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利益的關系

道德與利益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2-21 16:46:07

1. 道德與利益並存議論文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說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2. 道德與利益如何正確對待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3. 道德與利益的辯論,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歸納起來,道德具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功能: 1.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 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道路。 2.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 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 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3.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 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4.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5.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 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 的高度責任感

4. 請高人指點道德與價值的關系

價值與道德有什麼不同了?

首先,主體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道,天道也。也有將道作客觀規律介釋的,差不多,客觀之天。總之是外在的東西,是外在神聖的要求,是對立於個人的,其內容也只要求個人如何約束自我。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是包括個體的自我、個體的他人、由自我及他人及未來人組合的生命整體。生命整體在空間現實中是無法以空間單位表現的,現實中你看見的都是個體單位的個人,但整體的意志、它的價值要求,卻是藏於你心中,成為你「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之源泉的。

其次,對利益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既然是天或外在的客觀規律(歷史規律化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這種矛盾產生的階級也是),個體的利益就不再是主體自我的合理要求,而成為必須約朿自我而服從的犧牲。如果這個天或客觀規律在世間還有個皇權、領袖之類的代表,那你的利益、你的一切就必須服從它的體制安全需要。而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既然是生命,既然生命包括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那麼自己的利益和所有人的利益一樣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有權追求自我利益;但是,我們也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因為他人也同樣是生命。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必須互約利益范圍,並從而共約利益范圍,而這共約岀的就是公正原則,及在它的基礎上實現的法律。所以,西方的價值能容納個人利益,用不著象傳統或階級的道德發展到最後,是虛假的鬥私批修。同樣,因為價值也限定了個體的利益范圍,從而它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和共約的公正原則,這樣它反而少東方道德化後面的貪腐成風。

再次,對個人權力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天與人自是不平等的,不平等下個人的權力是沒保障的,它是被天決定的,從而應該服從於天的。所以,道德之下個人是無權的,道德不保障個人的權利,它只要求個人如何。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生命的權利都應被尊重。所以你必須尊重和捍衛他人的權利,同時你也有權並且應該保護自己的權利。放棄自己的權利,就是放棄公眾的權力,就是不公正。保護和爭取自己的人權,就是為每個人爭取人權,是有價值的行為。權利在價值之下公共化了。民主於是也在權利的公共化前提下可以實現了。民主也就成為生命整體意志實現的現實條件,因為生命整體就是在現實中不斷展開的人民。而人民民主的實現,為提煉人民意志、共約所有人的利益提供了條件。所以,民主是生命整體實現自我的前提。價值在這兒統一於了民主。



從上可以看岀,價值與道德的根本不同,在於主體設定的不同。生命作為價值主體,使得價值在許多問題上獲得了邏輯的統一。因為生命在空間中是個體的,只有在時間即歷史中,才表現它的整體性。它的這一兩重性,造成許多悖論。比如唯心與唯物。心是現實中看不見、卻被血脈遺傳的整體性生命意志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因為看不見,二千年前就被法家理性否認,後來又被階級的唯物論否認。可見,生命的兩重性,生命的整體性在現實中隱而不見,是造成天、皇權、領袖崇拜及依據他們的偽道德,得以長期冒充神聖的原因。

人除了利益目標外,還被一種意志決定著,這種意志造成著神聖的假象和需要。當生命整體這一本質未被認識時,是必被利用的。被利用的歷史,會毀了價值的聲譽,中國就有太長的、這樣的歷史,所以價值特難站立起來,但現在必須讓它站起來了,因為,社會到處都表現岀因沒有價值作為精神文化主流而岀現的危機;也因為,我們為價值找到了它真實的主體:生命。

關於生命兩重性的邏輯論證,可參看本人所箸《生命:意志與歷史》一文。

5. 道德與利益的議論文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說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6. 利益及道德的定義還有兩者有什麼關系

(一 )利益的概念
⑴利益就是好處,或者說就是某種需要或願望的滿足。
⑵利益的分類
⒈由於利益存在於不同領域而有物質利益、政治利益、精神三種利益之分。
⒉從計算角度不同來劃分,利益可分為:多數利益與少數利益;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
⒊從利益主體不同而有個人、群體和社會三種利益之分。
⒋另外,還可以將利益劃分為: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

(二) 什麼是道德

道德(moral)是一種社會現象,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人不能離開群體而孤立地生活。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其行動必須顧及別人或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否則就會引起糾紛或沖突。早在原始社會中,人們為了維護部落成員的共同利益,協調彼此的關系,就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調節各人行為的准則。遵守這些准則,便稱之為善,就會受到輿論的贊許或使個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則,便稱之為惡,就會受到眾人的譴責或使個人感到內疚而力求改正。這些由輿論力量與人們的「良心」所支持的行為規范及其施行的總和,就是道德。道德規范(moralnorm)是一種分辨善惡的尺度,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自從社會出現了對立的階級,道德就成了各階級內部協調關系和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手段。在階級社會中,各階級對於善與惡往往有各自的標准與看法,除了公德外,道德從總體上說也就有了階級性,而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道德也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在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里,盡管舊道德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還有一些影響,但占統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階級的道德。在工人階級看來,凡是有利於人類徹底解放事業的行為都是善行;凡是損害廣大人民利益的行為都是惡行。工人階級的道德正是我國現在所提倡的道德,這是用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推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促進社會走向共產主義的道德,所以也叫社會主義的或共產主義的道德。

((三 ))道德 與利益的關系 http://www.gjmy.com/gjmywz/paper/paper_econ/200601/7853.html

7. 道德和利益之間的關系

以見利忘義為恥
權衡道德和利弊的同時 堅持道德原則
在道德允許的范圍內 獲取正當利益

熱點內容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