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用立法
⑴ 立法牽頭部門的作用
信用立法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效運轉的重要基礎,是各項信用機制有效落地的關鍵保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立法工作。總的來看,當前加快信用立法,使信用制度建設有實質性的法律支持已有了一些現實基礎。
⑵ 我們應如何推進誠信建設做到辦事公道
摘要 信用社會體系建設至少應該包含三大核心:一是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推進信用立法工作,使信用信息徵集、查詢、應用、互聯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體權益保護等有法可依;二是加快推進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健全社會成員信用記錄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發揮行業、地方、市場的力量和作用,加快推進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完善信用信息的記錄、整合和應用,是形成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的基礎和前提;三是完善以獎懲制度為重點的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其中,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直接作用於各個社會主體信用行為,是社會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機制。
⑶ 為什麼信用立法的過程保護個人而不是企業
人是企業的根本,企業的行為還不都是人的行為嗎?
⑷ 你覺得應當採取哪些措施提高社會誠信水平
誠信是一個社會和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把誠信體系建設放在重要戰略高度予以重視,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誠信教育引導。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公民道德建設系列宣傳活動,按照「八榮八恥」的要求,制定公民誠實守信行為守則。充分運用電視、網路、報紙等新聞媒介,弘揚社會主義新風正氣和傳統美德,使信用成為公民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
二是發揮政府示範激勵職能。政府既是市場和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又是市場和社會規則的執行者,政府的所作所為,會對社會信用產生重大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和誠信缺失責任追究機制,增加政府透明度;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責任,避免和防止政府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發生。
三是加強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加大社會信用的監管力度,加快個人、企業甚至是政府機構等信息登記系統的建設與完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機制,規范公共信用信息的登記、傳播和使用,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利用率。
四是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工作。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建立完善信用法制體系,建議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用法》,提升誠信的法律地位,明確信用機構、誠信管理體制模式和失信懲戒法律機制
⑸ 健全失信懲戒制度比健全守信激勵制度更重要嗎
建立健全信用法規制度,為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提供法制保障。獎懲制度作為一種調控手段,必須通過法律法規來體現。《綱要》要求,加強信用法律法規制度方面的研究,盡快開展《社會信用法》的立法調研和起草工作,切實加快信用立法步伐,使信用信息徵集、查詢、應用、互聯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體權益保護等有法可依。制定《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條例》,明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基本內涵、適用范圍、具體獎懲措施、地方和部門職責等內容。
加強政務信息化建設,為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提供技術支持。應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管理和服務通過網路技術進行集成,實現政府系統行政管理和辦公業務的信息化、網路化,努力解決政府部門之間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水平不高、重復開發建設、部門內部信息化工作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推動政務工作的體制創新、結構創新和發展環境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和作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為歸集和更新政府部門所掌握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提供較好技術支持。加強整體規劃,實現協同辦公,對政府信息化建設不僅做到辦公軟體系統的統一,而且還應該是各類監管系統、業務系統、面向社會公眾的辦事系統和網上服務大廳等平台的統一,實現「一張網、一盤棋」,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信用信息資源共享奠定基礎。
⑹ 第一個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行地方立法的是哪個省 直轄市
你說的這個我覺得應該是香港吧,他們那邊過早的資本化,所以當初是信用體系,信用卡什麼的都有。
⑺ 我國關於信用體系建設,有哪些法律法規出台了
當前,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已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已被明確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牽頭單位;誠信已被列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信用教育和培訓逐步展開,企業和公民信用意識得到提高;金融機構和企業信用管理開始得到重視;信用中介機構得到初步發展;信用管理行業自律組織已具雛形(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已於2001年12月成立)。但作為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信用立法相對滯後,已經成為制約信用體系建設的瓶頸,應盡快列入我國的立法規劃,抓緊制訂。社會信用體系至少包含如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良好的信用文化、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2)完善的信用立法和失信懲罰機制;(3)政府對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業的高效監管;(4)公共信用信息的開放與使用;(5)市場化運作的信用中介機構和行業自律組織。鑒於信用體系建設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國務院已明確由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信用體系建設的牽頭單位。整規辦為此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制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等。因此建議由其統籌負責全國性信用法律法規的起草工作,而區域性、行業性的信用法規可由各地區、各部門負責起草,但應與國家信用法律法規相一致,並與現代市場流通法律體系相銜接。
⑻ 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應當以什麼為基礎
以法治為基礎,要為信用立法,制定完善的信用評判、使用、查詢、隱私保護等體制。
⑼ 以誠信水平提升為關注的焦點
摘要 以誠信水平提升為關注焦點
⑽ 信用制度的建設問題
2006年3月10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誠信評價中心在京頒布由該中心制定的《中國企業電子商務誠信基本規范》,這個應該做為參考.
做法:
要從根本上改善電子商務的誠信問題,我認為應該必須通過如下途徑進行改革:
(一)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管理體制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務活動模式,它的的每一次交易活動都要涉及到多方參與者,包括參與交易的雙方、電子商務網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銀行、稅務部門、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機構,每個參與者都要承擔一定的信用責任。他們需要在一個完善的誠信環境下進行交易,但建設這種環境不是電子商務活動的某一參與者具有誠信意識就能解決的問題,這種誠信環境和機制需要社會各方共同長期努力才能營造出來。
構建誠信機制首先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一個健全的社會信用制度是現代社會健康發展的可靠保證。要建立一個實實在在的誠信社會,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大建立社會信用管理體制的宣傳
西方企業信用意識較強,信用管理機制較為健全,同時擁有先進的保密技術和發達的個人資料網路,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我國經濟是由計劃經濟脫胎而來的,信用基礎較薄弱,無論是企業或個人均缺乏資信管理的意識。雖說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但時至今日,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領導對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缺乏最起碼的了解。觀念意識不強,行動上也就難以跟上。因此,為了盡快提高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積極性,加速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建設,必須更新觀念,大力加強宣傳力度和培訓力度,加強和拓展信用披露制度和方式,增強全社會的資信觀念,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企業領導觀念的現代化。
2、建立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與監管機構
採用電子商務模式進行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務與利用其他貿易方式一樣,進行交易或涉及到交易行為的各方參與者會遇到下列風險:交易各方的資信風險、產品風險,包括產品質量是否可靠、產品品牌、產品是否假冒偽劣等問題;物權轉移中的風險,包括先付款還是貨到付款問題,產品如果委託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還涉及到物流企業的信用問題;支付風險,這里不是指網上支付過程中的支付安全性風險,而是指交易中付款方是否付款的問題;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風險,在交易完成後,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提供方能否履行其義務的問題等。
這些風險不僅僅在電子商務模式中出現,在任何一種貿易方式中都會存在。要防範這些風險,必須建立起以政府為背景跨部門的,包括銀行、工商管理、公安、稅務等部門協同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價與監管體系,實現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用信息互聯互通。
3、建立企業和個人在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的第三方信用服務、認證機構
採用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的各方還有與採用其他交易方式相比所具有更多的風險,這些風險時常被歸納到電子商務安全問題中,但歸根結底引起這些風險的原因還在於帶來這些風險的人的失信行為。從信用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在電子商務中所特有的風險有:賣方在網站上對產品進行不實宣傳、欺詐行為的風險;買方發出惡意訂單的風險;交易一方對電子合同否認的風險;交易信息傳送風險,如信息被竊、被修改等風險;網上支付風險,如支付用戶的密碼、賬號的安全性問題等。
這些風險的存在,需要有一個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電子商務認證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參與電子商務交易的各方解決問題,使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電子商務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可以設立第三方商務認證中心(如CA中心),為網上交易各方交易資料的傳遞進行加密、驗證和對交易過程進行監察。電子商務認證中心還可以對網上進行交易的企業進行資格評定和認證。只有通過資格認證的企業才能獲得數字證書,這樣的企業也就獲得了對網路資源訪問的許可權,並被允許在網上開展交易活動,同時也可以得到認證中心提供的技術服務支持,從而確保客戶的交易在安全、誠信的環境下進行。
4、進一步加強政府信用建設
社會信用體系除了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外,還包括政府信用。政府信用建設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取信於民、服務社會"的要求,創新行政管理機制,建設公開、透明、高效、誠信政府,努力實現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5、建立信用獎懲機制
建立保證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完善的誠信機制,需要有信用獎懲機製做支撐。對誠實守信行為或不誠實不守信行為的獎懲機制應包含以下方面:
(1)完備的法律法規保障。法律法規的確立和健全(金融有關立法,非金融有關立法,失信懲罰機制)是社會信用制度及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的保障。世界各徵信國家和政府對之都高度重視。且都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對電子商務進行規范和管理,在此方面我國的法律法規建設還沒有與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相適應。需要加快信用立法,包括銀行信用、非銀行信用的立法,商業信用與消費者信用行為的立法以及商業授信的立法等。
(2)建立獎懲機制。賦予相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實施獎懲的權力。如對信譽良好的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採取免於檢查、實行信譽年檢等措施予以獎勵,對失信企業和個人,讓其受到應有的行政或司法處罰,使他們在經濟上受到損失,並對其進行重點監管,同時將失信企業或個人的不良行為記錄進行廣泛傳播,讓失信者難於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生存。
6、加強網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信用體系中的信息安全技術是相當重要的。隨著B2B、B2C和C2C等商務交易模式的深入發展,網路信用安全已成為制約網路經濟發展的瓶頸。通過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規范,嚴格規定信息管理、發布、交換、查詢的管理許可權、審批流程、傳遞方式、密碼管理、保密規則,保證企業及個人信息的安全、可靠、有效。
電子商務的騰飛離不開健全的信用體系,而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必須不斷加強網上安全認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如數據挖掘技術的開發、信息安全技術的開發、信用系統數據平台建設、數據倉庫的整合與數據採集(建立基於統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數據倉庫系統)。以及制訂政府信用相關數據和信息的採集、交換和存儲標准、電子簽章、CA認證等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