兒子也是紅軍,你們住在這里,就是住在自己家裡,難道吃幾個雞蛋還要錢!你把雞蛋拿回去,哪個首長說不要,叫哪個首長自己送給我,我跟他說說理。」
警衛員見吳大娘真的生氣了,只得又把雞蛋拿回去,劉伯承聽了警衛員說吳大娘真的生氣了,有點發愁。鄧小平說:「這事我來處理。」他提著那籃雞蛋來到吳大娘房裡,對吳大娘說:「大娘,你關心我們,我們領情了。革命軍人吃老百姓的東西要給錢,這是紀律。聽說你兒子也是紅軍,他吃老百姓的東西也一樣要付錢的喲!」
大娘說:「你們的政策我懂。這和別人家的東西不一樣。你們住在紅軍家屬的家裡,吃自家東西,不算違犯紀律!」說著把雞蛋提到劉伯承房裡,一下倒在鋪上,轉身走了。
劉伯承看看鄧小平,相互一笑,都想不出好辦.還是警衛員主意好,他說:「還是老辦法,我們臨走時,把錢留下。」劉伯承、鄧小平齊聲說:「好!」劉伯承笑著說:「今晚好了,我們行軍有夜餐了!」
⑧ 找歷史上誠信故事十個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謂的誠信就是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其實早在漢朝撰寫的《禮記·祭統》中提到: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歷史上關於反映個人誠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關曾參跟韓信的。
沒過幾年的時間,韓信就受到劉邦的重視成為大將軍,之後還被劉邦封為楚王。等到他榮回故里之後,依然惦記著尋找那個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人。不但給了她很多的金銀珠寶,還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顧她的起居。
⑨ 歷史上體現出治軍應該以人為本的具體事例
胡錦濤主席指出:軍隊要把以人為本作為建軍治軍的重要理念。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和重要原則,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價值觀的高度統一,反映了我軍性質和宗旨的本質要求,揭示了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在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中,既要堅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統一,又要堅持主體性與客體性、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一致。具體來講,要把握好「三性」:
突出特殊性,緊密結合部隊建設實際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我軍所講的「人」具有三層含義:一是指由我軍性質所決定的最廣大人民群眾;二是指軍人這一特定社會群體意義上的人;三是指具有獨立人格和個性的軍人個人。這種「人」的特殊性,要求我們貫徹「以人為本」要處理好三種關系:為人民服務與為官兵服務的關系;弘揚犧牲奉獻精神與維護官兵正當利益的關系;堅持依法從嚴治軍與發揚軍隊民主、注重人文關懷的關系。總之,軍隊貫徹以人為本的特殊性,要求我們認真遵循胡主席所教導的,切實把愛護官兵生命與培育戰斗精神統一起來,把關心官兵個人發展與從嚴治軍統一起來,把尊重官兵權益與確保一切行動聽指揮統一起來,使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得到貫徹和體現。
把握規律性,堅持以科學辯證的方法貫徹以人為本理念。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必須掌握科學辯證的方法:要堅持過程與結果相統一,最大限度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幫助人的功能,積極促進官兵全面素質的提高,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陞官兵思想政治覺悟、增強官兵認知能力和綜合素質上;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統一,著眼增強官兵的首創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強調共性的同時,積極引導官兵張揚個性,把個性發展納入部隊建設的正常軌道,使官兵在保持共性、張揚個性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要堅持說服教育與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相統一,充分尊重官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體地位,激勵官兵挖掘自身潛力,從自身實際出發展開自我教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感染力。自覺把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作為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有機統一起來,自覺真學真信真用黨的創新理論,把為民愛民、關注民生、尊重民意,作為各級領導幹部的基本職責、基本能力和基礎底線,切實為官兵當好表率,做好樣子,使官兵在接受教育中心悅誠服。
注重長遠性,切實以政策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不能僅靠行政手段,根本的是要發揮政策法規的制約作用。黨的十七大後,我們黨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大力推行黨內民主。我軍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特殊集團,且大多數是黨員,更應積極穩妥地推進部隊民主建設,通過完善法規制度,使官兵真正成為部隊建設的主人、軍隊權力的源泉、軍內行動的主體:在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政策制度要緊跟時代發展要求,與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國家的政策制度改革相吻合;在幹部調整使用上,要切實使官兵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選擇權得到尊重和保護,真正把群眾公認、德才優秀的幹部用起來;在工程建設、集中采購、選改士官、徵集兵員等部隊敏感事務上,要著眼維護人民群眾和官兵的正當權益,使研究制定的政策制度更具有科學性操作性和透明度,以利於制度落到實處;在高級領導和機關的權力運行上,也需要通過政策法規強化制約機制,解決好監督不到位和行政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問題,真正體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