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談空

道德經談空

發布時間: 2022-03-25 22:10:32

1. 《道德經》第一章天地之始說的是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道德經》第一章並沒有專門解釋“天地之始”是怎麼回事,到是第四章和第二十五章在談“道”的源頭屬性時涉及到了幾句。

《道德經》第一章在闡釋“道”可以取道遵循,但沒有可以一成不變取道遵循的道之後說:“無,名天地之始。”意思是說“用沒有來為天地的開始命名”。

《道德經》第四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意思是:“道空盪盪地,所以把握它可能不圓滿。它真深邃啊,像萬物的主宰;它真精妙啊,好像存在著可能本來就存在著。我不知曉它是誰的兒子,好像是天帝的先祖。”

“寂兮寥兮”,寂,言其無聲;寥,言其無形。道默默地存在,不轟轟烈烈,是說“道”不事張揚。“獨立不改”,獨自存在,不為外物所動,表明“道”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周行而不殆”是說“道”循環往復運行而不止息,強調它的普遍性和動態化。

現在回來再說“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混沌狀態沒產生時,對於後來出現的人來說什麼都沒有,所以用“無”為天地之好命名;當人類出現,認識了自然,認識了出現在人的視野中的事物,便用“有”一一地為萬物命名。

2. 道德經上那一章可以使人放下一切,心無雜念

譯解老子道德前言
一笑所譯解的老子道德,純屬自己人生體驗及所學獲得的感悟,目的在於警示世人,萬勿不明道而無知妄為,因一切災禍痛苦等命運都是自己背道妄為所致,正所謂「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以免重蹈本人一笑過去人生挫折痛苦的覆轍。希望後來人能參悟老子道德一書,悟透生命的真相,不被世間萬象所迷惑而損人誤己,從而走上守德悟道的正路,進入返樸歸真的智慧人生。
世人若不了解生命真相,被功名利益所驅使,就會失去人的真知大愛,極易演變走向紛繁痛苦之路,會陷入無愛心的畸形人世,如此就是地獄,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經驗到自己和集體所創造的社會給自己帶來的痛苦、恐懼、緊張、憂愁、壓抑、疑慮等一切負面的體驗,而且若無有集體的覺醒,這種負面的演化將越來越糟,甚至導致世界毀滅。
而人若覺悟到生命的真相,自然就會擁有對所有生命的真愛,世間人人不丟失真愛,無論怎麼做都不會走向它路,世界將會走向另一極,人間天堂將不再只是夢幻。可惜的是,當人被引入瘋狂無知,都以自我利益為中心,那麼無論怎麼規范和嚴律,都必然很難從善,更無從談什麼會真正覺醒。有些人覺醒只能發生在頭腦思想的邊緣,這種表淺的覺醒毫無強度可言,無法穿透厚重的自我,使人最終無法真正明道從德。
老子是最偉大的覺者之一,其著述的道德雖只有五千餘字,卻表露了生命之道的深邃博大,展示了道的大愛和生命之美,一再提示生命應該如何為之才是正道。但是人們已經演變的沒有能力來覺察自己了,於是老子也感嘆道雖至簡,卻知者少,行者更稀。
為了象一清這么純朴天真可愛的生命勿再錯過寶貴的一生,為了眾生不必再體驗一笑曾經的苦難人生,不再陷入紛繁雜亂的自我挫折與痛苦之中,不再錯過生命能量最強足茁壯的時刻,從而失去了此生覺悟生命真相的最佳機會,一笑必須再譯道德,以入眾才雲集之道,使喜愛老子道德的有緣人多一份選擇內容。一笑只有三年級水平,勿管文字水平低劣與否,只取其意便好。為了使讀者看明白,在表達道之神時特意用了多種字眼,如道靈等。為了方便閱讀,本書中去掉了每章的文字註解,讀者若需要了解字意可以自查。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腫瘤醫院住院等待肝癌切除手術。一笑那年剛好二十九歲,卻因工作生活的緊張壓抑已經失眠五年了,吃六片安眠葯也睡不著。但當一笑把所有牽掛的事都寫在遺囑上以後,卻真正做到了四大皆空,不用任何安眠葯物就可以天天一覺睡到天亮。而且在病床上打坐時發生了九歲時發生過的空無境象,真的太美了,房間與裡面的東西好似在一種真無狀態里,旁邊的幾個人在說話但卻好似與一笑不在一個世界裡一樣,獨處的存在安祥又美妙,無法用語言形容。
空無意識只是安祥無腦地存在著,但卻無比深虛,以至於感覺周圍的人的存在好似在另一個世界,不特意的覺察甚至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但當想試試身體能否動時,卻仍然可以自由行動,一切憂慮煩惱恐懼等完全消失,整個生命化為一個整體地只是存在著。此次美妙狀態的發生雖是短暫的,但卻足以讓人終生難忘,甚至覺悟多多,它只能在全然放下的那個時刻才會發生,真可謂是心死神活,也明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實意義。
當一笑發現了生命之道的奧妙之門,知道了還有更美妙的生存狀態,於是發志實修探索生命真理,十年間從沒有間斷拜訪各地大德高僧及佛道高人名師和氣功太極拳等,終於從繁瑣雜亂的迷霧中覺悟到生命的意義,明白了老子之道的大愛之意徹。這興許是一笑自肝癌手術後一直十一年沒有再復發的原因。
老子是得道後的靈神寫出的道德,一笑是憑受苦受難的感悟譯解老子的道德。老子是無為之道,一笑卻只是有為之道,兩者可謂天地之別啊。為了讓讀者能夠看的懂,特意對前面章節內容多做了些解釋,後面章節內容無需多說自然就易看懂了。譯寫的道德每章前文為譯解道德文字之意,在有些章節後面一笑隨意填加了自己的認知內容。譯解的內容皆出於一笑及笑雨的人生經歷及參禪悟道的實證經驗,是否正確由大家參考借鑒。
道德之意決非語言能夠表達深透的,正所謂一問得解百惑生。譯解道德經過程中,感覺每一章節都有千言萬語要說,但因精力有限,只能描述大概,所以讀者更會有難解之處。由於老子描述的道德超出正常人的思維邏輯,而且在每個章節所表達的意義不同,因此讀者必需看完整篇道德經,才會明白老子的道是真正的完美,它並沒有任何矛盾,其內容很容易看懂,有緣的人們通過悟參老子道德,很自然的就能悟到生命的真意究竟是什麼,不僅能夠明白道德經講述的內容,而且還能覺察到道德經沒有講述到的真相,如此也即是本書存在的意義指向。
生命的關鍵還是在於舍繁從簡才能入道修德,這才是生命最需要的,道德之文不只是看懂了就行了,更不是只為增加自我的知識來彰顯道能,道能不是靠知識得來的,靠學習知識來提升道能是不可能的,那樣就是在浪費時間。
一笑經驗到的,如同氣功、太極拳等各領域一樣,稍有進步的悟道者也極易生出為人之師的慾望,阻礙進一步靜修身心,悟道者不可不察。當悟道有所收獲可以幫助別人,但不可產生我執,即使別人否定你或比你強,心也不會為之所動,道不在那些語言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明道若昧。
要警惕產生自我虛榮之心,因而患得患失,如此必是自我偏執。真悟道者自會淡泊一切,外在雖然在做各種事情,但心卻非常平和,萬事不為所動,此乃自我之慧真識所至。修者只有時刻洞察生命身心慾望的變化真相,才能保有安祥靜在觀照的美妙,才能超越自我之欲,以順利度越此欲關。一笑一直在講勿對自己崇拜或稱師,只為此矣。
希朋友們自辨真相之道,成為聞道而行的上士之君,早日踏上道德歸真之路,不負自己生命在人世一回。 祝所有的兄弟姐妹們安祥自在,幸福快樂,早日進入老聃的道德之門,了悟自己生命真相。
此書也供喜好者參閱,內容正確與否,讀者自己明辨。

3. 老子的《道德經》和宇宙觀是什麼

《道德經》即《老子》的後稱。因《老子》分上下兩篇,共81章,上篇又名「道經」,下篇又名「德經」,故《老子》全書又有《道德經》之稱。它是用韻文寫成的一部有完整體系的哲理詩,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二字,在儒家那裡,談的是善惡問題;在道家這里,談的則是宇宙的本原問題。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老子認為是「道」。何謂「道」呢?就漢語上說,「道」從首、從走,其本義為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達之意。甲骨文中雖未見有道字,但有途字,其本義是道途。道字首先見於殷周的金文,指道路。後來,《說文》稱:「道,所行道也。」在春秋時期已指天象運行規律,有時也包括人生吉凶禍福的規律。這就是哲學上的「天道」與「人道」的含義了。老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道」作為最高的哲學范疇。他認為「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宗」。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二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這里的「一」指元氣,「二」指陰陽,「三」指陰陽相交,產生沖氣而成和,形成天、地、人,就化生了萬物。

何謂「德」呢?「德者,得也。」老子認為「物得以生謂之德。」(第五一章)也就是說,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由於道的作用,使萬物生長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萬物的自生自成,這就是德。所以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原因就是道德不發號施令使萬物生成,而是萬物按其固有的規律自然而然地自生自成。故曰:「以輔(順)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四章)。這樣,老子從自然哲學回到人生哲學,認為一個人立身處世,都要順乎自然,不應強求,不要鋒芒畢露,這就是「無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辦成,做好。由此看來,道家哲學是重「自然」的。

那麼,「道」本身究竟是什麼呢?它怎麼成為天地之「根」、「萬物之宗」呢?

在老子看來,「道」包含著世界萬物的道理,它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實體,並且永恆不變,這道理不是用語言文字所能說得明白的。正如蘇東坡在《日喻》中所說的,就像明眼人無法跟瞎子解釋太陽一樣。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為你稱它白,它就不是黑;你稱它有,它就不是無了。其實,「道」是「無」和「有」的對立統一,只能靠心靈去領悟。宇宙的本體是「無」。由「無」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萬物,終於形成了萬象紛紜的世界。「道」是創生宇宙萬物的本源。「無」是道的本體,「有」是道的作用。當「道」一產生創生的作用時,萬物就隨之而生,這就稱之為「有」。世人往往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無」的用處。事實上,「無」的用處比「有」要大得多。天地之間就好像風箱一樣,中間是空虛的,亦可稱「無」,但正因為空虛,所以才能夠產生萬物。好比一個空杯子才能盛物,一間空房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一樣。由此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的大「道」的妙用之無窮了。用老子自己的話說,「道」就像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生在天地之先,無聲又無形,巋然獨立,永不改變,循環運動,永不疲勞。它可以成為天下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把它叫做「道」。

這里,老子以「道」為最高范疇。「道」沒有人格,決不是上帝的別稱。老子講:「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五章)這就是說,「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沒有超出自然而成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麼超自然的神靈。以「道」來治天下,則傳統觀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無欲無意無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萬物之總歸,可以算是偉大。這樣,傳統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這里統統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麼權威性了。

「道」占據著主宰地位,但「道」卻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讓萬物順其自然而無為。所以,「道」這個主宰,實際只是某種普遍存在的自然無為的法則而已。這也說明老子哲學是敬人為本,敬神為末的哲學,是有明顯的無神論的傾向的。這也說明中國哲學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國人的宗教意識。

老子還反對天道有知論,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他說:「天地不仁。」(第五章)即天地無所謂仁與不仁,萬物皆自生自滅,人與自然環境沒有神秘的感應關系。所以,老子的「天論」具有比較徹底的無神論傾向,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老子的哲學思維是十分辨證的。他認為人世間的一切概念、判斷、價值等都是相對的,相比較而產生的。例如牙齒最硬,舌頭最軟,但隨時間的推移,人老牙脫,舌頭卻完好;高和下是互相比較而存在;兵器是銳利的,但卻是不祥的東西;人類好用智巧,但天下卻大亂了。所以,聖人應以無為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之教,「不爭」之德。例如對金銀珠寶的有無、多少,看得過重而不知足,就會自尋大禍。他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砍得」(第四六章)。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災禍,個人想得到很多東西是最大的罪過。」因為「名位」會引起人的爭斗,「財貨」會激起人的貪。因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治理國家要做到「無為」則無不治。人人知足,天下也就太平了。

老子的這種思想與西方頗有知名度的伊壁鳩魯十分相似。伊壁鳩魯說過,「知足是一種大善」。因為面對財富、榮譽、愛情等外物的挑戰,只要內心知足,以麵包和水之類的東西為奢侈,也就會感到靈魂的安寧,從中體會到一種獨特的快樂。反之,如不「知足」,追求外物的享受,則慾望將有增無減,最後必然是不幸的。

老子的轉化論思想更是十分深刻的。他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二二章)這就是說,委曲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窪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這就是事物轉化的辯證法。在老子看來,正因為聖人謙下,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正因為大樹比小草剛強,而台風刮來時,小草完好無損,大樹卻連根拔起;正因為自然界的風無形無體,它卻能拔屋倒樹;正因為自然界的水可方可圓,是最柔弱不過的了,它卻能穿山透地。柔弱的滴水可以穿鑿(záo)堅硬的岩石,洪水還會沖垮堅硬的城池橋梁,淹沒田園村舍。所以堅強的東西反而不能戰勝柔弱的水。當然,老子所講的水的柔弱,並不是說水軟弱無力,而是贊美它的謙下的品格和堅韌的內在力,贊美它具有一種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能剋制最堅硬東西的能量。用老子的話說,就是「天下之至柔,馳騁(chíchěng)天下之至堅。」(第四三章)天下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強的東西里穿來穿去。這些都說明了弱勝強、柔勝剛、曲則全的辯證哲理。如果人們能克服剛強好鬥,效法水的不爭、柔弱、自然之性,就能產生無堅不摧、無強不克的利國利民的轉化之效,這樣就接近「道」了。

老子不僅看到了事物轉化的辯證規律,而且還初步意識到矛盾轉化要有量變積累的過程。他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四章)又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第六三章)這里,難和易,大和細,是質的區別,但在老子看來,多寓於少,大寓於小,難藏於易,所以有「道」的人處理事務,總是從細易著手,從而完成大難的。因此,只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再大的困難也可克服。合抱的大樹,不是從細小的萌芽長成的嗎?九層的高台,不是從一堆堆泥土建築起來的嗎?千里的遠行,不正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嗎?反之,「多易必多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大難臨頭。這就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善始善終、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老子的這些思想都接觸到了質量互變過程的辯證法。

最重要的是老子有著一定的矛盾轉化的條件性思想,而且這一思想還比較豐富、深刻。他根據人們的常識,看到江海「善下之」,是為「百穀王」的轉化條件。他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第六六章)因為水往低處流,千條江河歸大海。正因為大海善於自處於一切小河的下游,所以才一統「百穀」,成為一切小河流的王。所以「聖人」要作為人民的領導,必須對人民謙下。只有對黎民百姓謙恭和順,才能真正為百姓所信服。老子又說:「躁勝寒,靜勝熱。」(第四五章)意思是疾走能戰勝嚴寒,安靜能克服暑熱。這里,「躁」就成了「寒」轉化到「不寒」的條件;「靜」就成了「熱」轉化到「不熱」的條件。這說明老子看到了自然界矛盾轉化的條件。同樣,對社會現象,老子也覺察到轉化的條件。他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意思是說:富貴並且驕傲,等於自尋災禍,必失「富貴」。這里「驕」就是福轉化為禍的條件。同樣,老子還看到了「居功」是功之「得」向「失」的轉化條件。他說:聖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就是說,「聖人」功成而不自居,這樣功績就不會失去。反之,則失。如戰爭中驕兵必敗。「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第六九章)又如學習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他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第二七章)這里「資」是借鑒之意;「要妙」是微妙之意。意思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否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那麼自以為明智,也會變得非常糊塗。所以「不貴」、「不惜」是從「智」向「迷」轉化的條件。

老子不僅初步看到矛盾轉化的條件,而且還注意研究轉化的方法,他的方法主要是「善」法。他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其意思是說,「聖人」經常善於挽救人,所以沒有根本無用的人;「聖人」經常善於挽救物,所以沒有根本無用之物。這就叫做內藏聰明。又說:「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八章)「士,卒之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作「士」「帥」的人,並非得逞於他的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依靠他的忿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用對斗;善於用人的人,要對人謙虛。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德」,這叫做利用別人的力量,這叫做與天道配合,這是自古以來的准則。當然,這種「善」法是建立在「用人之力」的基礎上,又為著「治人」的目的。他的不爭之「德」,體現了他的「無為」,也不過是達到「治人」的手段而已。然而,這種「善」卻是「用人之力」的轉化之法。它既包含著注重客觀實際的唯物論因素,又體現著善士、善戰、善用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思維方法。我們取其之長,「善」法應該說是一大貢獻。

最後,老子還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現象與本質的對立。例如在《老子》最後的第八一章中,他對一些哲學范疇,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出些實質,這是很了不起的辯證思維。俗話說,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會說話的人不一定能幹。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就是說,在老子看來,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曉得宇宙間大道就在自己心中的人,不必廣心博騖,知識廣博的人,未必對大道有真知。這里包含著真假、美醜、善惡等矛盾對立的辯證法。他看出了某些社會現象與其實質不相一致,因而教人不能只從表面現象看問題,這是十分可取的。當然,老子的辯證法,還只有樸素的性質,還不很科學,因為社會十分復雜。科學的辯證法,既講對立,又講統一。如果認定:凡「信言」均「不美」,凡「美言」均「不信」;凡「辯者」都「不善」,凡「善者」都「不辯」;凡「知者」必「不博」,凡「博者」必「不知」,那就過於片面了。只看到矛盾范疇的對立,沒看到它們的統一,這是形而上學的缺陷,沒有轉化的徹底性。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老子有著較為豐富、深刻的辯證法思想,而且認為辯證規律都根源於「道」,即「反者道之動。」(第四○章)這在古代哲學中是十分了不起的貢獻,因為它說明了「道」的運動變化是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這個理論說明:在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像黑格爾說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這是儒家和道家共同支持的理論。儒家解釋《易經》的主要點也正是這一點。這是哲人們受日月運行、四時相繼的啟發而得出的結論。《周易》講「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系辭下》)老子講「反者道之動。」(第四。章)。儒道同一見解,對中華民族影響很深,貢獻很大。中國人往往在繁榮昌盛時保持謹慎;在極其危險時也滿懷希望。這正是「反者道之動」的哲理武裝了中國人的心理。

老子在哲學上的辯證思維,是和他思想上的「貴柔」有關。老子十分強調「柔」字。他斷定「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六章),並以「貴柔」為旗幟,提出「寡慾」、「無欲」、「不欲盈」、「知足」、「知止」、「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不為天下先」、「不爭」、「無為」、「無事」、「無私」等等,使「貴柔」成了一個內容廣泛而系統的思想體系。但由於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制崩潰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他後來作為周王朝的史官,已目睹列國兼並、大國爭霸、民不聊生、群起反抗的局面,使他一方面厭棄舊奴隸制的「禮治」,另一方面又不滿新興封建勢力實行的「法治」。他主張「無為而治」,只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行了。這就決定了他的哲學思想的消極和保守的一面。所以他講轉化,但又絕對化地防止物極而反;他主張不爭之「德」是最高明的策略,是「善」法。其實,老子的不爭是爭的一種特殊方式,是不爭之爭。他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和「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種不強調斗爭的爭。正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這不是不戰而勝了嗎?這點正是老子的高明的一面。

毛澤東說過:「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想這與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很有理論淵源的聯系。在老子看來,了解別人只能算是聰慧;了解自己才可算是清明;能勝過別人者算是有力;能戰勝自己者才算是堅強。人有各種慾望,有自私的思想,要想克服這些自身的弱點,必先反省檢查自己,做到自知、自明、自勝,這才符合「道」的辯證法。

4. 道家老子的道德經 我研讀了好久 可現在被一點困住了求解

我也說下看法或許不恰當(你且當一樂吧):無為者,非有為與否,而在於無版所權謂有為與否。不因做而做,要順應自然的做,沒問題,但卻欠缺了些。順應自然沒錯,但順應自然非是完全的按照順應自然的做。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修習道學的人,在很多時候都能根據事態、事物、生命的發展規律而見到尚未出現的東西(暫且未找到好點的名詞形容)。就好比你打算將無為化為作文一個道理。或許在作文的時候能夠得到高分,但未必高考時候也能得到高分,要懂得變化。什麼是恆久不變的?唯有變化才是恆久不變的。倘若你文筆犀利,思維清晰自然可選擇將其化為作文亦可帶入高考,但依你目前的思維來說,若帶入作文或許能因有所新穎而稍有成就,若帶入高考則還稍有不足。莫非還打算以不足去勝有餘?治大國若烹小鮮。那是因為有了一定的成就才能做到游刃有餘。無為也同如是。尚未得到、失去又如何放下看破?
呵呵。好了,說的太多思維混亂啦。不好意思。一家之言做不得數。修習道學之人應無為而無以為則無所不為也。

5. 道德經的解釋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作為一種政治原則,「無為」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儒家也講「無為而治」,如《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認為「聖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實則表達了儒家的德治主張。使「無為而治」系統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認為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會破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害百姓。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展。「無為而治」的理論根據是「道」,現實依據變「亂」為「治」;「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具體措施是「勸統治者少干涉」和「使民眾無知無欲」。

《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

其中的名句摘錄:

一、無為而治

二、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三、不進寸而退尺

四、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五、治大國如烹小鮮

六、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七、治人事天,莫若嗇八、道可道,非常道

九、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十、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十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十二、為之於未有

十三、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十四、強行者有志十五、處其厚,不居其薄

十六、曲則全,枉則直

十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十八、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十九、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二十、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二十一、無之以為用

二十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二十三、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二十四、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二十五、禍兮福之所倚

二十六、不居功,功自言

二十七、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二十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十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三十、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三十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三十二、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三十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三十四、損有餘而補不足

6. 根據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容器與空的部分有什麼關系

美國著名建築師賴特指出:「一個建築物的內部空間便是那個建築的靈內魂,這是一容種最重要的概念。外部空間則應由室內居住的原狀中生長出來。」他的這段話似乎是受到老子的影響,因為他曾經研究過老子。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室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容器的目的是為了利用空的部分,而空又必須是形成容器的實體包圍才得到的。

7. 《道德經》被有些人誤讀,在當今該如何去讀懂老子

《道德經》被誤讀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代湮遠,使《道德經》原本,在流傳過程中遭到破壞產生缺失,使後人無法全面體會老子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是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不同。導致古人的行文用詞,分章斷句與今人的差異,使今人對古人原意產生誤解。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先後出現了三個不同版本,一為河上公版,這個版本主要由道家收藏,一為現今流傳最廣的王弼版,另一個版本為近代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有人說《道德經》被誤讀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本人認為其實不然。"道"至高至深至精至微看似遙不可及,實則無處不在就在我們身邊,正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就《道德經》出現的諸多版本來講,這也是道之使然。有人說《道德經》嗨澀難懂道理艱深不解其意,真意自在文字之外,而道在我心,何故外求?

《道德經》開篇即言:"道可道非恆道也名可名非恆名也"講的很是清楚,"道"是不能說出來的,也不是一個永久的稱謂,說出來,有固定稱謂的就已經不是道。即然如此,我們何必要拘泥於文字,斷句,篇章?真意自在文字之外,每個人對"道"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層次不同能理解的深度不同,現在不理解是因為層次不夠,當有了一定修之後為自然不惑,何故要強求?況"上士聞道謹而行之中士聞到若存若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講的何其明白!"道"本是淺顯易懂,易知,易行,易得。而今人不去實踐體悟,多為功利驅使沉迷聲色已是與"道"相去甚運,更有甚者,將其作為哲學計謀進行研究,這本身已是本未倒置"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研究的越深與"得道"只能越行越遠。

8. 誰的佛學精湛,佛講究因果,而又注重「空」字,一切都是「虛幻」那「因」和「果」是什麼,那是有。

阿彌陀佛!仁者,佛陀當年在世,早就將二千五百年後的種種亂象為我們揭示得一清二楚。走到末法因緣的現在,真正的佛法日漸隱沒,各種相似佛法,冒充佛法,甚至各種外道邪法,越來越多地充斥我們這個世間。這就好象,秋天到了,枝葉枯黃凋落,也是正常的。

不過,這些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佛法,也不能根據一切表相上的亂相,來推斷佛法。仁者你所見的種種亂相,只能代表他們本人,而不能代表佛所講述的無上妙法。現在只是在末法時期,而非無法時期,盡管存在著種種亂象,但是佛的正法仍然是存在的,仍然有許多大德法師,甚至大德居士們,弘揚佛法,修行佛法。真正入佛法真義的佛弟子,決不會貪迷於生滅無常的名利之相。

關於佛所講說的空性無二之法。此無上大法,並非我們此世間局限的邏緝觀念所能揣測,它遠遠超出這一切觀念的范疇。許多名詞和名相,是不得己要藉助世間這些名相來表達,是方便說。因為究竟的佛心境界,不是任何世間的名相、邏緝、意識所能表述的。而唯有放下一切障礙,以清凈心、智慧心才能真正的契入此妙空不二之境界。

佛法所說的空和虛妄,決非我們意識觀念當中的「什麼都沒有」、「假的,不存在的」。佛法當中所說的空,是指沒有一個可以恆定依倚的實性,它遷流不住,終不可得!雖然終不可得,然後又能隨緣幻現一切萬法、萬相、萬境、萬緣、萬事、萬物等等。雖幻現一切,仍然不可住,不可住,不可得!方便說,是一種空有不二的妙真如境界。因與果,都是此妙真如境界之中所現之境,盡管它本性為空,然而對於我們凡夫而言,因是就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因為我們看不破假相,不能證悟這種空妙如如之體。所以,佛既教導我們要隨緣行一切善、去一切惡,又種種方便善巧引導我們眾生體悟、契入此無上妙理。唯有真正的契證此如如之性,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徹底解脫眾生的一切煩惱痛苦生死糾纏!

仁者,即有此善根,不排斥佛法,願能繼續深入,棄舍末法衍生出來的種種糟粕,而深入真正的佛法。若果真如此,相信仁者會感受到莫大的法益!

9. 《道德經》里 心知其空而為之 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明明知道這玩意兒做了沒有任何意義,卻一定要做,而且專做這種大家都認為沒意義的事情。
其實這種論斷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並且在通常的邏輯里近似於胡扯。就如同老子說的無為而治其實意思就是治理國家的君主什麼都不幹,然後規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像花瓶一樣的榜樣,剩下的讓他們自生自滅,國家就治理好了。千萬不要已發現什麼地方不合理就努力去改進,結果把原先挺好的秩序弄得亂七八糟的。
何為有意義,何為無意義?我們很清楚,很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其實不理解如上的這句話,我們認為他是胡扯。就如同有人問佛陀什麼是佛。佛就說:乾屎橛,麻三斤。世人為了理解這些無厘頭的話總是想方設法把這些話納入自己的邏輯里,強行對其進行解釋,一來二去,好像自己就真的理解了,沾沾自喜。
很多話就是按照他的願意去理解的,比沒有什麼影藏的玄機,世人不懂只是因為境界差的太遠,境界到了,不需要什麼努力,自然就懂了。而且通過觀察這些高級的讖語就可以發現自己離那種境界究竟還差多遠!

10. 你是怎樣解讀《道德經》的

頂天立地,道德經,這本書,就這四個字

熱點內容
交大經濟法第四次作業 發布:2024-11-17 21:12:11 瀏覽:748
實體法學派 發布:2024-11-17 20:45:53 瀏覽:462
安徽律師培訓 發布:2024-11-17 18:53:19 瀏覽:779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