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論的意義

道德論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3-26 10:21:53

A. 道德的起源理論的意義

一、倫理學史上的爭論
神啟論把道德起源歸結於神秘的天啟和神的意志。 理念論倫理學認為道德起源於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論、環境論和社會關系論所指的外在條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屬人的事物和條件,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義的萌芽和傾向。 先天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生而有之的東西。 本能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類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決定共同的人性,是決定社會本質的共同的東西,因而也是決定道德的根本層次。所以一定社會的階級道德的產生和形成都是與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關的,人的本性不僅決定了道德的產生,而且決定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
二、道德的起源
(一)經濟關系決定道德的產生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道德根源於經濟關系,是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講的。
(二)勞動實踐是道德產生的動因。首先,勞動實踐是人的創造性的體現。
(三)倫理關系是道德發生的前提。道德是對利益的調節,而利益關系和矛盾是存在於廣泛的社會關系中的。
(四)人的生存與發展需要是道德發生的誘因。首先,人類生存的需要是道德發生的直接原因。
(五)意識水平是道德發生的主觀條件。人類的意識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但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
總之,道德作為實踐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們的行為,將理想轉化為現實。學習倫理學不僅僅在於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更在於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我們訴諸理智、情感,更要訴諸行動,自覺修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受字數限制,以上供參考。

B. 什麼是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2)道德論的意義擴展閱讀: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C. 「道德」的含義是什麼

「道德」的含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道德

【拼音】dào dé

【出處】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

【例子】那些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趁火打劫哄抬物價的人是不道德的行為,為遭到大家的譴責和唾罵。

【近義詞】品格、品質、人格、品行、品德、德行、人品

(3)道德論的意義擴展閱讀

道德近義詞

1、品德

【拼音】pǐn dé

【解釋】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出處】明·釋今無《壽江若海》:「名譽高縉紳,品德潔清修。

名聲好的官宦,注重修養和品質道德。

【例子】喬治·華盛頓總統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中宣稱,一個共和國的公民如果沒有品德就無法管理自身和充分行使他們的自由權。

2、品格

【拼音】pǐn gé

【解釋】品性;性格。也指文學、藝術作品的質量和風格。物品的質量、規格等。

【出處】唐韓愈《畫記》:「至河陽 ,與二三客論畫品格,因出而觀之。

到了河陽,與幾位客人一起討論畫作的質量和風格,因為出色大家都喜歡看。

【例子】公道正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公認的一個人處人、處事應當秉持的基本立場,是國家公職人員一切優秀品格的起點和終點。

D. 道德的意義是什麼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道德的准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

E. 論道德修養對人生的意義

1,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2改變社會的風氣,3心理安慰

F. 討論道德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我們道德的目的和意義在於讓我們更好的完善一種道德規范,也是為了讓人們知道遵守道德規范的作用。

G. 加強道德修養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努力學習道德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修養首先要學習先進的道德理論,提高修養的道德認知水平,分清正確的價值觀和錯誤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幫助人們進行正確的道德修養。在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它既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也包含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又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中的成功經驗,有著鮮明的特色,既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又適用於不同的社會群體。它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每個公民講德、修業、立身之本,當然它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這些道德規范的深刻含義,使之真正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落實到具體的道德行為上來。在認真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進行文化素質的修養,在人的素質中,文化素質是一種基礎性的素質,文明、理智、高尚總是同知識,文化相聯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蠻總是和愚昧、無知,不學無術相聯的。學習道德知識和文化知識,並引起自己內心的思想反省,才會培養起自己的高尚品質和道德情操。第二,重視修養中的「內省」功夫。內省即對自己的內心的省視,修養者要經常在內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對照道德標准,堅持正確的,及時改正錯誤的。如果只學習而不內省,學習的道德知識便會束之高閣,難以產生品德上的提高;只有內省而不學習,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獲得新的道德認識,也難以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學習的同時,更應重視內省,我們要聯系自己的社會實踐,學思結合,對照道德標准,勇於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點和錯誤,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進步。第三,重視立足當前,循序漸進。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積累的結果。道德修養要不惜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才能養成大德。在道德修養中,只有不棄小善,「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積成大善。這就是古人荀子講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加強道德修養,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精心地培育自己心中開始萌發的社會主義道德幼芽,使之長成精神文明的參天大樹。小善的積累,可以強化人們從善的觀念和意志,可以形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感情和行為習慣。第四,要把「慎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從事,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它強調了道德影響內心信念的作用,體現了嚴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的精神,指出了一個人自覺實踐道德行為的意義。因為,當一個人獨處之時,沒有任何外在力量的監督,最容易放鬆道德規范的約束,最容易放縱自我言行;而此時此刻,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念頭,最細微的舉行和最隱蔽不為人知的行為,也是最能顯示出一個人靈魂狀況。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意識日益增強的現代青年,應經過長期的艱苦的鍛煉,努力做到「慎獨」。為此,就不僅要「慎思」,而且要「慎言」、「慎行」;就不僅要從「隱處」下功夫,而且要從「微處」下功夫,使道德修養真正成為自我的內在要求。總之,加強道德修養,對我們每位大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記得有位詩人這樣說過:「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鏡框中的那個人,如果你感到害怕,那麼你一定有愧在心;如果你感到自豪,那麼你就做了一天真正高尚的你。」對啊,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道德修煉得如何,或許,成功就在那塊鏡子的背後!

H. 道德的重要意義

道德的重要意義就是不欺負人不騙人,努力做一個有正能量的人。

I. 道德發展階段論的意義

科爾伯格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對道德發展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系統地擴展了皮亞傑關於兒童道德判斷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在西方心理學中逐漸形成一個重要的道德發展階段模式。這個模式揭示了人們的道德觀念從認知的低級形式到高級形式的發展過程,使道德現象這種純粹哲學-倫理學的問題得到了比較客觀的科學證明。科爾伯格強調把兒童道德發展的規律直接應用到學校道德教育中去,他的觀點和方法在一些國家的道德教育實踐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70年代以來,R.賽爾曼等人遵循皮亞傑和科爾伯格認識發展理論的傳統,對角色采擇和社會觀點採納進行廣泛的研究,擴大了道德發展認知研究的范圍。
認知發展理論的根本問題在於:認知發展雖然是道德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分條件。人的品德,除道德認識外,還包含著在行動上付諸實踐的道德意向這個重要方面。僅憑道德發展的認知方面的事實,還不足以建立一種關於道德發展的理論,因為它對一個人的道德現象缺乏完整的理解。
發展性輔導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人格輔導,而道德發展的成熟顯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對於從道德判斷這一角度認識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對於發展性輔導人員從發展的立場,幫助兒童提高道德認識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另外,我們也知道,兒童的品德心理結構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於通常可以還原為情感和行動問題,所以根據簡約原則,故為三方面)組成的。相對來說,從道德認識著手對學生進行道德的發展性輔導操作性更強一些。所以,科爾伯格的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對發展性輔導在道德和人格輔導上是一個極大的支持,為輔導人員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從這些意義上來說,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對發展性輔導乃至整個學校心理輔導、咨詢都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論給予教師的啟示為:1 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熏陶必須根據各時期道德觀念發展的特徵而實施;2 對早期兒童教條式的說教,忽略兒童對權威的看法與對需欲的滿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實則功利橫行的現象;3 負責教養者不應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想法,讓「趁熱打鐵」的各時期荒廢。

熱點內容
鞍山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4-11-17 17:58:50 瀏覽:25
國際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4-11-17 17:41:28 瀏覽:580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
魔法學院頁游 發布:2024-11-17 16:11:07 瀏覽:371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 發布:2024-11-17 16:10:10 瀏覽:156
學道德模範做有德之人手抄報 發布:2024-11-17 15:27:1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