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大法治建設作用

人大法治建設作用

發布時間: 2022-03-28 17:09:03

Ⅰ 什麼是法治,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法治,顧名思義,法治就是"法的統治"。法治是一種貫徹法律至上、 嚴格依法辦事的治國原則和方式。它要求作為反映社會主體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並在全社會得到有效的實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貫徹。

法治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式, 要求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國家、治理社會, 是憑靠法律這種公共權威, 這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權威, 不是靠掌權者的威嚴甚至特權, 不依個人意志為轉移。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代中國,"法治"和"依法治國"這兩個概念是根本一致的,依法治國實際就是法治的另一種表述,二者之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要全面認識法治的內涵,必須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人治、法治與德治的概念做一下辨析,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法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一、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與民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法治與民主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民主促進法治,法治保障民主。法治強調用法律治理國家,而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超然於政治體系之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法律需要民主以保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與此同時,法治通過規范政治行為、協調政治關系、解決政治問題等方式,保障民主在政治中的參與性以及民主權利的實現,促進民主政治生活的良性運行。

(二)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必由之路。

法治,對於限制政府公權力,保障公民私權利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設法治中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中國的推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法治是保障公民權利奠基石

(二)法治是市場經濟的護航員

(三)法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安全閥」

(四)法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五)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

(1)人大法治建設作用擴展閱讀

法治與人治是根本相對立的,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人治強調個人權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與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沒有法治。

但要強調,國家依靠法治並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為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但是,不可以將「人的作用」與「人治」相等同,兩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

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法治是以民主自由為基礎,需要民主的力量,而我們的法治卻看上去好像是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在理論上如何印證現行法治推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現實的法治實踐中確實存在缺少政府和民眾的有效「互動」。

冷靜地思考分析和對「依法治理」現狀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缺少這種「互動」的現實表現,主要原因在於:民眾對於自身的權利不知道,知道不執行,執行不徹底,導致了21世紀初的這個結果。民眾們在經歷義務教育之後,依舊對於介紹法治的課程並不重視,法治觀念、理念很難進入民眾內心。

使得法治推動成為看似官方在發動和推進,民眾似乎處在旁觀者的地位而表現出「被動」和「冷漠」。

法治是依據法律的治理。

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法治還是指一種法律價值、法律精神,一種社會理想,指通過這種治國的方式、原則和制度的實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狀態。

總的來說就是法治包括實質意義上的法治和形式意義上的法治,也就是強調兩者的統一,形式意義上的法治強調「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

Ⅱ 人大代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各級人民代表負有特殊的使命。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是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選出的、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治理國家的使者和代言人。因此,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的提出,對各級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各級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擔負起依法治國的重任,更好地行使權力,發揮作用呢?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人大代表不是榮譽稱號,而是一種政治職務。既然是一種職務,就具有和其職務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中華人民共 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簡稱「《代表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各級人大代表的性質、地位、權利、義務和執行代表職務的保障。集中到一點,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應當說,這是一種重大的政治責任,也是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代表執行代表職務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在代表全體人民或者本行政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說話辦事。既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載入憲法,各級人大代表就應當按照《代表法》的要求,「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在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 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作出與自己的代表職務相稱的貢獻。
其次,應當加強法律學習,提高法律素質。人大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依法行使職權。這就對代表的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要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中發揮作用,首先,要學習《 憲法》以及《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等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法律,掌握行使代表權利、履行代表職責的必備知識。同時,要學習一些法學理論,加深對法律的基本精神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的理解,以便在參與制定、審議通過以及監督實施某個具體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能夠運用這些基本精神和原則作出自己的判斷,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將相繼出台,代表還應不斷地學習這些的法律法規,密切關注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
第三,應當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代表法》規定:代表依照本法的規定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不論在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還是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堅持依法辦事,是代表執行職務的基本原則。在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結合視察檢查的執法內容,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把握其重點和要點,以便在視察檢查活動中,能夠及時發現法律、法規實施中的問題,更好地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職能作用。 人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的活動,是由法律作保障的。《代表法》規定:「國家和社會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保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應當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服務」。為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建立向本級人大代表通報重大情況的制度,各級人大在組織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重視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只要各級人大代表自覺地、主動地發揮自己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必將進一步促進和加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Ⅲ 法治建設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

法治建設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如下:
1、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同時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2、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並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各項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3、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隨著法律規定、司法體制、維護權益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權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公民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全面保障。
4、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中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5、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和司法的組織法制和工作機制,保證了行政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類公開辦事制度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公安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6、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不斷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已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監督合力和實效不斷增強。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監督。人民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監督行為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公眾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監督渠道不斷拓寬。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的日益健全,保證了對國家公務人員的監督有力有效。

Ⅳ 如何發揮人大代表在法治中的作用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各級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擔負起依法治國的重任,更好地行使權力,發揮作用呢?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人大代表不是榮譽稱號,而是一種政治職務。既然是一種職務,就具有和其職務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簡稱「《代表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各級人大代表的性質、地位、權利、義務和執行代表職務的保障。集中到一點,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應當說,這是一種重大的政治責任,也是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代表執行代表職務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在代表全體人民或者本行政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說話辦事。既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載入憲法,各級人大代表就應當按照《代表法》的要求,「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在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作出與自己的代表職務相稱的貢獻。

其次,應當加強法律學習,提高法律素質。人大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依法行使職權。這就對代表的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要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中發揮作用,首先,要學習《憲法》以及《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等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法律,掌握行使代表權利、履行代表職責的必備知識。同時,要學習一些法學理論,加深對法律的基本精神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的理解,以便在參與制定、審議通過以及監督實施某個具體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能夠運用這些基本精神和原則作出自己的判斷,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將相繼出台,代表還應不斷地學習這些的法律法規,密切關注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

第三,應當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代表法》規定:代表依照本法的規定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不論在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還是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堅持依法辦事,是代表執行職務的基本原則。在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結合視察檢查的執法內容,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把握其重點和要點,以便在視察檢查活動中,能夠及時發現法律、法規實施中的問題,更好地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職能作用。 人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的活動,是由法律作保障的。《代表法》規定:「國家和社會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保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應當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服務」。為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建立向本級人大代表通報重大情況的制度,各級人大在組織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重視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只要各級人大代表自覺地、主動地發揮自己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必將進一步促進和加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Ⅳ 政治生活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推進法治建設方面發揮了什麼作用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享有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和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大閉會期間,行使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部分職權。在推進法治進程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Ⅵ 政府對於建設法治國家的作用

主導作用

Ⅶ 如何發揮人大在法制建設中的作用

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准確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分發揮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內涵
法治是社會有序運轉的重要保證,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建設法治社會是我們黨堅持執政興國的一貫主張。黨的十五大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這一治國方略載入了憲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是要求我們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體進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逐步實現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
二、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應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分別賦予了縣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十五項職權和人大常委會的十四項職權。這些職權,充分表明人大及其常委會肩負著對同級政府、「兩院」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的重要職責和任務,處在同級國家機關最高層次的監督地位。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重要職責,具有重要作用。
(一)從人大制度的性質和地位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責無旁貸。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的權利得到充分體現,人的願望得到充分表達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構建和諧社會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因此,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內在要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制度基礎、提供政治保證。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協調好社會各方關系,妥善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充分認識構建和諧社會與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質上的一致性,不斷增強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把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好、完善好,進而,從根本政治制度上保障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
(二)從人大工作的運行機制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具有其自身優勢。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力量源泉,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組成的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民意機關,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的基本原則。人大及其常委會主要是通過會議形式,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在充分了解人民意願的基礎上,集體行使職權。這種運行機制發揮的好,有利於建立暢通、公正、規范的社會利益表達機制;有利於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有利於形成既有對多數人的服從又有對少數人的保護這樣一種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狀態,促進黨和群眾、社會各階層關系和諧。因此,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立足法定職權,把這種優勢發揮好、運用好,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從人大工作的職責和任務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大有可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徵是民主法治,和諧社會所要實現的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需要以民主法治為基礎,民主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職責和根本任務。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來,為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使各級人大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正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給人大工作提出的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以更加有效的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
三、認真履行人大職責,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一)著力於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市進程,更好地發揮決策職能。實施依法治市、實行依法執政,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全局性作用。其前提是有法可依,關鍵是依法行政,基礎是形成法治環境和公民的法治意識,核心是依法治權、依法治官,規范公權、保障私權。上述內容對人大履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強化法律監督,大力推進本轄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大力推進依法治市的進程。我們將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認真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積極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市進程。同時,關注「五·五」普法教育規劃編制工作,認真監督審議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規劃的實施情況,督促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不斷深化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著力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
(二)著力於推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發揮監督職能。實行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要進一步加強法律監督,認真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評議,通過執法監督檢查,針對法律、法規在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跟蹤監督,糾正違法現象,解決執法難點,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不依法辦事的現象,保證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維護法律的權威性。要強化司法監督,健全法工委與公檢法司聯席會議制度,促進司法機關為民、公正、廉潔司法,推進法治社會的建設。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原則,認真做好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預算審查等監督工作,推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述職評議,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積極發揮好權利維護職能,不斷提高信訪件的辦結率和解決率,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著力於豐富民主形式和擴大政治參與,更好地發揮代表和鄉鎮人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主體。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將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通過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激發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發揮其在建設法治社會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聯系代表制度,深入開展「代表之家」、「代表進社區」活動,暢通代表和群眾知情、參政和監督的渠道。加強議案、建議意見的督辦力度,進一步提高辦理質量,堅持代表小組活動制度和定向視察制度,充分發揮代表在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促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工作開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全面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切實增強代表的責任感,增強選民和群眾的民主權利意識。加強代表培訓工作,提高基層代表的法治意識和履職能力。加強對鄉鎮人大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鄉鎮人大在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四)著力於提高法治素養和踐行法治的能力,更好地加強自身建設。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正確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和依靠黨的領導發揮人大作用的關系,正確處理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和行使法定職權的關系,正確處理和「一府兩院」的關系,正確處理繼承好傳統和開拓創新的關系,正確處理常委會建設和機關建設的關系,努力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認識建設法治社會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現實意義,充分認識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推進地方法治建設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圍繞建設學習型機關,堅持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制度,完善學習平台,進一步濃厚常委會及其機關法治學習的氛圍。要堅持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極探索地方人大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和踐行法治的能力。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積極探索地方人大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全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能,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堅持黨的領導,積極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政治優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人大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對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取得同級黨委的支持。

Ⅷ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重要意義

1、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是由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的頭腦里所固有的,而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

2、最大限度地保證人民充分享有民主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雖然還有待在實踐中完善,但從總體上說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載體。

是適合我國國情和需要的民主模式。當然,對其他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有益方面,我們要積極研究和借鑒,但絕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

5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它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

動員了全體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50多年來的歷程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根本政治制度。

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

3、充分保障國家機關高效運轉

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立法機關,同時又是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和政府、法院、檢察院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服務的,它們的根本目標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職責不同。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決定和執行、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這種監督既是一種制約,也是一種支持和促進,可以使「一府兩院」的工作以人大及其常委會為依靠,獲得強有力的支持。

又可以把「一府兩院」的工作置於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效監督之下,防止權力濫用,避免重大失誤。


4、實現民主和效率雙兼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既確保人民代表大會享有高度權力,又能使各級執行機關有效地處理事務。這樣,就避免了有些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權力分立制衡制度。

使得各國家機關之間經常摩擦、扯皮、互相牽制的弊端。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說。

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

5、極大推動中國法治建設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平台,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責任重大、作用重要。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照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法規來展開和推進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Ⅸ 如何發揮鄉鎮人大在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基層的權力機關,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石,在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鄉鎮人大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鄉鎮人大是建設基層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才能真正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
一是充分發揮鄉鎮人大的主導作用.
鄉鎮人大工作與鄉黨委、政府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是鄉鎮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人大肩負憲法和法律在鄉鎮貫徹實施的重任,在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鄉鎮人大要強化責任意識,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善其能、盡其責,為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貢獻文秘雜燴網自己的力量.要進一步強化鄉鎮人大職能,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履行人大的各種職責,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既不失職、也不越權,在監督中務求實效,才能促進依法治理的各項工作,推進依法治國,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努力發揮人大代表的主力作用.
人大代表是鄉鎮人大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的紐帶,也是人民群眾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礎,鄉鎮人大要充分發揮主導職能就要切實做好代表工作,為人大代表知政履職創造條件.要著力把那些肯為民辦事、能為民辦事,人民群眾信賴的人通過選舉選為人大代表,真正做到「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切實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要定期向代表通報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項的實施情況、代表建議的落實情況;建立代表工作激勵機制,開展評選優秀代表、先進代表小組、優秀建議活動,有效地促進代表履行好職責;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探索評議程序,改進評議方式,增強評議效果,讓代表處於選民監督之下,真正使代表有觸動、有壓力、有責任,促進代表更好地深入基層、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履職為民.
三是廣泛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科學發展的力量源泉,重視民意、反映民意、實現民意是人大的本質任務和基本職責,鄉鎮人大要發揮人大作為民意機關的優勢,要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民主政治建設與法制建設的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增強民主法制意識,提高民主法制素質,依法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民主權利,積極主動參與到對政府工作和村務工作的監督中去,促進鄉鎮和村社幹部工作的改進、完善,促進法律法規的正確貫徹落實,以增強監督的實效性來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要堅持把親民、愛民、為民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根本環節,及時快捷、全方位了解民意,並通過監督與支持,幫助政府改進工作,讓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真正實現人民群眾當家作主.
四是切實發揮監督機制的主旨作用.
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的重要職權,縣級人大常委會對鄉鎮人大主席團要加強指導工作,強化和完善鄉鎮人大的監督機制,用足用活現有法律規定的職權,增強人大監督工作的權威,使鄉鎮人大成為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法制建設的動員者、實踐者和監督者.鄉鎮人大主席團要以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為己任,將民主政治建設的重點放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上,重點搞好鎮村幹部公推直選、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民主薦事」等監督工作,健全和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督促把村裡的重要事項擺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上討論決定,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Ⅹ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是:
1、法治文化建設是現代民主法治回的靈魂;
2、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推答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現實需求;
3、法治文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內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熱點內容
浙江興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14:50:32 瀏覽:543
新行政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1-21 14:10:08 瀏覽:162
刑事訴訟法駁回迴避申請 發布:2025-01-21 13:49:11 瀏覽:929
先學刑事訴訟法還是刑法 發布:2025-01-21 13:42:47 瀏覽:168
學歷證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1 13:42:40 瀏覽:88
北京司法鑒定機構名冊 發布:2025-01-21 13:12:56 瀏覽:7
年薪百萬律師 發布:2025-01-21 13:12:55 瀏覽:818
太原市法院網 發布:2025-01-21 13:05:50 瀏覽:752
楊祖國律師 發布:2025-01-21 12:31:00 瀏覽:984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主題手抄報 發布:2025-01-21 12:00:46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