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一般屬性

道德一般屬性

發布時間: 2022-03-28 02:57:46

A. 道德的自然屬性概念

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社會調整體系中的一種調整形式,它是人們關於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的感覺、觀點、規范和原則的總和。它以人們的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方式為特點調整人們的內心意願和行為,因此,它是靠社會輿論、社會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保證實行的。
道德的內容並不來自於自然或神,也不是來源於抽象的人性,雖然道德在社會中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但它的內容歸根到底源於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主要來自於一定的生產關系以及以此為基礎的社會關系。
一定的道德是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通過調整人們的內心意願和外部行為,調整一定的利益關系,維護自己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主要是維護自己的經濟基礎。 對於道德的內容,我們可以依次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價值,即善、美、正義、光榮、公正等內容,這是道德中最高層次的內容,這也是評價人們意願和行為的最高標准。當然,這些價值都有相應的附屬理論的證明和支持。
原則,這是僅次於價值的評價標准,它體現價值內容,但又更具體化。比如,為人應當誠實,這就是一個原則。人為什麼要誠實呢?從道德上說,因為這是善的、美的和正義的等等。這一原則的正當性是在價值中得到證明的。
規則,這是評價人們行為和內心活動的最直接標准,它又是原則的具體化。比如,不要說謊,這就是一個規則。人為什麼不要說謊呢?因為道德原則要求人們誠實,說謊是不誠實的。在這里,規則延伸了原則。
道德的屬性
道德作為由一定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式和社會調整形式,具有以下屬性:
物質制約性和歷史性。物質制約性指道德的根本內容和性質歸根到底是由一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最主要地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的。道德作為上層建築中的一個部分,它還受上層建築中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習慣、宗教、文化等,因此,經濟基礎相同的社會,其道德在根本性質上相同,但內容也還存在多樣性和差別。物質制約性決定了道德的歷史性,即它的內容和性質都是歷史的,有什麼性質的經濟基礎,就有與之相適應的道德。經濟基礎的歷史發展和變更,道德的內容和性質也相應發展和變更。道德的物質制約性以及上層建築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影響,還決定了道德的歷史繼承性,即後一社會形態的道德可以繼承前一社會形態道德的合理內容。比如,剝削階級社會的經濟基礎具有一定程度的同質性,因而後一社會的道德可以繼承前一社會的一些道德內容;而資本主義道德中也包含著一些可供社會主義道德繼承的內容,比如一些人文主義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凝結著人類文明的成果。
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這是因為「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取自己的倫理觀念。」當然,我們在認識這一問題時也要看到,道德有階級性,並不是意味道德只有階級性,只有差別和對立。對此我們前面已有所提及。
民族性。道德具有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或者說道德具有民族的特點。比如,中華民族道德中特別注重「均」、重「同」、重「和」,注重集體(由家到國),這與西方一些民族的道德有所不同。道德民族性的形成,主要由於道德除受經濟基礎制約外,還受本民族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哲學等上層建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促使和保證了道德發展的穩定性,促進和保證了道德與這些文化因素的親合。同時,道德本身也還有歷史繼承性,這也保證了道德中民族性的形成。
人類共同性。道德的人類共同性不是指人類有亘古不變的道德,而是指人類社會共同體有共同的道德內容,比如尊重人的尊嚴與平等、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強盛的民族不能欺凌落後弱小民族等方面的原則和規則。人類社會共同體是在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環保等各領域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礎上形成的。近現代以來,特別是二戰以來,經過各民族的努力,這個共同體正在形成和發展。而此前,各民族各社會相對隔絕,各民族各社會雖有一些相同的規則,但在調整范圍上不是共同的規則,即不是調整人類共同事務的規則。盡管目前這個共同體的發展還有很多矛盾和沖突,但作為人類文明和智慧結晶的共同規則正在解決這些矛盾和沖突的過程中形成並發揮作用,其中一些重要規則還被表達在國際法文件當中。

B. 書上說:道德帶有階級屬性。求解

階級性,階級屬性,是不一樣的。
階級性是說對不一樣的人,道德要求不一樣。

道德的階級屬性,因為古代的道德,是以儒家學說為主。儒家學說,從民國起已經說得很白了。培養人的奴性。古代不有句口號嗎?"為皇上服務!"
這我想你都知道,不多說。

這些道德要求,至今未滅。人還是依附於別人怎麼做,某某怎麼想,某某科學家怎麼想。這種階級屬性,也會慢慢地消減的。
我個人認為,20年左右,階級道德殘留就會消失。這種文化和經濟發展,干係不大。現在的人,思想上的皇帝不再是孔子,只是由於教育的原因,受禁錮打擊太多,思想上自己做了自己的孔子。西方文化接受多了,又不加思考,現在人把道德慢慢放下了。

道德丟光了,新的一帶生出來了,理性的道德,公德,就會慢慢產生了。

我個人覺得,目前這種道德的空白期,還會造就一個精神疾患的高發。在美,黑人還沒真正抬起頭的時候,60、70年代,雖然精伸葯物使用過多是由醫學輿論所致。但是對於真正的黑人來說,那是多餘,吸食毒P,達到了一個高峰!搖滾樂也正是這個年代最為巔峰,現在幾乎已經聽不到了。
因為道德空白,會導致人內心產生得不到的慾望。

C. 道德的基本屬性有哪些

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道德的自然屬性是人生與生俱來的原本屬性,而內社會屬性是物質變容為商品商品就依照人類的需求要進行交換要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於是就有了流通和交換,這樣就變衍生出了金錢作為流通的媒介,社會的屬性也就有了它的本質,也就有了人類思想的變化。

D. 道德這個屬性到底有什麼用

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道德的自然屬性是人生與生俱來的原本屬性,而社會屬性是物質變為商品商品就依照人類的需求要進行交換要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於是就有了流通和交換,這樣就變衍生出了金錢作為流通的媒介,社會的屬性也就有了它的本質,也就有了人類思想的變化。

E. 道德不具有一般的社會屬性,它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只為一定階級服務,對嗎

不對!道德是所有人的行為規范,具有普遍的社會屬性!不會服務於哪個階層!

F. 神的一般屬性和神的道德屬性有什麼區別

掌握分寸復,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剋制己,自我對照,自我約束、積極主動,口是心非,適度得體,自我反省;
四是真誠的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
二是自律的原則、慎重,不能妄自尊大,不逢場作戲;
三是適度的原則、表裡如一、自覺自願,自我檢點,以誠待人,誠心誠意,言行不一、禮貌待人,自我要求

G. 職業道德除了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屬性之外,還具有()等特徵

,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 回答這個問題: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


  1. 職業性。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界提出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會計職業特徵;

  2. 2.自覺性。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約束作用,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道德的力量來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徵

  3. 3.綜合性。既有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也有對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H. 道德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五愛
B集體主義
C為人民服務

D個人主義

解答

A

分析

這是考查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幾個基本方面的理解和區分。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而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義,基本要求是「五愛」。個人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與集體主義相對立。

題2

簡述「五愛」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意義

解答

「五愛」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五愛」是我國人民根本道德要求和價值取向,是評價人們是否有價值的道德標准。

第二,「五愛」是我國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品德和素質。
第三,「五愛」為執行具體道德規范創造了條件。

分析

這是一道理解題。「五愛」作為我國人民的根本道德要求和價值取向,作為評價人們行為是否有價值的道德標准,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把「五愛」作為人們判斷是非、善惡的標准,對提高我國人民思想道德素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為「五愛」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道德責任感,因此做到"五愛"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品德。
「五愛」是道德基本要求,它貫穿於整個道德規范要求中,人們只要能自覺地遵循「五愛」要求,就會努力、自覺地履行其他具體道德規范。
所以,「五愛」作為基本要求,有利於全民道德教育,對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題3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 )
A 實現共產主義
B 做「四有」新人
C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D 實現祖國統一

解答

C

分析

在當代中國,愛國和愛社會主義是一致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的愛國主義主題,是我國各族人民愛國主義的主要內容,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國的最高理想,而不是現在的主要奮斗目標。做「四有」新人是我們在理想人格上的追求。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國當前很重要的目標之一,但它的理論前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好了,我國強大起來了,祖國統一就更容易實現了。

題4

簡述愛人民的基本要求

解答

第一,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第二, 必須關心人民群眾疾苦,為人民辦好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第三,必須強調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尊。

分析

第一個是從思想上提出的要求。如果思想上沒有真正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不可能從行動上做到的。

第二點是從行動上提出的要求。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要貫穿在行動上,就要相信、依靠、和尊重人民群眾,努力為人民謀利益;要緊密地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尤其是當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和損害時,要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必要時犧牲自己,這是愛人民的最高道德要求。

第三點時從人與人之間的互愛互尊的准則出發。我們社會時一個大家庭,生活在大家庭中每個人,應當對他人奉獻愛心,愛他人、助他人,人們之間應當充滿愛心,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信任的關系。

題5

下列關於勞動的正確的說法是()
A勞動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道德的重要標志

B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C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D愛勞動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E是製造工具和運用工具

解答

BCDE

分析

馬克思主義把勞動作為人的本質屬性。認為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屬性,是人類生活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任何具有健康人格心態的人的一種創造性需要。而勞動就是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們對待勞動的態度,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社會是不同的。在一切剝削階級的社會里,剝削階級把勞動看作是下賤的事,是下等人才從事的,而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光榮豪邁的事業,勞動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是整個社會的美德。愛勞動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此,選項BCDE都是正確的。
選項A把勞動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和一切剝削階級道德的標志是錯誤的。勞動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而不是兩種道德的區別。兩種道德區別的標志是對待勞動的態度。

題6

愛科學的基本要求是()
A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人才
B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術

C在全社會倡導講科學的風氣
D捍衛科學真理
E尊敬老師

解答

ABCD

分析

愛科學就要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人才,這是每個人起碼的道德責任和道德情感;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術,投身到科教興國的事業中去;要為科學獻身,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捍衛科學真理,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愛科學就要在全社會倡導講科學的風氣,以建設社會文明。
選項ABCD都符合愛科學的要求。選項E尊重老師本身是對的,但不是愛科學的基本要求,而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內容。

I. 道德究竟是什麼

長期以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一個基本立場和觀點,它也被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倫理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我們的哲學教科書明確指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的倫理學教科書看起來似乎較哲學更重視道德的特殊性,在給道德下定義時把道德規定為「是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的一類社會現象。」但在論述道德的本質時仍然認為「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受著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的制約。」[1](P7、46)其實質實際上還是把道德的本質看作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既然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又是屬於社會的第二性的思想關系和社會上層建築,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制度服務的,那它必然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研究倫理學的方法也始終是懷抱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意識,不是把倫理學看作是一種科學和學術,而是看作一種教化的工具,不是去解釋、反思、創造,而是不遺餘力的論證、維護主流價值觀念,而不管這種主流價值觀念是不是完全符合已經變化了的民眾生活實踐,並通過社會教化把它灌輸給民眾,似乎這就是倫理學的基本使命,唯有如此,社會的道德才能進步。 可喜的是,我國哲學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理論成果促使我們專門從事倫理學研究的同志重新反思道德究竟是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道德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通過這一問題的追問,我們又回到了倫理學的元問題:或者說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倫理學學術進步的首要問題,而且對於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視域、方法和體系方面的突破,使倫理學研究更具科學的解釋力,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更加有效地指導社會生活實踐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 基於行文的需要,我們的討論不能不先引述一下哲學界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研究取得的相關成果,因為這是我們本論題討論的理論前提。 研究的觀點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現代意識形態理論的奠基人。「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是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它帶有思想上層建築的性質。有學者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編造幻想、掩蔽現實關系的精神力量,是對社會現實的顛倒的、神秘的反映。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偶爾也以描述性口吻談到意識形態,但從他們思想的整個背景上來看,他們始終是把意識形態當作否定性概念來對待的。意識形態的內容是虛假的,與科學相對立;意識形態的功能是保守的,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後,馬克思主義文獻中的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它逐步被用做中性的概念,到了列寧,肯定意識形態是科學,主張意識形態是真理並具有進步的作用並進一步肯定了它的積極的政治功能。論者還指出,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掩蔽性的特點。馬克思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並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意識形態與現實的關系不是一種真實的、相契合的關系,而是一種不真實的、掩蔽的關系。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完整的理論形式,以維護它所支持的統治階級的統治。[2](P129-135)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體系。具體一些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是一定社會或階級、集團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對現存社會關系自覺反映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它是該階級和社會集團政治綱領、行為准則,價值取向、社會理想的思想理論依據。政治和政治意識是一般意識形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3](P9-17) 關於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論者指出,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首先是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據,因此意識形態的首要本質特徵是它的政治性。其次,它是能夠成為凝聚和引導一定社會或群體的「社會水泥」和思想旗幟。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社會「水泥」作用,使它成為廣義的社會控制系統或社會管理系統。從社會的宏觀作用來說,意識形態在排除干擾、穩定人心、統一行動方面可以顯示特殊的社會功能。三是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起著價值導向作用,進而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一種價值體系,它成為社會生活的評價標准,指出了社會活動的價值目標。因此,意識形態的一個重要社會功能,便是為一定的社會或某個政治共同體成員規定其社會活動的價值導向。[3](P22-38) 復有學者指出,意識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這種理論信念體系以邏輯的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來論證某種政治運動、政治體制或現存秩序的合法性,以及某種特定的理想目標的合理性,並規定了一個國家、民族與社會成員所應承擔的義務,以此作為廣大民眾的政治共識的基礎。意識形態不同於哲學和學術理論之處在於,後兩者僅僅關注於求智與理解,而並不對人們的行動有所規定和要求。而意識形態則通過一組有機組成的概念范疇,建立起一套以行動理論為支撐的政治信仰與信念。人類的意識形態可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為現存秩序的合理性進行辯解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另一種則是以批判現存秩序與政治經濟制度安排,鼓動重建更為合理的新秩序,並動員進行根本性社會變革的「革命性意識形態」或「運動性意識形態」。[4] 關於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趨勢,有學者指出,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技術方面的障礙已經逐漸被克服,經濟協作遠遠超出自然經濟的范疇,而政治和法律技術方面也日趨精緻化,這意味著社會秩序的實現對意識形態的依賴大為削弱,法律政治已經成為社會整合最基本的手段,意識形態就不免走向終結。在現代社會中,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帶有強制性特徵的知識和信仰系統,隨著其功能在現代社會中的逐漸喪失,它業已失去了其原來的不可替代性。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業已粉碎了意識形態所編織的「一元」神話,對個體自由權利的優先選擇使其喪失了存在的土壤,科學的發展也使人們認識到所謂的「終極真理」的烏托邦性質,於是一個由國家權力支持並為國家服務的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中確已趨向終結。認識到這一點,對目前中國尤其有不可忽視的巨大意義。中國的社會轉型從根本上說,乃是社會整合模式的整體性革命。如果我們堅定不移地推動這種轉型,意識形態的弱化就具有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性,而制度創新就具有更加緊迫的戰略意義,這一過程也必然意味著政治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到來。[5] 二 道德的本質也即是它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道德究竟是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還是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即思想的上層建築的作用?筆者認為這兩個問題是有區別的。如果說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由於階級的對立,使掌握經濟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主要把道德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和思想的上層建築,從而用來作為實現其思想控制和政治統治的手段,那麼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一種階級社會中特殊存在的社會現象,道德在階級社會中的特殊社會功能能不能就被看作是道德的本質屬性?這則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們承認上述研究中提出的在馬恩的思想里,社會意識形態主要是一個否定性的概念,是用來批判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思想奴役,「虛假的意識」的概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那麼,我們長期以來把馬恩所要批判的階級社會的特殊現象當作道德的普遍社會本質,那就大錯特錯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概念主要是一種社會結構的分析性概念,是說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屬於經濟基礎一上層建築這個基本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或社會意識形態,這當然不能理解為對道德是什麼這樣一個根本性問題的回答,而只是指出了道德在社會結構中處於社會意識形態的地位。另外,意識形態也是一個歷史分析性的概念,它是從對人類特定歷史時期即階級社會的現實狀況的分析中所得出的一個范疇。它對於整個人類歷史是否具有永恆的、普遍的方法論意義是值得置疑的。據此,我們認為:道德在階級社會中處於社會結構的思想的上層建築的地位,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道德的本質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顯然,在原始社會還沒有階級分化的時期,不存在統治階級,也就自然不存在為統治階級經濟政治利益服務的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而道德在原始社會代表著全氏族(即全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因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道德。那麼,社會發展到今天,階級作為整體已經消滅,全球逐步實現經濟政治一體化,在這樣一個時代,道德的社會本質是不是還仍然是社會意識形態?這顯然也是難以解釋的。此外,道德不僅僅是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人類的生活實踐不僅僅是社會生活,還有人類的個體生活,集團生活如職業生活,因此即使想把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價值體系強加給道德主體,這種意識形態的社會意識也是難以指導民眾的某些個體生活和集團生活的。如集體主義如何指導人的婚姻家庭甚或愛情精神生活?又如何保證對社會整體的忠誠與對職業集團的忠誠之間的一致?如果硬要把這種集體主義泛化到一切領域,那麼可能就會是兩種情況,一是會造成這種社會價值體系與個體生活、集團生活的緊張,甚至形成一種社會的思想專制和霸權。要麼就是這種社會價值體系實際上不能真正得到落實而變成某種「虛假的意識」。因此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是不能窮盡豐富的人類生活實踐的。我們不能把意識形態當作剪裁豐富社會生活的惟一尺度。一切從意識形態出發,把豐富變化的社會生活都拉到意識形態面前加以審判,以此判定是非、決定取捨,這必然走向教條主義。這里除了涉及「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個基礎理論問題之外,還應該認識到,意識形態只是提供基本的思想信仰、基本的價值導向、基本的社會規范,不能把社會生活的全部豐富內容都意識形態化。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法律規范的形成和完善,作為意識形態的道德已不可能再發揮過去那樣的作用。因此道德不能僅僅被看作是一種意識形態。 那麼,馬恩是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問題呢?馬克思說:「整體,當它在頭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時,是思維著的頭腦的產物,這個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於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6]學者們根據馬克思的這段話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挖掘,認為馬克思的道德本質論實際上就是認為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這種關於道德本質的觀點也為我國倫理學界的學者所接受,甚至也為我們的主流倫理學所接受,但僅把它看作是道德的特殊本質,而把社會意識形態看作是道德的一般社會本質,把規范的調節社會關系看作是道德區別於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特點和本質。但在我們看來,說一個事物的本質就是它的根本屬性或者說是它區別於別的事物的根本屬性這恰恰就是它的特殊本質,即特殊本質才是它的本質。關鍵還在於如何理解和解釋這種特殊本質?如果從宏觀總體上仍然把道德主要看作是社會意識形態,僅把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理解為道德的次要的從屬屬性,這樣勢必會影響對道德特殊性的認識,從而導致倫理學理論的貧乏。國內也有學者認為,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馬克思用以分析道德異質的哲學前提是歷史唯物論及由其演繹出來的階級的革命學說,它的根本出發點是把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的、甚至是階級的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但是,人類的道德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人類文化現象,一種人性化的價值觀念或價值精神。這也就是說,除了其階級性特徵之外,道德也還具有其文化價值和人性理想化追求的特徵,具有作為社會整體生活秩序的公共規范性普遍道義約束力。因此,除了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這種關聯賦予了道德倫理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政治屬性)之外,道德總是同時與特定的文化傳統、社會生活秩序以及個體的人格理想相關聯,並由此構成人類道德現象復雜多樣的特徵。」[7](P30) 在我們看來,所謂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實際上也就是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人們或主體對外部世界的關系,主要體現為一種純粹認識的和價值實踐的兩種關系,道德主要就是後者。在我們看來,道德是主體基於自身人性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的需要而在人類現實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化價值觀念、規范及其實踐活動。基於對道德本質的這種理解,我們認為道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文化性。這是說道德本質上是人類的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它主要體現為一種觀念文化或精神文化,但可以通過制度文化和人類實踐加以確證和體現。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了社會意識形態的作用與功能,這只是道德文化發展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第二,價值性。道德是人類實踐精神的即價值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意識本質上是一種價值意識、價值觀念和價值精神,一般價值意識在道德領域體現為主體的觀念、行為對他人、社會的有利或有害的善惡意識,因此,道德是以善惡作為評價觀念與實踐的標準的,善與惡的矛盾是道德領域的特殊矛盾。第三,應然性。道德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創造,是一種善惡價值觀念,而且也是一種應該和正當的規范意識和行動指令,它不僅是思想觀念也是行為准則。應然性、正當性是道德的重要特徵,它是道德的理想性和導向性的體現,也是道德的實踐性的先導和前提。第四,實踐性。道德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或社會意識形態,它作為一種人類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規范,必然源於實踐,離不開實踐並要指導實踐,它是實踐精神這就意味著,它是寓於實踐中的精神,精神指導下的實踐,精神與實踐的密不可分、二位一體,知行統一甚至是知行合一,鮮明的實踐性是道德的重要特點。總之道德就是這樣一種具有文化性、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社會文化現象。 把道德主要理解為一種文化價值現象而不是社會意識形態,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道德既然是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創造,那麼其創造主體就是人類全體而不是某些聖人「治禮作樂」並用以教化百姓,也不是某些統治階級利益的代言人為君建言,為民立法。道德來源於民眾鮮活的生活實踐中,道德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單純論證和教化,而是民眾在實踐中通過互動、協商、契約、履行而逐步形成的。離開了民眾的生活實踐,道德將會成為無源之水,將會枯竭和衰亡,一種道德如果已經和民眾的生活實踐沒有關聯,那必將成為一種偽善。道德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價值觀念和善惡意識,其評價的標准仍然是它能否代表絕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是否代表社會文化的前進方向,而不是簡單的以社會和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制度為尺度。道德的應然和正當,其價值根據也只能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會關系完善,而不單純是一定統治階級的利益,當然有時這種社會進步趨勢與某些先進階級和政黨的利益和目標會相一致,但我們在思維上必須把這當作兩回事,因為畢竟也有不一致的時候,甚至實際上不一致,但卻被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說成是一致的,從而導致了社會偽善並阻礙社會和道德的進步。道德區別於其他精神文化的特點就在於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這要求我們的道德建設、倫理學研究一定要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實踐。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了,我國社會也已經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多元的利益主體使人們的道德和精神生活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民眾的道德生活狀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們的道德理論卻還一直固守一種意識形態化的立場,向民眾教化一種未能與時俱進的主流價值觀念。這不僅阻礙了倫理學的學術進步,而且實際上也削弱或者說未能發揮道德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因此,當代中國倫理學研究要實現突破性進展、要改變視域和方法,進行理論創新,都必須首先從搞清這個元問題開始。 道德既然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那麼為什麼在階級社會甚至直到今天仍然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或者說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為我們把多元的道德主體變成了一元的道德主體。作為一種主體創造的社會文化現象,道德的主體本來應該是多元的,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主體存在著利益、地位、民族、社群等的多元性,因而作為基於此之上的道德文化創造主體必然是多元的,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在階級社會中,在經濟與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思想文化上也必然占統治地位,因此,統治階級及其思想代言人就把自己凌駕於社會之上,似乎覺得自己是唯一的道德創造主體並人為地把自己階級的道德觀念當作社會意識形態強加給整個社會民眾,並把本階級利益的自覺表達的道德觀點當作是科學真理加以宣揚,因此使道德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發揮著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它究竟是一種「虛假的意識」,還是科學的真理,這是不容人們反思和討論的。二是道德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若干特點如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與社會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有著某種內在的契合性,因而也具備其自身被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發揮功能的內在條件。意識形態一方面具有為維護、加強或改變某一社會制度服務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它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與科學這種社會意識形式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價值性、應然性。科學只描述事實,解釋現象,發現規律,而意識形態並不是純粹認識,而具有強烈的意向性即它總是指向現實的,創建一種道德思想體系並向全社會宣教,就是為了在實踐中貫徹並維護本階級的經濟政治利益。為達此目的,社會意識形態就要為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提出定向的價值體系,提供人類活動的價值框架(規范),也提供人類追求的價值理想(信仰)並把符合本階級需要的價值觀念和規范當作應該的、正當的加以維護、倡導和教化並使之實現對人的行為的社會控制。這樣,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就自覺地把道德這種具有價值性、應然性、實踐性的文化觀念與規范作為其社會的意識形態和實現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 那麼,倫理學究竟是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或者僅僅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思想體系的自覺而系統的表達?真正的哲學、科學的倫理學的思維方法是什麼?而一種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必將促進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一次根本性的突破和轉型。 科學和意識形態是不同的,科學只回答「是什麼」,而不回答「應該怎樣」的問題,「應如何」應以「是什麼」為前提,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前提。如果一定的意識形態與一定的科學真理相一致,那它也可能成為一種真理,能夠代表社會前進的正確方向,但一定的意識形態如果已脫離了現實社會的客觀情況並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相背離,變成對自身階級利益的純粹維護,那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虛偽的意識」而與社會文化前進的方向相背離。因此,我們所要強調的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形態必須以科學真理為基礎。人們對於善惡、美醜的識別和判斷,必須以真為前提,從真出發才能進一步引出善和美。虛假的東西有時也可能給人以善和美的假象,但終究不會長久。我們過去作為意識形態所提倡的某些理論、某些道德,往往單純從政治功利出發,為政治(不管對錯)辯護,這就失去了它的科學基礎和真實性,從而也就失去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功能。現實的經驗告訴我們,運用行政的力量強行推行一種意識形態或道德觀念,常常會產生與推行者意願相反的消極後果,如我們主流道德價值觀念的教化,其對民眾的效果究竟如何大家都是清楚的,這正好證明了凡是脫離生活實際的道德必然為民眾所拋棄。正因為道德長期被當作社會意識形態,還因為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更是一門價值科學,因此,長期以來我們混同了倫理學研究的真正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與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的區別,我們鮮有真正的倫理學者而多有道德的意識形態理論工作者。我們的倫理學工作者不是把自己當作學者,而是把自己當作一種意識形態理論的辯護者和傳教士。我們的理論思維的視角只是盯著上面的需要而不是面對客觀的社會現實和民眾的需要,我們的理論體系也只能是對與現行經濟政治體制相一致的主流價值觀念與規范體系的系統論證和辯護,即使這種經濟政治體制內部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生活更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仍然固守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不能與時俱進更難以革故鼎新,導致了我們的道德理論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道德理論變成了乾巴巴的教條,因而難以發揮道德應有的社會作用。 那麼,倫理學的真正科學的方法是什麼?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是什麼?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科學的倫理學思維要求首先以純粹的認識態度去描述詮釋客觀存在的道德文化現象,這其中不能介入我們作為認識主體的情感、價值立場等主觀性因素,否則就難以獲得真理性認識。而意識形態的思維方式先預設並承認一定的意識形態觀點的正確性從而去做論證的工作,或者為一種社會需要去為人們的行為建構價值目標和行為規范。總之兩種思維的根本差別是對現實生活採取一種純粹客觀的認識態度還是主體事先就有價值立場和觀點的預設。我們認為科學的倫理學的方法是詮釋、反思、創新,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主要是論證、維護、教化。詮釋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它首先是面對客觀對象的,並以理性的態度對對象進行科學的描述、分析、詮釋。不可否認,倫理學不僅是一門事實科學而且也是價值科學,因此它不僅要詮釋事實而且要建構價值規范體系,但這種價值建構必須以客觀規律和真理為前提,否則建構起來的價值規范體系必然是一種既脫離了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又不符合大多數人利益需求的偽善。相反,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力求對既存的意識形態價值體系進行合理化、應然性、正當性的論證。反思是哲學倫理學的主要方法。反思就是要對社會的價值體系不斷地換方向、換角度、換位置進行再審視、再認識、再思考。真正的倫理學研究就是從對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信念進行反思開始的。倫理學反思不是欣賞性的,而是批判性的,其目的是要發現問題。因此,反思的過程同時也就是批判的過程。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立足於維護既有的價值體系,這是如前所述的「統治型意識形態」或「國家意識形態」的根本特點。雖然「革命型意識形態」或「運動型意識形態」也有著強烈的批判功能,但這種批判功能主要是一種利益批判而不是一種科學的理性的批判,當然進步階級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功能則可能是理性批判和利益批判的統一。倫理學的理性批判不是要全盤否定,而是為了創新,為了超越,為了重新構建新的理論價值體系。[8](P7-8)這正是真正科學的倫理學的生命力所在。而意識形態的立場和方法則是立足於對既有價值體系的教化。 中國當代倫理學要實現自身革命性的突破和進步,必須淡化其固有的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而強化其科學態度和方法。沒有這一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變革,倫理學理論就會繼續落後於社會現實,也永遠難以使其獲得真正的科學形態。論證而不詮釋,維護而不是反思批判,教化而不是創新這就是我國主流倫理學難以獲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意識形態立場和方法最終又基於我們長期以來僅把道德理解為社會意識形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我們未能正確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意識形態理論,而又以這種不正確的理解作為建構倫理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的方法論。加之從總體上馬克思主義本身就缺乏豐富的倫理學理論,經典作家們也沒有一個成熟的倫理學理論體系,因而,我們只能按照我們自己理解的或者簡單套用原蘇聯倫理學的體系建設我們的倫理學科,因而其理論必然就表現出某種理論的貧乏性和教條性。 近年來令人可喜地看到,一批倫理學的中青年學者,他們身處改革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在其接受教育的時候,就面對著一種有條件吸取西學營養,又可以很好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文化盛世,因而使他們有條件以學者的角色開展真正的倫理學學術研究,研究是為了追求知識和真理而不再是為某種主流價值體系做論證。由於他們良好的學術修養以及立場和方法的改變,終於使中國當代倫理學越來越具有知識和學術的新形態,具有與國際學術界進行對話的共同話語體系。在某些倫理學的根本理論問題上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這批人是知識和真理探尋者的學者角色定位而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意識形態的理論工作者,他們所表達的是一種知識思想體系而不是一種利益宣示的價值立場和觀點,他們所用的也是一套知識話語體系而不是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他們和每一個道德主體一樣是道德文化的思考者,平等的對話者和積極的創造者,而不是凌駕於社會和民眾之上的他們的教化者。 如果說論證、維護的思維立場和方法阻礙了我們的倫理學進步的話,那麼,教化則使我們長期以來在倫理學理論上難以突破、創新。近來學術界對我們長期以來的教化立場和方法進行了批判。學者們認為:馬克思莊重聲明:「共產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產主義者根本不進行任何道德說教」。[9](P275)馬克思之所以不主張人們提出道德要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認為向人們提出道德要求是以承認人們之間的不平等為前提的。馬克思只主張人們在平等基礎上的相互教育。「任何個人或社群、民族、國家都不應該、也無權把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觀點和道德行為方式,以任何主觀的道德理由,強加給他人或別的社群、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尤其是那些自以為達到較高道德境界和道德覺悟的人或社群,不應該、也無權以某種優越的道德姿態或理由,強行要求他人

J. 道德的基本屬性包括政治性嗎

摘要 一)調節手段的特殊性:道德的調節作用不是通過國家強行制訂和強制推行的,而是依靠社會輿論、教育、習俗以及人們內心信念的力量,自覺約束、自我節制、自我規范自己的行為。道德的調節作用雖然不需要強制執行機構,但道德評價卻貫穿於道德作用的全過程。

熱點內容
16歲以後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20:10:58 瀏覽:337
勞動法里強制性加班 發布:2025-01-21 19:54:04 瀏覽:450
根據勞動法訴訟時效期是多少年 發布:2025-01-21 17:53:36 瀏覽:762
政府違法強征承包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7:04:20 瀏覽:769
合肥市縣處級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789
李惠娟法官 發布:2025-01-21 16:54:59 瀏覽:491
未成年把人打傷了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5:45:46 瀏覽:614
浙江興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14:50:32 瀏覽:543
新行政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1-21 14:10:08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