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德化
❶ 現在中國的道德狀況如何呢是不是很讓人擔憂呢
公民道德建設研究-認真實施《綱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兩年來,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出現了黨政領導重視、輿論傳媒關注、廣大群眾身體力行社會主義道德的良好局面。
公民道德「20字基本規范"深入人心。在人們的各種交往中,"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已成為判定行為是否道德的評價標准。不符合基本道德規范的思想和行為,愈來愈受到輿論的譴責和鞭撻;符合基本道德規范的思想和行為,愈來愈得到社會的鼓勵和表彰,社會道德風尚正朝著更加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設中顯示了強大的力量。特別是在抗擊非典斗爭中,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充分顯示了公民道德覺悟不斷提高和道德品質的不斷升華。兩年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對於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
行、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都產生了明顯的積極作用。
經黨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將《綱要》印發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這對於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促進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和社會風氣的改善,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我們一定要抓住有利時機,總結兩年來公民道德建設的經驗,認清當前道德建設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強化道德建設「重在實踐」的關鍵環節,不但要使「20字基本道德規范"家喻戶曉,而且要使之成為每個公民身體力行的自覺准則。
要重視「養成教育」。在道德建設中,對於道德的基本規范,要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配合,經常進行啟發、誘導、培養和教育,並輔以一定的制約和獎懲,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使人們形成鮮明的榮辱觀念,並自覺地按照道德基本規范去做。只要確立了履行道德規范為榮、違背道德規范為恥的觀念,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力量,促進道德風尚的提高。古人說「習與智長、化與心成」,就是說要隨著智慧的增長,使基本道德規范逐漸形成為人們的品性;又說「習慣成自然」、「習以成性」,也是說的這個道理。在公民道德建設的運行機制中,除了各級領導重視、傳媒強化輿論、經濟政策和法律支持等,還須要輔以一定的管理和某些獎罰的規定,以期能加強道德教育和道德養成的效果。
二
總結《綱要》頒布兩年來取得的巨大成績,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對於建立和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公民道德建設本身就是建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決不僅僅是一種觀念的框架,更不是從思想家們頭腦中憑空構想出的一個體系。從根本上說,它只能從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中,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的實然和應然中,特別是從廣大人民群眾的道德實踐中概括和歸納
出來。理論工作者能否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進行正確的研究、分析和概括,關鍵在於能否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把社會的道德實踐上升到理論。我們要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緊密結合起來,要以公民道德建設為契機,促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以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果來推動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我們要在建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過程中,增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力度,使二者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當然,從范圍上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要比公民道德建設的范圍更為廣泛,它涉及的方面更多。我們要建立的道德體系,不僅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還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綱要》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作了全面的、多層次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際關系的新概括,對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對營造公民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和大眾傳媒等在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對道德建設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特別是對黨的各級幹部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等均作了精闢闡述。這不但是對當前公民道德實踐的概括,也是對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關系、道德實踐的科學概括,對於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實施依法治國,必須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保障法治的順利實行;同樣,為了實施以德治國,還必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沒有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形成、建立和完善,我們就不可能實現「以德治國」的目標。
《綱要》明確提出,要「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而如何「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以達到逐步形成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目標,是我們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時所應當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公民道德建設,不但為我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而且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思想和實踐基礎。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深化和拓展,我們將在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首先,要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核心、原則和基本要求的認識,要在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中豐富和完善對它的認識和理解,以有助於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第二,要把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同法律體系的建設聯系起來,把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法律的相關規定、預防犯罪和犯罪後的教化納入到道德建設的要求之中;把守法和違法提高到善與惡、道德與不道德、光榮與恥辱的高度,以守法為光榮,使守法成為做人處事的重要道德品質;第三,要根據新的時代要求,梳理、辨析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並賦予傳統道德以新的內容,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施,取得廣泛的認同;同時,要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按照以我為主和為我所用的原則,形成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第四,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把「20字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進一步同社會生活的需要和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形成能夠涵蓋各個方面的規范體系網路;第五,要發揚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道德,弘揚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抗洪精神和抗擊非典精神等,更好地在道德建設中形成新的有時代氣息的道德要求;第六,進一步加強道德建設的法律支持、政策導向和制度保障,使我們的道德建設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之上;第七,在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中,通過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強化褒善貶惡、祛邪扶正的輿論力量,使人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力行道德,而且能對一切不道德的行為加以抵制,這對完善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第八,在道德建設中,一方面要加強道德教育,充分運用道德的感化力、勸導力、說服力和輿論的壓力,教人向善,另一方面,還應通過一定的管理規定和獎懲手段,更好地激勵人們棄惡從善。在當前,要通過誠信機制的建立,探索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整體運行機制,促進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發展和完善。總之,公民道德建設的實施,必將為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創造條件,提供經驗,它的拓展和深化,必將對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產生重大的作用。
四
改革開放以來,在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體系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現實生活向我們提出的一項重要、艱巨、長期而又緊迫的任務。
在看到我國道德建設所取得的可喜成績時,我們還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道德建設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有的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淡漠,有損國格人格的現象時有發生;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貪污受賄、違法亂紀,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這些情況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是以德治國的一個重要體現,是社會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民族精神能否得到更好弘揚、道德風尚能否日益改善的重要環節。在當前,要大力克服一切忽視道德建設的有害思想,忽視以德治國重要性的錯誤思想,增強對建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一個社會的道德體系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需要認真探討、綜合創新,集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為了深入學習****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國」的論述和中共中央最近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立,由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發起,由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道德科學研究院、房山區宣傳部和韓村河村四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理論研討會,於2001年11月2日至11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區舉行。徐惟誠、羅國傑、溫克勤、陳英、許啟賢、王福霖、夏偉東、萬俊仁、焦國成、葛晨虹等70 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從事精神文明建設的實際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就「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以德治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其他道德問題」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以德治國」
與會學者指出,「以德治國」思想的提出,是對當今國內外治國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時代價值和世界價值,同時它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是對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發展,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學者們從本體論和人性論的角度,對「以德治國」的策略進行了解讀,認為作為本體論意義上的「以德治國」,是對人自身的生存方式及其全面發展內在規定性的把握和引導,人的內心反省、自律和外部輿論的教育約束構成德治的基本路徑依賴,其合理性深源於它的「合乎人性」,即人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
圍繞這一主題,學者們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學者們指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都是治國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原則,二者相結合的思想科學地闡明了道德和法律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關系。由於二者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是一致的,因而我們才有可能將其結合起來。對於在現實中如何對待二者的關系,與會學者們一般認為應該「德法並舉」。首先,這是由法律與道德、法治與德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唇齒相依的關系決定的。由於它們是用不同的方式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同范圍進行調節,並且它們調節的效果也不相同,因而決定了我們不能單一的依賴其中的一方。其次,「德法並舉」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客觀要求。一方面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加強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沒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不可能形成規范的是市場經濟,也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場經濟。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是道德經濟,遵守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等價交換等道德規范也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對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最後,「德法並舉」是由法律和道德自身的關系決定的。法律是最低道德底線,是最基本,但是又是社會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法律只有建立在社會公認的道德基礎之上,才能成為良法,才能為人們所遵守。道德對法律有價值評價和導向職能,法律對道德有保障作用。正因為如此二者不可偏廢。
再者,學者們對「德治」和「人治」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學者們一致認為,在當今的社會條件下,「德治」不會導致「人治」,更不能與「人治」相等同。「人治」是小農經濟的產物,是以自然經濟為基礎、血緣為紐帶、君主暴政為模式的,它是一種「德治」,但是卻和我們現在所提的「德治」決然不同,我們的「德治」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法治為保障、民主自由為目標。這種以尊重個人權利、強調人格平等的全新價值背景使「德治」具有了合理性。在這里值得注意的問題是「人治」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和儒家的思想有一定的聯系,又不能完全等同於儒家思想。我們必須明確這一點,以便對儒家思想的評價做出合理的評價。
最後,對於「以德治國」中如何「治」的問題,與會代表提出,「德治」是一種「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它的本質就在於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新穎關系,是兩者的最佳狀態。「善治」要求以認同性、責任性、法治性、透明性、有效性為其原則。「德治」,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普遍的「法治」,在「治」的過程中涉及到制度倫理化的過程、涉及到官德以及相應的監督和約束機制的建立。
(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公民道德建設
學者們指出,《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布,是我國思想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件大事,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沒有任何一個政黨頒布過這樣的道德規范要點,來動員全國上下各個部門共同來奮斗,因而具有開創性。《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道德理論上的創新,是道德實踐上的突破,是「以德治國」方略的具體實施。《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對建國以來道德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和提升,是全黨和全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一道德體系從我國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實際情況出發,反映了社會道德進步的發展規律,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與人關系的基本要求,使人民群眾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學者們認為《公民道德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具有如下創新性:1)《綱要》強調的主體是公民。所謂公民就是指「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憲法》第三十三條)因而無論你是否是黨員、團員,還是在押的犯人;無論你是八旬老人,還是三歲孩童,只要你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就必須按《綱要》所說的去做。《綱要》中強調「公民」,而不是「人民」,說明《綱要》與以往的文件相比更具普遍性。「公民」作為一個法律概念,有利於道德建設和法律相結合。2)學者們指出,《綱要》中強調的不是道德規范,也不是道德教育規范,而是道德建設規范。可見《綱要》將道德看作是建設過程的產物,這在倫理學上是首創。以往道德被看作靜態的,在《綱要》中道德被看作動態的過程,是在不斷的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同時,《綱要》是「實施」綱要,因而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可實踐性,是每一個機關、團體、個人的可以確實去做的。3)學者們認為《綱要》中的規范是基本規范,是做人的基本的准則,這些規范並不與大公無私、為人民服務等更高層次的規范相沖突,而是為這些規范的實現奠定更豐實的基礎。《綱要》從個體的角度出發提出道德要求,這相對於以前從社會主義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創新。
學者們還探討了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應該遵循的若干原則。1)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公民道德建設,應該緊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實際,在全社會范圍內普遍形成對個人追求正當利益的行為的善的評價,對見錢思義、見利思義、見得思義思想和行為的認同,同時反對拜金主義、反對只講金錢、不講道德的行為。2)堅持繼承優良傳統和發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公民道德建設,我們不可忽視中國古代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傳統美德重視人倫關系的協調,重視精神境界的攀升,重視整體利益的追求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3)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設是要從道德上,對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權利,對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獲得的正當物質利益的思想行為,給予輿論的支持和善的評價。另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設要引導每個公民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勇於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4)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正相協調的原則。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問題,既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法律問題,也是道德問題。道德領域的公平和效率的問題,是其他領域的反映,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的原則,其目的之一是為經濟領域的效率和公平關系,建立良好的適宜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氛圍。5)堅持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相結合的原則。道德境界是多層次的,同時由於社會眾人的道德覺悟也是多層次的,因而決定了我們的公民道德建設不能只從單一的角度出發進行,而需要將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6)堅持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道德規范從他律到自律的轉換過程是道德的社會化的一條必經之路,因而進行道德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熏陶和培養。
(三)、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與其他道德問題研究
與會學者認為可以從如下三個角度來建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1)從制度生產關系的高度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道德」體系。在這一層面,我們應當認真研究社會主義道德,確立社會道德體系的框架、核心、原則以及各種要求;提倡共產主義道德;要注意防範和克服非公有制經濟基礎上產生的非社會主義道德。2)從組織生產關系的角度確立「市場經濟道德體系」。首先要建立導向性的宏觀調控的基本道德原則;其次要用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充實一般市場經濟通行的原則,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原則;最後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領域及對外貿易中的道德規范。3)培養完善的「個人道德體系。在我國當前,個人品德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每個公民的品德問題,開展公民品德教育與研究,有助於道德落實到每個具體人的具體行為,有助於法律對道德的支持。
對於如何實現道德的公正,與會學者認為必須建立明確道德義務與道德權利,建立完善的奉獻與回報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體系中,也存在著道德義務和道德權利的問題。集體主義道德原則既規定了要求人們的道德義務,又規定了保障人們的道德權利。道德義務和道德權利不同於其他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地方在於道德義務對於道德權利的先在目的性和主體自律性。道德權利不是道德義務的簡單對應物,而是道德主體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義務之後,客觀上理應得到的相應權利回報。這是道德權利和道德義務特殊關系的要求,也是社會公正在道德領域中的一種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缺乏一套良性的奉獻與回報機制,導致了道德義務與道德權利的脫節,導致了道德的不公正。因而我們應建立相對完善的奉獻與回報機制,重建道德的公正,這是加強社會公民道德建設,培養提高全民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
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的道德機制面臨何種挑戰呢?經濟全球化是二戰以來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標志。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競爭,就其本質上來講是道德素質和道德力的競爭。我國面臨以下的挑戰:1)影響公平競爭的利益壁壘和舊有政策舉措受到了挑戰。2)商品市場服務體系及傳統的服務意識受到了挑戰。3)企業經營理念受到了挑戰。面對挑戰,我們應加強政府職能的道德化;「培育」道德資產,激活生產要素;「信譽至上」樹企業形象。學者們認為經濟全球化與生態危機有著必然的聯系,而我們要走出生態危機的困境,首先必須打破兩個神話:一個是關於科技的神話,一個是關於市場的神話。
除此以外,在研討會中,與會代表還探討了文化領域的道德問題,教育領域的道德問題,生態領域的道德問題等等。
美國密歇根州希爾斯代爾市,剛滿18歲的高中生塞申斯拿出自己打工所獲的700美元作競選經費,通過選舉擊敗現任市長,成為美國目前年齡最小的在任市長。塞申斯正式上任後,將早上去上課,直到下午2時50分下課,下午3時以後到市府辦公。
塞申斯的成功讓人想起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古話。然而,18歲的塞申斯如果在中國,情形又會怎樣?
第一,他可能會輟學。用我們的標准來看,塞申斯的父母都已失業。他的家庭應該屬於城市低保家庭,塞申斯也屬於窮人的孩子。這樣的家庭很可能因交不起昂貴的學費,而使塞申斯被迫輟學打工掙錢。
第二,他會承受著巨大的高考壓力。雖然這幾年我國的高等學校每年都在滾雪球似的不斷擴招。但是,上大學、上好大學的壓力還是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學生們的身上。很多學生從早晨6點左右起床,就一直忙到晚上12點左右。長時間的疲勞學習,使學生們腰酸背痛,眼睛近視了,身體素質下降了。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時事政治都不關心,哪還有心思競選什麼市長啊。
第三,他會被父母寵著。在中國,哪個家長會放心一個18歲的孩子?你看,一到學校開學時,不管是18歲以上的大學生,還是18歲左右的中學生,家長們都陪著給送到學校。報道、交錢、領書、找廁所等等,什麼細小的環節家長都給考慮到了。為什麼?不放心啊。
第四,他會被學校關著。18歲的孩子正是苦讀書的時候。在學校,老師們為了讓學生考個好成績,也為了給學校爭光,給自己掙獎金,常常坐在班級看著學生上自習。而且,為了安全起見,學生進了校園後,如果不寫請假條,沒有老師的批准,休想邁出大門一步。
第五,他參加市長競選會被指責為異想天開。雖然從法律上來說,18歲的高中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18歲的人要想競選市長,有幾道硬杠杠他是必須要考慮的。比如,他有大學本科學歷嗎?他有擔任市長所需要的正科、副處職位若干年的任職資歷嗎?他的身高、體重符合公務員體檢標准嗎?這一切,18歲的塞申斯當然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塞申斯自然也就沒有競選市長的資格。
令我們詫異的是,以上的條條框框,塞申斯都沒有碰到。因為有一個寬松的人才成長和人才認同的環境,有一個靈活的人才選拔機制,所以塞申斯才能夠在諸雄爭霸中脫穎而出,嶄露自己的才華,成為一顆讓人羨慕的明星。
當然,塞申斯的情況只是個例,不能代表美國青年的整體成長狀況,也不表明「美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我們當然也有我們的優勢和長處,也有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方面。然而,善於學習一切民族的優點和長處,本來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更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可貴品質。從美國18歲男孩當選市長這個個例里,我們難道不該反思我們在人才教育、培養、選拔、使用等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嗎?我們難道不該改進、摒棄那些不合時宜的陳規陋習嗎?
❷ 中國人語言過於道德化、人事化和政治化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我們中國人將是立足於自己的語言特質,而開來的將是中西互補型思維模式!
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即今天的兩岸三地的課本基礎特質語言外,就是對英語及拼音語言的學習。
所以根本和我們「中國人語言過於道德化、人事化和政治化的歷史起源」是否優劣或者什麼「封建制度」的社會制度無關。
在此前提下加速民族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信心才是當下國人的首要任務。
「中國人語言過於道德化、人事化和政治化的歷史起源是什麼?」的問題要從漢字的起源說起:
漢字始於八卦。
把八卦當作漢字的起源,是近人劉師培。他在《小學發微》 一文中說:「大約枟易經六十四卦,為文字之祖矣。」首先明確將八卦與漢字相比附的是漢代人所作的書中認為:「 ,古文天字;,古文地字; ,古文火字; ,古文水字; ,古文風字; ,古文雷字; ,古文山字; ,古文澤字。」枟周易· 系辭下枠雲:「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以為八卦是一種「以通神明之德」和「以類萬物之情」的象徵性符號。八卦符號是以兩短橫和一長橫比擬陰陽兩儀,一長橫為陽爻,兩短橫為陰爻,每卦由三個符號互相配合而成的,共有八種,其卦形、卦名、
卦名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卦象天澤火雷風水山地
任意兩卦相迭合,便可得八八六十四重卦。考之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可知,八卦實是古代筮占的符號。
學界對漢字性質問題尚未取得一致意見,
但是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已經比過去深刻得多了。漢字是「意音文字」或者「語素— 音節文字」說較為科學,能較為確切地揭示出漢字的性質。
1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證明,人類文字演變的過程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圖畫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2「文字從產生起演變成為現在各種各樣的文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一般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3「從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的發展經歷了表意——— 表意兼表音——— 表音三個階段。」
上述說法,是被人們作為文字發展的普遍規律或者一般公式加以闡述的。
故而老子與孔子代表的道儒兩家是中國人思想軸心時代的開啟者。他們的主旨是人的身心修養之道,道德之道,德政之道,思想與實踐偉大先哲,是中國人從洪荒到文明之光!從中國人語言這個載體傳達出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
他們的思想傳遞到今天,文本是外觀的,即用一定的符號來表示;故也是「道德化、人事化和政治化」
❸ 中國人的道德
那就看抄你怎麼理解道德的含義了。襲
我理解的道德,是生命的道德,應該是從人性出發的。生命的完美就是道德上的至善。
中國人的道德,是建立於形式上的,非從人性出發,只服務於社會,服務於某種功利,唯獨不服務於自己。所以對我來說,感覺很虛偽。
❹ 為什麼說現在中國四套道德`
師德、醫德、藝德、道德 四套
❺ 為什麼中國人道德淪喪
體質問題。自我惡性循環和自我強化。
嗨,大家都應該做好人!然後所有的人就回都是好人了。
嗨,所答有的人都把撿到的硬幣交給招領處!大家都做到了!然後所有的人就成了雷鋒。
這兩種邏輯顯然就不存在,就是騙人的。一個字海闊~『空』!
總結:怎麼說都沒用,做了也沒用。唯一做了且做對了才有效。
❻ 在中國究竟是法律為大還是道德為大
在中國道德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則,應該是法律的出發點,也是一個人做人的出發內點。互為重要,理由如下:容
法律與道德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不可分離,二者的關系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中永恆的話題。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供參考。
❼ 中國人道德為什麼越來越差了
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❽ 社會學去道德化是什麼意思
首先,幾千年來中國對於道德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道德只是約束思想觀念,道德與法制是分開。所以在推行依法治國,法治社會的同時排除道德干預,實現司法獨立與公正。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自從《聯系》理論揭示出:依據道德底線訂立法律。從而統一了道德與法律,發現法律僅僅是道德范疇一個比較狹隘的部分。
舉個例子來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道德,但是因為證據不足的話,法律是不會支持的,即使有充分的證據,但若司法控制權掌握在了黑幫手中,導致的結果是殺人未必償命,欠債未必還錢,從而滅失正義。根本沒有公正可言。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明面上追求公正,實際上是人性倒退,大搞形式主義。
❾ 什麼叫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復德是以毛澤制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同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有機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
是當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寶貴文化資源。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並大力傳承與弘揚。
中國革命道德源生於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取決於共產黨人的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意識。革命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發展的嶄新階段,其產生和形成實現了中國倫理道德發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變革。
(9)中國道德化擴展閱讀:
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發展:
中國革命道德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產物。革命道德發芽在1919年五四運動,起源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的工人和農民運動,通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中國革命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發展的新階段。它的產生和形成,是中國倫理道德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化,標志著封建道德統治體系的終結。中國革命道德的產生和形成,也是道德進步規律的結果。
❿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哪幾種
中國的傳統道德觀有5種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利益和奉獻精神
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
3、提倡尊老愛幼,強調人倫價值
4、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注重大義,講求奉獻,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
5、注重道德踐履,強調自我修養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仍閃爍著禮儀之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儒家注重人格氣節,提倡仁義禮智的人格價值,認為人格氣節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把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要求人們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際和諧思想是傳統道德中人際關系的心理和行為原則。仁者愛人,和為貴,忠恕之道千百年來為統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別人之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也要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