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論禮道德

論禮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3-25 08:56:52

Ⅰ 4個什麼是道德禮論制度文化

禮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夏、 殷、周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版的周 禮已比較權完善。孔子主張「道之以德,齊之 以禮」的德治,荀子在《禮論》中,論證了 「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認為禮使社會上每 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的等級制中都有恰 當的地位。

Ⅱ 用中國禮的觀點闡述道德規范是什麼

中國禮文化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禮強烈地影響和制約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義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而穿於其心理與行為活動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元的「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禮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長。 禮之產生,可以溯到遠古時代。首先它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倫秩序是禮產生的最原始動力,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是最初的禮,後又有「聖賢之人」如黃帝、堯、舜、禹等為「止欲制亂」而制禮,身體力行為民眾做榜樣,從而使禮在「維穩制亂」中發揮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們更加遵禮尚禮。其次,禮起源於原始的宗教祀活動。遠古時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低下,無法解釋和征服自然現象與自然力,於是人們把關於人的靈魂觀念擴大到他們所接觸的自然界萬物,從而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開始用原始宗教儀式等手段來影響神靈,如祭祀、崇拜、祈禱等,期望以虔誠感化和影響自然神靈,以使其多賜福少降災,原始的「禮」便產生了。
結合文化和禮之起源,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一)禮之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二)禮是一系列動作,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通過多樣性的儀式,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愛戴和重視。
(四) 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以衣冠文物標榜國家文明的特色,舉世所無。中國人的治國方略,經過諸子百家的爭鳴與論辨,最終走上禮治的道路,這是歷史的選擇。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禮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對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禮」字蘊含多種人文精神元素
「人文」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賁·彖》:「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禮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禮主敬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群處的基本要求是彼此的和諧相待與分工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形成群體的合力、推進社會發展。中華之禮的基本精神,正是圍繞這一目標而展開的。
《禮記》開篇第一句話便是「毋不敬」。儒家以月亮的盈虧為喻,提出「滿遭損,謙受益」的理念,提倡謙虛自守、低調行事。故處處尊重他人,凡事多看他人長處,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既是修養,也是美德。
有人說儒家倡導的禮不過是統治階級之禮,是貴族階級內部的行為,與庶民無關,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是對禮學文獻沒有細讀,甚至有誤讀。我們來看《禮記》是怎麼說的:
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這段話說得很清楚,「自卑而尊人」並非專門針對富貴者,而是包括「負販者」在內。「負販」是背個簍子或挑副擔子沿街叫賣的小販,屬於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他們懂得了禮,就可以人窮而志不短。可見,禮是博施於所有人的。
自謙而敬人是中華禮儀最重要的特色,在各種禮儀中體現得極為充分,交際語言中的謙語與敬語,堪稱是最能體現東方文化特色的典範。
■禮主博愛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著名口號,其中「博愛」一詞,國人多以為是西方人的首創。殊不知,撰成於戰國時代的《孝經·三才章》就出現了這個詞。
在《禮記》的《禮運》篇里,孔子把「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作為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那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人人都能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孔子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為實現人類遠大理想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來培養愛心。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人,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當我們一天天成長起來的時候,父母卻在一天天走向衰老,越來越需要得到親情和關心。子女孝敬父母是一種自然親情,最容易做到。孝敬父母並非是提倡狹隘的私親之愛,而是以此為起點,把對父母的愛推廣到天下人父母的身上。《孝經》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唐玄宗把這兩句分別解釋為「博愛」與「廣敬」,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國人從童蒙時代起,便受到了博愛的教育。《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人皆同類,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共生於同一塊大地之上,只有彼此相愛,才能擁有幸福的未來。把愛作為一種具有普世意義的道德來推廣,是何等人性化!
■禮節人情
人是有血有肉,有豐富情感的動物,一生處於喜怒哀樂之中。人們對於事物的反應,往往不是太過,就是不及,因此人的情感需要道德理性的修正和調適。儒家的禮,就是為了合理地節制人的性情、防止民眾或過或不及而設:「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 《禮記》說:「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近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楚簡說:「始者近情,終者近義。」與此如出一轍,證明先秦儒家對禮節人情的問題,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理念。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朱熹說:「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可謂深得詩的大旨。
所以,在情感問題上,要懂得一點儒家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度。如果大喜大悲,狂躁暴怒,小則影響身體健康,大則影響人生幸福,破壞社會和諧,甚至釀成悲劇。人是理性動物,人高於禽獸的地方在於,人有能力把情感控制在不偏不倚「中」的境地,能夠客觀地面對功過、得失、是非、毀譽。
■禮樂兼修
儒家文化是禮樂文化,禮樂相須,不可或缺其一,這是中國文化里極為重要的特色。據《禮記·王制》記載,上古君王有定期巡守四方的制度,所到之處,地方官員要 「述職」,其主要內容之一,是展示當地流行的民歌。君王據此可以了解民風是否淳樸。聽到純正無邪的民歌,則由隨行官員記錄後推廣,此即 「采風」。古人認為,盛德之帝必有盛樂,音樂已然成為聖德明君的象徵,在歷史文化上的地位之高,不難想像。
《樂記》說:「大樂與天地同和。」樂的最大作用是使人心「和」,所以,儒家想方設法在各種場合讓人們接受樂的熏陶,包括在宗廟、鄉里、家裡。
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 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 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樂記》這段話里的「和敬」、「和順」、「和親」,都以「和」作為前提,可謂用心良苦。《樂記》還對禮樂的職能做了論述,如「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也有類似的表述,最明快的表述是:「禮,外也。樂,內也。禮樂,共也。」只有禮樂兼修,才能成為內外完美的君子。這些精闢的論述對修身養性頗有指導意義,值得我們反復吟詠、玩味。
■禮尚往來
禮也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禮記》上說:「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
禮是指禮節,尚是注重的意思,禮尚往來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禮,互相尊重。我最初在清華開「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這門課時,每次上下課,我都向學生鞠躬行禮。第一周我這樣做,學生都毫無反應地看著我,第二周還是如此。第三周上課,我依然鞠躬行禮,學生還是沒有反應,我這才跟他們談禮尚往來的道理。我說,大家注意到沒有,我每堂課講九十分鍾,都是站著,中間也不休息,這有多辛苦?哪位同學想體會一下,可以站著聽九十分鍾試試。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在上下課的時候起立十秒鍾,向老師表示一下尊重?我孩子的年齡都比你們大,我這么一個老頭向你們行禮,你們居然若無其事,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么做合適嗎?
按照《禮記》的說法——「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現在是你們失禮了,怎麼辦?是不是從下周開始上下課的時候咱們「禮尚往來」一下?同學們紛紛表示從這堂課開始。下課鈴聲一響,大家都站了起來,師生互相鞠躬致敬,以後每次如此。說明清華的同學都是好學生,問題是沒人給他們講這些道理。
我對同學說,我要求大家行禮,並不是要求你們特別尊敬我,只是希望大家由此培養恭敬之心,在學校尊敬老師,回到家裡尊敬父母,將來工作了,尊敬領導和同事。你這樣做了,才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問題是你首先尊重了別人沒有?如果人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都能通過尊重他人來贏得他人的尊重,不就是「我敬人人,人人敬我」了嗎?
「禮的精華」可為當今時代所用
上面略述了禮在中國文化中的極端重要性。可以說,離開了禮來談中華文明,則無從談起。中國之外,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個色彩如此鮮明的原生文明。
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將實現偉大復興。中華騰飛需要民族精神的引領。五千年歷史與文化,蘊藏著豐厚的民族精神資源,需要我們去發掘與提升。中華騰飛需要大力提升民族整體素質,革除種種不文明、不講「禮」現象。如何看待中華的禮樂文化?它在當今時代是否還有利用價值?一生研究中國文化的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生前與美國學者談論中國文化時如是說:中國文化說到底是一個字,就是禮。禮是中國人一切行為的准則。錢先生的說法,可謂一語中的。西方人的禮是禮節、儀式,中國人說的禮可謂無所不包,與西方人說的文化相仿。中國人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共同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方式,並且通過禮的形式,使之「格式化」,推行到各地,從而深深地紮根於社會,成為我們緊密聯系的強大紐帶。錢穆先生認為:「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如此宏論中國文化的本質,讀之令人如醍醐灌頂。衷心希望大家能從錢先生的論述中,正確認識和推廣中國禮樂文明。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傳統禮樂文明不是沉重的歷史包袱,更不是糟粕一堆,其中蘊藏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其精華完全可以為我們的時代所用。

Ⅲ 論述禮的基本含義以及基本准則

一、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禮儀和禮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分別解釋如下:
1、關於禮儀的解釋如下: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方面的內容。禮儀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說,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外交禮儀等六大方面。
2、關於禮的解釋: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范,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夏、殷、周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范,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准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二、關於禮的六個方面的含義:
1. 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婚~。喪(sāng)~。典~。
2. 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准則:~教(jiào)。~治。克己復~。
3. 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讓。~遇。~贊。~尚往來。先~後兵。
4. 表示慶賀、友好或敬意所贈之物:~物。~金。獻~。
5. 古書名,《禮記》的簡稱。
6. 姓。

Ⅳ 論語論禮

我寫過兩篇,給你參考吧:

《論語》林放問禮之本
【原文】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把事情治辦周全。
(3)戚:哀痛。
【譯文】
林放問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說:「你問的問題很大啊,很有意義!一般的禮儀,與期奢侈,不如節儉些;喪葬儀式,與其辦的周全、盡善盡美,不如心裡真誠悲痛。」

【評析】禮有一個形成及演變的過程。人與動物有一些本質上的區別,比如直立行走、語言,有人說禮也是根本區別之一。據考古發現,有的遠古時代遺骸旁邊有粉未,據估計這就是一種生者對逝者的感情表達,是喪禮的雛形。一個人這樣表達,就有更多的人效仿,於是禮就形成了風俗習慣,風俗日久就形成了文化。但是,禮一旦成為文化,在形式方面就可能喪失了最原本的情感表達,而是為了有禮而行禮,禮的制度也越來越繁雜。
面對春秋時期繁雜的禮,魯國人林放就提出了問題: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馬上對他提出了表揚、贊嘆,說他問的好!為什麼呢?這個林放沒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資料,可見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也不是什麼仁者賢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可能是一個普通官員,即使官比較大,也頂多是個省部級吧。然而,他就問出了這樣一個有深度的問題,現在哪一個省部級官員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呢?
孔子於是答了,說禮與其奢寧儉,喪與其易寧戚。朱子曾註: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我們為什麼要有「禮」呢?是因為我們豐沛的情感、我們的心意需要一種方式來表達,「禮」就告訴了你這種方式,所以禮是內心精神境界的外面表現。如果只有禮的形式,而沒有了禮的精神,那就失去了禮之本。我們中華號稱禮儀之邦,是一種精神的東西,而不是形式。
於是,禮的發展似乎走進了一個怪圈,就是從質朴的禮,發展成為風俗習慣,成為人人遵守的一種准則,然後上升為文化,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以此為禮的時候,可能禮之本已經失去了。比如說喪禮,規定出了穿什麼,戴什麼,怎麼哭,居喪多少天,人們只是依禮去做這些事情,做的規規矩矩,圓圓滿滿,但是如果沒有內心真正的悲痛,這些形式有什麼意義呢?於是開始有人反思,要求去除這些形式的條條框框,呼籲回歸到原來質朴的禮……回到原來,然後經過另一次的輪回……
彷彿居士的一句話可謂道盡了禮的前世今生和來世:繁禮耗神,簡禮損情;初禮則庄,久禮則戲;稀禮則厚,頻禮則薄;嚴禮則煩,寬禮則怠。故禮生禮滅,隨世流轉,變偉千古,莫知其數。
【故事】下面我舉幾個小事例,來理解孔子他老人家這句話。
第一,禮與其奢寧儉,就舉三個婚禮的事故吧。兩個奢華的婚禮,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燃起多少灰姑娘變白雪公主與王子偕手百年的夢,然而事實證明對神的誓言都脆弱的那麼不堪一擊;賈寶玉與薛寶釵的婚禮夠奢華,然而不需婚禮就註定這是一個悲劇。一個足夠儉的婚禮,沒有嫁妝,沒有儀式,沒有大宴賓朋,新房是男方的辦公室,新娘因為被通緝遠道投奔而來,於是就算結婚了,但是他們卻偕首共同恩愛生活了五十多年,最後同用一個骨灰盒,骨灰都撒在一起,他們就是周恩來和鄧穎超。
然後再舉一個紅樓夢中的例子,就是元妃省親,本來省親就是回家與自己的家人團聚,然而,因了禮,元春只能高高在上的「享受」自己長輩的參拜,想擁抱一下自己的親人都不能夠。還有祥林嫂的故事,讓魯迅對「吃人的禮教」狠狠的鞭笞。這些,是禮的錯嗎?我想不是,這些禮已經成了耗神的繁禮,戲的久禮,頻的薄禮,已經失去了禮之根本,不能反應人的內心情感。
最後再舉兩個葬禮就更能理解孔子的話了。第一還是紅樓夢中的故事,秦可卿的葬禮,這可以說是最「易」的葬禮了,被王熙鳳辦的非常完美,那麼多人舉行了那麼多的儀式,花了那麼多的錢,然而,有多少人是真正心裡悲痛的呢?這種葬禮是對逝者的懷念與追思嗎?另一個是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母親以為自己的女兒方登死於地震,為自己的女兒建了一個簡單的墓,墓里放著一個新書包,每年開學母親都會買了新課本埋進去,因而裡面有所有的課本。這個葬禮不隆重,不奢華,但是,所有觀眾都能體會到母親愛女兒的那一顆心。
好了,讓我們再來用上述例子來詮釋一下孔老夫子的箴言吧:禮,與其像戴妃與王子的婚禮那樣奢華,不如像周鄧的婚禮那樣儉朴,其根本在於是真的要偕首百年;喪禮,與其像秦可卿的葬禮那樣治辦周全,不如像方登的葬禮那樣,有母親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哀傷,那才是有內涵的禮,禮儀之邦的禮。

《論語》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原文】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2)和:調和、和諧、協調、恰到好處。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引申為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之道。
(4)節:調節、限制。
【譯文】
有子說:「禮的功用,是為了讓人們相處和順、社會和諧。上古聖王之道也就美在這和順之上,不論大小事情都都是為了人們生活的更和諧。但是也會有行不通的時候,如果一味的為了和諧而和諧,無原則的調和,而不用禮來為之作適當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評析】
這一小節講的是禮的作用。這里的禮,不是外在的禮貌、禮儀,而是「整個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我們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是一個非常重視「禮」的民族,並把「禮」認為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諧重要工具。
《禮記》開宗明義:「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庄。」
《禮記·禮運大同篇》中設想了一個以「禮」維系的理想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現在我們提出要建設和諧社會,從論語中這一句來看,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思想,孔子早就提出來了,不僅提出來,而且如何建設和諧社會,都指出了非常明確的道路——就是講「禮」。
相傳禮為周公旦所定,東周時「禮崩樂壞」,所以孔子整理《禮記》,呼籲恢復禮。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不說「禮崩樂壞」吧,也差不多了。經歷了上個世紀半世紀的戰亂,又經歷文革的打砸搶燒、離經叛道,「孔家店」數次被打倒,然後是三十年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又一次的西學東漸,中國文化中傳統的「禮」消失殆盡。
我聽一位CEO的講座,他就講到他上大學時,路上遇到學校的校長,他就深深的鞠了躬,說「校長好!」結果校長愣在那了,不知如何應對,尷尬片刻冒出一句「你吃了嗎」?他只好回答「還沒有」,校長於是說「那趕緊去吃吧」!他就走掉了。我相信孔子的學生路遇孔子肯定不是這樣的。連外在的禮都沒有了,還談何禮和精神「尊師重教」呢?
下面又說「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下面舉大小兩個例子。第一個從大的事情上說,我們知道在堯、舜、禹的時代,是禪讓制,類似現在西方社會的民主選舉,讓有才能的人當領導,這便是禮的精神的體現。第二個從小的事情上說,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畫地為牢」,相傳在很久之前的社會里,人們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錯誤,就在地上畫個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懲罰,即使這樣,哪怕他身邊空無一人,他也決不會提前走出圈子半步,這就叫「畫地為牢」,這也是一種禮維系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難道聖人是有先見之明,預見到了我們今天要建設和諧社會將會遇到一些問題?聖人就是聖人哪,不得不承認。下面又講了不要一味的追求所謂的和諧呀、美好呀、歌舞昇平呀,為了和諧而和諧是不行的呀,是會出問題的!
我們當代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的新聞報道,多是報喜不報憂,粉飾太平。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宣傳部門就曾下了命令,不許報死了多少人,甚至不許記者進災區采訪。後來風向才變了,變成公開透明,並歡迎外國記者到災區采訪。只報和諧的事情就是真和諧了嗎?不報憂就沒有憂了嗎?
再舉一個例子,現在有些地方為了彰顯歌舞昇平的和諧社會,弄了很多形象工程,為了「綠化」,把禿山用漆塗成綠的;勞民傷財建設許多華而不實的「形象建築」等等,都是所謂的「知和而和」,是「不可行」的。
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以禮節之」。一個地方官,想要開創一種和諧的社會局面,其實很簡單,上面《禮記·禮運大同篇》已經講了「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謂小康」,如此就小康社會啦,就是和諧的大同社會啦!這不僅是統治者的追求,也是老百姓的追求,可惜千百年來,也沒有這樣一個社會。
其實我們現在的和諧社會建設,廢棄農業稅,推行社會保障制度,實行義務教育……走的正是這條路。

Ⅳ 求關於文明禮儀、道德的古詩詞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孟子是中國儒家早期了不起的人物,他倡導人性本善,堅持仁義並舉,豐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論,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中。《孟子》一書對後人的教育和啟發甚多,影響深遠。在《孟子》一書中,「君子」是一個高頻詞,出現八十餘次,書中從人格上、道德上把仁人志士、仁義之人、有道之人稱作君子。國學大師錢穆講「中國人講人,列出許多區別來,如君子小人,善惡賢不肖等,而最高則有聖人」,還說「講做人道理,實為中國文化之精髓」。 在孟子眼裡,「君子」有古今的分別:「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公孫丑下9,本文引用直接註明孟子篇章名和節數,下同)這是說,從對待過錯的態度和做法上,可以看出古之君子與今之君子的高下之別。有過則改而不順,更不得從為之辭,應是君子的正確態度和做法。 君子不僅有古今之別,也有與庶民、小人的差別。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離婁下19)人和禽獸有差異,但差異幾希、有限。君子存之者為何物?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離婁下28)仁和禮存於君子之人心。孟子又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離婁下28)人己之間互敬互愛,在今日社會也是需要提倡的,可以是良好的夫妻關系,也可以是和諧合作的上下級關系與同事關系、朋友關系。 孟子以義為路、以禮為門:「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萬章下7)常將仁和義並舉,以仁為宅、以義為路,如「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告子上11)「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離婁上10)孟子能近取譬,以宅、路、門比仁、義、路,闡述了如此一番君子之道和做人道理,影響深遠。人生之中不居仁宅,不走正路,豈不可哀可嘆! 《孟子》中「君子」「小人」的對比,有明朗朗的一句「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滕文公上3)提醒人們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分別。與小人對立的還有「大人」。大人者,德行高尚的人。如「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告子上14)體有貴賤,有小大,所以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則思」的名言,明確了大人「立乎其大」的要求。(告子上15) 大人存其仁心、養其大志,就是君子。與「君子」「大人」相媲美,尤為後世稱道者為「大丈夫」。孟子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是對大丈夫的絕妙概括,成為亘古以來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自律,為大人、做大事、行大道成為一代一代中華兒女的人生理想和堅定信念。 人生會面臨很多變數,個人有得志與不得志的狀態,孟子提出「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9)窮獨達兼的思想,得志澤民利民,不得志修身行道,一直為後人所景仰。孟子得志有「三弗為」,深知而且踐行「養心莫善於寡慾」。(盡心下35)。 不得志獨行其道,反映了君子志於道的堅定。孟子還提出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離婁上4)不親、不治、不答,無怪乎他人,而是反思自己是否仁愛足夠、智慧充足、恭敬有加。 仁、智、勇被儒家認為是三大德,仁是第一位的,不仁就談不上智和勇。仁者無敵,知恥後勇。《孟子》中講了君子之恥:「聲聞過情,君子恥之。」(離婁下18)名聲超過了實情,君子會感到羞恥。人和水一樣,要有本源,才能形成壯闊之勢,而不能靠虛假包裝,矇混社會大眾。「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人不能沒有羞恥感,失去了恥感,就真的很無恥也很可怕。後世顧炎武特別講到做人要「行己有恥」。做人要自己知恥,否則無從談起。 關於君子之樂,孟子也有一番宏論。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盡心上20)孟子所言君子三樂,王天下不與存,且其一樂、三樂皆需依賴外部條件滿足,獨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則純由自己而定。君子所樂者,樂於仁義,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上27)君子做人問心無愧,言行留好樣於兒孫,心術無愧對天地。 《孟子》中還講到君子之憂患,憂和患二字多是分開而言,「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離婁下28)「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所憂為何?舜是人,我也同_是人,我怎麼能夠像舜一樣做個頂天立地的有德有才之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激勵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修身正心做君子。 《孟子》中講君子之道的也有很多。如「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滕文公下8)一節,攘鄰之雞,無論日偷一次還是月偷一次,都是不義之行,非君子之道,必須從速改過。君子講仁愛、走正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離婁下14)孟子強調君子深造以道,貴在自得,也就是學習做人做事要思要領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盡心下32)孟子強調了君子之言不離正道,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君子一生的行動堅守。 本文梳理解讀了《孟子》中的「君子」。君子與庶民、小人有別,君子存的是仁心。君子有君子之志,有得志與不得志之分,不得志則獨行其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君子有君子之恥,有君子之樂,也有君子之憂。概言之,孟子教人當君子、為大人,要反求諸己,修身走正道。 在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們的高校教師要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孟子中的「君子」思想對新時代青年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我們要抓住「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借鑒傳統優秀文化,做到落實落細,持之以恆,這樣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青年時代

Ⅵ 禮的道德范疇主要包括哪三個層面

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1. 以禮「引」德:禮儀作為一種基礎性的行為規范,可以「內引導」人們容加強道德修養。

  2. 以禮「顯」德:禮儀作為一種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顯現」人們的道德水平。

  3. 以禮「保」德:禮儀作為一種操作性強的道德規范,可以「保證」道德原則的實施。禮儀這種規范和准則的操作性很強,可以用語言、文字、動作進行准確的描述和規定。

Ⅶ 禮儀,道德,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三者起作用的機制不同,禮儀更多是個人的沒有外在壓力靠自我感覺來調整的行為專規范,而道屬德是更多是雙向的,受輿論的強制,受社會輿論、傳統習慣等方式,來規范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法律則更多是體現國家意志,通過一整套執法機關強制實施。
其次,三者的評價標准不同。禮儀以美醜為標准,道德以善惡為標准,法律是以合法非法、有罪無罪為標准。
第三,三者調整的關系不同,禮儀調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德調整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而法律調整的是同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禮儀、道德、法律三者在調解社會關繫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三者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任何社會都不是簡單的一種在發揮作用,而是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Ⅷ 關於「禮與德是什麼關系」

中國古代法律的突出特點是倫理道德性。「德主刑輔」「出禮入刑」一類的說法容易讓人感覺,所謂的「禮」就是道德,而禮與刑的關系其實也就是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實際上這種理解並不準確。 道德是指由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關於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榮譽與恥辱等觀念,以及同這些觀念相適應的由社會輿論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保證實現的人們行為的規范的總和。[1]其特點在於:第一,它評價人們行為或思想的標準是善與惡。第二,它依靠社會輿論、社會習俗和人們內心信念來維持,不具有國家強制力。 「禮」淵源於祭祀,至遲在夏代已經出現,但並未形成整齊劃一的規范。據《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周公制禮」,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對以往的宗法傳統習慣進行了整理、補充,釐定成一整套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的行為規范以及相應的典章制度、禮節儀式,使禮的規范進一步系統化。 禮與道德有著密切的聯系。孔子曰:「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人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2]禮所維護的價值理念,就是仁義,其蘊涵的價值追求就是「成德」「治世」。但禮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則的法律化。法律的質的特徵不外乎三者:一是行為規范,直接指示人們應為和不應為之事;二是有強制性;三是有公共機關去執行。禮是不是法律,關鍵在於它是否有強制性、執行性。孔子主張「導之以德,齊之以禮」[3],顯然表明德與禮是不同的,禮是有強制性的,因為沒有強制曰「導」,導之不靈,則要以禮「齊」之。孔子要人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4],禮管到了人們視聽言行的各個方面,是明確而具體的行為規則。「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Ⅸ 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有哪些

一、個人禮儀的內涵

個人禮儀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范與待人處世的准則,是個人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個體規定,是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教養良知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其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裡如一。

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個人禮儀是一種文明行為標准,其在個人行為方面的具體規定,無一不帶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高尚而誠摯的特點。講究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這也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行為心表,言為心聲」是眾所周知的,個人禮儀如果不以社會主義公德為基礎,以個人品格修養、文化素養為基礎,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勢必事與願違。因為它無法從本質上表現出對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動對方,感染對方,增進彼此間的友誼,融洽彼此間的關系。那些故作姿態,附庸風雅而內心不懂禮,不知禮的行為,或人前人後兩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徑均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所為,眾人將對此嗤之以鼻。「誠於中則形於外」,只有內心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風流儒雅的風度,只有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有學識的人才能「知書達禮」,才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自覺按社會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別人,就等於尊重自己,懂得遵守並維護社會公德,就是為自己創造一個文明知禮、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為明辨禮與非禮之界限的社會主義文明之人。

對個人來說,個人禮儀是文明行為的道德規范與標准;就國家而論,個人禮儀乃屬一種社會文化,它是構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與傳統的象徵,更是一國治國教民的經典。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禮」,也極為重視禮儀教化。歷代君主、諸路聖賢均把禮儀視作是一切的准繩,認為一切應以禮為治,以禮為教。關於個人禮儀與社會文明的問題,我們的先人也有過不少的論述。如《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其大意為:用政權推行一種「道」,並用刑律懲處違反「道」者,老百姓想的是如何逃避懲處而不看行為的對錯和榮辱;用德來推行「道」,以禮教化人民,老百姓懂得對錯、榮辱,並會自覺地遵守之。這十分清楚地說明人們對個人禮儀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天子》中的「禮儀廉恥,國之四維」,更明白、直接地將「禮」列為立國四精神要素之首,也可見其突出的社會作用。無數事實證明了個人禮儀對一個社會的凈化與美化起著積極的作用。個人禮儀所形成的一種具有較強約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會成員能夠自覺按社會文明的要求調整行為,唾棄陋習,最終將自己的言行納入符合時代之禮的軌道,以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可以說,個人禮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個人禮儀不僅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高低和有無教養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二、個人禮儀的現實意義

如果說,個人禮儀的形成和培養需要靠多方的努力才能實現的話,那麼個人禮儀修養的提高則關鍵在於自己。個人禮儀修養即社會個體以個人禮儀的各項具體規定為標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不斷完善自我的行為活動。從根本上講,個人禮儀修養就是要求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禮儀規范標准化作個人的一種自覺自願的能力行為。今天,我們強調個人禮儀修養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強個人禮儀修養有助於提高個人素質,體現自身價值。「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都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追求著自身的完美,尋找通向完美的道路。爭當「名牌」人,強調「外包裝」者有之,注重「臉蛋靚」,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這些均不足以使人發生美的質變。費時費力費錢財之後,還是有不少人依然是「敗絮其中」嗎?所以,只有將內在美與外在美統一於一身的人才稱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強個人禮儀修養是實現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豐富人的內涵,增加人的含金量,從而提高自身素質,使人們面對紛繁社會時更具勇氣,更有信心,進而更充分地實現自我。

其次,加強個人禮儀有助於增進人際交往,營造和諧友善的氣氛。有人稱個人禮儀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作為社會的人,我們每天都少不了與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與人相處,那麼在生活中、事業上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俗話說:禮多人不怪。人際交往,貴在有禮。加強個人禮儀修養,處處注重禮儀,恰能使你在社會交往中左右逢源,無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時也贏得他人對你的尊敬,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趨融洽,使人們的生存環境更為寬松,使人們的交往氣氛更加愉快。

第三,加強個人禮儀有助於促進社會文明,加快社會發展進程。人與社會密不可分,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成員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員則必須要用文明的思想來武裝,要靠文明的觀念來教化。個人禮儀修養的加強,可以使每位社會成員進一步強化文明意識,端正自身行為,從而促進整個國家和全民族總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會的發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之際,我們每一位社會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覺加強自身的品行修養為己任,投身於社會主義的三個文明建設之中。

三、個人禮儀特徵

個人禮儀的基本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以個人為支點。個人禮儀是對社會成員個人自身行動的種種規定,而不是對任何社會組織或其他群體行為的限定。但由於每個群體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所組成的,每一個社會組織也都是由一定數量的組織成員所構成的。因此,個人行為的良好與否將直接影響著一個群體、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從此意義看,我們強調個人禮儀,規范個人行為,不僅是為了提高個人自身的內在涵養,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序與文明。

第二,以修養為基礎。個人禮儀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表現,而是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內在的品格與文化修養。若缺乏內在的修養,個人禮儀對個人行為的具體規定,也就不可能自覺遵守、自願執行。只有誠於中方能行於外,因此個人禮儀必須以個人修養為基礎。

第三,以尊敬為原則。在社會活動中,講究個人禮儀,自覺按個人禮儀的諸項規定行事,必須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則。「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尊敬別人,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禮儀不僅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關系,而且還可以避免或緩解某些不必要的個人或群體的沖突。

第四,以美好為目標。遵循個人禮儀規范,尊重他人,按照個人禮儀的文明禮貌標准行動,是為了更好地塑造個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展現個人的精視風貌。個人禮儀教會人們識別美醜,幫助人們明辨是非,引導人們走向文明,它能使個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們的生活日趨美好。因此,我們說,個人禮儀是以美好為目標的。
第五,以長遠為計。個人禮儀的確會給人們以美好,給社會以文明,但所有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見影,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須經過個人長期不懈的努力和社會持續不斷的發展,因此,對個人禮儀規范的掌握切不可急於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Ⅹ 「禮」有哪些倫理道德內涵

禮,lǐ,
(1) 會意。從示,從豊( lǐ)。「豊」是行禮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義:舉行儀禮,祭神求福。
(2) 同本義 [offer sacrificer to gods]
1. 社會生活中,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婚~。喪(sāng)~。典~。
2. 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准則:~教(jiào)。~治。克己復~。
3. 表示尊敬的態度和動作:~讓。~遇。~贊。~尚往來。先~後兵。
4. 表示慶賀、友好或敬意所贈之物:~物。~金。獻~。
5. 古書名,《禮記》的簡稱。
6. 姓

熱點內容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
司法大講堂 發布:2025-01-22 20:50:42 瀏覽:534
簽約個人法律顧問 發布:2025-01-22 20:27:38 瀏覽:514
民事訴訟法主管 發布:2025-01-22 20:00:28 瀏覽:625
2015社會與法 發布:2025-01-22 19:59:36 瀏覽:764
東南司法所 發布:2025-01-22 19:51:40 瀏覽:990
侵害姓名權法律責任股東 發布:2025-01-22 19:28:40 瀏覽:117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