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環境法學pdf

環境法學pdf

發布時間: 2022-03-25 20:48:12

㈠ 環境法學是研究什麼的

環境法學研究為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而制訂各種環境保護法規的必要性、制訂法規的依據和程序。環境科學目前正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迅速發展。它的各個分支學科基本上都形成不久,遠未達到成熟階段。

㈡ 環境法學自考資料

名詞解釋題
1.環境: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2、環境保護:所謂環境保護是指為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保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行政、經濟、法律、科學技術以及宣傳教育等諸多措施和行動的總稱。
3、自然資源: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自然界中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都稱為自然資源。
4、人類環境觀:人類環境觀或稱人類環境價值觀是人們對環境看法、觀點、觀念的總和,是建立在一定生產力之上的並反作用於生產力的一種社會意識形式。簡言之,人類環境觀是一種環境意義意識。
5、環境問題:環境問題是指由於自然界或人類的活動,使環境質量下降或生態系統失調,對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健康和生命產生有害影響的現象。
6、資源:資源指對人有使用價值的某種東西。
7、環境資源法:環境資源法是指關於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和法律淵源的總和。
8、環境資源法體系:環境資源法體系是指由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在於調整因環境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改善及其管理的法律規范和其他法律淵源所組成的系統。
9、環境資源法律關系從宏觀上看,可以將各種關系歸納為三大類:
(1)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是除人之外的自然物與自然物之間的關系;
(3)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也稱「人與環境的關系」。
這個定義包括兩層意思:一是環境法律關系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與環境資源有關的人與人的關系。環境法律關系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與環境資源有關的人與人的關系,簡稱為環境社會關系。二是只有當環境法實施時,才能形成環境法律關系。
10、環境法律關系的客體環境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主體的環境行為所指向的對象,或者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又稱權利客體或義務客體。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包括物、行為、精神財富和其他權益。環境法律關系的客體也不例外,但能反映環境法律關系特點的主要客體是環境資源(物)要素和對環境有影響的行為(作為與不作為)。
11、"污染者治理,開發者養護「原則污染者治理是指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組織或個人,有責任對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開發者養護是指對環境與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組織或個人,不僅有依法開發自然資源的權利,同時還有保護環境資源的義務。有責任對其進行恢復、整治和養護。

1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是指採取各種預防措施,防止環境問題的產生和惡化,或者把環境污染和破壞控制在能夠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體健康和社會物質財富及保障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限度之內。
13、限期治理3、限期治理是指對長期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排污者,以及對設立有特殊保護區域內超標排污的已有設施,經地方人民政府決定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監督,設定一定期限由排污者在該期限內實施完成治理任務,使污染物排放達到治理目標的一種強制性措施。
14、協調發展原則、協調發展原則 : 是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原則非常概括地闡明了環境與發展的相互關系,是環境保護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15、個人環境權、個人環境權
即自然人的環境權,指自然人具有享用適宜環境的權利,也負有保護適宜環境的義務。
16、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的原則、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的原則
簡稱協調發展原則,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17、環境法基本原則環境法基本原則指通過環境法規明確規定或者體現的,反映環境法基本理念、價值、特點和目的的,對環境資源工作或活動具有普遍性指導作用的准則。
18環境標准、環境標準是指國家為了保護公眾人體健康、社會物質財富、維持生態平衡,對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按照法定程序對環境要素間的配比、布局和各環境要素的組成以及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的某些技術要求加以限定的規范。我國的環境質量標准、污染物排放標准、環境保護基礎標准和環境保護方法標准等都是強制性標准。
19「公共資源」理論、環境資源主要是公共資源,個體對公共資源的自由選擇與利用和社會對公共資源的分散管理,能夠產生破壞性的競爭。從公共管理角度而言,行政管理權力主體越多、越分散,對環境資源的保護就越無力,環境資源狀況就越壞。反過來說,行政權力越統一,越是集中並趨向於單一中心,責任就越明確,權力主體之間的破壞性競爭和摩擦就越小。因此,各國在構建環境資源監督管理體制時,在同一層次的政府級別中,一般是實行統一指揮,加強集中調控,推行主要管理功能部門的專門化,確立單一權力結構和單一行政領導系統。
20公眾利益與民主決策原則、環境資源管理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環境資源的分配與控制。在對這種資源供給的分配中,不僅需要有效,也需要公正、合理,使這種分配有益於實現社會的共同利益,即公眾的長遠利益。要實現長遠利益必然要求合作和參與決策。因此,集體決策、民主決策便成為應用正義與公平的必要條件。一般認為,合理、公正的環境資源管理體制應存在於民主決策與功能權力集中的復合結構之中。多元的決策權力與單一的控制執行中心相結合即「決策多元化與執行專門化」的結構構成了環境資源管理體制。
21環境資源監督管理、廣義上,環境資源監督管理是指運用行政、經濟、政策法律、科學技術、宣傳教育等手段,對各種影響環境資源的行為進行規劃、調控和監督,以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資源、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狹義上,環境資源監督管理指環境資源行政監督管理,即環境資源行政監督管理部門對各種影響環境資源的行為進行規劃、調控的監督管理活動
22、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在項目開發利用之前,對該開發或建設項目的選址、設計、施工和建成後將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擬採取的防範措施和最終不可避免的影響所進行的調查、預測和估計,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防範整治方案措施,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報批的環境法律制度,它是一項決定項目能否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
23、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有哪些?2、「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工程建設,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法律制度。
24、「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是有關排污費的徵收、管理和使用的法律規定的總稱,是指向環境中排放污染物或者超過規定的標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必須依照國家的規定繳納一定數額的費用,用於污染防治的環境法律制度。
25、排污收費制度是指在從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活動之前,必須向有關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發給許可證後,方可進行該活動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它是自然資源行政許可的法律化,是自然資源保護管理機關進行自然資源保護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26、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是指由於人們的生產活動和其他活動,向大氣環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質,使其物理、化學、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變,導致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進而危害人體健康、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害的現象。大氣污染的特點是污染速度快,范圍大,持續時間也較長。
27、環境噪音、環境噪音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28、禁止超標排放污染物制度、該制度也稱超標排污違法制度,是指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或者個人,其污染物排放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法律規定。《大氣污染防治法》這條規定表明凡超標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29、固體廢物的概念、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30、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31、環境雜訊污染、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32、森林、森林,是指存在於一定區域內的以樹木或其他木本植物為主體的植物群落,或者稱為群落生態系統。森林包括林地、樹木及其他林地植物。
33、森林資源、森林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林地面積、樹種及木材蓄積量等的總稱。它具有可再生性和易受人類開發利用的影響等特點。森林資源由森林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森林。作為資源的森林,它不僅具有經濟價值,亦具有生態價值。
34土地荒漠化、是指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素,造成的乾旱亞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主要表現為土地植被遭到破壞後在乾旱和多風條件下出現風沙活動,使土地逐漸失去生物生長能力。
35、自然資源法、自然資源法是有關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6、森林所有權、森林所有權又稱林權,是指森林法律關系的主體對森林、林木或者林地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我國森林法把林權分為國家林權、集體林權、機關團體林權和公民個人林權。
37、漁業法漁業法是關於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發展人工養殖,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8、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包括生物種類的組成和各種種群的比例以及不斷進行著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㈢ 環境法學2

12、某廠因事故向一湖泊排放污染物,造成該湖泊中的魚苗全部死亡。漁民為此向該廠索賠,賠償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可得利益和間接損失。其中可得利益是指( )。
A. 魚苗的費用
B. 魚苗成長後的預期收益
C. 清除湖泊被污染的費用
D. 飼養魚苗所付出的勞務
E. 飼養魚苗所需的飼料費用
13、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所遵循的專門性原則是( )。
A. 「三化」原則
B. 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
C. 分類管理原則
D. 集中處置和分散處置相結合原則
E. 綜合利用原則
14、《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所指的「社會生活雜訊」主要是指干擾他人生活的( )。
A. 生產企業雜訊
B. 文化娛樂場所雜訊
C. 商業經營活動雜訊
D. 家庭等場所使用的聲響器材雜訊
E. 室內裝修活動雜訊
15、下列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內、禁止從事旅遊、游泳活動的是( )。
A.一級保護區
A. 二級保護區
B. 三級保護區
C. 四級保護區
D. 五級保護區
16、關於徵收排污費的規定,下列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的說法是( )?
A.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 超標排放者累計繳納排污費
B. 達標排放者需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者需繳納超標排污費
C. 達標排放者需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即為違法,由環保局予以罰款
D.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者需繳納超標排污費
E.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即為違法,由環保局予以罰款
17、在我國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
A. 法定取得
B. 開發利用取得

㈣ 蘇州大學環境法學相關

環境法不好考 招生數太少了 就業也不行 蘇大的民商法 憲法什麼的比較牛 而且貌似招的比較多 我有個朋友第一年考的環境法沒考上 後來換的憲法被錄了

㈤ 環境法學的就業前景好嗎

法學常設的專業有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法學、國際法學、環境法學、涉外法律專業等專業方向。
1、就業現狀和未來職業發展分析: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著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2、薪酬水平與就業難度
法學專業整體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業要高些。能者多勞,拿律師來說,年平均收入在10萬元左右。當然律師事務所不同,以及資歷深淺也直接關繫到律師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從事不同性質的案件,比如經濟、金融、證券、房地產等涉外官司,年輕的見習律師一個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資深律師一年賺500萬元不成問題。而婚姻、勞動法、知識產權等之類的案件,律師收費較低。而在企業做法律顧問的,也有著不菲的收入。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脫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學生可以選擇考研、參加司法考試、參加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等來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社會需要,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最關鍵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時並不是沒有就業崗位,而是學生不願去做而已。
我國目前注冊律師大約有25萬人左右,律師事務所1萬多家,每9000人平均擁有一名律師,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上海是每18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而美國紐約是每200人擁有一名律師。
從律師的地區分布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佔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個別牧區只有一名律師。
全國律師每年辦理業務大致在900萬件左右,業務收入在90億左右,律師人均收入在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師年收入仍然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最高,律師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上海也在20萬左右,江浙在7萬元左右,廣東在5萬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師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無論是執業人數占整個人口的比例,還是律師界中高學歷、外語人才所佔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佔律師事務所總數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師業與東部發達地區律師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差距懸殊,並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與中西部律師業發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轉移,這種轉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看,從個人生存和利益來考慮,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業發展環境最好,也最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平均數字就認為律師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於糊口,年收入不過萬,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會或會費而被迫轉行。對於初入行的律師來說,90%的其收入都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雖然說成功的標志不是錢,但是對律師來說,其最有力的評價標准被又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上的巨大障礙。
社會不是完美的,律師行業也同樣有不盡人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律師業只會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㈥ 環境法學的介紹

環境法學是法學領域里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型學科,不但涉及國內法、國際法以及法理回學、答行政法學、經濟法學和刑法學等法學學科,而且還涉及環境科學(生態學)、環境社會學、環境經濟學等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科。但它主要還是一門具有特定內容的獨立的法學學科。環境法學是系統概述環境法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課程,涵蓋了環境法整個學科領域各主要門類或分支學科的主要內容。

㈦ 天啊!《環境保護法》電子版的下載這么難哪能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共6章,包括總則,環境監督管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責任和附則。主要內容有:①適用范圍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該法規定應防治的污染和其他公害有: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②通過規定排污標准,建立環境監測、防污設施建設三同時,交納超標准排污費等制度,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頒布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頒布時間:1989-12-26
實施時間:1989-12-26
發文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2號
時 效 性: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1989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尚昆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七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 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並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排放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第十一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擬定環境保護規劃,經計劃部門綜合平衡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第十三條 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並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准後,計劃部門方可批准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有權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檢查機關應當為檢查的單位保守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第十五條 跨行政區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防治工作,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協商解決,或者由上級人民政府協調解決,作出決定。
第三章 保護和改善環境
第十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採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
第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具有代表性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區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以及人文遺跡、古樹名木,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嚴禁破壞。
第十八條 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建設其他設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已經建成的設施,其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條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
第二十一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建設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防止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等。
第二十二條 制定城市規劃,應當確定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目標和任務。
第二十三條 城鄉建設應當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保護植被、水域或自然景觀,加強城市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
第四章 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條 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條 新建工業企業和現有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應當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設備和工藝,採用經濟合理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處理技術。
第二十六條 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設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確有必有拆除或者閑置的,必須徵得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二十七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依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申報登記。
第二十八條 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並負責治理。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規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徵收的超標准排污費必須用於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體使用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九條 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市、縣或者市、縣以下人民政府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縣人民政府決定。被限期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如期完成治理任務。
第三十條 禁止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
第三十一條 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並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可能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採取措施,加強防範。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時,必須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由人民政府採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減輕危害。
第三十三條 生產、儲存、運輸、銷售、使用有毒化學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物品,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防止污染環境。
第三十四條 任何單位不得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一)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二)拒報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
(三)不按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的;
(四)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的;
(五)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條 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並處罰款。
第三十七條 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重新安裝使用,並處罰款。
第三十八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情節較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政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 對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除依照國家規定加收超標准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危害後果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關閉。
前款規定的罰款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決定。責令停業、關閉,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的人民政府決定;責令中央直接管轄的企業事業單位停業、關閉,須報國務院批准。
第四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以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一條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省委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直起訴。
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礦產、漁業、野生動植物等資源的破壞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四十七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同時廢止。
環境保護的基本方針、政策和原則;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對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保護環境和防治污染的法律制度;各種環境質量標准和排放標准及違反環境保護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執法機構和訴訟程序。
自己放到記事本里,不就是TXT版了么

㈧ 環境法學的環境法學特點

第一,它是一門在理論上具有綜合性和探索性的課程。學習本課程,既要具備充實的法學基本理論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應當全面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環境法的基本法學體系,從而為繼續學習各部門環境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它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加劇和對人類行為的不斷反思,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正在悄然地發生改變。因此,環境法學可以直接服務於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並對我國環境與資源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對我國參與國際環境合作以及對有關環境與資源糾紛的處理等具有直接的運用價值

㈨ 環境保護法電子版,韓德培,有的話,希望各位幫幫忙,謝謝

廈門大學的該專業的難度還算比較小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專業參考科目:

1.《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韓德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

2.《環境法學教程》,蔡守秋主編,科學出版社,2003年;

3.《國際環境法》(第二版),王曦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

熱點內容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