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新加坡道德會

新加坡道德會

發布時間: 2022-03-26 19:40:22

A. 新加坡精神是什麼

原文出處】浙江學刊
【 作 者 】朱春珠
【 年 份 】200203
【分 類 號】G2
【分 類 名】思想政治教育
【原刊地名】杭州
【原刊期號】200203
【原刊頁號】183~185
【作者簡介】朱春珠,女,1970年生,浙江財經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杭州 310012
【內容提要】分析和借鑒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關於德治與法治相結合,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相結合,主體性、獨立性和穩定性以及包容性、層次性、遞進性等特點,對於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摘 要 題】海外縱覽
【 正 文 】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蕞爾島國。幾十年來,她不僅創造出了一個令世人驚羨的經濟奇跡,而且還創造出令世人起而效仿的「新加坡精神文明」。它的鮮明特色體現在:

一、德治與法治相結合

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是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所奉行的一貫政策和主張。其中,德治是基礎。「德」治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德」育人,即通過對國民進行以儒家倫理為主的東方價值觀的教育,使廣大人民具有愛國、敬業的優良品格,使國家公職人員樹立起勤政廉能的優秀品質。概括地體現為「十六字」的新加坡精神,即敬業樂群、勤勞進取、廉潔奉公、講求效率。二是選「德」人治國,國家公職人員提倡應由有道德的精英人物擔任,這樣的政府才能成為廉能政府,才有感召力。

在德治的過程中,通常貫徹的是以「教育」為主的方針。但教育並不是萬能的,再加上人們的道德修養不可能一般齊,思想覺悟不可能一般高,通過教育不可能取得成效的情況下,必然要求實行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新加坡將思想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兩者緊密結合,運用法制手段對各種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以此來約束人們的社會規范和行為。

為此,新加坡建立了一整套健全和完備的法律。大至國家大事,小至個人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現有各種法律和法規達383種。其中,罰款在新加坡最為著名,其名目之多,數額之大,執行之堅決,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比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煙以及過馬路闖紅燈,上廁所未沖水等等,都要受到數額不等的罰款,少則20新元(如過馬路闖紅燈),多則高達1000新元(如隨地吐痰、上廁所未沖水都要罰1000新元);使新加坡成為名副其實的「罰款國」,難怪有人驚呼:「新加坡是個不自由的國家!」

新加坡能有今日之清潔、干凈及花園城市之美譽,確實是以剝奪少數人的自由為代價,而換來的則是大多數人的舒適和幸福!

法律,也是促進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之一。「法治」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求社會要具有健全完備的法律;另一方面,要求制定出來的法律能夠得到徹底的執行。執行法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社會秩序,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新加坡的法律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實行,一是公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靠了一大批公正廉明、鐵面無私,素質好的政府官員。他們一改過去習以為常的「情、理、法」的行為邏輯而為「法、理、情」,從而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化也成為新加坡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相結合

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相結合,使理論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是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加坡在關於國民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形成了以國家意識為主線,以儒家倫理為核心,以培養共同價值觀為目的的理論體系,脈絡十分清晰。在貫徹以學校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渠道的同時,又充分發揮家庭、社會的系統功能,並輔之以各種群眾性運動,來推進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新加坡十分重視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學校看作是青少年思想建設的主戰場,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首先強調了教師的重要性,稱他們是「道德精神和社會精神的支撐人」,他們應當受到社會的尊敬,並把知識與道德作為選擇教師的兩個最重要的條件。其次,新加坡貫徹「以德育人」,必須從小抓起,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四年級必須開設思想品德課。在教育部開設的《儒家倫理》課中,明確提出了開設《儒家倫理》課的目的:

1.培養學生具有儒家倫理的價值觀念,成為有理想而又有道德修養的人;

2.使學生認識華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和文化,認識自己的根源;

3.培養學生積極的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將來能過有意義的生活;

4.幫助學生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相應地,還編寫了《儒家倫理》教材,同時增進了一些中國古代著名的典故和道德故事,如「孔融讓梨」、「愚公移山」、《勸學》等等,把一些深奧、艱澀難懂的倫理道德化為通俗易懂的讀物,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向學生灌輸各種必要的道德價值和道德觀念。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1994年開始,《儒家倫理》被《好公民》課所取代,由此不斷充實和提高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

在重視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與道德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學校要求小學生參加每天的升旗儀式,並唱國歌;平時,要求學生自己打掃衛生,中學生必須負責清掃自己學校的廁所等等。另外,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社會開展的「忠誠周」、「禮貌月」、「敬老周」等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在道德實踐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不僅如此,新加坡還十分強調加強全民的思想道德品質,實現道德教育與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並舉,通過開展各種群眾性的創建活動,進行社會總動員,在社會上形成自覺加強道德建設的良好的風氣,促進國民思想道德建設,增強社會凝聚力和責任感,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據新加坡國會交通與新聞委員會黃海博士的統計,新加坡每年開展的全國性運動約有20多個,最常見的有:禮貌運動、推廣華語運動、生產力運動、國民意識周、敬老周、勞動力周、華族文化月、馬來族文化月等等。在開展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李光耀及新加坡政府力戒嘩眾取寵,講求實際效果,注重形式與內容相結合,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國民的基本道德素質和文明禮貌程度。結果不僅提高了國民的整體素質,而且奠定了新加坡社會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投資環境,也促進新加坡經濟的穩定發展,使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共同向前發展。

三、主體性、獨立性、穩定性相結合

儒家倫理是新加坡精神文明理論形成的思想基礎,在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成為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

如果說李光耀及其政府從建國初就開始提倡「生存之本」——東方價值觀,在大力弘揚東方各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是以不自覺的形式傾向於對華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保持和弘揚的話,那麼從八十年代末開始的那場「文化再生運動」則真正是以主觀、自覺的形式,把儒家倫理推向整個新加坡社會,推向整個新加坡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使之能夠統攝人心,抵禦西方腐朽價值觀的侵蝕,使新加坡政府如願以償,度過了那場「西化」危機。九十年代,共同價值觀的確立,則表明儒家倫理在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主體性作用的同時,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設又進一步獨立、穩定地向前發展了。

這種相對獨立和穩定的特點,使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獨樹一幟。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沖擊和碰撞的過程中,不被別人所同化,而是使國內各民族互相學習,互相融匯。這種同化,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同化。

總之,在這種富有激烈的競爭性,又間雜著進攻性或滲透性的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保持了自身發展的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這不能不說是新加坡精神文明理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色。

四、包容性、層次性、遞進性

吸收一切東西方文明的精華,是新加坡精神文明理論的精髓。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新加坡以寬闊的胸懷,接受、容納東西方各類文化,使東西方文明在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取長補短,形成獨特的新加坡精神文明。

包容性是其最顯著的特徵,具體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西方現代科學技術與東方傳統文化、價值觀並行不悖。當今新加坡社會廣泛流行的東西方文化或價值觀有以下三種:(1)華人價值觀(即儒家價值觀)。這是新加坡社會佔主流的東方傳統文化或價值觀,佔新加坡人口77%的華人,他們所擁有的華族價值觀,一方面是自小在家庭由父母灌輸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60年代以後,在學校受華文教育熏陶的結果。(2)英國社會價值觀。新加坡受英國統治大約150年,承襲了英國政治制度和社會價值觀。(3)以美國人、歐洲人和日本人為主的外國投資者的工作作風和價值觀。這是1959年人民行動黨執政後,為迅速實現工業化而積極鼓勵並接受投資的結果。第二、宗教、種族之間互相寬容、和平共處。以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為主的東方人和西方人居住在一個密集的城市裡,長期生活在一個國家中,相安無事,各自保留有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誰也不吃掉誰,誰也不融化誰。第三、多元語言、多元文化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人們稱新加坡社會是一個「兼存東西方、匯合百家文、流傳萬國語、容納各宗教」的社會,這樣說確實不過分。在這種民族文化大薈萃的有利環境中,新加坡的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可以廣征博引,吸取各類文明的營養和精華,從而豐富和升華本民族的文明,使新加坡精神文明既顯民族性,又不失世界性。

層次性和遞進性的特點,則體現了新加坡精神文明發展的內在規律。從新加坡精神文明發展的歷程來看,不同階段、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各不相同:

20世紀五十年代,新加坡社會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政府的目標是要改變貧窮的政治面貌。六十年代,在克服失業和捉摸不定的情況下,目標是建立一個剛強勇猛的社會。七十年代,目標是要創造一個舒適的自然環境和一個清潔翠綠的城市。八十年代的目標是要創造一個新加坡人相互關心、彼此照顧的愉快社會。九十年代,要使新加坡成為一個「經濟發達而且又有文化素養」的卓越社會。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軌跡。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設僅僅局限於人的思想道德建設,而且還致力於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改造和建設。讓國民生活在一個清結優美的環境中,並以此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一個標志,這也是新加坡政府順乎民情,合乎民意的一個政策目標。可見,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始終與社會政治、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與社會的發展協調一致。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並非完美無缺,有待我們作進一步研究。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突出成就就在於她較為成功地運用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儒家倫理思想。從某種程度上說,正像許多學者所說的是「儒教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進行文化改良的一種形式和結果。新加坡吸取了儒家倫理中的一些合理內核,對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一些消極後果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再者,從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復興和發展的過程上來看,人們的認識也並非完全一致。另外,對於李光耀的治國之道,也並不是人人稱道的。有人批評他是個「孔子」式的統治人物,搞「家長式」的專制。「新加坡推崇和復興儒家思想的原因——實在於覺得儒家文化有利於『國家霸權』的家長式控制以至專制,以及反對和抑制人民的民主要求」等等。也有的人說,如果長此下去,新加坡就會變成一個僵化的國家。目前,新加坡的一些青年也強烈要求發揚民主,現任總理吳作棟表示要進一步開放民主。可見,新加坡在民主等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做得還是很不夠的。

總之,探討和研究新加坡精神文明的特點,吸取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對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能夠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B. 新加坡有什麼節日

1、八月九日國慶節

當天政府一般會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慶典活動。

2、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農歷春節

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除夕前1周都會熱鬧到凌晨,有很多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精彩表演。

3、四月五日清明節

是華人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清明日前後兩個星期,人們會攜帶祭品、鮮花,到墳場去掃墓,祭拜祖先。

4、四月七日食品節

食品節是新加坡和美國紐約的一年一度的傳統性節日,但兩地的日期不同,而且慶祝活動的形式也各有特色。到了這一天,這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會製作食品互相問候。

5、農歷八月十五端午節

原本是屈原投江紀念日,現在發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節日。

6、農歷七月初一到三十號中元節

在這期間有宴會、歌台表演、喊標福物等活動,十分熱鬧。

7、農歷四月十五日衛塞節

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盤紀念日。

8、回歷九月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星月才可開齋。

9、回歷十二月的第十天哈芝節

回教徒前往回教聖地朝聖後隔天所舉行的重要宗教儀式,慶祝儀式主要是宰殺牛羊,感謝真主。

10、公歷在一月至二月間大寶森節

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住屋周圍點上燈,迎接守護神和幸運女神。

11、公歷在十月至十一月間屠妖節

此時家家戶戶點燃油燈,家人以姜油塗抹全身,表示純潔和清白。

12、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

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堂會舉辦特別的慶祝儀式,教徒也會唱聖詩、訪問家庭。

13、一月一日元旦

新加坡雖然大大小小的節假日不少,可是政府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制定「黃金周」計劃,除春節大年初一,初二放假外,他們只是對節日的當天實行放假。

(2)新加坡道德會擴展閱讀:

4月 1日 愚人節 4月 5日 清明節 4月 7日 世界衛生日 4月9日 菲律賓勇氣日 4月13日~15日 泰國潑水節/泰國宋干節/泰國新年

4月17日 食品節(新加坡) 4月20日 菲律賓濯足節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團結日 4月25日 讀者節/世界兒童日 每年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 國際秘書節

C. 一個新加坡華人說中國人沒道德。社會太混亂,想幹嘛就幹嘛。是這樣嗎

多少老外羨慕中國治安好呢,半夜也能一個人出門。新加坡一個國家還沒中國一個城市大,管理難度不可同日而語,不用理他。

D. 新加坡有什麼風俗習慣

1、娘惹文化

娘惹是數百年前中國移民和馬來女性所生的女性後代,主要在檳城、馬六甲、新加坡和爪哇一帶。娘惹保存的中國傳統習俗加入了馬來文化習俗的影響,所以不等同於中土文化。

2、宗教文化

新加坡的宗教文化種類眾多,實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為多宗教國,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佔了人口的83%。新加坡的宗教包括佛教與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等等,其中新加坡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3%。

3、脫鞋習慣

很多新加坡人在家裡都不穿鞋,如果你有要去拜訪新加坡人家裡的話,若是看到他們的家門口放著腳墊,四周還有幾雙人字拖,則需要入鄉隨俗脫掉鞋子。在新加坡,有些寺廟與清真寺也會有脫鞋才能進入的規定。

4、「安哥」與「安娣」

在新加坡,老年人統稱為「樂齡人士」,你在街上總會聽到有人在稱呼他們「安哥」與「安娣」,這種叫法來自於英文單詞「uncle」和「auntie」。

5、香煙的管制

新加坡對於香煙的管制十分嚴格,日漸擴大的禁煙區域、越來越復雜的法律法規,甚至連本地人有時候都不太確定到底能不能抽煙。所以新加坡大多數的公共場合、橋上、醫院外甚至巴士站5米范圍內,都不允許吸煙。

6、消費稅

在餐廳或咖啡店消費過後,你會發現賬單上有兩個數字,7%和10%。其中「GST 7%」表示7%的消費稅,而「SVC 10%」則表示10%的服務費。所以,所謂的小費就以服務費的形式,已經被計算在你的賬單里。

E. 關於新加坡的道德教育

新加坡獨立40多年,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崛起為令人欽佩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在東南亞地區可算一個政治強國。除了國家幅員太小給人以缺憾外,對於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圈可點的的經驗確實很多。原以為,號稱「開明的獨裁」的國家,只是法制完備嚴厲而已,細究根源,舉國堅持不懈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可謂功不可沒,它們構築全民價值體系的做法,我們中國可資借鑒。

一是在復雜的民族背景基礎上培育共同的價值觀。新加坡國民中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他們信仰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在這樣復雜的種族宗教背景下,新加坡國會通過的《共同價值觀白皮書》將「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輔助,同舟共濟;求同存異,協商共識;種族和諧,勇敢寬容」作為新加坡國民共同價值觀念體系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目標是培養做好公民。隨著經濟發達程度的提高,又不斷融入國際社會,新加坡德育目標又轉向重振傳統文化、弘揚東方美德、抗拒西方頹廢思想的侵蝕。

二是在悠久的儒家文化基礎上培育現代的東方價值觀。新加坡堅持倡導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東方價值觀,對傳統的「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賦予了現代意義:所謂「忠」,就是愛國,忠於國家,旨在把國民培養成為具有強烈凝聚力的新一代新加坡人;「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賢;「仁」與「愛」則是主張國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愛精神,要關心他人;「禮」和「義」,是要講究禮貌和禮節,對外國人不要卑躬屈膝,對同胞應一視同仁;「廉」指為官的德行,要求新加坡的官員樹立為國、為民眾服務的思想,並且在一整套嚴密的反腐化制度監督下、在「自律」與「他律」的共同約束下,廉潔奉公;「恥」就是指人們的羞恥之心,號召國民堂堂正正做人,為社會進步、富國強民做貢獻。

三是在社會生活實踐的各方面夯實公民道理的基礎。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並非簡單說教和高調宣傳。一方面,道德教育從小抓起,注重實踐。政府頒布了詳細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綱,從小學到大學,課程循序漸進。不同年級的具體要求各不相同:低年級偏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而高年級則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新加坡政府還經常在社會上舉辦「忠誠周」、「禮貌周」等活動,培養和強化公民與人為善、互助友愛的良好品德。

四是以法律規范公民的道理行為。新加坡是個法制國家,但不以法代全,而是依法促德,出台了完備嚴峻的法律法規,強制人們遵守必要的道德規范。比如一旦被發現亂丟垃圾,違者除了要課以20至1000新元(1新元約合0.56美元)的罰款外,還可能要穿上標有「我是垃圾蟲」的黃馬甲,參加掃大街的強制勞動。隨地吐痰、亂丟垃圾、擅闖紅燈。新加坡政府認為,這些「小事」關乎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一旦道德體系崩潰,其他就無從談起,經濟的發展也就偏離了本義。

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開展的幾次公民道德建設,還有如下問題值得思考:

把共同價值觀上升到國家意志,並確實能代表人民意志。無疑,新加坡立國後一直是人民執行黨執政(大概是這樣吧),而且威望一直不錯,全民道德體系構建肯定是執政黨的執政理念,但在國家社會管理面前,國家意志更能讓各方面的政治力量和群眾接受和遵從。

宗教信仰是這個國家道德建設在中國媒體沒有公開說明的意識形態基礎。在中學生中就有多數人已經信仰宗教,而且是以基督教為主。不管什麼教吧,不是強調罪感就是強調恥感,從小就耳濡目染,民族素質的基礎就這樣打起來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其實主要還是吸收了英美方面的文明成果,在現代化的強大壓力下,那兒的政治精英堅持保留代表中華文明的儒家文化的底線,並使之現代化。

道德建設更要強調以人為本。凡涉及道德層面的,或者是不違法的事,一般不動用司法力量介入,這樣也保持了國家法律的尊嚴。而且注意分類對待,比喻在校學生做了有違道德和規定的事,也使用鞭刑,但不是國家法律意義上的鞭刑,也不報警。而是校內自己的鞭刑,對違紀違規的學生進行公開的象徵性的鞭刑。這種做法既嚴厲又有度,讓受罰者知羞恥,又不至於今後無法面對社會。

中國進行某種教育有一個說法,叫言傳身教,言傳不說了,身教一般就是典型示範、樹立榜樣。但新加坡好象不止於此。對公民的每一種行為都有人有制度在進行具體的管理和約束。除了上面所說的對亂丟垃圾等行為的處理外,還有,比喻電梯門口先出後進的規矩,比喻上了廁所必須保潔的習慣,比喻公共場合排隊的要求,政府都安排專門的人在那兒矯正各種不規范的行為,多年堅持,不是說說了事,也不是罰款了事。你用了廁所沒保潔,就是用你自己的衣服去擦,也要擦乾凈了才能走,看你第二次還敢不也懈怠,一個國家公民的素質就是這樣提高的。

現在,新加坡也面臨著國家對公民、特別是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問題。因為世界開放度越來越大,而新加坡國家太小,很多人不甘心囿於小國發展和生活。所以,它們非常注意培養公民對國家的識同感和責任感。這同我國因為太窮,一些人不不甘心囿於貧窮的狀況類似。我們國家人才外流其實遠比新加坡嚴重,因為人才資源基數大,也就沒有新加坡那樣的危機和壓力。

F. 新加坡的道德標准、價值觀和風俗習慣

新加坡比中國仁愛。有很多富人喜歡做慈善,四川大地震人均捐款合人民幣超過50元;中國某些人利慾熏心,彭宇案的判罰讓人心寒,前些天武漢竟然還有因為交不起醫療費,醫生將已經縫合的傷口拆線的!!@#&%!
遠比中國禮讓、遵守紀律、講求信用。舉兩個例子,1.在新加坡的食閣買東西,點過食物後去買其他的東西,從來沒有人把顧客(無論之前是否見過)叫住問顧客去哪,等過幾分鍾食客回來食物已經為你准備好了;2.在中國手機丟失後找回的幾率無限接近於零,在新加坡,曾有人乘計程車丟失手機,的哥通過電話薄打給他的家人或朋友,知道地址後親自送上門來,分文不取。我的手機及一份很重要的資料也曾丟後找回。
新加坡的開放程度介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為了保障社會風氣,採取一些特別的法律來約束民眾,如公開場所不能接吻等。
比中國自由散漫一些。
工作之中等級劃分比較明顯,但基本只會就事論事,弄權者很少。我見過的幾個,全部在中國工作過。
政治上比中國開放,比美國健康,競選時絕少黑幕,沒有人身攻擊;領導人比中國親民,估計所有人都見過總理或總統。
講求實際利益。只有你展現出足夠的能力,其餘的人才會認同你。
比中國大多數地區迷信,估計有點類似香港。
比中國包容。
有一部分人有種族歧視。
普遍接受的道德標准:最常說的日常用語是「Excuse me」 「Sorry」 「Thank you」 「You are welcome」
順便提下,在中國打噴嚏的人什麼都不用說,周圍的人也一樣;在美國,周圍的人說「bless you」, 打噴嚏的人說「thank you」;在新加坡,打噴嚏的人說「excuse me」, 周圍的人什麼也不用說.

G. 據說新加坡的法律可謂世界最嚴,它們的法律究竟嚴苛到什麼地步

新加坡的法律非常苛刻,甚至被戲稱為世界最嚴。甚至連停車不熄火、自殺、大喊大叫等都要被處罰。
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也非常繁榮,並且社會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有序。並一躍成為了東南亞經濟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在中國也有很多留學生渴望到新加坡留學發展,但對於新加坡的法律,很多外來人員一不注意便會觸雷。

而像一些走私、偷竊或者是恐嚇,這一些本就違反法律的行為,在新加坡的法律里懲罰措施也更為嚴厲。因此作為不熟悉新加坡法律的外來人員或者是留學生而言,一定要非常注意以免給自己帶來不便的麻煩。

H.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在新加坡自身的文獻中,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並不存在,其形成是我國在學習和借鑒新加坡圍繞國家凝聚力的提高、政權鞏固及國家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活動中提出來的。 最早涉及此方面研究的是1993年中國赴新加坡精神文明考察團,但在他們回國後介紹的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文獻中,卻並未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此後在1995年蘇德崇主編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1999年陳立思主編的《當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皆直接使用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但並未對其下定義。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開展的幾次公民道德建設,還有如下問題值得思考:

把共同價值觀上升到國家意志,並確實能代表人民意志。無疑,新加坡立國後一直是人民執行黨執政(大概是這樣吧),而且威望一直不錯,全民道德體系構建肯定是執政黨的執政理念,但在國家社會管理面前,國家意志更能讓各方面的政治力量和群眾接受和遵從。2001年王瑞蓀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比較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權威著作,有專章介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但也未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做概念界定。

I. 新加坡有沒有哪些嚴格的法律

在新加坡大量道德內容寫進法律,政府「什麼都管」。
在中國的社會治理體系中,社會道德是先於法律的基礎性環節,違背道德固然不對,只有其中較惡劣的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新加坡,大量的道德內容被寫進法律,這就是法律的泛道德化。同時這些內容還涉及公民生活的每個細微方面,這就是極法化。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內銷售(醫療用口香糖除外);使用廁所後未沖水、在非吸煙區吸煙、亂過馬路(不在指定的過路處過馬路,如不利用天橋或隧道過馬路)、地鐵上喝水或進食都會導致罰款;隨地亂丟垃圾則可能面對強制勞役,如被罰在公園打掃。人們的生活習慣,行為作風,兩性關系,只要被主流道德排斥,就會立法予以禁止。甚至還有在家裸體被外人拍到,不追究外人侵犯隱私,反而追究事主裸身的行為的。
新加坡獨有嚴刑峻法,死刑數量令人咋舌 。
既然違背道德就可能判刑,那麼更嚴重的罪只能用更重的刑罰。因此新加坡也擁有世界上獨樹一幟的嚴刑峻法系統。新加坡的禁毒法律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攜帶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販賣用途的主要刑罰為絞刑。此外對於成人男性犯罪者(16歲以上50歲以下)還可使用笞刑處罰。雖然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一些新加坡人卻認為重罰可有效遏止犯罪或破壞性行為。
除美國部分保留死刑外,大部分主要英美法國家都已取消死刑。但在新加坡,死刑非但沒有取消,數量還非常高。據聯合國估計,在1994年到1999年間全球執行的死刑個案中,如果把各國個案數目與其人口相除,以新加坡的數字占最高,每百萬人口13.57宗死刑;遙遙領先第二名沙烏地阿拉伯,為每百萬人口4.65宗。這使得新加坡稱為每年國際人權組織關注的對象。

J. 聽說新加坡的法律很嚴格啊!

是的。

在新加坡大量道德內容寫進法律,政府「什麼都管」。

在中國的社會治理體系中,社會道德是先於法律的基礎性環節,違背道德固然不對,只有其中較惡劣的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新加坡,大量的道德內容被寫進法律,這就是法律的泛道德化。同時這些內容還涉及公民生活的每個細微方面,這就是極法化。

比如: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內銷售(醫療用口香糖除外);使用廁所後未沖水、在非吸煙區吸煙、亂過馬路(不在指定的過路處過馬路,如不利用天橋或隧道過馬路)、地鐵上喝水或進食都會導致罰款;隨地亂丟垃圾則可能面對強制勞役,如被罰在公園打掃。人們的生活習慣,行為作風,兩性關系,只要被主流道德排斥,就會立法予以禁止。甚至還有在家裸體被外人拍到,不追究外人侵犯隱私,反而追究事主裸身的行為的。

新加坡獨有嚴刑峻法,死刑數量也十分巨大 。

既然違背道德就可能判刑,那麼更嚴重的罪只能用更重的刑罰。因此新加坡也擁有世界上獨樹一幟的嚴刑峻法系統。新加坡的禁毒法律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攜帶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販賣用途的主要刑罰為絞刑。此外對於成人男性犯罪者(16歲以上50歲以下)還可使用笞刑處罰。雖然大多數外國人無法理解這些嚴厲的刑法,一些新加坡人卻認為重罰可有效遏止犯罪或破壞性行為。

除美國部分保留死刑外,大部分主要英美法國家都已取消死刑。但在新加坡,死刑非但沒有取消,數量還非常高。據聯合國估計,在1994年到1999年間全球執行的死刑個案中,如果把各國個案數目與其人口相除,以新加坡的數字占最高,每百萬人口13.57宗死刑;遙遙領先第二名沙烏地阿拉伯,為每百萬人口4.65宗。這使得新加坡稱為每年國際人權組織關注的對象。

(10)新加坡道德會擴展閱讀

提起新加坡,幾乎人人都知道它「依法治國」成效顯著,都為其立法之細和執法之嚴而嘆服不已。多次去新加坡,該國的罰款、鞭刑等等處罰屢聽不鮮。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條文,使用最普遍、在老百姓心目中影響最深的要算是罰款。罰款有許多名堂,例如人們只能在上露天、下露地(稱之頂天立地)的地方抽煙,也就是說在餐廳、車上、商店、辦公室是不許抽煙的,否則罰款最重可達2000新元(約合人民幣9600元);

亂扔果皮、紙屑、垃圾罰款1000新元;破壞植物,罰款500新元。闖紅燈,罰;在公共場合嚼口香糖,罰;吃榴槤罰,……諸如此類,聽起來頭都大。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違法罰款已經深入人心,司空見慣了,一般不敢超越雷池一步。新加坡對那些違背社會公德者除了罰款外,還要將他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例如將亂扔垃圾者集合在一起穿上印有「垃圾蟲」字樣的黃色背心掃大街,將破壞公共衛生、被告上法庭的人的「大名」、「玉照」刊在報紙雜志上。

熱點內容
泗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方式 發布:2024-11-17 17:29:13 瀏覽:726
數理法學 發布:2024-11-17 17:24:24 瀏覽: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874
靖邊法官 發布:2024-11-17 16:34:25 瀏覽:76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
魔法學院頁游 發布:2024-11-17 16:11:07 瀏覽:371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 發布:2024-11-17 16:10:10 瀏覽:156
學道德模範做有德之人手抄報 發布:2024-11-17 15:27:12 瀏覽:533
魏亞南律師 發布:2024-11-17 15:04:24 瀏覽:207
明朝司法程序 發布:2024-11-17 14:13:51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