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的認識論

道德經中的認識論

發布時間: 2022-03-28 00:44:22

❶ 老子從他的認識論出發,如何在《老子》一書中提出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

老子從他的認識論出發,在《老子》一書中提出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描繪了他所認為的理想世界的圖景。

老子反對任何進步的東西,他把歷史前進的產物看作是「有為」。不僅在理論上反對「有為」』,並且認為「有為」在實踐上必然失敗,即《老子》中說:「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走以取天下」。

為了反對「有為」,老子主張「無為」。他認為「有為」是從「無為」墮落而來。《老子》中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他就認為應該用這種無為而治的辦法來治理國家。他認為理想的統治者治理國家,是讓人民去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去干涉他們。用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發展的辦法,來達到治理好國家的目的。

❷ 《道德經》是不是哲學

駱亦柳 :你好。
《道德經》作為一部哲學著作,這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沒有太大的專爭論。當然也有學屬者認為學者認為此書是《兵書》。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寫道:「《道德經》是一部政治哲學著作,又是一部兵書。」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宋論 神宗》中所寫的文字來來看,我們也不能確認《道德經》就是一部兵書。王夫之的原文是這樣寫的:「老氏之言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道德經》是哲學著作、是兵書。對於我們讀者來說:閱讀經典,是為了明道。古人曰:欲明道者,先通經。欲通經者,先識字。所以我們先把《道德經》通讀幾遍。是糧,就能養命,是水,就能解渴。

❸ 《道德經》的主要哲學思想和意義

,《道德經》首先應是抄一部哲學著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老子的思想產生於春秋末期,此時社會正處於奴隸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變革過渡階段。政治上周天子已經失去統治天下的權勢,出現了不貴而富的新興階級;經濟上賦稅制度改變,刑書、刑鼎等一類反映階級利益的法律隨之出現;生活上的尊卑有序的觀念、准則和倫常等也發生變化並開始走向破裂;特別是由於階級斗爭、生產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大的變動和變革,迫使一些先哲賢達,開始了先注意「身外之物」,然後再認識自己的有利本階級利益的哲學思考。古今中外,哲學的產生發展,大都是從「天道觀」開始,而後「天人合一」,各抒己見,導致各種學派林立,爭斗也十分尖銳。從老子的「天道觀」來看,也客觀說明了萬物起源產生、運動爭斗、變化更新以及萬物相互轉化等一系列哲學的基本問題,應該說是沉重打擊了「天道有知」的神鬼迷信思想的,這也就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本原、基石即「道」。我以為,老子的「道」和「德」同屬於哲學范疇,

❹ 道德經前十章中認識論的思想,指出其屬於哪個認識論派別求解答急急急

哥們,把這一章跳過去吧!這一章是無為的核心。也即是不受任何思想認知的限製版。從任何學術角度出發都權是錯的,而是以無角度的全視角理解一切。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任何認知學術都會形成自我認知的障礙。
要突破這個障礙,就會形成新的認知,認知又會形成障礙。也即是一環套一環的無窮理解障礙。
我們會在這個迷宮中不停的轉永遠轉不出去。
換一個角度說,是放下一切的認知,拿起一切的可能。
而任何認知都是有方向性的,選擇了東就失去了西。
放棄了一個方向本身又是領一個放下。
真正的無為是不受任何方向干擾。
而理解這一章,可不是說過就過的,大多數人會在這一章走幾回甚至幾十會才能發現本質的苗條。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參悟者要拋棄數十甚至數十次的世界觀會價值觀,同時又要從組。

因此精神崩潰的不是沒有,鑽牛角尖的也很多,甚至還有精神分裂的。

除非你能放下一切,但又是拿起一切!
而看你著急的樣子,還是跳過去吧!

❺ 老子的認識論是可知論還是不可知論

當然是可知論,老子認為人對世界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全知全能的,是逐步漸知的,可以認識的范圍逐漸擴展變化,現在未知的將來可能就知了,知識道理不是一成不變的

❻ 道德經前十章中的認識論

人類從事這一活動的正確方法,必須在根本上不依賴於感覺經驗的認知,而是邏輯實證。因為事物都是由形狀、廣延、運動等構成的,而我們又如此清晰明了地認識到形狀、廣延、運動等不能再由心靈分析,成為其他更明確知道的東西。邏輯論證在這種情形中,除了廣延性、柔韌性和流動性外,沒有什麼特性仍然保持不變,是一種可靠知性,而不是靠感覺或想像來察覺的事實。既然柔韌性不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的性質,因此就只剩下廣延性和流動性(運動性)作為一切物體的不變性質;一旦物體仍然存在,就不能取消這兩個性質。鑒於如此分析,完全可以用以回答老子,道德經》第十章提出關於認識論的問題。
很顯然老子探求哲學認識論已然深入到了人如何理性獲得知識的程度。並認識到人的感官對外界物質對象的判斷往往是某種模糊、混亂的東西。它依賴的是記憶和想像,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有限的方面被用作知性的助手,不能符合萬物幽深微妙之處的真理。所以獲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僅僅依靠感官認知。
老子這個關於認識論提出來的問題是:「天門啟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意思是:人的感官對外界物質對象的判斷能夠符合萬物幽深微妙之處的真理嗎?獲得真理明白是非,能不僅僅依靠感官認知嗎?)老子關於認識論的題目,在這一章里似乎沒有直接回答,但在其他章節里老子似乎並沒有擱置這個問題,而是通過自己的觀點已然回答了這個問題。
因為關於人的知識獲得的理性認識,老子從來強調用思維去推理物質世界其中精神之質;因為他認為宇宙自然萬事萬物這精神之質才是最真實的存在,是可以驗證的信實。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棄,依據它的信跡,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起源的認識呢?是從這方面認識的。(老子原話譯文: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很顯然,老子對事物的認識不止停留在像儒家那種膚淺的知道層面,因為「知道」是人的感性的認識,是表面經驗獲得對社會生活的許多片段,是事物成熟後的外露形式,它的幽深處包涵的真理呢,它還沒有成熟時候的客觀存在形式呢,它發展到'大而無形'時期的形式呢,很顯然這些都是不可感覺的。就說個通常的例子:社會中如果不通過理性的邏輯思維推理,人對於人的信念、意見、看法、猜測、傳聞、謊言很難區分。
其實,哲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人心為基點帶有人性的「欲」去看待宇宙世界自然萬物。把這一條由人心帶有欲為中心開鑿出來的路徑當做從起點也當做終點,。人類要想用自己內心世界對外部的世界有所了解,必須藉助某個階梯搭橋。這里康德的理性主義、其他的哲學家的經驗主義都一樣不可或缺。想要到達理性知性認識的階梯就必須也只能夠通過經驗主義搭建這個階梯上升到理性平台。到達這個理性平台,人才可能「不出戶,知天下」。這就是為什麼在老子看來,人類知識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後天感覺經驗,而這些經驗又是混亂零散的關於世界的殘片;另一個是人類頭腦中先天固有的帶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認識能力。人類的認識活動就是用先天的認識能力對感官提供的後天經驗進行整理,才能形成具有認識世界的理性的邏輯思維,這就是獲得關於宇宙世界自然的真正的知識。
這個用先天的認識能力整理世界的殘片,用康德說法其實就是人類「體驗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連串處於「時間」和「空間」形式中的過程,人們運用先天的認識能力對這一過程混亂零散的感覺材料進行整理加工,人們才能形成科學知識。所以只有從人類的立場,才能談到空間與時間,它們不可能離開人類主體而獨立存在,它們屬於人類的條件,是人類感知的先天方式,並非物質世界的屬性。人們通過時間與空間形式獲得的感性認識並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認識直觀材料,不能算科學,還必須經過更高一級被稱為知性的人類思維活動。而知性則是運用范疇、是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往往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忽視這種全局認知,所以總是缺乏知性。沒有知性,這個世界這么大,僅憑小小個人的,眼見為實的,零星殘片還怎麼認識若大世界?沒有知性,人們怎麼去了解「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種人們感官不可以知道的事物存在形式?。因此,老子說,有知性的人「足不出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可以認知宇宙空間日月星辰自然運行的規律,沒有知性的人,越是出外得越遠,其所知道的東西就越少。而恰恰是有知性的,懂得邏輯推理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知道得多,不眼見為實也能明了天下的事情,不妄為也可以有所作為」。(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里實際上老子是要人們的知識積累(老子稱為「德性積累」)必須多,精神世界達到飽滿程度,說白了就是人已經積累了許多知性的真理性知識。有了掌握這些真理性知識的,他的知識(德性)完美思維就深邃如幽深的峽谷。所以老子通過認識論的研究發現認

❼ 簡述莊子的相對主義認識論思想

莊子認為生死齊一,無就是有,有就是無,實則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其意常超出生回死有無之上。及其答末流,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庄語,故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因而有與世同波、安時處順一說。

莊子直接繼承了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他把道的理論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莊子認為,人的生命異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過程中,又會受到各種社會事物的束縛和傷害。特別是在莊子生活的時代,殘暴的統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莊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難的現實中安頓這短促的人生,尋覓著一條通向精神解脫之路。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張: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貴生主義。
第三是採取安命與齊物的人生態度。
第四是追求超脫與自由的精神境界。

❽ 簡要闡述老子的認識論思想。著:不是老子對整個哲學體系的認識。。是單指老子的認識論。

單指來老子的認識論,簡單源闡述老子思想四個字完全可以概括:無中生有。對其的解釋即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再對這句話詳細解釋即人生猶如宇宙的存在一樣,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人生的意義,所以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而老子是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問題。老子只說「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人何必為刻意達到目的而痛苦不堪。無為,逍遙亦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無」中生「有」兩者的相互轉化,存在著不同的條件,而在不同條件的前提下「無」和「有」又有著不同的解釋。從生命的由無到有,再由有到無,以及我們內心中的目標,從沒有目標到有目標,然後目標被實現又到了沒有目標,然後又出現新的目標。通俗解釋即:服從萬物的規律,萬物的規律也會適合你。做自己該做的事,走自己該走的路永遠不會錯。

❾ 「靜觀」、「玄覽」的認識論是什麼

作為道家的老子,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爭之德」,設想建立「小國寡民」的社會。他從「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出發,認為人應無為、無事、無智、無知、無欲、無我、無私,才能達到「道」的最高境界。他認為社會之所以「亂」而「難治」,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人們有「智」。在老子看來,上古時的人民誠實,不識不知,根本沒有虛偽;中古時民情日鑿,於是治理天下的人就用他的智慧創造了制度法令來治理人民,於是虛偽詭詐也隨之而產生了,如有人就用智慧來逃稅等,因而他的認識論是「棄智」的。不過,老子的棄智並非讓人民愚昧無知,並非是愚民政策。而是說,善為道的,不要教人民明於智巧偽詐,而要教人民純真朴實。由於老子生於亂世的春秋,242年當中列國混戰了483次,爭城奪地,互相砍殺,人們相互攻心鬥智、競相偽詐。所以,老子認為智巧心機多,不能以智治國,不能讓人們爭斗,以智害人。他說:「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第六五章)甚至主張「絕聖棄智」,「絕學無憂。」(第一九章)因為老子認為學問知識是憂愁煩惱的根源,棄絕一切學問知識,就不會有憂愁煩惱。所以他主張「不尚賢,使民不爭」(第三章),亦即不推重有才乾的人,免得人們競爭。

在老子看來,只有「無為之治」和「不言不教」,封建統治者才能使民不亂,自然無為,安居樂業。他認為對百姓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無知無欲」,方能達到「無為而治」。他還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如果說要善於認識世界,那就是要認識「道」。認識具體的事物,這只是「為學」;只有認識產生具體事物的「道」,才是「為道」。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因為「為學」,當時是指對政教、禮樂的追求。這種追求只能使用機智巧變,只能增添慾望,因此必然虛偽百出、憂煩叢生;「為道」,就是通過「玄覽」「靜觀」的方法,體驗和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態時的「道」,即自然之道,「無為」之「道」,才能損知去欲,內心既清既虛,外在自然無為無事了。所以老子不要人們學習具體知識,把「為學」與「為道」割裂開來,也就是把具體知識的獲得與對一般規律的認識割裂開來。那麼,不要「為學」,他又怎麼得道呢?

他提出「靜觀」和「玄覽」作為修仙學道的妙法。所謂「靜觀」,就是排斥感覺經驗和實踐,他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遠,其知彌,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第四七章)這就是說,不出大門,不看窗外,就可以知天道。總之,地上的草木蟲魚,天上的風雨雷電,都可以閉門而知。反之,多出門,多實踐,越遠之,見的世面越多,則得道越少。因為萬事萬物的原理,並不遠在不可及的地方,它就在我們心中。若能內觀反省,除去私慾,不出門外就能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明了自然的法則。所以聖人不外出遠求,天下的事理就可明白,不用去看就能作判斷,不用去做就能成功。這是靠神秘的直觀來獲得規律性的認識,排斥了實踐在認識中的首要作用,以為把心靈這面鏡子洗滌干凈,就可觀察一切了。他說:「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第二五章)其意是說,用心靈固有的光,恢復它原來的智慧,不給自己帶來禍害,就叫做因襲常道。

所謂玄覽,就是用深遠的思維去考察靜觀。這里強調用思維去靜覽,而不是首先用感官去考察,用感官去調查,用感官去判斷,這豈不「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了嗎?所以老子以「靜觀」與「玄覽」的結合,作為「為道之妙法」,是忽視實踐在科學認識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百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實踐。但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老子的認識論。老子也重視經驗的作用,他曾對孔子說過:經驗大似學問,你去周遊列國吧,世事千萬,你會學到很多東西,其中就有禮。

老子強調以靜觀認識外物,治理國家,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因為通過靜觀反省,凈化慾念,無為、無事、無私、無欲、無我,使心靈深處透明,像一面鏡子,清除心靈的蔽障,對了解、認識外物是有用的,對治理國家也是有效的。老子認為,為政之要在安靜無擾,若能「清靜無為」則人人可各遂其生,相安無事。所以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上軌道;我不攪擾,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沒有貪欲,人民就自然朴實。」這就是以清靜之道治國。反之,統治者如果權謀過多,常出兵進攻鄰國,常對人民頒布禁令、法令,人民就貧困,盜賊就增多,邪惡就不斷,國家就治理不好。就像煎小魚時常翻動小魚,小魚就破碎了一樣,這實際上是老子簡政主張的生動比喻。老子警告統治者,對人民不可實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人民無法生活下去。他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四章)人民不怕死,用死來嚇唬人民是沒有用的。老子還警告統治者不可貪欲,不可野心勃勃,征戰不休,這是無道的行為,是喜歡殺人的表現。喜歡殺人者,不可能得天下。因為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的事是不可以強作妄為的,誰要強作妄為、巧智偽詐,就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應該說,老子這種無欲、無為的清靜、內省的認識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有利於人類的和平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的。所以,對老子的認識論不能簡單地否定,而應看到他的合理內核。

從理論上說,可有三條值得借鑒的:

其一,他強調了觀察事物的客觀性。他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第五四章)這種把眼光放在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上,實事求是地認識個人、家庭、鄉村、國家和天下的觀點,是反映論的觀點。

其二,他強調了認識事物要抓住要點和主要依據。他說:「言有宗;事有君。」(第七。章)這是說,言論有宗旨,行事有根據,認識就要抓住宗旨和根據,這是合理的。

其三,他還強調人要認識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他說:「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第三三章)又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第七一章)這就是說,一個人做到了知人知己才是明智的;自己有了知識,反而不自以為有知識,才是一種美德;反之,一個人以不知為知,就是他的毛病了。這些啟人的哲理,對古今中外的求知者還是很有教益的。

熱點內容
刑事法律責任是什麼 發布:2025-01-21 21:22:58 瀏覽:759
法院系統層級 發布:2025-01-21 21:21:04 瀏覽:947
2018年新出婚姻法 發布:2025-01-21 21:20:55 瀏覽:182
16歲以後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20:10:58 瀏覽:337
勞動法里強制性加班 發布:2025-01-21 19:54:04 瀏覽:450
根據勞動法訴訟時效期是多少年 發布:2025-01-21 17:53:36 瀏覽:762
政府違法強征承包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7:04:20 瀏覽:769
合肥市縣處級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789
李惠娟法官 發布:2025-01-21 16:54:59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