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生態文明法治保障

生態文明法治保障

發布時間: 2022-03-27 15:30:52

❶ 生態文明建設為什麼需要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是理念、制度和行動的綜合,它通過科學理念指引制度設計,通過制度規范和引導行動,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最近中央頒發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把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作為重點,凸顯了建立長效機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地位。我們應深化改革創新和模式探索,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是大勢所趨
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既是一項在「保護優先」價值取向下制定游戲規則的創新性工作,又是對現有制度安排的繼承、改革與發展。我們既要正確認識其重要性、緊迫性和復雜性,又要穩慎探路、有序推進。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要性。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已走過40多年歷程,但生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歷經多年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後,我們認識到資源環境問題既與自然原因及發展階段有關,更與法治和體制機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關。過去,我國實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制定了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出台了環保目標責任制、環境影響評價等基本制度。但這些制度安排的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唯GDP、漠視環保法律、執法不嚴等現象屢見不鮮。從建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入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通過法治手段、制度建設、提高國家治理能力來改善環境,並制定更加嚴格、公平、包容和面向長遠的社會規范,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著力點。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緊迫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第一個「一百年目標」,要求我們優先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實現「藍天、碧水、凈土」目標奠定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其中就包括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現在距離2020年只剩下5年時間,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治理改革的任務非常緊迫。不僅構建生態環境法律體系的任務非常繁重,而且從目前分散的部門管理走向統一監管、統籌協調的管理體制和完善治理結構也面臨許多障礙。因此,合理運用每一次法律修改、制度出台、機構調整和實踐探索的機會至關重要。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復雜性。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應充分尊重生態系統的特徵和演化規律。自然生態系統經過演化,表現出空間上的完整性,即水、土、氣等要素相互作用和影響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但各要素具有不同自然和社會屬性,需要處理好綜合管理和專業管理的關系。生態環境問題根據作用范圍不同,表現為局地、區域和全球性問題。我國目前最突出的是區域性灰霾污染和流域性水污染,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為劃分的行政管轄區域和割裂的部門管理范圍。解決好跨行政區和跨部門的環境問題是一個重大挑戰。同樣,自然資源既有經濟屬性也有生態屬性,實現不同功能的優化配置,應在制度上做出統籌安排。還有許多環境問題難以通過貨幣化方式計量,無法用市場化手段有效解決,需要多樣化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更為重要的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體現了一種新的理念,解決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許多制度既無成熟的理論研究和普適性的實踐經驗作基礎,又缺少上位法的支撐,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與大膽的「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盡管任務緊迫,但鑒於制度的基礎性、引領性及一些基本問題的不確定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不能急於求成,而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多方參與、形成共識、有序推進。
牢牢把握基本方向和抓手
用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要以法律法規為基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應充分考慮與現行法律和管理體制有效銜接,使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制度化、有序化的軌道,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規范納入憲法、民商法等法律中。加快制定和修改資源、環境的基礎法律與單行法,消除現行各單行法之間的重疊、矛盾和沖突問題。當前,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基於自然資源的多重屬性和多樣化特徵,應通過較為廣泛的地方試點示範,健全有關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及相關民事權利的規定,分類建立反映各類自然資源特點的資產所有權體系。在用途管制制度上,修改完善現行的規劃、區劃制度體系,明確主體功能區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按其劃定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確定各類開發項目准入條件,落實配套的財稅制度;根據環境保護整體性、系統性的要求,建立和形成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權力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構建獨立的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體制。確立生態環境部門獨立開展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的法律地位,改變法律條款缺乏可操作性的立法模式,明確環境違法行為等級及其對應的處罰措施,壓縮自由裁量空間,規范權力運行;加強區域和流域生態環境監管體制與能力建設,在地方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機構實行相對獨立的雙重領導體制;強化部門間協調聯動,建立會同其他相關部門特別是公安的聯合環境執法機制;加強執法隊伍的能力建設,強化執法能力和財政經費保障,全面增強監管執法的獨立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建立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制度和預警機制。基於國土安全和環境風險管理,確定不同尺度上的生態空間、資源環境容量,為嚴控各類開發活動逾越生態保護紅線奠定基礎。依照科學基礎、法律規定和相關程序,徵求利益相關方意見,考慮合理范圍、可操作性和保障能力,科學劃定生態紅線,促使自然資源得到可持續開發利用,保障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保護和修復土地、河湖等各類資源的生態功能。在此基礎上,建立資源環境生態監測評估體系和預警機制。
合理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於具有競爭性、排他性的自然資源,應通過完善市場機制來解決合理配置問題。特別是推進資源和環境領域的價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均放給市場,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凡是涉及民生問題的價格改革均應依法依規有序進行,構建更加均衡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價格形成機制,加快建立和實施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環境稅收制度。在界定產權的基礎上,開展排污權、水權、碳排放權等交易試點,建立統一規范的自然資源產權、排污權、碳資產管理的各項制度,使能源、資源、環境等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特許經營制度和特許保護制度,消除實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制度障礙,不斷提高市場機制的效力與活力。
完善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和問責制度。健全經濟社會綜合評價體系,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合理納入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並加大考核權重,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推動考核評價機制創新,對領導幹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和環境離任審計試點工作。健全生態環境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問責制,建立分檔分級的責任追究機制。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參與評估制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應建立健全環境信息公開、環境公益訴訟和社會參與制度,明確有序參與程序,規范公眾參與行為,鼓勵各利益相關方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時,完善第三方評估制度,對各類涉及資源環境公共利益的政策法規、規劃方案、工程項目等進行科學評估,提出咨詢建議,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科學基礎。

❷ 當前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我國在環境保護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1、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健康。我國有3億人飲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萬人飲用氟、砷含量超標的水,有四分之一城市居民呼吸著質量不達標的空氣等都表現了環境對人們的危害。2環境糾紛威脅社會穩定。隨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關注的提高,和對政府解決環境問題充滿期待,一些地方因污染事件處理不當或久拖不解決,引發社會矛盾和群體性事件,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從而危及社會安全和穩定。3環境權益維護依然艱難。我國環境損害民事賠償和司法救濟體系尚不健全,環境法律對違法者的打擊和震懾力度不夠,一旦面對環境損害和環境糾紛,受害群眾維護基本權益就很難。
(二)我國在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經濟增長付出了過的的資
源環境代價。2、經濟布局和結構不合理使得資源環境付出代價過大。總體上,我國經濟建設還沒有按照資源稟賦條件和生態環境容量進行科學布局,「小而全」和一重化工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資源嚴重透支,付出很大的資源環境代價。3、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使得治理的速度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因為環境基礎設施問題,環保舊賬尚未結清,便又欠下新帳。4、科技支撐不夠。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般在20%-40%間,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60%-90%的水平,造成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過高。
(三)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1、生態退化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就目前我國森林總體質量呈下降趨勢;草地退化依然嚴重,礦區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建設引發的生態破壞尚未得到有效制止。2、生物資源瀕危日益突出。棲息地和環境改變及過度的人類活動,導致我國生物資源瀕危問題日益突出。3、生態保護基礎薄弱,投入不足。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單一,生態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繼續提高;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滯後,科研力量有限。生態監測處於起步階段,信息不足,渠道不暢,難以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

❸ 如何從立法方面完善我國生態文明法律保障體系

要從立法方面完善我國生態文明法律保障體系,需著力完善環境保護法規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依法治理軌道。
一、要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與法律體系,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依法治理軌道,運用法律手段規范治理生態環境。貫徹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的基本方略,積極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環境法規體系,充分發揮環境和資源立法在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約束作用,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保障。
二、在法律制度上,應當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等構成的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要抓緊有關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和監管制度,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執法機制。
三、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效果,實行重大環境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改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克服並糾正環境執法中的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遏制行政干預執法的現象,打擊權法交易、錢法交易行為,維護環境法治的統一和尊嚴。

❹ 公需科目生態文明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如何促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簡單地說,有四點應落實。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❺ 如何以法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置於突出地位,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版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權、社會建設並列的戰略高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加強法治建設,一個重要的服務和保障對象,就是生態文明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切實有效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歷史性地成為環境法治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使命。

❻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領域的法治建設

推進環保改革創新,夯實為民執法的根基
加強污染綜合治理,強化文明執法的手段

完善執法監督機制,打造公正執法的平台

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構築人人執法的格局

❼ 生態文明法治建設要補哪些"缺

中國環境報記者童克難

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結合實施新《環境保護法》,中國環境與發展的法制化進程正在迎來重要的窗口期和機遇期,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必將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特設立「法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課題組,從2015年~2016年開始研究,充分考量環保新常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2015年~2020年的窗口期和機遇期提出符合生態文明法律制度要求、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的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制度設計,填補環境立法「空白」

「與實踐的需要相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還存在明顯的立法空白。」課題組中方組長、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表示。

目前,土壤污染和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損害問題已逐步暴露出來。但是,土壤污染和危險化學品相關領域的基本情況卻還不清楚,而部門之間職責的交叉重疊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體系和嚴密的風險防控手段,加之缺乏獨立的監管機制,使得環境和社會風險已不容忽視。

孫佑海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改革危險化學品多部門的分管體制,建立統一、獨立、高效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和環境風險防控體系,並相應制定適用全部危險化學品的《危險化學品安全和環境風險應對法》。

課題組建議,要改變目前多個部門涉及有毒有害化學品管理的行政監管職能,建立由環境保護部門為主的統一監管體制,並參照發達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建立統一的化學物質危害識別與風險評估制度、完整的新化學物質申報登記制度和化學品
「市場准入」制度。

同時,要明確規定高風險化學品的限制、淘汰以及含量限制等要求,並制定化學品的全生命周期過程風險管控。為防止和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要建立完整的事故應急和環境污染處置的管理制度體系,並明確生產者、使用者和監管者各自的法律責任

此外,課題組還建議修改完善現行的《環境影響評價法》,進一步明確環境影響評價對各級政府政策、規劃制定的約束力以及對產業機構、產業布局的約束力,增強環境影響評價的獨立性和科學性,擴大適用范圍,完善內容和程序,並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綜合性評價制度。在完善環評專業技術審查的同時,強化環評制度在協調社會各方利益訴求中的平衡功能,並進一步加大對各類環評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追究力度。

對於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課題組建議盡快出台全面、綜合性的《土壤環境保護法》,制定污染場地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規等,構建一個完整科學的土壤污染標准體系,逐步形成土壤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提升環境標準的法律效益,整合環境管理資源

環境法律制度之間的「內耗」,是生態文明法律體系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是具備生態環境整體性、系統性的法律制度被不同管理部門人為切割。

以水環境保護為例,水功能區和水環境功能區;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水體納污能力指標、水環境容量和總量指標等相同或相近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和水污染防治制度,被當前的法律制度人為分開。

「在自然生態保護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物種保護和棲息地保護分離,動物和植物分離,陸生和水生分割,都使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管理被不同的管理部門和不同的法律法規切割。」孫佑海說。

其次,部門內部管理制度的人為分割和碎片化現象以及《環境保護法》中主要法律制度重復規定問題也比較嚴重。

因此,課題組建議,根據環境保護向環境質量管理轉型的要求,完善環境標准制定程序,強化環境標準的法律效力,將一些重要的環境質量標准和排放標准指標直接納入環境保護法律或者法規中;改革環境保護部門的內部管理體制,整合排污許可以及環境標准、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驗收、排污申報、總量控制、環保設施監管、排污口設置管理等各相關環境管理制度,減少環境管理的重復交叉和內耗,有效發揮排污許可在環境標准實施和環境綜合管理中的統領作用,並分別研究制定《排污許可法》和《環境標准法》。

在自然資源的保護方面,課題組建議研究制定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和有關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的法律。整合自然保護區域方面的管理體系,制定統一的《自然保護區域法》。

「應在優先保護、嚴格管理和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下,改革現行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等各類保護區體系混雜、社會功能定位不清、管理機構交叉重疊的體制。」孫佑海表示,要按照保護的類別、嚴格程度和可持續性,研究建立統一的分類體系及相應的技術規范和標准體系,合理整合我國各種保護區,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體制。

明確環境資源公共屬性,防止環保法律效力「嚴重減損」

課題組認為,在我國民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等相關法律中,總體上尚未建立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原則與機制,尚未建立形成完整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產權法律制度體系和民事法律責任體系,生態文明的有關法律特別是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受其他領域立法的沖擊,實際法律效力「嚴重減損」。

孫佑海介紹,這種「嚴重減損」在民事立法中,主要體現在環境保護的預防原則缺失、資源使用的可持續利用原則缺失和環境權(包括人身權和物權領域)方面的規定缺失等方面。

而法律中沒有明確有關物權的權利人在使用佔有、收益、處分等各項權能時必須遵守環境保護的義務,並且我國民事主體制度忽視了公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等方面的物質和精神上的要求,對相關的環境權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這也是導致「減損」發生的一個原因。

「為解決其他經濟和資源領域立法的沖擊使得環境法律作用『嚴重減損』的問題,在相關法律中規定保護環境的內容十分必要。因此,應當積極研究探索我國整體法律體系的生態化和綠色化,使得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和措施在各個領域都能持續不斷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孫佑海強調,民法典編纂已經列入新修改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在民法典編纂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把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的理念、原則和重要規范納入其中。

課題組建議,首先要在憲法和法律中明確規定環境的法律內涵和外延,明確規定其公共資源或者公共共用物屬性;二是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保護環境的原則納入民法典編纂;三是將環境權作為人身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議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對人身權制度的「綠化」做認真研究,把環境權納入人身權的有關規定中。而把環境物權納入物權規范,進一步明確物權使用不應損害公共和私人環境權益以及完善有關侵權責任的規定等內容,也是解決環境法律作用「減損」的具體措施。

此外,課題組還建議在不斷完善環境法律體系和整合現行法律制度的基礎上,以《環境保護法》和各專項污染防治法為基礎,深入開展環境法典的理論研究和體系結構的設計論證,動員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為全面開展環境法典的編纂奠定深厚的理論和社會基礎。

開啟立法新模式,為環境保護提供科學、有效、可操作的法律依據

「解決環境立法問題,有必要建立黨內法規與國家環境法律法規的銜接制定體制。這一建議不僅有利於解決我國當前環境管理的實際困難,即黨政不同責問題,更符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戰略要求。」孫佑海表示。

❽ 如何用法治力量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這個就是堅決貫徹依法治國的法大政方針,做好法治的宣傳工作,尤其是基層人民群眾的法治覺悟和法治知識普及法律,讓法律為國家的發展保駕護航

❾ 為什麼說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生態文明法律制度應當承認環境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各主體的生態環境權,明確目標導內向和標容准約束兩個功能評價體系且評價體系應具有預防性特徵。實踐中,生態文明法制建設面臨許多困惑,如環境權未獲法律確認,公眾參與舉步維艱;環境立法缺少綱領性文件,沒有總體規劃;問責制度缺失、監督不足、處罰較輕,未建立有效的救濟體制等。因此,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必須完善生態立法,規范生態司法,嚴格生態執法。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