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老莊道德無用

老莊道德無用

發布時間: 2022-03-25 21:26:23

A. 怎麼理解老莊現象呀

老莊道論哲學所關注的人類存在的真正本性是作為「存在的同一性起源」。老子道論表達了人生價值論上對於人倫道德與社會實踐生活的本體性關注,從而表現出天道與人道相關聯的運思特徵。而莊子則以其體道的心靈境界觀表達了對於人類生命內在德性的深刻關注。在老莊道德論宇宙生命哲學中,「道」偏重於宇宙生命的實現法則,而「德」則偏重於宇宙生命的成就法則。老子道論哲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純粹的自然化運思,表現出與具體之物的分立傾向,而其「德」則更表現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親和關系。莊子認為人性之「德」全然內在地稟自天道,因此與道乃是完全內在一致的。正是由於這一存在論上的內在一體化關系,老子充分肯定了人在天地宇宙間的地位與價值。從自然的真實到生命的真實。然而,生命的真實是否就是倫理的真實,這是老子道論哲學所需要思考的問題,由老子道論哲學運思所展開的倫理傾向中表現出某種將天地存在之道的超越性轉歸人類內在德性的實踐特徵。莊子的體道境界思想則表現出一種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的游世態度。尊道而貴德,同時也成為老莊道論哲學的生命價值論內容。老子認為,道與德的生存境界或最終成就乃是無為。由無為而無不為,由道而德,即是人類生命自由創造的自我實現或自我成就,這也就是人類實現自由創造的生命倫理。莊子更進一步提出自發、自為、自化、自成的思想。

B. 我問一下有沒有「孔孟老莊」的名言和名言的解釋

孔子名言及解釋
1.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釋義】孔子說:「一個人的質朴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朴,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朴結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釋義】 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只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為政》
【釋義】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譽,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這就好比大車、小車缺乏了關鍵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樣,那怎麼能駕車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釋義】孔子說:「人能夠問心無愧地活在世上,是因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為他僥幸地避免了禍害。」
5.子曰:「志於道,據於徳,依於仁,游於藝。」——《述而》
【釋義】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游樂來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
【釋義】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同他做夥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釋義】孔子說:「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雍也》
【釋義】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容易長壽。」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釋義】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在內心自我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釋義】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莊子經典名言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莊子·齊物論》
【譯解】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立身處世,亦不妨從中借鑒。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譯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且夫⑴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游》
【譯解】如果水積的不深不厚,那麼它就沒有力量負載大船。
從大舟與水的關系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求大學問,干大事業,必須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

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
——《莊子。大宗師》
【譯解】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
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莊子·逍遙游》
【譯解】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幾案,代替廚師去做的。
此謂盡管庖人不盡職,屍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范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⑸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莊子·養生主》
【譯解】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
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游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里。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莊子·人間世》
【譯解】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
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莊子·齊物論》
【譯解】世上一切事物,無不存在對立的另一面,無不存在對立的這一面。從另一面看不明白的,從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說,彼出於此,此也離不開彼。即事物對立的兩面,誰也離不開誰。
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是對形而上學和絕對論的否定。比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早2400年。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莊子·人間世》
【譯解】你不知道那個螳螂嗎?舞起它那兩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圖擋住滾滾前進的車輪。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強大。
成語"螳臂當車"的典故由此而來,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人間世》
【譯解】生長在山上的樹木,因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為能照明而被燃燒,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有用有為必有害,無用無為才是福。闡發了常常被人忽視的"無用之用",蘊含樸素的辯證法。
老子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恆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恆的名稱。中國人的真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這種態度不利於科學的發展。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來源於人的永不滿足的探索與創造精神,倘若象小農社會「小富即安」,滿足於「三分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進取精神沒了,那麼民族的前景也就堪憂了。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會,人權、個人財產權皆不受保護,災禍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勸戒世人韜光養晦,功成身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它一方面表現了國人的不競爭心理,另一方面不爭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現了國人的狡猾謀略。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中國的學問多是「玄學」,不是科學。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此話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謹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於暗昧的一面;知道榮耀的一面,但自己寧守卑辱的一面。中國人以柔克剛,太富有計謀了。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人治社會,註定了人際關系復雜,註定了修身處世學問深厚。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人治社會一切無保障,為了保護自己,不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國人就應當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老子此話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難遇到。因此,聖人往往是穿著粗衣,卻懷揣著美玉,有貨不能為人所識。的確,老子提出以柔克剛、無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於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無為而治思想僅為統治者暴政過後的與民休息政策的依據。
孟子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C. 李白寫老莊的詩,大意是說老子自認為道無需寫下來,可意會,但是卻寫了五千字的道德經,這是哪首詩

李白沒有寫 是白居易的

讀老子(唐·白居易)
七言絕句押文韻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D. 曾國藩說過「禹墨為本,老莊為用」,這句話怎麼解釋

「禹墨為本,老莊為用」的意思是,用墨家的兼愛思想作為為人和看待事物的根本,用道家的無為和順應自然作為處世之道。這是後人對曾國藩的評價,而不是曾國藩所說的,所以談不上「曾國藩的」。

曾國藩的事功只是憑借著他內心的體驗,從而成為他內心的修煉。然而,當後人閱讀他的事功時,卻按照頭腦上的劃分,硬是把他的體驗分門別類,並且把他在事功上的修煉過程總結成由「禹墨為本、申韓為用」到「禹墨為本,老莊為用」的程世致用歷程。

後人的另一種讀法,則是從基於身體的道德觀念出發,或者將他說成是一個正面的道德偶像,或者將他說成是一張反面的道德臉譜。然而,從所謂的「申韓為用」到所謂的「老莊為用」的真正意味,卻既不在於經世手法,也不在於道德修養,而在於內心修煉的境界漸進。

因為老莊的無為境界沒有術的意味,無為一旦成術,那就不是老莊,而是申韓。老莊和申韓的區別就在於一者是境界,與內心相連,一者是術用,與頭腦相關。

曾國藩能夠抵達老莊境界,不是由於他在謀術人際術上的漸趨老練,而是因為他在修身養性上的不斷精進,從初期的「有我之境」,進到後期的幾無我之境。


(4)老莊道德無用擴展閱讀

曾國藩作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對「康乾盛世」後清王朝的腐敗衰落,洞若觀火,他說:「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對於「士大夫習於憂容苟安」,「昌為一種不白不黑、不痛不癢之風」,「痛恨次骨」。

他認為,「吏治之壞,由於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誠為探源之論」。基於此,曾國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時需用德器兼備之人,要倡廉正之風,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對於那些貪贓枉法、漁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

至於關系國運民生的財政經濟,曾國藩認為,理財之道,全在酌盈劑虛,腳踏實地,潔己奉公,「漸求整頓,不在於求取速效」。曾國藩將農業提到國家經濟中基礎性的戰略地位,他認為,「民生以穡事為先,國計以豐年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縣,以重農為第一要務」。

E. 莊子中到底如何對待 道義 人性 情感 依賴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史記》用寥寥幾行字介紹了莊子,說他著書十餘萬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跖》、《胠篋》等篇,都是用來攻擊孔子的學說,從而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莊子看起來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戰國時期,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約比孟軻的年齡略小,曾做過漆園小吏,生活很窮困,卻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在道德上其實是一位非常廉潔、質直,有相當稜角和鋒芒的人。

雖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在他的內心深處則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從他哲學有著退隱、不爭、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莊子是一個對現實世界有著強烈愛恨的人。

正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才退隱;正因為有黃雀在後的經歷,所以他才與世無爭;正因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強調率性。莊子是以率性而凸顯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為愛得熱烈,所以他才恨得徹底,他認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貧賤生活中自得其樂,其實就是對現實情形過於黑暗污濁的一種強烈的覺醒與反彈。

莊子是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的,所以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莊子所持的宇宙與人的關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兩忘的,所以他有著通達的生死觀;莊子認為是道給了我們的形貌,天給予了我們形體,我們要做的是不要因為好惡而損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為起點來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環中和人生邊上來反思人生,他的哲學是一種生命的哲學,他的思考也具有終極的意義。

「仁義」二字被視為儒家思想的標志,「道德」一詞卻是道家思想的精華。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為的殘生傷性的。

在莊子的哲學中,「天」是與「人」相對立的兩個概念,「天」代表著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為」的一切,與自然相背離的一切。「人為」兩字合起來,就是一個「偽」字。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導什麼,規定什麼,而是要去掉什麼,忘掉什麼,忘掉成心、機心、分別心。既然如此,還用得著政治宣傳、禮樂教化、仁義勸導?這些宣傳、教化、勸導,莊子認為都是人性中的「偽」,所以要摒棄它。

作為道家學派始祖的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在知識分子的心目中,老莊,尤其是莊子的哲學是最為適應創造力的需要,最貼合他們內心深處隱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規矩嚴整與佛家的禁慾嚴峻之間,給中國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塊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它是率性的,是順應自然的,而反對人為的束縛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過程中,竭盡了最大的心力。

莊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既是一位有著鮮明特色的偉大哲學家,又富於詩人的氣質,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動形象而幽默詭異的寓言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這種寓言的方式使莊子的思想和想像具有著水一般的整體性。

莊子的文章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盪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匯豐富,描寫細致,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像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志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這部文獻的出現,標志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玄遠、高深的水平,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後人在思想、文學風格、文章體制、寫作技巧上受《莊子》影響的,可以開出很長的名單,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論,就有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辛棄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後世道教繼承道家學說,經魏晉南北朝的演變,老莊學說成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莊子其人並被神化,奉為神靈。唐玄宗天寶元年(724)二月封「南華真人」。所著書《莊子》,詔稱《南華真經》。宋徽宗時封「微妙元通真君」。

視權貴如腐鼠

《莊子·秋水》載: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道:「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鳳凰,您可聽說過?這鳳凰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時,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鳳凰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仰頭視之道:『嚇!』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莊子·山木》載:一次,莊子身穿粗布補丁衣服,腳著草繩系住的破鞋,去拜訪魏王。魏王見了他,說:「先生怎如此潦倒啊?」莊子糾正道:「是貧窮,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體現,才是潦倒;衣破鞋爛,是貧窮,不是潦倒,此所謂生不逢時也!大王您難道沒見過那騰躍的猿猴嗎?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樹上,它們則攀緣其枝而往來其上,逍遙自在,即使善射的後羿、蓬蒙再世,也無可奈何。可要是在荊棘叢中,它們則只能危行側視,怵懼而過了,這並非其筋骨變得僵硬不柔靈了,乃是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現在我處在昏君亂相之間而欲不潦倒,怎麼可能呢?」

戰國時代,趙國的趙文王特別喜歡劍術。投其所好的劍士們紛紛前來獻技,以至宮門左右的劍士達三千人之多。他們日夜在趙文王面前相互拚殺。每年為此而死傷的人數以百計,但趙文王仍興趣不減、好之不厭。於是,民間尚劍之風大盛,俠客蜂起,游手好閑之徒日眾,耕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其他諸侯國意欲乘此機會攻打趙國。

太子趙悝為此憂慮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將國破家亡,為別國所制。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悅大王之意,又能止劍士相鬥者?吾將賞賜千金。」左右異口同聲說:」莊子可擔此任。」太子問:「莊子是什麼人?」一大臣答:「莊子是個隱士。其才足可經邦,其能足可緯國,其辯可以起死回生,其說可以驚天動地。如能請他前來,定能順大王之意,又能救民於水火。」於是,太子便派使者帶上千金去請莊子。

莊子見了使者,聽明來意,說道:「此事何難,竟值千金之賞?」堅辭不收千金,而偕使者一道去見太子,問太子道:「太子賜我莊周千金大禮,不知有何指教?」太子道:「聞先生神明,特奉上千金作為您的學生們一路上來的開銷。先生不收下,我趙悝還敢說什麼呢?」莊子說:「聽說太子想要用我莊子的地方,是欲絕棄大王的癖好。倘若臣上勸大王而逆大王之意。則下有負太子,我也會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臣既能上討大王之歡心,下又使太子稱心,我在趙國何求而不得呢?」

三天後,莊子身穿儒服來見太子。太子便帶他去見趙文王。文王長劍出鞘,白刃相待。莊子氣宇軒昂,神色蕭然。入殿門不趨,見大王不拜。大王道:「太子介紹您來,欲以什麼教給寡人?」莊子道:「臣聞大王好劍,故特以劍術拜見大王。」王說:「您的劍術有何特長?」莊子說:「臣之利劍鋒利無比,臣之劍技天下無雙,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文王聽了,大為欣賞,贊道:「天下無敵矣!」道:「夫善舞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願大王給機會,讓我得以一試。」文王道:「先生且休息幾天,在館舍待命,等我安排好後,再請先生獻技比劍。」於是,趙文王以比劍選擇高手,連賽七天,死傷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位佼佼者。便讓他們持劍恭候於殿下,請莊子來一決雌雄。莊子欣然前來,趙文王下令:「此六人都是高手,望您大顯身手,一試鋒芒。」莊子答道:「盼望好久了!」

趙文王問:「不知先生要持什麼樣的劍?長短何如?」莊子答:「臣持什麼劍都可以。不過臣有三劍,專為大王所用。請允許我先言後試。」大王點頭,道:「願聞三劍究竟何樣?」莊子道:「此三劍分別是: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大王好奇相問:「天子之劍何樣?」莊子道:「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國、泰山為愕,以晉、衛兩國為背,以周、宋兩國為首,以韓、魏兩國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勃海,系以恆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按之無下,揮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維。此刻一出,匡正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此即我所謂天子劍也。」

文王聽後,茫然若失。又問:「諸侯之劍何如?」莊子道:「諸侯之劍,以智勇之士為鋒,以清廉之士為愕,以賢良之士為背,以忠聖之士為首,以豪傑之士為把。此劍直之亦不見前,舉之亦不見上,按之亦不見下,揮之亦不見旁。上效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動,四海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此乃諸侯劍也。」文王聽了,頻頻點頭。

文王接著問:「庶人之劍又如何?」莊子道:「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濃眉長須者所持也。他們衣服前長後短,雙目怒光閃閃,出語粗俗不堪,相擊於大王之前,上斬脖頸,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劍,無異於斗雞,—旦不慎,命喪黃泉,於國事無補。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卻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深感遺憾!」趙文王聽了,馬上起身牽莊子雙手上殿。命廚師殺雞宰羊,好酒好菜款待莊子。趙文王繞桌三圈。莊子見了,道:「大王且請安坐定氣,臣劍事已奏完畢了。」文王坐下,沉思良久。

趙文王自聽莊子暢論三劍後,三月未出宮門。自此戒絕好劍之痛,一心治理國家。那些劍土自覺再無出頭之日,個個心懷憂懼,不久都紛紛逃散或自殺了。

一天,莊子靠椅而坐,仰天而嘆,沮喪得如失魂落魄一樣。弟子侍立在旁,說:「先生為何噓嘆?人之形體真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嗎?今之靠椅而坐者,不是昔之靠椅而坐者嗎?」莊子道:「問得好。而今我喪失了自我,你可明白?」弟子道:「自我是什麼?弟子愚鈍,實不明白。」莊子道:「天下萬物,都是彼此相對。故沒有彼就沒有此,沒有你就沒有我,這就是相反相成,可不知是誰使成這樣的?是冥冥之中的道嗎?道又是什麼樣子?骨骼、五腑六臟,遍存於一身,自我究是什麼?我與誰親近些呢?都喜歡它們,還是有所偏愛?如此,則百骨九竅、五腑六臟彼此有臣妾關系嗎?如果皆是臣妾,這些臣妾之間到底是相互制約呢?或是輪流為君臣呢?難道其中真有主宰者嗎?唉,人生一旦接受精氣,成就形體,不知不覺中精力就耗盡了。天天與外物爭斗摩擦,精神耗盡象馬飛奔一樣,而自己卻不能制止,不亦太可悲了?終身忙碌而不見成功,頹然疲役而不知歸宿,可不哀邪!雖說身體不死,有何益處?心神也隨身體消亡,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時,本來就這樣茫然嗎?亦或只我獨覺迷茫而別人都不迷茫嗎?」

弟子問:「人與天地相比,誰大誰小,誰貴誰賤?」莊子道:「人成形於天地,受氣於陰陽,立於天地之間,猶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實在太渺小了,又憑什麼自尊自大?計四海之位於天地之間,不似蟻穴之在大漠中乎?計中國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倉庫中嗎?天地萬物無數,人不過是其中之一;人與萬物相比,不似毫毛之在馬體乎?」

弟子似有所悟,道:「先生的意思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吧?」莊子說:「有這方面的意思。」弟子問:「那麼我以天地為大、以毫末為小,可以嗎?」

莊子道:「不可!任何物體,從度量上講無法窮盡,從存在的時間上講又無休無止;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來無始,去無終。因此,大智大慧的人對待遠近的看法是:小而不以為少,大而不以為多,知量上各無窮也。他博通古今:遠古雖遙不可及,但不感困惑;近雖伸手可及,亦不踮腳去取,知時間上各無起止也。他知天道有盈虛消長、得失存亡,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他明白天道坦盪,故生而不悅,死而無憾,知終始之變化也。計人之所知的東西,遠不如其所不知的東西多;其生之時,不如其未生之時長久。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如此則迷亂而無所獲世。由此觀之,又怎能知道毫末就足以定為至小至細的界限呢?又怎能知道天地就足以窮盡至大之域呢?」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說:大中有小,不要以大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為小。」莊子道:「似不確切。不如說:大上有大,小下有小。大無窮,小亦無窮。」

弟子問:「那物里物外,怎樣來分別貴賤,怎樣去區別小大?」莊子道:「站在道的立場去看,萬物無貴無賤;站在物的立場來看,自貴而相賤;以世俗的觀點來看,貴賤不在自己本身,都以外在的榮辱毀譽作標准。以外在的差別去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如果懂得天地如同株米,毫末如同丘山,則無所謂大小之別也。古時候診堯、舜相禪讓而稱帝,但子之與燕王哈相禪讓而亡國;商湯王、周武王相爭而稱帝,但白公爭奪王位卻自取滅亡。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梁之行,貴賤有時,不一定常貴常賤。大柱可以撞破城門卻不能塞住洞口,用途不同也;騏驥一日賓士千里,捕鼠不如狸貓,技能有別也;貓頭鷹夜能抓蚤,明察毫末,但白天即使雙目圓睜卻不見丘山,性能有限也。帝王禪接有不同的方式,或同姓相傳,或傳給他姓;三代間繼承的方式也不同,或父子相繼,或興兵討伐。但如不合時宜,有背世俗。則稱之為篡夫。如合其時,順其俗,則稱之為義士。可見貴賤有時,不由自主也。我說弟子,你怎能了解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弟子問:「怎樣才算了解大道的人呢?」莊子道:「了解道的人必定通達於理,通達於理的人必定明白權變,『明白權變的人才不會因外物而害累自己。有至德的人,入火不覺熱,沉水不能溺,寒暑不能害,禽獸不能傷。這是因為他能明察安危,安於禍福,謹於去就,故沒有什麼東西能損害他。」

弟子問:「世士真有至德之人嗎?」莊子說:「孔子即是。」弟子問:「何以見得?」莊子道:「孔子周遊列國,推行仁義,雖到處碰壁,仍堅持不懈。其憂國憂民之心,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也。一次,孔子游說到匡地,被衛國人層層包圍時,仍彈琴高歌,滿不在乎。路人見孔子,問道:『老師您有什麼可樂的呢?』孔子說:『過來!我告訴你吧:我早就忌諱貧窮。仍難免潦倒,命運所制也;我也早就嚮往騰達,仍未得富貴,時運所限也。當堯舜之時而天下無窮人,非智得也;當繼紂之時而天下無通達者,亦非智失也。時勢使然也。行於水中不避蚊龍,此是漁夫之勇;行於陸上不避獅虎,此乃獵人之勇;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此乃烈士之勇;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仲由,你且坐下。我的命運自有老天安排!』不一會兒,有身披銷甲的人走過來,向孔子道歉:『很對不起先生!我們以為是陽虎,故包圍起來。現在才明白誤認先生了,我們馬上撤退!』孔子可謂通達權變的至德之人啊!」

弟子又問:「先生說,以道觀之。無貴無賤,無大無小。那麼有沒有一定的是非標准呢?也就是說,先生您知道萬物有一個共同認可的真理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那您知道您所不知道的原因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那麼萬物就不可知了嗎?」莊子說;「我怎麼知道?即使如此,我不妨嘗試著說說。怎麼知道我所謂知不是不知呢?又怎麼知道我所說的不知不是知呢?我且試著問你幾個問題:人睡在濕地上則會腰痛,泥鰍會這樣嗎?人在樹上則心驚膽戰,猿猴會這樣嗎?這三者誰知真處?人喜歡吃蔬菜肉食,廖鹿吃草,蜈蚣愛吃蛇,貓頭鷹嗜鼠,人、獸、蟲、鳥這四者誰知真味?狙愛雌猿,麋愛與鹿交,鰍愛同魚游。毛嬙、麗姬,人認為美;可魚見之則深入於水,鳥見之則高飛於天,麋鹿見之則遠逃於野,這四者誰知真正的美色?在我看來,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或對我有利,或對彼有害,利害各有其標准,我怎能搞清其中的區別?」

弟子問:「您不知利害,那至人也不知利害嗎?」莊子說:「至人可神了!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象這樣的人,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對待生死尚且無動於衷,何況利害之端呢?」

弟子問:「辯論可否確定是非?」莊子答道:「假使我與你辯論,你勝了我,你就果真是,我就一定非嗎?我勝了你,我就一定是,你就一定非嗎?我倆有一個是,有一個非嗎?亦或都是,亦或都非嗎?我與你無法判斷,則人各執己見,有所不明也。那我們請誰來訂正呢?請意見與你相同的人來裁判,既與你相同了,怎能判定呢?請意見與我相同的人來裁決,既與我相同了,怎能判決呢?請意見與我你都不同的人來裁決,既與你我都不同,又怎能斷定你我究竟誰是誰非呢?請意見與你我都相同的人來裁決,既與你我都相同了,又怎能裁定?那麼我與你與人都不能確定誰是誰非,再又靠誰來判定呢?」

弟子深感困惑苦惱,問:「那怎麼對待是非問題呢?」莊子道:「事物皆有兩面。從彼方面看,無不是彼,從此方面看,無不是此。自彼方看問題看不清楚,自此方看問題則很明白。故彼出於此,因彼而有此,彼此並生也。既然這樣,那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此聖人不拘泥於是非之途,而明照於天道。此亦彼也,彼亦此也。彼亦有一是非,此亦有一是非,果真有彼此嗎?果真無彼此嗎?如彼此俱空,是非兩幻,彼此不對立而互為偶,則道存於其中了。這就叫道樞。執道樞而立於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以道言之,是無定是,非無定非。照之以自然之明,而不固執我見,則無是非之說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路,物稱之而有名。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因此,粗與細,丑與美,正與斜,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有曠達者知通為一!」

一天,莊子偕弟子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時值秋冬之際,萬木凋零,枯草遍野,黃葉漫卷,烏鴉哀號。莊子破帽遮頭,舊衣裹身,腳穿爛麻草鞋,踩著崎嶇的山路,迎著蕭瑟的秋風,望著慘淡的夕陽,不禁仰天長嘯、放聲高歌道: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

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福輕干羽,莫之知載;

禍重於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

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弟子不解,問道:「先生一向樂觀大度,今日為何悲歌哀嘆?」莊子道:「天下有至樂的國土嗎?有可以養生全身的訣竅沒有?身處當今亂世,干什麼正當,不幹什麼無凶?住在哪兒為安,逃向哪兒無險?依就什麼可靠,舍棄什麼無憂?喜歡什麼合理,厭惡什麼無禍?」。弟子道:「天下人所尊崇的,是富貴、長壽、美麗;所喜好的,是身安、厚味、美色、美服、音樂;所鄙棄的,是貧賤、病夭、醜陋;所苦惱的,是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昧、身不得美服、眼不得好色,耳不得好音樂。以上不就是常人的好惡避就、養生全身的道理嗎?先生還有何高見?」

莊子道:「倘若不能如願,則大憂而懼,其對待生命的態度,豈不是很愚蠢?想那貪富者,辛苦勞作,積財很多而木能用盡,其養身之法是知外而不知內;想那求責者,夜以繼日,思慮好壞,其養身之法是知疏而不知密。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昏昏,久憂不死,何苦呢?其養生之法是知遠而不知近。」弟子道:「先生之意,是說富貴、長壽等都是外在的東西,都不足以真正地養生。對吧?」

莊子點點頭,又道:「烈士是為天下所稱贊的人,未足以保全己身。你說烈士是該稱善還是不該稱善?若以為善,不能保全自己;若不以為善,卻能保全他人。古人道:忠諫不聽,則閉口莫爭。伍子胥忠諫強爭,結果被吳王害了性命;如不爭,伍子胥又難成忠臣之名。你說怎樣作才算善行?」

弟子似有所悟:「先生是說:名可害生,追求美名並非養生之道?」

莊子未置可否,繼續說:「今世俗之所作與所樂者,我也不知其樂果真是樂,果真不樂?我看世俗之所樂,不過是舉世群起追趕時髦,蜂湧向前如被鞭之羊,洋洋自得而不知何求,都自以為樂,我也不知是否真樂。不過,我視無為恬淡方是真樂,而世俗卻不以為然,以為是大苦。」

弟子道:「我明白了。先生認為: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莊子道:「對,對!無樂方為至樂,無為方可保命。天下是非果未定也,不過,無為可以定是非。至樂活身,唯有無為可以保命。為何這么說呢?你想:天無為而自清,地無為而自運。此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生。恍恍炮炮,不知所由;恍恍惚惚,不知所出;萬物紛紜,皆從無為而生。因此,天地無為而無不為,人誰能體會到無為的益處呢?」

無用之用,方是大用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莊子又說:「樹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斤斧;白額之牛,亢曼之豬,痔瘡之人,巫師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會把它們投進河裡;殘廢之人,徵兵不會徵到他,故能終其天年。形體殘廢,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莊子愈說愈興奮,總結性地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

師徒二人出了山,留宿於莊子故友之家。主人很高興,命兒子殺贗款待。兒子問:「一贗能鳴,一贗不能鳴,請問殺哪只?」主人道:「當然殺不能鳴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沒走多遠,弟子便忍不住問道:「昨日山中之木,因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贗,因不材被殺。弟
3

F. 老莊的思想和作品對後世影響大嗎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版說中,軒轅權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導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黃帝、老子為創始人,並稱黃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學更是揉合了道學的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思想後來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並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時更著重煉丹。因此,道家與道教常被人混淆。

G. 老莊和儒家的區別

世以「老莊」並稱,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當然莊子的思想是承繼於老子的。相同點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觀點中,莊子說「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還有就是無為、反對戰爭等觀點。在養生觀點上,雖然老莊都談養生,但莊子更為重視,《讓王》中有「兩臂重於天下」

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1)孔老比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師和代表,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宗師和代表。孔孟作為儒家 的聖賢,給後世樹立了道德(在倫理意義上)大師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 為己任,富於理想,諄諄教人,死而後已。老莊作為道家的至人,給後世樹立了智慧大師(老 子)和藝術大師(莊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維能力,以寧靜淡泊為操守,冷淡世情, 嚮往自得,其於外物,順乎自然而已。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論 語『雍也》),老子說:「上善苦水」(八章),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動地表現了仁者 與智者之異。山的形象巍峨雄壯,草木獸蟲以之生,雲雨風雷以之出,仁慈而偉大。水的形 象柔順而處下.善利萬物而不爭,綿綿不絕而攻堅強考莫之能勝,謙虛而深沉。山嶺育養生 物,靜中有動,水勢任其自流.動中有靜。孔子樂山.老子樂水,孔子好靜(化人以德不以 力),老於好動(因勢利導不閼滯),不亦宜乎。 (2)人性論比較。儒家人性論有孟子性善說,苟子性惡論,董仲舒性三品說,楊雄性善惡混 說,程宋天命之性氣質之性說,陸王良知良能說等,其共同點是強調後天道德教化,認為無 禮樂法度之修飾,人性不能臻於完美,如苟子所說,人性「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 治」(《苟於·性惡》),而正治的標准在於合乎宗法倫理。道家人性論有老莊人性恬談樸素論, 描康人性清高自適論,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論,《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論等,其共同點在於強 調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禮法的強制束縛, 越是自發自成, 越是純真完美, 如《莊子》 所說;「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駢拇》)。儒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社會屬性,看到 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道家的人性論看到了人的生理與心理屬性, 覺察到虛偽而繁煩的 宗法倫理對人性的桎梏相對個性的摧殘,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人生論比較。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 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 實有強烈的關切和歷史使命感, 以天下為己任, 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達則兼善天廠,窮則獨善其身,亦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 理想發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告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 生觀, 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的圖絆, 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 既反對心為形役, 透外物面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 而相因,成就一和諧寧靜的社會,相孺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 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或院於山林,或陷於朗市,有明顯的出世 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4)思維方法比較。錦道皆糟於辯證思維,看到矛盾的對立運動與轉化。但儒家的辨證法尚 剛主動員有, 注意生命的基勃前進之軌跡, 人則以自強不息為務, 易於抓住矛盾的主導方面; 道家的澇證法則尚柔主靜貴無,善於覺察事物發展中的曲折、反復和否定因素,重視生命內 在底蘊的積累培育,對於負面的作用,無形的重要,柔靜的品性,有深刻的把握。儒家之歷 短,正是道家之所長。儒家的思維比較肋近現實人生,哲學的思考不離人倫日用;道家的思 維弘通開闊,調想於天地之先、六合之外,探究於生死之際、是非之上,思辨性極強。所以 儒學的社會道德學發達,道家的自然宇宙學發達.換一種方式說,儒家長於實學,迢家長於 虛學。 (5)治國論比較。儒家強調有為,道家主張無為。儒家的治國有為是指:導之以鎔,齊之以 禮,和之以樂,輔之以法,任之以賢,使之以惠,如韓愈在《原道 2 中所說:「其文; 《詩》、 《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 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這就是用宗法主義治國。它必然繁為禮、重為教。道家 不然,其治國的基本指導思想是無為而治*無為不是毫無所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最後 要達到皆有所為的目的,無為的要求只是;一不違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強行妄為.二不違背公 眾意願利益而膨脹私慾,三不違背和諧寧靜生活而滋彰禮法。執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萬物 之自然」,讓眾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所以道家治國,政尚簡易,君道儉約.臣道守職, 少擾少今,讓百姓休養生息,讓社會保持安寧。按照儒家的主張,就要表形明君賢相忠臣孝 子,以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張,只須守靜以待,因順自然,息事寧人。盂子提出「仁者 無敵」的命題,4B 覽·貴因》提出「因則無敵」的命題,可以精闢概括儒道治國原則的不同。 (6)理論傾向比較。儒家學說的重心在社會人生.闡述如何做人和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後者 也是做人的題中應有之義,因此人生哲學與倫理思想發達,哲學、倫理、政治是三位一體的 狀態,而淪理決定著儒學的特色,故儒家哲學可稱之為倫理型哲學。孔孟的仁學,苟子的禮 學,兩漢的經學,程朱的理學,陸王的心學,以及明中葉以後興起的經世致用的實學,無一 不是圍繞著內聖與外王、性情與禮教這兩對基本矛盾而形成與演變的。所謂「內聖外王之道」 就是解決個體的修身如何與群體的社會事業相聯系的問題; 而性情與禮教的矛盾就是解決主 體的人性如何與客體的道德規范相協調的問題。 儒家不同學派處理這兩對矛盾的方式與側重 點各有差別, 但都把主體的道德修養作為處理其他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關鍵。 道家學說也關 注社會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巳大大突破了社會人生的范圍,面向大自然,面向整個宇宙,宇 宙論、知識論比較發達,講究天道,熱愛自然,尊重物理,包容廠較多的自然科學知識。就 是對於人的探究,也能夠著眼於人的生理結構與持征,提出有價值的衛生健身之道。儒家重 養性, 道家重養生。 道家對於古代生理學的發展有獨特的貢獻。 道家學說要處理的基本矛盾, 是人與天的矛盾,這里的人指社會與個體,這里的天指人的生存環境與自然狀態,道家傾向 於法天以成人道,反對用巧以違天道,其出發點在自然天迢,故道家哲學可以稱之為自然型 哲學。 儒道兩家皆以天人台一為最高精神境界, 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論天道, 將天道融入人道, 道家是以天道推論人道,將人道融入天迢,形似而實異。 (7)氣質與風度比較。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這是屑於整體的綜合性的無形的精神風貌上助 差異。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再具體點說,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 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懼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行經等等,如賀鱗先生所說: 「凡事皆能棺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便可謂為『曲踐乎仁義』、6A 容手中道』,足以 代表儒家的態度了。」(《文化與人生》13 頁)古者有「儒風」、「儒士」、「捕雅」、「儒吏」、「儒臣」、 「儒將」、 「儒醫」等稱謂, 皆寓道德學問有根抵、 風度濕文爾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 虛脫俗」四字表示,再具體一點說,就是內斂 不露、少私寡慾、清靜自守、質朴無華、虛杯若谷、超然自得、從容深沉、高舉 遠幕、留戀山水等,如賀齲先生所說:「我們發現老莊思想富於詩意,富於山林 隱逞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現注重歸賓返樸,羨慕赤子曼兒式的天真或天 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紹節、權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用語不 多,生動勾畫出道家人物的風貌。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道體 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悟至道、風度超選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 道家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

H. 老莊哲學的現實意義

在當今如此浮躁繁鬧的社會了里,你不覺得老莊哲學如一股清新脫俗的春風沐浴在你我心間。

中國思辮哲學的建立,肇始於老子,而博大精深於莊子。老莊哲學下啟魏晉玄學,涵容消化及於佛教禪宗。在中國哲學史上,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道家哲學,是一個視野開闊、境界高遠、觀念眾多的思想體系,它多方探求和表述了作為主體的人渴求從自然、社會及自我造成的精神束縛中解脫出來的人生哲學,是一種立足於經驗事實的理性思辨。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儒家思想留下的精神空間。老莊哲學的思辨特質,在中國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因素,吸引和滋養了後代的無數作家,激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培育了他們的悟性智慧,使得他們所創造的藝術精品具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思辨魅力。

就思維方式來看,儒道兩家是迥然異趣的。儒家用肯定的方法,確認現實社會和人生價值,追求自己的理想;道家則用否定的方法,通過對現實社會種種丑惡的揭露和對人生諸多煩惱的排遣來保全自身,抒發對理想境界的嚮往。「正言若反」(見《老子》第七十八章),「這是老子對自己思維模式和建立哲學體系的方法的總結式語言。他的思維模式就是從相反的方面、否定的方面、負的方面來表達他所要肯定和建立的。」〔見湯一介《論〈道德經〉建立哲學體系的方法》,《哲學研究》l986年第1期〕歷來注家很重視「正言若反」這句話,認為此語「發明上下篇玄言之旨」,凡篇中所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柔弱勝強堅」等等,都是說相反而相成,即正言反說。縱觀《老子》全篇,像這樣從否定的方面來表述自己所要肯定的,俯仰皆是,諸如「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第十九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三十八章)。這些都是要通過對仁、義、禮的否定,來肯定自己所嚮往的社會和人生境界。小說中賈寶玉對封建社會大丈夫「死名死節」的蔑棄,簡直套用了老子式的否定法,以為「文死諫,武死戰」是沽名釣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必定有刀兵,他方戰」。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莊子也用否定式的方法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人們熟知的賈寶玉翻閱《南華經》感到意趣洋洋的段落,正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胠篋》第十)「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山木》第二十)。此類激憤之言都出以否定式的方法和語言,具有「正言若反」的性質。

《老子》和《莊子》的作者,都是閱世很深又極富文化教養的人,面對苦難惡濁的社會,現存一切事物的矛盾性,相對性,有限性都充分暴露了出來,他們立足於經驗事實的理性思辨貫穿著正言若反,以反求正的特徵,有其深刻的穿透力和尖銳性。

熱點內容
婚姻法中精神損害賠償 發布:2025-01-22 19:08:19 瀏覽:760
所謂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8:58:05 瀏覽:598
篡改文件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2 18:48:32 瀏覽:278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