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剝離
A. 政治、文化、道德、傳統、宗教它們一起掩蓋了哪些真理真相
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再顛倒過來,隨便你怎麼寫,都是新意...
B. 道德的主要根基是理性思考還是感性體悟,我方是理性思考,是正方,求辯題分析和論點。
您好。作為反方來說。理性道德不一定。理性是講道理的。感性是看到實際情況。也很需要感性來認知。譬如一個小偷捉到被主人家挨打。從理性上分析打人家是不對的。但感性上來講是偷人家的東西挨打就是對的。
C. 說說怎樣看待「道德綁架」吧
道德綁架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些人利用道德,用看似合理合法合乎道德的解決方式,將所遇事件對自己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D. 道德的第二層含義
一、對現行道德的定義的分析
現代漢語詞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教科書對道德的定義,「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筆者認為,這兩概念有三點不足:一是缺乏鮮明的價值判斷,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道德應該以什麼作為價值標准,沒有提及。沒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價值不明確的東西肯定沒有必要作為人們的操守和追求。我們通常說「有道德」、「講道德」、「以德治國」,實際賦予了道德極高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二是「人們」一詞帶有范圍的模糊性。如果包含地球上所有人那理所當然就應該叫人類了。從我國現行使用的教材中關於道德的特徵的論述也可以看出,「人們」很顯然不是指「人類」,而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歷史時期甚至於某特殊階層的共同體。 「人們共同生活」的范圍有地域性、民族性、階層性甚至宗教區域性,所以就有不同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也就具有多樣性、民族性、階級性了。這么一來,道德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標准。例如農村普遍重男輕女,世界各地的種族歧視,基督教歧視婦女的教約,一些國家的冷戰、霸權主義思維,都可能代表「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看來統統可以是「道德」。三是道德這種社會意識形態與宗教、風俗習慣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有何本質區別沒有界定。「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特殊在哪裡? 「對人們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的社會意識形態」,很顯然是傳統習俗、倫理、宗教、統治階級的意識和思想家的一些學說,諸多因素錯綜交織引起的,這就意味著道德是復雜的多因素引起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大染缸」。筆者認為,如果這樣定義「道德」,道德並不具有先進性,這是因為,第一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統治階級可以用它來作為控制人們思想,愚弄民眾維護其統治的工具。作為統治階級禁錮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本身就沒有正義性,因而階級性的本質是反道德性。第二它具有民族性,道德的民族性根源主要是宗教性,宗教大多是信奉上帝、神之類的(無神論的宗教只有我國的道教,它沒有成為我國的民族宗教),其思想基礎是唯心主義的,因而是非科學的。一個反道德的,非科學的東西,我們為什麼要給它被上華麗的「道德」外衣?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道德」必須進行重新科學定義。
二、科學道德定義的要素
如果我們分析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些跨越時空仍然具有普遍的積極意義,例如,仁愛、誠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義等等,成為了跨民族跨地域的人們的普遍的追求,與宗教和統治階級愚弄民眾的伎倆格格不入,經過歷史長河的滌理砥礪,越發綻放出奪目的光芒。筆者認為,這才是道德的范疇,也才符合我們今天通常所說的「講道德」的語義。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科學的思想基礎
現行定義的道德的思想基礎五花八門,派系林立。讓我們先看看歐洲曾經占統治地位的道德思想基礎。舉三例:1、神學宗教思想。宗教在古代西方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長期占據著統治地位,這些宗教所供奉的都是神靈,遵守神的旨意就是道德(讓神的旨意成為社會習俗和行為規范),通過神使社會的不平等,奴隸制度,民族的仇殺「合法化」。比如《聖經》中有戰俘為奴隸的規定,甚至有要猶太人去滅絕其他民族的文字。
2、倫理教化思想。柏拉圖的教化理論認為,靈魂分為慾望、激情和理智三個部分,相應的德性分別是節制、勇敢和智慧,這三個部分各自的功能發揮到優秀狀態,同時又能和諧,就是整體心靈的正義之德。城邦也相應由三個等級構成:即農工商階層,他們負責社會的物質財富的生產,所以節制是他們的德性;護衛者階層,主要職責是護衛城邦,所以勇敢是他們的主要德性;以及統治者,他們要為整個城邦的利益而謀劃,所以,他們的主要德性是智慧。這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分,又能達到社會的總體和諧,整個城邦就是正義的。他認為,除了生產階層由於理智的羸弱無法獲得理性對慾望的統治,而被從教化與政治生活中排除外,道德教化從護衛者階層開始。很顯然,柏拉圖的教化理論具有鮮明的維護奴隸制度統治秩序的色彩。
3、社會達爾文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自然界「食物鏈」現象提出「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以此解釋社會現象。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採的超人哲學被認為是臭名昭著的納粹的思想武器。
正是這些偽道德、反道德的「道德」怪胎演繹著古代一直到近代的歐洲的階級統治、政治紛爭和民族屠殺並蔓延到全球。然而,我們給它們穿上「道德」的華麗外衣,然後再去用道德的階級性民族性讓它合理化,再然後去用道德去斗道德。
我國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也沒有跳出機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泥潭。
隨著哲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道德建構在科學的思想基礎上已經成為現實可能。一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已經成為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發展的科學思想武器。二是正在興起的新的公共哲學思想正為公共管理、市場經濟、道德和政治等領域開闊嶄新的理論視野。公共哲學主張「共媒(相互媒介)--共働(相互作用)--共福(共同幸福)」,促進「活私開公--公私共創--幸福共創」;倡導「世界同胞」、「世界市民」、「公眾」和摒棄「第三人稱」(共同參與,不把某群體排除在外)理念等等。這些無疑比區域(民族、國家)分割、階層(階級)分割的對立對抗式的理念要進步,更易為全球各國各民族所接受而國際化、全球化。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劃清界限
道德應不應該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區分?是否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查閱相關資料,不同的語境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語境一:「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句話的根源在於把道德定位為民族化、階級化、宗教化、世俗化、政治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民族道德、階級道德、宗教道德、世俗道德、政治道德雜合的「道德體系」。這種雜合的不與宗教、非科學的思想體系和習俗切割分離的道德肯定不具有普世性,從哲學和邏輯的角度講,沒有一種特殊性能夠等同普遍性,因此,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觀。這一觀點與現行道德定義的語義一致。
語境二:「宗教是一種缺乏實證支持的世界觀,和道德沒有必然聯系,道德先於任何宗教,獨立於任何宗教存在。宗教為了取得世俗的容忍和合法性,寄生在道德之上,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的宗教彼此間沖突但是道德觀彼此近似的原因,因為道德中有很多普世的人類社會規范。道德是宗教的傳銷品,剝離了道德,宗教沒有辦法讓人們支付贖罪卷和功德箱。」這段話中作者把宗教與道德進行了分離,對宗教道德的虛偽性進行了深刻揭露。
如果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階級道德中的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不良習俗因素從「道德」雜合體中剝離,是不是應該剩下純粹的道德呢?這種純粹的道德是不是具有普世性呢?我想,誰也不會否認吧。這樣的道德當然不會是一種現存地域性階級性的道德範式,卻是諸多道德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筆者所主張的正是這種與其他因素分離的抽象的寓於特殊性中的普遍性的道德。
科學定義的「道德」必須有明確的價值取向
現行的道德概念,在階級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維護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宗教社會,把道德的價值取向定位為宗教服務,是維護宗教秩序的工具,在非階級社會,其價值取向定位為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工具。筆者認為,這樣認識道德,一方面,與政治、宗教、習俗混在一起,功能上沒有作區分;另一方面,貶低了道德的價值。道德應該是與道德哲學相關聯的十分理性十分智慧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不能與傳統習俗、宗教的價值混同在一起。不管以前是怎麼樣,至少現在我們應該給道德賦予這樣的價值: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科學定義的「道德」應該惠及全人類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和密切,這往往需要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在道德領域各說各話很多時候是站不住腳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比方說,種族歧視會受到道義上的普遍譴責,公共場所抽煙會普遍受到限制(並且作為文明的標志),中國人在國外上廁所後不沖水也並沒有人看成是民族習俗或者道德的差異性而倍加尊重。在全球環境,人權等問題上道義方面並不存在什麼分歧(如:都肯定要保護環境、尊重人權),分歧的恰巧是基於各自政治的考慮(如:環境責任分擔,以人權為借口乾涉他國內政)。道德的標准好像更具有全球性,那種民族的階級的道德好像不見了蹤影。有民族性階級性的成分恰恰是宗教、政治、習俗。我們通常說尊重民族宗教、習俗,但從來也沒有誰說過尊重民族道德。人們在價值觀念上面求同存異恰恰是求道德之同存宗教、政治、習俗之異。道德只有惠及全人類,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才能成為人們崇高的價值追求。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決非想以道德普世性為借口淡化國家界限和國家合理、正義的利益,道德的普世性與維護國家的尊嚴和符合道德規范的利益一點也不矛盾,並且可以把捍衛國家合理正義利益作為道德的普世價值而使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得到強化。
隨著市場經濟在全球的縱深發展,資本、技術、信息、人才、勞動、商品以及其他各種資源都可以在全球范圍流動,經濟層面的流動必然帶來精神層面的流動,即各種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為常態。尤其是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使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頻繁,我們還用落後的區域分割、階層分割的道德觀來否認道德的普世性和普世價值已經不符合歷史潮流了。
三、重新定義道德
筆者拋出這個議題的目的在於,我國的學術道德概念與日常用語道德含義存在巨大偏差,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學界和廣大愛好者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如果不從理論上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關於道德的認識就會長期處於混亂狀態。至於應該怎麼定義道德,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愛好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討論。筆者初步拋出一個定義作為「磚」,希望能夠引出無暇之「碧玉」。
筆者認為,道德可以定義為:道德是人們的崇高價值追求,是與促進人類社會和諧進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相關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識、行為操守和社會規范。
E. 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哪個更重要
法律的他律更重要.
道德永遠無法摒除偏見.
在法學概念中有 實體正義 和 程序正義
實體正義就是源於道德觀念的,然而道德本身是一種約定俗成,隨時代改變,並且受社會文化影響的,基督教道德,儒家道德,伊斯蘭道德,各不相同,你使用任何一種道德體系道德觀念,都意味著對一部分人人權的侵犯.
實體正義所追求的是一種完美道德,是不含有任何偏見的道德.對實體正義的實現從法庭辯論中體現.
所以,道德的東西或許可以滿足某些人的道德感,但是這種道德感顯然不意味著公平正義,而僅僅是一種自我的心理滿足.
而法律當中實體正義實現的過程,就是通過理性和知識來抽絲剝繭,從現有道德觀當中剝離出那些存在偏見與歧視的成分,來實現公平.
但是顯而易見,人無完人,在大多數時候,無論是民主,還是精英,都無法100%確保實體正義能夠接近完美道德,沒有人能夠100%保證實體正義可以完全剔除道德的偏見.
在這個時候,程序正義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
程序正義好比在一場百米賽跑中,為所有運動員提供相同的處境,相同的風力,相同平坦的地面,相同的摩擦力.在公平的競爭當中得到公平的結果.
顯然,程序正義不能總是確保實體正義,因為有可能有的運動員狀態不好,或者他請的律師智商不夠用.但是程序正義卻是確保實體正義實現的唯一途徑.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無法限制法官的裁決權.
程序正義實質上實現了對實體正義的 寧缺毋濫,確保了實體正義不會被誤用.
進一步地,基於平衡原則,法律還建立了類似 舉證責任倒置 和 權力讓渡 的概念,
通俗來講
舉證責任倒置就是說,假如你告一個人貪污,顯然貪污當事人所掌握的信息是遠多於你的,所以在有情報壟斷的事情上,法律不會按照"誰主張,誰舉證"來裁定,而是把舉證責任放到當時人身上,也就是說,被告需要證明自己沒有貪污,而非原告需要證明自己有貪污.
權力讓渡體現於不同法律體系之間的公平問題.當兩方法律不同(比如美國兩個州之間的人的官司,或者任意兩個國家之間的人的官司[不包含國與國的官司,這個用國際法])一個法律的結果對一方產生的不利影響預期更大的時候,法官應當優先使用這一方的法律.比如一個中國人和美國人打貿易官司,他們的貿易范圍80%在中國,20%在美國,那麼就應該使用中國的法律.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
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是基於道德並高於道德的公平,是把去除道德偏見放在比盲目遵從道德更高的優先順序上的.
法律在追求公平的過程中,不僅立足於確保審判結果的公平,更建立了一套可以確保審判過程絕對公平的體系.
法律在追求公平的過程中,還考慮了不同法律體系下如何確保公平的問題.
可見,法律對世界公平正義的保障是嚴謹的.
雖然很多時候,司法力量的打擊不夠強大,很多時候社會的公平需要人們道德自律來維持,但這只是科技經濟發展不夠充分導致的司法力量不足,並不意味著道德可以帶來更公平的社會.道德永遠無法摒除偏見,所以道德永遠要讓位於法律.
F. 對道德綁架的看法
寫作思路及要點:真情實感表達自己內心所想。
正文: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補充內容:其實不是聖人的標准,聖人也不一定掏錢救助所有有困難的人,應該說用是超乎人類和說話人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
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的邏輯混亂。
G. 「夫孝,始於事親也」出自
<孝經>首先確定的「夫孝」定義就是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能立身」始於事親是指孝開始於血緣的父母,而「中於事君」是指成年後的「孝」在於事君就是孝經君王。這種把血緣關系的孝和君王聯系起來是很不道德的也是乾坤顛倒的開始。接著孔子在《論語》里講「梯孝」「「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意思是: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進一步的把梯孝為人和對君王的忠誠聯系在一起。反過來就是不「梯孝」。把忠於君王硬塞進到人倫里。這是最有欺騙性的。我們可以想想何為父母?生我者為父母,和為父母養我者為父母。按此天倫應該是——生身父母、衣食父母那麼我們的父母只能是爹娘和我們的衣食父母——百姓!這才是正道,而儒家恰恰是在這個基本點上把乾坤顛倒,在顛倒的乾坤之下才是他的仁愛等等等等!他的禮是什麼「禮」?「克己復禮」的禮是周禮。周禮是確立嫡長子繼承製確立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准則、道德規范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這種把皇權理念塞進天倫的人類道德之中去是儒家思想理念基本要點。我們要認清他的本質就要把其中的皇權理念和人類的基本道德天倫剝離開。如果不剝離開那他的所有「忠孝信悌禮義廉恥」的概念都是在顛倒人倫的前提下的偽「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這種偽「忠孝信悌禮義廉恥」已經迷惑我們幾千年了!是需要把他撥開的時候了!
H. 人的道德底線是什麼意思你的道德底線又是什麼
亦喜亦憂,社會給予他們很高的關注度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實際的幫助,有專這些幫助屬絕對比沒有好。但對於處於童年,或者青少年的孩子們,是喜是憂就不好說了,他們的性格還在形成階段,與眾不同的童年或者青少年生活,對他們的成長肯定是有影響的,是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就要看他們自身了,還有周圍有沒有人正確的引導,給他們正確的觀念。
I. 道德和幸福是剝離開來的是不是康德的主要觀點
可以算是主要觀點之一,主要區別於亞里士多德、邊沁、密爾等等那種以幸福為指向的倫理學.他們的共同基本觀點是「人類行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對幸福的促進就成為判斷人的一切行為的標准.」
但是康德認為道德是自身規定自身的,理性在道德領域表現為三條「絕對命令」,它和幸福無關,是遵循理性必然會導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