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民主制
『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分別都是什麼意思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1-4]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1-4]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1-4]
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建立,確立了以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奠定了政治前提、物質基礎和文化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提出了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繫到以「三個倡導」為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斷和戰略任務。[1-4]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恢復和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科學繼承了毛澤東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1-4]
2006年3月,我黨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褒榮貶恥、我國古代的「知恥」文化傳統,同時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開始深入探討。[1-4]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1-4]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任務。提煉和概括出簡明扼要、便於傳播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重要意義。[1-4]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1-4]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1-4]
『貳』 法律與正義、道德、民主有什麼關系
道德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關於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 私、榮譽與恥辱等的觀念以及同這些觀念相適應的行為規則的總 稱。它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無階級 的社會中,存在著社會的共同道德;在階級社會中,每個階級有每 個階級的道德,統治階級的道德總是居於統治地位。
『叄』 道德!!!
道德是政治的根源,政治最深的根基是道德。
現社會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匆匆放棄昨天還拒絕放棄的立場,社會良知過去認為不好的事,現在居然可以被理解並被視為理所當然並成了楷模。在近些年,對於什麼是「自然的」和「正常的」,人們的評價不同了,社會的道德態度變了,這種變化比想像的更為嚴重,因為人們日趨麻木,對麻木的自知力也在下降。「誠然,國家有安定的局面。但難道你不會說,它安定得像停屍房或墓地?」
如果我們不建設一個人性的、道德的、尊重智慧、精神和文化的國家,我們決不能建立於一個基於法治的民主國家。如果不以某種人性的和社會的價值為基礎,最好的法律和設想得最好的民主機制也不能在自身之內保障法治、自由和人權…沒有共同擁有和廣泛確立的道德價值和責任,就沒有法律、民主政府,甚至市場經濟也不能正常運行。」�
不是因為道德沒落,才想著去拯救道德。更不是因為無路可走,才想著去拯救道德。事實上,在人類社會已經過去和即將到來的若乾重大歷史階段內,道德的地位和影響始終是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無法替代和無與倫比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西方思想作為道德的衍生品實際上是為道德的現實必要性作出了一個很好的注腳。可以說,在人類歷史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道德既不孤立,也不孤獨。
『肆』 中國國民性與民主政治的關系
國民性與民主政治是相互影響、促進的關系。國民性是政治素養、文化素樣、道德素養、科學素養等的集合體。民主政治的本質是協商與妥協,如果只是死纏濫打,決不是民主政治的。兩個紳士遇上分歧,應該是協商解決;而兩個痞子遇上分歧,只會是「武力」解決。因而,國民性優的國家、民族,民主政治一定會好,相反,推行民主政治的國家、民族,國民性會不斷優化。
『伍』 道德究竟是什麼
長期以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一個基本立場和觀點,它也被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倫理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我們的哲學教科書明確指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的倫理學教科書看起來似乎較哲學更重視道德的特殊性,在給道德下定義時把道德規定為「是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一類社會現象。」但在論述道德的本質時仍然認為「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受著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的制約。」[1](P7、46)其實質實際上還是把道德的本質看作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既然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又是屬於社會的第二性的思想關系和社會上層建築,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制度服務的,那它必然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研究倫理學的方法也始終是懷抱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意識,不是把倫理學看作是一種科學和學術,而是看作一種教化的工具,不是去解釋、反思、創造,而是不遺餘力的論證、維護主流價值觀念,而不管這種主流價值觀念是不是完全符合已經變化了的民眾生活實踐,並通過社會教化把它灌輸給民眾,似乎這就是倫理學的基本使命,唯有如此,社會的道德才能進步。 可喜的是,我國哲學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理論成果促使我們專門從事倫理學研究的同志重新反思道德究竟是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通過這一問題的追問,我們又回到了倫理學的元問題:或者說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倫理學學術進步的首要問題,而且對於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視域、方法和體系方面的突破,使倫理學研究更具科學的解釋力,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更加有效地指導社會生活實踐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 基於行文的需要,我們的討論不能不先引述一下哲學界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研究取得的相關成果,因為這是我們本論題討論的理論前提。 研究的觀點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現代意識形態理論的奠基人。「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是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它帶有思想上層建築的性質。有學者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編造幻想、掩蔽現實關系的精神力量,是對社會現實的顛倒的、神秘的反映。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偶爾也以描述性口吻談到意識形態,但從他們思想的整個背景上來看,他們始終是把意識形態當作否定性概念來對待的。意識形態的內容是虛假的,與科學相對立;意識形態的功能是保守的,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後,馬克思主義文獻中的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它逐步被用做中性的概念,到了列寧,肯定意識形態是科學,主張意識形態是真理並具有進步的作用並進一步肯定了它的積極的政治功能。論者還指出,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掩蔽性的特點。馬克思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並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意識形態與現實的關系不是一種真實的、相契合的關系,而是一種不真實的、掩蔽的關系。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完整的理論形式,以維護它所支持的統治階級的統治。[2](P129-135)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體系。具體一些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是一定社會或階級、集團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對現存社會關系自覺反映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它是該階級和社會集團政治綱領、行為准則,價值取向、社會理想的思想理論依據。政治和政治意識是一般意識形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3](P9-17) 關於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論者指出,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首先是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據,因此意識形態的首要本質特徵是它的政治性。其次,它是能夠成為凝聚和引導一定社會或群體的「社會水泥」和思想旗幟。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社會「水泥」作用,使它成為廣義的社會控制系統或社會管理系統。從社會的宏觀作用來說,意識形態在排除干擾、穩定人心、統一行動方面可以顯示特殊的社會功能。三是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起著價值導向作用,進而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一種價值體系,它成為社會生活的評價標准,指出了社會活動的價值目標。因此,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社會功能,便是為一定的社會或某個政治共同體成員規定其社會活動的價值導向。[3](P22-38) 復有學者指出,意識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這種理論信念體系以邏輯的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來論證某種政治運動、政治體制或現存秩序的合法性,以及某種特定的理想目標的合理性,並規定了一個國家、民族與社會成員所應承擔的義務,以此作為廣大民眾的政治共識的基礎。意識形態不同於哲學和學術理論之處在於,後兩者僅僅關注於求智與理解,而並不對人們的行動有所規定和要求。而意識形態則通過一組有機組成的概念范疇,建立起一套以行動理論為支撐的政治信仰與信念。人類的意識形態可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為現存秩序的合理性進行辯解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另一種則是以批判現存秩序與政治經濟制度安排,鼓動重建更為合理的新秩序,並動員進行根本性社會變革的「革命性意識形態」或「運動性意識形態」。[4] 關於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趨勢,有學者指出,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技術方面的障礙已經逐漸被克服,經濟協作遠遠超出自然經濟的范疇,而政治和法律技術方面也日趨精緻化,這意味著社會秩序的實現對意識形態的依賴大為削弱,法律政治已經成為社會整合最基本的手段,意識形態就不免走向終結。在現代社會中,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帶有強制性特徵的知識和信仰系統,隨著其功能在現代社會中的逐漸喪失,它業已失去了其原來的不可替代性。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業已粉碎了意識形態所編織的「一元」神話,對個體自由權利的優先選擇使其喪失了存在的土壤,科學的發展也使人們認識到所謂的「終極真理」的烏托邦性質,於是一個由國家權力支持並為國家服務的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中確已趨向終結。認識到這一點,對目前中國尤其有不可忽視的巨大意義。中國的社會轉型從根本上說,乃是社會整合模式的整體性革命。如果我們堅定不移地推動這種轉型,意識形態的弱化就具有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性,而制度創新就具有更加緊迫的戰略意義,這一過程也必然意味著政治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到來。[5] 二 道德的本質也即是它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道德究竟是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還是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即思想的上層建築的作用?筆者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有區別的。如果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由於階級的對立,使掌握經濟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主要把道德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的上層建築,從而用來作為實現其思想控制和政治統治的手段,那麼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一種階級社會中特殊存在的社會現象,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的特殊社會功能能不能就被看作是道德的本質屬性?這則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們承認上述研究中提出的在馬恩的思想里,社會意識形態主要是一個否定性的概念,是用來批判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思想奴役,「虛假的意識」的概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那麼,我們長期以來把馬恩所要批判的階級社會的特殊現象當作道德的普遍社會本質,那就大錯特錯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主要是一種社會結構的分析性概念,是說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屬於經濟基礎一上層建築這個基本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或社會意識形態,這當然不能理解為對道德是什麼這樣一個根本性問題的回答,而只是指出了道德在社會結構中處於社會意識形態的地位。另外,意識形態也是一個歷史分析性的概念,它是從對人類特定歷史時期即階級社會的現實狀況的分析中所得出的一個范疇。它對於整個人類歷史是否具有永恆的、普遍的方法論意義是值得置疑的。據此,我們認為:道德在階級社會中處於社會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的地位,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道德的本質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顯然,在原始社會還沒有階級分化的時期,不存在統治階級,也就自然不存在為統治階級經濟政治利益服務的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而道德在原始社會代表著全氏族(即全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因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道德。那麼,社會發展到今天,階級作為整體已經消滅,全球逐步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在這樣一個時代,道德的社會本質是不是還仍然是社會意識形態?這顯然也是難以解釋的。此外,道德不僅僅是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人類的生活實踐不僅僅是社會生活,還有人類的個體生活,集團生活如職業生活,因此即使想把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價值體系強加給道德主體,這種意識形態的社會意識也是難以指導民眾的某些個體生活和集團生活的。如集體主義如何指導人的婚姻家庭甚或愛情精神生活?又如何保證對社會整體的忠誠與對職業集團的忠誠之間的一致?如果硬要把這種集體主義泛化到一切領域,那麼可能就會是兩種情況,一是會造成這種社會價值體系與個體生活、集團生活的緊張,甚至形成一種社會的思想專制和霸權。要麼就是這種社會價值體系實際上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而變成某種「虛假的意識」。因此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不能窮盡豐富的人類生活實踐的。我們不能把意識形態當作剪裁豐富社會生活的惟一尺度。一切從意識形態出發,把豐富變化的社會生活都拉到意識形態面前加以審判,以此判定是非、決定取捨,這必然走向教條主義。這里除了涉及「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個基礎理論問題之外,還應該認識到,意識形態只是提供基本的思想信仰、基本的價值導向、基本的社會規范,不能把社會生活的全部豐富內容都意識形態化。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法律規范的形成和完善,作為意識形態的道德已不可能再發揮過去那樣的作用。因此道德不能僅僅被看作是一種意識形態。 那麼,馬恩是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問題呢?馬克思說:「整體,當它在頭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時,是思維著的頭腦的產物,這個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6]學者們根據馬克思的這段話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挖掘,認為馬克思的道德本質論實際上就是認為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這種關於道德本質的觀點也為我國倫理學界的學者所接受,甚至也為我們的主流倫理學所接受,但僅把它看作是道德的特殊本質,而把社會意識形態看作是道德的一般社會本質,把規范的調節社會關系看作是道德區別於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特點和本質。但在我們看來,說一個事物的本質就是它的根本屬性或者說是它區別於別的事物的根本屬性這恰恰就是它的特殊本質,即特殊本質才是它的本質。關鍵還在於如何理解和解釋這種特殊本質?如果從宏觀總體上仍然把道德主要看作是社會意識形態,僅把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理解為道德的次要的從屬屬性,這樣勢必會影響對道德特殊性的認識,從而導致倫理學理論的貧乏。國內也有學者認為,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馬克思用以分析道德異質的哲學前提是歷史唯物論及由其演繹出來的階級的革命學說,它的根本出發點是把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的、甚至是階級的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但是,人類的道德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一種人性化的價值觀念或價值精神。這也就是說,除了其階級性特徵之外,道德也還具有其文化價值和人性理想化追求的特徵,具有作為社會整體生活秩序的公共規范性普遍道義約束力。因此,除了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這種關聯賦予了道德倫理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政治屬性)之外,道德總是同時與特定的文化傳統、社會生活秩序以及個體的人格理想相關聯,並由此構成人類道德現象復雜多樣的特徵。」[7](P30) 在我們看來,所謂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實際上也就是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人們或主體對外部世界的關系,主要體現為一種純粹認識的和價值實踐的兩種關系,道德主要就是後者。在我們看來,道德是主體基於自身人性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的需要而在人類現實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念、規范及其實踐活動。基於對道德本質的這種理解,我們認為道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文化性。這是說道德本質上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它主要體現為一種觀念文化或精神文化,但可以通過制度文化和人類實踐加以確證和體現。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與功能,這只是道德文化發展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第二,價值性。道德是人類實踐精神的即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意識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意識、價值觀念和價值精神,一般價值意識在道德領域體現為主體的觀念、行為對他人、社會的有利或有害的善惡意識,因此,道德是以善惡作為評價觀念與實踐的標準的,善與惡的矛盾是道德領域的特殊矛盾。第三,應然性。道德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創造,是一種善惡價值觀念,而且也是一種應該和正當的規范意識和行動指令,它不僅是思想觀念也是行為准則。應然性、正當性是道德的重要特徵,它是道德的理想性和導向性的體現,也是道德的實踐性的先導和前提。第四,實踐性。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或社會意識形態,它作為一種人類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規范,必然源於實踐,離不開實踐並要指導實踐,它是實踐精神這就意味著,它是寓於實踐中的精神,精神指導下的實踐,精神與實踐的密不可分、二位一體,知行統一甚至是知行合一,鮮明的實踐性是道德的重要特點。總之道德就是這樣一種具有文化性、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社會文化現象。 把道德主要理解為一種文化價值現象而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道德既然是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那麼其創造主體就是人類全體而不是某些聖人「治禮作樂」並用以教化百姓,也不是某些統治階級利益的代言人為君建言,為民立法。道德來源於民眾鮮活的生活實踐中,道德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單純論證和教化,而是民眾在實踐中通過互動、協商、契約、履行而逐步形成的。離開了民眾的生活實踐,道德將會成為無源之水,將會枯竭和衰亡,一種道德如果已經和民眾的生活實踐沒有關聯,那必將成為一種偽善。道德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價值觀念和善惡意識,其評價的標准仍然是它能否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是否代表社會文化的前進方向,而不是簡單的以社會和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制度為尺度。道德的應然和正當,其價值根據也只能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而不單純是一定統治階級的利益,當然有時這種社會進步趨勢與某些先進階級和政黨的利益和目標會相一致,但我們在思維上必須把這當作兩回事,因為畢竟也有不一致的時候,甚至實際上不一致,但卻被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說成是一致的,從而導致了社會偽善並阻礙社會和道德的進步。道德區別於其他精神文化的特點就在於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這要求我們的道德建設、倫理學研究一定要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實踐。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了,我國社會也已經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多元的利益主體使人們的道德和精神生活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民眾的道德生活狀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們的道德理論卻還一直固守一種意識形態化的立場,向民眾教化一種未能與時俱進的主流價值觀念。這不僅阻礙了倫理學的學術進步,而且實際上也削弱或者說未能發揮道德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因此,當代中國倫理學研究要實現突破性進展、要改變視域和方法,進行理論創新,都必須首先從搞清這個元問題開始。 道德既然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那麼為什麼在階級社會甚至直到今天仍然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或者說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為我們把多元的道德主體變成了一元的道德主體。作為一種主體創造的社會文化現象,道德的主體本來應該是多元的,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主體存在著利益、地位、民族、社群等的多元性,因而作為基於此之上的道德文化創造主體必然是多元的,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在階級社會中,在經濟與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思想文化上也必然占統治地位,因此,統治階級及其思想代言人就把自己凌駕於社會之上,似乎覺得自己是唯一的道德創造主體並人為地把自己階級的道德觀念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強加給整個社會民眾,並把本階級利益的自覺表達的道德觀點當作是科學真理加以宣揚,因此使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它究竟是一種「虛假的意識」,還是科學的真理,這是不容人們反思和討論的。二是道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若干特點如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與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有著某種內在的契合性,因而也具備其自身被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發揮功能的內在條件。意識形態一方面具有為維護、加強或改變某一社會制度服務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它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與科學這種社會意識形式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價值性、應然性。科學只描述事實,解釋現象,發現規律,而意識形態並不是純粹認識,而具有強烈的意向性即它總是指向現實的,創建一種道德思想體系並向全社會宣教,就是為了在實踐中貫徹並維護本階級的經濟政治利益。為達此目的,社會意識形態就要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提出定向的價值體系,提供人類活動的價值框架(規范),也提供人類追求的價值理想(信仰)並把符合本階級需要的價值觀念和規范當作應該的、正當的加以維護、倡導和教化並使之實現對人的行為的社會控制。這樣,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就自覺地把道德這種具有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文化觀念與規范作為其社會的意識形態和實現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 那麼,倫理學究竟是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或者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思想體系的自覺而系統的表達?真正的哲學、科學的倫理學的思維方法是什麼?而一種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必將促進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一次根本性的突破和轉型。 科學和意識形態是不同的,科學只回答「是什麼」,而不回答「應該怎樣」的問題,「應如何」應以「是什麼」為前提,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前提。如果一定的意識形態與一定的科學真理相一致,那它也可能成為一種真理,能夠代表社會前進的正確方向,但一定的意識形態如果已脫離了現實社會的客觀情況並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相背離,變成對自身階級利益的純粹維護,那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虛偽的意識」而與社會文化前進的方向相背離。因此,我們所要強調的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基礎。人們對於善惡、美醜的識別和判斷,必須以真為前提,從真出發才能進一步引出善和美。虛假的東西有時也可能給人以善和美的假象,但終究不會長久。我們過去作為意識形態所提倡的某些理論、某些道德,往往單純從政治功利出發,為政治(不管對錯)辯護,這就失去了它的科學基礎和真實性,從而也就失去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功能。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運用行政的力量強行推行一種意識形態或道德觀念,常常會產生與推行者意願相反的消極後果,如我們主流道德價值觀念的教化,其對民眾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家都是清楚的,這正好證明了凡是脫離生活實際的道德必然為民眾所拋棄。正因為道德長期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更是一門價值科學,因此,長期以來我們混同了倫理學研究的真正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與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的區別,我們鮮有真正的倫理學者而多有道德的意識形態理論工作者。我們的倫理學工作者不是把自己當作學者,而是把自己當作一種意識形態理論的辯護者和傳教士。我們的理論思維的視角只是盯著上面的需要而不是面對客觀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需要,我們的理論體系也只能是對與現行經濟政治體制相一致的主流價值觀念與規范體系的系統論證和辯護,即使這種經濟政治體制內部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生活更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仍然固守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不能與時俱進更難以革故鼎新,導致了我們的道德理論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道德理論變成了乾巴巴的教條,因而難以發揮道德應有的社會作用。 那麼,倫理學的真正科學的方法是什麼?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什麼?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科學的倫理學思維要求首先以純粹的認識態度去描述詮釋客觀存在的道德文化現象,這其中不能介入我們作為認識主體的情感、價值立場等主觀性因素,否則就難以獲得真理性認識。而意識形態的思維方式先預設並承認一定的意識形態觀點的正確性從而去做論證的工作,或者為一種社會需要去為人們的行為建構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總之兩種思維的根本差別是對現實生活採取一種純粹客觀的認識態度還是主體事先就有價值立場和觀點的預設。我們認為科學的倫理學的方法是詮釋、反思、創新,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主要是論證、維護、教化。詮釋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它首先是面對客觀對象的,並以理性的態度對對象進行科學的描述、分析、詮釋。不可否認,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而且也是價值科學,因此它不僅要詮釋事實而且要建構價值規范體系,但這種價值建構必須以客觀規律和真理為前提,否則建構起來的價值規范體系必然是一種既脫離了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又不符合大多數人利益需求的偽善。相反,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力求對既存的意識形態價值體系進行合理化、應然性、正當性的論證。反思是哲學倫理學的主要方法。反思就是要對社會的價值體系不斷地換方向、換角度、換位置進行再審視、再認識、再思考。真正的倫理學研究就是從對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信念進行反思開始的。倫理學反思不是欣賞性的,而是批判性的,其目的是要發現問題。因此,反思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批判的過程。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立足於維護既有的價值體系,這是如前所述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的根本特點。雖然「革命型意識形態」或「運動型意識形態」也有著強烈的批判功能,但這種批判功能主要是一種利益批判而不是一種科學的理性的批判,當然進步階級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功能則可能是理性批判和利益批判的統一。倫理學的理性批判不是要全盤否定,而是為了創新,為了超越,為了重新構建新的理論價值體系。[8](P7-8)這正是真正科學的倫理學的生命力所在。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立足於對既有價值體系的教化。 中國當代倫理學要實現自身革命性的突破和進步,必須淡化其固有的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而強化其科學態度和方法。沒有這一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變革,倫理學理論就會繼續落後於社會現實,也永遠難以使其獲得真正的科學形態。論證而不詮釋,維護而不是反思批判,教化而不是創新這就是我國主流倫理學難以獲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最終又基於我們長期以來僅把道德理解為社會意識形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我們未能正確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識形態理論,而又以這種不正確的理解作為建構倫理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的方法論。加之從總體上馬克思主義本身就缺乏豐富的倫理學理論,經典作家們也沒有一個成熟的倫理學理論體系,因而,我們只能按照我們自己理解的或者簡單套用原蘇聯倫理學的體系建設我們的倫理學科,因而其理論必然就表現出某種理論的貧乏性和教條性。 近年來令人可喜地看到,一批倫理學的中青年學者,他們身處改革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在其接受教育的時候,就面對著一種有條件吸取西學營養,又可以很好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文化盛世,因而使他們有條件以學者的角色開展真正的倫理學學術研究,研究是為了追求知識和真理而不再是為某種主流價值體系做論證。由於他們良好的學術修養以及立場和方法的改變,終於使中國當代倫理學越來越具有知識和學術的新形態,具有與國際學術界進行對話的共同話語體系。在某些倫理學的根本理論問題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這批人是知識和真理探尋者的學者角色定位而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意識形態的理論工作者,他們所表達的是一種知識思想體系而不是一種利益宣示的價值立場和觀點,他們所用的也是一套知識話語體系而不是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他們和每一個道德主體一樣是道德文化的思考者,平等的對話者和積極的創造者,而不是凌駕於社會和民眾之上的他們的教化者。 如果說論證、維護的思維立場和方法阻礙了我們的倫理學進步的話,那麼,教化則使我們長期以來在倫理學理論上難以突破、創新。近來學術界對我們長期以來的教化立場和方法進行了批判。學者們認為:馬克思莊重聲明:「共產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產主義者根本不進行任何道德說教」。[9](P275)馬克思之所以不主張人們提出道德要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認為向人們提出道德要求是以承認人們之間的不平等為前提的。馬克思只主張人們在平等基礎上的相互教育。「任何個人或社群、民族、國家都不應該、也無權把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觀點和道德行為方式,以任何主觀的道德理由,強加給他人或別的社群、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尤其是那些自以為達到較高道德境界和道德覺悟的人或社群,不應該、也無權以某種優越的道德姿態或理由,強行要求他人
『陸』 道德進步主義
主要觀點: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體系博大精深,論證審慎周密,反映了美國資本主義工業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進步主義教育雖然受到杜威經驗自然主義哲學的影響,但是,作為一種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同的進步主義者在教育各個方面的觀點並不一致,而且,在進步主義教育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側重點也不盡同。 進步主義的基本主張如下: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由於生活是個發展過程,生長過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長,這是從教育的縱向說的;而從生活的橫向來說,則是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教育實際上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促進學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經驗。教育所有的社會成員,發展個人的首創精神和適應能力,必須把生長作為一切成員的理想標准。 教育課程論進步主義認為,傳統的以成人為中心,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是不可取的,而應代之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此外,課程的組織應該心理學化。杜威以其經驗論哲學為基礎,提出了「做中學」和「從經驗中學」的課程理論。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主張在問題中學習。他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科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要促進並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課程必須與兒童的生活相溝通,以兒童為出發點、為中心、為目的。課程的內容不能超出兒童的經驗和生活范圍,課程要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衡量課程的標準是能否促進兒童的生長和發展。根據兒童中心的思想,他提出了自己的課程主張: 1他認為兒童是起點,課程是終點,只要把教材引入兒童生活,讓兒童直接去體驗,就能把兩者連接起來,使兒童從起點走向終點。 2、學校科目相互聯系的中心點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教學方法論。在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上,杜威非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家十分推崇這種從做中學或從經驗中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強調教學必須考慮兒童本性發展的特點,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個別差異,教學必須考慮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使兒童積極、主動的學習。 教育目的論。杜威提出教育無目的論,教育的目的在過程之中,而不是在過程之外。活動的自身便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這樣的活動才是真實的、生動的、變幻無窮的,有意義的。反之,如果目的在過程之外,即目的是外部強加的,那麼活動自身便不能成為達到目的的手段,這樣的活動便不能在特定的情況下激發智慧,是盲目的、機械的、有害的。 道德教育論強調道德教育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杜威指出, 一切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協調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杜威反對空洞的道德說教,主張道德教育必須給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他認為教育的道德性和社會性是相通的,因此, 加強道德教育的根本舉措在於給學生提供社會性的條件。 民主、自由與教育。進步主義教育對傳統教育的批判集中到一代女,就是:傳統教育的實質是權威主義的,缺乏民主和自由。 所以,進步主義各項主張的精髓,就是它的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的精神。進步主義者認為,民主、自由與教育是三位一體的 進步主義教育是20世紀上半期盛行於美國的一種教育哲學思潮,對當時的美國學校教育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起源自反對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代表人物有帕克爾,杜威等。主要的理論和方法有前期的帕克的昆西教學法,約翰遜的有機教育學校,沃特的葛雷制和後期的以兒童中心取向的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華虛朋的文納特卡計劃及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等。主要觀點有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生觀,以生活為內容的課程觀,以解決問題為方法的教學觀,淡化權威意識的教師觀,強調合作精神的學校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極其思想是美國教育界對美國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一系列重大變革所引發的挑戰的回應,是現代城市工業文明條件下改革美國教育的一種廣泛努力和改革方面的選擇。 主要理論與實驗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有著眾多的代表人物,進行了眾多的教育實驗,因此形成了一些主要教育理論,這些理論有著共同的特徵,但也有著相當明顯的差別。 後期的教育理論與實驗 後期因為在教育觀點上的分歧,教育理論與實驗也出現了不同的取向,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兒童中心取向和社會中心取向。 1.以兒童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 (1)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 道爾頓制是一種強調個別差異和個性發展的個別教學的組織制度,注重使教和學兩方面活動協調一致。要允許學生自由學習,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學習,預算時間,養成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在道爾頓學校里,廢除了課堂教學,廢除課程表和年紀制,實行公約或合同式學習。教師必須以書面形式把制定作業明確的去頂襲來,並根絕不同學科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安排,還必須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特殊需要和愛好。學生以合同形式認領學習任務,在指定作業要求的范圍內按照自己能力和興趣,自由分配時間,自由確定學習的進度。實驗室是學生學習的場所。與以往的教師不同,它是按照學科劃分的綜合場所,配備教師指導學生,學生可以自由進出。表格法用於記錄學生完成指定作業的情況,以幫助學生考察學習進度,掌握實踐。道爾頓制有三個原則,分別是自由、合作和個性原則,因此它不僅僅是教學改革,而且是一個基於兒童中心傾向的,試圖達到多方面目的的教育實驗。 (2)華虛朋的文納特卡計劃 文納特卡計劃的目的就是發展每個兒童的創造性與社會意識,幫助每個兒童得到全面和完善的發展。文納特卡計劃主要有五個步驟。一是針對每一個兒童的特殊情況,制定個別訓練的特殊目標和標准。而是進行全面的診斷測驗,以明確兒童的能力。三是編寫兒童自我學習與自我訂正的教材。四是學習進度個別化。五是集體活動和創造活動。文納特卡計劃反映了兒童中心的基本取向,但它更強調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兒童個性發展中的作用,突出培養了兒童自我教育能力和社會意識,實現了個別教學與智力測驗、表現主義與社會目標的有機結合。 2.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 社會中心取向的教育理論和實驗中比較著名是拉格的社會課程。實驗的首要任務是從認知和社會問題兩個方面確立選擇編制課程的原則。一是從公認的有重要影響的社會科學家的著作中找出所使用的重要概念,分析這些概念使用的頻率和重要性。第二是從當代社會重大問題中找出一些中心論題。在上述兩方面工作的基礎上,用概念、問題和議題建立社會學科的框架。基本思路是圍繞中心議題,議題進一步展開為問題,在此基礎上,運用概念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在這個框架中,從各社會科學分支廣泛搜集事實、材料。這樣就形成了單元式的社會學科教材。從形式上看,拉格的社會課程是單元課程,是問題中心課程,是兒童中心課程,但是在實質上又非常注重概念和思路的形成,以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正確理解為目標。因此,它兼顧了兒童中心和社會中心,兼顧了兒童和知識,兼顧了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的結構。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特點折疊編輯本段 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從19世紀末興起。到20世紀中葉結束,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點。 民主性折疊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杜威依據詹姆士的機能主義心理學提出,教育的任務就是要根據兒童本能生長的不同階段供給他適當的材料,促進本能的表現與發展。因此,教育應該是主動的,應該與兒童的興趣相聯系。強調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強調「兒童中心」論,反對教師的權威,不僅適應了美國社會轉型的歷史要求,也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呈現出鮮明的民主性特點。 多元性折疊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是美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首先源於社會各界對於教育的多種需要:城市各種福利組織需要『社會教育』,商業和勞工界需要『職業教育』,而標新立異的教師則需要『一種教學過程的新技藝』,因而,也就隨之源於進步教育工作者對於這些不同需要所作的不同理解和反應。」美國教育家克雷明對於運動的多元性,曾指出:「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全部歷史技藝意味著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事情;而這種種差異,只能被具有明顯多樣性的美國教育所包容。」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多元性也意味著運動中教育改革與實驗形式的多元性。表現為指導思想的多元性,理論基礎的多元性,不同文化背景與思想來源的進步主義教育家,以及運動形式的多元性等等。運動的這種多元性特點,一方面使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無論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是運動結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實用性折疊 美國教育的實用性起源於殖民地時代,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也繼承並發揚了這一特點。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通過「解決問題」進行學習,而不是灌輸教材。進步主義教育認為傳統的學習基本上是在接受知識,這種學習是無用的。進步主義教育認為要使知識有意義的話,那我們必須要用知識來做某事。因此,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家主張「從做中學」。進步主義教育的理論奠基人杜威就尤其強調教育的培養目的,就在於使有個性的人適應社會。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實用性還體現在運動的目的上,如前所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在現代城市一工業文明的條件下,從根本上改革美國學校教育制度,進而最大限度地解放兒童,使兒童真正得到自由的發展。也就是說,運動要努力使教育適應美國社會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正是在這一點上,運動的實用性特點表現得極其明顯。
『柒』 民主集中制是什麼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和組織建設中的運用。
黨章規定民主集中制有六項基本原則:
(1)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2)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
(3)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們所產生的委員會。黨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的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4)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黨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
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督。黨的各級組織要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
(5)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委員會成員要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6)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活動處於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同時維護一切代表黨和人民利益的領導人的威信。
(7)道德民主制擴展閱讀:
黨員八項權利
(1)參加黨的有關會議,閱讀黨的有關文件,接受黨的教育和培訓。
(2)在黨的會議上和黨報黨刊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問題的討論。
(3)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
(4)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
(5)行使表決權、選舉權、有被選舉權。
(6)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他作證和辯護。
(7)對黨的決議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持執行的前提下,可以聲明保留,並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
(8)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復。
黨的任何一級組織直至中央部無權剝奪黨員的上述權利。
參考資料:網路-民主集中制
『捌』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是什麼意思
1、富強:富足而強盛。財富充裕,力量強大。又指富足而強盛的國家。
2、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或對國事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
3、文明: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4、和諧:指謂配合得勻稱、適當、協調,四指和解、和好相處,五指作動詞,一般用於指不合規格,違反規則,而被處理掉了。此處一般取諧音「河蟹」。
5、自由: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這個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憑借自身意志而行動,並為對自身的行為負責。
6、平等:平等是指社會主體在社會關系、社會生活中處於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發展機會,享有同等的權利。
7、公正: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意為公平正直,沒有偏私。沒有偏私是指依據一定的標准而言沒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種價值判斷,內含有一定的價值標准,在常規情況下,這一標准便是當時的法律。
8、法制: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
9、愛國:愛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熱愛自己的國家。
10、敬業:敬業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及學習負責的態度。
11、誠信:即忠誠老實,就是忠於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
12、友善:意思是指人與人之間親近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