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道德品質
『壹』 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是:至少填3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貳』 孔子在道德品質上是一個怎樣的人
做人方面是中國人的典範,也算是模範中國人的原形了;
政治方面有點奴隸制思想殘余,反對法治。
『叄』 孔子閑居 子貢侍坐從這則短文中,你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樣的思想品德
禮賢下士的思想品德
『肆』 孔子所說的水有五種品德出自哪啊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幾於道」的「幾」是「非常接近、達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達到、符合自然法則」。而「幾於道」又與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後呼應。整句話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先說水是「上善」,由此而將水作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範,倡導人們效仿呢?為此,孔夫子將水被崇尚為「上善」的原由,從功效、特徵、性格、行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層次的解釋:
孔子雲:水有五德.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一切生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就是有義;浩大無盡,就是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就是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就是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就是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就是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伍』 孔子認為道德上有修養的人應具有哪些優良品質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付給你一些孔子的其他資料,以便需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術貢獻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范,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據《史記》記載,孔子並非婚生子。他母親生他時只有18歲,而父親已經70歲了。孔父在孔子三歲時去世,從此他跟隨媽媽過上了貧窮的生活。孔子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牧牛羊、記賬的以及圖書管理員。22歲時,孔子的母親去世,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53歲時晉升為大司寇,在魯國服侍兩年後孔子辭去職務,因為他對諸侯的政治極為不滿。 據《論語》記載,魯國當時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榮。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孔子沒有在魯國或別的國家擔任過重大職務。傳說魯國的鄰國齊國 擔心魯國太過強大會威脅到齊國,於是為了破壞魯國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馬和八十位美麗的舞女給魯國諸侯。魯國諸侯遂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對政務不聞不問,甚至有一次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孔子極為不滿,踏上了長途之旅(周遊列國),拜訪中國中北部的一些小國,包括衛、宋、陳、蔡。他宣揚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並沒有哪國去實施。孔子68歲回到家鄉教書,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編纂了傳承先哲智慧的結晶——《五經》。由於不能承受失去兒子和自己的心血的雙重悲痛,孔子於72歲(或73歲)與世長辭。
『陸』 孔子的思想品德,急用!!
孔子是儒學的鼻祖,生活於春秋末期。他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
孟子是戰國儒學的代表,被尊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主張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與生俱來的。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反對苛政,反對殘暴的階級統治,他還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保障農民的利益。
荀子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認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荀子還提出「學不可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等主張。
西漢董仲舒對儒學加以改造,使之處於統治地位。他認為「天人感應」「君權神受」。自此,儒
總之,歷史已從正反兩方面告訴我們,應當冷靜地對待孔子
思想。 在這當兒,也不要忘了他思想中不適合現代生活需
要的保守、消極的東西,如因強調個人修養而缺乏競爭觀
念;因崇尚先王之業,而又厚古薄今之嫌;因申明他是「述
而 不作,信而好古」,故而缺乏開創精神;因他有重義輕
利的傾向,從而缺乏商品意識; 因他的「孝」中有絕對服
從父親的內容,故而也就有束縛人民獨立思考的成分,等等
。孔子思想中的現實意義分成:
( 一 ) 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持、相互諒解的道德思想。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對待
這些矛盾,卻有不同的態度和方式。 只強調妥協友好
的一面,自然是不對的,但是把人與人之間只看成是
斗爭的關系,只看到對抗斗爭、武力解決問題的一
面,也是不全面的。縱觀和橫觀人類歷史,戰爭的 時
間要少於和平的時間,戰爭地區要少於和平的地區。
戰爭手段並不是處理的唯一辦 法,謙讓、妥協、諒
解、友好是更常用的一種基本方式。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與人之間
要互相剋制、諒解、妥協和互相關懷、親善、友持、
照顧,以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二) 富裕之路和孔子的義利觀。
不斷要求佔有更多的財富,以改善自己的物質和
精神生活條件,這是人所固有的一種屬性,是客觀存
在。如果用正當的途徑和手段獲得財富以滿足慾望,
就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如果用不正當的
途徑來獲得財富,就會破壞生產、妨礙社會的安定。
孔子承認人人都有追求財富的慾望。可是他說:「雖
然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
也」。是「不以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他對那種為個人私利而坑害別人的行為是藐視和反對的!
(三)尊老敬長的合理性和孔子的孝悌思想。
尊敬老人的品德和行為,在世界各個國家中是長期存在著,
是極為寶貴的。歧視和虐待老人,不僅使生產和社會工作受到損
失,而且會使道德淪喪,社會混亂,甚至能形成社會危機。所以
尊老敬長是一種值得各個時代重視的品德。孔子以其完整的道德
體系和其他思想,曾長期贏得了社會的信任。
『柒』 孔子的弟子子貢曾問他什麼是修養
修養是人們在思想、政治、道德、學術方面的勤奮學習和自覺鍛煉,以及經過長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質、學術見解,還包括一個人在待人處世過程中的風度、儀表、言行、舉止等方面的特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所謂修養是指人們在在思想、精神、學術、技術等文化領域所付出的自覺努力和已達到的實際水平。換句話說,修養就是在自我認識、自我要求的基礎上的一種自我教育、自我充實、自我提高的活動及其結果。
簡單地說,修養是對心靈的耕耘,性情的陶冶。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而修養一詞在英語中的對應詞正是culture。
英語中的「文化」一詞culture來自拉丁語colore 耕耘,因為文化修養和種莊稼一樣,必須經過辛勤的耕耘,才能獲得豐碩的果實。這種用法今天仍在"農業" agriculture和"園藝" horticulture兩詞中保存著。後來在這種物質性的栽培,種植的意義上逐步引申出神明拜祭、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義。英語中的culture是從人類的生產活動生發,繼而引申到精神活動領域(中國的文化一開始就是指文治教化,專注於精神領域)。
CULTURE MENTIS(耕耘智慧),意思正與哲學同一。
錄達爾文的一句格言:道德修養有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思想。The highest possible stage in moral culture is when we recognize that we ought to control thoughts. _----Charles Darwin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修身養性,言之修養。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
1,一個富有修養的人,不論是對什麼樣身份的人,始終都彬彬有禮。
2、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修養不會很好。
3、善於接受他人贊美是一種做人的藝術。
4、幸災樂禍顯出你的修養較差。
5、微笑始終是對你自己或其他人通往快樂的最好的入場券。
6、關心體貼別人是一個人成熟和有魅力的第一個條件?
7、那些經常大談他自己的人很少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8、良好的風度和禮貌,是一個做人所必需而且應該有的自然的反應。
可以把修養理解成修剪、養育。對人而言就是受到過什麼樣的教育、培養以及所達到的程度。現在更多指人的性格、秉性或氣度。
9、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才能使別人尊重你
修養是一個人對人生態度的完美詮釋。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毫不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先憂後樂,普濟眾生」;修養是一種成熟和堅強;一種氣質和風度;一種理解和尊重;一種熱情和友善;一種寬容和接納;一種諒解和豁達;一種輕松和樂觀。修養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修養是人格魅力的體現,具有一種強烈的親和力。與有修養的人零距離接觸,如品香茗,如浴陽光,如沐春風。
修養是一杯清香溫馨的茶,需要細細的品嘗,那高貴典雅、清新透明、苦而微甜的品質在那裊裊的氤氳中盡顯她的光輝,她的美麗;令人遐思,給人憧憬。
修養是一束溫煦和暖的陽光,使你胸心開懷,激情洋溢。笑看花開葉落,風卷雲舒。廣袤宇宙,任我遨遊;絲絲心弦,隨我撥動。
修養是一縷清新、自然、淡雅的風,讓你陶醉,讓你飄逸,讓你歌唱。如水的心境,如歌的生命;水木年華,風情萬種。
『捌』 孔子是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
孔子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人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孔子是按照學生的不同的品行與才性施以教育,培養出參政與從教的不同人才,如德行以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修養最高;政事以冉有、季路最出色;言語有宰我、子貢;文學有子游、子夏。其中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曾為列國大夫或邑宰,子貢常相魯、衛,在施政上很有政績。
『玖』 孔子提倡的最高品德標準是什麼
德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種最高的品德標准。《中庸》稱:「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達德,就是最高的道德,道德的總綱。《論語》中記錄孔子通講智、仁、勇三字有兩次:
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二十九章)(孔子說:智者不迷惑,仁者不憂愁,勇敢者不畏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第二十八章)(孔子說:「君子三項品德,我還做不到,仁者不憂愁,智者不迷惑,勇敢者不畏懼。」子貢說:「這是老師說他自己啊。」)兩處對智、仁、勇的解釋,次序有些不同,內容是相同的。孔子自謙說還沒有達到這樣高的品格,他的學生則認為智、仁、勇正是孔子自己的寫照。
『拾』 孔子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善」?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善是不能定義的。我們不必勉強下定義,但是可以由大家使用「善」這個字時所指為何,來描述其功能性定義。自古以來,一談到善,大家都會想到「孝、悌、忠、信」。那麼,這四種善有何特殊之處?有的,就是:都在於「一人與他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無父母,如何孝?無兄弟姐妹,如何悌?無長官老闆,如何忠?無朋友,如何信?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描述「善」為「人與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孔子所謂的「仁」,在字形上是「從人,從二」,亦即「二人為仁」。若是孤獨一人,則沒有行善的機會。因此,儒家沒有關起門的聖人。儒家的社會關懷,亦由此得以肯定。
不過,如此一來,人與動物或與神明之間的任何作為,都不能稱為「善」嗎?答案是「不能」。一個人愛護動物,如果可以像「孝忠信」一樣地稱為善,那麼顯然不是孔子的想法。《論語》有一段話說:「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篇》)我在解釋時指出:馬棚燒了,可能受傷的是車夫、馬夫、工人等身份較卑微者,而孔子並無階級意識,只是以平等態度來關懷所有的人。至於馬,在古代屬於財物,再怎麼貴重,也不能與人相提並論。至於後來孟子所批評的「率獸食人」,更是擲地有聲的見解。因此,善不可用於人與動物之間。
至於人與神明之間的關系,由於古人相信「人死為鬼」,所以對神明自有一份像對待祖先的情感,但是具體的做法則是「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篇》)。這句話的意思是「專心做好為百姓服務所該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適當的距離」,由此可知,忽略眼前老百姓的需求而過度供奉鬼神,顯然並非孔子之意。孔子主張對鬼神要孝敬,但是說到「善」,仍以「人與人之間」為其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