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劉秀採用什麼方法治理國家的

劉秀採用什麼方法治理國家的

發布時間: 2022-03-28 06:07:30

㈠ 劉秀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劉秀建立政權時,國家很不安定,西蜀的公孫述稱帝,被稱為伏波將軍的馬援在收復失地、安定邊疆中立下汗馬功勞。他廣開言路,手下的祭遵、宋弘、董宣三位大臣,被人稱為「直臣」,他們都敢於在他面前直諫,匡正謬誤,對這個帝國的興盛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東漢在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時,進入全盛時期。

東漢中期外戚干政、宦官當道,戚宦相爭使當時的政治生態迅速惡化。

漢順帝當政時,曾出現了主要由宦官擔任的「十九侯」,他們給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東漢後期國力衰退,相繼出現漢桓帝、漢靈帝等多位昏庸無道的君主,加速了這個帝國的滅亡。184年,爆發了黃巾軍大起義。雖然這次起義最終被鎮壓了下去,但卻嚴重動搖了東漢的根基。190年,董卓之亂又起,漢室大權旁落,東漢末年長達數十年的軍閥混戰,便由此拉開了序幕。

東漢雖然在顛簸中行進,但卻是我國科技、文化的大繁榮時期。經學的發達,豐富了治國理政的思想。班固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史學界具有崇高威望。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和渾天儀,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都推動了華夏文明的大發展。

㈡ 劉秀是何時何地建立東漢,採取什麼措施治理天下

劉秀於公元25年建立起自己的統治,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成為漢光武帝.
漢光武帝十分重視維護中央集權的統治,他採取措施削弱功臣的權力,擴大監察機構尚書台的權力;同時取消郡國都尉的設置,以抑制地方軍權.實行精兵簡政,減輕田賦,組織屯田,興修水利等措施,並且下令解放奴婢.這些做法使東漢前期出現了政權穩定、經濟發展的局面.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實施的舊政策,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許可權;廢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到公元一世紀中葉,經過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三代皇帝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
公元89年,漢章帝薨,由年僅十歲的和帝劉肇即位,年號永元.因和帝年幼,統治權利完全落於章帝皇後竇氏與其兄竇憲之手.竇氏的專權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滿,和帝於公元92年與宦官鄭眾等人合力誅滅竇氏,鄭眾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來越甚地參與東漢的政治統治,加之自和帝劉肇以來歷代漢帝都寵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靈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間,宦官的權利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形成東漢王朝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
公元189年東漢中期以後,宦官專權,外戚干政,矛盾重重,暴發了「黨錮之爭」.此後統治集團內部更為腐朽,社會上豪強地主勢力惡性膨脹,加重了階級矛盾的激化.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在各種連綿不斷的小規模起義的基礎上,由張角領導的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爆發.在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下,東漢王朝走向名存實亡.地方割據勢力之間互相混戰.公元220年(延康三年),曹丕代漢稱帝,東漢王朝宣布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㈢ 劉秀加強專制集權統治的措施有哪些

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A:退功臣進文吏:雲台;功臣可任邊將,但在京師僅以列侯奉朝請。 
   B:抑制外戚:馬援不得列入28將。明帝令外戚互糾;章帝後兄竇憲因買田受責。    C:限制宗室諸王:「阿附蕃王之法」。明帝之兄楚王劉英自殺,明帝窮治此獄。 
   D:擴大尚書台權力:尚書令、僕射、左右丞、六曹尚書郎;「錄尚書事」(注意史料分析題)。 「秦時,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書,謂之尚書。尚猶主也。漢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後庭,始用宦者主中書,以司馬遷為之。中間遂罷其官以為中書之職。至成帝建始四年,罷中書宦者,又置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為四曹,通掌圖書、秘記、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內外而已,其任猶輕。至後漢則為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機,蓋政令之所由宣,選舉之所由定,罪賞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眾務淵藪,內外所折衷,遠近所稟仰。故李固雲:「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斗為天喉舌,尚書亦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氣,運平四時;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令及左丞,總領綱紀,無所不統。僕射及右丞,分掌廩假錢谷。漢初,尚書雖有曹名,不以為號。及靈帝以侍中梁鵠為選部尚書,於是始見曹名,總謂之尚書台,亦謂之中台。大事八座連名,而有不合,得建異議。」(《通典》卷22《尚書省》) 
「後漢章帝以太傅趙熹、太尉牟融並錄尚書事。尚書有錄名,蓋自熹、融始,亦西京領尚書之任,猶唐虞大麓之職也。和帝時,太尉鄧彪為太傅,錄尚書事,位在三公上,漢制遂以為常。每少帝立,則置太傅錄尚書事,猶古冢宰總己之義,薨輒罷之。」(《通典》卷22《錄尚書》) 
   E:加強監察機構:將御史大夫屬下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長官,專掌監察,與司隸校尉、尚書令並重,並專席而坐,號曰「三獨座」。又置司隸校尉,內察京師百官。地方上刺史權力擴大(注意史料分析題)。「秦置尚書令。尚,主也。漢因之,銅印青綬。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成帝去中書謁者令官,更以士人為尚書令。(時弘恭、石顯相繼為中書令,專權邪僻。前將軍蕭望之領尚書事,建言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宜以通明公正處之。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後漢眾務,悉歸尚書,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書令主贊奏事,總領紀綱,無所不統。與司隸校尉、御史中丞朝會皆專席而坐,京師號曰『三獨坐』。」(《通典》卷22《尚書令》) 
   F:改革地方制度:裁縣、撤兵、廢郡尉、除都試。提高州部刺史許可權,可領兵。 
   G:倡儒學,重名節:建太學,設博士,授五經。完善察舉制,孝廉每郡按人口舉薦;徵辟由三公、郡守為之。倡儒學、重名節的影響。

㈣ 劉秀治理天下採用什麼治術

劉秀統治時期,以「柔道」治天下,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緩和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建武二年至十四年頒布6道釋放奴婢詔令。建武十一年,連下三次詔令,規定殺奴婢者不得減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為庶人;廢除奴婢射傷人處極刑的法律。恢復西漢較輕的田稅制,實行三十稅一。遣散地方軍隊,廢除更役制度,組織軍隊屯墾。簡政減吏,裁並400多縣。放免刑徒為庶民,用於邊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檢查戶口,加強封建國家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對功臣賜優厚的爵祿,但禁止他們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書的尚書之權,全國政務經尚書台總攬於皇帝,在地方上廢除掌握軍隊的都尉。種種措施,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

㈤ 劉秀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死於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歲。他所開創的東漢王朝定「光武」二字為其謚號,劉秀遂以光武皇帝著稱於史。在重新統一中國的基礎上,劉秀開創出一個在歷史上被稱作「光武中興」的時代,真正實踐了「復高祖之業」的政治抱負,這同他的善於用人是分不開的。

劉秀有知人之明,識人之能,並善於在用人時揚其長而避其短。早在群雄競逐,爭戰激烈,能征慣戰的人大顯身手,機謀權詐之士見重於世的時候,劉秀就把卓茂置於群臣之首,反映出他以賢才治天下的急切心情,也顯示出他在用人問題上「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的政治遠見。卓茂為人寬仁恭愛,被稱為長者,他又研習《詩》《禮》及歷數,被稱為通儒。西漢末,卓茂為密縣令,後作京都丞。王莽做攝皇帝期間,卓茂借口有病,辭官歸鄉。劉秀即位後,首先派人尋訪卓茂。找到卓茂時,他已年過古稀。劉秀仍舊特意頒布詔書:「卓茂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德侯。」天下平定以後,劉秀更是格外注重擢用所謂的「忠厚之臣」「循良之吏」。而且早在宮室未飾、干戈未休的建武五年,劉秀就已著手先建太學,培養明經的官員,以充實官僚機構。對於功臣,雖然封賞優厚,除了確有經世治國才乾的鄧禹、李通、賈復等少數幾個人仍得參議大政外,一般都不再給他們以實權實職。他這樣做當然還有別的考慮,但用人以長無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

劉秀還經常借故下「罪己詔」,自稱「無德」「不明」,鼓勵臣下直言不諱,不喜諛辭。當臣下建議舉行封禪泰山的隆重大典時,劉秀即反對說:「百姓怨氣滿腹,我欺騙誰?欺騙天嗎?」他還明確規定:「假如郡國派遣官員給我上壽,胡吹亂捧,一定處以髡刑,罰其屯田。」臣下有所諫爭,他則虛心採納。有一次宋弘看到宮中的屏風上都畫著美女,劉秀又經常往屏風上看,宋弘立即氣沖沖地批評說:「我未見過好德像好色一樣的人。」劉秀馬上撤掉屏風,並笑著對宋弘說:「聞義則服,可乎?」劉秀從諫如流,由此可見一斑。

劉秀對人推心置腹,很是誠懇,馬援對此很有體會。他曾是隗囂部將,當時隗囂曾經對臣服於劉秀還是臣服於公孫述,一時拿不定主意,就派馬援先入蜀見公孫述,再去洛陽見劉秀,實地考察一下。劉秀是在一間普通殿房中接見馬援的,衣履也很簡便。馬援一到,他立即笑著迎上去,說:「您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今天能見到您,使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這同公孫述裝腔作勢,大擺皇帝架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馬援不無感慨地說:「當今這個世界,不僅君選擇臣,臣也選擇君呢!我與公孫述是同鄉,從小就處得很好,可我入蜀看他,公孫述卻在階、殿上列滿持戟的武士,而後才宣我進見。我今遠道而來,您怎麼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而簡便到如此程度!」馬援後來就歸附了劉秀。劉秀以誠待人的突出表現,是他用人不疑,就是對長期專兵居外的將領也很少疑忌。馮異久鎮關中,有人說他「威權達於極點,百姓傾心擁戴,稱他為咸陽王」,警告劉秀應有所戒備。馮異知道後惶懼不安,立即上書解釋,劉秀的答復卻是:「將軍對於我,義為君臣,恩猶父子,有何嫌疑,而有懼意?」劉秀由於信任將領,一般不給他們以任何牽制,使他們擁有很大的行軍用兵的自主權。將領無後顧之憂,又不受掣肘,或攻或守,或進或退,都可相機權變,從容制敵,故能常獲勝利。將領因此而感恩戴德,效命劉秀,密切了君臣關系。

劉秀曾說:「我治理天下,也想行以柔術。」劉秀對臣屬很少以刑殺立威。消滅王郎以後,繳獲不少文件,其中有不少是劉秀部下與王郎私下交往,並誹謗劉秀的書信。劉秀故意不去查閱,還令諸將把這些書信統統燒掉,其目的是讓那些曾有貳心的人打消顧慮以自安。這反映出劉秀的氣度確實不凡。至於部屬的一些小過失,劉秀就更能抱有寬容的態度,不予計較。就是有大仇,仇家一旦幡然悔悟,將功折罪,劉秀也能過往不咎。朱鮪堅守洛陽,劉秀派人勸降。朱鮪說:

「大司徒(劉)被害時,我參與了害他的計謀,又勸說更始(劉玄)不要派蕭王北伐。我實在知道自己有很大的罪過。」劉秀表示「建立大事業的人,不忌恨小的怨恨。朱鮪現在若能投降,官職、爵位都可保留,又怎能誅罰呢?河水在此,我指河為誓,決不食言」。朱鮪投降後,官拜平狄大將軍,封扶溝侯,「後為少府,傳封累代」。劉秀始終沒有報復。寬則得眾。劉秀僅招降納叛,就從其他營壘中接納了一大批有經世致用之學和辦事能力的文職官員以及馬援、馮異、王常、耿況、寇恂、吳漢等東漢名將,大大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天下平定以後,劉秀不僅沒有像漢高祖劉邦那樣殺戮功臣,還非常注意教育群臣遵守法令,慎終如始,有意保存功臣。這是他以寬柔待臣屬的又一表現。

但是,如果官員不稱職,或有重大失職行為,劉秀絕不姑息。王梁出任河南尹後,發民開渠,想把谷水引注到洛陽城下,再使其東瀉鞏川。但渠修成後引不來水,有人即劾奏他勞民傷財,王梁既慚愧又惶懼,主動上書請求免職。劉秀下詔說:「以前王梁帶兵征戰,眾人稱贊他賢能,所以把他擢拔到京師任職。建議開渠,為人興利,但功不成,百姓不滿,雖然得到寬恕,王梁卻堅執謙退。『君子成人之美』,故黜梁為濟南太守。」劉秀雖然承認他過去有功勞,開渠的願望也不錯,對他的批評也很委婉,卻畢竟給了他以降職的處分。而王梁因功而被擢典京師,又因瀆職而被降職,恰恰說明了劉秀的賞罰分明。倘若事涉刑律,劉秀更是很少苟且,概不容情。曾任汝南太守的歐陽歙,世授《尚書》,八世為博士,頗富人望,劉秀也倚之甚重,征為大司徒。但當歐陽歙在汝南太守任上度田不實、貪贓千萬的罪行被揭露出來以後,立即下獄,雖有上千名儒生守候在宮門口,請求寬赦,甚至還有人甘願代他受死,劉秀仍堅決繩之以法,處死了事。有一次劉秀外出打獵,興致一高,回城時已是半夜。上東門侯郅惲明知是當今皇帝在外叫門,他也仍舊據關不納。劉秀沒辦法,只好轉道,從中東門入。第二天,劉秀自知理虧,沒有責找郅惲,郅惲反倒上書批評說:「從前周文王不敢貪戀游獵,怕的是萬人擔憂。陛下卻遠獵山林,夜以繼晝,試問心裡還有沒有國家?」

劉秀認為郅惲言之有理,對他予以賞賜,並且罰了那個奉詔開關的中東門侯。

「強項令」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湖陽公主是劉秀的親姐姐。劉秀因其寡居在家,格外憐愛。不想湖陽公主驕縱生事,縱奴殺人,地方官不敢抓捕。有一次,湖陽公主出遊,殺人奴為其駕車,被洛陽令董宣中途遇見。董宣不僅對湖陽公主厲聲斥責,還將殺人奴當場殺死。湖陽公主向劉秀哭訴,請他代為報仇。劉秀命董宣給湖陽公主叩頭謝過,董宣硬是不跪。劉秀命人按董宣頭,董宣兩手據地,仍不肯俯。劉秀很是感動,當場稱贊董宣是「強項令」,賜錢三十萬。湖陽公主對此很不理解,說:「文叔當普通百姓的時候,窩藏逃犯,隱匿死囚,官吏畏懼,不敢入門收捕;現在身為天子,怎麼竟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治服不了呢?」

劉秀的回答是:「天子不與白衣(指普通百姓)同。」意思是說,皇帝比起普通百姓,更應受法律的約束。這當然是虛偽的。在封建時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的話就是法律。但是劉秀懂得,如果他帶頭枉法,勢必導致法大弛,危及東漢政權的統治。這說明,劉秀所做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但是,他起兵反莽,芟刈群雄,完成統一國家的偉大事業;釋放奴婢和罪囚,減輕刑罰、徭役和賦稅,改善農民處境,緩和階級矛盾;慎選官吏,裁汰冗員,賞罰分明,善於用人,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興辦教育,獎勵名節,培養統治人才;提倡節儉,注重生產,興修水利,發展社會經濟,等等,又都代表著當時社會的共同要求。因此,劉秀稱得上是一個對當時歷史有著重要貢獻的傑出人物。

㈥ 劉秀在位期間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劉秀從即位到死去,共做了33年皇帝。在他統治的年代裡,用戰爭手段統一了天下,卻用柔道來治理天下。據說有一次,劉秀回到南陽故鄉,大擺酒席,宴請親族。酒席之間,劉秀同族的一些嬸子大娘開始紛紛議論。她們叫著劉秀的小名說他從小謹慎誠實、對人厚道、心胸寬廣,但就是太柔順了,缺少男子的剛毅果決。劉秀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說道:"我治理天下也要用柔道來治理。"劉秀確實實現了自己的計劃,他在大亂之後天下疲敝、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恩威並施治理國家,緩和了階級矛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㈦ 劉秀的治國方略

治國方略(東漢初年)偃武修文,勵精圖治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已經是「 十有二存 」了。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盡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則「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同時,劉秀連續下達了六道釋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同時,劉秀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並郡縣。光武帝下詔:「並省四百餘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集權於尚書台 光武以優待功臣貴戚為名,賜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祿,而摘除其軍政大權。光武鑒於西漢前期三公權重,權柄下移,雖設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權歸之於設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台。尚書台設尚書令一人,秩千石,尚書僕射一人,六曹尚書各一人,秩皆為六百石,分掌各項政務。以下設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書台直接稟陳皇帝,由皇帝裁決。從此,「天下事皆上尚書,與人主參決,乃下三(公)府」;「雖置三公,事歸台閣」,「三公之職,備員而已」。但是到了東漢後期,有權勢的大臣多加「錄尚書事」的職銜,從而權柄再度下移,尚書台又蛻變為權臣專政的工具。 注意民生 與民休息 第一,釋放奴婢、刑徒。 自西漢後期以來,農民之淪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為西漢末年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參加起義;同時在一些割據勢力的軍隊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劉漢封建政權中,為了瓦解敵軍、壯大自己的力量,也為了安定社會秩序、緩和階級矛盾,曾多次下詔釋放奴婢,並規定凡虐待殺傷奴婢者皆處罪。詔令免奴婢為庶人的范圍主要是:王莽代漢期間吏民被非法沒收為奴的;或因貧困嫁妻賣子被賣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飢荒或戰亂被賣為奴婢的;在戰亂中被掠為人下妻的。另外,還規定不許任意殺傷奴婢以及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律」,說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較之過去有所提高。同時,在省減刑罰的詔令中,還多次宣布釋放刑徒,即「見徒免為庶民」。 第二,整頓吏治,提倡節儉。 光武鑒於西漢後期吏治敗壞、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即位以後,注意整頓吏治,躬行節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以為地方官吏;並對地方官吏嚴格要求,賞罰從嚴。因而經過整頓之後,官場風氣為之一變。故《後漢書 · 循吏傳》有「內外匪懈,百姓寬息」之譽。 第三,薄賦斂,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邊功,與民休息。 東漢初年,針對戰亂之後,生產凋敝,人口銳減的情況,光武注意實行與民休養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賦斂。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詔恢復西漢前期三十稅一的賦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邊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未嘗復言軍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東師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強勢力,實行度田政策。 東漢政權本是在豪強勢力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但豪強勢力的發展,土地兼並的逐漸嚴重,既威脅皇權,也影響百姓生活,以及為了加強朝廷對全國墾田和勞動人手的控制,平均賦稅徭役負擔,於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詔「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又考察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縣丈量土地,核實戶口,作為糾正墾田、人口和賦稅的根據。詔下之後,遇到豪強勢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將度田不實的河南尹張伋及其他諸郡太守十餘人處死,表示要嚴厲追查下去。結果引起各地豪強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區甚而爆發武裝叛亂,「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於是,度田以失敗告終因各項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實行,為恢復發展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墾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從而奠定了東漢前期八十年間國家強盛的物質基礎。 簡化機構 裁減冗員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詔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合並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於是「條奏並有四百餘縣,吏職省減,十置其一」。同時,廢除西漢時的地方兵制,撤銷內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職,也取消了郡內每年徵兵訓練時的都試,地方防務改由招募而來的職業軍隊擔任。但是,到了東漢後期,州牧刺史逐漸權重,兼有軍政財大權,地方兵力又逐漸興起。 提倡儒學 表彰氣節 建國後,在洛陽修建太學,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還常到太學巡視和學生交談。在他的提倡下,許多郡縣都興辦學校,民間也出現很多私學。 光武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東漢建立後,即興建太學,設置博士,各以家法傳授諸經。光武巡幸魯地時,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後來又封孔子後裔孔志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別是對儒家今文學派製造的讖緯迷信更是崇拜備至。同時,光武鑒於西漢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祿,依附王莽,乃表彰氣節,對於王莽代漢時期隱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禮聘,表揚他們忠於漢室、不仕二姓的「高風亮節」。

㈧ 簡述光武帝劉秀的治國方略

注意民生 與民休息
第一,釋放奴婢、刑徒。自西漢後期以來,農民之淪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為西漢末年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參加起義;同時在一些割據勢力的軍隊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劉漢封建政權中,為了瓦解敵軍,壯大自己的力量,也為了安定社會秩序,緩和階級矛盾,曾多次下詔釋放奴婢,並規定凡虐待殺傷奴婢者皆處罪。詔令免奴婢為庶人的范圍,主要是,王莽代漢期間吏民被非法沒收為奴的,或因貧困嫁妻賣子被賣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飢荒或戰亂被賣為奴婢的;在戰亂中被掠為人下妻的。另外,還規定不許任意殺傷奴婢以及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律」,說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較之過去有所提高。同時,在省減刑罰的詔令中,還多次宣布釋放刑徒,即「見徒免為庶民」。
第二,整頓吏治,提倡節儉。光武鑒於西漢後期吏治敗壞、官僚奢侈腐化的積弊,即位以後,注意整頓吏治,躬行節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以為地方官吏;並對地方官吏嚴格要求,賞罰從嚴。因而經過整頓之後,官場風氣為之一變。故《後漢書·循吏傳》有「內外匪懈,百姓寬息」之譽。
第三,薄賦斂,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邊功,與民休息。東漢初年,針對戰亂之後,生產凋敝,人口銳減的情況,光武注意實行與民休養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賦斂。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詔恢復西漢前期三十稅一的賦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邊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未嘗復言軍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東師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強勢力,實行度田政策。東漢政權本是在豪強勢力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但豪強勢力的發展,土地兼並的逐漸嚴重,既威脅皇權,也影響百姓生活,以及為了加強朝廷對全國墾田和勞動人手的控制,平均賦稅徭役負擔,於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詔「州郡檢核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又考察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縣丈量土地,核實戶口,作為糾正墾田、人口和賦稅的根據。詔下之後,遇到豪強勢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將度田不實的河南尹張伋及其他諸郡太守十餘人處死,表示要嚴厲追查下去。結果引起各地豪強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區甚而爆發武裝叛亂,「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於是,度田以失敗告終。
因各項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實行,為恢復發展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墾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從而奠定了東漢前期八十年間國家強盛的物質基礎。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病逝於洛陽南宮,終年六十三歲,在位三十三年(建武三十一年,中元二年),葬於洛陽城北之原陵。光武死後,其子漢明帝劉庄將統一戰爭中功勞最大的二十八人的影像畫在雲台閣,稱雲台二十八將。並繼續維持父親在內政與制度上的施政方針,開創了東漢的「明章之治」。
[編輯本段]【簡化機構 裁減冗員】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詔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合並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於是「條奏並有四百餘縣,吏職省減,十置其一」。同時,廢除西漢時的地方兵制,撤銷內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職,也取消了郡內每年徵兵訓練時的都試,地方防務改由招募而來的職業軍隊擔任。但是,到了東漢後期,州牧刺史逐漸權重,兼有軍政財大權,地方兵力又逐漸興起。
[編輯本段]【提倡儒學 表彰氣節】
出身皇族世家的劉秀,從小接受儒學教育,在征戰時就重視儒學。每到一處就徵集古代典籍,並且拜訪當地著名的儒學人物,請他們當官或者封賞他們。光武帝以儒學方略治理天下,每天處理完政務後,還和很多他們徹夜暢談儒學經典,秉燭誦讀,夜深不寐。有時還親自主持有關文學的辯論。自稱樂此不疲。
建國後,在洛陽修建太學,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還常到太學巡視和學生交談。在他的提倡下,許多郡縣都興辦學校,民間也出現很多私學。
光武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東漢建立後,即興建太學,設置博士,各以家法傳授諸經。光武巡幸魯地時,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後來又封孔子後裔孔志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別是對儒家今文學派製造的讖緯迷信更是崇拜備至。同時,光武鑒於西漢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祿,依附王莽,乃表彰氣節,對於王莽代漢時期隱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禮聘,表揚他們忠於漢室、不仕二姓的「高風亮節」,頒布詔書,明告天下,廣泛尋訪隱居的學者,提拔淵博的儒士,如逢萌,周黨,王霸,嚴光等,史稱」光武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車之所征賁,相望於岩中矣。」「舉逸民天下歸心「。後來東漢末年「黨錮之禍」時涌現了許多如李膺、陳蕃、范滂這樣蹈仁踐義、視死如歸、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剛烈士大夫。東漢末年,對高士的欣慕往往勝過王公貴族,可以說與這種對氣節的倡導有關。
[編輯本段]【重情重義 寬容仁愛】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太學生出身。劉秀接著又問道:「諸卿不遭際會,自度爵祿何所至乎?(意思是說:大家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你們又是怎樣的境遇呢?)」。太傅鄧禹說:「我要是沒有遇到陛下,可能是一個五經博士了。」揚虛侯馬武見皇帝和首輔都這么謙虛,就說:「馬武要是沒有遇到陛下,一定是去做縣里抓捕強盜的捕頭了。」光武說:「你馬武自己不去做強盜就萬幸了,哪還指望著你去抓強盜?」君臣相對大笑。
這是何等其樂融融的場面,試想怎樣的君主才能與自己的臣下有這份融洽?如果他不是個重情重義、寬容仁愛的人,他的屬下會在他面前流露出開懷的笑聲嗎?
史籍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們不妨隨手擷取幾則:
劉秀手下的猛將賈復作戰勇猛,常置生死於度外,劉秀時刻關注賈復的生命安全。當聽說賈復傷重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聽說賈復的夫人懷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孩,我的兒子就娶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將來我的女兒就嫁給他。」 由於劉秀有意不讓賈復出征,使他具體戰功不多,每當諸將論功時,劉秀都要替賈復說上一句:「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劉秀早年有「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感嘆,後來他就把執金吾一職許給了賈復,足見對他的賞識之心。為這樣的君主效力,誰又能不捨生忘死呢!
馮異先前是王莽陣營中人,後又依附劉秀,在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馮異曾連續數年鎮撫關中,威權日重,民間稱之為「關中王」,朝中亦有人非議。劉秀便將參毀的書信交給馮異本人,馮異看後驚恐異常,上表自辯,劉秀安慰他說:「沒什麼可以擔憂的!」後來馮異入朝覲見,劉秀向滿朝文武介紹:「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回憶起幾年前在河北逃難時,馮異為自己弄來豆粥與麥飯充飢,劉秀又感慨地說那是一份無法報答的厚意,這些話讓馮異心裡感到無比的溫暖。
大將李忠從軍之後,不能照顧家人,往往失散。劉秀對李忠說出了這樣的話來:「今吾兵已成矣,將軍可歸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屬者,賜錢千萬,來從我取。」
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在鄔地(今河北束鹿縣東南)作戰,大敗敵軍後,投降他的人並不很安心。劉秀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他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降者感嘆道:「蕭王(劉秀當時被劉玄封為「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劉秀前後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規定民有被賣為奴婢而願意歸隨父母的聽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對於沒有釋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給予一定的人身保障,殺奴婢者不得減罪,灸傷奴婢者要依法治罪。
從這些事例中,讓我們看出劉秀內心的善良與仁義的本色。
這就是劉秀,一個靠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聚集起天下的力量;中興漢室的一代名君,連同自己與整個大漢王朝一起載入史冊。

㈨ 劉秀加強中央集權制的措施

劉秀建立東漢後,以「中興」漢室相標榜,恢復和發展了西漢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劉秀加強中央集權是西漢武加強中央集權的繼續和發展。

(1)退功臣,進文吏。劉秀給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以尊崇的地位,卻解除了他們的實權。選用熟悉典章制度、懂得治理國家的人為官吏。

(2)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削弱司徒、司空、太尉三公的權力,加強尚書台的權力。

(3)加強監察制度。恢復和加強御史台、司隸校尉、州刺史三套監察機構。

(4)集軍權於中央。削弱地方軍權,加強中央的軍權。中央的軍隊有四支,在首都有兩支,就是南軍和北軍;在地方上有兩支,即黎陽營和雍營。

㈩ 你要是漢光武帝,該採取那些方法治理國家

你要是漢光武帝該採取哪些方法治理國家?釋放奴婢和禁止虐殺奴婢,提倡節儉精簡機構減輕天族整頓實質擴大太學規模。興辦地方官學。

熱點內容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
江寧法律援助中心55 發布:2024-11-17 11:03:23 瀏覽:287
民法於飛老師 發布:2024-11-17 10:58:58 瀏覽:944
制定規章制度的討論記錄 發布:2024-11-17 10:43:56 瀏覽:998
聘請常年法律顧問協議需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4-11-17 10:03:42 瀏覽:690
怒江州司法局 發布:2024-11-17 10:02:14 瀏覽:696
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用工環境的 發布:2024-11-17 09:07:22 瀏覽:152
鄧州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4-11-17 09:02:40 瀏覽:713
條例准則案例試題 發布:2024-11-17 08:49:27 瀏覽:256
有關經濟法小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7 08:48:38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