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立法程序指的是
㈠ 教育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活動對嗎
教育立法是國家立法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關教育的法律活動,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㈡ 現在我國的教育立法有哪些
美、英、德、法、加等西方五國普遍重視教育立法,其教育立法有著廣泛的內容、健全的體系、規范的程序、完善的技術、嚴格的監督系統,而且強調教育立法的與時俱進。我國教育立法可以從中獲得有益借鑒:必須堅持「依法治教」,注重教育立法與教育改革的相互促進,完善教育法規體系,規范教育立法程序,改進教育立法技術,強化教育法律監督系統,豐富教育立法的表現形式。
㈢ 教育政策制定的幾個步驟
(一)教育政策問題的認定
教育政策問題的確定是整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的起點。美國學者利文斯指出,「問題的挖掘和認定比問題的解決更為重要」。此觀點揭示了認定問題的重要性。教育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如學生厭學、缺乏學習動機、教師對工作不滿意、教育資源常常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等問題。這些問題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它們是教育政策問題的起點。但是要成為教育政策問題得取決於特定的問題是否能夠引起公眾和政府部門的關注,即由教育問題轉化為公共教育問題再轉化為教育政策問題,並進一步合法地進入教育政策的議程,最終成為教育政策。袁振國教授曾指出教育問題轉化為教育政策問題的幾個標准。首先,教育問題的影響有多大。是全國性的問題,還是地方性的問題或某一地區的問題;是持久性的問題,還是突發性的問題。其次,問題是否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起因是什麼,涉及的主要對象是哪些人。第三,問題的嚴重程度。問題客觀上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在人們認識中嚴重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相對性的問題,因為它離不開一個人的主觀判斷,不同的價值觀念、態度立場和認識水平對問題嚴重程度的認定往往是不同的。對這兩種程度差異的正確判斷,直接關繫到政策的及時性與分寸。第四,影響問題的因素。問題是由教育自身的原因引起還是社會問題在教育上的反映。第五,代價。一個教育問題什麼時候成為一個政策問題,在什麼地方成為一個政策問題,通過什麼方式解決以及解決到什麼程度等都要考慮教育問題的代價,即考慮解決某一問題付出的代價大還是獲得的回報大。第六,是否具有導向性,是否優先考慮代表發展和變化的未來趨勢的問題。第七,是否可以評估。政策是否具有明確的目標和目標達成的指標。總之,問題的性質、廣度、嚴重性與代價等是影響教育政策問題認定的關鍵性因素。
教育問題的客觀性不能取代教育政策問題的主觀認定。就理論而言,教育政策制定過程是從問題的形成到合法化的一個連續性歷程,此過程常常被視為線性的、理性的與受控制的,但實際上教育政策過程不可避免地是一種政治活動,在所有階段都會有不同主體的價值與利益涉入。因此,教育政策過程通常很難是一個理想化的理性決策過程,而是一種協商的過程。為了減少領導者的主觀願望和自己的價值偏好對認定教育問題的影響,在認定教育政策問題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盡可能多的人參與教育政策問題的認定,盡量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群體,盡可能多地傾聽來自不同方面的聲音。2004年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這個指導今後五年教育實現新跨越的行動方略歷時15個月的起草過程,在此過程中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與建議,各專題組先後召開研討會和座談會上百次,形成專題報告和方案70多個,共20多萬字。徵求意見的范圍涉及教育部內外老同志、部屬高校、不同地區學校校長、教師和專家學者代表等,使得文稿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得到不斷的修改和完善。二是採取程序化的問題認定方式,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科學的文獻調研和實地調研、嚴格的定量定性分析來認定教育政策問題,避免一些人為因素的干擾,避免一些不經過討論和深入研究由領導者獨自作出決定的現象。
(二)教育政策議程的設立
並非每個被界定為教育政策問題的問題都由政府來解決。為了有機會最終成為政策,問題必須要細化為政策議程,即制定政策解決問題的議論、商討、規劃的議事程序。這一過程中不同政策主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將最終決定政府對教育政策問題的作為或不作為。
從我國的政治制度來看,教育政策議程主要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公眾議程(public agenda),即由非政府機構的個人或團體提出的政策問題在社會中形成廣泛議論,從而成為一種問題分析界定的政策議程。在公眾議程中,社會輿論、新聞媒介、公眾民意將起到重要作用。不過這種議論中的政策問題有的可能進入政府議程,有的不可能進入政府議程。但是,只要形成了公眾議程,教育政策問題就可以引起政府的注意,從而對政府形成一種外在影響力,促使政府將問題納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也有可能為政府議程提出界定問題與分析問題的參照系。這說明,公眾議程會影響政府議程,但不能決定政府議程。政府議程一方面可由自己提出政策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公眾輿論提出的問題,並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程序,從而成為一種問題分析界定的政策議程。政府議程本質上是一種行動議程,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公共政策問題的提出,首先是作為社會公共問題進入公眾議程加以討論,然後引起決策者的關注從而進入政府議程,最後才形成政策問題並由政府決策者加以確認。然而事實上,很多問題可能並不經過公眾議程而由政府主動列入議事日程並直接進入政策議程。這一點在我國表現得較為突出。
在我國,由於黨組織和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它們在政策制定的權力結構中處於政策中樞的特殊地位,所以它們擁有對整個社會資源進行權威性分配的權力,對社會公共問題能否進入政策議程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常常是黨組織和政府主動尋求和發現問題,並把它直接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從而使這些問題並不經過公眾議程而直接形成政策問題。可以說,黨組織和政府是我國各種重大政策問題的主要提出者,在政策問題的認定過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三)教育政策的決定
當教育政策議程確定之後,就要進行政策決定,即決策階段。從理論上講,教育決策主要有三種模式,即理性模式、漸進模式和綜合模式。理性模式是政策制定者根據完備的綜合信息,客觀地分析判斷,針對許多備擇議案進行優缺點評估,排定優劣順序,估計成本效益,預測可能產生的影響,經比較分析之後選擇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最佳方案。漸進模式是指以現行的政策為基礎,再與其他新方案相互比較,然後決定哪些現行政策宜加修改以及應該增加哪些新的政策內容。綜合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將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式混合使用、有機結合的一種決策模式。如果說理性模式追求的是政策決策的理性化,試圖制定出最佳的方案,漸進模式追求的是教育政策的改良,強調政策的可行性,那麼綜合模式就是既努力增加政策決策過程的理性,又重視利用現有政策,希望獲得可行的理想政策。
從我國教育決策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的教育決策經歷了由傳統經驗型決策向理性型決策再向現代的綜合型決策發展。建國初期,我國的教育政策科學化水平較低,主要是根據自身的經驗來進行決策,而且大多是模仿、移植國外(主要指前蘇聯)的教育政策,由於水土不服而大打折扣。文革期間,教育決策更沒有科學性而言,個人的主觀意願與階段斗爭給教育決策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改革開放之後,教育決策得到極大的改善,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與績效化水平不斷提高,並走出了一條從點到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漸進式決策模式和綜合式決策模式的道路。我們憲法規定,包括十六大報告里提到四個民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決策民主化,決策民主化就是共同政策選擇過程,它強調在政策過程中,要能面向民主,符合公眾利益。從我國決策實踐來看,無論是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的推進和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還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都力圖體現這一點。另外,由於我國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所以在進行教育決策時所遵循的是團體決策與精英決策相結合的模式。這樣既可以防止政策決策過程中的個人專斷和一言堂,又能防止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傾向。民主集中制是我國的根本制度,也是合理使用和有效的決策體制。它一方面在政策決策之前要廣泛征取社會各界的意見與建議,另一方面要在民主基礎上高度集中,除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外,還必須堅持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原則。
教育決策的程序應當規范,也應當嚴格,但這樣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有規則、有程序體現了民主,但有時可能造成效率低下或消磨了創新,這是一對永恆的矛盾。有時一個很有創新的提案被討論通過後,就成了四平八穩的公文,這也說明了政策的漸進性,也說明了民主的代價。在恰當時機做出決策,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西方一些民主制決策效率不高的局限,更好更真實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又能減少因議而不決長期的討價還價而耗費決策成本,提高決策效率。
(四)教育政策的表達與合法化
在政策被正式採納之前,它必須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最後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公布於眾,在成為正式的官方文件之前往往要經過反復的修改。如《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從2003年2月擬訂出的草案一稿到2004年2月的送審稿,其間僅經過教育部黨組會議或教育部領導正式審改的過渡文稿就有近50稿,字數也從最初的5萬字濃縮到最終的1.3萬字,修改的力度和強度由此可見一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是在廣泛調查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歷時兩年半,數易其稿,最終於2001年才正式頒布。
教育政策合法化就是指教育政策方案獲得合法地位的過程。在對教育政策方案做出決策之後,必須將該方案合法化為真正具有權威性的政策,使之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這就是政策合法化問題。它是政策制定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政策執行的前提。不同的領導體制、政策方案和合法化主體往往會有不同的合法化程序。這里主要涉及行政機關的政策合法化過程與立法機關的政策合法化過程。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審批程序就是在國務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等幾個不同的層次上展開的。從宏觀上講,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程序發生在中央與地方這兩大層次上;從微觀上講,教育政策合法化的行政程序發生在教育部各司、處、科等部門的各個行政系統環節中。
教育政策經過一定實踐檢驗具有相對穩定性之後,可以以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凡是以法律形式體現的教育政策,都必須經過立法機構法律程序的審批。立法機構審批通過的教育政策,便完成了合法化過程。對於必須立法的議案,按照人大立法程序,一般要經過提案、預備會議列入議程、審議、通過等程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都經過了這樣的程序。
㈣ 教育立法名詞解釋
教育立法指的是國家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關教育的法規。 教育的法規包括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制定頒布的憲法中的有關教育的條款和有關教育的法律,國家地方權力機關制定頒布的地方性教育法規,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頒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條例、決議等規范性文件。 一般教育法規由教育行政部門執行,對教育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主要由司法部門負責。
㈤ 什麼是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關系是由教育法在調整教育領域中的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和確認的一種法律關系。它是教育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是教育法所確認。
基本內容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種類
(一) 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關系具有如下特徵:
1. 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具有合法性。第一,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產生的前提。第二,法律關系不同於法律規范調整或保護的社會關系本身。第三,法律關系是法律規范的實現形式,是法律規范的內容(行為模式及其後果)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得到具體地貫徹。
2. 法律關系是體現意志性的特種社會關系。
3. 法律關系是特定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二) 法律關系的種類
1. 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
調整性法律關系是基於人們的合法行為而產生的、執行法的調整職能的法律關系,它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行為規則(指示)的內容。調整性法律關系不需要適用法律制裁,法律主體之間即能夠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由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旨在恢復被破壞的權利和秩序的法律關系,它執行著法的保護職能,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保護規則(否定性法律後果)的內容,是法實現的非正常形式。
2. 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和橫向(平權)的法律關系
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體之間所建立的權力服從關系(舊法學稱「特別權力關系」)。其特點是:第一,法律主體處於不平等的地位。第二,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具有強制性,既不能隨意轉讓,也不能任意放棄。橫向法律關系是指平權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特點在於,法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㈥ 什麼是教育立法,我國已頒布了哪些教育法律
教育立法指的是國家機關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關教育的法規。 教育的法規包括最高國家回權答力機關制定頒布的憲法中的有關教育的條款和有關教育的法律,國家地方權力機關制定頒布的地方性教育法規,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頒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條例、決議等規范性文件。
我國已頒布了的教育法律
1995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殘疾人教育條例》等。
㈦ 什麼是教育法規
教育法規是來調整教育自活動和教育行政活動中發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主要指有關教育的專門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也包含其他法規中調整有關教育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條文。在中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法律」,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行政法規」;由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地方性教育法規」。
㈧ 我國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指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享有立法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制定、修改、補充和廢止法律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步驟。教育立法也應依據相應的立法程序。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法律議案的提出
法律議案的提出是指依法享有專門許可權的國家機關或人員向立法機關提出制定、修改、補充和廢止某項法律的有效建議,這是立法程序的第一階段。提出法律議案是一種法定權力,通常叫做提案權或立法提案權。立法提案權是法律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組織或人員的一項專門職權,未經法律或立法機關授權者不具有提案權。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享有立法提案權的機關和人員如下: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憲法修正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全國人大常委會;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議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全國人大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一個代表團或30人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有權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法律議案的機關和人員有:委員長會議;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10人以上;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法律議案形成後,經過審查、討論,被通過的法律議案則作為擬定法律草案的依據,依此形成可以提交法律制定機關審議的正式法律草案。
2.法律草案的審議
法律草案的審議是指法律制定機關對列入議程的法律草案正式進行討論和審議的活動。這是立法程序中最關鍵的階段,其結果不僅直接關繫到法律草案的命運,而且直接關繫到法律草案被通過後的社會效果。對法律草案審議的程序一般分為兩步:其一,聽取提案人關於法律草案的解釋、說明。包括法律草案的立法理由、起草經過、指導思想和原則以及立法中的主要問題。其二,通過各種具體形式,審議法律草案。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法律草案,一般要先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審議再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的法律草案,一般採取初步審議和再次審議,然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通過。此外,全國人大各代表團全體會議、代表小組會議、主席團會議和大會全體會議也是審議法律草案的具體形式。
3.法律草案的通過
法律草案的通過是指立法機關對於經過審議的法律草案正式表示同意與否的活動。這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階段。《憲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又根據《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和第六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定人數的過半數通過。法律議案的通過方式,一般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或舉手錶決方式或其他方式。目前我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中,經常採取電子計算機的表決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准確性。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將通過的法律以法定形式公布出去,這是立法的最後階段。根據憲法第八十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法律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㈨ 立法程序四個步驟
立法程序四個步驟具體如下:
1、提出法律案,提出法律案是我國立法的第一個階段,是法律審議、通過、公布的前提。是指被授予專門許可權的機構和人員向立法機關提出法律草案,使審議法律草案列入議事日程,成為立法機關討論的對象。提出來出法律案是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和人員的專有職權;
2、審議法律草案,法律草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於己列入議事日程的法律草案正式進行審查和討論;
3、通過法律,法律的通過是指立法機關對法律草案表示正式同意,使之成為法律;
4、公布法律,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機關將己通過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通過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機關發布;國務院通過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㈩ 什麼是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公開性、交涉性及自律性等幾大屬性。現代立法程序的價內值體系主要由容正義、效率和秩序等構成。其中,正義奠定了立法程序的道德基石,效率賦予了立法程序經濟性的內涵,秩序則給立法程序注入了制度化的理念。現代立法程序的建構及運作應當遵循「正義優先、兼顧效率和秩序」的價值取向。任何立法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程序,立法程序與立法活動的關系如同行為的手段方法與行為的目標。
立法程序就是指具有立法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創制規范性法律文件所遵循的制度化的正當過程,是限制立法者恣意進而使立法活動彰顯和實現程序正義的制度設置,也是國家通過立法手段協調利益沖突、規制社會秩序及配置社會資源的合法路徑和正當法律程序。其中,「制度化的正當過程」凸顯了立法程序的制度本色和程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