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論語中關於道德

論語中關於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3-28 16:10:03

Ⅰ 論語中有關」道德修養」的句子

1、《論語·學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論語·子張》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論語·子罕》

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5、《論語·子罕》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論語·述而》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論語-顏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論語·學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論語·里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Ⅱ 論語中關於品德的名句

1.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對政府不信任,國家政權是立不住的。
2.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左傳·襄公十年》
眾人的憤怒是不可以觸犯的,專權的慾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此話反映了子產鮮明的民本思想。子產認為,如果觸犯了眾人的憤怒,政權就無法維持穩定,若想專權獨裁,實在是難以實現。
3. 制國有常,利民為本。——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
講述的是只有以民為本才是最為根本的治國方略。「制國」即治理國家的意思,「常」則是不變的原則。這句話的大意是,治理國家有著一定的原則,即以有利於人民為根本。
4.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_宋·蘇軾《荔支嘆》。
登,豐收。瑞,祥瑞、吉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不飢不寒,這就是最大的祥瑞。此言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就是最大的成就,也是上天垂示給統治者最大的祥瑞。這句話表現了強烈的民本主義思想。
5.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其中,「常」是固定不變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便是聖人也沒有固定不變的想法,他們總是以百姓的意志為轉移。這是老子規勸君王的話,意在告誡統治者一切決議,均應從民意出發。
6.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曠也。——《孟子·離婁上》
說明了百姓對仁政的迫切嚮往之情。所謂「走曠」即在曠野上奔跑的意思。百姓對仁政的嚮往,就像是水總是往下流、野獸喜歡在曠野上奔跑一樣。
7.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這是孟子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即民貴君輕,並闡明了國家的一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都是人民賦予的,人民應當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力。「社稷」指的就是國家,而「君」指的就是國君。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著是國家的利益,最後才是君王的利益。
8.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呂氏春秋·順民》
能夠在失去民眾擁護的情況下而建立功名的人,這在以前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此語講述的是民心向背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任何人要想建功立業,沒有大眾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Ⅲ 十篇關於道德的論語

整部《論語》就是在談道德品質問題,只不過有的是直接論述,有的則是間接反映,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則是反面的,這里列舉一些。

  1.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2.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4.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7.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9.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0.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11.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12.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Ⅳ 《論語》中關於道德的有什麼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的《論語》中關於道德的有: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出自:《論語·衛靈公》。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子曰:「士志於,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飯食為恥,這種人就不值得和他談論真理了。」

4、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出自:《論語·陽貨》。

譯文: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5、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出自:《論語·里仁》。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中懷有的是道德仁義,小人心中懷有的是詩書禮儀;君子心中懷著對刑罰的畏懼,小人心中懷著對小恩小惠的喜愛。」

6、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出自:《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

Ⅳ 論語中關於道德比溫飽更重要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也就是說,有溫飽導致有道德。溫飽決定了道德。《論語·子路》記載:有一次,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給他駕車。孔子說:「衛國人真多啊!」冉有問:「人已經很多了,該怎麼辦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化。」這里所說的教化,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顯然,孔子認為物質利益、物質生活和道德規范、道德教育在次序上有先後關系。「先富後教」包含著後者受到前者制約的意思。

Ⅵ 論語中有關道德的句子,配上譯文(越快越好,急啊!!!!)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准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Ⅶ 《論語》十二章 哪些話關於道德修養

《論語十二章》中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主要有這樣一些,「人不知而不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慍,一日三省吾,是較高的道德修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說的其實是道德底線,咱們應當做到.

Ⅷ 《論語》中的道德(句子)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里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准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里,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制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Ⅸ 論語中的道德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是國際上最認可的一句了

Ⅹ 《論語》中關於道德的話

可以說,論語通篇講的就是一個人的道德。
為師者的道德,為人父母的道德,君王的道德,學生的道德。

熱點內容
浙江興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14:50:32 瀏覽:543
新行政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1-21 14:10:08 瀏覽:162
刑事訴訟法駁回迴避申請 發布:2025-01-21 13:49:11 瀏覽:929
先學刑事訴訟法還是刑法 發布:2025-01-21 13:42:47 瀏覽:168
學歷證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1 13:42:40 瀏覽:88
北京司法鑒定機構名冊 發布:2025-01-21 13:12:56 瀏覽:7
年薪百萬律師 發布:2025-01-21 13:12:55 瀏覽:818
太原市法院網 發布:2025-01-21 13:05:50 瀏覽:752
楊祖國律師 發布:2025-01-21 12:31:00 瀏覽:984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題手抄報 發布:2025-01-21 12:00:46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