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簡答道德經

簡答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3-25 08:42:12

⑴ 簡答道家思想現代化的時代價值有哪些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道家文化同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一樣,對中國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會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對中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及其維系起到過難以估量的作用。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進程中,我們仍有必要重新審視道家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合理的成分,發掘道家文化的時代價值。



(1)簡答道德經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盡苦難而生生不息,備遭浩劫而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一定意義上說,正是因為具有這種崇儉抑奢的精神。

我們在今天仍要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而道家文化崇儉抑奢、摒棄浮華的生活信條也因此凸現出鮮明的時代價值。

⑵ 簡答題 老子辯證法思想的特色有哪些

老子辯證法思想的特色有:「道」是老子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道」是宇宙萬物的總根源,是事物運動發展的客觀規律,並且促使它們向自己的對立面周而復始的運動。

老子認為這些對立雙方相互參透、相互推動,在統一與轉換中發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樸素辯證法常見的局限性,即矛盾雙方對立轉換的直觀性、盲目性、消極性以及片面性。

老子學說的精華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又互相聯系、互相依存。

(2)簡答道德經擴展閱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⑶ 道德經課題: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道德經,我們該如何解讀

道德經課題: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道德經,我們該從以下方面解讀:

  1. 他們的判斷力超乎常人,對事情觀察得很透徹,只根據現在所發生的一些事,常常就能夠正確地預測將來事情會如何演變。

  2. 他們能夠接納自己、接納別人,也能接受所處的環境。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之中,他們能安之若命,處之泰然。雖然他們不見得喜歡現狀,但他們會先接受這個不完美的現實(不會抱怨為何只有半杯水),然後負起責任改善現狀。

  3. 他們單純、自然而無偽。他們對名利沒有強烈的需求,因而不會戴上面具,企圖討好別人。有一句話說:「偉大的人永遠是單純的。」我相信,偉人的腦子里滿有智慧,但常保一顆單純善良的心。

  4. 他們對人生懷有使命感,因而常把精力用來解決與眾人有關的問題。他們也較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單顧自己的事.

  5. 他們享受獨居的喜悅,也能享受群居的快樂。他們喜歡有獨處的時間來面對自己、充實自己。

  6. 他們不依靠別人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們像是個滿溢的福杯,喜樂有餘,常常願意與人分享自己,卻不太需要向別人收取什麼。

  7. 他們懂得欣賞簡單的事物,能從一粒細砂想見天堂,他們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斷地從最平常的生活經驗中找到新的樂趣,從平凡之中領略人生的美。

⑷ 簡答什麼是道德

道德
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最高尚的道德。

⑸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請簡答之!謝謝

今天看到了「上善若水」不知道什麼意思,查了一下,原來如此,學習了,呵呵
上善若水是一種境界,唯至誠才能達到。
上善若水是一種智慧,唯至善才能獲得。
上善若水是一種謀略,唯至精彩能運用。
上善若水是一種功德,唯至美才能成就。
「上善若水」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
具體解釋: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⑹ 老子「無為而無不為」

我覺得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無為,什麼是無不為。這句話說的是一種境界,我的理解是,無為是指我不為了什麼而做什麼,想什麼。沒有所謂的行動指導,一切都是唯吾本心。而無不為就是吧無為的最後一句話也去掉,即連唯吾本心都沒有。我是這樣理解的歡迎大家指正。

⑺ 簡答題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內容如何做

這取決於你明白多少,理解多少,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我告訴你如何做,那是我的生活知識經驗,並不是你的。

⑻ 道德經簡答題2、道家思想現代化的時代價值有哪些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道家思想現代化的時代價值有:

⑼ 道的本質是什麼簡答

「道」的本質(狀態、形式、構成)
「道通人和」
道的屬性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既然有物混成,說明道是物質的。
1:在「道」的裡面有物生成

說明道是物質的。這是「道」的第一個屬性。

2:「道」的狀態

道的狀態是寂靜深廣的 獨立的,它產生天地萬物。《道德經》又講「蕭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可為天地之母。」這是說「道」是寂靜的,深廣的,它又是獨立而不可改變的,可以認為它是使天地產生的母體。「道」充滿宇宙,寂靜深廣而不可限量,它是獨立存在的,不同於萬事萬物,卻是產生萬事萬物的源泉,這是道的第二個屬性。
道的形式
「道」是無形的,而具有一切形。「有形萬物之始,無形萬物之母。」道是無形的,是指道不是某一種或某千萬種特定的形態,而是具有成就萬物的一切條件的母體。古人講的無形是指無一定的形,同時具備一切形的涵義。


道的構成
「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是說道的變化產生了陰氣和陽氣,有了陰陽二氣的變化才有了產生萬物的條件,道本為零,不顯示任何極性,只是靈態一物。但當零分離成有物之後,就產生了與這一物相反的一物。即:

A,大道是正負之和的零 正+負=0 大道為零,陰為負,陽為正。

B:大道產生的規律是:大道之零分為正負:負-0-正

由於大道生出了正與負,所以萬事萬物均有正負兩個方面。如正負、陰陽、剛柔、清濁等等,萬物無一不是如此。

⑽ 道德經課題: 德與人的關系是什麼人與德的修養方法有哪些

以德服人。

(1) 個人的需要、興趣與愛好、理想與信念等心理活動的傾向性;

(2)專 情感反應與心屬境的傾向性:樂觀的或抑鬱的,焦慮的或平靜的等;

(3) 意志特徵與行為方式的選擇性,果斷的或猶豫不決的,堅強的或懦弱的等。


(10)簡答道德經擴展閱讀:

加強個人品德建設,須多管齊下。

一是應提高人們的道德認識。要使人們具備高尚的品德,就必須使人們了解和把握社會各個生活領域的道德規范,了解和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榮、什麼是辱,然後才能有一個明確的道德實踐方向。

二是應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種道德認識,還需要熾熱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種對善的執著追求,在實踐中形成穩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應鍛煉人們的道德意志。如果沒有堅強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實踐中克服困難,堅持善良和正義,抵制邪惡和私慾,也就難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目錄6 發布:2024-11-17 22:37:33 瀏覽:943
農村分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7 22:04:46 瀏覽:941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