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商業利益
❶ 為什麼商業倫理問題的分析離不開利益和道德
摘要 商業倫理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從道德意義上指導企業進行適當決策和行為,並建立規范的商業倫理,使得企業的經營符合倫理道德要求。商業倫理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和持續增長,規范市場運行,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秩序,彌補市場缺陷
❷ 談談你對商業道德的理解
第一,就是堅持「正直誠信」。
我們在社會上行走,會遇到數不清的誘惑,這個時專候你一定要堅屬持正直誠信,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不該做的事情絕對不做,不該賺的利益一分不拿。
只有這樣,你才能走得更遠,問心無愧,一生坦然。
第二,就是避免「利益沖突」。
即便你本人再問心無愧,潛在的「利益沖突」,也會成為你職業和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學會有意識地防範和避免,會讓你人生的道路,走得更順暢一點。
❸ 道德與利益是怎樣的關系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
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說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說,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發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說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做好事應該抱著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裡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裡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❹ 經濟利益和企業道德哪個更重要
企業道德與企業經營,這是一場博弈,優秀的企業能夠很好地去平衡。但是,道德作為一種軟性的要素,必須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才能真正地體現它的作用。信譽是企業競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
道德經營與企業利益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動態關系。企業講道德未必能帶來利益,但是,講道德與利益也不是截然對立的,在一定條件下是可能一致的,特別是當我們從整體的、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利益的話。
(4)道德與商業利益擴展閱讀:
企業必然是要追求利潤的,這是特定性質決定的,同時,它又應該講求倫理,這是社會的要求。由於企業既有贏利的責任,又有講道德的責任,怎樣使兩者同時並舉,特別是怎樣做到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是擺在經營者面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也正因為道德經營與企業利益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且企業既要追求利潤又要講道德,所以有必要分析不道德行為的可能的危害,探究道德與利益結合的可能性及實現途徑。
❺ 道德與利益如何正確對待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國傳統倫理結構中,為國利民,「興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經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現,是最大的「義」。堅持這個原則,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一切服從這一準則,乃是「仁人志士」的體現。從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們一直倡導這種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論語·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杜甫詠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的秋風所破歌》);林則徐銘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觀點、主張,都堅持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出發在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對群體的關繫上,「義以為上」、「先義後利」。考慮個人利益時應不違背道德原則,不得傷害社會和他人利益。所謂「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論語·雍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在中國傳統倫理中,特別重視和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提倡人和人之間的相互關心,愛護和幫助,力圖構建和諧親善的溫和氣氛。孔子以「仁」作為自己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他將「仁」同「愛人」相聯系,把「愛人」作為「仁」的根本要求。倡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仁」,「博施濟眾者,可謂仁矣」(《論語·述而》)。主張人與人相和,就從自己的慾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增強理解,彼此相互體貼,照顧,給對方以便利,特別是對有困難者以幫助和救濟。墨子從人與人的樸素尊重的功利原則,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原則。他認為,人與人的矛盾、糾紛,都是由於「虧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愛」,困此人應當「愛人若愛其身」,而愛人和被人愛是相互聯系的。「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這種人際相愛不僅表現在心理上的同情與關心,更表現在實際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實際利益。「兼和愛」而「交相利」,默家沖破了儒家「愛有等差」的等級觀念,而倡行兼愛到利的普遍性。力爭使之「廣施周遍」、「廣達四海」。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的流變,化育而成中國人的人格精神,表現為相互聯系而又相對而生的兩方面:一曰「自強不息」,二曰「厚德載物」。在《易經·易大傳》中,最早提出「剛健」學說,「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象傳》)「剛健」表現為人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剛強不屈的性格,奮發圖強的斗爭精神,「剛健自強」的思想,歷來被歷代思想家所崇尚,成為人們激勵鬥志、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載物」則是中華傳統倫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懷,也是實現剛健自強的現實途徑。《易經·象傳》中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主張君子應象大地那樣以博大的胸懷、孕育、承載與容納萬物,從而使自己成為博大精深的聖人。這一優秀的品質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喜悅的情懷容納別人,善待別人,善待人生,凡事多從好處看,在生活中發現美,發現對人類,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與人相處,多發現共同點,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其二就是以謙遜的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取長補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這種廉和態度促使人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日益壯大起來。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注重加強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是中華傳統道德中獨具特色的倫理文化,在這個方面可資借鑒繼承的精神遺產也最為豐富。
在中國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關於道德修養的論述,而儒家一派在這方面的思想資料最為系統,儒家學派為人們構畫著「三綱八目」的修養系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綱」,明確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各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里的「修身八目」詳細地規劃了個人道德品質修養的八個階段,而且他們認為,道德修養是社會上所有的人們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內省」、「實踐」、「慎獨」等。他們特別注重「立場」的修養意義,認為「立志」是做人的開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奪帥焉,匹夫不可以奪志」(《論語·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遠大,崇高「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員與議也」(《論語里仁》)。「克己」是說為達到一個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須克制自己的私慾與主觀偏見,使自己的心理情感與行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學習」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經典里,「學習」主要是對道德理論,道德規范的學習與了解。《論語》的開篇詞,便是孔子對道德學習的感懷,「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將道德學習概括為「學」、「問」、「思」、「辨」、「行」五個階段,即「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不僅要學習經典,還要向道德先進典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學而》)。「內省」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察覺自己的錯誤與過失,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曾參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同上)。明代的學者王陽明,總結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對曾參「內省」的豐富和發展。他主張每個人應經常在閑暇之時,把自己的好利好貨等私慾認真的清查出來,按照聖賢的道德理論,嚴加批判,將之消滅干凈。「如去盜賊,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務必使其掃除凈盡」;「又如貓之捕鼠,一眼盯著,斬釘截鐵,務必將其消滅凈盡,廓然大公,方始為快」(《傳習錄·下》)。「慎獨」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一種高尚境界,《禮記·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一個高尚的人,即使在個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也應堅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言行,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為在無人所知,無人關注的地方,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須自覺主動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獨」的方法和境界,是一個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反映,是一種優秀的道德品質
❻ 道德與實際利益哪個重要
兩者都重要,義利兼顧。
在合理(倫理道德)合法(法律規范)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效益(利益)。
❼ 商業利益如何與職業道德更好的結合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勞動人們,在特定的工作和勞動中以其內心信念和特殊社會手段來維系的,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心理意識、行為原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人們在從事職業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內在的,非強制性的約束機制。任何職業道德的適用范圍都不是普遍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某一特定行業的職業道德也是適用於專門從事本職業的人。
在我們的道德文明中,職業道德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它具有道德的時代特徵。以往我們只把它當做一般的道德,不注意「職業」的特殊性,這樣就造成了職業道德建設上長期的「觀念不到位」和「重點不到位」。其次,職業道德是現實社會的主體道德。職業角色是一種群體角色,職業道德是—種群體道德,它在總體上成為全社會的主導道德。再次,職業道德的內容具有社會公共性和示範性,職業道德雖然都是針對職業特點建立的,各有側重,但它們所依據的卻是國家與社會公認的、共同的道德觀念和理想。最後,職業道德是—種實踐化的道德,為道德的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相結合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具體形態,在道德領域中,是最能夠與經濟體制、法制建設直接聯系、相互配套的一個層面。
❽ 商業與道德的關系(急待)
談到商業與道德,首先必須考慮商人與道德,因為商人是從事商業的主體,沒有商人就無所謂商業,更不用說商業與道德。
商人,是在特定環境下從事特定事業的一類特殊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和處事方法。正是由於他們的獨特性,使得他們處事時想完全遵從道德,但事實又不允許他們完全遵從道德;想不遵從道德,但又不得不遵從道德。他們常常陷於兩難------因為:
他們十分看重自身價值
你也許會認為看重自身價值好啊,可以讓他們比常人更加奮發圖強,為社會多做貢獻,沒有什麼和道德沖突的呀。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會兩難,不知該怎麼做。就拿比爾—蓋茨說吧。他對社會公共事業可謂貢獻頗多,捐了大筆大筆的資金修醫院,建學校,頗有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者的風范,可謂德君。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德君,當他遇到落水兒童,持刀暴匪,會像我們所說的英雄那樣毫不猶豫地救人、斗匪嗎?很顯然不會。他首先會衡量利害,再採取進一步行動,而結果往往不會像我們所說的英雄那樣毫不猶豫地救人、斗匪。見死不救,遇惡不除,不是有違道德嗎?也許是,但是作為一個商人,社會不允許他們那樣做,他們肩負著更為偉大的使命,而人們往往也能理解。但是就商人本人而言,難道他們就不痛苦嗎?他們就不想救人、除惡嗎?當然想。但是他們不能,因為:
他們有強烈的理性思維
身為一個商人,必須要有強烈的理性思維,否則,便是一個很危險的商人,而且也成不了一個真正偉大的商人。正是因為他們有強烈的理性思維,所以當他們的行為和某些道德發生沖突的時候,他們會用理性的思維來考慮,來權衡利弊,以最小的犧牲來換取最大的利益,做出他們自認為「對」的事情,而這些「對」的事情往往會和我們所說的某些道德相矛盾。那麼他們怎麼能做出「對」的事情呢?因為:
他們有長遠的目光
李嘉誠說過,要正確投資一個企業,就必須看到它三年,甚至五年後的狀況。商人就像船長,只有擁有長遠的目光,才能讓船行得穩,行得遠。
而社會上很多「商人」走私造假,壓榨勞工,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甚至還包括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可以說這些人是可恥的,也是可悲的。他們有的是只看到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的目光;而有的明知道這樣做不對,也不行,但是他們或是不重視自身價值,或是理性思維不夠強烈,最終走上不歸路。
所以說,真正的商業是不和道德矛盾的。即使有些看似矛盾,但能為大多人所理解,那麼這也不算矛盾。
❾ 商業與道德無關,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商業有商業的規則,而道德不具有法律效應,所以從某些意義上來講,那些黑心商家在不違背法律的情況下是沒有底線的,而對於商人來說掙錢才是目的,而不是積德行善,這也是古代重農抑商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3,義不斂財,慈不掌兵,古代人認為商業的目的就是掙錢,而能夠掙錢還造福人民則是大愛。其實不得不說是古代老話義不斂財,慈不掌兵,也正是因為如此,各行各業都是有其內部規則的,而對於商業來說本身就是服務於人民生活的,因此單純的從商業的目的來說,就是為了盈,利如果太過於在乎道德了,那麼就會導致人財兩空,所以大多數慈善家都是在掙足了錢之後才開始積德行善。
其實不得不說,是商業和道德本身來說,二者是不相融合的,而如果能夠一邊掙錢一邊堅守道義的話,那麼便是大愛,但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任何手段掙錢,這和道德無關,商人只在乎最終的利益。